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共369页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和试点工程的试用,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材料、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钢丝绳网片-复合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有关的附录。

此外,还有与各种加固方法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和钢筋阻锈技术等。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颁布。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充实提高规范的质量,请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邮编:610081;)。

本规范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上海加固行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东洋机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慧鱼(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厦门中连结构胶有限公司、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广东)有限公司、北京风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库力浦实业有限公司、湖南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台湾安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是指对已经存在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耐久性等性能的工程。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设计2.1 加固方案设计加固方案应根据结构损伤情况、荷载特征、加固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钢筋加固、预应力加固、碳纤维加固、玻璃纤维加固等加固方式。

加固方案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2.2 材料选用加固材料应选用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材料,如钢材、预应力钢筋、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合理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

2.3 加固构件设计加固构件应根据加固方案和结构特点进行设计,保证加固构件与原结构紧密连接,并能承受设计荷载。

加固构件的截面尺寸、钢材等级、预应力钢束等级等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4 考虑设备安装和维护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设计时,应考虑设备安装和维护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合理安排加固构件的位置和尺寸,便于设备安装和维护。

三、施工3.1 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查,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施工前应对原结构进行清洁和处理,确保加固材料与原结构间的粘结性能。

施工前应对加固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加固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3.2 加固构件制作加固构件应在工厂或现场制作,制作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加固构件制作应注意防腐、防锈、防火等问题,并确保加固构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3 加固构件安装加固构件安装前应对原结构进行处理,清理表面,确保粘结面无杂物。

加固构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位置、尺寸和安装方式的确定。

安装时应注意加固构件与原结构的粘结性能,确保加固构件与原结构之间无空隙和裂缝。

3.4 加固构件连接加固构件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粘结等。

连接点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连接点处应注意密封和防水等问题。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egin code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 structureGB 50367--200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40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67-2006,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8、4.4.1、4.4.2、4.4.3、4.4.6、4.5.2、4.5.3、4.5.5、4.5.6、4.5.7、4.5.8、4.5.9、4.7.4、9.1.6、12.2.4、12.2.6、13.1.4、13.2.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六年六月十九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棍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和试点工程的试用,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充实提高规范的质量,请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内)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邮编,610081,http://)。

本规范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上海加固行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东洋机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慧鱼(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厦门中连结构胶有限公司、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广东)有限公司、北京风行技术有限贲任公司、上海库力浦实业有限公司、湖南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台湾安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加固技术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梁坦王永维陆竹卿梁爽吴善能黄棠林文修卓尚木古天纯贺曼罗倪士珠张书禹莫群速侯发亮卜良桃屈文俊陈大川王立民李力平王稚吴进陈友明张成英线运恒张剑单远铭张首文唐超伦张欣温斌1 总则1.0.1制定本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序]1. 引言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之前,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的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一规范。

2. 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定义和重要性混凝土结构加固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增加或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安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结构可能会遭受老化、环境侵蚀、自然灾害等各种力量的破坏,因此加固设计成为维护结构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主体]3. 相关技术规范概述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规范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建筑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提供了加固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对加固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也提供了指导。

3.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相关国家标准对于结构荷载、材料特性、构件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常用的国家标准。

3.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由专业组织或相关行业制定的,在特定领域中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规范。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CECS 21:2000)以及各地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等都属于行业标准。

3.3 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规范是由建筑设计单位制定的,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技术规范。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建筑设计规范常常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用、物理力学特性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4.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的要点和流程4.1 结构评估和需求确认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有结构进行评估,包括荷载分析、病害检测和结构安全性评估等。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加固的必要性和需求。

4.2 加固方案设计根据结构评估的结果,制定并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8号文的要求修订而成,由XXX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参与。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总结了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并与国外先进标准规范进行比较和借鉴。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各种加固方法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和钢筋阻锈技术等。

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范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提交给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

2术语和符号本章节规定了本规范中所使用的术语和符号的定义和解释,包括加固、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钢丝绳网片-复合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

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本章节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加固设计的目的、加固前的调查和评估、加固设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加固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程序等。

此外,还介绍了加固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加固后的检验和评定方法。

4材料本章节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加固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筋、粘贴剂、纤维复合材料、钢板、锚具等。

对于材料的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5增大截面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增大截面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增大截面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截面增大的计算方法、截面增大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6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置换混凝土加固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置换混凝土的计算方法、置换混凝土加固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7外加预应力加固法本章节介绍了外加预应力加固法的设计、计算和构造规定,包括外加预应力加固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预应力的计算方法、预应力加固后的构造及注意事项等。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旨在提升现有建造物的抗震能力、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旨在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实施,确保追求安全、可靠和经济的加固方案。

二、术语和定义2.1 加固:对现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化和改造,提高其抗震和承载能力。

2.2 增强:通过添加附加组件或者材料,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三、加固前的评估3.1 结构评估:对现有结构进行评估,确定需要加固的位置和部位。

3.2 荷载评估:对加固后结构要承受的荷载进行评估,确保加固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3.3 材料评估:对加固用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四、加固方案设计4.1 结构图纸:使用CAD软件绘制加固先后的结构图纸,标注加固位置和详细尺寸。

4.2 加固材料选择:根据加固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如纤维增强聚合物、碳纤维等。

4.3 加固方法选择:根据结构特点和加固目的,选择适合的加固方法,如粘贴法、钢板加固法等。

4.4 设计计算:进行加固方案的结构计算,确保加固后的结构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五、材料和施工工艺5.1 加固材料准备:按照设计方案,准备加固材料,并进行相关测试,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5.2 加固材料施工: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加固材料的施工,包括表面处理、涂覆、粘贴等步骤。

5.3 加固构件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加固构件,如钢板、钢筋等。

5.4 质量控制:对加固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加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5 防水处理:对加固部位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加固材料受潮或者渗水。

5.6 缺陷修补:对加固过程中浮现的缺陷进行修补,确保加固效果的完整性。

六、加固后的验收和保养6.1 加固后的结构验收: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验收,检查加固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2 加固后的结构保养:制定合理的保养方案,定期对加固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件:1. 混凝土结构加固前的结构评估报告范本2. 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材料技术规范3. 碳纤维加固板施工工艺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造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法》2. 结构设计规范:指GB 50010-2022《建造抗震设计规范》3. 施工工艺:指加固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4. 加固材料:指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材料,如纤维增强材料、钢板、钢筋等。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 [1999]308 号文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和试点工程的试用,对重点章节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规定、材料、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预应力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绕丝加固法、钢丝绳网片-复合砂浆外加层加固法等的设计、计算与构造规定以及有关的附录。

此外,还有与各种加固方法配套使用的植筋技术、锚栓技术、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和钢筋阻锈技术等。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颁布。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充实提高规范的质量,请各使用单位在施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 55 号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邮编: 610081;/)。

本规范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福州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上海加固行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东洋机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慧鱼(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厦门中连结构胶有限公司、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广东)有限公司、北京风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库力浦实业有限公司、湖南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台湾安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加固结构标准规范

混凝土加固结构标准规范

混凝土加固结构标准规范一、前言混凝土加固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式,其作用是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混凝土加固结构标准规范,以确保加固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种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

三、材料要求1.混凝土: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2.钢筋: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强度等级不低于HRB400;3.粘结剂: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粘结剂,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4.其他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四、加固设计要求1.加固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2.加固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荷载、刚度和变形等要素;3.加固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4.加固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施工难度和实际可行性;5.加固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结构整体稳定原则。

五、施工要求1.施工前应对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保结构符合加固设计要求;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加固设计要求进行施工;3.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加固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范;5.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验收和检测,确保加固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六、验收标准1.混凝土加固结构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混凝土加固结构的变形应符合设计要求;3.混凝土加固结构的粘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5.结构应符合相关设计和验收标准。

七、保养与维护1.混凝土加固结构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2.保养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3.保养和维护应及时、全面、有效。

八、结论混凝土加固结构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加固方式,其质量和安全性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提供了一份全面的混凝土加固结构标准规范,以供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参考。

在实际加固工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以保证加固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