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优秀教案(优秀6篇)

我的第一本书优秀教案(优秀6篇)《我的一本书》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4、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教学重点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及师生双边活动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
(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板书文题、作者)二、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教师视情况进行补充、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请同学们默渎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标示段序并积累词语。
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幽默凄惨翻来覆去温厚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二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教师提示注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研讨:(1)文题“我的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一本书”的?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1)作者的“一本书”意味深长。
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一本书”是人生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
《我的第一本书》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课题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课时:2教师:毛勇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导学方法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导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学(10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似掺()脊()背枉()读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掺和:。
知书识礼:。
酷似:。
3、作者牛汉,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二、课堂自主、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内讨论)(一)、导人(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三)、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答: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答: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答: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答:(四)、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答: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答:小结2分钟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和苦难生活中的以及生命乐趣。
作业三、课堂分层巩固训练(10分钟)1.抄写词语2.归纳文章主题:3、完成研讨练习三。
毛勇。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3、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知识链接】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牛汉一生坎坷,“经历过战争、流亡、饥饿,以及几次的被囚禁,从事过种地、拉平板车、杀猪、宰牛等繁重的劳动”,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他的诗就是这种生命痛感的真实记录。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
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
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
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困、饥饿、寒冷,读书仔当时是有钱人的事。
“我”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酷似.( ) 掺.和.( ) 脊.背( ) 枉.读( ) 磨磨蹭.蹭()2.了解“知书识礼”的意思。
(有知识,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那些事?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对应的描写。
2、作者追忆起第一本书是心情是怎样的?3、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4、文章前文说父亲认为乔元贞比“我”有出息,结尾处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 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3、品尝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育良好的语感。
【学法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挚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资料链接1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缄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 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知书识礼:有学问,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尝试着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温馨提示:复述时留意以下几点。
A 、交代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 、读音精确,口齿清晰,声音噫亮。
C 、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4)文本研讨①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②围绕这一本书,文中叙述了哪些人物和动物?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疑难反馈】请把你在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我们共同解决:合作探究,展示风采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2、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信任我能!(1)注音:酷()似 掺( )和 马鬃( ) 哄堂大笑( (2)释义: 幽默:好玩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奇妙:奥妙神奇。
脊( )背 枉( )读 )挎着() 凄惨:凄凉凄惨。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写作手法。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_____,(此处介绍作者的姓名、生平、主要作品等),其作品以_____(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著称。
2、写作背景(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四、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脊()背枉()读鬃()毛磨磨蹭蹭()2、解释下列词语(1)翻来覆去:(2)掺和:3、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和事?(2)“我的第一本书”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五、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深入理解(1)文中的“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忆起“我的第一本书”的?(2)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3)作者通过描写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和事,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3、语言品味(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写作手法(1)本文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2)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第一本书”的重要性的?六、拓展延伸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书”的理解和感悟。
2、推荐阅读与“书”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窃读记》等,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与“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感受到了书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_1

让知识带有温度。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整理班级姓名
一、积累字词。
1.注音:掺和()()马鬃()
塾师()磨磨蹭蹭()
2.释义:磨磨蹭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来覆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
本文___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
是我国现当代诗人、文学家,是“”诗派的重要成员。
曾用笔名谷风。
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
2.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学校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的看。
()
3.(他)脸又黑又皱,脊背弓的像个“驮灯狮子”。
()
第1页/共2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思索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指那半本书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人?
4.如何理解“人不能忘本”这句话?
五、从文中二黄毛、乔元贞的人生经受中你有何感悟?
巩玺玺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我的第一本书》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为一个拥有梦想的少年,我的童年并不是只有游戏和娱乐,书本亦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第一本书》就是在我童年迈出阅读的第一步时陪伴我走过的一本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我的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导入:为何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还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能够让人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深刻的情感。
让我们回到年少时代,当时的我对书本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然而一本书让我看到了阅读的无穷乐趣,它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一、为什么选择《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籍,它是由我爷爷亲自捧着它,轻轻地递给了我。
那时的我还没有真正地接触过书本,爷爷则是我的第一个阅读老师。
他一边拿出着这本书,一边告诉我:“读书可以让你学到很多,认识很多世界!”听了爷爷这句话,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发了,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路,也因为这本书,在我的心中埋下了阅读的种子。
二、《我的第一本书》带给了我哪些感动?1.开拓视野,丰富想象阅读《我的第一本书》让我拓展了视野,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起了我的想象力,让我更有趣地去体验整个故事情节。
我常常想象着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受着他们的惊险与快乐。
2.提高语言表达阅读《我的第一本书》不仅能够增长我的知识,也能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开始从文字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了解每个字的意思和用法,日复一日地阅读让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自信。
3.树立正义感《我的第一本书》中有许多励志故事,这些故事始终陪伴着我前进。
这些故事让我知道,只有更加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同时,它们也带给我一种正义感,让我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扬起了正义与勇气的旗帜。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doc

1>整体感知文章, 领焙文章的主题。
2、品读句子,品评含义丰富的语句, 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0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学习重难点】品读句子,品评含义丰富的语句,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作詁展示的苦难牛活,感焙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I 人I 禁。
“文革”期间,乂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 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岀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 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 《牛汉诗选》 (1998)。
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酷()似 if (马鬃(【学习目标】2. 注音 磨磨蹭蹭(3. 多音字4、解释幽(you m6):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T can):凄凉悲惨。
奥秘Go mi):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fan fu):多次,一次又一次。
温厚(w@n hou):温和宽厚。
编制人:柯小丽 课型:新课 《我的第一本书》 编号:3 小组: 导学案提纲 使用时间:16.2.24 姓名: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导入新课。
二、思:(一)自主学习:1.文章围绕“第一本书”记叙了哪些事情?记叙线索是什么呢?2•思考:文章围绕“第一本书”写了哪几个人?概括他们的性格特征。
3、“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它冇何含义?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5•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丿力后,你能从屮感受到哪些感情?三、议:要求: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以ABC学习共同体形式讨论上述问题动笔答题,组员互查,然后组内展示、矫正。
学科组t简单记出要点,寻找正确答案并质疑(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主备人:学科审核人:
教研组长:年级主任: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学习重点:
1、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2、思考生活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1、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2、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了解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理解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
知识链接:牛汉,原名史成汉,蒙古族,生于1923年,山西定襄县人,现当代著名诗人。
有诗集十余本,散文集七本,诗话集两本。
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预习案:1、给下列字注音:
默()秘()鬃()掺和()()覆()脊()2、解释下列词语:
凄惨:翻来覆去:
知书识礼:掺和:
3、课文围绕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
4、阅读课文说一说你对第一本书的理解。
5、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②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练习案:
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你觉得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2、“人不能忘本”中的“本”指什么?“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中的“枉”的意思是什么?探究案:
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深刻的感受,把感受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