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爸爸》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我的爸爸》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自己的爸爸,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爸爸的工作和特点,培养幼儿对爸爸的尊敬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爸爸,了解爸爸的工作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爸爸。

3. 培养幼儿对爸爸的尊敬和热爱,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爸爸。

难点:让幼儿观察并理解爸爸的工作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爸爸的照片、爸爸的工作工具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爸爸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爸爸的名字和工作。

2. 讲解:让幼儿观察爸爸的工作工具,了解爸爸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3. 实践: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爸爸,并将其描述画出来。

4. 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爸爸。

六、板书设计1. 爸爸的名字和工作。

2. 幼儿描述爸爸的语言和画面。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爸爸询问关于爸爸的工作和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答案:幼儿根据爸爸的回答,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爸爸的工作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认识自己的爸爸,了解爸爸的工作和特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爸爸的工作和特点了解不足,需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沟通。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继续观察爸爸的其他方面,如爸爸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同时,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和爸爸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观察与描述:让幼儿观察爸爸的照片和工作工具,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爸爸的外貌和工作。

2. 亲子互动:通过让幼儿询问爸爸的工作和特点,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培养幼儿对爸爸的尊敬和热爱。

幼儿园小班优质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质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我的爸爸》。

通过描述爸爸的外貌、职业和爱好,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自己爸爸的外貌、职业和爱好。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家庭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爸爸的外貌、职业和爱好。

重点: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爸爸的照片、PPT、故事卡片。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职业的爸爸,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爸爸的职业。

2.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故事《我的爸爸》,引导幼儿关注爸爸的特点和爱好。

3. 实践活动(10分钟):让幼儿拿出自己画的爸爸照片,用词语描述爸爸的外貌、职业和爱好。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个爸爸为例,示范如何用词语描述。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互相描述自己爸爸的特点,教师给予指导。

7. 表达环节(5分钟):让幼儿用彩泥制作爸爸的形象,并分享给同伴。

六、板书设计1. 爸爸的职业:工人、医生、老师、警察等。

2. 爸爸的特点:高、矮、胖、瘦、眼睛大、鼻子高等。

3. 爸爸的爱好:踢足球、画画、唱歌、跳舞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一下你的爸爸,包括他的外貌、职业和爱好。

答案示例:我的爸爸很高,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他是一名医生,每天都很忙碌。

爸爸喜欢踢足球,周末还会带我去公园玩。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鼓励幼儿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是否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1.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爱意,如:“爸爸,我爱你!”2.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完成一份关于爸爸的手工作品,如手工卡片、彩泥塑像等。

幼儿园小班谈话活动《我的爸爸》教案

幼儿园小班谈话活动《我的爸爸》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的职业、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2. 培养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新事物的看法。

3. 增进幼儿与爸爸之间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1. 爸爸的职业:教师可以准备各种职业的爸爸图片,如医生、教师、警察等,让幼儿辨认并说出自己爸爸的职业。

2. 爸爸的外貌特征:让幼儿观察爸爸的照片,说出爸爸的外貌特征,如高矮、胖瘦、眼睛、鼻子等。

3. 爸爸的兴趣爱好:让幼儿谈论爸爸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大胆表达自己对新事物的看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爸爸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四、教学准备1. 爸爸的职业图片。

2. 爸爸的照片。

3. 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职业的爸爸图片,让幼儿辨认并说出自己爸爸的职业。

2. 基本部分:a. 教师展示爸爸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爸爸的外貌特征。

b. 教师引导幼儿谈论爸爸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c.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新事物的看法。

3. 拓展部分:a. 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自己的爸爸。

b.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互相评价。

4.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幼儿要关心家人,尤其是爸爸。

5.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爸爸一起完成一幅画作,表达对爸爸的爱。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谈话法: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爸爸的职业、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

2.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展示爸爸的职业图片和照片,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爸爸的特点。

3. 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与幼儿共同分享对新事物的看法。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职业的爸爸图片,让幼儿辨认并说出自己爸爸的职业。

2. 展示爸爸的照片:教师展示爸爸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爸爸的外貌特征。

3. 谈论爸爸的兴趣爱好:教师引导幼儿谈论爸爸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画画等。

4. 分享新事物的看法: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新事物的看法。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取教师讲述故事《我的爸爸》,让幼儿了解到父爱的伟大与重要性,懂得珍惜与感恩父爱。

2.提高幼儿的听力、语言表达及情感体验能力。

3.培养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对家庭成员的关爱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故事简介一只小鸟的爸爸是一只大鸟,它自豪地告诉所有的小鸟,自己的爸爸可以在天上飞,可以捕捉更多的虫子,可以保护小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爸爸。

小鸟的爸爸总是在外面忙碌,很少在家陪伴,但是,小鸟在爸爸生日那天,为他唱起了生日歌,爸爸却一动也不动,最后才发现,小鸟的爸爸已经离开了他们。

小鸟悲痛地哭泣,意识到父爱的珍贵与重要性。

2.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通过唱歌、鼓掌等方式活跃气氛,然后简单介绍一下今天要讲的故事。

第二步:故事讲述教师引导幼儿认真聆听,讲述故事《我的爸爸》。

语调要生动、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让幼儿体验故事情境,感同身受。

第三步: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最喜欢自己的家人是谁?为什么?•你们有没有对家人说过感谢的话?•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们会想家吗?然后可以将问题出示在投影屏幕上,坐成一个小圈的方式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可以略加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四步:课后活动•绘画活动:要求幼儿画出自己的家人,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游戏活动:做家庭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关心家人、帮助家人,增强亲子互动。

•读绘本:向幼儿介绍一些描写父爱、母爱的绘本,加深他们对家庭的认知和感受。

三、教学反思这节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方面都有一定趣味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故事讲解有待加强:教师故事讲述时语调生动,让孩子容易远离故事内涵,下一步可以引导孩子回忆故事情节,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更深层的含义。

2.课后活动有待优化:在故事讲解后,教师安排重点让孩子们进行了绘画和角色扮演活动,更有针对性。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精选9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篇1 活动目标1、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2、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关心、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1、收集爸爸妈妈的生活用品。

2、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活动过程一、探索爸爸妈妈的物品。

1、小朋友,早上谁送你们来的?哦,有的是爷爷爷爷奶奶,也有的是爸爸妈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爸爸妈妈的用品,等会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看看是什么东西?再想一想是谁用的?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把你拿到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2、小朋友们,拿好你的东西回到座位上,谁来说说你拿的是什么?项链是谁用的?衬衫呢?二、物品分类。

1、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这些东西有的是爸爸用的,有的是妈妈用的,下面请小朋友把妈妈用的'东西送给妈妈,把爸爸用的东西送给爸爸,送的时候要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把围巾送给你!”2、检查:我们来看看爸爸帅不帅?刚才哪些小朋友帮爸爸装扮的?起立!夸夸他们!再看看妈妈漂亮吗?你们真能干,来,我们握握手!三、观看录像,回忆爸爸妈妈的辛劳。

1、爸爸妈妈每天除了送你们上幼儿园,还要做哪些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呢?2、爸爸妈妈在做什么?3、爸爸妈妈每天要送小朋友上幼儿园,还要上班、做家务,真辛苦呀!我们来对爸爸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你想到什么话来告诉大家!你的话真好听,你们说得真好,你真爱你的爸爸妈妈!我们就说最简单的三个字:我爱你,会吗?四、谈话小结,提升情感。

我们一起去对爸爸妈妈说一说甜甜的话。

教学反思“感恩”一个美丽的词眼,围绕感恩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激发爱家人的情感,知道向感恩家人!由关爱家人延伸到关爱身边的人、爱家乡、爱祖国等更高级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爸爸的职业、爱好和特点,增进对爸爸的了解和感情。

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爸爸的特点和职业,增进对爸爸的感情。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爸爸的照片、画像或PPT展示。

2.爸爸的职业道具(如:警察制服、医生的白大褂等)。

3.爸爸的爱好物品(如:篮球、钓鱼竿等)。

4.纸质花朵、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主题导入(1)教师出示爸爸的照片或画像,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个人是吗?他是谁的爸爸?2.爸爸的职业介绍(1)教师邀请幼儿介绍自己爸爸的职业,并用道具展示爸爸的工作场景。

3.爸爸的爱好分享(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爸爸的爱好,并展示相应的物品。

4.制作礼物(1)教师分发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制作一份礼物送给爸爸。

(2)教师示范制作花朵,讲解制作步骤。

(3)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花朵的制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介绍爸爸的职业、爱好和特点,让他们更加了解爸爸,增进感情。

2.在手工制作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但部分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4.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介绍爸爸的职业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如“我爸爸是一名警察,他保护我们的安全。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吗?幼儿A:我爸爸是修车的。

教师:哦,那你能告诉我们一起,你爸爸每天是怎么工作的吗?幼儿A:我爸爸每天都很忙,他帮别人修车,让车车跑得更快。

(2)教师:对了,我们应该怎么说才能让大家都明白呢?幼儿B:我可以说,“我爸爸是一名修车师傅,他让坏掉的车变得好起来。

”教师:非常好,B小朋友用了完整的句子,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哦。

幼儿园小班谈话活动《我的爸爸》教案

幼儿园小班谈话活动《我的爸爸》教案

幼儿园小班谈话活动《我的爸爸》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爸爸的职业特点,知道爸爸的工作内容。

2. 培养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让幼儿更加珍惜和感激父母。

3.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讨论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1. 课件:爸爸的职业图片、爸爸工作场景的图片。

2. 纸质爸爸形象:可以剪贴、画画等方式制作爸爸的形象。

3. 录音机、音乐带。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爸爸的职业图片,让幼儿猜一猜爸爸的职业,并简单介绍一些职业的特点。

2. 分享:邀请几位幼儿分享自己爸爸的职业,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3.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爸爸的工作,引导幼儿思考爸爸工作的辛苦和付出。

4. 制作:教师引导幼儿用纸质爸爸形象制作属于自己的爸爸,并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添加自己的创意。

5. 表演:邀请幼儿表演爸爸的工作场景,让幼儿体验爸爸的工作乐趣和辛苦。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爸爸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之情,并观察爸爸的工作,了解爸爸的职业特点。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我的爸爸”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爸爸作品。

3.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与爸爸的互动情况,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成长。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爸爸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制作爸爸作品时的创意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与爸爸的互动情况,评估活动的效果。

六、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前,教师应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幼儿对爸爸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设计活动内容。

2. 在分享和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言,引导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在制作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尊重每个幼儿的创意,注意幼儿的安全。

七、活动资源1. 网络资源:有关爸爸职业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爸爸》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我爱我家》的第三章《我的家人》,详细内容为《我的爸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爸爸,学会表达对爸爸的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爸爸的职业、爱好以及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

2. 学会表达对爸爸的爱,增进亲子关系。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爸爸的爱,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认识和了解爸爸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爸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爸爸的照片、PPT、录音机、音乐CD。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歌曲《我的爸爸》,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爸爸的爱。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爸爸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爸爸的特点。

(2)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爸爸的爱。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画一幅自己爸爸的画像。

(2)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爸爸的特点。

(1)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对爸爸的爱。

六、板书设计1. 爸爸的职业、爱好、外貌、性格等特点。

2. 学会用简单语言表达对爸爸的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和爸爸的合影,并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和爸爸的关系。

2. 答案示例:我和爸爸在一起玩耍,我很爱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表达对爸爸的爱时,语言较为简单,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加引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爸爸”主题班会,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爸爸。

(2)邀请爸爸们来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鼓励幼儿在家中多与爸爸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和运用。

3. 例题讲解中引导幼儿表达对爸爸的爱。

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我的爸爸》
主题生成原因: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

在上一个的主题中,孩子们去了解了妈妈的一些生活并尝试给妈妈过节。

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也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

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爸爸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个幼儿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结合上周的主题内容生成了本次主题:《我的爸爸》
主题生成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

2、在活动中幼儿能增进对自己爸爸的了解,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

3、熟悉爸爸的衣饰特点,能选择多种图案来装饰爸爸的领带,更主动的关心爸爸
4、复习认识点卡,并能按顺序给3以内数量的点卡排序及匹配实物。

社会活动:我的爸爸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的爸爸。

2.鼓励幼儿养成安静地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3.是幼儿增进对自己爸爸的了解,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

教学准备: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在家做些什么事;课件。

教学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爸爸,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

今天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爸爸”自由交谈。

3.引导幼儿集体谈爸爸。

4.通过提问拓展谈话范围。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喜欢你爸爸吗?你愿意为你爸爸做些什么?
5.欣赏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结束活动。

语言活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教学目标:
1、观看录象,了解大头儿子对妈妈的爱,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认真看录象。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理解父子之间的爱
教学难点:能说出自己和爸爸喜欢做的事
教学准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VCD片中的“父子之情”、电视等。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你喜欢你的爸爸吗?最喜欢跟爸爸玩什么?
2、你的爸爸喜欢干些什么?
二、引出故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提出看录象的要求和内容。

2、完整看录象
3、讨论录象中的内容:
小头爸爸没回来,小头儿子怎么说?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的睡前约定是什么?
小头爸爸想起什么笑了?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玩了些什么游戏?
你和你的爸爸喜欢玩怎样的游戏?
4、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美术:爸爸的领带
教学目标:
1.能选择多种图案来装饰爸爸的领带。

2.熟悉爸爸的衣饰特点,更主动的关心爸爸。

教学准备:
1.色彩、图案各异的领带若干。

2.以剪好的领带形状的纸人手一份。

3.蜡笔、剪好的不同颜色、各种图案的碎纸。

教学过程:
一、爸爸喜欢什么样的领带。

1.出示色彩、图案各异的领带,提问:“小朋友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家里谁最喜欢用领带啊?”
2.请幼儿自由观赏领带,说说领带的颜色及花纹。

3.“你的爸爸喜欢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呢?”
4.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能用什么图案来做领带爸爸会喜欢呢?
5.观察教师用碎纸图案贴画的方法装饰领带,贴画时,注意不要把碎纸粘到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