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宜川县婚嫁习俗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县农村婚嫁彩礼调研报告

县农村婚嫁彩礼调研报告

县农村婚嫁彩礼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及目的婚嫁彩礼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双方对结婚的诚意和尊重。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婚礼和婚嫁的认知和看法也在不断改变。

而农村地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重要承载者。

因此,对于县农村地区的婚嫁彩礼状况的调研,对于探讨婚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县农村婚嫁彩礼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推进婚嫁文化传承和发展。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了450份。

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县城区和周边乡村。

问卷设计采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回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结果分析1. 彩礼状况问卷调查显示,在县农村地区,仍有较多的年轻夫妇在结婚时会进行彩礼交换。

1.1 彩礼金额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彩礼金额在2-5万元之间,占比为70%。

而少数人的彩礼金额甚至超过10万元。

1.2 彩礼形式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主要的彩礼形式是现金,占比达到90%以上。

而另外一小部分人会选择一些实用品,如家电或家具。

2. 彩礼问题问卷调查显示,在县农村地区,彩礼问题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以下是具体问题:2.1 彩礼过于昂贵调查数据显示,有约30%的受访者表示婚礼彩礼过于昂贵,支出可能超过自己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2.2 彩礼纠纷调查数据显示,有约2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因为彩礼问题和对方家庭发生过纠纷。

2.3 彩礼过多影响婚姻调查数据显示,有约10%的受访者表示,可能因为彩礼过多而影响婚姻关系,甚至导致离婚。

调研结论及建议通过对于县农村婚嫁彩礼的调查,我们发现,彩礼问题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夫妻家庭的福祉,同时也挑战了现代德才兼备的婚姻文化和道德理念的价值。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强化教育宣传加强宣传和教育,呼吁人们树立健康合理的婚姻观和婚礼观,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理财意识,减轻彩礼给年轻夫妇的经济负担。

地方婚俗调研报告怎么写

地方婚俗调研报告怎么写

地方婚俗调研报告怎么写地方婚俗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某地的婚俗情况,以增进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促进地方发展。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以当地居民为对象,涵盖了婚俗习惯、婚礼仪式、婚庆习俗等内容。

二、调研结果1. 婚俗习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婚俗习惯多样而独特。

首先,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婚前会进行相亲,并由双方家长协商决定婚事。

其次,许多人选择在农历佳期进行婚礼,希望能够得到好运和祝福。

此外,婚前的彩礼交换也是重要的一环,通常由男方家庭提供。

2. 婚礼仪式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迎亲、拜堂和晚宴。

在迎亲环节中,新郎一般携带礼金、酒和一些礼品前往新娘家,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尊重。

拜堂环节是婚礼的重要环节,新人会在双方家长的见证下进行拜堂,表示结为夫妻,并进行交杯酒仪式。

最后,在晚宴中,亲朋好友们会为新人送上祝福,并举行晚会表演。

3. 婚庆习俗婚庆习俗在该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

有许多特色的婚庆习俗,例如在婚礼当天新郎会在新娘家门前放鞭炮,象征喜庆和辟邪。

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的婚礼游戏,如新婚夫妻共同破解谜题、亲友捧花等,增加了婚礼的欢乐氛围。

三、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地方婚俗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该地区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婚俗习惯独特多样。

这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建议当地政府和旅游机构可以利用这一特色,开展相关的旅游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婚俗文化。

四、参考文献[1] XX地方旅游局官网,URL: xxx[2] XX地方志,XX出版社,xxxx五、致谢本次调研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受访者的配合与支持,同时也感谢指导老师对此次调研的支持和指导。

以上是地方婚俗调研报告的提纲,总字数约为200字。

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调研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拓展,使报告更加详实和具体。

婚俗调研报告结论

婚俗调研报告结论

婚俗调研报告结论婚俗调研报告结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俗习惯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社会的婚俗现状以及对婚俗的态度和看法。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一、婚俗现状1. 婚礼形式多样。

传统的婚礼形式与现代的婚礼形式并存,但现代的婚礼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例如户外婚礼、主题婚礼等。

而传统的婚礼形式如过大礼、三朝之盛等传统习俗逐渐减少。

2. 婚礼花费较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人对婚礼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婚礼花费逐渐增加。

婚庆公司的兴起也加大了婚礼花费的压力。

3. 民俗婚礼的保留。

在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民俗婚礼仍然得到保留和发扬,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婚俗态度和看法1. 重视婚俗传统。

多数受访者表示重视传统婚俗习惯,认为这是对祖先的尊重和传承。

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对传统婚俗没有太大兴趣,更倾向于个性化的婚礼形式。

2. 婚礼花费的压力。

大多数受访者都感到婚礼花费的压力,认为婚礼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仪式,还是一项经济负担。

部分受访者甚至表示会因婚礼花费而推迟结婚的时间。

3. 婚俗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受访者普遍认为婚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得到保护和发扬。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婚俗传统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加强对民俗婚礼的支持和保护。

三、建议和展望1. 鼓励个性化婚礼。

应鼓励新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婚礼形式和方式,不应只被传统婚礼形式所束缚,让每个婚礼都充满个性和温馨。

2. 提高婚礼行业的管理和规范。

针对当前婚庆公司屡次出现的乱象和不良商业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婚庆公司的管理和监督,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3. 弘扬婚俗文化。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传统婚俗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将传统婚礼形式与现代婚礼形式相结合,使传统与时尚相互融合。

总之,婚俗调研报告的结论显示,婚礼形式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当前的潮流,但传统婚俗习惯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重视传统婚俗习惯的同时,也应鼓励个性化婚礼,提高婚礼行业的管理水平,弘扬和传承婚俗文化。

延安结婚风俗礼节

延安结婚风俗礼节

延安结婚风俗礼节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延安,结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们注重传统礼节,以表达对婚姻的尊重和祝福。

下面将介绍延安结婚的风俗礼节。

一、婚前准备在延安,结婚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男方需要向女方家庭提亲,表示自己对女方的真诚爱意。

女方家庭会安排亲戚朋友一起商议,确定是否答应这门亲事。

如果双方家庭达成一致,就会进入下一步准备工作。

二、婚礼筹备在延安,婚礼筹备工作通常由女方家庭负责。

他们会准备婚礼所需的各种物品,如红包、婚车、婚床等。

同时,他们还会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三、迎亲仪式在延安,迎亲仪式是结婚的重要环节。

通常在婚礼当天,男方会率领亲友前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娘。

在迎亲的过程中,男方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考验,以展示自己的诚意和能力。

这些考验可能包括解谜、唱歌、跳舞等,目的是增加婚礼的欢乐氛围。

四、交换婚戒在延安,交换婚戒是结婚仪式中的重要环节。

在婚礼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新郎新娘会互相戴上婚戒,象征着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将永恒不变。

这个环节通常伴随着亲友们的祝福和掌声,给整个婚礼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五、敬茶仪式在延安,敬茶仪式是传统婚礼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环节中,新郎新娘会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父母接过茶杯后,会给新郎新娘一些祝福和嘱咐,希望他们能够幸福美满。

六、宴席和祝福在延安,结婚宴席是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宴席上,亲友们会为新人送上祝福和礼物,同时享用美食,共同庆祝这一喜庆的时刻。

在宴席结束时,新郎新娘会向亲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他们的祝福和支持。

七、新房入洞房在延安,新房入洞房是结婚的最后一环节。

新郎新娘会进入装饰精美的洞房,开始他们的婚姻生活。

在进入洞房之前,通常会有一些有趣的仪式,如新郎踩踏喜字、新娘敲锣等,以增加婚礼的欢乐气氛。

延安结婚风俗礼节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通过这些仪式和环节,新人和亲友们共同庆祝婚姻的美好,祝福新人能够幸福美满。

家乡传统民俗婚礼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民俗婚礼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民俗婚礼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对家乡传统民俗婚礼进行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和分析该地区的婚礼习俗及其变迁。

通过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我们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婚礼仪式、婚俗风俗、礼服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保护和传承家乡传统婚礼文化。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1.1 家乡传统婚礼的意义家乡传统婚礼在当地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传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方式之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家乡传统民俗婚礼的各个方面,包括传统仪式、习俗和礼服等,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二部分:调查方法2.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婚礼参与者和工作人员的问卷,并在家乡的婚庆公司、婚纱摄影店等场所进行了发放。

通过问卷收集了关于婚礼仪式、婚俗风俗和礼服选择等方面的数据。

2.2 参与观察研究团队成员以参与观察的方式,亲身体验了多场家乡传统民俗婚礼。

通过观察记录,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各个环节的细节和意义。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3.1 婚礼仪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乡传统婚礼一般包括拜天地、过大礼、交杯酒等环节。

这些仪式代表着家族的传承和两个家庭的联姻。

3.2 婚俗风俗调查数据表明,在家乡传统婚礼中,有一些常见的婚俗风俗,如抢嫁鞋、挽红绳等。

这些习俗旨在给新人带来好运和喜庆。

3.3 礼服习惯根据问卷结果,大多数新人在家乡传统婚礼上会选择穿传统礼服,如红色旗袍或中式西服。

这些服饰体现了家乡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四部分:传承与保护4.1 当前面临的挑战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一些家乡传统婚礼的习俗逐渐被忽视或淡化。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于保护和传承的担忧。

4.2 保护与传承的建议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家乡传统婚礼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传统婚礼得到法律保障;- 引导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将传统婚礼文化纳入学生的学习内容;-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媒体等渠道传播家乡传统婚礼的文化价值。

婚丧嫁娶报告情况

婚丧嫁娶报告情况

一、背景婚丧嫁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习俗,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婚丧嫁娶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婚丧嫁娶消费攀比现象严重,给农民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婚丧嫁娶消费情况,我们特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式,对某县农村300户家庭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婚丧嫁娶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

三、调查结果1. 婚丧嫁娶消费观念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家庭认为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应该办得体面。

然而,在婚丧嫁娶的消费观念上,存在着盲目攀比的现象。

有273户家庭认为婚丧支出偏高,197户家庭需要借债办红白喜事。

2. 婚丧嫁娶消费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婚丧嫁娶的消费水平普遍较高。

在300户家庭中,一次结婚费用一般要花费万元以上,甚至不惜借钱结婚。

彩礼、购物品、酒席等费用占据了很大比例。

3. 婚丧嫁娶消费方式在农村,婚丧嫁娶的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彩礼:彩礼金额逐年攀升,给男方家庭带来较大经济压力。

(2)购物品:女方家庭要求男方购买家电、家具等物品,增加了婚嫁费用。

(3)酒席:婚丧嫁娶酒席规模较大,花费较高。

四、问题与反思1. 消费攀比现象严重:农村婚丧嫁娶消费攀比现象严重,导致农民家庭负债累累。

2. 经济负担加重:婚丧嫁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给农民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3. 社会风气不正:婚丧嫁娶消费攀比现象反映了社会风气不正,亟待加强道德建设。

五、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婚丧嫁娶消费观念,抵制盲目攀比。

2. 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婚丧嫁娶消费,减轻农民家庭经济负担。

3. 社会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4. 传统文化传承: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简朴、节俭的生活方式。

总之,农村婚丧嫁娶消费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婚礼风俗调研报告

婚礼风俗调研报告

婚礼风俗调研报告根据婚礼的风俗调研,结婚是人生中重要的时刻,不同文化和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婚礼风俗和仪式。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将介绍一些国内外常见的婚礼风俗和习俗。

首先,通过对国内婚礼风俗的调研,我们发现中国的婚礼是一个非常庄重和隆重的仪式。

传统的中国婚礼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提亲、过大礼以及婚宴。

在提亲阶段,男方的家人会前往女方家中提亲,寻求女方父母的同意。

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代表着家族间的联姻。

接下来是过大礼这个环节,通常分为三个步骤:迎亲、拜堂和敬茶。

迎亲是指新郎一行人前往新娘家迎接新娘的队伍。

拜堂是新郎和新娘在堂前拜天地和双方父母,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和感谢。

最后是敬茶,新娘和新郎分别向双方父母敬茶,表示对双方父母的敬重和感激。

婚宴是中国婚礼的最后一个部分,这是一个盛大而隆重的庆祝活动,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庆祝新婚之喜。

在婚宴上,新人通常会穿上传统的婚纱和礼服,参加祝福和庆祝活动。

此外,我们还调研了一些国外的婚礼风俗。

比如在日本,婚礼通常会在寺庙或神社举行,这代表着对神灵的祈祷和保佑。

新郎和新娘要穿上传统的和服,参加结婚仪式。

在仪式结束后,新婚夫妇会去饭店举行婚宴,宴请亲朋好友。

在美国,婚礼的风格多元化,从传统的教堂婚礼到户外花园婚礼,各式各样的婚礼场所和风格都受到欢迎。

在婚礼上,新娘会穿上华丽的婚纱,新郎会穿上礼服。

仪式上,新郎和新娘会交换誓言和结婚戒指,以示对彼此的承诺和爱意。

婚礼结束后,进行酒宴和舞会,有时还会有婚礼蛋糕和烟花等庆祝活动。

除了国内和国外的婚礼风俗,不同地区和文化中还存在许多特色的习俗。

例如,在印度,婚礼通常会持续数天,包括各种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

在非洲的一些部落中,婚礼是整个部落的盛大庆典,会有歌舞表演和大肆欢庆。

在西方一些国家,如英国和荷兰,新娘在婚礼前会收到蓝色的东西,象征婚姻的忠诚和爱意。

通过对婚礼风俗的调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和文化间婚礼风俗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调研报告农村婚嫁

调研报告农村婚嫁

调研报告农村婚嫁调研报告:农村婚嫁摘要:婚姻是社会基础单位的基石,对于农村社会而言,婚嫁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调研报告统计了农村婚嫁的一些主要特点和问题,旨在了解农村婚姻状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改善农村婚嫁状况。

一、调研目的和范围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婚嫁的现状,涵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农村人群。

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途径,获取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和个案访谈信息。

二、农村婚嫁现状分析1. 早婚现象普遍存在:调研数据显示,农村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在未成年的时候就结婚,这种早婚现象在一些地区尤为突出。

2. 婚嫁习俗多元: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有着各种不同的婚嫁习俗,如嫁妆、彩礼等。

3. 女性地位有待提高:在一些农村地区,女性的地位和权益相对较低,存在着男尊女卑的观念。

三、农村婚嫁问题分析1. 教育程度低:调研数据显示,农村地区大部分年轻人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这导致他们在选择婚姻对象和处理婚姻问题时面临许多困难。

2. 经济压力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这也是造成农村婚嫁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婚恋观念不合理: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婚姻观念陈旧、务实性大于感情的观念,这对于个体的婚姻幸福度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改善农村婚嫁状况的建议1. 加强婚姻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婚姻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认知,减少婚姻权益受损的情况发生。

2. 加强农村教育:农村地区应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程度,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解决婚姻问题的能力。

3. 倡导合理的婚恋观念:通过广泛宣传倡导积极向上的婚恋观念,推动农村地区的婚姻观念转变,增加对感情和幸福的重视。

五、总结农村婚嫁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升和婚恋观念转变,可以逐步改善农村婚嫁状况,增加农村居民的婚姻幸福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市宜川县婚嫁习俗调查报告
时间:1月20日—3月1日
地点:延安市宜川县寿峰乡孔崖村
对象:各年龄段的人
案例一:侯永祥 54岁延安市宜川县寿峰乡孔崖村他们到了结婚的年龄,由父母打听好合适的女孩子,然后托合适的媒人到女方家里,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提亲。

在女方父母觉得男方本人及其家庭条件都可以的情况下,就会答应这门亲事,到这时婚事也就成了一大半了。

接下来就要准备订婚,一般在订婚之前男女双方已经见过面了,只要彩礼算清就可以结婚了,从订婚到结婚时间也都长短不一。

他们那时候结婚的彩礼都是按份算的,一份是240元,侯说他们结婚的时候彩礼出了一份半,也就是360元。

在他们结婚前,女方要准备嫁妆,她们的陪嫁品有两个大木箱子和两床被子,这时候的被面只有红色和绿色两个选择。

男方则要准备更多的东西,新房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新房就是把土窑泥一下,然后用报纸表一下,再把家具放进去,家具就是自做的柜子、三兜桌子。

男方要准备的当然还有两个新人的衣服,他们这时候都是买一些比较普通的衣服。

他们结婚的时候用的是驴拉车,那时生产队也有拖拉机,但由于是土路,很多地方都不能到。

在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由于女方家比较远,所以天一亮他们就驾着车子出发了。

从新娘家里走的时候,男方都要给女方上马
钱,新娘就打着围了红布的伞坐在他们铺好被子的车上。

到他们家以后,还要给新娘下马钱,有时车不能直接到院子里,就要用毡铺路,一般是三张毡,换着一直铺到院子里,接着就举行仪式,向主婚人、证婚人、来宾、双方父母(女方父母一般由别人代替)鞠躬,新郎和新娘互换的礼物是胸前佩戴的花,这时他们就进洞房了。

侯说他们结婚时的宴席只有七个菜,没有鸡和鱼,主要是猪肉,而且那时没有白面,早上吃的是自家产的大米,那时的大米产量很低,下午吃的都是黄馍(用玉米面蒸的馒头)。

他们结婚时收的礼钱也很少,一般的朋客都是一两块,重要亲戚也就是二十块左右。

结婚第二天,送女的人就可以回家了。

案例二:冯建林 48 延安市宜川县寿峰乡孔崖村
由于身处农村,思想比较保守,所以他们订婚都和侯永祥那时基本一样,只是各个条件都比以前有所提高。

冯说他们那时的彩礼一般要2400左右。

而且家里要有厨柜、立柜、写字台等一些家具,还要有录音机、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

他们这时候结婚,女方还要准备嫁妆,陪嫁品就是两只箱子、两床被子,还有自家做的或者买的新鞋、鞋垫。

他们结婚时候的衣服买的稍微好一点的,有各种颜色,结婚的那一天新娘穿的是红衣服,(也有穿专门的礼服,但很少)图喜庆,脚上穿的是买的鞋子,那时也有穿皮鞋的,头发由认识的手比较巧的人给盘起来,再戴一些花。

而新郎穿的是蓝色的中山装或者西服。


们结婚的时候用的是汽车(大卡车),当然,汽车是借的。

他们结婚那天,把新娘接到家门口,虽然坐的是汽车,但在下车的时候还要喝下马酒。

这时候汽车到不了家门口,不用毡铺路,直接走就可以了。

进到院子里,放一串鞭炮,就可以举行仪式了,仪式依然是向主、证婚人、来宾、双方父母鞠躬,接着就进洞房。

他们结婚时候吃的是用自家种的麦子磨的白面,有十三个菜,还是没有鸡和鱼,早上吃的是大米。

他们结婚收的礼钱,当然比侯永祥那时多,他们这时朋客一般是5块,重要亲戚是50块,他们虽然也读过书,有一些同学,但是没有同学礼。

案例三:张辉 28 延安市宜川县寿峰乡孔崖村
他们这时候可以自己找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可以是我们那里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地方的。

他们出去打工的时候,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只要家里人同意,也是可以的。

有一些也可以通过家里人介绍。

张辉是在外边打工的时候认识他的女朋友,见过双方家长以后,都觉得他们可以结婚,所以他们就准备订婚了,订婚的时候比较简单,他们从订婚到结婚的时间很短。

张辉他们结婚的时候,彩礼要上万元,家里还要有房子,还有一些要求比较高的,要求在县城里要有一套房子。

这时候有些年轻人结婚都在县城通过婚庆公司举行,而张辉的婚礼是在老家举行的,他们自己找车子去接新娘。

他们结婚的衣服都是专门买的礼服,新郎穿的是西服,新娘则是婚纱。

家里要买家具,装新
房,还要拍婚纱照。

女方的陪嫁品有被子、衣服、还有电器。

他们结婚那天,用自己找的车子去接新娘,接回到村口时,新郎和新娘就会被等在那里的同龄人拦下来,他们下车后,等着他们的就是燃着的鞭炮,接着他们就要满足同学或者朋友提出的各种难题,或背或抱,才能回到院子里,一路上还有专门拿DVD 录像的。

等他们回到院子里,举行过正常的仪式以后,要交换礼物,这时候的礼物就是俩人为对方戴上买的戒指,然后进洞房。

张辉结婚的时候吃的饭菜都是买的,当然还有一些家里,自己买面粉蒸馒头,这时候有十三个菜,已经有鸡和鱼,还有肘子。

张辉结婚的时候,一般的朋客出礼钱是50-100元,同学礼是300-500元,重要亲戚的礼钱是1200-1300元。

总结:从五十几岁的到现在的二十几岁,间隔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嫁娶的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那时的家里包办到现在的自由恋爱,家里包办的婚姻,也不都是不幸的,自由恋爱而来的婚姻,也不都是幸福的。

这三十年来,彩礼由当时的一份变成现在的上万元,房子、家具在各个时候都有不同的要求。

新人的衣服由买的普通衣服变成现在的婚纱,现在都还要拍婚纱照。

迎娶的方式由那时的驴拉车、大卡车变成现在的小轿车,一路上还有DVD拍摄全过程。

饭菜也明显有了很大差别,由当时自产的粮食变成现在买来的饭菜,现在还增加了鸡、鱼还有肘子。

间隔的近三十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
来越快,婚丧嫁娶这些事宜,也随着变得越来越简单,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情关系越来越淡薄,过去人们一起帮忙做饭,有说有笑的,享受制作过的快乐,而现在的好多东西都是买来的,虽然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却没有了那种质朴,少了份温馨。

调查报告
姓名:冯潇
班级:文12 本1
学号:1201210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