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的注意了:“尼美舒利颗粒”不能乱吃
儿童禁用尼美舒利有没有用

儿童禁用尼美舒利有没有用尼美舒利同所有的新药一样,在尚未通过试验证实尼美舒利对胎儿是否有毒性的情况下,并不建议在妊娠期间使用本药。
在尚不清楚尼美舒利是否可能通过母乳排出体外的情况下,同样不建议在哺乳期间使用本药。
本品可能与阿司匹林、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有交叉反应,因此,对这些药物过敏的病人禁用;本品为高度蛋白质结合药物,所以可能置换其它蛋白质结合药物;并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如出现视力下降,应停止治疗,进行眼科检查。
注意:风险高,需慎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尼美舒利具有显着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但是,近期有报道表明,尼美舒利有极高的致严重肝损害的用药风险,需慎用。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
可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Ⅱ,所以具有显着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国内外有大量的临床文献资料显示,尼美舒利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解热镇痛作用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2010年11月26日,在北京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上,相关医学人员提醒,在儿童发热用药的选择上需慎用尼美舒利,该药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时常出现。
2011年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并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主要有胃灼热、恶心、胃痛等,但症状轻微、短暂,很少需要中断治疗。
极少情况下,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疹。
另外,尼美舒利如同其它非甾体抗炎药一样,可能产生头晕、嗜睡、消化道溃疡或肠道出血以及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等。
儿童轻度发烧,这3种物理疗法最有效。
温水洗浴:水温在37℃左右,通过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
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酒精擦浴:1岁以上的孩子,可使用酒精擦浴起到降温的作用。
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50%浓度为宜,温度以32℃-35℃为宜。
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
网上那些很“靠谱”的传言,你信了吗?

网上那些很“靠谱”的传言,你信了吗?孩子是妈咪的掌中宝,妈咪们时刻关注宝宝的健康问题,一有状况就赶紧去网上寻找答案,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别忘了警惕信息的准确性。
“儿童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死?”近日,这则谣言在网络疯传,“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不会再给孩子用这药了。
”这应该是所有妈咪的心声。
该信息称:“请大家注意市中医院王晓燕主任真心的呼吁:有小宝贝的朋友,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5例这样的病人,发生瑞氏综合征,4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希望告诉有宝宝的朋友们,此药已禁止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也不要到药店或私人诊所随意用药。
看到的都转发吧!”如此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真令人信服!但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无此医院、无此医生、更无此案例......造谣者只是沿用了谣言的常规格式:冠以“某医院的某医生提醒”,医院和医生名称时常变换,接着再杜撰一些死亡的极端案例,再利用妈咪们的善良“看到的请转发”,很多妈咪在第一时间转了。
尽管仔细阅读就能知道这类段子的信息交代模糊不清,但很少有人注意甄别。
关于幼儿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死的传闻由来已久,早在8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就将儿童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死的传闻归入“朋友圈出现的9大谣言”。
尽管官方已经辟谣,但很多妈咪都不会再给宝宝用尼美舒利颗粒了,还有可能在医生给宝宝开这副药时,妈咪们会痛骂医生“庸医”!哎,不知道厂家得罪了谁。
儿科医生王振先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孩子有明显的细菌感染迹象,要给孩子开药时,妈咪反应很大:“不是说不能给孩子用抗生素吗?”这位妈咪已经把不能用抗生素当成了常识,为此王医生特意在妈咪掌中宝专题发帖“哪个大夫说过不能用抗生素?”来辟谣:抗生素是不能滥用而不是不能用。
等哪一天你听到某个传言或者坚信某条常识的时候,一定要问问医生的意见,一个医生不够,得多问几个医生,切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12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 存肝危害等不良反应

12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存肝危害等不良反应
曾被曝出“数千例不良反应事情,数起逝世事情”的退热药“尼美舒利”。
昨(5月20日)被国家药监局要求修正说明书,制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国家药监局确定尼美舒利对儿童效益危险点评较差,存在肝危害等不良反应。
曾有数千例不良反应
尼美舒利是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效果。
上一年11月举行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世界论坛”上,有专家引证我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称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呈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有数起逝世事例。
国家药监局新闻办表明,2008年曾对尼美舒利说明书进行了
修正,禁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
此外,用于儿童退热,阶段不得超越3天,每天用量要按详细患儿体重衡量,5mg/kg,最大剂量不超越100mg,1天2次。
儿童人群效益点评差
国家药监局此次告诉显现,尼美舒利制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国家药监局称,儿童人群、存在潜在肝脏疾病人群,运用尼美舒利的效益危险点评较差,其肝危害等不良反应值得高度重视,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还发现与尼美舒利相关的过敏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削减,肝、肾功能危害等安全性问题。
其他人群须医师辅导
告诉显现,尼美舒利适应症限于缓慢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痛苦、手术和急性伤口后的痛苦、原发性痛经的症状医治;最大单次剂量不超越100mg,阶段不能超越15天。
国家药监局主张,其他人群在运用尼美舒利时,需求有医师辅导,医师要将用药危险奉告患者,并问询患者用药史。
“夺命退烧药”损害肝功能

“夺命退烧药”损害肝功能作者:彭洋来源:《肝博士》 2011年第2期今年2月以来,一种名为尼美舒利的退烧药闹得沸沸扬扬。
据媒体报道,这种儿童专用的退烧药不良反应极大,能对患儿肝功能造成损伤,甚至可致患儿死亡,一度冠以“夺命退烧药”的头衔。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顾问孙忠实教授表示,对尼美舒利冠以“夺命退烧药”的头衔是一种“不全面”的做法,而全国知名肝病专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红教授表示,由于儿童肝功能脆弱,胡乱服药极易造成损伤,因此儿童服药一定要遵循医嘱。
口本刊记者/彭洋退烧药频频伤肝关于尼美舒利损伤儿童肝脏的报道早在去年底就被媒体提及,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就此进行报道表示,有专家表示,儿童应慎用解热镇痛药,其中重点提到在利用尼美舒利时,对中枢神经及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频频出现。
该报道同时引述的与会专家的演讲内容中显示,根据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尼美舒利在中国上市的6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直到今年2月,该事件忽然被重新提起,并被更多媒体争相报道解读,而且矛头直指尼美舒利。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央视播出的标题是“儿童慎用解热镇痛药”,并没有使用“夺命退烧药”一词,但因为有提及“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因此在媒体随后的报道中,尼美舒利便被冠以“夺命退烧药”这一耸人名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药品评价中心顾问孙忠实对记者表示,有三类情况或会致使儿童死亡。
一是联合用药,在服用尼美舒利(或其他退烧药)的同时,服用其他药品,致使重复用药,可能导致死亡;二是超剂量用药;三是超疗程用药。
“公众对尼美舒利不必担心。
”孙忠实认为,尼美舒利和市面上其他热销的退烧药如美林、泰诺一样,都是解热、镇痛用的,如果按照医生处方或者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使用的话,则不良反应比较少见。
儿童用药应遵医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宋元宗表示,“泰诺作用温和,起效快,但药效的持续时间只有三四小时;美林作用中等,药效持续时间约为四五小时;而尼美舒利不但见效很快,而且持续时间可以长达十多个小时。
儿童退烧药家长小心用

儿童退烧药家长小心用
今年2月份,央视等多家媒体曾曝光一种被称为“夺命退烧药”的解热镇痛药——尼美舒利,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舆论风波。
5月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国家药监局”)发布
通知,限制尼美舒利的使用。
然而最近,青岛、杭州、宁波等地网络的亲子论坛里,人们
纷纷转发帖子称,尼美舒利在很多城市的药店还在卖,而且有的不用处方就能买到。
对于这一现象,有两点值得强调。
首先,尼美舒利并未被“禁用”。
国家药监局的要求是限
制其使用范围——“禁止其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其次,所有退烧药都非绝对安全。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杜文民博士介绍,不光是尼美舒利,对乙酰氨
基酚和布洛芬等儿童常用退热药,也存在因过量服用、误服而引发肝损害、皮损、过敏、
胃肠道急性反应呕吐等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
“无论哪种退烧药,给儿童用都应谨慎。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儿科主任何念海提醒,家长必须牢记:低烧不用药。
如果孩子体温没超过38.5℃,应首选温水或稀释的医用酒精
擦拭等物理方法降温。
如需用药必须遵循医嘱,退热药两次使用时间一般间隔4小时。
每
次吃一种。
很多家长给孩子吃了一种退烧药后不见起效,又换另一种药,不同的退烧药混
吃很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药量尽量少。
即便成人用退烧药,也得限制药量,如泰诺(对乙
酰氨基酚)的每日最高推荐剂量为3000毫克。
儿童更要尽量少用。
如果服药三天后还不退烧,一定要尽快就医。
尼美舒利颗粒(锐丽)的说明书

尼美舒利颗粒(锐丽)的说明书儿童疾病的治愈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孩子患病的时候抵抗力弱到最低,包括饮食方面的能量摄取量也大大降低,因此家长一定要给孩子选好药。
采用尼美舒利颗粒(锐丽)治疗儿科疾病是非常科学正规的,它能有效治愈多种儿科疾病,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治愈疾病,恢复健康快乐的身体。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尼美舒利颗粒商品名称:尼美舒利颗粒(锐丽)【规格型号】(50mg:1g)*12袋【用法用量】口服,本品仅用于成人,一次50~100mg,每日二次,餐后服用。
按照病情的轻重和患者的需要,可以增加【不良反应】主要有:胃灼热、恶心、胃痛,但症状都很轻微、暂短,很少需要中断治疗。
极少情况下,患者服药后出现过敏皮疹。
即使使用尼美舒利未产生上述副作用,也须注意到本品如同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一样,可能产生头晕、欲睡、胃溃疡或肠胃出血以及史蒂文斯-约翰逊(Stevens-Johnson)综合症。
【禁忌】对本品、乙酰水杨酸或对其他非甾体类药过敏者禁用。
正处于肠胃出血的患者或消化道溃疡活动期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尼美舒利对以下患者要慎重使用:具有出血症病史的患者,具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接受抗凝血剂治疗或是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
因本品主要通过肾脏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肾功能不全,就必须根据肾小球的滤过率,来减少服药的剂量。
对肾功能严重不足的患者应禁用此药。
如果在用了其它非甾体抗炎药之后,出现视力下降的症状,最好停止治疗,进行眼科检查。
尼美舒利同所有的新药一样,在尚未通过试验证实尼美舒利对胎儿是否有毒性的情况下,并不建议在妊娠期间使用本药。
在尚不清楚尼美舒利是否可能通过母乳排出体外的情况下,同样并不建议在哺乳期间使用本药。
【有效期】0 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349【生产企业】南京正科制药有限公司【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尼美舒利【性状】本品为黄色的混悬颗粒,味甜。
【药理作用】本品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宝宝用药需谨慎

宝宝用药需谨慎家有孩子的父母,看医生时,请大家留点心眼,以下这些药物以致多名儿童死亡,无论是禁用药、孩子体质过敏还是由于医务人员处理不当造成的孩子死亡或伤害,对孩子们来说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咱们来看看有哪些?1.非那根两岁的孩子因扁桃体肥大,送到医院后,医务人员给孩子肌肉注射了一剂“非那根”,不久出现抽搐症状,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特别警示:非那根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2岁以下儿童禁用。
2.尼美舒利颗粒退烧药某医院医生呼吁小孩发热不要使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工作以来已经遇到五例病人在服用尼美舒利颗粒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四例抢救无效死亡。
特别警示:尼美舒利对孩子肝肾有影响,国家已经管制,一般药店不能售卖,要医生开处方才买得到。
更多讯息欢迎微信关注养生之道3.异丙酚一名2岁男童因要接受头部手术,术前医生在集中治疗室中对其使用了麻醉药“异丙酚”,用药后,男童病情急变当场死亡。
另外,洛杉矶首席验尸官在休斯顿法庭上公布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因,称其系被注射强力麻醉剂异丙酚而导致死亡。
特别警示:过敏体质、循环功能不全者、妊娠或哺乳妇女、3岁以下儿童及癫痫病人禁止使用。
4.泡腾片一男童因为感冒发烧到某医院就医,打完吊针后,口服了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药丸10秒左右,男童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嘴边也慢慢变成了青色,男童最终却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特别警示:泡腾片一般泡水服用,如果直接口服,会在口腔及胃肠道迅速释放大量气体,刺激黏膜,甚至造成意外。
5.抗生素两岁孩子高烧住院输液治疗,孩子是第一次挂瓶输液,医院用“头孢替安”抗生素,却在数小时后不治身亡。
更多讯息欢迎微信关注养生之道特别警示:九成儿童感冒,无需用抗生素!而在中国的医院,平均100张处方,70张可能都开抗生素,用抗生素来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纯属是滥用。
如果必须实用抗生素,也必须要经过皮试确保无过敏反应才能使用。
6.对乙酰氨基酚一对父母在孩子包皮环切术后,给他们22天大的男婴服用了过多的对乙酰氨基酚。
退烧有禁忌

退烧有禁忌宝宝的健康关系到一家人的幸福。
很多年轻的父母就是因没处理好发烧这样普通的小病,最好导致孩子智力低下,这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
父母要时刻注意宝宝的一举一动,当宝宝大哭大闹时,要最为注意,这是他向父母发出警报,快来看看我吧。
发烧是在所难免的,但要采用正确的措施退烧。
一种被称为“夺命退烧药”的解热镇痛药——尼美舒利,掀起了一阵不小的舆论风波。
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并禁止其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即便是副作用较小的退烧药,儿童使用时也一定要格外注意。
必须牢记以下五点:1.不重复用药。
很多家长给孩子吃了一种退烧药后不见起效,又换另一种药,不同的退烧药混吃很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2.不超量用药。
儿童的免疫、造血系统,肝肾等脏器都没有发育完全,不可超量使用,否则非常危险。
3.不超时服用。
以尼美舒利为例,说明书指明连续服用不得超过两天,如果超过三天就很可能会出现副作用。
4.不轻易用药。
如果儿童只是轻度流涕、低烧,体温没超过38.5℃,应首选敷温毛巾、用稀释的医用酒精擦拭等物理方法降温。
如需用药必须遵循医嘱,两次使用退热药的时间一般要间隔4小时。
5.发烧是感染引起的,擅自给孩子用抗生素,这也是不可取的。
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否则容易引发细菌耐药问题。
宝宝的身体是很脆弱的,在免疫力还很低下时,是经不起各种病毒的侵袭。
父母不能正确处理会导致残废或死亡,轻微感冒,不理它也会自己好。
但这中间的差异若非专业人员是很难判断,有时更须借助检验技术才能确实区别。
如以上方法还不能使宝宝退烧,应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宝宝的健康关系到一家人的幸福。
很多年轻的父母就是因没处理好发烧这样普通的小病,最好导致孩子智力低下,这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
父母要时刻注意宝宝的一举一动,当宝宝大哭大闹时,要最为注意,这是他向父母发出警报,快来看看我吧。
发烧是在所难免的,但要采用正确的措施退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有儿女的注意了:“尼美舒利颗粒”不能乱吃
昨天,一条“12岁以下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已经导致5人抢救无效死亡”的帖子在朋友圈广泛传播,引发不少家长担心。
后经调查发现,“服用尼美舒利颗粒致多人死”是假新闻,但尼美舒利儿童禁用确实真的。
尼美舒利,是什么药?尼美舒利,也叫美舒宁,曾经作为处方退烧药,用于临床中,与尼美舒利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解热镇痛作用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
2011年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并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尼美舒利的主要用于多种需要抗炎治疗的疾病,具有消炎、镇痛、解热的功效。
尼美舒利,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建议家里有小孩的家长一定要慎重使用该药,同时建议医生在选择在儿童发热用药的选择上需慎用尼美舒利。
在农村或者消息比较闭塞的偏远地区,孩子发热,家长喜欢带小孩到小诊所去看病,有些诊所处方药使用不规范或者没有遵循新的药用指南,很容易给孩子使用了该药物,该药物对孩子的身体损伤极大,同时,使用该药物后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时常出现。
尼美舒利,为什么小孩子不能用?其实不仅仅是小孩子,孕妇也是建议最好不要使用的。
服用该品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疲倦、尿赤)
的患者及肝功能检查出现异常的患者应该被终止治疗。
而小孩子不能使用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该药物容易造成肝损伤。
而另一方面,由于孩子本身的肝功能并没有发育完善,在无法掌握正确剂量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甚至有相关报道该药物导致儿童急性肝炎致死的案例。
小儿退热,该怎么选择?常用的退热药有以下几种:●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代表药:泰诺林、小儿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栓、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
该药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 min 内产生退热作用,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要短,2~4 h。
该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
●布洛芬(异丁苯丙酸)。
代表药:恬倩、美林、布洛芬栓。
其特点是散热效果维持时间长,且毒性低。
而且它对于39 ℃以上高热退热的效果比对乙酰氨基要好。
但是但布洛芬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氨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和加重溃疡的报道。
●赖氨匹林:是赖氨酸和阿司匹林的结合物。
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
但因其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或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
●复方锌布颗粒:由于是颗粒,更适合备在家里。
但是要注意口服给药,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袋,1个疗程不超过7d。
[参考资料]孙凤霞. 尼美舒利引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临床安全使用[J]. 药物不良反应
杂志, 2007, 9(6):400-403.本文系就医160原创文章,作者:十三医,转载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