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1、《第八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意目标: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认知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领悟课文所寓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并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感受蜘蛛的品质和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形成良好的奋斗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一)、看图导入,突显重点。
1.今天,我们继续走近这场战役,走近——11.第八次2.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连环画,它的名字叫——《蜘蛛结网》。
谁能连起来讲一讲蜘蛛是怎样结网的?3.学生复述。
师生评价补充。
4.那课文是如何描述的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并在小组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划出相关语句。
5.小组汇报结果,师生评价补充。
6.“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一只多么令人敬佩的蜘蛛呀!它那执着,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好这一段话。
(指名读、齐读、男女赛读)7.看到蜘蛛结网的情景,谁来夸夸蜘蛛?8.布鲁斯王子看到了蜘蛛结网的情景,他的心情怎样?又有怎样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感动”“猛地跳起来”“喊道”等词感受布鲁斯的感动和兴奋。
)9.师生配合再现当时情境。
(角色扮演布鲁斯感动的情境。
)设计意图:蜘蛛结网的故事在这篇课文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是承接了课文起因与结果的桥梁。
那么,这个故事便是课文教学很好的抓手和切入点,教学伊始,直奔此重点,然后以“点”辐射全文的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流畅。
而再现当时布鲁斯感动的情境,既能让学生完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也能促使学生更快地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的情感。
(二)、以点辐射,读悟课文。
1.过渡:那布鲁斯王子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蜘蛛结网的?让我们带着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领悟课文所寓含的道理,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课时重难点:练习写话中感悟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八次》,它是一个什么故事?(历史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两遍课题。
(师相机板书课题——11 第八次)2、复习词语:(教师出示词卡)师: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谁能大声的把它们读出来?欧洲侵略抗击布鲁斯磨坊唉声叹气结网几乎信心感动招集3、谁能把上面的第一组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跟课文有关的句子?(生回答师生相机评价)(欧洲的苏格兰遭遇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进行抗击)二、初步感知布鲁斯的英勇: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再一次走近布鲁斯王子吧!(板书:布鲁斯)1、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作为一位王子,当发生战争时,他完全可以让将士去抗击侵略者,自己在王宫里等着战报,而布鲁斯王子却亲自带领军队去抗击敌人的侵略。
战争随时可以夺走他的生命,而他却没有躲避、退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鲁斯王子是一位怎样的王子?(英勇、爱国)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谁能读出布鲁斯王子的英勇和爱国?3、生有感情的齐读师: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布鲁斯王子的英勇和爱国吧。
三、理解布鲁斯的“几乎失去信心”:1、师:如此英勇、爱国的王子,他带领军队抗击侵略者,会遭到怎样的战况?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读文)2、师:同学们刚才的朗读中你有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王子?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交流:看到一位唉声叹气的王子,他一连打了七次败仗,受了伤,一个人呆在磨坊里)3、师:同学们什么是“唉声叹气”?你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唉声叹气”?英勇的王子是因为什么独自呆在磨坊里“唉声叹气”呢?(生反馈)(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3上11《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八次》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次》执教时间:2010年10月10日执教班级:执教老师:海安县墩头镇双溪小学周玉梅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师:(报词语)侵略……生:(听写词语)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生: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精读感悟。
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古时候的苏格兰,走近布鲁斯王子,和他一起经历七次失败后的成功吧!(一)了解起因,品词析句师:谁来读读1、2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生:(一生读)生:这两段写为了抵抗外国的侵略,布鲁斯王子带领大家英勇抗击。
一连打了七次败仗,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从中,你读出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个热爱祖国的人。
师: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布鲁斯王子热爱自己的国家?生:我是从“英勇地抗击”中读出的。
师:可是七次败仗让他失去了信心。
(出示句子),请看这两句,读一读,意思一样吗?(1)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生:(读句子,比较)生:“几乎失去了信心”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
生: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生: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几乎失去了信心”?生: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
师: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
生:(生自由表演)师:谁来学学王子“唉声叹气”的样子。
(指名表演)师:那么他为什么“几乎失去了信心”?生: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
师:“几乎失去了信心”的布鲁斯会想些什么?现在老师转换一下身份,做一回战地记者。
我想采访一下布鲁斯王子:尊敬的布鲁斯王子,我为您和您的军队如此英勇地战斗感到十分敬佩,对您的失败也深表同情。
请问,此时此刻您的心情怎样?您在想些什么?生:我带领军队奋起抵抗,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心情糟透了,几乎失去信心了。
《第八次》课堂实录(精选13篇)

《第八次》课堂实录(精选13篇)《第八次》篇1执教:陈玉仙(常州市北港中心小学)记录:蔡淳之(常州市北港中心小学)师:老师来检查下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学生读。
生读词语:“布鲁斯,抗击,几乎,信心,结网,感动极了,招集,成功了”师:苏格兰遭到了外国的侵略,布鲁斯抗击的结果到底怎么样呢?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我知道了他们一连找了七次,都失败了。
师:当第一次失败后,布鲁斯会想什么?生:要是七次都打不赢,会怎么样?师:第一次失败后,他会想到第八次吗?生:第二次我们一定要成功。
师:他想:我们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也会失败。
生:他想不想打?师:他可能第三次会打。
生:你们别得意,我们总会打赢的。
师:于是他打了第二次,结果呢?生:失败。
师:那他第四次失败后,会怎么样生: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会继续打下去。
师:于是他又接着打,直到打了第七次,这时,布鲁斯是怎么样的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生:唉声叹气。
师:他唉声叹气些什么呢?生: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他会说什么?生:别的国家打了会赢,我们一直不赢,我们是不是不中用了?师:建议同学们加个“哎”字说一说。
生:哎,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战士会受不了!师:说后再加个“唉”。
生:哎,看来我们打不赢了。
哎!师:这就叫唉声叹气。
生:哎,我们打了七次,别的国家七次都赢,我这个王子怎么当!师:我们仿佛看到了布鲁斯无可奈何的样子,你能读一读吗?生:读。
师:读得很不错。
我们一起来。
(读得不好。
不要瞎评价。
)生齐读。
师:就在布鲁斯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信心时,他看到什么呢?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生:他看到蜘蛛正在结网。
师:它遇到了什么困难?生: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师:读着这句话,你好象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好象真破了。
师:你能把它读出来吗?生:读。
师:教师感受到那风有点大的。
一组来读。
生:读。
师:听了大家的读,好象真的被风吹破。
大家再来感受一下大风的厉害。
生:读。
师:这么大的风对小小的蜘蛛来说是个大困难。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1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教材简介】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课文表达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 但屡战屡败, 几乎丢失信念。
后来看到蜘蛛结网, 受到启发, 振作精神, 经过第八次战斗, 最终赶跑了侵略军, 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设计理念】立足工具, 弘扬人文, 在听、说、读、写、演的语言文字训练中体验人物情感, 感悟深刻道理, 提升阅读实力, 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 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 整体把握师:同学们, 今日我们接着学习第11课〔生齐读课题〕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昨天学的词语。
出示:侵略失败信念灰心发动战斗反抗胜利生1读。
师:读得很精确, 谁能更洪亮地再读一遍?生2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师:谁能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课文主要讲了布鲁斯王子带着军队反抗外国侵略军, 七次都失败了, 几乎失去了信念, 后来看到蜘蛛结网, 受到启发, 发动人民起来反抗, 最终胜利了。
【设计意图:整体观照, 通过抓住关键词, 协助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词语的驾驭、运用实力, 又自然地走入文本, 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以读促悟, 感悟英勇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精彩而又感人的故事。
请同学们轻轻地翻开课本第63页。
出示:古时候, 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
王子布鲁斯带着军队, 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师: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师:谁来读一读?生:古时候, 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
王子布鲁斯带着军队, 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师:抗击是什么意思?生:反抗。
师:那英勇地抗击呢?生1:英勇地反抗生2:顽固地反抗。
师:布鲁斯王子为什么要反抗外国侵略军呢?生:他们的国家遭到别国的侵略。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王子很英勇。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领悟课文所寓含的道理,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课时重难点:练习写话中感悟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八次》,它是一个什么故事?(历史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两遍课题。
(师相机板书课题——11 第八次)2、复习词语:(教师出示词卡)师: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谁能大声的把它们读出来?欧洲侵略抗击布鲁斯磨坊唉声叹气结网几乎信心感动招集3、谁能把上面的第一组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跟课文有关的句子?(生回答师生相机评价)(欧洲的苏格兰遭遇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进行抗击二、初步感知布鲁斯的英勇: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再一次走近布鲁斯王子吧!斯)板书:布鲁1、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作为一位王子,当发生战争时,他完全可以让将士去抗击侵略者,自己在王宫里等着战报,而布鲁斯王子却亲自带领军队去抗击敌人的侵略。
战争随时可以夺走他的生命,而他却没有躲避、退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鲁斯王子是一位怎样的王子?(英勇、爱国)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谁能读出布鲁斯王子的英勇和爱国?3、生有感情的齐读师: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布鲁斯王子的英勇和爱国吧。
理解布鲁斯的“几乎失去信心”:1、 师:如此英勇、爱国的王子,他带领军队抗击侵略者,会遭到怎样的战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读文)2、 师:同学们刚才的朗读中你有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王子?从哪里看出来 的?(生交流:看到一位唉声叹气的王子,他一连打了七次败仗,受了伤, 个人呆在磨坊里)3、 师:同学们什么是“唉声叹气”?你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唉声叹气 勇的王子是因为什么独自呆在磨坊里“唉声叹气”呢?(生反馈)(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第八次》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

《第八次》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五册11、《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文本语言,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感受蜘蛛的品质,体会布鲁斯深受感动的缘故。
3、通过动员军队、人民的语言训练,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明白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感受蜘蛛的品质与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2、内化文本语言,发展学生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老师接着与大伙儿一起学习这篇外国故事——第八次(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侵略——英勇抗击”,请同学用上这两个词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讲一讲。
(为了抵抗外国的侵略,布鲁斯王子带领大伙儿英勇抗击。
)3、过渡:古老美丽的苏格兰正经受着不国的侵略,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英勇的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与外国的侵略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依照学生回答战争的结果是如何的、师解释“磨坊”:用人、畜牲、水力、风力转动石磨,代客加工小麦与其她谷类研磨成粉的地方。
讲明布鲁斯败得特别惨,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躲在磨坊里,也表明她受到的打击特别大。
2、什么是“唉声叹气”,“不断地"呢?谁能学一学。
3、假如您是布鲁斯王子,在一连遭受了七次失败后,您的心情如何呢?(请同学讲讲)此时此刻您会想些什么?4、看来,关于这场战争,王子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信心,是不?(引出比较“几乎”)出示-—关于这场战争,她几乎失去了信心。
5、能读好这一自然段不?要把布鲁斯的什么心情读出来?通过那些词?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看来,这场让大伙儿几乎失去信心的战争肯定是完全失败了。
然而,世事常常会出人意料,这场战争的结果又是如何的呢?特别快从课文中找一找。
2、出示——布鲁斯王子的第八次抵抗终于成功了。
(比较出示两句话)——关于这场战争,她几乎失去了信心。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文本语言,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感受蜘蛛的品质,体会布鲁斯深受感动的原因。
3、通过动员军队、人民的语言训练,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感受蜘蛛的品质和布鲁斯坚持不懈的精神;2、内化文本语言,发展学生语言。
[教学过程]一、默词导入,对比过渡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昨天我们读通了课文,认识了新词,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2、请大家拿出默词本,听写词语侵略打仗失败受伤招集动员抵抗成功3、(同桌互评默写情况)看来大家掌握得都很不错,现在请男生来读第一行,听了这一行词语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生答),再请女生齐读第二行,这些词语你又想到了什么画面?4、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初读,你知道布鲁斯王子为何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生答),过渡:那就让我们把目光落到蜘蛛织网这一故事中吧。
二、蜘蛛结网,初悟“有志者,事竟成。
”1、打开书本,找找课文第几段在写蜘蛛结网?(第三段)出示:第三段内容,谁来读一读蜘蛛结网这个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你觉蜘蛛结网是一件怎样的事(不容易)3、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这种不易呢?现在拿起笔再次走进第三自然段,找找蜘蛛结网的不容易吧。
4、交流:(1)“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见过蜘蛛网吗?(出示)看了这蜘蛛网,有什么要说的吗(预设:丝是那样的细,怎么能经得起大风呢,难怪,引读――“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的第一次结网失败了,蜘蛛心里一定是……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
(2)“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失败后的蜘蛛是怎么做的?(指名交流)哪些词语让你感受最深?课件:(重新扯起再次),重新扯起细丝的蜘蛛它是想要?(战胜困难继续织网)(3)“结了断,断了结。
”※可是,结网的过程并不顺利,重新扯起的细线又被风吹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执教:无为县开城中心小学张修忠点评:孙友根【教材简介】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
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设计理念】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听、说、读、写、演的语言文字训练中体验人物情感,感悟深刻道理,提升阅读能力,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整体把握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生齐读课题)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昨天学的词语。
出示:侵略失败信心灰心动员战斗抵抗成功生1读。
师:读得很准确,谁能更响亮地再读一遍?生2读。
师:一起读。
(生齐读)师:谁能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课文主要讲了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七次都失败了,几乎失去了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动员人民起来抵抗,最后成功了。
【点评:整体观照,通过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运用能力,又自然地走入文本,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以读促悟,感悟英勇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精彩而又感人的故事。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第63页。
出示: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
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师: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师:谁来读一读?生: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
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师:“抗击”是什么意思?生:抵抗。
师:那“英勇地抗击”呢?生1:勇敢地抵抗生2:顽强地抵抗。
师:布鲁斯王子为什么要抵抗外国侵略军呢?生:他们的国家遭到别国的侵略。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王子很英勇。
生2:王子很勇敢。
生3:王子很为自己的国家着想。
师:为自己的国家着想,其实就是爱国。
布鲁斯王子领导的战斗是保家卫国,是正义的战争,让我们为英勇的布鲁斯王子,为勇敢的苏格兰人民加油,一起读。
生齐读。
【点评:紧扣“英勇”,读中感悟、体会布鲁斯王子为了自己的国家奋不顾身,让学生在朗读中激发阅读激情。
】三、品读词语,感悟心境师: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战争是残酷的,残酷的战争几乎让布鲁斯王子失去了信心。
师:为什么布鲁斯王子几乎失去了信心呢?生:因为一连打了七次仗,王子都败了。
师(板书):布鲁斯抗击七战七败师:是呀,当打了第一次败仗后,布鲁斯王子不断地安慰他的将士,不要灰心从头再来;当打了第二次败仗后,他仍然信心满怀,坚信胜利一定属于他们。
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他们仍然以失败告终。
这都已经是第七次了,布鲁斯王子的心都凉了半截,他的信心也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师: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布鲁斯王子此时已几乎失去了信心?生: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
出示:唉声叹气师:请同学来读读这个词。
师:唉声叹气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表演一下?(生表演)师:此时,你能感受到布鲁斯的心情吗?生:难过。
师:为什么难过,他心里会怎么想?生:我们的国家被别国侵略,而我居然不能把他们赶出去,我真无能呀。
师:难过地读读这个词。
生:(难过地读)唉声叹气。
师:你呢?生:很伤心。
师:为什么会伤心?生:布鲁斯会想:我堂堂一个王子,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我没有脸见父老乡亲了。
师:伤心地读读这个词。
生:(伤心地读)唉声叹气。
师:你的心情又如何?生:像被刀割一样。
师:为什么?生:布里斯会想:我一连打了七次败仗,我真是太无能了。
师:读读这个词生:唉声叹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布鲁斯心中的苦闷,也都体会到了他的心情。
布鲁斯王子一连打了七次败仗,他就在心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带着我们的感受读一读。
出示: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学生读,师相机点评。
生齐读。
师:此时的布鲁斯是不是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呢?生:不是。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不是完全失去信心,我从“几乎”一词知道的。
出示: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自由读读这两句话,想想能不能把“几乎”去掉?生:不能,第一句意思是他完全失去了信心,第二句意思是他还有一点点信心,并没有完全失去。
【点评: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朗读、表演等活动形式为主,目的主要是为了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课本中、带入到人物中,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去碰撞人物的心,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人物的情感之中,亲身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样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四、朗读品悟,感受执着师:是呀,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我们都不应该放弃。
就在布鲁斯王子心灰意冷,几乎丧失信心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内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他看到了什么?生:一只蜘蛛在结网。
出示:一只蜘蛛在结网的图片。
师:蜘蛛一共结了几次网?生:八次。
师:前七次成功了吗?生:没有。
师(板书)蜘蛛结网七次未成师引读: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生:丝断了,网破了。
师:这就意味着先前的努力——(白费了),蜘蛛灰心了吗?(没有)师引读:只见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师:再一次的努力——(白费了),蜘蛛灰心了吗?(没有)师引读:只见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师:看来这网是结不成了,也许你会劝小蜘蛛放弃努力,你会怎么劝呢?生1:小蜘蛛,你还是别织网了,你是斗不过大风的。
生2:小蜘蛛呀,你还是等风停了再织吧,否则你还是会失败的。
生3:小蜘蛛呀,你还是别费力气了,这么大的风,你再织网还会失败的,说不定你还会被风吹走的。
师:可只要有一丝希望,小蜘蛛就不会放弃努力.师引读:只见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师:这一次,它终于——生:成功了。
师(板书):成功师(点击“终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蜘蛛结网很不容易。
师:谁愿意读一读。
生1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仿佛你就是那小小的蜘蛛似的。
生2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只小蜘蛛。
一起读。
生齐读。
师:我们一路读来,目睹了蜘蛛结网的过程,此时此刻,假如你是布鲁斯,你心里会说些什么呢?生1:哇,小蜘蛛,你太了不起了。
生2:小蜘蛛,你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生3:小蜘蛛,你前七次结网都失败了,第八次终于成功了,你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点评: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以读代讲,采用层层递进、一咏三叹的复沓策略,营造出与文意吻合的气场,让学生与蜘蛛展开对话,读中领悟蜘蛛那种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五、心灵对话,想象体验师:是呀,经历了第八次才获得了成功,这专注而又执着的小蜘蛛不仅感动了我们,还感动了——(布鲁斯)师引读:布鲁斯——(感动极了)。
师:此时的布鲁斯会想些什么呢?生1:是呀,蜘蛛都能干第八次,难道我堂堂一个王子要放弃吗?生2:难道我真的忍心看着我的子民被欺负,国家灭亡吗?生3:一只蜘蛛都不放弃,难道我一个王子要放弃吗?那样我就太对不起我的子民了。
师:想到这儿,(引读)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师:同学们,这里不是说,不是讲,而是——(喊),用尽力气地——(喊)。
这一喊,喊出了什么?生1:勇气。
生2:信心。
生3:成功。
生4:永不放弃。
生5:坚持不懈。
师:谁来演一演布鲁斯?生1演。
师:想想布鲁斯感动极了,他会有哪些动作呀,拳头怎样,表情呢?生2演。
【点评:言为心声,语言是从人物心里流淌出来的,当布鲁斯王子喊出“我也要干第八次”时,让学生与人物同呼息、共命运,设身处地融入角色,说说心里在想什么?再让学生表演,体会布鲁斯的心情。
】出示: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
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师:心动不如行动,布鲁斯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他要把他的见闻和感受告诉他的将士们,假如你是布鲁斯王子,你会怎样动员这些士兵重新鼓起作战的勇气呢?出示:英勇的斗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同桌之间先讨论讨论。
(生讨论,师巡视指导)师:下面把你们讨论的内容用笔写下来。
(生写,师巡视指导)师:注意写字的姿势,开头空两格。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播放音乐)师:孩子们,现在你就是布鲁斯王子,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你的将士们,你将如何动员呢?生1:亲爱的斗士们:我们虽然失败了七次,但不表示我们永远失败,你看,那只小小的蜘蛛不是战胜了大风,最终成功了吗?我们难道连一只蜘蛛都不如吗?只要我们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就一定会胜利。
生2:亲爱的斗士们:我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看到了一只蜘蛛,它一连结了七次网都失败了,但是他并不灰心,最后织成了一张网,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还有第八次,我们不要灰心,跟着我一起把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家,冲啊!生3:亲爱的斗士们:一只小小的蜘蛛都能不放弃,最后取得了成功,只要我们永不放弃,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走,跟我去干第八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师:假如你第八次抵抗不成功呢?生:我会干第九次。
师:第九次也不成功呢?生:我会干第十次,一直到成功为止。
师:我看到了一个坚持不懈的王子。
师引读: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
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师:同学们,这成功来得容易吗?生:不容易。
师:从哪里看出的?生:激烈的战斗。
师:是呀,战争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是什么支持着他们呢?生1:蜘蛛永不放弃的精神。
生2:蜘蛛坚持不懈的精神。
生3:蜘蛛永不灰心的精神。
生4:蜘蛛不怕困难的精神。
【点评:让学生抓住“空白”进行角色体验,有时为了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课文往往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些空白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的好材料。
课文的最后一段便是如此,让学生想象布鲁斯王子是怎样动员那些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读写结合,学生进入了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角色体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
这样做是符合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的。
】六、联系实际,提升认识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同学们,你们碰到过哪些挫折和失败?生1:一篇课文读了几遍都读不好,就不想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