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防火技术措施的举例
仓库防火安全技术措施怎么写

仓库防火安全技术措施怎么写随着仓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仓库防火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仓库作为存放大量物品的空间,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仓库防火安全技术措施:1. 仓库布局上的防火•合理规划货物堆放位置和仓库出口,保证物品的储存不阻挡室内疏散通道,同时便于消防车辆的进入。
•大型仓库应该设置成几间小仓库,每个小仓库之间要有防火隔墙和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可以起到尽可能减小火势蔓延的作用。
•仓库开窗处、通风口,应该安装防火玻璃窗,并且不要遮挡它们,以免发生火灾时烟雾排放不畅。
2. 防火材料的选择•仓库内部设计应避免使用易燃材质,如纸张,绝缘材料等,尽可能使仓库内物品及其利用的工具设备选择防火性能好的材料。
•一些石膏板、木纤板 et 家具是火灾时很容易引燃、释放有毒气体的建筑材料,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选择其他更安全的材料。
3. 安全运输•运输过程中,要保证物品被妥善包装好,防止外来物质、化学品等与物品发生侵蚀反应。
•运输过程中,特别是运输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该选择安全状况良好的运输工具,并注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4. 常规防火设施的配备•防火设施的配备能够提前预防火灾的发生,同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扑灭火势,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如仓库内应该配置定期检查的灭火器、消防水泵等应急设备。
•设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通知消防部门和仓库内人员。
5. 火灾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仓库内人员的逃生路线、报警电话等相关信息。
•定期组织针对火灾事故的应急演习,确保仓库内人员对于危险情况的应对能力。
总之,在仓库防火安全问题上,预防和控制是关键。
以上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仓库的防火安全性能,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为处理突发事件打下基础。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一、燃烧及其特性(一)燃烧及燃烧条件1.燃烧的含义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氧气或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新物质的产生,即燃烧是化学反应;二是燃烧过程中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A.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乙醇、甲烷、乙烯等;B.有助燃性物质,常见的有空气和氧气;C.有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电火花、高温物体、光和射线等。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构成燃烧三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
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也不一定会发生燃烧,只有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且都具有一定的“量”,并彼此作用,才会发生燃烧。
对于已经发生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原理。
(二)燃烧的种类1.闪燃各种液体表面都具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浓度取决于该液体温度。
闪燃是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上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闪点这个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某些固体如樟脑、萘等,也能在室温下挥发或缓慢蒸发,因此也有闪点。
在闪点温度下,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汽还不多,所以闪烁一下就灭了。
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2.自燃自燃是可燃物质自发产生的着火燃烧,通常由缓慢的氧化作用而引起,即物质无外部火源条件下,在常温下自行发热,由于散热受阻,热量积聚逐渐达到燃点而产生燃烧。
自燃又可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
可燃物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直到燃点产生燃烧叫受热自燃,如:可燃物接触高温表面、加热、烘烤过度或冲击摩擦等均可导致受热自燃。
而自热自燃是没有外来热源影响,由于物质内部发生化学、物理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逐渐积聚,温度升高直到燃点产生燃烧。
造成自燃自热的原因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发酵热等。
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都是在不接触明火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燃烧,其区别在于热的来源不同。
防火技术方案

防火技术方案
防火技术方案是指为了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下面是一个防火技术方案的示例,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救援等三个方面。
预防:
1. 加强建筑物的防火设计,采用防火材料和装饰材料,同时合理布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2. 定期检修电气设备,并加装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安全装置,防止电器设备引发火灾。
3. 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加强员工和居民的防火意识,提高他们的火灾应对能力。
4.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定期组织演练。
监测:
1. 安装可燃气体和烟雾探测器,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探测器应与报警系统连接,发出警报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建立火灾监控系统,监控建筑物内的火灾情况。
通过监控摄像头,实时观察火灾发生地点,并可以远程控制喷水灭火系统。
应急救援:
1. 配备灭火器、灭火器站和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进行灭火。
2.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以自动检测火灾并启动喷水灭火。
同时,还应设置手动启动装置,方便人员进行紧急灭火。
3. 组织火灾应急演练,培训员工和居民的灭火和疏散等应急技能,提高他们的火灾应对能力。
总之,防火技术方案是在建筑设计、设备设置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来预防火灾以及及时控制火灾的范围和损失。
不断提升人们的防火意识和应对能力,实现火灾安全防范的目标。
火灾预防知识PPT

二、初起火灾扑救
(1)使用灭火器(如干粉、CO2等)灭火;
(2)启动自动灭火设施,或利用消火栓灭火;
(3)配合公安或专职消防队灭火救援。
(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
(一)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构造原理 2.使用方法
手提灭火器赶到火场上 风方向,在距离起火点 5m 左 右处,疏松干粉后,放下灭 火器。先拔下保险销,一只 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 按下压把,灭火剂会从喷嘴 喷射出来,灭火。
白炽灯表面温度很高,与可燃物接触引发火灾屡见不鲜。
家庭及办公场所防火措施
2、家庭及办公场所防火对策
c.[预防手机过充电\丁烷打火机自爆]:手机电池过充电/丁 烷打火机挤压/暴晒均容易自爆。
2/2 1/2
家庭及办公场所防火措施
2、家庭及办公场所防火对策
d.[消防规章\消防宣传\消防演练]:标语/图画/广播/演练
束环在胸口,面朝墙下
降,四肢轻触墙面。严 禁绳索与建筑摩擦。
日常消防器材简介(家庭)
二、家庭逃生器材简介
2.过滤式防毒面具
日常消防器材简介(家庭)
二、家庭逃生器材简介
3.具有报警功能的手电、口哨
日常消防器材简介(家庭)
三、家庭防火器材简介
[建议]家庭配置的防火器材:
1.独立式感烟探测器。 2.可燃气体报警器。 3.消防安全书籍(图册、宣传画报等)。
先进入着火的建筑内,
看看……
(拉丁酒吧)
1、因火灾导致人员死亡,占60%~80%属于烟 气毒性或窒息造成的。热的烟气流流动较快!
B、建筑火灾逃生疏散要领
2、安全出口最安全,掌握建筑物的结构与疏散 通道,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B、建筑火灾逃生疏散要领
黑色防火的概念及主要措施

黑色防火的概念及主要措施
防火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火灾预防: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如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遵守用火规定、保持通道畅通等。
2. 火灾探测和报警系统:安装火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促使人们采取适当的行动。
3. 灭火设备:配备适当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消火栓、喷水系统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火源。
4. 紧急疏散计划:制定和演练紧急疏散计划,确保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建筑物。
5. 建筑设计和防火规范:在建筑物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遵循相关的防火规范和标准,采用防火材料和结构,设置防火隔离带等。
6. 培训和教育:提供火灾预防和应对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应对能力。
消防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消防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一、严格控制火源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2、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电器,严防电器线路引起火灾。
二、技术措施
1、按防火平面布置图,落实消防器材,挂设防火标志。
2、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并在宣传黑板上宣传。
3、建立定期防火检查,更换灭火器药剂。
4、每个宿舍明确防火责任人,禁止使用电炉.
5、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易爆材料堆积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6、施工现场夜间配有照明设备,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7、同各班组签定防火安全协议书。
8、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9、禁止在高空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设物或堆放可燃物。
消防安全技术方案

消防安全技术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消防安全的意识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大型商场、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以及高层建筑、地铁等场所,消防安全则成为最为重要的关注点。
本文将讨论一个消防安全技术方案,并介绍实现该方案所需要的技术手段。
一、方案概述消防安全技术方案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障公共场所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该方案将使用监控系统、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烟雾探测器等技术手段,实现火灾预防、火灾报警、火灾扑救等功能。
二、技术手段2.1 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现代化消防安全技术的核心手段之一,其作用是在消防安全风险高的场所设置监控装置,并建立起涵盖监控、控制、报警三个方面的完整系统,以便实时监测消防安全状态及实现消防安全预防、报警等功能。
现代监控系统一般采用视频监控、声音监控、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场所内各个角落进行全方位监测。
并且,现代化的智能监控系统还可以根据场所内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警报级别,可以将报警信号实时传递给监控人员,以便在火灾初期及时发现、处理消防安全事故。
2.2 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是指在消防安全风险区域内设置消防探测装置和警报装置,以便检测出火灾事故,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提醒周围人员及消防队伍及时处理火灾。
常用的报警装置包括火灾探测器、消防电话、消火栓、防火门等。
其中,火灾探测器是最为重要的装置,可以通过检测空气中是否有其它元素,如氧气或燃气等,以及检测温度是否过高来判断火灾是否发生。
如果发现火灾,则会发出报警信号,可以通过消防电话的联系,传达给消防队伍。
消火栓、防火门等设备则为应急方案提供了重要保障。
2.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是非常关键的手段之一。
其作用是在检测到火灾后自动启动,使喷水器注水,实现火灾扑救。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般会与报警、监控系统相连,在火灾发生时,可以通过此系统自动向火源处喷水,起到定向灭火的效果。
防火的基本方法

防火的基本方法防火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知识,正确的防火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防火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清洁。
家里的杂物堆积、垃圾积存会成为火灾的隐患,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杂物会迅速燃烧,加剧火势蔓延。
因此,定期清理家里的杂物,保持整洁,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次,注意用火安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明火,比如炉灶、烛台等。
使用这些明火时,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不要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离开,不要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确保火源的安全。
另外,要定期检查家用电器和电线路。
家用电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故障,电线路老化也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定期检查家用电器和电线路的安全性,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和插座,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此外,要安装和定期检查烟雾报警器。
烟雾报警器是家庭防火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逃生。
因此,家庭中一定要安装烟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最后,要制定家庭防火计划。
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商讨并制定家庭防火计划,包括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路线、逃生窗口位置、逃生用具等。
并定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提高家庭成员的火灾应急能力。
总之,防火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重视的安全问题。
通过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清洁、注意用火安全、定期检查家用电器和电线路、安装和定期检查烟雾报警器、制定家庭防火计划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防火问题,让我们的家更加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气体暖化潜势
温室气体
GWP全球温 暖潜势
排放来源
二氧化碳(CO2)
1
石化燃料、物质燃烧、森林砍伐
甲烷(CH4)
23
垃圾厂、农牧活动、天然气、石油、煤矿 开采
氮氧化合物(N2O) 296
氮化物肥料施用、工业制程
氢氟碳化物(HFCs) 140-11700 海龙替代品、光F电M半2导0体0业、冷煤
全氟碳化物(PFCs) 6500-9200 光电半导体业、封装
Class C:电气设备火灾
无
Class A:木材火灾 Class B:油脂火灾
Class C:电气设备火灾
无
可明显降低火灾之烟气含量 及毒性,
较不明显
较不明显
低
高
高
可有效吸收和降低火场烟气
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厚度,
提高能见度,减小烟粒
无
无
对人体的损坏,有利于
人员的安全撤离。
天然水源
化学合成品
化学合成品
(Source : Fire Protection Handbook, NFPA)
灭火原理
冷却效果
细 开水 始雾 燃开 烧始
喷 洒
0 2 4 6 8 10 min
灭火原理
快速降低火场温度(热量)
▪ 吸热表面积的增加
• 细水雾粒子小且密度高,总表面积大,可速吸收大量热量,迅速 降低火场温度
▪ 水利用率的有效提高
20 l/min./m2
300 ~ 1000 μm
1000 mic. = 0.126cm2
细水雾系统 Water Mist
1 ~ 3.5 l/min./m2
20 ~ 200 μm
200 mic. = 0.63cm2
细水雾系统优势
符合环保趋势 用水需求量低
▪ 复原(清洗)成本低
灭火速度快
▪ 降低生命财产的损失 ▪ 降低有毒物质分解毒性气
NOT EXTINGUISHED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 00
MEDIAN DROPLET DIAMETER [ micrometer]
H4
G22
FWS10-90
FWS 10-00
資料來源 :SINTEF
细水雾系统的吸热能力
所有细水雾粒子皆能吸收大量热源
体时间
冷却速度快
▪ 排除复燃的可能性 ▪ 提高火场逃生的存活率
无氧气稀释效果
▪ 提高火场逃生的存活率
无毒性
▪ 即使警报系统误动作亦不 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
药剂成本低、取得容易
抑制厚烟蔓延达95%以上
▪ 提高火场逃生的存活率 ▪ 降低对环境及设备的污染
及破坏
当心您使用的灭火药 剂变脸成“致命杀 手"
环保议题 >臭氧层恶化
*「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the Ozone Layer)」【7】管制氟氯碳化物使用之国际公约,也 于1989年1月起正式生效。
*1990年6月,伦敦 - 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8】,扩大列管物质, 并加速管制时程,提前于2000年完全禁用氟氯碳化物、海龙及四氯化碳。
(Source : Fire Protection Handbook, NFPA)
内容
1、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缘起。 2、细水雾灭火系统之灭火效能与原理。 3、细水雾灭火系统与其他灭火系统(CO2、FM200等2种)
比较。
4、细水雾灭火系统对电子装备的影响。
5、细水雾灭火系统之使用时机与火灾类型。
现有之灭火系统
• 重量轻且密度高的细水雾粒子,可随着火源产生的热气流(涡流) 进入火源内,或循环不断地流动于火源周围
水利用率的有效提高
O2 O2 OO2O2 2 OO2O2O2OO2O22 2
Mixing hot gas layer
Water vapor with combustion air
Illustration of enclosure effects
目标 管制温室 气体
罚则
1990基准年少5.2%
CO2
CH4 N2O
HFCs PFCs
SF6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氢氟碳化 全氟碳化 六氟化硫
物
物
未达目标国家,下一承诺期以1.3倍计算,并停 止使用交易权利
2009/6/26 美国众议院通过减少碳排放量法案
「美国乾净能源安全法案」(The American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旨在2020年以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减 低17%,在2050 年以前减低83%。
抑制辐射热对火源周围预热的加速延烧能力
阻断热的辐射传递
温 度
细水雾喷洒后
辐射热 撒水系统喷洒后
5
10
15
20
25
30
35
与火源的距离
灭火原理
快速降低火场温度(热量)
▪ 吸热表面积的增加
• 细水雾粒子小且密度高,总表面积大,可速吸收大量热量,迅速 降低火场温度
▪ 水利用率的有效提高
• 重重量轻且密度高的细水雾粒子,随着火源产生的热气流(涡流) 进入火源内,或循环不断地流动于火源周围
抑制辐射热对火源周围预热的加速延烧能力
阻断氧气的供给 (氧气)
▪ 细水雾极易吸收热量而气化膨胀为原体积1760倍的 水蒸气,在火场外围形成屏壁,阻断氧气的供给
切断氧气的供给
Heat+ = steam
O2
O2
O2
OOOO22O22OO2OOO22OO222OO22 22
O2 O2
O2 O2 O2
Tf研ohr究isth上fea发inlue现rwe:gra上atse述e(oi的.ues.灭, a4火l9t%e系r)n统wa有toivu4el9ds%的atols失hoa败bloe率ne.。xpected to occur
F此o失r t败he率re也a同so样n,被FM预R期C会b发eg生an于i新n 1的99海3龙to替in代v药es剂tig上at。e the use o体f 积fin极e 小wa的te细r s水p雾ra粒y a子s对a 火re场pla的c冷em却e及nt对to氧h气alo的n阻a隔nd效a果s a,n已 a得lt到ern肯a定tiv;e 且to其ot灭he火r 能to力tal优fl于oo传di统ng撒g水as系eo统u也s 得sy到st证em实f。or the protection of gas turbine enclosures and machinery spaces. 因此,FMRC于1993年即进行研究,以细水雾系统来替代海龙或
(Source : Fire Protection Handbook, NFPA)
灭火原理
快速降低火场温度(热量)
▪ 吸热表面积的增加
• 细水雾粒子小且密度高,总表面积大,可速吸收大量热量,迅速 降低火场温度
▪ 水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 重重量轻且密度高的细水雾粒子,随着火源产生的热气流(涡流) 进入火源内,或循环不断地流动于火源周围
无要求
34%
9%
与其他水系统比较
传统撒水系统 Sprinkler
水雾系统 Water Spray
水流量密度
Water Density 粒子直径
Droplet Size
吸热表面积
Surface area
5 ~ 30 l/min./m2
400 ~ 2000 μm
2000 mic. = 0.063cm2
*1992年11月,丹麦哥本哈根 - 第四次缔约国大会【9】,决议将氟氯碳化物禁 产时程提前于1996年1月起实施,而消费量除必要用途外应减为零。
地球暖化 >温室气体
联合国&各国政府采取行动
国家
联合国
G8 美国
澳大利 亚
时间 1992 1997 2007 2007 2005 2005 2007
2008
撒水系统
▪ 灭火方式:温度 ▪ 缺点:用水量大,造成水损
二氧化碳(CO2)系统
▪ 灭火方式:氧气(窒息性) ▪ 缺点:危险性高
海龙(Hallon)系统
▪ 灭火方式:抑制连锁反应 ▪ 缺点:破坏臭氧层
细水雾系统
▪ 灭火方式:温度、氧气 ▪ 缺点:?
燃料
火災
连锁反应
O2 氧气 热量
细水雾灭火系统CO2、FM200比较
火场能量示意图
辐射热
Heat
Heat Heat
Heat
Heat Heat
Heat
HOe2at
O2 O2
O2
O2 O2H2eHeaOeatOO2atO22tO2OOO2HHOO222O22ee2aaOttO2O2 2OOO2 22
O2 OO2 2
O2 O2
O2
辐射热
因应状况 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
京都议定书
国际极地年计划 希望2050年将全球排放量减半 加州AB32法案--设置减量目标 东北部七州达成区域温室气体协议
全面汰换耗能白炽灯泡 5亿澳币---太阳能发电计划
---发展再生能源
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
参与国 141个国家批准该协议(except美国、澳大利亚) 减量时程 2008-2012
I其t 他wa类s 似re气co体gn灭iz火ed系t统ha来t做sm为al气l涡w轮at发er电d机ro及pl引et擎s 操co作ul室d 的be火 e灾nt保ra护in。ed into the fire, producing cooling and oxygen dilution in the combustion 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