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化肥练习题
盐 化肥知识点(大全)经典

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B、分解反应是一变多,故选项错误;
C、C+H2O高温H2+CO,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或处理方法会造成环境问题的是( )
A.植树造林B.滥施化肥
C.利用地热和太阳能D.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Na2CO3
HCl
BaCl2
---
↓
----
Na2CO3
↓
---
↑
HCl
---
↑
---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只有一个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钡,有一个沉淀和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碳酸钠,只有一个气体产生的是盐酸。故选B。
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紫色石蕊、HCl、MgSO4、NaOH
D、由图可知, 为氢氧根离子,○为氢离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所以此反应的实质是 和○结合生成水分子,选项正确,故选A。
7.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考点:气体除杂的某些反应原理
5.“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盐 化肥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A.NH4Cl B.CO(NH2)2C.Ca(H2PO4)2D.KCl2、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镁等物质。
有人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B是Mg(OH)2,试剂X为盐酸B.操作Ⅰ和操作Ⅲ的操作方式完全相同C.加入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使MgCl2完全反应D.处理等量海水,若将NaOH溶液换成石灰乳,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镁的产量3、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已知粉末X样品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份该粉末,分别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该固体粉末X是()加入物质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A.CuSO4B.Na2SO4C.K2CO3D.Mg5、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2的溶液显酸性B.pH=7的溶液显中性C.溶液的pH由5变为2,其酸性减弱D.溶液的pH由10变为12,其碱性增强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②③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③④⑤7、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BaCl2NaCl CuSO4NaOHB.Na2CO3CaCl2HCl K2CO3C.Na2CO3KCl CaCl2H2SO4D.Na2CO3BaCl2HCl K2SO4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Fe→Cu B.KNO3→NaNO3C.Mg→MgO D.H2SO4→HCl9、如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A.甲:熟石灰;乙:稀盐酸B.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C.甲:氢氧化钠溶液;乙:水D.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10、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依次通过以下操作将其除去: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③过滤;④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溶液呈中性。
盐化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题1.(2019·梧州)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Na2CO3溶液呈碱性B. NaHCO3固体难溶于水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 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答案】B【解析】 Na2CO3溶液呈碱性;NaHCO3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水;“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NaHCO3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受热膨胀逸出,使糕点疏松多孔。
2.(2019·郴州)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答案】B【解析】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挡大理石和稀硫酸的反应,会阻碍反应的进行,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碳酸钙会与胃酸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可用作补钙剂,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石灰浆粉刷墙壁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出汗”后变成碳酸钙,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3.(2019·重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 Na2CO3溶液B. MgCl2溶液C. Ba(NO3)2溶液D. 酚酞溶液【答案】A【解析】将Na2CO3溶液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冒气泡、无现象;将MgCl2溶液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无现象、无现象;将Ba(NO3)2溶液溶液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现象为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将酚酞溶液溶液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现象为溶液变红、无现象、无现象。
盐化肥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盐化肥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右图是某菜农使用的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2.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A. 氯化钠、盐B. 氢氧化钠、苛性钠C. 碳酸钠、纯碱D. 碳酸氢钠、小苏打3.下列说法不会导致中毒的是()A.用工业盐亚硝酸钠烹调食物B.做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纯碱使馒头松软C.用胆矾对饮用水杀菌、消毒D.用工业酒精配酒饮用4.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不妥当的是()A.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在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B.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C.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进其光合作用D.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畜牧业的产量5.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进行情况的是()A、氢氧化铜和稀盐酸B、氧化铁和稀硫酸C、石灰水和盐酸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6.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钠和硫酸钠,若把它们区别开,下列最合适的是()A、稀硝酸B、硝酸银C、硝酸银和稀硝酸D、氯化钡和稀硝酸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HCO3—B.Na+、Ca2+、CO32—C.K+、NO3—、H+D.H+、Cl—、OH—8.下列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A.K2CO3、FeCl3、KOH 、ZnSO4B.NaCl 、MgCl2、K2SO4、CuSO4C.NH4HCO3、Ba(OH)2、H2SO4、NaNO3D.K2CO3、Na2SO4、BaCl2、NaOH二、双项选择题(本题有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8 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选对得4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得 2 分,错选、多选得0 分。
)11.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KCl → KNO3B.KNO3→ NaNO3C.SO3→ Na2SO4D.Fe(NO3)2 →AgNO3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气体中混有少量C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并干燥B、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碳酸钙,加入适量盐酸C、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Cu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D、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三.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14 分)13.(5分)在下表栏目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类别和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最新 盐 化肥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word)

最新盐化肥练习题基础、提高、难题_汇总(含答案)(word)一、盐化肥选择题1.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 A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加入钠盐 B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的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 A、B分别为A.氯化钾、碳酸钠B.氯化镁、硝酸钠C.氯化钡、硫酸钠D.氯化钡、碳酸钠【答案】C【解析】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 A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A应是可溶性盐酸盐。
在滤液中加入钠盐B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的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沉淀应是硫酸钡,B应是硫酸钠。
则 A、B分别为氯化钡、硫酸钠。
故选C。
点睛∶氯化银和硫酸钡均不溶于盐酸或硝酸。
2.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则不能生成气体、沉淀。
【详解】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不发生成反应,故A不正确;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减小,故B不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故C正确;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质量减小,故D不正确。
故选C。
3.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C.一定是放热反应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变化。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所以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同时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水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中和反应可能有沉淀生成,如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盐和化肥专项训练(含解析)

盐和化肥考点一:物质的鉴别与提纯1.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区分它们,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
你认为不能把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B.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D.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2.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Q3-Fe 3+Na + QH -+2- +-B 、K+SQ42-Na+NQ 3-+ 2+ 2+C 、Cl-K + SQ42+Ba2+ 2+ 2- +D Ca2+Cl - CQ 3 Na3.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Ba(0H)2溶液、MgSO溶液、N32CQ溶液和稀HCI中的一种。
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
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 )A.Ba(QH)2、MgSQ4、Na2CQ3、HCIB.N a2CQ3、Ba(QH)2、MgSQ4、HCIC.HCI、MgSQ4、Ba(QH)2、Na2CQ3D.Ba(QH)2、Na2CQ3、HCI、MgSQ44.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CuCl2溶液、②稀盐酸、③硫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加以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③①④5.某一溶液由盐酸、碳酸钠、稀硫酸、氯化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或盐酸,也可能两种酸同时含有B.该溶液中不可能含碳酸钠C.该溶液是否含氯化铜不能确定D.该溶液的组成只可能有一种情况6.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盐化肥测试卷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同步练习1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硫酸沾在衣服上,不需要立即用水冲洗B.稀硝酸跟锌反应,也可以制取氢气C.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热D.浓盐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人的胃液中不能含有盐酸2.由于我国北方某些城市在严冬时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的树木死亡。
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的是()A.氯化钠氯化钙B.氯化钠氯化镁C.氯化钠醋酸钙醋酸镁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3.经测定某溶液中有含Cu2+、K+、SO42-、Cl-四种离子,其中K+离子与Cu2+的个数比为4:3,那么SO42-离子与Cl-离子的个数比可能为()A.3:2B.1:3C.2:5D.1:8 4.下列物质存放在敞口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纯碱⑤生石灰⑥食盐A.①⑥B.③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⑤5.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颜色变为无色B.硫酸铵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微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D.酚酞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变红6.下列各组稀溶液中,仅用同组稀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其区别开来的是() A.Na2CO3、HCl、HNO3、Na2SO4 B.K2CO3、H2SO4、HNO3、BaCl2C.HCl、AgNO3、HNO3、NaClD.Na2SO4、NaOH、CuSO4、NaCl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Cl3、KOH、NaClB.K2SO4、BaCl2、HClC.CuSO4、HCl、KClD.Na2CO3、KCl、Na2SO48.除去下列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KOH K2CO3 Ca(OH)2溶液、过滤B.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C.H2SO4 HCl AgNO3溶液、过滤D.CuO KNO3水、过滤9.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A.Cu粉 Fe粉 Fe2O3粉B.Na2CO3 BaCl2 KNO3C.NaCl固体 CuSO4固体 CaCO3固体D.(NH4)2SO4 KNO3 NaNO310.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1%,假定人尿中不含其它含氮物质,则人尿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为()A.0.91%B.1.95%C.23%D.46%11.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A.HClB.CO2C.H2SO4D.K2CO312.下列物质不能用水直接鉴别的一组是()A.CaCO3和Na2CO3B.K2SO4和CuSO4C.浓硫酸和稀盐酸D.BaCl2和KCl13.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是()A.ZnB.CuOC.AgNO3溶液D.KOH溶液14.能一次鉴别AgNO3、Na2CO3、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A.NaOH溶液B.BaCl2溶液C.盐酸D.硝酸15.现有铁、稀盐酸、氧化铁、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六种物质,在常温下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A.4个B.5个C.6个D.7个16.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A.K+、Na+、OH-、Cl-B.Ba2+、Cu2+、NO3-、SO42-C.Mg2+、Na+、OH-、SO42-D.H+、Ba2+、NO3-、OH-17.下列物质中,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盐酸,但能跟AgNO3溶液反应的是()A.MgOB.BaSO4C.ZnD.Cu18.下列各组气体中,均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一组的是()A.H2、O2、COB.H2、O2、CO2C.H2、SO2、CO2D.O2、CO、CO219.不用其它试剂鉴别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①H2SO4;②FeCl3;③Ba(OH)2;④KCl;⑤BaCl2,被鉴别出物质的顺序是()A.②①③⑤④B.②③①⑤④C.⑤①③②④D.①③⑤②④20.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不妥当的是()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B.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进其光合作用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畜牧业的产量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在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离子对维护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其主要作用B.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C.人们每天都需要摄入一些食盐来补充由于出汗、排尿等而排出的氯化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D.氯化钠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所以使用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22.自来水生产中,通常加入适量氯气进行消毒、杀菌。
2020-2021年盐 化肥经典例题(word)

2020-2021年盐化肥经典例题(word)一、盐化肥选择题1.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且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B.a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C.b点比c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D.ab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溶液的pH=7【答案】D【解析】A.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冒气泡,错误;B. a点是碳酸钠恰好把盐酸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没参与反应的氯化钙,错误;C. b点是混合溶液中的物质与碳酸钠恰好反应完,c点是碳酸钠过量,两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相等,但c点溶液质量比b点溶液质量大,故c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错误;D. ab线段表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生成的氯化钠溶液的pH=7,故任意一点对应溶液的pH=7,正确。
故选D。
点睛:解得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所表示的化学信息,然后结合化学反应作出判断。
2.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KOH + CuSO4 =Cu(OH)2↓+ K2SO4②A.①有蓝色沉淀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BaCl2 =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向少量KOH 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向少量BaCl 2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
【详解】A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则①有蓝色沉淀,故A 正确;B 、②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4242CuSO +BaCl =BaSO +CuCl ,故B 正确;C 、两个反应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另两种化合物,则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 正确;D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故D 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题
1.(2019·梧州)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 NaH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 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2.(2019·郴州)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3.(2019·重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 Na2CO3溶液
B. MgCl2溶液
C. Ba(NO3)2溶液
D. 酚酞溶液4.(2019·绥化)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氧化钙、熟石灰、CaO、氧化物
B.氯化氢、盐酸、HCI、酸
C.氢氧化钠、火碱、NaOH、碱
D.碳酸氢钠、苏打、NaHCO3、盐
5.(2019·绥化)对化学反应A十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则A、 B不一定是酸和碱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 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 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6.(2019·广州)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7.(2019·常州)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H2PO4B.NH4HCO3 C. Ca3(PO4)2 D. K2SO4 8.(2019·海南)王阿姨种植的盆栽近期叶片发黄,查询后发现是缺氮所致,王阿姨可在盆栽中适量施用()
A.Ca(H2PO4)2 B.KH2PO4 C.NH4NO3 D.K2SO4
9.(2019·眉山)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错误
..的是()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回收用作制沼气等
C.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合理施用
D.熟石灰和碳铵(NH4HCO3)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10.(2019·宜昌)如图是碳铵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关于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复合肥料
B. 主要含有4种元素
C. 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 储存和运输时不易受潮或暴晒
11.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它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根据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OH﹣CO32﹣Cl﹣SO42﹣NO3﹣
M2+难溶难溶易溶易溶易溶
A.M+HCl B.MSO4+Ba(NO3)2C.MO+H2SO4D.M(OH)2+NaCl 12.向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的残留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表示残留液中含有盐酸
B.ab段表示CaCO3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
C.bc段表示残留液中的CaCl2与滴入Na2CO3溶液反应
D.cd和de段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
13.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
Al2S3+6H2O=2Al(OH)3↓+3H2S↑.根据上述方程式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F的水解产物是NaOH和HF B.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C.PCl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和H3PO4D.Mg3N2水解产物是Mg(OH)2和NH3 14.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
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显红色,则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
15.(2019•重庆二模)可溶性钡盐有毒.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硫酸钡不但对人体无毒,还由于它不易被X射线透过,被医疗上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若误食了溶于水的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
A.糖水B.食盐水C.硫酸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
16.(2019·临沂)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铜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李龙同学实验某些盐的化学性质的四个实验,分析后请回答问题:
编号 A B
C D 反应物类别
盐和金属
盐和酸 盐和碱 盐和盐
实验内容
(1)A 中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有 (填离子符号);
(2)B 中反应的现象是 ;
(3)写出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D 中反应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18.(2019•宜春二模)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 2CO 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 、NH 3、CO 2和H 2O 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 3
(固体沉淀物)和NH 4Cl (溶液)。
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2NH 4Cl+Ca (OH )2═CaCl 2+2NH 3↑+2H 2O )
(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在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 )”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的名称是 。
(3)“沉淀池”中的反应是在加压的条件下不断向食盐水和饱和氨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该流程需要加压条件的原因是: 。
(4)“设备(Ⅱ)”中固体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填写化学式)。
(6)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 。
19.(2019•恩施市二模)某实验小组到实验室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
发现实验台上摆放
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1),他们决定先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得岀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
【归纳总结】同学们实验后,总结出如图2所示的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在上图空白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填物质类别)。
【拓展应用】根据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OH﹣、Na+B.Ca2+、OH﹣、CO32﹣
C.Na+、K+、NO3﹣D.H+、NO3﹣、CO32﹣
20.(2018•武汉)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
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N.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HCO3属于(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