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铁路局货运站布局优化发展规划研究
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规划优化研究

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规划优化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物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铁路货运物流在运输效率、安全性、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优化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规划,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当前铁路货运物流领域研究的重点。
一、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规划是指在市场需求、物流成本、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对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和调整的过程。
在进行规划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和分析铁路货运物流网络的现状和问题: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规划的第一步。
通过对市场规模、产业结构、物流需求、产品属性等方面的分析,确定铁路货运物流网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同时,需求分析也是铁路货运物流企业确定货车编组、货运站点布局、线路配置等重要决策的基础。
2.资源分析铁路货运物流网络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
在进行规划前,需要精细地分析和评估这些资源的数量、质量、分配等情况,并根据运输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环境分析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
宏观环境分析主要针对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方面,而微观环境分析则重点关注铁路货运物流网络内部的竞争情况、协作机制、信息沟通等方面。
通过这些环境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铁路货运物流网络的存在问题和改进空间。
二、铁路货运物流网络优化的实践方法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规划优化的实践方法种类繁多,常见的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网络流模型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实践方法及其特点:1.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一种利用线性函数建立的数学模型,以求解最大或最小值为目标,约束条件为线性不等式或等式组成的数学方法。
在铁路货运物流网络规划中,线性规划通常用于确定最优的货车编组、货物运输路径和货源配送方案等问题,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
铁路货运线路布局优化研究

铁路货运线路布局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我国的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货运铁路的运力需求日益迫切。
因此,对于铁路货运线路布局的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铁路货运线路布局的意义。
铁路货运线路布局旨在合理规划和组织货运线路,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和交通运输形势的变化。
通过科学的线路布置,可以实现货物运输的高效、快速和安全。
因此,优化铁路货运线路布局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运输效能以及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铁路货运线路布局优化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需求差异明显。
因此,在优化铁路货运线路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灵活并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智能调度和物流优化等技术手段,提升铁路货运线路布局的效率和质量。
在铁路货运线路布局优化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考虑网络效应。
铁路货运线路的效益和运输能力不仅取决于单一线路的优劣,更取决于整个线网的布局和协同运作。
因此,在考虑铁路货运线路布局时,需要充分考虑多线路的互补与衔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还需预测未来货物运输需求的变化趋势,为铁路货运线路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
另一方面,铁路货运线路布局优化也涉及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考虑。
在布局优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铁路货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选择合适的线路、优化运输组织方式和利用清洁能源等手段,可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最后,铁路货运线路布局优化的研究需要多方参与和合作。
除了铁路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外,还需要与地方政府、物流企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紧密合作。
只有通过多方的参与和协同,才能实现铁路货运线路布局的全面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南昌铁路枢纽货运布局调整的探讨

关 键 词 :铁 路 枢 纽 ;贷运 布 局 ;调 整
南 昌铁 路 枢 纽 货 运 布 局 调 整 的探 讨
蒋 银 海
( 中铁上海设计 院集 团有限公 司 南 昌铁路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 司 ,江西 南 昌 3 0 0 ) 3 0 2
量 8 .7 t 发 送 量 4 . ̄t 1 5、 9 " 17r 。 j
为 6 k 1 m ,全 市 人 口共 计 4 7 人 。城 市 中心 形成 7 9万
一 莲 塘 站 货 场 :设 计 能 力为 5 万 t 0 /年 ,现 有 货 物 昌南城 、 昌北 城 “ 江两 岸 ” 的格局 , 昌北城 为 开发
输 。南 昌铁 路 枢 纽货 运 布 局示 意 图见 图 1 。 1 2 主 要 货 运 营业 站概 况 .
南 昌南 站 货场 :设计 能 力为 1 0 t 2 万 /年 ,现 有货 物 线 6 ,仓库 面 积 1 万m 2 0 年 货物 条 . 6 。 09
到达 量 1 84 t .万 、发送 量 6 .万t 1 45 。
南昌铁路枢纽货运布局 调整 的探讨
蒋银海
图 1 南 昌铁路 枢 纽 货运 布局 示 意 图
南 昌北 站 货 场 :设 计 能 力 为 6 万 t 0 /年 ,现 有 阳 湖 ,是 全 省 的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科 技 、交 通 中 货 物 线 8条 ,仓 库 面 积 36 2m 0 9年 货 物 到 达 心 。2 0 年 全 市 总 面积 为 74 2k ,其 中市 区面 积 9 。2 0 09 0 m
向型工 业为主 ,同 时接 纳 老城 区部 分 外迁 项 目 ,包 括 面 开发 铁路 货 运 服 务功 能 。
南昌铁路枢纽货运布局调整的探讨

南昌铁路枢纽货运布局调整的探讨蒋银海【摘要】针对南昌市城市快速发展,货运需求不断增长的现状.为缓解南昌铁路枢纽现有货运设施能力不足及货运布局与城市规划的矛盾,探讨南昌铁路枢纽货运布局的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案,提出修建南昌北站第二货场、生米站货场、向塘铁路物流基地的总图设想.【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0(028)012【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铁路枢纽;货运布局;调整【作者】蒋银海【作者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铁路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3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4.11 南昌铁路枢纽货运营业站分布1.1 枢纽概况南昌铁路枢纽为京九、沪昆两大铁路通道的十字交汇点,现有车站 10 个,其中办理货运作业的有南昌南、南昌北、莲塘、横岗、向塘、乐化站 6 个站,横岗和乐化站只办理专用线运输。
南昌铁路枢纽货运布局示意图见图 1。
1.2 主要货运营业站概况南昌南站货场:设计能力为 120万t/年,现有货物线 6 条,仓库面积 1.6万m2。
2009 年货物到达量 118.4万t、发送量 64.5万t。
南昌北站货场:设计能力为60万t/年,现有货物线 8 条,仓库面积 3692 m2。
2009 年货物到达量 81.9万t、发送量 41.7万t。
莲塘站货场:设计能力为 50万t/年,现有货物线 2 条,仓库面积 2567 m2。
2009 年货物到达量84.1万t、发送量 15.8万t。
向塘站货场:设计能力为 50 万t/年,现有货物线 2 条,仓库面积 1728 m2。
2009 年货物到达量22.7万t、发送量 4.1万t。
1.3 存在问题(1)除向塘站货场,其余货场能力均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2)货场布局分散、规模小、功能相对单一、不利于集中管理,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和物流发展的需要。
(3)受城市发展影响,货场服务功能受限,无扩建空间。
铁路货运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铁路货运容量优化配置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物流运输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而铁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运输方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我国铁路货运容量的利用率并不高,远未达到最佳水平。
因此,对于铁路货运的容量优化配置研究,成为了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首先,铁路货运容量优化配置需要从供需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供方面,铁路货运容量的优化配置需要考虑到铁路线网的规划和建设,包括线路的长度、车站的设置、信号系统的完善等。
只有通过提高线路的数量和质量,才能确保铁路货运的高效运作。
而需方面,铁路货运容量的优化配置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行业的货物需求以及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只有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货物运输的组织和安排。
其次,铁路货运容量的优化配置还需要结合技术手段进行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货运可以更好地与其他运输方式相结合,形成多式联运的格局。
这就要求在容量优化配置中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货物运输的物流信息化。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货物的流向和运输状态,从而提高货运效率。
同时,铁路货运容量优化配置还需要注重运输环境的改善。
铁路运输不同于公路运输,其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容量配置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例如,通过增加电动化和节能减排措施,可以降低铁路行驶所产生的噪音和尾气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
此外,还可以建设更多的环保型货运站和物资仓储设施,用于提高货物装卸的效率和减少物流的损耗,进而实现整体运输的绿色化。
另外,铁路货运容量优化配置要注重多方合作。
铁路货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同。
因此,在容量优化配置中,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积极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铁路货运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能力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铁路物流网络布局优化研究

铁路物流网络布局优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铁路物流,作为我国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然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铁路物流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优化铁路物流网络布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铁路物流网络布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铁路物流网络布局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从过去的集中化布局到现在的分散化布局,再到未来的联通布局,铁路物流网络的不断变更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对于铁路物流网络布局的现状分析,我们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 区域重心的改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各个地区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其中,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逐渐崛起,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铁路网络的完善: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使得各地区之间的交通配套更加便捷。
3. 物流需求的增加:随着我国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铁路物流服务成为我国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铁路物流网络布局优化1. 区域化布局与平衡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铁路物流网络布局优化中,区域化布局与平衡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铁路物流服务的效率。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物流服务需求,以及铁路线路运输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铁路网络布局,并采用平衡布局的方式,确保各个地区的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均衡。
2. 加强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大规模铁路物流网络建设过程中,物流信息化工作尤为重要。
铁路部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铁路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3. 推进多式联运发展:铁路物流网络布局优化中,多式联运发展是推进铁路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
多式联运运用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物流配送,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转换,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高速铁路站点布局与运营优化方法研究

高速铁路站点布局与运营优化方法研究近年来,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高速铁路线路的不断延伸,站点的布局和运营的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站点布局与运营优化的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站点布局的影响因素高速铁路站点的布局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旅客流量、经济发展水平等。
首先,地理条件是决定站点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布局站点时,需要考虑地形地势、地质条件等因素。
例如,对于山区地区,站点的布局应该考虑到地形的起伏以及隧道和桥梁的建设情况。
其次,旅客流量也是决定站点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速铁路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提供高速而便捷的交通服务,因此,站点的布局应该能够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通常情况下,站点的间距应该合理,以便旅客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最后,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高速铁路站点布局的选择。
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旅客流量通常较大,因此,在这些地区建设较多的站点是有必要的。
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经济效益与旅客需求的平衡。
二、站点布局的优化方法为了对高速铁路站点的布局进行优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化。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站点布局问题转化为一个最优化问题,通过求解该问题的最优解,得到最佳的站点布局方案。
另外一种方法是借助模拟仿真技术进行优化。
通过模拟旅客的出行行为,可以模拟不同站点布局下的旅客流动情况,评估不同布局方案的效果。
通过不断调整布局方案,最终可以找到最优的站点布局方案。
另外,基于数据和算法的方法也可以用于高速铁路站点布局的优化。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包括旅客出行数据、站点间距数据、地理数据等,可以得到一些有关站点布局的规律和特点。
利用这些规律和特点,可以设计一些算法来寻找最佳的站点布局方案。
三、运营优化的方法除了站点的布局优化外,高速铁路的运营也需要进行优化。
运营优化的目标是提高高速铁路的效益,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铁路物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研究

01 引言
03 主体部分
目录
02 概述 04 参考内容
引言
铁路物流中心作为物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 本具有重要意义。平面布局规划是铁路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合理的平面布局规 划可以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本次演示将围绕铁 路物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进行研究,旨在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 支持和实践指导。
3.4.缺乏环保意识:部分铁路物流中心在进行平面布局规划时,缺乏环保意 识,导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4、铁路物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 的建议和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4.1.加强整体规划:在进行铁路物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时,应从整体角度出 发,综合考虑各项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和制约因素,确保整个物流中心的运作顺 畅。
2.3.适应未来发展:平面布局规划应考虑未来物流业务的发展趋势,具备灵 活性和可扩展性,方便未来改造和升级。
2.4.环保节能:在平面布局规划中应注重环保和节能,合理设计通风、采光 等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进行铁路物流中心平面布局规划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5.系统分析法:对铁路物流中心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各环 节之间的和制约关系,为平面布局规划提供依据。
3.1.缺乏整体规划:部分铁路物流中心在进行平面布局规划时,没有从整体 角度出发,导致各功能区域之间缺乏协调和,影响了物流运作效率。
3.2.功能区域设置不合理:部分铁路物流中心的功能区域设置过于集中或分 散,使得物料和人员流动不顺畅,增加了运输和搬运成本。
3.3.空间利用率不高:部分铁路物流中心的空间利用率不高,导致空间资源 浪费,增加了建设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铁路局货运站布局优化及发展规划研究2011-9-13摘要:介绍当前南昌铁路局货运站布局的基本情况,针对南昌铁路局的货物运输特点,分析南昌铁路局货物运输存在的不足,根据目前的货运站整合优化情况,提出南昌铁路局货运站合理布局的建议:加强货运枢纽的运输能力;发展区域货物运输;整合货运营业站的货运业务;利用保价资金,改善货运设备。
关键词:南昌铁路局,货运,布局,优化,规划,建议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布局分散,公路运输发展水平低及铁路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等原因,造成南昌铁路局货运营业站的布局不合理。
这也造成了摘挂列车等低档次列车数量过多,铁路运输生产效率低下,影响运输能力。
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铁路货物运输需求,有必要对货运站布局和配置进行优化。
1 当前南昌铁路局货运站布局基本情况南昌铁路局管辖范围跨江西、福建、湖南3省,营业里程为4152.1 km,管内主要有京九线、沪昆线、鹰厦线、外福线(外洋—福州)、武九线、皖赣线、峰福线(横峰—福州)、赣龙线(赣州—龙岩)、铜九线及多条支线铁路,代管武夷山、泉州、龙岩3个合资铁路公司。
管内直属站7个,车务段7个,合资公司3个,支线综合段1个,现有货运营业站195个,货场150个,专用线(含专用铁路)390条。
货运营业站平均分布密度为21.29 km,各线营业里程及营业站分布如表1所示。
其中,零担办理站5个,集装箱办理站39个,危险货物办理站74个,仅办理专用线货运业务的车站45个。
按车站等级分:特等站1个,一等站9个,二等站21个,三等站56个,四等站102个,五等站2个,未划分等级车站4个。
2 货物运输特点及设备设施现状2.1 货物运输特点(1)货物发送与到达量不平衡,到达量大于发送量。
2009年南昌铁路局完成货物装卸车3 367 994辆,其中货物装车1 465 505辆,货物卸车1 902 489辆。
到达超出发送436 984辆,占总量的12.9%,超出发送29%。
(2)货场作业量不足总量的一半。
由于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南昌铁路局货场完成的货物到发量不足6 000万t,70%左右的货物到发作业由专用线承担。
(3)少数车站承担了大部分的作业量。
南昌铁路局共有13个站段195个货运营业站,其中福州车务段、宜春车务段、漳州车务段、赣州车务段等5个站段的货运办理站担负了全局约60%的货物到发量。
(4)管内货源现状。
2009年,南昌铁路局共发送货物8 968.67万t。
其中,按地域分:江西地区(含湖南、湖北)的发送量占总发送量的60.2%,以发送煤、金属矿石、钢铁、非金属矿、矿建、集装箱等货物为主;福建地区的发送量占总量的39.8%,以发送金属矿石、煤、矿建、集装箱、钢铁、木材等货物为主。
按装车地点分,货场发送量占总发送量的30.2%,专用线发送量占总发送量的69.8%。
按货物品类分,主要发送的品类是煤、金属矿石、钢铁、矿建、集装箱、非金属矿、水泥等,2009年以上7个品类的运量约占总运量的80%,具体如图1所示。
2.2 存在的问题(1)货场运输能力不均衡。
运量大的货场超负荷运转,而一些小货场却处于空闲状态。
表1 南昌铁路局各线营业里程及营业站分布表序号线名营业里程/km货运站数/个序号线名营业里程/km 货运站数/个1京九线34 16福马线2142564.4 3017南平东线201鹰厦线694 371 8 漳州线1114赣龙线290719龙岩东线215合九线20.1 020分文线153 76武九线55.5 321向乐线123 47皖赣线198.5 822张塘线4838蜂福线409.211 23八建线4539漳泉线164 12 24乐德线44210漳龙线143 825弋樟线13111泉肖线48326沙浔线12212永加线27327高坑线6113天湖山线24128景德镇东线4114醴茶线130529铜九线88.4 115沙浔线122(2)运量小的车站比重较大。
货运能力分散,10万t以下的车站有53个,约占1/3。
图1 2009年南昌铁路局发送货物品类比例图(3)许多相邻车站在专业分工、办理品类、营销重点上几乎趋于一致,导致资源重复设置,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货运设备与运输品类不相适应。
怕湿货物货位严重不足;尚未形成重载、快运的货运能力;集装箱运输货场的新建和改造速度低于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速度。
(5)设备陈旧、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南昌铁路局货运设施及装备落后。
湖南、福建地区的货场基础设施建设时间都较长,更新较慢,致使货场内设施陈旧。
3 货运站布局优化及发展规划建议3.1 目前的整合优化情况(1)整合零担办理站。
根据铁道部要求,对零担办理站进行整合优化,由46个整合为5个,分别是南昌南、鹰潭南、福州东、来舟、泉州办理站。
(2)整合运量较小的货运站。
自2005年以来,停办货运业务、关闭的车站合计27个。
另有11个车站停办了站内货物到发业务,改为仅办理专用线货物到发业务。
关闭运量较小的专用线25条。
(3)大型装车点建设。
①截止目前,已建成14个大型装车点,分别是厦门北石湖山码头、海沧港、肖厝港、七里湖四方公司、新余新钢、姚家洲萍钢、白源安钢、马尾港、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上塘丰城矿务局、贵溪北贵溪冶炼厂、萍乡煤炭、洛市煤炭、石芬铁矿大型装车点,其中海沧港、肖厝港、石芬铁矿大型装车点为新建。
14个大型装车点的发送量占全局货物发送总量的21%。
②2009—2010年,规划建设8个大型装车点。
其中,坑边建福水泥、顺昌炼石水泥、三明三钢、九江北九江港务局、玉山万年青水泥、香屯德兴铜矿6个大型装车点为改扩建,泉江赣西配煤中心、八景陶瓷基地为新建大型装车点。
届时南昌铁路局的大型装车点数量将达22个,合计发送量约占铁路局货物发送总量的30%。
3.2 发展规划建议3.2.1 加强货运枢纽的运输能力扩大枢纽货运能力。
近年来,南昌铁路局的路网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线路能力不断提高,但货场能力未能同步增强,点线不配套的矛盾日益突出。
需要加快货运枢纽的规划,调整枢纽内货场布局,进行专业分工,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使既有线扩能和路网扩大后新增的线路能力得以充分利用,保证点线能力协调、物畅其流。
进一步完善管内南昌、九江、鹰潭、福州、厦门五大枢纽建设,增强枢纽解编能力。
整合现有货运资源和设施,分类规划、合理分工。
完善南昌、福州、厦门、九江、赣州、鹰(潭)(上)饶六大区域货运资源布局,规划建设南昌北二货场、向塘货场、厦门(前场)大型综合性货场。
(1)南昌地区。
南昌地区既有铁路货场规模较小且布局分散,南昌南、莲塘等主要货场地处中心城区,没有扩建条件,随着南昌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既有货场已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南昌铁路局将调整南昌枢纽内各货运站的分工,逐步整合周边小型货场,规划建设南昌北第二货场(物流基地),定位为昌北、昌东地区的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向塘物流园,整合关闭南昌南、莲塘货场,吸引昌南地区货源,提高枢纽货运办理能力,充分利用向塘西编组站,发挥路网性编组站的作用。
(2)福州地区。
随着温福(温州—福州)、福厦(福州—厦门)铁路的建成,福州地区铁路将由尽头式铁路发展成为国家铁路网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福州东站位于福州市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随着城市的发展,周围改扩建空间有限;而杜坞站位于规划中的三环路外围,地域广阔,交通便利,具备建设大型物流基地的条件。
南昌铁路局调整福州枢纽各货场分工,将福州东站定位为生活物流基地,杜坞站定位为福州地区大型物流基地。
(3)厦门地区。
厦门枢纽位于既有鹰厦(鹰潭—厦门)铁路末端,是福厦铁路与即将建成的龙厦(龙岩—厦门)、厦深(厦门—深圳)铁路的交汇点,是沿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为充分发挥沿海通道的运输能力,完善厦门枢纽布局,整合优化高崎站、杏林一货场、杏林二货场、漳州东货场货运资源,规划建设前场特大型货场。
前场特大型货场将按照大型装车点进行布局规划,并建设为集装箱办理站,具备海铁联运、整列到发条件和大进大出能力,开行五定班列、行包专列等多种运输品牌的列车。
结合沿海通道、龙厦线建设按二级四场规模,一次性建成区段站东孚站,并对既有机辆设施进行配套改造,形成区域性枢纽。
(4)九江地区。
结合昌九(南昌—九江)城际,综合考虑枢纽布局,规划对沙浔线(七里湖—九江北)的七里湖、九江北站进行扩能改造,满足快速增长的港口运输需求,具备整列到发能力。
(5)赣州地区。
逐步关闭周边的赣县、南康等小型货场,改造和扩建赣州东、赣州南货场,建成集装箱货场和国际集装箱口岸站,使之成为赣东、赣南地区的物流基地。
(6)鹰(潭)(上)饶地区。
结合沪昆(江西段)、合福(合肥—福州)等客运专线的新线建设,进一步利用鹰潭编组站的优势,整合周边的货源,重点做好鹰潭南、贵溪北、上饶等货场的无水港建设,打开通港的通道。
3.2.2 发展区域货物运输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结合本地经济优势大力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货物运输。
停办经济中心周围小运量中间站的货运作业,将之集中到大型货运站办理,形成整列到发条件,做到货运站运量集中、设备完善、布点合理,这是实现铁路货物快捷运输的必由之路。
根据资源产地和工业集中的优势,开展货运区域集中运输。
逐步建立以姚家州、萍乡站为中心的区域性煤炭运输中心;以万年站为中心的区域性水泥运输中心;以鹰潭站为中心的区域性有色金属运输中心;以九江站为中心的区域性石油运输中心;以新余、三明、萍乡站为中心的区域性钢铁运输中心;以各枢纽为中心的区域性综合类货物运输中心,从而建立以区域性货运中心为主体的优质高效运输服务体系。
利用港口支线,发展路企直通。
以福建省正在建设的江阴、湄洲湾、可门等铁路支线为基础,开辟货物专线,结合温福、福厦和厦深等新线货场,形成直达港口的物流运输模式。
从内地开通集装箱直达专列,大力开展出口货物运输;从港口开通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的企业直通运输。
3.2.3 整合货运营业站的货运业务根据南昌铁路局管内各区段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公路网及公路运输发展水平、铁路的吸引范围及繁忙程度、车站自身的技术经济特征等多项因素综合分析,整合中间站的货运业务。
(1)运量情况。
依据近年来的运量统计数据,通过预测远期运量发展状况,年平均运量在3万t以下或日均装卸车不足1辆的中间站货运业务应于近期停办;年平均运量在3万~5万t,或日均装卸车1~3辆的中间站应根据线路的繁忙程度、所运货物的品类、运输收入等具体条件,选择在近期或5年以内停办货运业务。
(2)设备配置情况。
货运设备简陋,停办后对铁路固定资产损失影响不大的中间站应优先考虑关闭;若中间站的专用线与站线衔接方案不合理,造成车辆取送与行车进路交叉,影响作业安全和运输能力提高,该中间站的货运业务应考虑停办。
(3)地域发展情况。
位于县级及其以上行政区所在地的中间站货运业务不宜停办;考虑远期吸引范围内经济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中间站,其货运业务不宜停办;干线的尽头站货运业务不宜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