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D实验
结核菌素实验诊断标准

结核菌素实验诊断标准英文回答:Tuberculin skin test, also known as the Mantoux test or PPD test, is a diagnostic tool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person has been infected with the bacteria that cause tuberculosis (TB). The test involves injecting a small amount of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bacteria, into the skin of the forearm. After 48 to 72 hours,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will measure the size of the induration (hardened area) that forms at the injection site.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uberculin skin test results is based on the size of the induration. The standardcriteria for a positive result vary depending on the individual's risk factors for TB. In general, an induration of 15 mm or greater is considered positive for individuals without any risk factors. For individuals with certain risk factors, such as being in close contact with someone withactive TB or having a weakened immune system, a smaller induration of 10 mm or greater may be considered positive.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a positive tuberculin skin test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a person has active TB disease. It only indicates that the person has beeninfected with the bacteria at some point in their life. Further diagnostic tests, such as chest X-rays and sputum cultur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if the infection is active.中文回答:结核菌素实验,也被称为曼陀斯试验或PPD试验,是一种用于确定一个人是否被结核菌感染的诊断工具。
PPD试验操作流程

PPD试验操作流程下面是PPD试验的详细操作流程:1.患者准备:-在进行测试前,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过敏史询问,了解其是否对一些物质存在过敏反应。
-要求患者避免服用抗过敏药物和抗组胺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干扰测试结果。
-清洗测试区域的皮肤以去除污垢和化妆品残留。
2.物质准备:-在PPD试验中,最常用的是苯胺二甲基磷酸酯(PPD)。
-准备一瓶浓度为1%的PPD溶液。
3.实施试验:-使用无菌注射器或特殊的皮肤测试仪器,将PPD溶液注射到皮肤的表层,形成一个小的隆起。
-在注射的同时,需要对试验点进行纵向和横向同时刺激,以便PPD 溶液能够均匀地渗透到皮肤表层。
-在试验点周围,标注注射的时间点。
4.观察和测量:-注射PPD溶液后,密切观察注射点周围的皮肤反应。
-通常需要等待约48小时才能进行观察和测量,因为过敏反应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生。
在这期间,应告知患者避免触碰或过度摩擦测试区域。
-在48小时后,观察试验点是否出现红肿、水疱、瘙痒等过敏反应。
使用皮肤试验尺来测量反应的直径和硬度,以评估过敏反应的程度。
-记录观察和测量结果,并与之前的病史资料进行对比。
5.结果解读:-根据过敏反应的程度和直径的大小,判断患者对被测物质是否过敏。
-如果试验点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如红肿、水疱等,且直径较大,则表示患者对测试物质存在过敏反应。
-如果试验点没有出现过敏反应,或者有轻微的红斑但直径较小,则表示患者对测试物质没有明显的过敏反应。
6.结束操作:-清洁测试区域的皮肤,以确保没有残留的PPD溶液。
-告知患者可能的不适反应和处理措施。
-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例如避免暴露在潜在的过敏物质中。
以上为PPD试验的详细操作流程。
在进行该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注意对于对PPD有过敏史或其他相关禁忌症的患者,应禁止进行该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指通过对人接种旧结核菌素或接种纯结核杆菌蛋白衍生物来测定其对结核菌素有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主要有皮肤接种法和皮内注射法,其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1.阴性(﹣):局部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mm。
2.阳性(﹢):局部硬结平均直径为5~9mm。
3.中度阳性(﹢﹢):局部硬结平均直径为10~19mm。
4.强阳性(﹢﹢﹢):局部硬结平均直径为≧20mm,或硬结平均直径<20mm但局部出现水泡、破溃及淋巴管炎。
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PPD试验,是用来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检查项目之一。
结核菌素试验是需要先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然后在48~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是否出现硬结以及出现的硬结大小,来协助判断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检验方法。
通过测量皮试处皮肤硬结直径大小、观察周围皮肤红晕等情况来进行结果判读,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阴性(-):硬结直径<5mm。
阳性(+):硬结直径为5~9 mm。
中度阳性(++):硬结直径为10~19mm。
强阳性(+++):硬结直径≥20mm或虽不足20mm但局部皮肤出现双圈、水疱、坏死及淋巴管炎。
异常情况指标阳性提示机体可能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目前存在活动性结核病。
指标阴性多提示机体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但对于处于结核感染早期的患者,PPD试验也表现为阴性,有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注意事项检查结果可能会受到患者病情、精神状态、检查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检查期间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检查前检查前注意保持前臂内侧皮肤的清洁,不要涂抹化妆品。
检查前不需要空腹。
如有任何已知的过敏症状(尤其对蛋白质),受过结核疫苗接种,或者曾经被诊断为结核病,都应该及时告诉医生。
检查中医生会在前臂内侧皮肤进行注射,注射时会有轻微的痛感,通常可以忍受。
晕针患者需要有家属陪同,并应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检查后保持注射部位皮肤干燥,切勿挤压或刮擦试验部位。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是

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是
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也叫做PPD试验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其具体方法如下:
1. 选取适当部位的皮肤,通常在前臂内侧。
2. 清洗皮肤并消毒,保持局部清洁。
3. 使用注射器将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到皮肤的表层。
结核菌素通常使用Tuberculin PPD。
4. 在注射点的皮肤上标记,并等待48-72小时。
5. 患者应避免摩擦、擦洗注射点,以免影响结果。
6. 48-72小时后,观察注射点附近是否有红斑、硬结、水肿等反应。
7. 使用标尺或刻度测量红斑的直径。
一般认为红斑直径大于10mm为阳性反应。
8. 根据红斑直径和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检等综合判断是否结核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曾经接触过结核杆
菌或注射过卡介苗,可能会发生阳性反应。
因此,在解读结果时,需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结核菌素试验不能用来区分结核病活动性和潜伏感染,只能显示机体对结核菌素的免疫反应。
最终的结核病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以及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ppd试验原理

ppd试验原理PPD试验原理。
PPD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皮肤敏感性测试方法,用于检测人体对某些物质的过敏反应。
PPD(P-苯二胺)是一种常见的染发剂成分,也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因此PPD试验被广泛用于染发剂过敏反应的诊断和预防。
下面将介绍PPD试验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1. PPD试验原理。
PPD试验的原理是通过在被测者的皮肤上施加一定浓度的PPD溶液,观察一定时间后皮肤的反应情况,从而判断被测者对PPD的过敏程度。
一般情况下,PPD试验采用的是悬浮液或者油剂的形式,通过在皮肤上涂抹或者注射的方式施加PPD溶液。
2. PPD试验的操作步骤。
(1)清洁皮肤,在进行PPD试验前,需要先清洁被测者的皮肤,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施加PPD溶液,将一定浓度的PPD溶液涂抹或者注射到被测者的皮肤上,一般在手臂或者背部进行施测。
(3)观察反应,施加PPD溶液后,观察被测者的皮肤反应情况,包括红肿、瘙痒、水泡等情况。
(4)记录结果,根据被测者的皮肤反应情况,记录测试结果,判断被测者对PPD的过敏程度。
3. PPD试验的解读。
根据被测者的皮肤反应情况,PPD试验结果一般分为阴性反应、阳性反应和过敏反应。
阴性反应表示被测者对PPD不产生过敏反应,阳性反应表示被测者对PPD产生轻微过敏反应,而过敏反应则表示被测者对PPD产生明显的过敏反应。
4. PPD试验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PPD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试前需要对被测者进行过敏史调查,排除已知的过敏原,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施测前需要先进行局部皮肤敏感性测试,以确保被测者的皮肤在正式测试时不会产生过敏反应。
(3)施测后需要严密观察被测者的皮肤反应情况,及时记录测试结果。
(4)对于产生过敏反应的被测者,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建议,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5. 结语。
通过对PPD试验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的介绍,相信大家对PPD试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进行PPD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核菌素试验

一、PPD简介
❖ 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简称 PPD。
1.人型结核杆菌制成 经液体表面培养、蒸汽杀菌、过滤除去菌体后,用沉淀、分离、洗涤及
再溶解等提纯措施之称旳活性物质,七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对已受结核菌感 染或曾接受卡介苗疫苗旳机体,能引起特异旳皮肤变态反应,用于检验结核 杆菌旳感染及观察机体免疫反应。(特异性反应强、非经典结核对型反应、 强阳性反应较强) 2.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 减毒牛型结核杆菌(BCG)制成
前旳 时期称变态反应前期,这时结素试验反应可为阴性。
B、免疫系统干扰,如急性传染病、发烧、机体应激、免疫克制剂旳应用等。 C、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结核病、艾滋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D、结核菌素试剂失效或接种措施错误。 ❖ 2、阳性反应旳意义: ①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意义 A、结核病患者,但不能做为确诊根据。3岁以内未接种卡介苗者提醒体内存在 结核病灶。 B、已受结核感染,但并不意味着发病或患病。 C、卡介苗接种所致旳变态反应。 D、非结核分枝杆菌交叉反应(但均径一般在10mm下列) ②强阳性反应旳意义 A、结核病患者,尤其小朋友具有诊疗意义 B、治愈旳结核病人 C、体内可能有新近感染 强阳性人群属结核病高发人群,可药物预防。
❖ 操作措施:孟都氏注射法
在左前臂掌侧中央用75%酒精棉球消毒(不用碘酒,以免出现假阳 性反应),待干后, 绷紧皮肤,使用一次性1ml注射器与皮肤平行浅刺 入皮内,注射液不得从针口漏出。当注射PPD0.1ml后, 可见一轮廓明显 旳直径为6-8毫米大小旳皮丘,约20分钟后小皮丘会自行消退。嘱咐24 h 内不得水洗, 48~96h内不要揉、抓,不要在注射部位按压揉搓和肥皂 刺激,不要用激素类药物。
结核菌素(PPD)试验验

定义:
• 中文名称: 结核菌素试验 • 英文名称: tuberculin test • 定义: 用于诊断结核菌感染所致IV型超敏反 应的皮肤试验。对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和 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参考意义。 • 应用学科: 免疫学(一级学科); 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学检测和 诊断(二级学科)
阴性:
• 结素试验阴性反应除提示没有结核菌 感染外,还见于以下情况:结核菌感 染后需4-8周有变态反应充分建立; 在这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 性。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者,或营养不良及麻疹、百日咳等病 人,结素反应也可暂时消失。严重结 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素无反应, 或仅为弱阳性,这都是由于人体免疫 力连同变态反应暂时受到抑制的结果;
结果分类:
③15 mm或更大:
1、无危险的结核杆菌接触者
2、结核菌素测试转换:指在2年 期间增加了10毫米或以上(不论其年 龄) 3、卡介苗免疫接种后,PPD试验 呈阳性,一般硬结大小:>5mm, <15mm。
试验目的:
(1)为接种卡介苗提供依据,如结核 菌素试验阳性时,表明体内已感染过结 核菌,无需再接种卡介苗。阴性者是卡 介苗的接种对象。 (2)为测定免疫效果提供依据:一般 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以后,应做结核菌 素试验,了解机体对卡介苗是否产生免 疫力。假如结核菌素阳性,表示卡介苗 接种成功,反之需重新再进行卡介苗接 种。 (3)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菌素
结素:
• 1、旧结素(old tuberculin,OT)是从生长过结核菌的液体培养 基中提炼出来的结核菌代谢产物,主要含有结核蛋白。在人群中作 普查时,可用1:2000的OT稀释液0.1ml(5IU),在左前臂屈侧作 皮内注射,经48-72h测量皮肤硬结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5- 9mm为弱阳性(提示结核菌感染或非结核性分支杆菌感染),10- 19mm为阳性反应,20mm以上或局部发生水泡与坏死者为强阳性反应。 • 2、结素的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为纯结素,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PPD-RT23是由丹麦制造供应世界 许多国家使用,已经取代OT。我国从人型结核菌制成PPD(PPD-C), 又从卡介苗制成BCG-PPD,0.1ml为5IU,用于临床诊断,硬结平均 直径≥5mm为阳性反应。 • 3、结素试验除引起局部皮肤反应外,还可引起原有结核病灶和全 身反应。临床诊断一般使用5IU,如无反应,可在一周后再用5IU皮 试(产生结素增强效应),若仍为阴性,大多可除外结核感染。
PPD试验

PPD试验百科名片PPD试验即结核菌素试验。
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见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
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杆菌的识别能力。
当再次遇到少量的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导致浸润。
约在48~72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节的阳性反应。
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
目录[隐藏]实验简介实验概述实验方法判断标准临床意义[编辑本段]实验简介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有两种,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是柯赫(R.Koch)首先发明的。
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 D)则是由塞伯尔(Seibert)首先制备的。
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很多,常用的是芒图(M antoux)氏法,即将OT或PPD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不同浓度,取0.1毫升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48~72小时后检查反应情况,应注意局部有无硬节,不可单独以红晕为标准。
若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节直径小于0.5厘米,则为阴性反应。
若注射部位硬节直径超过0.5厘米,但在1.5厘米以下,为阳性反应。
若注射部位反应较强烈或硬节直径超过1.5厘米以上,为强阳性反应。
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变态反应,过去曾感染过结核,但不表示有病,因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也呈阳性反应。
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感染,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有结核病。
阴性反应表明无结核菌感染,但应考虑以下情况:如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尚未产生变态反应,或正患严重结核病,机体已丧失反应能力,或受试者正患其他传染病,在此类情况下,均可暂时出现阴性反应。
结核菌素试验可为接种卡介苗及测定免疫效果提供依据。
若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卡介苗,接种后若反应转为阳性,即表示接种已产生免疫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简介
• 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有两种,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 OT)是柯赫(R.Koch)首先发明的。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则是由塞伯尔(Seibert)首先制备的。结核菌素试验方法 很多,常用的是芒图(Mantoux)氏法,即将OT或PPD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 成不同浓度,取0.1毫升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48~72小时后检查反应情况, 应注意局部有无硬节,不可单独以红晕为标准。若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红点 或稍有红肿,硬节直径小于0.5厘米,则为阴性反应。若注射部位硬节直径超 过0.5厘米,但在1.5厘米以下,为阳性反应。若注射部位反应较强烈或硬节 直径超过1.5厘米以上,为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变态 反应,过去曾感染过结核,但不表示有病,因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也呈阳性反 应。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感染,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有结核病。阴 性反应表明无结核菌感染,但应考虑以下情况:如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 尚未产生变态反应,或正患严重结核病,机体已丧失反应能力,或受试者正 患其他传染病,在此类情况下,均可暂时出现阴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可为 接种卡介苗及测定免疫效果提供依据。若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卡介苗, 接种后若反应转为阳性,即表示接种已产生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还可作 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测定肿瘤患者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及在未 接触过卡介苗的人群中调查结核病的流行情况。
谢谢!!
实验方法
•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采用Mantoux法。选用1ml 容量的兰芯注射器,4-5号针头,不宜太长,前臂掌侧中 下1/3处为最佳(此处皮肤薄嫩,反应敏感易观察)。避 开疤痕,血管和皱褶。用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以皮内 注射法将PPD 0.1ml(含5个结素单位)缓慢注入,注射深度 要合适,剂量准确时局部可出现7-8mm大小的圆形橘皮 样皮丘(有毛孔出现),不要在注射部位按压揉搓和肥皂刺 激,72小时内禁止洗澡,洗脸时尽量避开注射部位,尽可 能避免用激素类的药物,如果有其它反应请到有关医院检 查处理。 • 注射后48与72小时观察结果,用卡尺测量硬结纵横直 径,硬结平均直径=(纵径+横径)/2。
临床意义
• (1)婴幼儿:常用于卡介苗接种的选择和监测。阳性时常表示已感 染结核菌并产生抗体而不需要接种卡介苗;阴性时则应该及时接种卡 介苗。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如果皮试呈强阳性时常表示体内有活动 性结核灶,应及时进行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沉等检查以确定 诊断和治疗。 • (2)成年人:因我国城镇中人口密集区成年居民的结核感染率 很高,所以,如果PPD5单位试验阳性,仅表示有结核感染,并不一 定患病;但呈强阳性时,常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灶。因此,TB—PPD 试验在诊断成人结核性疾病时诊断价值受限。 • 另外,在临床上有感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试验却阴性, 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 良、恶性肿瘤、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 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 性反应。 • 72小时后阴性反应及一般阳性反应(皮丘>5mm不超过10mm)者 可恢复正常生活。强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预防性治疗。如局部有 水泡要注意保护创面,必要时用纱布覆盖。
PPD试验
肥西疾控中心结防科 赵贤清
什么是PPD试验?
• PPD试验即结核菌素试验。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 (见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 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 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 杆菌的识别能力。当再次遇到少量的结核杆菌或 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 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 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导致浸润。约在 48~72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节的阳性反应。 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 反应发生。
试验概述
• 有些风湿性疾病与结核感染密切相关,例如结节性红斑、 结核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等,有时需要在治疗风湿性 疾病的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的重 要指标之一是PPD试验。 •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试验,是诊断 结核感染的常用参考指标,与旧结核菌素相比,TB— PPD具有纯度高、灵敏度高、全身反应较少等优点。所以, 在临床上诊断结核性疾病时,它是除结核菌检查、影像学 检查外最常用的检查手段。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增高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时,由于医务人 员的知识欠缺及患者不正确的理解,患者得不到合理的解 释和指导,甚至影响疾病诊断转归的现象也很常见。现将 TB—PPD试验的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简述如下。
判断标准
• 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大于等于5mm 小于20mm为阳性反应[5~9mm为弱阳性(+), 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或局部 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与旧结核 菌素一样,TB—PPD试验除引起局部反应外,偶 可引起全身反应,但较前者少见。 • 阴性(-):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 • 弱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9mm; • 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19mm; • 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20m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