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合集下载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
雕 塑
以雕、刻、塑以及堆、焊、敲击、编织等手段 制作三维空间形象的美术形式 。 以圆雕、浮雕和透雕为基本形式。同一环境下 用一种圆雕或浮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的称组雕。 雕塑被传统观念视为静态、可视、可触的三维 实体,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它 不长于叙述,只能表现动作的一个片刻,但恰是这 一点,使作品的效果生动传神。随着现代观念的变 化,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艺术、动 态雕塑以及软雕形式纷纷涌现。
人 民 英 雄 纪 念 碑
古象 柏 碑 长征 和 身 存人 旗 两 。民 帜 侧 英组装 雄成饰 的的着 伟浮用 大雕五 精花星 神环、 万,松
碑身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达60多吨的大石。碑身正面 (北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 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 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
人 民 英 雄 纪 念 碑 夜 景
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共高37. 94米。 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上 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 十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 68米,共有约170个人物形象, 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惊天动地的革命史实。上层小须弥座四 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
雕塑的类型
按照材质分,有泥 、木、石、铜、瓷、陶塑等; 按题材分 ,有纪念碑或纪念性雕塑等 ; 按环境、用途、放置位置分,有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室 内雕塑、室外雕塑、案头雕塑、架上雕塑以及奖杯、奖牌等; 人像雕塑按部位分,有头像、胸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教材分析:1.版画:版画是通过绘画、制版、印刷而完成的绘画作品,复制性是其重要特点。

木刻:绘画作品经由木版刻制,而后在纸上拓印完成的画种。

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

1.木刻分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而以黑白木刻为正宗。

黑白木刻以画面强烈的黑白对比,刚健分明,予观者以视觉上的震撼。

2.木刻的工具简单,有木版、刻刀、油墨、纸张.由于刀具性能的不同和作者艺术个性的差异,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木刻制作的便利和它的复制特点,便于制作和传播,使它能够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发挥有力的战斗作用。

3。

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漫画种类是讽刺画和幽默画,“讽刺与幽默”概括了这两类漫画特点。

讽刺画中,一类是政治讽刺画,包括国际性题材和国内政治运动中的讽刺画作品.还有很多漫画作品,以取材和表现手法的机智、幽默,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引人发笑的背后,也常有深刻的寓意教学目标:1.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2。

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需向学生讲清楚: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漫画也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2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3优秀的漫画、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毛泽东)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导入:中国现代木刻与漫画两个画种,都有悠久的传统渊源,然而在当代中国美术事业上的发展,则主要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在抗日救亡和明主革命运动中,都发挥了有力的战斗作用。

新课。

1.木刻与漫画的社会作用?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第九课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

第九课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

第九课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一、 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 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特点,由于西方雕塑的引入,对传统雕塑经验的研究与继承。

② 从城市大型雕塑的兴起,了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艺术语言特点。

③ 通过对部分架上雕塑作品的分析,了解雕塑对不同材质的运用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2.内容结构① 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特点,传统雕塑发展的断裂,西方雕塑观念和表现技法的引入。

②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③ 大型泥塑《收租院》对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试验。

④ 架上雕塑反映的雕塑语言特点。

⑤城市雕塑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兴起、意义、成就与问题。

3.重点和难点①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大型雕塑与架上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② 结合实际,对当地公共性雕塑作品的主题、表现特点,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讨论,以加深对大型雕塑特点的了解,提高课程的现实针对性。

二、教学资料1.美术作品资料刘开渠 (1904年—1993年)安徽省萧县人。

1920年就读于北京美专西画科。

毕业后任教于国立西湖艺术院,1928年赴法,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毕业后为导师朴舍留作助手。

1933年归国,任教于国立杭州艺专,“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创作《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七七”事变后,在成都完成《川军出征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孙中山像》,1945年完成大型浮雕《农工之家》。

1949年后历任国立杭州艺专校长、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院长、杭州市副市长。

1952年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处长、雕塑组组长,完成《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三面大型浮雕。

1952年任中央美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1982年兼任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组长。

出版有《刘开渠雕塑作品集》、《刘开渠美术论文集》等。

王合内 (1912年—2000年)(女),原籍法国。

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

1929年入法国尼斯国立学校专攻雕塑,1933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深造。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教学案例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教学案例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教学案例作者:施炳燕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8年第21期摘要:现代雕塑通常是指二十世纪以来的雕塑,现代雕塑涉及的题材非常丰富,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学生对现代雕塑的学习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雕塑之美,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本文以《与时俱进—现代雕塑》一个案例,阐述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理解雕塑,热爱雕塑,进而欣赏雕塑。

关键词:高中;美术;雕塑;欣赏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47-1对于雕塑,学生是陌生而又熟悉的。

随着现代雕塑的发展,在公园、小区、校园等公共场所随处都能看到雕塑的存在,这为本节课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下面笔者对一节现代雕塑课的教学过程做一个解读。

一、导入出示两张雕塑图片,提问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们,这是哪里?画面中的形象是哪种艺术表现形式?【评析】教师展示的两张图片分别是本地东洲公园里的标志性雕塑和本市的城市雕塑,对这两件作品学生都是见过的,把熟悉的作品请进课堂,把学生的学习情境设置在生活环境中,能很好的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二、组织教学刚才看到的图片是以雕塑的形式来表现的,我们知道绘画作品是画家在画纸上用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完成的,那么,一件雕塑作品是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欣赏一段视频。

【评析】教师展示的视频时长4分钟,完整的再现了从泥胚到人物半身像的全部过程。

从视频中学生能知道完成一件雕塑作品泥样所用的材料、工具、方法,自然而然的能总结出雕塑的概念。

学生感受到雕塑家对泥的运用,引申出很多其它材料都可以制作雕塑,学生对材料的分类也就清晰明了了。

师:通过展示三件实物,了解雕塑的三种表现形式:浮雕、圆雕、透雕。

【评析】通过实物讲解,对知识点做了一个小小的检测。

学生在表述本市城市雕塑“海之门”的表现形式时,产生了不同的回答,有同学说是圆雕,有同学说是透雕,产生不同“声音”的时候,老师不必急于告诉学生标准答案,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请学生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学生的回答说服学生的疑惑。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说明-人教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说明-人教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说明-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说明-人教版(20XX-10-14 00:23:16)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

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

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

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的著录做起。

著录过程是认真观察、理解、研究作品与作者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熟悉该美术门类艺术特点的过程。

本教科书每课都有一些对具体作品的介绍和品评,可作为学生学习鉴赏不同门类美术作品的参照。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4)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4)
日战争和民主革命 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 民族共命运,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 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表现了可贵的 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漫画正是作为画种的名称流行于世,始于丰子恺在《文 学周报》连载的子恺漫画。 漫画通过写实,借喻,象征,夸张等手法表现内容,最 为人们熟悉的漫画种类是讽刺画和幽默画
影响新兴版画最深的艺术家:珂勒惠支
凯绥•珂勒惠支是德国的一位女艺术家 1867年7月8日出生于德国哥尼斯堡。她 的外祖父和父亲都是崇尚法国革命、参 与民主运动的。在家庭的影响下,她以 自己的艺术投身于工人运动。 鲁迅是将她的作品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她充满力量又饱含悲悯的作品对上个世 纪三十年代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创作 者们产生了深刻影响
版画的分类(黑白/单色/套色)
凸 :(木板) 黑白:吹塑纸,胶板,仿木板,橡皮章,纸板 套色:吹塑纸,胶板,仿木板 (绝版套色版画,多版套色版画,拼版套色版画) 凹:(铜版,锌版) 平(石版) 漏(丝网版画,孔版画) 综合(材料的综合,版种的综合)
两幅作品有哪些不同?
《北方九月》
《初踏黄金路》
漫画
小结:
木刻和漫画创作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 创作方法,反映人民疾苦,揭露黑暗 的社会现实,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 年代最活跃和最有战斗性的美术运动 之一。
黑白的力量
1《自画像》 2《牺牲》 3《大江东去》 4《逆水行舟》
点线面 黑白灰
《卖血后》--黄新波
作品采取象征性表现手法, 富有诗意和独创,刀法则 多装饰性。画中卖血者双 手捂眼,张着大口在哭喊。 画家把人刻画得比楼房还 要高大,辅以旋转的阴刻 表现背景,反衬出天旋地 转的印象,给人以强烈的 震撼力。这件作品表现旧 社会为生活所迫的卖血者。 以天旋地转的背景,烘托 卖血后的痛苦感受。反映 了人民疾苦并揭露黑暗的 社会现实的艺术特色。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教师动漫作品欣赏
以自己为原型的动漫形 象设计
教师动漫作品欣赏
同学头像的夸张变形
04
PART 04
第四部分
课堂活动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动漫形象设计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接下来,请同学以“身边人”为题材以线条的形式创作一幅动漫形象。
课堂总结与课后思考
Ke tang zong jie yu ke hou si kao
宫崎骏先生在创作这些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夸张
表情夸张 动作夸张 造型比例夸张 服饰道具夸张
写意
人物设计符合身份,极为逼真, 又绝非写实,造型粗放不拘小节
拟人、符号化
03
第三部分 巩固与拓展
教师动漫范画
教师示范动漫形象创作
回顾宫崎骏先生在创作这些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教师动漫作品欣赏
以同学为原型的动漫形 象设计
这节课我们从形象设计这个角度鉴赏了宫崎骏先 生的《千与千寻》这部作品,了解到他在形象设 计方面的部分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一部优秀的 动画电影不仅包含了完美的形象设计,还包含了 绚丽多彩的颜色;精彩丰富镜头语言以及美轮美 奂的配音配乐等诸多艺术语言。请大家以后在欣 赏动画电影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多做思考,能更 深刻的感受到艺术大师的“匠心”。最后,让我 们欣赏宫崎骏先生的另一部作品——《幽灵公主》 的精彩片段来结束今天的课堂学习。
宫崎骏先生形象设计的手稿
《千与千寻》的绘画设计可谓创 意百出,经典的写意式手法,不 失真,不拘谨。人物设计符合身 份,极为逼真,又绝非写实。而 神怪精灵则各有特色,主要的天 神妖怪都经过细心思考,惊奇而 不突兀。影片中的绘画简明但不 草率,不管是背景还是人物其实 都精细到每个细节,人物精细到 衣着的样式、头发的发式,景物 也精细到一个广告、一个齿轮, 而一切的现代化气息又让我们感 到生活的熟悉和真实。

高中美术《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说课稿

高中美术《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说课稿

高中美术《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木刻、漫画的一些代表作品,体会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当随时代”这句话的含义,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二、说学情:高中学生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时喜欢学习一些富有内涵的理论性知识。

此学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形成,并向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他们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事物的细节,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认识美术作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新兴的美术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脉络,掌握分析现代美术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演示的过程,了解木刻、漫画各自的艺术特征,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精神,不断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四、说教学重点: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重点:对于木刻与漫画两个新兴美术门类的艺术特点进行归纳。

难点:掌握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了解新兴美术门类的发展脉络。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此,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谈话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作品图片等。

七、说教学过程:我认为,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互动,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我将设计“木刻拼拼画”的互动环节,在大屏幕上展示卡通漫画形象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等,并且将班级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同学根据大屏幕上的动漫形象合力进行版画创作,每人只可雕刻五笔,完成后,评选出最为接近原著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木刻在中国兴起具备的条件:
1:对象:进步青年 2:手法:采取写实主意 3:方式:借鉴经验 4:内容:反映现实生活,鞭挞社会黑暗。
李桦 《怒吼吧,中国》 (创作木刻)
罗 清 桢 《 逆 水 行 舟 》
酆中铁 《大江东去》
1963年 黑白木刻
木 板 水 印 套 色
吴 凡 《 蒲 公 英 》
版画
版画是指经过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图 画。是“造型艺术”之一。其特点 是作者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 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画,可直接印 出多份原作。具有刀痕、肌理的性 质。木刻是版画的一种。
版画的分类
1 依据板材材质可 分为:木板、铜 版、石板、丝网 版。 2 3
依据制版方法可 分为:雕刻版、 腐蚀版、照相感 光版。
第八课
阅读课本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版画?版画的特点是什么? 2:版画是只有木刻这一种形式吗?还有别的形式吗? 3:木刻分为那两种? 4:什么是创作木刻?创作木刻是在谁的倡导下在中国兴起? 5:在革命斗争环境中,版画为什么能起到“战斗作用”? 6:漫画作为画种的名称流行于世,始于谁的漫画? 7:漫画有哪些表现手法? 8:漫画的特点? 9:雕塑分为哪几种? 10:城市雕塑包括哪些内容?
晁楣《北方九月》套色木刻
套 色 木 刻
李 焕 民 《 初 踏 黄 金 路 》
黄新波 《卖血后》 黑白木刻
《 当 地 黑人 白搜彦 木山涵 刻的 时 候 》
黄新波 《卖血后》 黑白木刻
漫画
• 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艺术。 作者从社会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 喻、象征、寓所等手法和幽默、诙谐的 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人和事。
依据印版表面构 成形态可分为: 凸版、凹版、平 版、丝网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唐咸通9年(868年)木刻的分类Fra bibliotek黑白木刻
套色木刻
木刻的工具:木板、刻刀、油墨、纸张
创作木刻的特点
是由作者自绘、自刻、自印, 刻制、印刷过程也是使画面丰富、 完善的过程,由此而产生的木味、 刀味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为其他绘 画形式所不具备的。
钱绍武 《李大钊像》 花岗石
《王式廓》
漫画(狭义)卡通画
一:讽刺画 意义:在于针砭时弊,揭露社会黑暗。 二:幽默画 特点:使人发笑,丰富人们生活,但 是有深刻的寓意。
漫画家需要有幽默感
现代雕塑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 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 膏像等。
雕塑的三种基本形式:圆雕、浮雕和透雕 城市雕塑的内容:名人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 街景雕塑、城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