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木刻与漫画》表格教案
《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研究课教案

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自制课件、学生版画作品、漫画作品等学生收集作品体会、感受导入新课激趣法启发法播放《狂人日记》幻灯片。
提问:刚才看到的文学图片是用什么形式的图片?这种图片形式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学发展讲解讨论引导一.进入新课,教师出示课题。
1、什么是木刻:木刻,亦称“木版画”或“木刻版画”,是版画的一种。
教师讲解木刻的种类及特点。
二.探索和分析2、复制木刻活动1.请同学欣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活动2.欣赏李桦作品《怒吼吧,中国》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2、通过学生探索和分析让学生自己感执教人贾卫江课题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课类新授鉴赏课主备人贾卫江审定人黄先刚授课时间2018 年11 月26日教学目标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具有传统渊源又是美术门娄的特点与发展脉络,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及文艺家对国家民话的使命感。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以及不断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精神。
3、探究目标(难点知识):艺术来源于生活。
引导学生体会在高明的艺术技巧下所体现出来的作品的时代背景及特殊意义。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不断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木刻与漫画的鉴赏过程中培养并升华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主要方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法探究法提问法递进互动复制木刻——木刻版画类型之一。
由画家绘稿、技工刻印而成。
木刻版画包括绘、刻、印三个基本制作过程;如这三者分由不同作者进行,其以木刻的工艺手段摹照他人画稿刻作,力求达到原来画稿效果的,称“复制木刻”。
3、创作木刻创作木刻——木刻版画类型之一。
指木刻创作中画、刻、印均由一人完成。
作者借此可使自己的创作意欲和艺术特点,在自画、自刻、自印的木刻艺术中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
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木刻、漫画、现代雕塑这三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会分析和鉴赏这三种艺术形式的作品;3.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了解三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学会分析和鉴赏其作品;2.学习难点: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木刻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木刻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木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3.世界木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分析。
2. 漫画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漫画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3.世界漫画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讨论。
3. 现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现代雕塑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3.世界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分析。
四、教学步骤和重点难点解析1. 木刻艺术(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木刻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并选择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和分享。
(2)讲解和分析教师讲解中国木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同时对比介绍世界木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木刻艺术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作品欣赏指导学生对几幅典型的木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从线条、色彩、构图、题材等方面深入剖析其艺术特点和语言表达。
2. 漫画艺术(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漫画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并选择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和分享。
(2)讲解和分析教师讲解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同时对比介绍世界漫画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漫画艺术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作品欣赏指导学生对几幅典型的漫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从表现手法、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深入剖析其艺术特点和语言表达。
3. 现代雕塑艺术(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现代雕塑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并选择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和分享。
高中《美术鉴赏》 高一年级第八课 与时俱进 —木刻 、漫 画、现代雕塑

1935年李桦 《怒吼吧,中国》
3 什么是版画?版画是只有木刻这一种形式吗?还有别的形式 吗?特点?
4 木刻可分为哪几种?什么是创作木刻?创作木刻在谁的倡导 下在中国兴起?
5 在民族解放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木刻和漫画为什么能 起到“战斗作用”?
三维:自学
漫 画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 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 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 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 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 效果。
5.收工啦!用手一点 点地将附在模板上的 纸揭下,就这样,一 张你的个人印刷品就 出炉啦。
木刻
古代传统木刻
(复制木刻)
中国现代木刻
(创作木刻)
①书籍插图类作品 ②民间木版年画
①黑白木刻 ②套色木刻
复制木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唐咸通9年(868年)
年画 复制木刻
彦涵
黑白木刻 1943年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丰子恺
华君武
1947年 《磨好刀再杀》
张乐平
1935年《三毛》
什么是版画?
是通过绘图、制版、印刷而完成的绘画作 品。
版画的分类
1
2
依据板材材质 可分为:木版, 铜版,石版, 丝网版。
依据制版方法 可分为:雕刻 版,腐蚀版, 照相感光版。
3
依据印版表面 构成形态可分 为:凸版,凹 版,平版,丝 网版。
版画的特点
复制性
间接性
四维:精讲
1.在画纸上绘制要刻 制的画稿,当然也可以临 摹样稿。然后将拓蓝纸附 在画稿与木板间,用铅笔 勾出草图。
木版画的制作过程
4.将油墨均匀 地滚在木板上,再用 蘑菇或金属勺拓印。
高中美术《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说课稿

高中美术《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木刻、漫画的一些代表作品,体会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艺术当随时代”这句话的含义,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二、说学情:高中学生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同时喜欢学习一些富有内涵的理论性知识。
此学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形成,并向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他们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事物的细节,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认识美术作品,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新兴的美术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脉络,掌握分析现代美术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演示的过程,了解木刻、漫画各自的艺术特征,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精神,不断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四、说教学重点: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重点:对于木刻与漫画两个新兴美术门类的艺术特点进行归纳。
难点:掌握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了解新兴美术门类的发展脉络。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此,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谈话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作品图片等。
七、说教学过程:我认为,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互动,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我将设计“木刻拼拼画”的互动环节,在大屏幕上展示卡通漫画形象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等,并且将班级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同学根据大屏幕上的动漫形象合力进行版画创作,每人只可雕刻五笔,完成后,评选出最为接近原著的形象。
与时俱进木刻与漫画教案

与时俱进木刻与漫画教案教案标题:与时俱进木刻与漫画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与时俱进的艺术形式,重点介绍木刻和漫画两种艺术表达方式,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木刻和漫画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1. 了解木刻和漫画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应用;2. 掌握木刻和漫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1. 木刻和漫画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 木刻和漫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木刀、木板、墨水、画笔、纸张等;3. 学生的画板、画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介绍木刻和漫画的概念和应用领域;2. 提问学生对木刻和漫画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木刻的介绍与实践(25分钟)1.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简要介绍木刻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2. 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木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3. 分发木板、木刀等工具,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木刻实践活动;4.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对作品的观点和评价。
三、漫画的介绍与实践(25分钟)1.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简要介绍漫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2. 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3. 分发画笔、墨水等工具,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漫画创作活动;4.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对作品的观点和评价。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自主展示自己的木刻和漫画作品;2. 引导学生总结木刻和漫画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3. 结合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和创新。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木刻或漫画其中一种形式,完成一个创作作品,并附上创作思路和表达意图的文字说明。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二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
的艺术语言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
术
第五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
象艺术
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
形式美
第七课是什么使美术的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
--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
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第九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
英
第十课人类生活得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
撷英
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国
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第十二课理想与现实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
第十三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第十五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
工艺美术
第十六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第十七课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
第十八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第十九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第二十课关注当今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
本册综合。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八课 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教学反思1-人教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美术鉴赏》第八课与时俱进——木刻、漫画、现代雕塑
第二讲漫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扣新课标的要求,对漫画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独立创作漫画作品。
了解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艺术家所应承担的关注生活、反映现实的使命,进而联系自身作为新时代青年所承载的学习知识、传承文化、贡献社会的重任。
(一)在备课和教学过程环节中的成功之处:
1.在备课的环节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网络、电影、录像、书籍、范画,甚至故事、游戏等收集和筛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科学地插入教学过程当中去。
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具有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环节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以点带面,立足于课本中的描述性文字,再让小组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激励。
课堂中增加了思维拓展练习,学生积极的参与,有效的拓展了本课的知识掌握和应用。
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评价和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完成漫画的创作。
(二)值得改进的地方: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十分重要。
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高中美术鉴赏《木刻与漫画》教案2篇

高中美术鉴赏《木刻与漫画》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woodcut and cartoon编订:JinTai College高中美术鉴赏《木刻与漫画》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美术鉴赏《木刻与漫画》教案2、篇章2:高中美术鉴赏《木刻与漫画》教案篇章1:高中美术鉴赏《木刻与漫画》教案教学目标:①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②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需向学生讲清楚:木刻是版画的一种,版画除木刻外,还有铜版、石版及丝网印刷等种类;漫画也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②木刻、漫画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曾经发挥过的战斗作用,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③优秀的漫画、木刻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毛泽东)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徐悲鸿《奔马》、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七七”的号角》等作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殊的意义。
指出:在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运动中,美术家与民族共命运,表现了可贵的爱国热情和历史的使命感。
但在当时,以画笔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运动的最多的是木刻家和漫画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引导学生树立“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拓展: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书籍了解木刻和漫画的更多知识和信息。
使学生对本节课有初步认识
欣赏作品谈感受
总结自己的艺术情感
国热情和艺术作品体现的社会功能。
《木刻与漫画》教案
基本信息
课题
与时俱进——木刻和漫画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美术鉴赏中继中国油画后的一课,木刻和漫画是有别于传统绘画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都有悠久的传统渊源。
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都是极具战斗力的精神武器,它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木刻与漫画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多元艺术作品,更可以使学生认识美术在民族战争中发挥的社会作用,体会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使学生感受到在民族危亡时刻艺术家的爱
二、讲授新课:
(一)木刻
1、木刻 2、木刻知识
教师提问:
3、作品赏析:体会木刻的丰富表现力。
(二)漫画
1、漫画概念
2、中国漫画的发展:(欣赏不同时期的漫画作品,简要介绍)
3、漫画特点:(师生共同总结)
三、小结—与时俱进:(师生互动)
1.“与时俱进”──木刻与漫画,都在民族的存亡与发展中发挥了推进社会变革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木刻:了解木刻的艺术语言,体会木刻的艺术美感和社会功能。
漫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歌颂新人新事和适应群众多方面的审美要求上。
三、小结
使学生理解木刻与漫画的艺术功能。
板书设计
(一)木刻
1、木刻 2、木刻知识
(二)漫画
1、漫画概念
2、中国漫画的发展
3、漫画特点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知识目标: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木刻作品,体悟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
3、情感目标: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木刻(版画的一种)和漫画的多种形式、特点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教学难点:分析木刻、漫画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殊意义。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播放抗战宣传影片,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主题意境,导出课题.
一、导入新课
2.学生的情感表达
3.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强度。
教学反思
本课介绍了两种艺术形式--木刻与漫画,并通过“与时俱进”这一主线连在一起。
木刻部分为重点讲解,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共同探究学习漫画这部分知识,并将“与时俱进”这一主线延伸下来,并总结升华。基本上完成了这一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