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常用公式(电场磁场 热力学)

大学物理常用公式(电场磁场 热力学)
大学物理常用公式(电场磁场 热力学)

第四章 电 场

一、常见带电体的场强、电势分布 1)点电荷:2

01

4q E r πε=

04q U r

πε=

2)均匀带电球面(球面半径R )的电场:

2

00

()()4r R E q

r R r πε≤??

=?>??

00()4()4q

r R r U q r R R πεπε?>??=??≤??

3)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为λ):02E r

λ

πε=

,方向:垂直于带电直线。 4)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电荷线密度为λ): 00()()

2r R E r R r

λ

πε≤??

=?>??

5)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为σ)的电场:0/2E σε=,方向:垂直于平面。 二、静电场定理 1、高斯定理:0

e S

q

E dS φε=

?=

∑?v v ? 静电场是有源场。 q ∑指高斯面内所包含电量的代数和;E ?

指高斯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由高斯面内外的全

部电荷产生;

S E dS ??v

v ?指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由高斯面内的电荷决定。

2、环路定理:0l

E dl ?=?v

v ? 静电场是保守场、电场力是保守力,可引入电势能

三、

求场强两种方法

1、利用场强势叠加原理求场强 分离电荷系统:1

n i i E E ==∑v v ;连续电荷系统:E dE =?v v

2、利用高斯定理求场强 四、求电势的两种方法

1、利用电势叠加原理求电势 分离电荷系统:1

n

i

i U U

==

∑;连续电荷系统: U dU =?

2、利用电势的定义求电势 r

U E dl =??

v v 电势零点

五、应用

点电荷受力:F qE =v v 电势差: b

ab a b a

U U U E dr =-=??

a

由a 到b

六、导体周围的电场

1、静电平衡的充要条件: 1)、导体内的合场强为0,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2)、导体表面的场强处处垂直于导体表面。E ⊥v 表表面。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2、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分布: 1)实心导体: 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 2)导体腔内无电荷: 电荷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空腔内表面无电荷。

3)导体腔内有电荷+q ,导体电量为Q :静电平衡时,腔内表面有感应电荷-q ,外表面有电荷

Q +q 。

3七、电介质与电场

1、在外电场作用下,在外电场作用下,非极性分子电介质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产生位移极化; 极性分子电介质分子沿外电场偏转,产生取向极化。

2、

—电介质介电常数,r ε—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3、无介质时的公式将0ε换成ε(或0ε上乘r ε),即为有电介质时的公式 八、电容

1

3

4、电容器的储能

、电场的能量密度:211

22

e E D E ωε==?

第五章 稳恒磁场

一、常见电流磁场分布

1

、载流圆环圆心处磁场:

3(单位长度上匝数1/n d = d :导线直径) 二、磁场定理

1、磁通量:通过某一面元dS 磁通:dS B S d B d m θφcos =?=?

? m S

B dS φ=???v v

2、磁场的高斯定理: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为零: 0=

???S

S d B ?

? 稳恒磁场是无源场 3 稳恒磁场是一非保守场

∑内

I

:闭合回路所包围的电流的代数和。I 的正负:由所取回路的方向按右手定则确定。

B v 指回路上各处的磁感应强度,由回路内外的全部电流产生;环流??l

l d B ?

? 只与回路内的

电流有关。

三、利用磁场叠加原理求B : ,

i i

B B B dB ==∑?v v

v v

四、应用

1、 洛伦兹力:B v q f ????= 当B v ?

?⊥时:粒子在均匀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

2/mv qvB mv R R qB =→= 2m

T qB

π=

2、 安培力:电流元受力: B l Id F d ???

?= 一段载流导线受力:??=L

B l Id F ???

若直导线上的B ?

处处与导线垂直且相等,则安培力:F IBL =

3

磁矩

m P ?

N :线圈匝数;I 为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S 为线圈的面积;n

?

为线圈的法向单位矢量 五、磁场中的磁介质

1

2、磁介质安培环路定理: ∑?=?0I l d H l

??

H ?

:磁场强度矢量

μ:介质的磁导率。r μ:介质的相对磁导率r μμμ0=

3

、无介质时的公式将0μ换成μ(或0μ上乘r μ),即为有磁介质时的公式 第六章 变化的电磁场

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流:1m

d I R

R dt

ε

Φ=

=-

感应电量:R Idt q m ?Φ-==?

二、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洛仑兹力

动生电动势计算:1

2

三、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感生电场力 四、感生电场的环流:m l S d B E dl dS dt t

Φ??=-=-????v

v v

v ?感 感生电场是非保守场。无势能 感生电场的通量: 0S

E dS ?=?v v

?感 感生电场是无源场。感生电场线是闭合曲线。

五、磁场的能量

1、自感磁能、线圈储存的能量

*2、磁场的能量密度

六、麦克斯韦方程的积分形式

d

d S

d H dl I I I dt

Φ?=+=+?v v ? 磁场由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变化的电场激发

位移电流的实质是时变电场,无电荷移动,无焦耳热 第十章 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

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

玻尔兹曼常数/A k R N =;气体普适常数R ;阿伏加德罗常数

A N ;

m 气体分子质量

平均速率:

方均根速率:

p v v >>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五、非平衡过程: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气体体积增加一倍):熵增加

00Q A ==Q 120E T T ∴?==

11122122p V p V V V ==Q

1212p p ∴=

六、理想气体在各种平衡过程:

七、循环过程 1、 循环一次:0=?E ;A Q =净净=循环曲线围成图形面积 2、循环效率 1A Q Q Q η==-净放吸吸 *3、卡诺循环效率:21

1T T η=-

八、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只能沿着(无序度增加)熵增加的方向进行。0ds ≥(仅对可逆过程取等号) 可逆过程:无阻力的单摆,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 九、平均碰撞频率22Z d nv π=

d :分子有效直径 平均自由程:2

1

2v Z d n

λπ==

第十二章 量子物理

一、光电方程 212m h mv A ν=+,c m eU mv =221,00

hc h A νλ==

二 、德布罗意假设

2;h

mc h p mv ενλ====

德布罗意波长:h

mv λ= 电子0A U

λ=

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没有能量转移的概率波。 1927年戴维孙和革末用电子衍

射实验证实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四、不确定关系:x x P h ???=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精确确定。

五、2

(,,,)x y z t ψ 就表示粒子在t 时刻在(x,y ,z)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波函数的标准化条件:单值、有限、连续。波函数的归一化:2

1dv ψ=?

六、玻尔理论:轨道角动量:2h

L mvr n

n π

===h 跃迁假设:n k h E E ν=- 轨道半径:0

20.531,2,3...n r n A n ==,能级:213.6

1,2,3...n E eV n n

=-=

七、氢原子的量子力学处理:

1、主量子数:12 3...(1)n n =-、、、

角量子数:

0123 (1)

p d

l n s =-、、、、、、

磁量子数:012......l m l =±±±、

、、 自旋磁量子数:s m =±1/2

2、核外电子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

(完整word版)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 一、 填空题: 1、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若在7℃时轮胎中空气压强为4.0×510pa .则在温度变为37℃,轮胎内空气的 压强是 。(设内胎容积不变) 2、在湖面下50.0m 深处(温度为4.0℃),有一个体积为531.010m -?的空气泡升到水面上来,若湖面的 温度为17.0℃,则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是 。(取大气压强为50 1.01310p pa =?) 3、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50 1.0110p pa =?,温度为27.0℃,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 为 ;氧气的密度为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分子间的平均 距离为 。(设分子均匀等距排列) 4、星际空间温度可达 2.7k ,则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方均根速率为 ,最概然速率 为 。 5、在压强为51.0110pa ?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66.010cm -?,当温度不变时,压强 为 ,则其平均自由程为1.0mm 。 6、若氖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82.5910cm -?,则在温度为600k ,压强为21.3310pa ?时,氖分子1s 内的 平均碰撞次数为 。 7、如图12-1所示两条曲线(1)和(2),分别定性的表示一定量的 某种理想气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对应温度高的曲线 是 .若图中两条曲线定性的表示相同温 度下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则表示氧气速率分布曲线的 是 . 8、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物理意义: (1) 12kT , (2)32 kT , (3)2i kT , (4)2 i RT , (5)32RT , (6)2M i RT Mmol 。 参考答案: 1、54.4310pa ? 2、536.1110m -? 3、25332192.4410 1.30 6.2110 3.4510m kg m J m ----???? 4、21 21121.6910 1.8310 1.5010m s m s m s ---?????? 图12-1

大学物理章热力学基础试题.doc

第 9 章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对于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B)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C)二者都是理想化的过程 (D)二者实质上是热力学中的同一个概念 2.对于物体的热力学过程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内能的改变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B)摩尔热容量的大小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C)在物体内 , 若单位体积内所含热量越多 , 则其温度越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有关热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是一种物质 (B)热能是物质系统的状态参量 (C)热量是表征物质系统固有属性的物理量 (D)热传递是改变物质系统内能的一种形式 4.关于功的下列各说法中 , 错误的是 [ ] (A)功是能量变化的一种量度 (B)功是描写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C)气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 , 经历的过程不同 , 则对外作的功也不一样 (D)系统具有的能量等于系统对外作的功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p d V M R d T 表 示 [ ]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 式V d p M R d T 表示 [ ] (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D) 绝热过程 7.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V d p pdV 0表 示 [ ] (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D) 绝热过程 8.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 则式 M V d p p dV R d T 表示 [ ]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任意过程 9.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 [ ] (A)系统对外作的功不可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B)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

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

高中物理选修3-1公式 第一章 静电场 1、库仑力:221r q q k F = (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k = 9.0×109 N ·m 2/ c 2 静电力常量 电场力:F = E 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是矢量。 定义式: q F E = 单位: N / C 或V/m 点电荷电场场强 2r Q k E = 匀强电场场强 d U E = 3、电势能:电势能的单位:J 通常取无限远处或大地表面为电势能的零点。 静电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PB PA AB E E W -= 4、电势: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是标量。 电势的单位:V 电势的定义式:q E p = ? 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一般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在实际应用中常取大地的电势为零。 5、电势差U ,又称电压 q W U = U AB = φA -φB 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 W AB = q U AB 6、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22 1mv qU = 7、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侧移距离): 做类似平抛运动 2 22022212121V L md qU V L m qE at y ===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度 2 0tan mdv qUl v at v v x y == = θ 8、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单位:F 定义式: c Q U = 电容器的带电荷量: Q=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 S c πε4= 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则两极板间电压不变

(整理)13怎样计算磁感应强度.

§13 怎样计算磁感应强度 在稳恒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可用毕奥-沙伐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来求解。 毕奥-沙伐尔定律在成块中的地位,好像静电场中的库仑定律一样,是很重要的。它是计算磁感应强度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安培环路定律,是毕奥-沙伐尔定律的基础上加上载流导线无限长等条件而推导出来的。困此,用安培环路定律遇到较大的限制。但是,有一些场合,应用安培环路定律往往给我们带来不少方便。 一、用毕奥-沙伐尔定律计算 真空中有一电流元Idl ,在与它相距r 处的地方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dB ,由毕奥-沙伐尔定律决定。 03 (1)4Idl r dB r μπ?= 式中,r 是由电流元Idl 指向求B 点的距离矢量。式(1)是矢量的矢积,故dB 垂直于dl 与r 组成的平面,而且服从右手螺旋法则。真空的磁导率7 0410/H m μπ-=?。 B 是一个可叠加的物理量,因此,对于一段(弯曲的或直的)载流导线L 所产生的B 磁感 应强度为: 03 (2)4L Idl r B r μπ?= ? 1、 基本题例 在磁场的计算中,许多习题是载流直导线和圆弧导线不同组合而成的。因此,必须熟练掌握一段载流的长直导线和一段载流的圆弧导线的磁场的计算公式。 图2-13-1所示为一段长直载流导线,它的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0 12cos cos 4B a μθθπ= - 或: ()0 21cos cos 4B a μββπ= - 当载流直导线“无限长”时,02I B a μπ= ;

半无限长时,04I B a μπ= 运用时,应注意a 是求B 点到载流导线的垂直距离;辨认θ与β的正负,请辨认图2-13-2中的θ,β的正负。 一段载流圆弧,半径为R ,在圆心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004I B R μθ π= 方向由右手螺旋法则决定。 当2 π θ= 时, 002I B R μ= 当θπ=时, 004I B R μ= 2、 组合题例 [例1]已知如图2-13-3所示,求P 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法一]由图可见,此载流导线由两根半无限长载流导线和一个半圆弧组成。 两根半无限长的载流导线在P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011222P I B R μπ=? 载流半圆弧在P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发: 0222P I B R μ=? 故总的磁感应强度: ()01224P P P I B B B R μππ=+= + [解法二]图示载流导线也可以看成两根无限长 载流导线和一个载流圆环组成(如图2-13-3)。将所得结果除以2,即为题设答案。 两根无限长载流导线和一个载流圆环在P 点所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注: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 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学》热力学基础 1、体积、压强和温度是描述气体宏观性质的三个状态参量。 ①温度:表征系统热平衡时宏观状态的物理量。摄氏温标,t表示,单位摄氏度(℃)。热力学温标,即开尔文温标,T表示,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 热力学温标的刻度单位与摄氏温标相同,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T/K=273.15℃+ t 温度没有上限,却有下限,即热力学温标的绝对零度。温度可以无限接近0K,但永远不能达到0K。 ②压强:气体作用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指向器壁的垂直作用力。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其他: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高(mmHg)。 1 atm =1.01325×105 Pa = 760 mmHg ③体积:气体分子运动时所能到达的空间。单位立方米(m3)、升(L) 2、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也必处于热平衡。 该定律表明: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的所有热力学系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特征,这一特征可以用一个状态参量来表示,这个状态参量既是温度。3、平衡态:对于一个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言,如果宏观性质在经过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也就是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岁时间改变,则此时系统所处的状态称平衡态。 通常用p—V图上的一个点表示一个平衡态。(理想概念) 4、热力学过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整个历程,简称过程。可分为: ①准静态过程:过程中的每个中间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是实际过程进行的无限缓慢的极限情况,可用p—V图上一条曲线表示。 ②非准静态过程:中间状态为非平衡态的过程。

大学物理之热学公式篇

热 学 公 式 1.理想气体温标定义:0 273.16lim TP p TP p T K p →=?(定体) 2.摄氏温度t 与热力学温度T 之间的关系:0 //273.15t C T K =- 华氏温度F t 与摄氏温度t 之间的关系:9325 F t t =+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 ν= 1mol 范德瓦耳斯气体状态方程:2 ()()m m a p V b RT V + -= 其中摩尔气体常量8.31/R J mol K =?或2 8.2110/R atm L mol K -=??? 4.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p nkT =,23kt p n ε= ,3 2kt kT ε= 5.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的数密度(洛施密特数)253 0 2.6910/n m =? 6.分子力的伦纳德-琼斯势:12 6 ()4[()()]p E r r r σ σ ε=-,其中ε为势阱深度 , σ= ,特别适用于惰性气体,该分子力大致对应于昂内斯气体; 分子力的弱引力刚性球模型(苏则朗模型):06 000, ()(), p r r E r r r r r φ+∞

磁场公式

计算两圆柱形磁铁间力的公式 F x =πμ04 M 2R 4 1x +1 x+2t +2 x+t (1) 永久磁铁磁场 B r =μ 4πr [3 μ?r r ?μ](2) 磁偶极子磁场强度计算公式 B m ,r = μ04π||r ||3 [3 m ?r r ?m ](3) r 是单位向量:( x ||r || i + y ||r || j + z ||r || k ) r 是从磁铁位置至场位置的位移矢量 m 是磁铁的磁转矩(0.0,m) 由于只需要关心z 方向的磁场强度 所以由(3)式推导如下 B z =μ04π||r ||[3 m ?z ||r ||k z ||r ||k ?m ](注:任何单位向量的平方均为1,不同单位向量相乘为0) 由于单位向量k =z ||r ||(注:单位向量等于对应轴的坐标值除以所求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注:向量点积计算公式 (axi+ayj+azk).(bxi+byj+bzk)=(axbx+ayby+azb)=|a||b|cos(zita) 其中zita 为向量a 与向量b 的夹角) 所以B z = μ04π||r || 3[3 m z r z r ?m ](4) =μ03m 3 z 2?1 3| r |2 r 2 将(4)式写成圆柱坐标系形式(r,z ) B z (m,γ,z)= μ0 4π(z 2+γ2)32 γ22 γ22 ?m (5) = μ0m 4π(z 2+γ2)3 2 ( 3z 2γ+z ?1)(6) (6)式即为一个磁偶极子的磁感应强度公式

将(4)式写成空间中任意点(x 0,y 0,z 0)处的磁偶极子在空间中(x,y,z)点处B z 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形式 B z m ,x ,y ,z ,x 0y 0,z 0 = μ0m 4π 3 z?z 0 2?[(x?x 0)2+(y?y 0)2+(z?z 0)2][(x?x 0)2+(y?y 0)2+(z?z 0)2]5 2 (7) 根据(7)式,计算圆柱形磁铁在空间任意点处磁场强度公式 将圆柱形磁铁看成是无数个磁偶极子的集合,其磁化强度为M ,由公式m=MV 得:dm=MdV B z m ,x ,y ,z ,x 0y 0,z 0 =μ0m 3 z ?z 0 2?[ x ?x 0 2+(y ?y 0)2+(z ?z 0)2] [ x ?x 0 2+(y ?y 0 )2+(z ?z 0 )2]5 V 圆柱 = 3 z?z 0 2?[ x?x 0 2+(y?y 0)2+(z?z 0)2][ x?x 0 2+(y?y 0)2+(z?z 0)2]5 2 R 2?y 222dx dy dz R ?R 0?H (8) 3 z ?z 0 2?[ x ?x 0 2+(y ?y 0)2+(z ?z 0)2] [ x ?x 0 2+(y ?y 0)2+(z ?z 0)2] 5 2 R 2?y 2 ? R 2?y 2 dx =

大学物理热力学论文[1]

《大学物理》课程论文 热力学基础 摘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其实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指明过程进行的方向与条件的另一基本定律。热力学所研究的物质宏观性质,特别是气体的性质,经过气体动理论的分析,才能了解其基本性质。气体动理论,经过热力学的研究而得到验证。两者相互补充,不可偏废。人们同时发现,热力学过程包括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都有明显的单方向性,都是不可逆过程。但从理想的可逆过程入手,引进熵的概念后,就可以从熵的变化来说明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因此,在热力学中,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关键词: (1)热力学第一定律(2)卡诺循环(3)热力学第二定律(4)熵 正文: 在一般情况下,当系统状态变化时,作功与传递热量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如果有一个系统,外界对它传递的热量为Q,系统从内能为E1 的初始平衡状态改变到内能为E2的终末平衡状态,同时系统对外做功为A,那么,不论过程如何,总有: Q= E2—E1+A 上式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意义是: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一部分

是系统的内能增加,另一部分是用于系统对外做功。不难看出,热力学第一定律气其实是包括热量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它还指出,作功必须有能量转换而来,很显然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它根本不可能造成的。 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又回到初始状态,这样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称为循环过程,或简称循环。经历一个循环,回到初始状态时,内能没有改变,这是循环过程的重要特征。卡诺循环就是在两个温度恒定的热源(一个高温热源,一个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循环过程。在完成一个循环后,气体的内能回到原值不变。卡诺循环还有以下特征: ①要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高温和低温两个热源: ②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高温热源的温 度越高,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卡诺循环效率越大,也就 是说当两热源的温度差越大,从高温热源所吸取的热量Q1 的利用价值越大。 ③卡诺循环的效率总是小于1的(除非T2 =0K)。 那么热机的效率能不能达到100%呢?如果不可能到达100%,最大可能效率又是多少呢?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就促进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 第一类永动机失败后,人们就设想有没有这种热机:它只从一个热源吸取热量,并使之全部转变为功,它不需要冷源,也没有释放热量。这种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经过无数的尝试证明,第二类永动

最新大学物理之热学公式篇

热 学 公 式 1.理想气体温标定义:0 273.16lim TP p TP p T K p →=?(定体) 2.摄氏温度t 与热力学温度T 之间的关系:0 //273.15t C T K =- 华氏温度F t 与摄氏温度t 之间的关系:9325 F t t =+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 ν= 1mol 范德瓦耳斯气体状态方程:2 ()()m m a p V b RT V + -= 其中摩尔气体常量8.31/R J mol K =?或2 8.2110/R atm L mol K -=??? 4.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p nkT =,23kt p n ε= ,32 kt kT ε= 5.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的数密度(洛施密特数)253 0 2.6910/n m =? 6.分子力的伦纳德-琼斯势:12 6 ()4[()()]p E r r r σ σ ε=-,其中ε为势阱深度, σ= ,特别适用于惰性气体,该分子力大致对应于昂内斯气体; 分子力的弱引力刚性球模型(苏则朗模型):06 000, ()(), p r r E r r r r r φ+∞

电磁场与电磁波公式总结

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矢量分析 1、三种常用的坐标系 (1)直角坐标系 微分线元:dz a dy a dx a R d z y x → → → → ++= 面积元:?????===dxdy dS dxdz dS dydz dS z y x ,体积元:dxdydz d =τ (2)柱坐标系 长度元:?????===dz dl rd dl dr dl z r ??,面积元??? ??======rdrdz dl dl dS drdz dl dl dS dz rd dl dl dS z z z r z r ????,体积元:dz rdrd d ?τ= (3)球坐标系 长度元:?????===?θθ?θd r dl rd dl dr dl r sin ,面积元:??? ??======θ ?θ? θθθ??θθ?rdrd dl dl dS drd r dl dl dS d d r dl dl dS r r r sin sin 2,体积元: ?θθτd drd r d sin 2= 2、三种坐标系的坐标变量之间的关系 (1)直角坐标系与柱坐标系的关系 ?? ? ? ? ??==+=?????===z z x y y x r z z r y r x arctan ,sin cos 2 2??? (2)直角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的关系 ? ?? ? ?? ??? =++=++=?????===z y z y x z z y x r r z r y r x arctan arccos ,cos sin sin cos sin 2 22 2 22?θθ?θ?θ (3)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的关系 ?? ? ? ???=+=+=?????===??θθ??θ2 2 '2 2''arccos ,cos sin z r z z r r r z r r 3、梯度

大学物理常用公式(电场磁场 热力学)知识分享

大学物理常用公式(电场磁场热力学)

第四章 电 场 一、常见带电体的场强、电势分布 1)点电荷:201 4q E r πε= 04q U r πε= 2)均匀带电球面(球面半径R )的电场: 2 00 ()()4r R E q r R r πε≤?? =?>?? 00()4()4q r R r U q r R R πεπε?>??=??≤?? 3)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为λ):02E r λ πε= ,方向:垂直于带电直线。 4)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电荷线密度为λ): 00()() 2r R E r R r λ πε≤?? =?>?? 5)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为σ)的电场:0/2E σε=,方向:垂直于平面。 二、静电场定理 1、高斯定理:0 e S q E dS φε= ?= ∑? 静电场是有源场。 q ∑指高斯面内所包含电量的代数和;E 指高斯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由高斯面内外的 全部电荷产生; S E dS ?? 指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由高斯面内的电荷决定。 2、环路定理:0l E dl ?=? 静电场是保守场、电场力是保守力,可引入电势能 三、 求场强两种方法 1、利用场强势叠加原理求场强 分离电荷系统:1n i i E E ==∑;连续电荷系统: E dE =? 2、利用高斯定理求场强 四、求电势的两种方法

1、利用电势叠加原理求电势 分离电荷系统:1 n i i U U == ∑;连续电荷系统: U dU =? 2、利用电势的定义求电势 五、应用 电势差:b U U E -=?? a 由a 到 b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六、导体周围的电场 1、静电平衡的充要条件: 1)、导体内的合场强为0,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2)、导体表面的场强处处垂直于导体表面。E ⊥表表面。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2、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分布: 1)实心导体: 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 2)导体腔内无电荷: 电荷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空腔内表面无电荷。 3)导体腔内有电荷+q ,导体电量为Q :静电平衡时,腔内表面有感应电荷-q ,外表面有电荷Q +q 。 3n ε= 七、电介质与电场 1、在外电场作用下,在外电场作用下,非极性分子电介质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 移,产生位移极化; 极性分子电介质分子沿外电场偏转,产生取向极化。 2、—电介质介电常数,r ε—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3、无介质时的公式将0ε换成ε(或0ε上乘 r ε),即为有电介质时的公式 八、电容 1 3 C

浙江省大学物理试题库204-热力学第一定律、典型的热力学过程

浙江工业大学学校 204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 热力学第一定律、典型的热力学过程 一. 选择题 题号:2041200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1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B等压过程,A→C等温过程;A→D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 是A→B. (B) 是A→ C. (C) 是A→D. (D) 既是A→B也是A→C,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 ] 答案:A 题号:2041200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2 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答案:D 题号:2041200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V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a 态出发经过①或②过程到达b 态,acb 为等温线(如图),则①、②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 1、Q 2是 (A) Q 1>0,Q 2>0. (B) Q 1<0,Q 2<0. (C) Q 1>0,Q 2<0. (D) Q 1<0,Q 2>0. [ ] 答案:A 题号:2041300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 4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初态a 经①过程ab 和由初态a ′经 ②过程a ′cb 到达相同的终态b ,如p -T 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 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 1,Q 2的关系为: (A) Q 1<0,Q 1> Q 2. (B) Q 1>0,Q 1> Q 2. (C) Q 1<0,Q 1< Q 2. (D) Q 1>0,Q 1< Q 2. [ ] 答案:B 题号:20412005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5.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 ] 答案:A 题号:20412006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 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 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 (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 (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 (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 [ ] 答案:B 题号:20412007 分值:3分 p p p V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

B=F/IL=F/qv=E/Lv =Φ/S F:洛伦兹力或者安培力 q:电荷量 v:速度 E:感应电动势 Φ(=ΔBS或BΔS,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磁通量 S:面积 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基本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号B表示。 在物理学中磁场的强弱使用磁感强度(也叫磁感应强度)来表示,磁感强度大表示磁感强;磁感强度小,表示磁感弱。这个物理量之所以叫做磁感应强度。 点电荷q以速度v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力F的作用。在磁场给定的条件下,F的大小与电荷运动的方向有关。当v 沿某个特殊方向或与之反向时,受力为零;当v与此特殊方向垂直时受力最大,为fm。fm与|q|及v成正比,比值与运动电荷无关,反映磁场本身的性质,定义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即。B的方向定义为:由正电荷所受最大力fm的方向转向电荷运动方向v 时,右手螺旋前进的方向。定义了B之后,运动电荷在磁场B 中所受的力可表为f =qv×B,此即洛伦兹力公式。 除利用洛伦兹力定义B外,也可以根据电流元Idl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dF=Idl×B来定义B,也就是我们常用的公式:F=ILB 在国际单位制(SI)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T)。 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H = N × I / Le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A/m;N为励磁线圈的匝数;I为励磁电流(测量值),单位位A;L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磁路长度,单位为m。 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 = Φ / (N × Ae)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Wb/m^2;Φ为感应磁通(测量值),单位为Wb;N 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单位为m^2。 磁场强度是作用于磁路单位长度上的磁通势,用H表示,单位是安/米,磁场强度是矢量,它的大小只与电流的大小和导体的几何形状以及位置有关,而与导体周围物质的磁导率无关。 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在某一点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用B表示,单位是特斯拉,磁感应强度是矢量,他的大小不仅决定于电流的大小及导体的几何形状,而且还与导体周围的物质的磁导率有关。 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就等于该点的磁场强度和物质的磁导率的乘积,即B=μH。 师:电场中,比值F/q由谁确定?它反映了什么? 生:由电场确定,反映了电场的强弱。

几种典型电流的磁感应强度公式

几种典型电流的磁感应强度公式 (1)一段载流I 、长为L 的直导线的磁场为: 。 )( 4210θθπμCos Cos a I B -= 磁场B 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构成右手螺旋关系。上式中a 为场点到载流直导线的垂直距离,1θ和2θ分别为导线的电流流入端和流出端电流元与矢径之间的夹角。无限长直线载流导线的磁场为:(即:当1θ=0,2θ=π时) a I B 20πμ=无 。 磁场B 的方向与电流I 方向构成右手螺旋关系。 (2)载流I 的圆形导线在其轴线上(距圆心为x 处)的磁场为: 。或写成矢量式:。 )(2 )(22 3 222 0232220i x R IR B x R IR B +?=+?=μμ 其中R 为圆形导线的圆周半径,x 为其圆心到轴线上场点的距离,今I R p m 2 π=, 称为该圆电流的磁矩,轴线上远处(x >>R ) 的磁场为: 303024 24x p B x p B m m ?=?=πμπμ或写成矢量式:。 。 上式在形式上与电偶极子的在其延长线上远处的电场强度的表达式相似。圆 电流在圆心(x =0)处的磁场为: R I B 20μ= 。磁场B 的方向沿圆电流面积 的法线方向0n 或圆电流磁矩m p 的方向。 (3)载流I 的无限长直导体圆柱形导体在距柱轴为r 处的磁场为:: 2 0 2R Ir B πμ= 。 (柱内) r I B 20πμ= 。 (柱外) (4)载流I 的无限长直导体圆筒状导体在距轴线为r 处的磁场为: 0=B 。 (柱内) r I B 20πμ= 。 (柱外) (5)载流I 密绕直螺线管内的磁场及载流I 的无限长直螺线管在管内的磁 场为: )cos (cos 21 120ββμ-=nI B ; 式中:n 为单位长度的匝数。 。 0nI B μ= (式中:n 为单位长度的匝数。)

(完整word版)大学物理化学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δW =δW e +δW f (1)膨胀功 δW e =p 外dV 膨胀功为正,压缩功为负。 (2)非膨胀功δW f =xdy 非膨胀功为广义力乘以广义位移。如δW (机械功)=fdL ,δW (电功)=EdQ ,δW (表面功)=rdA 。 热 Q :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焓 H =U +pV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容 C =δQ/dT (1)等压热容:C p =δQ p /dT = (?H/?T )p (2)等容热容:C v =δQ v /dT = (?U/?T )v 常温下单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3R/2 常温下双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C v ,m r =5R/2 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之差: (1)任意体系 C p —C v =[p +(?U/?V )T ](?V/?T )p (2)理想气体 C p —C v =nR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pV γ=常数 TV γ-1=常数 p 1-γT γ=常数 γ=C p / C v 理想气体绝热功:W =C v (T 1—T 2)=1 1 -γ(p 1V 1—p 2V 2) 理想气体多方可逆过程:W =1 nR -δ(T 1—T 2) 热机效率:η= 2 1 2T T T - 冷冻系数:β=-Q 1/W 可逆制冷机冷冻系数:β= 1 21 T T T - 焦汤系数: μJ -T =H p T ???? ????=-()p T C p H ?? 实际气体的ΔH 和ΔU : ΔU =dT T U V ??? ????+dV V U T ??? ???? ΔH =dT T H P ??? ????+dp p H T ???? ???? 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关系:Q p =Q V +ΔnRT 当反应进度 ξ=1mol 时, Δr H m =Δr U m +∑B B γRT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dT B C T H T H 2 1 T T m p B 1m r 2m r ? ∑??,+=γ 热力学第二定律

高中物理磁场强度测量方法归类知识精讲

高中物理磁场强度测量方法归类 一、利用安培力计算公式F=BIL测磁感应强度B 例1. 如图1所示,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天平的右臂上挂有一矩形线圈,宽度为l,共N I(方向 流反向时,右边需再加砝码m,天平重新平衡。由此可知() 图1 A. B. C. D. 分析与解:因为电流反向后,右边需加砝码,故可知电流反向之后,通电线圈受向上的 电流反向前,由平衡条件有电流反向后有:

B。 二、利用感应电动势E=BLv测磁感应强度B 例 2. 为了控制海洋中水的运动,海洋工作者有时依靠水流通过地磁场产生的感应动势以及水的流速测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向下的分量B,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由四个成员甲、乙、丙、丁组成,前去海边某处测量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向下的分量B。假设该处的水流是南北流向,且流速为v,问下列哪种测定方法可行?() A. L及与两极相连的 测量电势差的灵敏仪器的读数U B. L及与两极相 连的测量电势差的灵敏仪器的读数U C. L及与两极相连的测 量电势差的灵敏仪器的读数U D. L及与两极相连 的测量电势差的灵敏仪器的读数U B,而水流方向为南北流向,相当于东西方向的 导体切割磁感线,所以导体应在垂直于水流方向,即把电极在东西方

向插入水中,测出两极距离L和电压U B。 三、利用产生感应电动势时回路的电量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测磁感应强度B 例 3. 物理实验中,常用一种叫“冲击电流计”的仪器测定通过电路的电荷量。如图2所示,探测线圈和冲击电流计串联后,可用来测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已知线圈的匝数为n,面积为S,线圈与冲击电流计组成的回路电阻为R,把线圈放在被测匀强磁场中,开始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现把探测线圈翻转180°,冲击电流计测出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q,由上述数据可测出被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图2 A. B. C. 线圈产 C。

大学物理第九章热力学基础历年考题

第9章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 对于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B>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C>二者都是理想化的过程 (D>二者实质上是热力学中的同一个概念 2. 对于物体的热力学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能的改变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 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B>摩尔热容量的大小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C>在物体内, 若单位体积内所含热量越多, 则其温度越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有关热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是一种物质 (B>热能是物质系统的状态参量 (C>热量是表征物质系统固有属性的物理量 (D>热传递是改变物质系统内能的一种形式 4. 关于功的下列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功是能量变化的一种量度 (B>功是描写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C>气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 经历的过程不同, 则对外作的功也不一样 (D>系统具有的能量等于系统对外作的功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表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表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7.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表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8.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则式表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任意过程 9.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A>系统对外作的功不可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B>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循环过程, 在此过程中, 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 不等于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 (D>热机的效率不可能等于1 10. 对于微小变化的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为d Q= d E d A.在以下过程中, 这三者同时为正的过程是 [](A>等温膨胀(B>等容膨胀 (C>等压膨胀(D>绝热膨胀 11. 对理想气体的等压压缩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d A>0, d E>0, d Q>0 (B> d A<0, d E<0, d Q<0 (C> d A<0, d E>0, d Q<0 (D> d A = 0, d E = 0, d Q = 0 12. 功的计算式适用于 [](A>理想气体(B>等压过程 (C>准静态过程(D>任何过程 1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出发, 到达另一状态.一次是等温压缩到, 外界作功A;另一次为绝热压缩到, 外界作功W.比较这两个功值的大小是 [](A>A>W(B>A = W(C>A<W (D>条件不够,不能比较 14. 1mol理想气体从初态(T1、p1、V1 >等温压缩到体积V2, 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为 [](A>(B> (C>(D> 15. 如果W表示气体等温压缩至给定体积所作的功, Q表示在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A表示气体绝热膨胀回到它原有体积所作的功, 则整个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为 [](A>W+Q-A(B>Q-W-A (C>A-W-Q(D>Q+A-W

大学物理常用公式(电场磁场 热力学)

第四章 电 场 一、常见带电体的场强、电势分布 2 3)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为 ): E = ,方向:垂直于带电直线。 2 r ( r R ) 4)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电荷线密度为): E = 2 r (r R ) 5)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为)的电场: E =/2 0 ,方向:垂直于平面。 二、静电场定理 1、高斯定理: e = ? E v dS v = q 静电场是有源场。 S q 指高斯面内所包含电量的代数和;E 指高斯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由高斯面内外的全 部 电荷产生; ? E v dS v 指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由高斯面内的电荷决定。 2、环路定理: ? E v dl v =0 静电场是保守场、电场力是保守力,可引入电势能 三、 求场强两种方法 1、利用场强势叠加原理求场强 分离电荷系统: E v = E v i ;连续电荷系统: E v = dE v i =1 2、利用高斯定理求场强 四、求电势的两种方法 n 1、利用电势叠加原理求电势 分离电荷系统:U = U i ;连续电荷系统: U = dU i =1 电势零点 v v 2、利用电势的定义求电势 U = 电势零点 E dl 五、应用 vv b 点电荷受力: F = qE 电势差: U ab =U a -U b = b E dr a E = 1 q U = q 4 r 2 4 r 1)点电荷: E = 0 (r R ) q 2 (r R ) 4 r 2 U = q (r R ) 4r q (r R ) 4 R

a 点电势能:W a = qU a 由 a 到 b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 A ab = -W = -(W b -W a ) 六、导体周围的电场 1、静电平衡的充要条件: 1)、导体内的合场强为 0,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2)、导体表面的场强处处垂直于导体表面。 E v ⊥表面。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2、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分布: 1)实心导体: 净电荷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 2)导体腔内无电荷: 电荷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空腔内表面无电荷。 3)导体腔内有电荷+q ,导体电量为 Q :静电平衡时,腔内表面有感应电荷-q ,外表面有电 荷 Q + q 。 v v 3、导体表面附近场强: E = n v 七、电介质与电场 1、在外电场作用下,在外电场作用下,非极性分子电介质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 移,产生位移极化; 极性分子电介质分子沿外电场偏转,产生取向极化。 2、电位移矢量 D =E = 0r E —电介质介电常数, —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3、无介质时的公式将0换成 (或0上乘 r ),即为有电介质时的公式 1、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的磁场分布: B = 0 I 2 、载流圆环圆心处磁场: B = 0 I 2r 2R 3、长直螺线管、密绕螺绕环内的磁场0 (单位长度上匝数 d :导线直径) 二、磁场定理 v v 1、磁通量:通过某一面元dS 磁通: d =B dS = B cos dS =B dS 2、磁场的高斯定理 :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为零: B dS = 0 稳恒磁场是无源场 S 3、安培环路定理: ? B dl = I 内 稳恒磁场是一非保守场 l 八、电容 1、电容器的电容: C =Q /U 2、平行板电容器:C = 0d r S U =Ed 3、电容串联: 1 = 1 + 1 +L 1 C = C 1+C 2+L C n 电容并联:C = C 1 +C 2 +L C n 4、电容器的储能 :W =1Q =1CU 2 2C 2 第五章 稳恒磁场 一、常见电流磁场分布 5、电场的能量密度: e = 2 E 2 = 2D E

磁场强度测量方法归类

磁场强度测量方法归类 阳其保 一、利用安培力计算公式F =BIL 测磁感应强度B 例1. 如图1所示,天平可用来测定磁感应强度,天平的右臂上挂有一矩形线圈,宽度为l ,共N 匝,线圈下端悬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当线圈中通有电流I (方向如图)时,在天平左右两边加上质量分别为m m 12、的砝码,天平平衡,当线圈中电流反向时,右边需再加砝码m ,天平重新平衡。由此可知( ) 图1 A.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 ()m m g NIl 12-; B.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 mg NIl 2; C.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 ()m m g NIl 12-; D.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mg NIl 2。 分析与解:因为电流反向后,右边需加砝码,故可知电流反向之后,通电线圈受向上的安培力作用,由左手定则得磁场的方向垂直线面向里。又因为磁场对线圈的作用力:F NBIl =,电流反向前,由平衡条件有:m g m g NBIl 12=+,电流反向后有:m g m m g NBIl 12=+-(),综合以上各式有:B mg NIl = 2,正确答案为B 。 二、利用感应电动势E=BLv 测磁感应强度B 例2. 为了控制海洋中水的运动,海洋工作者有时依靠水流通过地磁场产生的感应动势以及水的流速测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向下的分量B ,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由四个成员甲、乙、丙、丁组成,前去海边某处测量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向下的分量B 。假设该处的水流是南北流向,且流速为v ,问下列哪种测定方法可行?( ) A. 甲将两个电极在水平面沿水流方向插入水流中,测出两极间距离L 及与两极相连的测量电势差的灵敏仪器的读数U ,则B U vL =; B. 乙将两个电极在水平面沿垂直水流方向插入水流中,测出两极间距离L 及与两极相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