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包括:晒种、盐水选种、种子消毒和增产菌拌种四个步骤,详细内容如下。

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提高发芽率,使种子发芽整齐,幼苗健壮,还有杀菌防病作用。

特别是对成熟不良和贮藏中受潮的种子,晒种效果尤为明显。

晒种方法:选高温晴天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晒2-3天。

晒种时要摊薄,勤翻,晒透,使种子受光、受热均匀,防止搓伤种皮。

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是简便易行的选种方法,能淘汰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保证种子饱满,为齐苗全苗壮苗打好基础。

具体做法是:先用锅将食盐煮化成浓盐水,然后在其它容器内与清水配成比重为1.10-1.13的盐水(如果没有比重计测定比重,可用新鲜鸡蛋一个,放入盐水中,鸡蛋漂浮水面能露出伍分硬币大小的蛋壳盐水比重即约为1.10-1.13),将种子放入盐水中,充分搅拌,捞去漂浮在水面的空秕粒、草籽和其它夹杂物,然后取出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两遍即可。

每选二、三次,要用鸡蛋再测一次比重,及时调整盐水浓度。

种子消毒由种子传染的水稻病害,主要是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治这两种病害的简便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严格的种子消毒。

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浸种灵一支(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6-8公斤,遮光浸种120小时。

此法对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防效均在95%以上。

2、用98%巴丹原粉兑水6000倍,加上3%多菌灵溶液混合就苗海藻酸碘,浸种72小时,对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有良好效果。

种子消毒时应注意:在浸种过程中,每隔6小时左右要搅拌一次,使上下种子着药均匀,用药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须放清水内浸泡半小时,反复两次,以防药害。

增产菌拌种水稻播种前用增产菌拌种可以起到壮苗、增产的作用。

方法是水稻播种前用增产菌一袋(20克)拌湿种20斤,拌匀后播种即可。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水稻种子处理方法,旨在加快种子发芽和萌发速度,提高播种成功率和产量。

以下是水稻浸种催芽技术的要点:
1. 种子选择:选择完整、健康、无病虫害的水稻种子,避免使用老化、变形或有损伤的种子。

2. 清洗处理:将选好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和表面附着的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以便使种子吸水均匀。

3. 浸泡浸种:将清洗后的水稻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

一般浸泡时间为6-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种子品种和温度而定。

水的温度一般为25-30℃,不宜过高或过低。

4. 撒盐处理:浸泡后的水稻种子可以进行撒盐处理,即在每公斤种子中加入0.3-0.5克的盐,用盐水浸泡种子20-30分钟,有助于刺激种子的活力和萌发。

5. 水育培养: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保持水位在种子表面0.5-1厘米的高度,保证种子充分吸水。

水的温度宜为25-30℃,水质清洁,每天早晚各换一次水。

6. 保温措施:为了使种子更好地萌发,可以在浸种的容器上覆盖湿润的棉布或湿毛巾,保持湿度和温度。

温度一般保持在25-30℃之间。

7. 观察和调整: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情况,如发芽情况和萌发率等,如果发现有大量种子开始萌发,可以及时将萌发的种子移出。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位和保温措施。

通过以上的浸种催芽技术要点,可以帮助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速度,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但是在实施催芽技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种子品种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水稻种子的处理

水稻种子的处理

水稻种子处理四要素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而处理好种子是保证壮秧、全苗,预防苗期病害的重要环节,再加之当前水稻种子价格较高,因而做好播前种子处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晒种。

晒种能促进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晒3天左右即可。

2、选种。

要选出空粒、半粒,特别是没成熟的半粒,这样的种子育苗时,秧苗素质差,生长缓慢。

应注意的是,用盐水选种后一定要用清水洗2次,不然种子不能发芽。

3、浸种消毒。

水稻种子稻壳厚,吸水慢,所以催芽前要浸种,使其充分吸水,为防止病害,还应消毒,消毒可用强氯精、恶苗灵,咪鲜胺浸种,注意浓度不要过大,浓度大或浸种时间长会抵制芽生长,出芽慢。

4、催芽。

不论什么方法,都应按照“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的原则进行。

高温催芽就是在30-32℃下,经1-2天内被胸露白后,温度降至25-28℃左右,即所谓适温,12小时后,芽长0.1厘米,就可把种芽薄薄摊开,置于自然温度下,散热降温,种芽温度降至自然温度即可播种。

催芽过程中应防止高温烧芽,超过36℃种子即失去发芽能力。

破胸前不补水,破胸要翻种,使种子发芽均匀,破胸后适当补水,注意通风增氧,即可催出茁壮的好芽。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1. 引言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包括种子的消毒、浸种、干燥等环节,这些步骤对于水稻的发芽率、生长势和抗病能力等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要点。

2. 水稻种子处理的步骤和操作要点水稻种子处理包括种子的消毒、浸种和干燥等步骤,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2.1 水稻种子消毒水稻种子消毒是为了防止种子携带的病原菌传播到幼苗,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和物理消毒。

2.1.1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使用化学药剂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漂白粉、福尔马林溶液等。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将种子放入容器中; - 按照推荐的比例向容器中加入化学药剂; - 轻轻搅拌种子,确保药剂均匀接触到种子表面; - 静置一段时间,使药剂起到杀菌作用; - 用清水将种子洗净,去除残留的药剂。

2.1.2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利用高温或紫外线辐射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操作要点如下: - 将种子置于高温环境中,通常使用蒸汽进行蒸煮,时间和温度根据种子的大小和耐热性来决定; - 或者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种子,辐射时间和强度根据病原菌的耐受能力来决定; - 确保种子表面得到充分的高温或紫外线照射,杀灭病原菌; - 注意避光,以防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

2.2 水稻种子浸种水稻种子浸种是为了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发芽,减少发芽期间的病害感染。

常用的浸种方法主要有温水浸种、药液浸种和发酵浸种。

2.2.1 温水浸种温水浸种是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一段时间,促进种子的吸水和萌发。

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 准备一个容器,装入适量的温水,温度一般控制在30°C左右; - 将水稻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的时间根据种子的大小和品种来决定,一般为4-8小时; - 在浸种过程中,适时搅拌种子,以促进种子的吸水均匀。

2.2.2 药液浸种药液浸种是将种子浸泡在含有促进发芽的药液中,提高种子萌发和发芽率。

水稻种子处理与稻田综合管理技术

水稻种子处理与稻田综合管理技术

水稻种子处理与稻田综合管理技术1、种子处理:旱育秧只浸种不催芽,湿润育秧需要催芽,芽长为粒谷1/2为宜。

用永业生命素浸拌种800倍,水温23℃左右,以淹没种子为度,浸泡60小时。

泡种期间,每日上下翻动3次,捞出摊开晾干即可播种.注意:不准闷种(不催芽不需要淘洗)。

如此处理能够有效的防治恶苗病、叶枯病等病害,而且发芽率高、生根快、出苗齐。

2、适期播种:要适期早播,如播种过早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生长慢,苗弱,容易烂秧;播种过晚影响适时栽秧。

无论早播晚播,都要求下种均匀。

3、秧苗管理:(1)适时揭膜:撒种后看天气趋势适时揭摸,一般齐苗后适时揭膜,并及时管理。

出芽前膜内温度不超过35℃,立芽后膜内温度在不超过30℃,晴天应早揭膜降温,预防烧苗。

(2)肥水管理:旱育秧在水分管理上,要在4叶前保持湿润,即在播种前要浇透底墒,播种后淋湿盖种土并覆好地膜,以保土壤墒情,保证苗齐,当齐苗时揭膜,要及时喷施一次透水,在秧苗4叶期至移栽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同时用永业生命素600倍喷施一次,提苗复壮,培育壮苗确保苗齐。

湿润育秧在秧苗1叶1心期进行灌溉,做好灌水工作同时,要及时做到揭膜通风炼苗,使秧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同时用永业生命素600倍喷施一次,提稻苗的抵抗性,如低温寒流等,并要及时做好盖膜防冻工作。

秧苗4叶时再用永业生命素600倍液叶面喷施,以后每周施一次,连续3次即可。

4、苗期管理:插秧密度以土壤肥力、插秧早晚、水利条件、品种类型等条件,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确保合理密植,保证每亩基本苗为7万左右,在插秧前3天用永业生命素400倍液喷施一次,促进移栽后的水稻快速生根,使其迅速缓苗,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促进植株健壮。

同时根据高产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适时适量施肥,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要做好施足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工作。

在插秧后10天左右,重施分孽肥,碳铵30—40公斤或尿素10—20公斤,结合浇水灌溉,使秧苗迅速生长,在一月内发足长壮,再用用永业生命素400倍液喷施一次。

如何处理水稻种子,水稻种子处理的技术标准.doc

如何处理水稻种子,水稻种子处理的技术标准.doc

如何处理水稻种子,水稻种子处理的技术标准水稻种子处理是水稻育秧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利于提高水稻以后更健康的生长,也是提升咱们农民朋友们经济收入的一个有效措施。

虽然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前提是我们水稻种子的处理一定要符合技术标准,那么如何处理水稻种子呢?下面火爆农资网给大家详细介绍水稻种子处理的技术标准。

水稻种子处理的技术标准1、晒种标准在盐水选种前5~7天晒种2~3天,然后,进行风筛选种。

2、盐水选种标准盐水选种比重为1.13,即50公斤水加大粒盐12~12.5公斤,充分溶解,用新鲜鸡蛋测试,鸡蛋倾斜在水面上露出5分硬币大小,或用千分之一比重计测量盐水比重,为了保证盐水比重1.13,要经常检查、补充浓盐水。

浸种、洗种时严防混杂。

3、清水洗种标准盐水选后的种子用清水洗种二遍,以洗净种子表面附着的盐份,要做到每洗3~4次种子更换一次清水,以防止清水中盐份浓度过高,种子表面残留盐份过多影响种子质量,要彻底洗净种子表面附着的盐份。

4、种衣剂拌种标准种子盐水选种洗种后淋去表层多余的水分,堆放在大棚或室内10~12小时后用种衣剂拌种。

使用方法,以友缘牌护苗种衣剂为例,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量的2%,即每一瓶(0.5公斤)种衣剂兑水0.6-0.8公斤拌一袋种子(25公斤),混拌均匀后灌袋或堆放在室内或大棚内36~48小时,待种衣剂阴干药膜固化后即可进行浸种,浸种时100公斤包衣种子加水100-120公斤,浸种时要求袋装浸种,以防种衣剂脱落。

种衣剂拌种要确保均匀一致,用量准确。

5、保温浸种标准采用电器增温、地火龙增温、双膜增温等保温增温棚内浸种,浸种时水层要没过种子20厘米以上,温度11~12℃,浸种积温85~100℃,浸种时间7~8天,烘干种子应相对延长浸种时间2~3天,但不宜增加浸种温度,严防温度过高浸种过度,种子内含物外渗,影响浸种质量。

以作业站为单位集中浸种时,要注意浸种箱内上下层、内外层种子温度保持一致,如果温度差较大时,每天要及时倒种2次以上。

超级杂交水稻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

超级杂交水稻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

超级杂交水稻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1.晒种晒种能增强种子的通透性和吸水能力,增强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2%~5%。

通常在播种前5~7天选晴天进行晒种,轻晒1天。

2.选种选种是为了清除秕谷、病粒、草籽、杂物,选出饱满、整齐、纯净的种子,以培育壮秧和减少杂草。

现在由种子公司出售的商品种子都已经过了精选机精选,虽然其纯度、净度和发芽率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但进行清水洗种、选种仍有必要。

杂交种子有其特殊性,不提倡用盐水选种,在清水浸泡12小时左右后,将沉入水底的饱满粒和悬在水上的秕粒分开浸种、消毒、催芽,以后分开播种、分级管理,可以节省杂交稻用种。

3.种子消毒水稻许多病虫害如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都是通过种子带病传播的,因此,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十分重要。

4.浸种水稻种子一般要吸到自身重25%左右的水量才能发芽,因此,为促进发芽出苗整齐一致,一定要使种子浸到足够的时间,以使种子吸足水分。

浸种时间与温度、品种及育秧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温度高浸种时间短,温度低则浸种时间长;旱育秧浸种时间可长,湿润育秧时间可短些。

杂交稻种在浸种时呼吸强度大,排出的二氧化碳多,要注意勤换水,或使用流水浸种,或采用“三起三落”的方式。

种子吸足水分的特征是:谷壳半透明,腹白分明可见,胚部膨大。

一般温度10℃时需浸72小时,20℃时需浸48小时,30℃时只需浸24小时,才能达到发芽所需要的水分。

(1)温汤浸种。

这是防治干尖线虫病的有效办法。

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移浸于45℃~47℃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0℃~52℃的温汤中10分钟杀死线虫,然后放入冷水中继续浸种,直到达到发芽要求为止。

此法还可杀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原体。

(2)强氯精浸种。

先将种子预浸12~24小时,然后用250~300倍的强氯精液浸种12小时,清水洗净后继续浸种或催芽,对各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克菌康浸种。

水稻种子的处理

水稻种子的处理
水稻种子处理是水稻育秧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利于提高水稻种 子的出芽质量和整齐度,特别是对水稻种传、土传病害和对水稻苗 期的病虫害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尤其近年来,水稻恶苗病和条 纹叶枯病呈严重发生的趋势。种子处理能有效预防和减轻两病的发 生危害。
Page 2
种子处理 一般包括
普通种子 处理
种子包衣
Page 10
普通种子处理
高结实率和粒重,改善品质,提高抗逆性等。对水稻有明显增产效果和 改善品质的作用。对人畜无害。可与多菌灵,杀虫双等多种农药混 合使用。
3.九二〇增效剂:主要用于杂交稻制种 4.克黑净:用于防治和谷类作物黑粉病。 5.穗萌抑制剂:专门用于抑制杂交稻种子阴雨条件下田间穗上发芽,提
高种子的播种品质,对制种的产量性状无副作用,并且在多数条件 下能提高千粒重0.5g左右,提高种子耐藏性。 6.萘乙酸:药液经种子进入植物体内,有防止生根、防止落花落果等作 用。 7.多效唑:控制机插秧苗徒长,以100mg/kg多效唑药液150kg,将100kg 水稻种子浸泡36h,催芽播种。
Page 11
Page 16
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前的准备
凡进行包衣的种子必须是经 过精选加工后的种子,种子 含水量在安全贮藏水分之内。 在包衣前对种子进行一次检 查,确认种子的净度、发芽 率、含水量都合乎要求时方 可进行包衣作业。采用包衣 处理前都必须做发芽试验, 只有发芽率较高的种子才能 进行种衣剂包衣处理
种子包衣机
水引发
将种子先在水中预浸,然后将种子放在相对湿度为100%的密闭容器增 中培养。近年来,水引发已广泛应用于水稻种子。 种子引发的研究,可为种子包衣、丸化、液播等新工艺新技术提供材 料、方法和理论依据。
Page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学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123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黄国东
(广西藤县种子管理站,广西梧州 543300)
摘 要:水稻种子经过处理之后可减轻水稻种传病害,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为日后水稻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深入探讨了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稻种子;处理技术;催芽;晒种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03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全球有超过50%以上的人口日常主食就是大米。

水稻具有稳产、高产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水稻种植离不开水稻种子,水稻种子经过处理之后可减轻水稻种传病害,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为日后水稻的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1晒种
晒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子的活力,晒种时间通常要选择一个阳光明媚、光照充足的好天气,晒种时要做到定时翻动,且种子摊铺要薄,晒种时间控制在3d即可,晒种完毕之后1~2d再播种。

晒种的优点较多,病菌(附在种子表面)可通过太阳光线来杀死;晒种可让种子内部保持均匀的含水量,能够让日后种子整齐萌发;晒种可提高种温,增强种皮的透性,提高发芽势;晒种可将香草酸、谷壳内酯A、离层酸、谷壳内酯B等种子内发芽抑制物质浓度予以降低,明显加快发芽速度。

2选种
选种方法采用比重法,即:将10kg盐或15~20kg黄泥放入50kg清水内进行搅拌成盐水或黄泥水,用波美氏比重计进行选种。

可采用清水选、风选、筛选等多种方法来选种。

待选种完毕之后,为了避免日后影响发芽,务必要将种子冲洗干净,选出优良、无杂质、无病虫、充实的种子。

3浸种消毒
浸种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水稻种子吸足水分之后增强呼吸作用,在酶物质的作用下将种子上的胚乳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而后再将这些可溶物质运送到幼根、幼芽等处;浸种时间控制在20~30h。

种子发芽时机为吸水量达到25%的种子重量,但若要让种子充分发芽,吸水量要达到40%的种子重量。

浸好种的标志是:种胚膨大,稻谷的状态呈半透明,稻壳颜色变得较深。

浸种消毒具有高效、节本、省工等明显特点,既可避免出现水稻条纹叶枯病、虫传病毒病,又可控制小粒翘穗、水稻恶苗病等病害。

值得注意的是,水稻种子浸种时要浸泡吡虫啉、浸宝等药剂。

每3~4kg水稻种子施加8~10g吡虫啉(浓度为10%)+2mL浸宝+5kg水,或者6g蚜虱清可湿性粉剂(浓度为10%)+2mL浸丰乳油(浓度为4.2%)+2mL 施百克乳油(浓度为25%)+5kg水。

药剂浸种时间控制在60~72h;浸种后可不对水稻种子清洗,可直接播种或者催芽。

注意事项是最适宜浸种的场所是在室内,若由于条件有限而不得不在室外浸种,则需遮光处理。

水稻种子浸后不需淘洗,以免对种子发芽率造成影响。

为了避免稻种的发芽势或发芽率受到影响,务必要对水稻种子量、水量和浸种药剂量的配比予以严格控制。

先配好药液,再投入稻种。

4催芽
4.1 高温破胸
在酶物质的催化反应下,水稻种子会出现露白等现象。

众所周知,环境温度高低与酶物质的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温度越高,那么酶物质就越活跃,就越易出现种子露白的现象,最佳的环境温度是35~38℃,最高环境温度不可高于40℃,否则的话,对水稻种子催芽不利。

在开始催芽时,可在箩筐内装入谷种,并且在温水(温度控制在45~50℃中洗种3min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洗种时间与水温应该基于环境气温高低来适当调整,为了避免谷种被烫伤,谷温不高于40℃。

待将谷种捞起后,可用塑料薄膜或稻草(已消毒)来覆盖,并且将其放入密闭的室内12h及以上,这样一来就可实现破胸。

4.2 适温催芽
谷种翻动的时机选择在种子露白程度达到90%以上时,谷种翻动时的温度要控制在28~32℃,若温度超过34℃,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烧芽的现象,也会对谷芽日后的茁壮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

催芽过程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翻动淋水的频率控制在2~3次/d。

4.3 常温炼芽
待谷种的芽长到大半粒谷长、谷种的根长到1~2粒谷长时,可摊开谷种来降温;待谷种的温度与周围的自然气温接近时再进行常温炼芽,以此来提高谷种对于外界条件的适应。

如果当时的天气为寒潮不能在室外播种,那么可在室内的竹垫上摊开谷种(厚度控制在5cm)。

保持谷种不干白,干了喷些水。

等天气好转,及时播种。

参考文献
[1]魏明.水稻种子贮藏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业,
2011(8):160-164.
[2]陈磊.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水稻种子试验总结[J].北方
水稻,2011(4):191-195.
[3]杨蕾,李翠玲,吴丽娟.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试验效果分
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2(2):106-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