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期末论文

环境与健康期末论文
环境与健康期末论文

论述污染生物积累放大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我们身边的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而我们的生活,学习与生产都离不开周边的环境,生物污染已经随处可见,这些污染生物不断积累放大,数量增长速度极快,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的空气,我们的水资源,我们的食物都受到了污染生物的影响,这些污染生物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我们必须严肃重视对污染生物的处理和预防。

关键字:生物污染,生物积累,生物放大,健康,危害

生物积累是指一个生物在整个代谢的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物质,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程度也用浓缩系数表示。

生物放大是指污染物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生物污染由可导致人体疾病的各种生物特别是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环境(大气、水、土壤)和食品的污染。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工厂废水、垃圾和人畜粪便(以及大气中的漂浮物和气溶胶等)排入水体或土壤,可使水、土环境中虫卵、细菌数和病原菌数量增加,威胁人体健康。污浊的空气中病菌、病毒大增,食物受霉菌或虫卵感染都会影响人体健康。海湾赤潮及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某些藻类等生物过量繁殖。也是水体生物污染的一种现象。

生物污染按照物种的不同,可以分为:

动物污染(主要为有害昆虫、寄生虫、原生动物、水生动物等)

植物污染(杂草是最常见的污染物种,还有某些树种和海藻等)

微生物污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生物污染的主要特点:

1.污染物在体内浓度>环境浓度

2.污染物在体内毒性>环境中毒性(生物转化的增毒)

3.污染物在体内浓度>环境中浓度

4.污染物在体内毒性<环境中毒性(生物转化的减毒)

5.污染物被生物降解或净化(同时可造成生物浓缩,积累)

6.生物体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和抗性

生物污染监测的方法:

生物污染具有预测难,潜伏期长,破坏性大的特点。

1光谱分析法

2色谱分析法

3电化学分析法

4放射分析法

5联合检测技术

身边几种常见的生物污染的积累和放大

重金属污染:

比如,重金属铅、汞、镉等原本就对人和生物有害,但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就更大了。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的损伤。汞是以甲基汞的形式对人体造成伤害,甲基汞在体内代谢缓慢,可引起蓄积中毒,而且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与大脑皮层的巯基结合,影响脑细胞的功能。镉对机体的危害是破坏肾脏的近曲小管,造成钙等营养素的丢失,使病人骨质脱钙而发生骨痛病。

这几种重金属在食物链中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完成的。环境中的铅

容易污染的食品主要是蔬菜,由于环境中的铅在土壤中以凝结状态存在,因此通过作物根系吸收量不大,主要是通过叶片从大气吸收,所以蔬菜中铅含量富集程度以叶菜最高,其次是根、茎类、果菜类。对食品中铅含量的调查显示,靠近公路两侧的蔬菜的铅含量远远高于远离公路的蔬菜,这既说明含铅汽油是污染源,也说明了铅的放大作用途径。

汞主要蓄积于鱼体脂肪中,鱼是汞的天然浓缩器,鱼龄越大,体内富集的汞就越多。不同鱼种富集汞的能力不同,鱼体中汞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来说,食肉鱼体内汞含量大于食草鱼,吃鱼的鸟在体内蓄积的汞更多。所以,人们在选择鱼的消费时,也应当有一个顺序,即从草鱼到食肉鱼,从淡水鱼到海鱼。尽管江水中汞含量较低,但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鲶鱼等食肉鱼中汞的含量也大大增加,因此也应当成为人们消费时的一种不宜选择的标准。

近年来,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的迅速发展、农药与化肥的大量施用, 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 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 在过去的50 年里, 全球排放到环境中的镉、铜、铅和锌分别达22 000、939 000、783 000 和135 000 ,t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土壤[ 1] 。土壤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 易于积累, 最终通过生物富集途径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 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并日益成为环境、土壤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水体生物污染

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和某些昆虫等生物进入水体,或某些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或影响渔业生产的现象。地面的微生物、大气中飘浮的微生物均可进入水中而污染水体。河川、湖泊淡水中微生物的数量一般取决于季节、降雨量和流入水量。邻近城镇的水体,含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卵较多。地下水如井水、泉水,埋藏愈深,微生物愈少。受污染的水体可带有伤寒、痢疾、结核杆菌和大肠杆菌,还有螺旋体和病毒。水体中的寄生虫有血吸虫(卵和毛蚴)、痢疾变形虫、线虫、贾第虫以及一些有害昆虫如蚊、蚋、舌蝇等的幼虫。海水中病原菌比淡水少,但海滨、港口因接纳污水,也常含有病原菌。水生生物中常带有致病菌。鱼的受污染部位主要是口腔、鳃、胃、肠及排泄腔等。贝类中与病原菌关系密切的是牡蛎,它可传播伤寒。污染水体的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细菌、钩端螺旋体、病毒、寄生虫和昆虫等。在自然界清洁水中,1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在100个以下,而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体可达100万个以上。受污染水体中的不同生物对人类可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

水体污染来源: a.工业污染:座水、废渣、废气《工业“三反”》。 b.农业污染: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川。 c.生活污染: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防治措施:

a.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b.农业上:提们使川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欲中处理和排放。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微生物多数是借助土壤以及人和生物体传播,或借助大气飘浮物和水滴传播。

飘浮物以及病人、病畜等的喷嚏、咳嗽等排泄物和分泌物所携带的微生物中,常见的有杆菌(如无色杆菌、芽孢杆菌)、球菌(如细球菌、八叠球菌)、霉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腐生性微生物。大气中因生物因素造成的对生物、人体健康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危害,就是大气的生物污染。大气生物污染主要包括:(1)大气微生物污染,由许多飘浮在大气中的微生物所造成的直接污染。这些污染大气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但主要对环境抵抗力较强的有八迭球菌、细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各种霉菌和酵母菌的孢子等。(2)大气应变污染物,由许多能引起人体变态反应的生物物质,即变应源造成的大气污染。这些污染大气的变应源有花粉、真菌孢子、尘螨、毛虫的毒毛等。(3)生物性尘埃污染,许多绿化植物,如杨柳等的生物有细毛的种子、梧桐生有绒毛的叶片等,在种子成熟或秋季落叶时,所造成的生物性尘埃对大气也有污染。

室内生物污染

细菌、真菌、过滤性病毒和尘螨等都会构成室内生物性污染。室内空气生物污染是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病毒、生物体有机成分等。在这些生物污染因子中有一些细菌和病毒是人类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有些真菌(包括真菌孢子)、花粉和生物体有机成分则能够引起人的过敏反应。室内生物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很大危害,能引起各种疾病,如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哮喘、建筑物综合症等。

迄今为止,已知的能引起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毒就有200种之多,包括目前正在传播的非典病毒,这些感染的发生绝大部分是在室内通过空气传播的。其症状可从隐性感染直到威胁生命。

一是霉菌,它是造成过敏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来自植物的花粉,如上面提到的悬铃木花粉

三是由人体、动物、土壤和植物碎屑携带的细菌和病毒

四是尘螨以及猫、狗和鸟类身上脱落的毛发、皮屑。

污染因子

霉菌

霉菌是一种能够在温暖和潮湿环境中迅速繁殖的微生物,其中一些能够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道及肠道疾病,如哮喘、痢疾等。患者会因此精神萎靡不振,严重时则出现昏迷、血压下降等症状。

尘螨

尘螨是最常见的空气微小生物之一,是一种很小的节肢动物,肉眼是不易发现的。尘螨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室内空气中尘螨的数量与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相关。家庭装饰装修中广泛使用地毯、壁纸和各种软垫家具,特别是空调的普遍使用,为尘螨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也是室内尘螨剧增的原因之一。

军团菌

目前已知军团菌是一类细菌,军团菌可寄生于天然淡水和人工管道水中,也可在土壤中生存。研究表明,军团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约1年,在河水中存活约3个月。军团病的潜伏期2~20天不等。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有寒颤、肌疼、头疼、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病死率高达15%~20%,与一般肺炎不易鉴别。

防治

造成生物污染有大自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由于人类商贸往来、旅游活动和其他交流活动的增多,增大了生物污染防治的难度,因此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要进一步严格进口货物的动植物检疫及微生物检疫工作,防止外来生物随货侵入

二要减少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引进前必须经过充分论证

三要加强有关生物污染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国家级监控体系和数据库

四要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增强环境保护、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防止生物污染的意识

五要对已经发生的生物污染积极进行治理,防止其继续传播扩散,造成更大的危害。

六要严格控制污染源;加强对病原生物在环境中传布途径的研究,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进行防治

七要注意工业的合理布局以及生产过程的消毒和检验措施。如植物种子的消毒浸种、拌种、有机肥料的无害化处理、食品生产的严格卫生检验等。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几大公害事件。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酸雾、氯气、臭氧等)会刺激上呼吸道黏膜表层的神经末梢,引起支气管反射性收缩和痉挛、咳嗽、喷嚏等。在低浓度毒物的慢性作用下,呼吸道的抵抗力逐渐减弱,诱发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还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心性疾病。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由于不能为人体感官所觉察,危害性比有刺激性气体还要大。此外,大气中一些有害化学物质对眼睛、皮肤也有刺激作用,有的有臭味还可引起感官性状的不良反应。大气污染物还会降低能见度,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破坏绿化,腐蚀建筑物,恶化居民生活环境,间接影响人体健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②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③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④间接影响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有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或与动物有关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土壤传染给人;土壤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后,对人体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对人体产生影响。任意堆放的含毒废渣以及被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土壤,通过雨水冲刷、携带和下渗会污染水源。人、畜通过饮水和食物可引起中毒。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等引起的。动物性食品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导致食用者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植物性食品易被农药等化学物质及霉菌等污染,导致食用者发生农药中毒或霉菌中毒等;大多数的添加剂都是化学物质,多数都有一定的毒性,过多摄入会在人体内积累,产生对人体有害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1单选(2分) 构成大腿围度的几种主要成分中,哪一种最容易减少 A.皮下脂肪 B.韧带 C.股骨 D.肌肉 正确答案: A 2单选(2分) 1895年,由美国人发明了排球运动。 A.威廉姆斯 B.詹姆斯.奈史密斯 C.保尔·黎伯 D.威廉·G·摩根 正确答案: D 3单选(2分) “让参与者成为享受运动,实现人生潜能的一代”是哪一个健康促进的愿景 A.体育振兴计划 B.健康公民计划 C.运动是良药 D.为动而生 正确答案: D 4单选(2分) 时期,战争频繁,为了抵御侵略,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的民间习武活动蓬勃兴起,

这一时期由于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卖艺为生的艺人,表演形式也丰富多彩,使得套子武艺开始大量出现,对武术向表演化发展影响深远。 A.唐代 B.明代 C.宋元 D.汉代 正确答案: C 5单选(2分) 下列那位运动员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的运动员 A.李富荣 B.庄则栋 C.容国团 D.张燮林 正确答案: C 6单选(2分) 篮球规则规定,篮圈离地垂直高度为 米 米 米 米 正确答案: D 7单选(2分) 下面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包括 A.拉丁舞 B.卧推

D.环岛骑行 正确答案: B 8单选(2分) 减小肚皮应采用哪一类运动 A.长时间大强度 B.长时间低强度 C.短时间低强度 D.短时间大强度 正确答案: B 9单选(2分) 构成大腿围度的几种主要成分中,哪一种最容易减少 A.股骨 B.皮下脂肪 C.韧带 D.肌肉 正确答案: B 10单选(2分) 哪一个季节人体脂肪合成速度最快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正确答案: A

《环境与健康》论文

论雾霾与人类健康 姓名:曹赟班级:金数131班学号:1311310010 摘要: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雾霾、PM2.5、健康、措施、启示 正文: 雾霾的概念: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雾霾天气: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众所周知,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多为PM2.5。雾霾中的PM2.5小颗粒,不光是粉尘,还有烟尘,包括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的废气等,这些物质都含有很多环境污染毒素,学术统称为环境污染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吸收侵入人体。 2013年11月04日,中国社科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报告称雾霾天气影响健康,除众所周知的会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等,还会影响生殖能力。这一说法得到众多生殖专家的认同。北大医院男科主任医师辛钟成表示,雾霾影响生育系统是有根据的,相比较而言,男性生育系统比女性更易“受伤”,从新生儿到成年男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雾霾天气除了会影响男女生育能力,还会影响孕妈妈腹中的胎儿健康。美国一项研究曾对每位怀孕妇女周围环境的48小时空气样本进行采集,白天采用便携式空气监测器,夜间则把空气监测器置于床边。这是首次针对孕期空气污染对胎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怀孕妇女,娩出的宝宝出生体重降低9%,头围数减少2%,而生活在空气相对较好的环境中的怀孕妇女娩出的宝宝则没有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和胎儿的低出生体重和小头围有影响,研究显示环境污染已对纽约市的胎儿生长构成威胁。 雾霾容易引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传染病。专家指出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这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由于雾霾使紫外线强度降低,从而使雾中的一些病原体活性增强,导致传染病增加,甚至诱发头痛、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

环境与健康期末论文

环境与健康期末论文 专业:音乐表演 学生姓名:邓盛燕 学号: 20131085

目录 内容提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的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我国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 2、这些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 3、怎样做好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促进人民健康·····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了解社会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什么是社会病····················错误!未定义书签。 2、社会病与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我对当前社会环境的认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对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的认识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等。其中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占其中的主要因素。 2、水环境污染问题: 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限制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水体中的藻类、细菌等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水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水危机中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 3、垃圾处理问题: 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处理能力不足,处理率偏低。垃圾产生量大而处理率低的矛盾突出。处理场的废水、废气大多任意排放,严重污染空气和地下水。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危害着农田、牧场、交通及人民生活,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和环境退化。 5、水土流失问题: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复习题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复习题 判断题: 1、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细菌学指标。( ) 2、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波长是C 段:200~275。( ) 3、饮用水卫生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 水型地方病。( ) 4、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 ) 5、光化学烟雾是强还原物。( ) 6、水俣病由汞污染引起。( ) 7、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 ) 8、水俣病是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慢性损害。( ) 9、肉毒毒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剧毒毒素。( ) 10、我国居民热能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 ) 11、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循环系统。( ) 12、对机体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紫外线是B 段。( ) 13、儿童计划免疫属于二级预防措施。( ) 名词: 1、硅沉着病(矽肺): 2、合理膳食: 3、游离性余氯: 4、食物中毒: 5、环境污染: 6、生物富积作用: 7、食物中毒: 8、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简答题: 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饮水消毒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什么? 3、简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 4、简述食物中毒的特征? 5、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选择题: 1、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 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 B .不发生食物中毒 C .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D .不发生急、慢性中毒 E .不发生水型地方病 2、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 A.吸收 B.蓄积 C.转移 D.代谢 E.分布 3、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锰 B.铬 C.镉 D. 铅 E.硒 4、饮用水净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 B.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C.使水质达到细菌学检验项目的限值 D.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E.除去水中有毒物质 5、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A.氯化消毒 B.臭氧消毒 C.紫外线消毒 D. 碘消毒 E.物理消毒 6、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 A.次氯酸 — ?? (OCl)2?????? ?? — E.以上都有效

选修课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期末试题 1.请查阅新闻资料,以近年来(2012年)以后某件我国境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 件为例,分析其污染来源和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 分析:2015年6月17日安徽池州河水被污染千亩田变荒地 污染来源:从2012年起,香隅化工园管委会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陆续从村民手中流转了这些土地。被流转的土地总面积一万亩,其中有数千亩是农田。香隅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阮成友解释称,这么做,主要因为化工园的建设,需要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但如今这些土地的灌溉水源已经遭到严重污染,想种地都不行。有条河沟,名叫通河,被香隅化工园管委会流转的耕地中,曾经有很大一部分靠这条河灌溉。然而通河河水漆黑一片,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通河水污染源主要有:(1)这条河沟长一千多米,两边有多家化工企业,有不少排水口分布在河沟两岸,有的还不断往沟里排水。沟里的污水看似和下游隔开了,但其实那道土堤坝形同虚设。(2)一旦发生洪涝灾害,里面的水一满就得挖。污水就从这河里往外面流,不经过任何处理。通河水从灌溉水源变成了有害水源。(3)部分企业偷排污水到通河水道,污水沟多次被偷挖放水无人监管。(4)致癌物苯超标136倍污水直排长江,造成水污染加剧。 健康危害:水源中苯超标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苯进入人体后,在肝内细胞色素P450作用下,烟酰胺腺嘌呤磷酸脂酶(NADPH)被氧化产生H202,H202羟化苯产生酚,酚再被氧化产生氢醌或儿茶酚胺,HQ或CAT被羟化产生BT,苯的这些代谢物被输送到骨髓,HQ在骨髓内被氧化产生苯醌。一系列研究认为,苯的这些代谢物中HQ和苯醌是造成骨髓中毒并导致白血病的最终毒物;同时也会导致致癌、致畸作用,大量饮用苯超标的水源对生育有极大的影响。 2.请分析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环境与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环境(environment)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和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人类生命始终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为环境中,经常在物质和精神心理的双重因素影响之下。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促进健康,需要充分开发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但是也会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使环境受到破坏,使人体健康受到影响,当这种破坏和影响在一定限度内时,环境和人体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能力使失衡的状态恢复原有的面貌;如果超过环境和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可能造成生态失衡及机体生理功能破坏,甚而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因此人类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环境意识,认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建立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标准,避免环境退化和失衡,这是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准则。 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的异常改变,如果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破坏人的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对立统一而生病。如《内经》说:“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

环境卫生与健康论文

环境卫生与健康 ——浅谈PM2.5 临床一班吴俣佳12880116 近几年,一个新的热门名词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PM2.5。那到底什么是PM2.5,PM2.5又给我们的环境卫生与健康带来了什么影响呢,下面就浅谈一下这PM2.5。 当大量细颗粒物浮游在空中,大气能见度就会变小,天空看起来灰蒙蒙的,气象学把这一现象叫做“灰霾天”,而PM2.5正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秋冬交界时节,我国北方地区灰霾天气频发,被称为灰霾“元凶”的细颗粒物(PM2.5)受到空前关注,有关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也引发了一系列热议。 一、关于PM2.5 PM2.5颗粒在空气动力学中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有时候,学者也将PM2.5等同于气溶胶,“所谓的气溶胶、细颗粒物,其实就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细颗粒物,简称PM2.5。” 二、PM2.5来源及成分 PM2.5的形成方式有三种:1、直接以固态形式排出的一次粒子;2、在高温状态下以气态形式排出、在烟羽的稀释和冷却过程中凝结成固态的一次可凝结粒子;3、由气态前体污染物通过大气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二次粒子。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PM2.5的来源复杂,成分自然也很复杂。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其它的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三、PM2.5危害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6%,得肺癌的死亡风险上升8%。 四、PM2.5监测现状 PM2.5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纳入监测范围。目前,PM2.5的监测尚无国际标准,而我国至今仍没用着1996年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10的监测标准。在环保部近期进行的《标准》修订版中,对于PM2.5仅设置了参考限值。随着污染物数量和类型发生的巨大变化,标准滞后于现实的问题逐渐凸显。2011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新的监测项目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2012年1月18日,环保部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将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和PM2.5(可入肺颗粒物)的监测。中国的PM2.5标准拟于2016年生效。如果仅从标准的数值来看,中国即将发布的新标准已经与WHO过渡期目标-3一致。2012年要在京津冀、长

学习《环境与健康》有感

学习《环境与健康》有感 软件(软件工程)1103 班学号:20111455 姓名:肖一多通过一个学期对《环境与健康》的学习,我才意识到以前对生活中自己周边的环境与健康的相关问题认识颇浅,这门课程中所提到的相关知识也使我对环境与健康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学习这门课程以前我对环境的理解就只局限于自己身边可以看得见的,然而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后,我对之前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就拿通常所说的环境污染而言吧,以前一直把环境的污染理解为就是水污染、白色垃圾污染等自己可以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境况。而学习《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以后才发现,事实上还有很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污染,只是我们忽视了,或者没有感觉到而已。 都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21世纪时代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能深深地感受到,高科技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实实在在的污染与破坏。但是你们是否察觉到那些潜在的污染,譬如噪音污染,当我们工作与学习时,是否也碰到过类似地这些问题,白天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建筑施工,烟花炮竹...晚上则是音乐厅卡拉OK,商铺高音喇叭...再譬如光化学污染,如今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不少都报出过大雾弥漫好几天,能见度极低,给交通

造成严重不便,如果吸入大量的氮氧化物形成的烟雾,更是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又譬如核污染,对于核污染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曾经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所造成的污染,如今人们都谈虎色变,日本地震所造成的核电站倒塌,放射性物质扩散更是给人们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霾。最可怕的就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辐射所造成的污染。研究表明,当电磁辐射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生物机体功能或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即辐射污染。就拿家用电器来说,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微波炉、无线电话等无不一是产生着电磁辐射,不可否认其或多或少的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吧。 谈到这里,我呼吁大家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融洽相处,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或许是随手带出早餐后的垃圾袋,或许是自己上课前关掉自己的手机铃声,相信即使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能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与健康增添一份光彩。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卷(带答案)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试卷姓名:单位:部门: 质量管理体系部分(58 分) 一、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中。每题 2 分,共 14 分) 1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 A 具体方法 B 实施指南 C 参考原则 D 理论基础 E 实施准则 F 应用指南 2 质量手册必须包括() A 顾客的要求 B 产品的特性 C 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表述 D 形成文件的程序 E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及删减的说明 F C+D+E 3 GB/T19001-2000 标准要求对哪些活动作出评审() A 设计和开发 B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 C 不合格 D 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E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F 所有上述答案 4 设计输入不包括() A 功能和性能要求 B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 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D 产品接受准则 E A+B+C 5 对不合格品应予以纠正,并且在纠正后() A 采取措施 B 提出处置意见 C 予以放行 D 交付使用 E 再次验证 F 保留记录 6 标准规定应进行资格鉴定的人员是()

A 所有生产工人 B 管理人员 C 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 D 已确认过程的作业人员 E 专业技术人员 7 审核员应由()担任 A 具有相关的技术或质量管理工作经历的人 B 受过专门培训的人 C 有资格实施审核并能胜任的人 D 独立于审核活动的人员 E 所有上述答案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最高管理者负责制定质量方针并确保各级人员都理解并贯彻执行。 2 ()所有对组织提供产品的供方都应进行评价。 3 ()组织只需对满足顾客要求的生产和(或)服务运作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视。 4 ()质量方针为质量目标的建立和评价提供了框架。 5 ()GB/T19004-2000/ISO9004:2000 不是 GB/T19001-2000/ISO9001:2000 标准 的实施指南。 6 ()GB/T19001-2000/ISO9001:2000 不是 GB/T19004-2000/ISO9004:2000 已成 为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标准,因此该两项标准的结构和适用范围都是相似的。 7 ()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各工序质量。 8 ()纠正措施的采取是在不合格出现以后。 9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0 ()顾客没有投诉表示顾客满意。 三、简答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1 GB/T19001-2000 标准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请写出质量管理体系 主要过程名称及其涵义。

环境与健康考试题库

环境与健康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防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三级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3.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实的或远期的作用。 4.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活动领域的总称,是由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所构成。不仅是生物生长的场所,也是生命诞生、繁衍和发展的场所。其中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交换。 5.原生环境:是指自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原生环境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6.次生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是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 7.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8.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剂量增加,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9.物质蓄积:经过多次反复暴露后,环境中有害因素或环境化合物在体内具有蓄积性,如果在机体靶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或剂量蓄积到有害作用水平,就将这种现象称为物质蓄积。 10.功能蓄积:机体虽然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有害因素或化合物,却难以在体内检测出该物质,但这种有害效应可以逐渐累积,最终导致器官或组织机能的改变,表现出中毒的病理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11.易感人群:当环境发生改变或环境中有害因素发生作用时,人群对此的反应存在着差异。通常将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12.环境应答基因:是指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的相关基因。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是导致人群易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某些环境暴露疾病具有高度相关性。 13.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生物群落之间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在这个系统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循环。这种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1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各个组成部分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转移,使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输入、输出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15.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形成的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16.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不易降解的化学性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从一种生物体向另一种生物体转移,并逐渐增大在生物体中的浓度。通过食物链,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环境污染物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17.生物蓄积作用:指同一生物个体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因而在生命过程中该物质在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的现象。

环境与健康(小论文)

陕西理工学院 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环境与健康 课 后 作 业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101班 李昀洋

环境与健康——人力资源管理 导论:本人是在《环境与健康》的学习中,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本专业课程进行的此次分析比较,参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中相关规定并结合自身所学进行思考,对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关系的过程中生命健康安全事宜进行描述。 关键字:职业病,劳动安全,人力资本,工伤事件,职业安全,劳动者权益保护法,以人为本,革新体制。 一、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了解到有关劳动安全的问题,如职业病——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和各类危害。 具查询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当前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的立法和监察、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与宣传、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等。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目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协助高层管理者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工作条件,消除和预防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伤亡、职业病和急性职业中毒)以避免各类不必要的劳动纠纷事件,保障劳动者以健康的劳动力参加社会生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确保用人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当然现在再把以人为本放在嘴边已是老调重弹,如今的社会不应一味

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期末论文

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污染不仅对会大自然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同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各种伤害。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现状对人体健康影响,包括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急性和慢性作用、气象要素的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空气环境;空气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气象因素;人体健康 1.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即大气污染物,通常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以及飘尘、悬浮颗粒等,有时还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对人体或生态系统具有不良效应。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空气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 2.空气中的污染物分别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2.1二氧化硫SO2 主要危害:形成工业烟雾,高浓度时使人呼吸困难, 是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的元凶;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SO4)在云中形成酸雨,对建筑、森林、湖泊、土壤危害大;形成悬浮颗粒物,又称气溶胶,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部, 对肺有直接损伤作用。 2.2悬浮颗粒物TSP(如:粉尘、烟雾、PM10)主要危害:随呼吸进入肺,可沉积于肺,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颗粒物上容易附着多种有害物质,有些有致癌性,有些会诱发花粉过敏症;沉积在绿色植物叶面, 干扰植物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和水分的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厚重的颗粒物浓度会影响动物的呼吸系统;杀伤微生物, 引起食物链改变,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遮挡阳光而可能改变气候,这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2.3氮氧化物Nox(如:NO、NO2、NO3)主要危害:刺激人的眼,鼻, 喉和肺,增加病毒感染的发病率, 例如引起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流行性感冒,诱发肺细胞癌变;形成城市的烟雾, 影响可见度;破坏树叶的组织,抑制植物生长;在空中形成硝酸小滴, 产生酸雨。 2.4一氧化碳CO 主要危害:极易与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结合,结合速度比氧气快250倍,因此,在极低浓度时就能使人或动物遭到缺氧性伤害。轻者眩晕, 头疼,重者脑细胞受到永久性损伤, 甚至窒息死亡;对心脏病、贫血和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伤害性大;引起胎儿生长受损和智力低下。 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碳氢化合物)主要危害:容易在太阳光作用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在一定的浓度下对植物和动物有直接毒性;对人体有致癌、引发白血病的危险。 2.6光化学氧化物(如:臭氧O3)主要危害:低空臭氧是一种最强的氧化剂,能够与几乎所有的生物物质产生反应,浓度很低时就能损坏橡胶、油漆、织物等材料;臭氧对植物的影响很大。浓度很低时就能减缓植物生长,高浓度时杀死叶片组织, 致使整个叶片枯死,最终引起植物死亡,比如高速公路沿线的树木死亡就被分析与臭氧有关;臭氧对于动物和人类有多种伤害作用, 特别是伤害眼睛和呼吸系统,加重哮喘类过敏症。 2.7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恶英、甲醛)主要危害:有致癌作用;有环境激素(也叫环境荷尔蒙)的作用。 2.8重金属(如:铅、镉)主要危害:重金属微粒随呼吸进入人体,铅能伤害人的神经系统, 降低孩子的学习能力,镉会影响骨骼发育,对孩子极为不利;重金属微粒可被植物叶面直接吸收,也可在降落到土壤之后, 被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降落到河流中的重金属微粒随水流移动, 或沉积于池塘、湖泊,或流入海洋, 被水中生物吸收,并在体内聚积, 最终随着水产品进入人体。 2.9有毒化学品(如:氯气、氨气、氟化物)主要危害: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体有直接危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试题(含答案)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24分,每题1分。) 1、在确定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其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效果。 2、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环境影响。 3、水、电的节省或有效利用也是污染预防的一种方式。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劳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6、在判断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全过程,应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7、某厂的噪音排放已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被识别为重要环境因素则仍然需要降低噪声的排放。 8、对危险源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两个方面。 # 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和综合治理。 10、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1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二、判断题(30分,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 ( 1、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因素。(√) 2、环境因素识别就是要识别出重要的环境因素。(×)

3、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就是要重新编制新文件代替所有的现有文件。(×) 4、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必须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进行评审。(√) 5、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有害的,所有都应该想办法加以削减。(×) $ 6、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组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它包括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紧急情况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 8、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是组织自我设定在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方面要达到的目的。(×) 9、在环境法律、法规变更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10、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当包括污染预防的内容。(√) ! 1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使组织能够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持续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12、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关键岗位应制定具体操作的运行标准,可以用文字、图示或样品等表示。(√) 13、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的监测和测量只是污染物排放的监测。(×) 14、噪声污染与其他污染相比具有暂时性,即噪声停止发声后,危害和影响随之消除,是没有长期和积累影响的。(×) 15、合规性评价就是对使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的定期评价。(×) " 三、单选题:(20分,每题2分) 1、“健康损害”是指可,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C ) A 证实的 B 追溯的 C 确认的 D 诊断的 2、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C ) ~

环境保护与健康论文

环境保护与健康论文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浅谈环境保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就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环境保护”即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其至少含有三个层面的意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这3个层面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侧重而又统一的。3者并不矛盾、更不对立。 目前,全球存在的10大环境问题主要为:1、土壤遭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3、生物的多样性减少4、森林面积的减少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6、化学污染7、混乱的城市化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9、空气污染10、极地臭氧层空洞。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影

环境与健康复习题

环境与健康复习资料——2012-05 一、填空 1、生态平衡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物 质和能量上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2、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水污染分成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3、城市环境噪音可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 声 4、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为2.8亿立方千米, 居世界---第六位---. 5、目前认为对机体生命必需的--常量元素----是:碳、氧、氮、氢、钙、硫、 磷、钠、钾氯、镁等11种,可占人体固体物质总量的—0.01%-(99.95%)-96%)--以上,至于微量元素,人们已知有铁、碘、铜、锰、锌、钴、铬、钼、氟、硅、锡、钒等。 6、听阀是指人听觉器官感觉到的最小声强,正常人对1000—2000HZ声音最敏感, 以1000HZ纯音测出正常人耳听阀值为______________帕,以声压级表示为___________德拜。 7、剂量越大,__效应越严重__,环境因素的剂量与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 的_关系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8、相同剂量的环境因素对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效应,环境因素的剂量不同 时,各种效应的比例相应改变,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9、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处理法,__化学处理法__和_生物 处理法___三大类。 10、最早发现的致癌物是__________。 11、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_建筑装饰材料_____,_人的活 动___,和__室外污染物___。 1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____6.5__.地球日是每年的_4.22____. 13、水体因接受过多的_杂质_而导致其物理、_化学__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 质的恶化,从而影响到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14、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份:恒定组分__、 可变组分__和不定组分.根据气温垂直于地球表面向上的分布,可将大 气圈分为5层:_热层__,__中间层_,__平流__,_对流__和电离层。 15、联合国于__1972年6月12日在_斯德哥尔摩___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 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_人类环境宣言__>,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16、化学污染物对人体的联合作用,按其剂量—效应关系分为:_相加作用__, 独立作用,协同作用___和__拮抗作用_四种类型。 17、影响环境化学物在人体内分布的最关键因素是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和 对环境化学物的__亲和力__。 18、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 19、生态平衡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上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 输入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20、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 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称为水污

环境与人类健康复习题(完整版)

一.请解释下列各个名词: 1. 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污染,另一类是生态破坏;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 能力,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协调。 2. 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面 而导致温度上升的现象。 3. 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s)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 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光化学氧化物等二次污染物,这些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在大气中蓄积可呈浅蓝色烟雾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4. 生物入侵:由于自然或人类因素的影响,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 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5. 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6. 电磁污染:指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了人类所能承受的程度或仪器的容许限度从而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的 现象。起作用的是电磁波。 7. 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量的强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二、简要回答下列各个问题: 1. 简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1,人口迅猛增加2,生存环境的破碎化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入侵 2. 什么是室内污染,有什么特点? 室内污染指的是家庭居住场所和公共场所的环境污染,特点:1,影响范围广2,接触时间长3,污染物浓度高4,污染物种类多5,污染物排放周期长6,受污染的程度和时间不同 3. 简述臭氧层破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内的DNA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4. 什么是环境激素,有哪些危害? 由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包括许多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的物质;危害:1,影响机体的正常内分泌功能2,导致人类生殖功能异常3,“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环境与生活健康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应对措施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2004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中介及研究单位的推动体系等九大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原因;对策 1.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由3430亿元增至60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更是首破12000亿元,远远超过汽车工业总产值9400亿元的水平。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2.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存在以下几类:一类是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的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另一类是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而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都造成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此外还有一类是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和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相比,我国缺少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制度。例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等。同时,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食品安全"等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尚未有明确的法律定义。 目前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没有严格统一的管理机构,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法律机制在这方面存在缺陷及漏洞。市场上的食品种类繁多,难以加以辨别,比较混乱。这就造成了食品管理机构不能统一管理,更甚至管理机构相互推脱排斥现象等。同时政府部门对于危害食品安

环境污染与健康的论文

环境污染与健康的论文 生存环境是人类健康的基础,一旦环境受到污染必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人类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以及生产活动。不幸的是环境问题自古就存在。古代主要表现为洪水,风暴,地震等,并且这些仍是当今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这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直接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开采和使用自然资源,加重了自然环境的压力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千百年来稳定的生态平衡。人类不断向自然排放污染物,原本这些污染物的毒性和溶度会慢慢降低(环境自净),但由于我们排放的污染物太多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这样环境污染就产生了。 现实是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比较凸显的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 1:大气污染 定义: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危害:对人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时可导致人死亡。对生物,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而发病甚至死亡,植物的抗病性下降,生长发育受阻。对气候,二氧化碳的增多全球变暖,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2:水体污染

定义: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 危害:除使人体患病外,还会影响工农业生产,若水体富营养化,更会使水下生态平衡崩溃。 3:土壤污染 定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危害: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有害物质积累影响人体健康,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 正因为这些污染的存在,我们的身体健康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威胁,总览历史,在近一百年内发生过不少令人惊悚的故事,如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的“多诺拉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骨瘤病事件”,196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