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课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ppt
合集下载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PPT教学课件

S1
R1
A
自转角速度特点:
1.极点为0.
2.其余各地处处相等
S
R
均为15°/小时
B
∠A=∠B
600N 150
300N 150
150 00
600N
837千米
1447千米
②线速度:单位时间 转过的弧长
自转线速度特点:
1.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赤道最大.两极为0. 3.南北60°为赤道处1/2
1670千米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 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方向:自西向东
①侧看:自左向右
②北极上空看(俯看)
逆时针方向
③南极上空看(仰看) 顺时针方向
S
北极上空看(俯看)
南极上空看(仰看)
逆时针方向
顺时针方向
2.速度:
①角速度:单位时间
转过的角度.
花》《_______》《风云儿女》等。
渔光曲
④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_一__江__春__水__向__东__流__》《松花江 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
⑤新中国成立后:初期过分强调_________的作用,题材单一;改 政治宣传
革开放后,《小花》《牧马人》《_______》等相继问世,多部 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 红高粱
【合作探究】 结合“大众报业的发展”有关内容和下列材料:
第一,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报刊,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渗透 和侵入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二,“报”“刊”不分。中国近代 的所谓“报”,实际上既指报,也包括各种期刊。从形式上看, 当时的报刊,大都采用书册式,与期刊无异。第三,中国近代的 办报活动与现实政治斗争关系密切,大部分都是为适应政治斗 争的需要。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件(41张).ppt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⑤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春分日和B秋分日。
小结
运动特征
地球的公转 黄赤交角
方向 速度 周期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课堂检测
B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了多少角度呢? 90度
4.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拍摄地点的纬度,纬度越高,北极 星的高度越大,北极点北极星的高度最大为90°。
课堂探究4
圣马科发射场 (美国)
库鲁发射场 (法国)
美国圣马科发射场和法国库鲁发射场的位置示意
结论: α = 1 = θ
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数
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课堂探究3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 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得到的一张绚丽星轨照片。
思考:
1. 为什么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 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 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
侧视 俯视
角速度 线速度 恒星日 太阳日
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
PART 02.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的运动
地球公转 | 轨道和速度
观察地球公转
思考: 1.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 地球公转是匀速的吗? 3. 地球公转和自转有什么相同点?
• 近似正圆的椭圆 • 不是匀速 • 旋转方向相同
(3)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_恒__星__日__。
小结
运动特征
地球的公转 黄赤交角
方向 速度 周期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课堂检测
B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深圳;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深圳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了多少角度呢? 90度
4.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拍摄地点的纬度,纬度越高,北极 星的高度越大,北极点北极星的高度最大为90°。
课堂探究4
圣马科发射场 (美国)
库鲁发射场 (法国)
美国圣马科发射场和法国库鲁发射场的位置示意
结论: α = 1 = θ
北极星仰角=当地纬度数
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课堂探究3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 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达数小时的曝光,得到的一张绚丽星轨照片。
思考:
1. 为什么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 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 这些恒星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3. 6小时中,这些恒星在天空中转动
侧视 俯视
角速度 线速度 恒星日 太阳日
北极上空 南极上空
PART 02.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的运动
地球公转 | 轨道和速度
观察地球公转
思考: 1.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 地球公转是匀速的吗? 3. 地球公转和自转有什么相同点?
• 近似正圆的椭圆 • 不是匀速 • 旋转方向相同
(3)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_恒__星__日__。
地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PPT课件 中图版优质课件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 1 课时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诱思导学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本身绕其① 自转轴 的旋转运动。
2.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② 逆时针 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③ 顺时针 方向旋转
(2)周期,
参照物 自转角度 时间
内涵
恒星 日
某一④
恒星
(除太阳外)
⑤
360°
⑥ 23时
56分4秒
⑦
真正
周阳
⑨
⑩
360°59′ 24时
⑪
昼夜交替
思维点击 1.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而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 西,其他不变,则恒星日和太阳日的长短将如何变 化? 答案 恒星日变长,太阳日变短。
知识点二 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围绕⑫ 太阳 的运动。 2 特征 (1)方向: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 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 (2)轨道:近似正圆的⑬ 椭圆 形转道,太阳位于其中一 个焦点上。
C.直射南半球,向南移动
D.直射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解析 教师节为9月10日,国庆节为10月1日,该时
间段处于6月22日(夏至日)~12月22日(冬至日)之
间,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先直射北半球后直射南
半球。
课时作业
1.读下图,若图中的大圆是地球,则甲、乙、丙、 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C )
D.a-b
解析 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日公转,一
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59′,所以时间上就比
恒星日多3分56秒。
考查点2 地球的公转
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
(D )
第 1 课时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诱思导学
基础梳理
知识点一 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本身绕其① 自转轴 的旋转运动。
2.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② 逆时针 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③ 顺时针 方向旋转
(2)周期,
参照物 自转角度 时间
内涵
恒星 日
某一④
恒星
(除太阳外)
⑤
360°
⑥ 23时
56分4秒
⑦
真正
周阳
⑨
⑩
360°59′ 24时
⑪
昼夜交替
思维点击 1.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而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 西,其他不变,则恒星日和太阳日的长短将如何变 化? 答案 恒星日变长,太阳日变短。
知识点二 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围绕⑫ 太阳 的运动。 2 特征 (1)方向: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 表示出地球公转方向。 (2)轨道:近似正圆的⑬ 椭圆 形转道,太阳位于其中一 个焦点上。
C.直射南半球,向南移动
D.直射南半球,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解析 教师节为9月10日,国庆节为10月1日,该时
间段处于6月22日(夏至日)~12月22日(冬至日)之
间,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先直射北半球后直射南
半球。
课时作业
1.读下图,若图中的大圆是地球,则甲、乙、丙、 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C )
D.a-b
解析 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日公转,一
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59′,所以时间上就比
恒星日多3分56秒。
考查点2 地球的公转
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
(D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上课课件-PPT【人教版】

地球的自转 | 角速度和线速度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多少?
角速度
360 360 15 / 小时 T 24
两极点为零
赤道最大,约1 670千米/小时
线速度 南北纬 60°处 ,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学以致用】
1.读右图,下列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 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C<B<D B.A=C>B>D C.A=D<B<C D.A=D>B>C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上课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秋分日 9月23日
冬至日 12月22日
春分日 3月21日
23°26´N 0° 23°26´S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上课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太阳直射点由 a→e 的周期为( C ) A.1 个恒星年 B.365 日 6 时 48 分 46 秒 C.1 个回归年 D.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经纬网
A:23 ° 26′N,90°E
B:0°,0°
B
N
A
C 赤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上课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180 C:66°34′N,135°W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上课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第二节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上课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66.5o
23.5o 2.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上课课件-P PT【人 教版】 优秀课 件(实 用教材 )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ppt课件

6.22 3.21 9.23
23.5°N 3.21 0°
12.22
23.5°S
从6.22-12.22日,北半球 渐长,
渐短
(1)在图上标注我国国庆节这一天的大致位置。
(2)该日,太阳直射点在
( 南 )半球,我的季节是 国庆节 ( 秋季 )。
(3)该日上海昼夜长短情况是昼( 短 )夜( 长 ),以 后昼渐( 短 )夜渐( 长 );再过三个月,上海昼夜长短情 况是昼(短 )夜(长),以后昼渐( 长 )夜渐( 短 )。
南极圈出现 极昼 现象
S
12.22(冬至)
1.2018年10月1日,我国南极科考队越冬队员在南
极中山站升起国旗.此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B )
④
A. ①~②段
B. ②~③段
C. ③~④段
①
③
D. ④~①段
②
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周期是 ,
产生1年了
和季节变化长短变昼化夜。 2.春
1.下列现象中,主要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A一年)中,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正午影子的 长短有季节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坐地日行八万里”
2.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
间A.最3月长2,1黑日夜前时后间最短的一天B.是6在月(22日B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周期是 1天 /24小时。
2.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转,从北极上 空看,呈 逆 时针转。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不同经 度地区 地方时 不同。越靠近东 边越早见到 日出。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ppt课件

射点位于赤道和
之间。 ( 2)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海C门昼夜长短状D况是
,主
要是由地球的 南回归线运动造成的,这一天过后,海门的白天继续变
。
昼短夜长
公转
(3)此时,我们在教室里看到的正午太阳短光线照射情况如下图中的
图,正午时太阳高度较
(低或高)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
B
习题训练
3.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 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据此回答问题。
纬线?
现象④:在二分二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⑤:在二分二至日,北极圈与南极圈的 昼夜情况如何?
合作探究2
春分
01.
夏至
冬至
秋分
节气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 北半球极昼极夜
春分
赤道 昼夜等分
---------
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极昼
秋分
赤道 昼夜等分
球昼短夜长
C. 丙-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 D. 丁-冬至-北半球昼夜等长
习题训练
3.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
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据此回答问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图1)上的
→
段,此时太阳直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1年
现象:
四季产生 太阳直射点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 极昼极夜
作业
基础作业
默写自转与公转的特征对比表格
拓展作业
同桌相互模拟地球自转与公转的 过程并讲解其特征
地球自转与公转分解课件

地球的偏角
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地球的偏角。
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 ,称为地球的偏角。这个偏角是稳定的,大 约为23.5度。它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季节变 化和昼夜长度等。例如,由于地球的偏角, 北半球的夏季比冬季长,而南半球的冬季比
夏季长。
04 地球自转与公转 的证明
日出日落的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月食发生在农历满月时,当地球、月球和太 阳呈一直线时,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 导致月球被完全或部分遮挡。日食则发生在 农历新月时,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导 致太阳被部分或完全遮挡。这两种天文现象 都证明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要点一
总结词
恒星日和太阳日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反映,恒星日是地球 自转周期,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恒星日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大约为23小时56 分钟。在这个周期内,地球上的某一点将完成一次完整的 自转,也就是从正面向反面的一次旋转。太阳日则是昼夜 交替的周期,大约为24小时。在这个周期内,地球上的某 一点将完成一次昼夜交替,也就是从白天进入黑夜或从黑 夜进入白天。这两种周期的区别证明了地球不仅自转,还 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这个过程导致 了昼夜的交替。在地球上,随着地球的自转,当某一地区 面向太阳时,该地区处于白天;而当该地区背对太阳时, 则处于黑夜。
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四季的变化。
VS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 。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 赤道两侧的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导 致了四季的变化。在一年中,随着太 阳直射点的移动,不同地区的温度和 气候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了四季。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54张PPT).ppt

(12月22日前后)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分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南北半 球光线适中, 白天和黑夜 等长,接受 的太阳热量 适中,大部 分地区天气 不冷不热。
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北半球 光线强,白 天长,接受 的太阳热量 多,天气热, 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北半球 光线弱,白 天短,接受 的太阳热量 少,天气冷, 南半球相反。
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地球表面有什么现象?
结论:面对 太阳的一面出现 白天,而背对太 阳的一面出现黑 夜,而且白天和 黑夜的时间很长。
地球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
由于地球 自转,这种白 天和黑夜就不 断发生交替, 形成昼夜更替 现象,如图上 的昼半球、夜 半球和晨昏线。
地地 方球 的自 昼转 夜过 现程 象中
太阳高度角的含义
五带的形成
地球上纬 度不同的地方, 在同一时间里, 受到的太阳照 射也不相同, 冷热也有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 温度带,人们 将其划分为五 带
五带的划分
我国是世界上设立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在台湾、广东
等地建起了北回归线标志塔。
这是距广州42千米的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塔身呈火箭 形,高23.5米,占地1024平方米。主体部分由230多种共7 310块 花岗岩石砌成。塔顶有一钢球,其圆孔的垂线与塔底正中的经纬 线交点相互垂直,北回归线正从这个圆孔经过。每年夏至中午12 时26分,太阳直射光线经过这个圆孔的一刹那间,人站在圆孔对 着的经纬线交点时,可以不见影子。
人们模拟出地球的位置图示:
•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
观察地球
的自转,你能 说出地球自转 的基本特征吗?
方向?绕什么 旋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不 同
地球自转与地方时
太阳当头时,人们常说: 现在是中午12点了,这就是 该地的“地方时”。例如, 在上海,太阳当头的时候是 12点。但同一时刻,对远离 上海以西约1 700千米的地 方,太阳还在偏东方向离当 头还差1个小时,对该地而 言只是11点钟。相反,对上 海以东约1 700千米的地方, 太阳早已偏西了1个小时, 它已经是下午1点钟了。
地球的公转
观察地球公转,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如何?与自转方
向相同吗? 2.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方向如何? 3.地轴是直立还是倾斜的? 4.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有什
么变化?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
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变化
地球公转 时,太阳光直 射到地球表面 的纬度位置是 不断变化的, 总在一定的纬 度范围内来回 变化(如图)。
四季的形成
正是由于地球在公转的不同位置受到太 阳照射的不同,才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拓展知识
太阳的直射与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直射时,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 获得的热量就多,反之,受到太阳光斜射的 地方,热量就少。为了区别不同地方受到太 阳光照射的差异,人们用太阳高度角来反映 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当太阳的高度角为90度 时,太阳光为直射,光照最强;太阳的高度 角越低,斜射越厉害,光照越弱,背向太阳 时没有太阳高度角,没有光照。
课 堂 练 习
本节知识小结
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 周期:一天
地
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球 的
Hale Waihona Puke 方向:自西向东自地球的公转 周期:一年
转
和
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公
转
太阳直射与太阳高度角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