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和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测控和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测控和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通用测控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测试技术是科学研究中信自、的获取、处理和

实现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并取得定

}h}或定量信自、的基本方法,是进行军事装各研究,新产品研制和少卜发,以及生产与维护运转中小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测试工作将处于各种现代军事装各系统设公}和制造的首位,并成为生产率、制造能力及实用性水

平的重要标志。据有关数据显示,测试成本己达

到所研制的军事装各系统总成本的5 0 },甚至

?0%而b.,编制测试程序所花的时间比系统设公l 的时间更长。囚此,测试将与现代军事装各系统的设公}和制造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保证现代军事装各系统实际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

一、通用测控技术

随着武器系统的日趋复杂和武器型号的小断

增加,川一展通用测试系统组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很深的战略意义和光明的战略前景。通用测

试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采用通用总线技术、通用

模块技术、远程测控技术、测试与故障诊断一体化设公}技术和测试应用程序自动生成技术等关键技术,按照系统综合测试的总体要求进行系统集成,组建通用测试系统。通用测试技术经过验证,可以应用到军事领域的技术改造和未米新研制武

器系统上,特别是应用到高、精、尖武器系统的

研制中,全而实现军用测试设各的通用需求,推

动测试技术的进步。

一、通用测控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1.通用总线技术

总线接口技术是所有测试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是系统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的必要条件。从

时间跨度上看,其经)ll}了专用测控总线、通用测控总线的发展阶段。I'着测试系统的复杂程度越

米越高,需要检测的性能指标越米越多,组建测

试系统的难度也越米越大,人们逐渐认识到测试

设各的标准化和通用性所带米的好处,特别是

VX工和PX工总线。作为一种高速计算机总线

VMEbus在仪器领域的扩展,VX工总线具有稳定的

电源,强有力的冷却能力和严格的RF I / EIVII屏蔽。由于它的标准少卜放、结构紧凑、数据吞吐能力强、

定时和同步精确、模块可重复利用、众多仪器厂

家支持等优点,很快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过}一多

年的发展,VX工系统的组建和使用越米越方便,尤

其是组建大、中规模自动测量系统以及对速度、精

度要求高的场合,有其他仪器系统无法比拟的优

势。VX工总线测试平台是公认的本世纪初仪器总

线系统和自动测试系统的优秀平台。PX工总线是

PC工总线在仪器领域的扩展,它在PC工总线内核技

术基础上增加了成熟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形成的,

增加了多板同步触发总线和板间局部总线的技术

规范和要求,以便于相邻模块的高速通讯。PX工总

线系统具有高度可扩展性,有良好的制冷能力和

EMC功能,具有先进的数字接口和仪器接口功

能,是非‘.ri’具有竟争力的虚拟仪器测试平台之一。

2.通用模块技术

从早期的GP工B少卜始,仪器生产商和用户就一

直致力于测试设各的标准化、少卜放性和互换性。目前,VX工、PX工等测试总线的模块化仪器己被广泛的应用到测试领域中。通过VX工、PX工总线模块仪器,用户可根据测试的需要,自己设公}所需要的仪

器系统,利用一种或多种功能的通用硬件模块,调

用小同功能的软件模块,组成小同的仪器功能。在

测试需求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和增加测试模块米

满足新的测试要求,从而保证了用户投资的有效

性。除了硬件外,仪器生产商同时还致力于测试软

件的标准化,以VISA( Virtual Instrument Soft- ware Architecture)为核心的软件架构己经成为

测试软件的基础,特别是IVI(Interchangeable Virtual工n s t rumen t)可互换虚拟仪器技术真i巨地使仪器互换成为可能。由一个平台软件实现基本的

数据采集和频谱分析,以及精确的频率校准、精确

的幅值校准、精确的阻尼校准等高精度快速分析,

再由多个模块化的仪器软件基于平台软件上运行,

共用平台软件提供的数据和频谱值,分别实现各自

仪器的小同功能。其特点是在一个平台软件上,多

个模块化仪器软件共享A/D采集数据资源及信号

处理的数据资源,并可同时高速实时运行。虚拟仪

器i h:向综合性、多功能、快捷的多ICI而的虚拟仪器

库的方向发展。

3.远程测控技术

a.单机远程测控方案。单机远程测控系统指

的是,采用一台公}算机对100m以外的被测对象进

行测试和控制的VX工测试系统。采用远程控制方

式和远程信号调理是组建单机远程测控系统的两

种处理方式。

远程控制方式使用外部独立的PC机或工作站,

通过某种外部总线连接到主机箱,从而完成对测控

总线的控制。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公}算机小直接驱动测控总线,而是驱动适于通信传输的总线。通信

总线的一端通过总线适配器连在公}算机的扩展槽上,另一端是测控总线的零槽控制器。外接控制器的接

口必须沟通两种总线,使外接公}算机总线能与测控

总线进行可靠的信自、交换,以保证整个总线测试系统的可靠工作。外接式控制方式小受测控主机箱物

理结构的限制,应用比较灵活。高速MX工一3总线接口将PC工总线延伸到VX工机箱的零槽控制器,可以采用光纤方式进行电隔离和长距离控制需求,零槽

控制器可放置在远离PC机或另外的VX工/PX工机箱200m的地方。基于FOX工接口控制方式采用光学纤

维的高速数据公路传送:在光学纤维的节点之间提

供2km的最大传输距离:具有lOMbytes/s的数据

吞吐量和20Mbytes/s PCI DMA的传输方式:最多支持在一条单一的公路上的126台控制器。在远

距离测控系统中,除了采用局域网技术外,MX工一3

和FOX工是无法替代的。

采用接地、屏蔽、传输线理论等,以模拟传

输的形式,进行远程信号调理可以成功地完成

300m的长线模拟数据传输。连接远端模块和主系统的电缆一定是屏蔽、双绞和纯阻抗性质的:驱

动和接收放大器均是差分的,输出阻抗与电缆的

阻抗相匹配以减少反射:在每一个差分对中的共

模变送器降低了长线传输中的噪声:电缆屏蔽接

地时串接电容以阻断低频接地回路,而通过将RF 地与系统机壳相连使得屏蔽对RF同样有效:模拟

接收放大器和RS485发射器/接收器中的共模的

高度一致性,允许远端模块与采集模块之间存在大量的差分信号,却丝毫没有损失。

b.基于网络的远程测控方案。测试技术网络

化的实用意义至少有以卜3点:有利于降低测试系统的成本:有利于实现远距离测控和资源共享:有利于实现测试设各的远距离诊断与维护。

当今公}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智能

仪表的小断发展,为少卜放式的分布测控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前景。网络化测试技术与仪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太网技术,网络化仪器和传感器,基于WEB的虚拟仪器。基于工nternet网络的工作模式代表了分布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方向,由各种测控仪器与公}算机构成的集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为一体的网络化系统,将成为今后测控领域的主导系统。网络化仪器、网络化传感器、测控公}算机、专家知识库甚至测试人员都将作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由整个网络共享,用户可以在任意地点操纵网络,完成测试控制任务。

4.通用软件技术

通用测试软件平台,是在系统级的硬件与通

用的用户需求之间构筑一个通用集成测试环境,具有仪器控制、代码自动生成、数学分析处理、报表自生成等功能,能够满足多型号武器装各的测

试需要。通用测试软件平台的基本测试思想为:

a.通用测试软件应和通用ATE/ATS系统硬

件平台相适应,建立符合“二化”要求的软件平台,并充分少卜发公}算机强有力的软件功能,使通用测试系统的易用性、可维护性更强。

b.通用测试软件应该是一个可剪裁的软件公

共平台,软件少卜发人员可根据通用测试系统对软件功能的要求,在此通用集成测试环境中进行功

能增减及参数的选配,达到提高测试软件的质量、缩短软件研制周期、降低软件研制费用的目的。

c.采用流程设公}的方式自动生成测试软件,

使测试软件具有图形化、模块化的结构和统一、良好的用户界而,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少卜放性。

通用测试软件平台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集

程序自动生成、编辑于一体的集成化测试程序少}- 发环境。它通过直观的人机对话输入测试参数。它的直接好处是给予用户充分控制模件低层的自由,能充分发挥模件的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

各种测试要求。

5.测控和诊断一体化技术

在使用过程中,为保证安全和可靠性,要求

对武器装各进行以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为主的技

术保障:小仅要能实时、快速、精确地对多种参

数进行测试,而目_要完成大量的数据和信自、的记录。由此可见,少卜发和研制适合现代武器装各技术保障要求的检测维修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通用

自动检测与智能诊断系统可用于武器系统的综合

测试、参数装定、发射瞄准及发射控制等过程中,实时录取系统的信号和数据,并进行实时或后续

的智能分析,可以很好地实现在作战全过程中的

故障监测与诊断。

故障诊断是现代测试系统中小可缺少的一个

重要环节,远程诊断技术则是故障诊断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高级诊断技术,是工nternet与诊断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少卜放式远程诊断体系结构。诊断与控制可以建立在本地服务器与远程服务器的基础之上,远程诊断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是基于Web数据库的7卜放式的体系结构,本地服务器中运行本地诊断系统并通过工nternet与远程服务器上的诊断系统通信实现对测试系统的远程故障诊断任务。在远程服务器上设置了设各诊断、校

准和自检专家库,对应的测试点分配一个工P地址,测试人员可通过测试点提供的信自、米运行设各的诊断和校准程序,同时,本地诊断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利用远程服务器上的资源小断的完善自己。

二、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1.外军中的应用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升始制订“通用

自动测试设各(GPATE) "}划,在军用领域建立

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自动测试设各的硬件和软

件测试平台。空军采用“模块化自动测试设各

(MATE)”标准:陆军采用“综合测试设各系列(工FTE)”标准:海军采用“联合自动化支持系统(CAS S)”标准。所有这些标准均体现升放的系统设}I- in想,使}I算机软件成为测试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标准总线系统(主要是VX工总线)和通用模块化仪器组建测试系统。其中,“综合测试设各系列(工FTE)”是美国国防部两个标准化检测设各之一,它由巡回检测设各、基地修理间测试设各、民用等效设各、电气修理方舱和光电测试设各等5 部分组成,能测试飞机、导弹、装甲车、军舰和C工系统等。法国现阶段采用的自动测试平台系列,主要采用VX工总线硬件结构和SMART标准体系,构

成灵活配置软硬件结构的通用自动测试平台。

2.我国的应用

过去国内导弹测试设各主要以CAMAC设各

为主。)抗天部门2。世纪80年代引进该项技术,并将其作为标准应用到导弹测试系统中。由于

CAMAC自身先天缺陷和我国制造工艺水平的原囚,其过低的可靠性己经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导弹

系统的可靠性和战术性能。

从90年代初,国内就有厂商和科研院所少卜始

跟踪VX工技术,现己经少卜发了相当数量的VX工产品,并在航空航天测试中逐步使用,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以VX工和PX工技术为核心的标准化、模块化测试系统,作为新的标准i h:被广泛地应用到武器系统测试中,并在武器系统的单元测试中设

公}了自检测功能。但总体米看,在系统级的测试系统中,缺少实用的人工智能测试技术和内装测试功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四、结束语

为满足军事领域的需要,ATE, ATS系统i h: 向小型、便携、智能化、自诊断、自校准和通用化方向发展。总之,采用一个通用测试平台,实现多种武器型号在一个平台上的横向集成测试,军民两用和二军通用的发展目标,体现测试技术标准化、模块化、通用性和少卜放性的特点,是当今测控领域的发展潮流。

传感器在现在军事中的运用

常州工学院 题目:传感器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 班级: 11机Y3 学号: 09120240 姓名: 周唯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金祥曙 时间:2014年6月16号

传感器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 11机Y3 周唯09120240 摘要:技术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为了增强人们对传感器及其技术的重要性的认知,阐述了军用传感器在武器装备中的作用、地位与国内外发展趋势,论述了高技术战争需要新型传感器,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对传感器技术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传感器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传感器;军事;作用;趋势 Abstract: Sensor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 today's world is impressive. In order to enhance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nsor and its technology, elaborated the function of military sensors in weapons and equi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gh technology war needs new sensors, high technology weapons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demands of sensor technolog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 development priorities, sensor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ensor; military; role; trend 0引言 在现代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采集-传感器技术,信息传递-通讯技术,信息处理-微处理器(即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技术,也是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感器可将被测目标的各种非电量信息转换成可进行测量的电信号,因此在军事上传感器是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十几年来,发生的历次局部战争中使用的高技术武器上都装有多种传感器,在对目标探测、精确制导、电子对抗、通讯指挥、故障诊断和自我防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认为,一个国家军用传感器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国武器制造层次的高低,决定了该国武器自动化程度的高低,最终决定了该国武器性能的高低。 1传感器简介 1.1定义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传感器主要分类 1.2.1按用途分类: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射线辐射传感器、热敏传感器。 1.2.2按原理分类:振动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真空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军事训练伤与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伤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分析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结合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浅谈常见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分析致伤因素及防治措施。 1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训练科目: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军易致踝关节扭伤,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倒功训练易致颅脑损伤等。 2 训练环境 2.1 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 2.2 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 2.3 训练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 2.4 心理是否平衡心理因素是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上的不适应会引发整生理和精神状态的失调,尤其是新兵缺乏训练基础,部分受训人员有畏惧、焦虑的情绪,影响其身心的放松,肌肉韧带关节僵硬,动作不协调,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2.5 训练部位训练伤发生的部位与主要受训部位相一致。训练伤损伤部位见四肢,尤其好发于下肢,如急性创伤性损伤与过劳性损伤。Lauder等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男性与女性来说,膝盖都是最易受伤的部位,尤以其前交叉韧带为最。训练中,下肢承受的负荷最重,应力长期作用于下肢,增加了下肢受伤机会。 3 军事训练伤的分类

士兵提干考试试题:军事知识重难点整理

士兵提干考试试题:军事知识重难点整理 1、我国义务兵服役期限为:() A)陆军、海军、空军都是2年B)陆军、海军3年,空军4年 B)C)陆军3年,海军、空军4年D)陆军、空军3年,海军4年 2、“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 A)皇姑屯B)长春C)旅顺D)沈阳 3、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多公里。 A)16000B)17000C)18000D)19000 4、《孙子兵法》诞生于()。 A)战国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 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C)人民战争思想D)战争规律 6、不是军事思想的特性有()。 A)时代性B)阶级性C)民族性D)继承性 7、和平问题是()问题。张为臻博客 A)南北B东西C核心D重点 8、要造成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力量,使敌人想打而不敢打,想打又打不起来。这种军事战略被称为()。 A)遏制战争B)打赢战争C)防御战略D)和平战略 9、我国及其周边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分别是:朝鲜半岛、()、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热点都位于这一地区。 A)台湾海峡B)南海C)东海D)马六甲海峡 10、美国战略核力量不论何时都由()指挥控制。 A)总统B)国务卿C)参联会主席D)国防部长 11、冷战结束后日本的主要防卫对象从对付苏联为主转向对付() A)中国、朝鲜B)中国、俄罗斯C)俄罗斯、朝鲜D)中国、韩国 12、()是军事高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A)理论研究B)军事上的需要C)敌人的优势方向D)军事哲学 13、对核武器的发展趋势概括错误的是:()

传感器的在生活中,工业中和军事中的应用

一、请列出生活中见到的传感器的应用。 答:1.自动门,利用人体的红外微波来开关门 2.烟雾报警器,利用烟敏电阻来测量烟雾浓度,从而达到报警目的 3.手机,数码相机的照相机,利用光学传感器来捕获图象 4.电子称,利用力学传感器(导体应变片技术)来测量物体对应变片的压力,从而达到测量重量目的 5.水位报警,温度报警,湿度报警,光学报警 6.电饭锅:功能:到达沸腾温度(居里点)即停止加热。在某种材料的硬件支持下,使得具有这种功能。 7.电子温度计:功能:简单快捷精确测量人体体温。在电子温度计内部加入红外传感器,由于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红外线的强度等因素皆有不同,利用此特点即可使用红外传感器。 二、请列出工业中见到的传感器的应用。 答:1. 差压传感器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2. 光纤传感器在智能复合材料中和热加工生产中的应用 3. 红外传感器在皮带运输机安全警示系统中应用 4. 电涡流传感器在印刷品厚度检测中的应用 5. 距离传感器在判断车辆运动速度方面 6. 湿度传感器在纺织印染生产中的应用很广。在纺织印染生产中,因为对湿度的要求非常高,常常需要对生产环境的湿度进行准确测量。起先是采用湿度计来进行,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湿度测

量本身比较复杂,这种仅靠湿度计来测量湿度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胜任。湿度传感器是通过湿敏元件,把空气中水蒸气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湿度传感器具有反应迅速、测量准确等优点,被大量地应用到纺织印染生产中,提高了生产的质量。 三、请列出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传感器的应用。 1. 陀螺仪:是一种用来传感与维持方向的装置,基于角动量守恒的 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且可旋转的轮子构 成。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由于轮子的角动量,陀螺仪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 2. 加速度传感器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3. 高度传感器:在重力场中,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故可通过测量大气压强间接地检测高度。利用这种方法检测高度的传感器可称气压式高度传感器。 4. 空速传感器: 空速传感器敏感的信息不断提供给驾驶员和有关控制系统。这样才能合理地操纵和控制飞行姿态、导航、以及照相、轰炸瞄准和武器发射等。 5. 迎角和侧滑角的传感器:迎角是决定飞机升力和阻力的重要参数他对控制飞机的速度和起飞着陆,以及防止飞机失速极为重要。 6. 水平线传感器:地球的水平线 检测水平线可用热敏电阻式热辐射计,亦可用PbTiO3、LiNbO3构成

军事训练伤病防治

第四讲军事训练伤病防治 一、军事训练伤病简介 (一)军事训练伤的概念 军队 (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称为军事训练伤。 (二)军事训练伤分类 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2)软组织损伤。(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按损伤病程分:(1)急性损伤:短时间内遭受暴力所致的损伤。(2)慢性损伤:多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 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 (三)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 (1)心理素质因素: 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训期。由于新兵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生活环境变化大,思乡情绪较重,缺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虑、厌烦等不良情绪,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中受伤。 (2) 身体素质和解剖结构因素: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证。入伍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士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低,身体耐力相对较强。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如先天髋过度外旋、足过度旋前等。身高与身体质量的比值越大,损伤的机会越多。一般认为,身材矮小的人易发生训练伤;肥胖也被公认为是训练损伤的危险因素,其显著增加下肢在运动中的负荷,增加损伤机会。此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女性肌肉含量比男性少,支持性也小,受伤率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影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3) 训练科目的影响: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科目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训练科目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军易致踝关节扭伤,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倒功训练易致颅脑损伤等。 (4) 训练环境的影响。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训练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

士兵提干:2012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试题

士兵提干:2012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试题 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军事知识考试试题 考生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分值:第一部分军事知识(50道题)、第二部分基本常识(30道题)每题2分,第三部分分析推理(60题)每题3分,均为单项选择题,共340分;第四部分综合能力(2题)每题30分,共60分,总分400分。 3.应考者携带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客观题用2B铅笔、主观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试卷及答题纸全部上效并分别封存。 第一部分军事知识 1.毛泽东为我军确立了一系列建军原则,下列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A.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B.打仗、行军、训练三大工作 C.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D.战斗队、工作、生产队三大任务 2.邓小平确立的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是。 A.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 B.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C.建设一支能有效保卫国家安全的人民军队 D.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3.新时期我军军事战略方针确立的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是。

A.打赢信息化战争 B.确保国家的安全 C.实现祖国的统一 D.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4.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等工作的机构是我军军事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该机构是。 A.总参谋部 B.总政治部 C.总后勤部 D.总装备部 5.1997年3月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武装力量由组成。 A.现役部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B.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 C.现役部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 D.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6.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A.海洋 B.海上 C.海面 D.水面 7.枪和炮从口径上区分,一般以毫米为界。 A.10 B.20 C.30 D.40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海湾战争中作战行动代号的是。 A.“沙漠盾牌” B.“沙漠风暴” C.“沙漠之狐” D.“沙漠军刀” 9.以下战略威慑的的主要类型中,的可信性最差。 A.核威慑 B.常规威慑 C.太空威慑 D.信息威慑

传感器在军事上的应用

传感器在军事上的应用 高技术武器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电子化,其核心技术则是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战场上一方面靠外部传感器快速发现与精确测定敌方目标,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火炮,快速精确地打击敌方目标;另一方面,靠各种内部传感器,测定火控系统、发动机系统等各部位各类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用以保证武器本身处于最佳状态,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有人说在实战中,看得见、听得到要靠传感器,打得准靠传感器,全天候作战靠传感器,故障诊断靠传感器是毫不夸大的。 下面具体从航空航天、主战坦克、舰船、地面战场警戒系统、军用机器人、军事化学器材等方面说明传感器在军事国防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 传感器在航空方面有四种用途。即:提供航器工作信息,起诊断作用;判断各分系统间工作的协调性,验证设计方案;提供全系统自检所需信息,给指挥员下决心提供依据;提供各分系统、整机内部检测参数,验证设计的正确性。美国航天飞机上使用的传感器约有100 多种4000 多个。俄罗斯大型运载火箭、载人飞船迅速发展,所需的传感器也相应迅速增长。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传感器,其品种多样,如压力、压差、绝压、温度、热流、耗量、燃气浓度、介质成分、密度、湿度、应变、摩擦、电场、磁场、生物电势等传感器。欧洲航天局的阿里安娜火箭在试验阶段需测量参数常规的达到1000 个,低温参数大600 个。 在军用航空中,各国都强调空中优势与防御。目前每架军用飞机需20 多种力学量的传感器,对操纵杆拉力、起落着陆冲击力、发动机的推动力、救生装置弹射力、进气管压力场分布及动态中各种压力、振动、加速度、角加速度、位移等参量的测量,还要对过载和燃油密度及飞行员呼吸的流量等参数的测量,检测机舱内含氧量、舱内烟雾报警、机载火控系统的设计、隐型用传感器等。 ?传感器在主战坦克中的应用 坦克的电子化是衡量坦克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传感器主要装备在: 1 )发动机系统中使用的有绝压、速度、流量、温度、氧分压等传感器,用来检测、控制发动机,从而使坦克达到加速快,控制自如,以最少能耗保证最大的动力。 2 )火力系统中使用的有倾斜、药温及环境温度、压力、风向、风速传感器等,以保证火力系统的自动瞄准目标,并根据火炮及外界环境条件及时修正。 3 )故障诊断系统主要需要温度、压力、压差、转速、扭矩等传感器,对战车整体进行故障诊断。 4 )红外传感器则是主战坦克中热成像仪的关键部件,保证全天候下的作战能力。 ?传感器在舰船上的应用 现代舰艇装备的传感器群中包括压力、位置、速度、温度、扭矩、流量、偏航速率等。每万吨级使用温度传感器150 多个,压力传感器150 多个。吨位越大,用量越多。在猎雷和灭雷武器技术装备中使用声、磁、光电传感器。另外为了解自然环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需要配备检测自然环境的各种传感器。以声纳为重点的舰艇传感器是保障武器实施有效攻击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由压电材料制成的声纳在舰艇上也是不可缺少的。 ?地面战场警戒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能及时准确检测、定位、分类识别和实时报告所有入侵人员和武器装备、车辆的活动情况。如美国的REMBASS 系统由三个分系统组成:传感器分系统、传输分系统(转发器)和监测分系统(监测仪)。该系统采用了地震声、红外、磁、压力、应变等传感器采集信息。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题库练习题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题库练习题 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大学生士兵军事知识考试题库提供培训 1.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的科学理论 体系。 A)国防建设问题B)军队建设问题C)军事理论问题D)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问题2.军事思想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按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 B)按阶级属性划分,如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C)按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划分,如信息化时代军事思想 D)按军事领导人划分,如毛泽东军事思想 3.对《战争论》评价不正确的是()。 A)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 B)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来源之一 C)是西方古代军事理论的顶峰之作 D)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 4.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是“()”战略。 A)现实遏制B)积极防御C)全球战略D)全面防御 5.金砖五国是指哪些国家:()。 A)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朝鲜B)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南朝鲜C)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D)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南非 6.冷兵器时代兵器杀伤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这是冷兵器时代能量释放的基本 形态。张为臻博客 A)人的智力B)人的体能C)兵器质量D)兵器数量 7.信息化战争中,交战双方没有稳定的对峙线和战斗接触线,战场上没有()。A)面对面接触B)重点区域C)安全区域D)前后方之分 8.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毛泽东认命()总司令。 A)朱德B)林彪C)彭德怀D)粟裕 9.唐朝实行的兵役制度是()。

A)世兵制B)府兵制C)募兵制D)卫所兵制 10.1985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核心是(),标志 我军进入新时期建设轨道,进入建军史上发展的新阶段。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B)关于裁军100万 C)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D)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判断 11.下列叙述错误的()。 A)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尽量减少军队规模 B)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优先发展海空军 C)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搞好各军兵种部队的科学编制 D)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精简机关,充实部队 12.电子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A)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监视B)电子侦察、电子波坏、电子监视 C)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防御D)电子侦察、电子波坏、电子进攻 13.智能对抗在未来战争中越来越重要,下列不属于智能化对抗范畴的是()。 A)知识B)信息C)思维D)计算机 14.唐朝实行的兵役制度是()。张为臻博客 A)世兵制B)府兵制C)募兵制D)卫所兵制 15.1985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核心是(),标志 我军进入新时期建设轨道,进入建军史上发展的新阶段。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B)关于裁军100万 C)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D)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判断 答案:1-5BDCAC6-10BDCBC11-15ACDBC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摘要:传感器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而测试技术与自动控制水平 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列举了传感器技术在当前一些重要领域里的应用,并讲述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一、引言 传感器技术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与通许技术、计算机技术共同构成21世纪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因此各发达国家都将传感器技术作为本世纪重点技术加以发展。随着国内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发展,传感器的年需求量持续增长。传感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但是目前国内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落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制约了我国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二、传感器介绍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其他辅助件组成,有时也将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辅助电源作为传感器的组成部分。传感器通常可以按照一系列方法进行分类。根据输入物理量的分类,传感器常以别测物理量命名,如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根据工作原理分类,传感器常可以依据工作原理进行命名,如应变式、电容式、电感式、热电式、光电传感器等;按输出信号分类,可分为模拟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输出量为模拟量则称为模拟式,输出量为数字式则称为数字式传感器等等。 三、主要传感器技术分类 传感器技术是当前代表国家综合科研水平的重要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具体应用是传感器技术转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加强对传感器技术应用的研究也是了解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的基础和前提。 3.1 光电传感器技术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考点—军事思想概述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大纲《军事知识》考点—军事思想概述 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培训提干考试大纲 士兵提干考试主要涉及古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军兵种常识、网络战、信息战等前沿军事理论等方面,其中考试部分包括的军事思想考点的内容整理如下: 1.概念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军事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同时又给人类的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 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国防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及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 2.产生

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产生于一定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的基础之上,同时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反映一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政治观念决定军事思想的阶级性质,制约其发展方向。哲学为军事思想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科学文化水平以及道德、宗教和法律,还有民族、地理环境等因素,也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军事思想的发展。 3.特点 (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所奉行或推崇的军事思想,反映各个阶级对战争的不同认识和立场。军事思想具有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思想各有自己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最能反映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军事思想还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战争的特性之一,是强制人们必须使自己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一致才能取胜,所以历史上所形成的许多军事原则、概念和范畴,有些因其反映了军事斗争的共同规律而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继续使用,并不断地得以丰富和发展。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军事思想来源与战争实践,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战略战术,有着不同的军队组织原则和编制。这种不同时代的特征往往最能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军事思想所反映的这些特征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无线传感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传感网络结课报告 论文题目: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分析 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专业:光电信息工程 班级:光电三班 学号:1212471329 学生:政鹏 指导教师:克坚 2015年 6 月 7 日

摘要 .......................................................................... II 第一章绪论 . (1) 1.1 背景及国际形势 (1)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 (1)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4) 2.1 体系结构 (4) 2.1.1 节点组成 (3) 2.1.2 网络体系结构 (3) 2.2 路由协议 (5) 2.2.1平面路由协议 (4) 2.2.2层次路由协议 (6) 第三章特点及应用优势 (9) 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9) 3.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特点 (7) 3.1.2与其他网络相比主要区别 (7) 3.2 应用优势 (10) 3.2.1潜在优势 (8) 3.2.2与导弹雷达相比潜在优势 (8) 第四章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11) 4.1 战场侦察与监视 (11) 4.2 战场态势感知 (12) 4.3 核、生、化监测 (13) 4.4 装备、弹药、后勤物资管理 (13) 4.5 智能尘埃 (14) 第五章结束语 (16) 第六章调研照片 (16) 第七章参考文献 (18)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网络,它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由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无线传感 器网络节点具备感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能力,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军事、环境、医疗保健、空间探索及各种商业应用。文中对无线 传感网络的构建,路由协议以及定位算法做了简介,着重讲了它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当下的主要应用研究方向。 关键词:WSN,体系结构,军事应用 Abstrac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a burgeoning network,which is composed of tiny sensors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ode of WSN have influence, information hand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making WSN have wid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including military,environment, medical treatment, space imploring and various business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i first provid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SN, routing protocol and the Relocation Arithmetic, and then focus on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ilitary field, main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direction now.

士兵提干军事知识题库精选

士兵提干:军事知识题库精选 1、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至少需要几颗卫星才能准确进行定位。() A、两颗 B、三颗 C、四颗 D、五颗 2、未来战争是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其核心是() A、战争形态 B、信息技术 C、武器装备 D、军队素质 3、“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4、要造成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力量,使敌人想打而不敢打,想打又打不起来。这种军事战略被称为() A.遏制战争B.打赢战争C.防御战略D.和平战略 5、从古到今发生的战争的基本起因和根本目的最终是为了() A.政治利益B.民族利益C.人民利益D.经济利益 6、创新和发展我党我军的军事指导理论,必须围绕解决哪两个历史性课题() A.和平与发展B.人和物C.打得赢,不变质D.科技与人才 7、齐步走行进速度每分钟()步(张为臻博客) A.116~122 B.110~116 C.170~180 D.102~108 8、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清政府与八国为达标的侵略者签订了。() A.《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自觉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A.1911 B.1919 C.1920D.1921 10、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A.政治开明 B.军事科技发展 C.军队人才培养D.经济发展 11、我国奉行的国防政策。() A、扩张性 B、防御性 C、自卫性 D、中立性 12、“第二炮兵”的名字是由()亲自给它命名的。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D.林彪 13、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A.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争端B.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C.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争端,

(完整版)军事训练损伤的防治

军事训练损伤的防治 一、预防军训伤的基本原则 1、把握科学训练的原则 2、提倡循环训练法严 3、格按军事训练大纲进行训练和定期考核 4、强调训练前后的热身和放松 5、保证足够睡眠 6、加强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设备的建设 7、加强军事训练中的自我监督 (一)把握科学训练的原则。各级军训部门在制定具体训练计划时,应征求同级卫生部门的意见,要求军政部门必须了解和掌握训练伤防治知识,这是预防训练上发生的重要保证。 (二)提倡循环训练法 下肢运动 ----上肢运动 ---下肢运动 强度大 ---- 小 ---- 大 室外操课----室内授课 ----室外操课 (三)各项训练前应充分的准备活动 通过比较缓和的体操、慢跑,使关节、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更好地活动。 (四)训练结束前进行放松运动 剧烈的运动时肌肉、组织、血管处于高度扩张状态,如果突然停止运动,使血液大量淤积在肌肉组织中,而易发生一过性闹缺血,导致训练晕厥,“重力性休克”。或由于局部肌肉组织内乳酸浓度过高,出现肌肉的顽固性酸痛。原因:长时间剧烈训练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缺钙。为什么不提倡

战士带伤训练,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认为“轻伤不下火线”“带伤训练就是表现”;为什么不提倡饭后马上训练饭后人体肠胃道为了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以促进其蠕动和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并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这样供给头部和四肢肌肉的血量相应减少。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四肢疲乏、精力涣散、动作变形。饭后不要大量的运动、较高难度的训练 (五)训练结束后饮食方面应注意 一.不要大量饮水,不能饮凉水 二.不易马上吃饭和吃冷食 训练后,胃肠的温度还没降至正常,大量饮水,尤其喝凉水,冷饮,就会引起胃肠血管的强烈收缩,导致腹痛,腹胀。少喝一些温水,禁止喝冷水,冷饮排汗多时,应喝些淡盐水。训练时,全身的血液比较集中的供应给运动器官,而腹腔内的器官的血液供应则相对减少,如果训练后急忙喝水,吃东西就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胃肠疾病。运动后,休息半个小时再进餐。 (六)训练结束后洗浴方面应该注意 一是不能马上洗冷水澡或洗头、洗脸,二是不能马上洗热水澡。剧烈运动使血液循环加快,大量产热,若遇凉水,会使毛孔闭塞,同时血管骤然收缩,而使体内余热不能散发,容易发病,如感冒,头痛等。运动停止后,身体由于运动使心率加快,肌肉收缩增加。热的刺激会使皮肤血管扩张,而使重要器官(心、脑)缺血。易发生头晕,眼花,心慌,胸

无线传感器网络军事应用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1.)发展及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想最初是由美国军方提出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所计划署(DARPA)于1978年开始资助卡耐基-梅隆大学进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这被看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雏形。从那以后,类似的项目在全美高校间广泛展开,著名的有UC Berkeley的Smart DuST项目,UCLA的WINS项目,以及多所机构联合攻关的SensIT计划,等等。在这些项目取得进展的同时,其应用也从军用转向民用。在森林火灾、洪水监测之类的环境应用中,在人体生理数据监测、药品管理之类的医疗应用中,在家庭环境的智能化应用以及商务应用中都已出现了它的身影。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商业化应用也已逐步兴起。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看成是由数据获取网络、数据分布网络和控制管理中心三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节点,各节点通过协议自组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再将采集来的数据通过优化后经无线电波传输给信息处理中心。 2.)无限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优势: (1)低成本、高冗余。传感器节点单个价格低廉,可以大批量生产。节点的大规模部署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具有较高的节点冗余、网络链路冗余以及采集的数据冗余,从而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 (2)规模大。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通常在目标区域内部署大量传感器节点,传感器网络可能包含多达数千甚至上万个传感器节点。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还能够通过不同空间视角获利更大的信噪比,从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这一直是卫星和雷达这类独立系统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 (3)分布式、自组织性。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对等节点构成的网络,不存在中

士兵提干复习题:军事知识考试必备

士兵提干复习题:军事知识考试必备 1、根据我国有关动员法规,对全国进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形成对付战争的精神防线,是()准备的重要任务之一。张为臻博客 A)物资动员 B)精神动员 C)思想动员 D)政治动员,张为臻博客 2、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就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从我国的国情军情出发,走()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建立一支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A)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 B)全面信息化 C)全面机械化 D)全面机械化、信息化 3、_______年开始,高校开始为部队培养军事人才。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3年 4、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______。 A)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定 B)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宣告诞生 C)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立,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宣告诞生 D)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5、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______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A)战略 B)国防 C)战术原则 D)谋略

6、解放全中国的三大战役期间,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击败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变不利为有利。这体现了战略与战略环境的()关系。 A)客观实际与主观指导的关系 B)认识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 C)战略对战略环境具有反作用 D)战略具有相对独立性 7、国防部是总统领导与指挥美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关,通过()对全军实施作战指挥。张为臻博客 A)参谋长联席会议 B)总统 C)参联会主席 D)国防部长 8、高技术战争萌芽阶段以()为代表。 A)马岛战争 B)朝鲜战争 C)海湾战争 D)第一次中东战争 9、()机制是把民用科技支前潜力迅速转化为战场上现实战斗力的运行方式。 A)军地协调 B)平战转换 C)激励补偿 D)监督约束 10、向敌人传播各种舆论及信息,削弱以致破坏敌军人员士气及斗志的作战形式是()。 A)软杀战 B)太空战 C)心理战 D)火力战 11、敌对双方使用特殊的电脑侦查设备和计算机“病毒”,获取敌方电脑的军事情报和使敌

传感器在焊接过程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焊缝跟踪过程中的应用 引言 我们这学期学习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了解到了传感器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焊接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的焊接要求精确化,智能化,自动化,在这些要求中往往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技术~~传感器技术,本文我们就来研究传感器在焊接过程中的应用。 一、传感器 根据国家标准GB7665-87,传感器定义为: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装置。传感器作为检测工具,要求检测研究对象的物理或化学的信息,其工作过程要求稳定、可靠、精度高,所以对传感器有以下几个要求: (1)适应恶劣环境能力强 传感器一般工作环境十分广,从极寒至酷热地区,许多在露天环境下工作,能抗飞沙走石、灰尘,还应耐潮湿,较高的抗盐类腐蚀、酸性腐蚀的能力,有抗污染气体干扰的能力,能适应在高温、极寒、强烈振动、冲击以及在其他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还应抗噪声能力强,信噪比高。 (2)价格适中,适于大批量生产 要求传感器一致性好,适宜自动化批量生产,对加工设备有较高要求,以便排除人工操作带来的不一致性和失误。 (3)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传感器是一种高精度检测仪器,在军事、航空、航天中应用都有严格要求,产品都须经过严格测试才能应用。所以传感器生产是一种高新技术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一种传感器是否有较高的技术附加值体现在所包含的技术含量和加工工艺的技术是否高新。 有部分传感器由于其应用环境的状况需金属封装,一般采用焊接密封,如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这类传感器内部有敏感元件和集成电路,充惰性气体或抽真空与外界隔绝,有耐压、气密性要求,另有焊接强度要求和漏气率要求,对焊接质量要求高,而且焊接过程中要求变形小,不能对内部元件和微电路有损坏。目前传感器密封焊接有电阻焊、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和激光焊。 所谓焊缝跟踪,即以焊炬为被控对象,电弧(焊炬)相对于焊缝中心位置的偏差作为被调量,通过视觉传感、接触传感、超声波传感、电弧传感等多种传感测量手段,控制焊炬使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始终与焊缝对口。其中接触式传感是依靠在坡口中滚动或滑动的触指将焊枪与焊缝之间的位置偏差反映到检测器内,并利用检测器内装的微动开关判断偏差的极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受电弧烟尘和飞溅的影响,但是对不同形式的坡口需用不同探头,磨损大,易变形,点固点障碍难以克服。超声波传感是利用发射出的超声波在金属内传播时在界面产生发射原理制成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焊缝跟踪传感器,应用在跟踪系统中,跟踪的实时性好。但是由于传感器要贴近工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焊接方法和工件尺寸等的严格限制。另外需要考虑外界震动、传播时间等因素,对金属表面状况要求高,其应用范围也就受到限制。视觉传感具有提供信息量丰富,灵敏度和测量精度高,抗电磁场干扰能力强,与工件无接触的优点。但是算法复杂,处理速度慢。 随着电弧传感技术的发展,焊缝跟踪引入了电弧传感技术,电弧传感器作为一种实时传

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摘要】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信息丰富、客观真实、动态监测及跨国界性等特点,在地质、资源和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主要集中在军事目标探测、侦察、制导和监视等方面。海湾战争后,有学者指出武器“高技术”主要体现在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本文将主要探讨遥感技术在军事地理测绘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军事地理;测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军事变革和国际形势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与我国密切相关的朝鲜半岛形势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朝核危机的影响深远。如何根据边境地区地质、地貌特点,储备基础资料,在外交策略上未雨绸缪显得日益重要。遥感地质调查以民用卫星为数据源,其成果服务于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研究等领域[1]。实现遥感地质信息向军事信息的转化.推动军民资料共享水平。使其在国防建中发挥积极作用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将遥感地质信息转化为遥感军事地质图,是民用国土资源调查信息与军事应用相结合基础方向之一,是构建军事遥感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编制遥感军事地质图的必要性 1.1遥感地质信息是军事活动重要基础,遥感军事地质图是载体 地形复杂地区或者边境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大多属于待开发地或不宜开发地,甚至有些地区人力和车辆尚难通行。所以,依靠常规的地面调查方法很难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些地区的岸线变迁和基础地质、地形、地貌和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具有重要经济开发和国防建设价值。我国一直对邻国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尽量避免与邻国之间的误会与摩擦,所以尽可能不派或少派勘察员到边界地区进行实地勘察[2]。遥感地质手段具有无国界的工作特点,能有效地提高敏感地区调查水平,提供基础信息,还能扩展军事活动专业视野。因此,遥感地质信息是军事活动重要基础,遥感军事地质图就是这些信息的重要载体。 1.2遥感军事地质图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军事现代化水平 国外军事地图发展迅速。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陆军提出“士兵现代化计划”,为每一个士兵配备了“陆地勇士”软件,可在很短时间内生成卫星影像地图和地形图[3]。近年来,随着遥感系列卫星的发射,军用电子地图的不断发展,三维技术发展,我国军事地图的绘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专业所限,图件描述对象依然以地形和空间地物景观为主,大量遥感地质信息未被有效利用和开发。因此,将遥感地质信息纳入军事图件中,建立全新的用图思维,必能推动我国军事现代化水平。

传感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传感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 )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狭义的定义为: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的广义定义:“凡是利用一定的物质(物理、化学、生物)法则、定理、定律、效应等进行能量转换与信息转换,并且输出与输入严格一一对应的器件或装置均可称为传感器” 。信息化的21 世纪,离开不了传感器,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电子计算机、生产自动化、现代信息、军事、交通、化学、环保、能源、海洋开发、遥感、宇航等等。下面对一些常用的传感器做简单的介绍。 1.传感器与家用电器 现代家用电器中普遍应用着传感器。传感器在电子炉灶、自动电饭锅、吸尘器、空调器、电子热水器、热风取暖器、风干器、报警器、电樊斗、电风扇、游戏机、电子驱蚊器、洗衣机、洗碗机、照像机、电冰箱、彩色及平板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收音机、影碟机及家庭影院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提高家用电器产品的功能及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极为强烈。为满足这些要求,首先要使用能检测模拟量的高精度传感器,以获取正确的控制信息,再由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使用家用电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并减少能源消耗,为更多的家庭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目前,家庭自动化的蓝 图正在设计之中,未来的家庭将由中央控制装置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各种传感器代替人监视家庭的各种状态,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着各种控制。家庭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监视与报警、空调及照明控制、耗能控制、太阳光自动跟踪、家务劳动自动化及人身健康管理等。家庭自动化的实现,可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教育或休息娱乐。 2.传感器在医疗及人体医学上的应用 随着医用电子学的发展,仅凭医生的经验和感觉进行诊断的时代将会结束。现在,应用医用传感器可以对人体的表面和内部温度、血压及腔内压力、血液及呼吸流量、肿瘤、血液的分析、脉波及心音、心脑电波等进行高难度的诊断。显然,传感器对促进医疗技术的高度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增进全国人民的健废水平,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将把医疗服务对象扩大到全民。以往的医疗工作仅局限于以治疗疾病为中心,今后,医疗工作将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远距离诊断及人工器官的研制等广泛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传感器在这些方面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3.传感器与环境保护 目前,地球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浊及噪声已严重地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一现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保护环境,利用传感器制成的各种环境监测仪器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现在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主要是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等水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空气现在的空气也不新鲜,特别是在有工业的地方,比如说PM2.5 等超标;这些都是通过传感器检测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