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1 彩虹 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_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彩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读好长句子,能正确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的对家人美好的愿望,感悟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3.认识偏旁衣字旁,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那”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认读“荡来荡去”等四个词语,结合具体语境感知“*来*去”的表达效果,仿照说说这样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正确认读“虹”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那”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的对家人美好的愿望,感悟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座”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希沃白板5课文图画以及想象图画PPT。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同学们认真听:出示谜语:多彩绳子颜色鲜,雨后弯弯挂蓝天。
要问绳子有多长,这山搭到那山前。
同学们,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师:你们见过彩虹?他在什么时候出现?【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彩虹》板书题目:11彩虹【学生活动】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老师想问问大家,彩虹的虹字,为什么是虫字旁呢?出示字源图片并讲解:“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用“虫”作了偏旁。
二、整体感知师:现在老师为大家范读一边课文,请同学们听清读音和节奏。
注意:左手扶书,右手指字。
【学生活动】听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任务:(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和颜色顺序。
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正确运用。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倾听和观察,培养敏感性和观察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意思。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合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彩虹的图片,PPT,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观察引入法:教师出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觉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 导入词汇:教师给学生出示白纸板上绘制的彩虹图案,帮助学生认读彩虹图案,再帮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课前准备:将课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一些生词和短语。
二、呈现(15分钟)1. 听录音: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 找生词:学生找到不认识的生词,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理解课文: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课文的问题,确保学生已经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三、讲解(20分钟)1. 彩虹的形成原理:用PPT或者黑板来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帮助学生理解。
2. 课文解析:逐段解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意思,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朗读。
3. 合作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练习(15分钟)1. 基础测试:教师出示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做基础测试,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课文内容,进行小品表演,或者编写小故事,展示课文内容。
五、总结(10分钟)1. 小结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小结。
2. 总结提问:教师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情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1《彩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彩虹》,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学会正确朗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朗读、情感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彩虹的兴趣和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彩虹》内容。
2.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三、教学难点1.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抽象意象可能存在困难。
2.需要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感受彩虹。
四、教学准备1.课文《彩虹》。
2.彩虹图片或幻灯片。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准备彩虹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观看并谈论自己对彩虹的感受。
2.引出诗歌《彩虹》,让学生猜测诗歌可能讲述的内容。
2. 学习诗歌(10分钟)1.师生共同朗读《彩虹》诗歌,注意语调和节奏。
2.解释生词和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彩虹的美丽。
3. 分组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各自选择一段诗歌进行表演。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4. 情感体验(10分钟)1.让学生闭目回想上次看到彩虹的场景,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互动,分享对彩虹的喜爱之情。
5. 创作练习(10分钟)1.让学生以《彩虹》为题材,自由创作一首小诗歌或画一幅画。
2.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6. 总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课堂内容,强调彩虹的美好和诗歌的表达方式。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彩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创作练习。
2.寻找彩虹的照片或画,描述自己的感受。
七、课外拓展1.观看有关彩虹的视频或动画,进一步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家长引导或讲述,了解彩虹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和故事。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彩虹的热爱和对诗歌的理解,引导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1 彩虹》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设计

11 彩虹新课教学()分钟二、读中识字,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应该怎么办?(课件出示3)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且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识字游戏。
A.师:小乌鸦知道小朋友都很聪明,他现在就想要来考考大家呢!(课件出示4:乌鸦站在苹果树上,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读对了就随机奖励一个五角星,并让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一读。
)B.请2-3个小组开火车读(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开到哪?师:开到这!)。
C.全班齐读。
3.识记生字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1)借助字的特点识记。
如,有“挑、镜”等9个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
又如,“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
(2)辨一辨识记。
认识新的偏旁“衤”,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初步了解衣字旁的字的特点。
区分“座”和“坐”,了解两个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做动作识记。
“提、洒、挑”是表示动作的词,可以通过做动作的方法来识记。
(4)组词识记。
本课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
词语举例:(课件出示5)浇:浇水浇花提:提高提问挑:挑水挑食镜:镜子眼镜4.生字扩词。
给生字找朋友。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提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课件出示16)出示一个问句。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1)引读短语:(课件出示17)“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2)读出问的语气。
出示第二个长句子。
(课件出示18)“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想一想,这一句写我在干什么?自己练读,圈一圈“我”的动作。
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1 彩虹复习特训第三十一篇

【解析】:
读短文,完成练习
彩虹
今天下午,下了一场大雨。雨后我走到院子里,看见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五彩缤纷的虹,弯弯的彩虹就像一座小桥。
我问奶奶:“彩虹是怎么出来的?"奶奶说:“天上有一位光明神,虹就是他的弓,挂在云端。”
我觉得还不懂,就去问爸爸。爸爸说:“下过雨后,天空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阳光射到天空中的水滴里,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就造成了我们能看到的虹。空气里的水滴越大,彩虹就越美丽。”
①______树木爸爸妈妈哥哥
②______眉毛眼睛嘴巴围巾
③______彩虹冬天夏天春天
④______端午节春节节日中秋节
【答案】:
好朋友,手拉手。
花座千子来水
一______浇______裙______秋______洒______拿______
【答案】:
她们在干什么?根据图画,写一段文字。
【答案】:
小猪走啊走,又碰见了小牛。它从包里掏出一块麦饼说:“给你吃麦饼,你跟我一起玩。”小牛说:“我不吃你的麦饼,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做事不动脑筋。”
忽然,小猪看见小羊从桥上掉进河里,它赶紧扔下大包,向河边跑去。小猪跳进河里,很快把小羊救上了岸。小猴和小牛跑来。大伙儿都喜欢和小猪做朋友了。小猪真高兴。
小猴不跟小猪玩,因为( )。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彩虹_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__的桥
读一读,填一填。
彩虹出现的时间是______,颜色______,样子______。
照样子写句子。
弯弯的彩虹就像一座小桥。
______就像______。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
照样子,写一写。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
2、在想象中感受彩虹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感受彩虹美。
认识生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
四、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听儿歌《彩虹》。
2、谁见过彩虹,说一说彩虹的形状、颜色。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美丽的彩虹》。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虹、晴、空、神、遥、银、仙、女、戴、定、顶、滑、巨、颜、淡。
4、给生字找“邻居”。
5、熟读课文。
6、分角色读课文。
7、说一说丁丁的眼里的彩虹像什么?冬冬的眼里的彩虹像什么?小弟看到彩虹想到什么?小妹妹看到彩虹想到什么?8、他们的眼里彩虹这么美?你觉得彩虹像什么?9、学生自由想象,然后说一说。
(三)巩固复习。
1、读课文。
2、开火车游戏。
(看生字卡片组词)3、找朋友游戏。
(音节和生字)(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彩虹,你喜欢彩虹吗?回家以后画一幅彩虹图。
(五)板书设计:美丽的彩虹虹晴空神遥银仙女戴定顶滑巨颜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二、教具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
彩虹晴天天空神奇遥远银河仙女戴上一定顶上滑下巨大颜色越来越淡(二)学习写字。
出示生字:美丽空河定七巨笔【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彩虹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课文涵义。
教学准备预案设计补充、调整、复备一.复习导入1.游戏复习词语(找朋友)。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1.美度课文,标出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夏天,雨停了,太阳从云彩露出头来,天空中出现了什么?一()美丽的彩虹一座()一座()3.小姑娘看到美丽的彩虹想到了什么呢?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彩虹》教案课题: 《彩虹》
教学目标:
1. 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和颜色层数。
2. 学习相关词汇,如风、太阳、云、弯曲等。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观察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彩虹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多种颜色的纸片。
3. 彩虹绘本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创设情境,使用彩虹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产生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彩虹,询问学生对彩虹的了解和看法。
探究:
1. 介绍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太阳光经过雨滴折射后形成彩虹。
2. 使用彩虹绘本或故事书,讲解彩虹的颜色层数。
3. 展示不同颜色的纸片,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并比较纸片颜色,将纸片颜色与彩虹颜色对照,归纳总结彩虹的颜色。
巩固:
1. 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个关于彩虹的小故事,并在班级中展示。
2. 请学生用彩虹颜色涂绘画纸上的图案,展示给班级其他同学欣赏。
总结:
1. 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通过提问巩固。
2. 引导学生总结彩虹的形成原理和颜色层数,并鼓励他们向家长朋友分享所学内容。
拓展活动:
1. 给学生布置彩虹观察任务,让他们在家中或户外观察并记录彩虹的出现情况。
2. 鼓励学生用不同材料和颜色制作彩虹手工作品。
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参与度、课堂讨论和作品质量。
2.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绘画作品、小故事展示等。
希望以上提纲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疑问,请随时告诉我。
部编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1.彩虹【课堂实录】

彩虹
亲历阅读实践,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学生整体读文自学第二自然段后)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行吗?
生:行。
师:谁能说说文中的“我”想怎么做?
生:“我”想提着爸爸浇花用的水壶走上桥,把水洒下来,浇在山上的田地里。
师:哦,原来小女孩是想浇田地。
那么,文中哪些语句是写“我”想怎么做的呢?画一画,再读一读。
(学生读后,教师将句子用课件展示出来)
师:找得真准,想一想,小女孩这样做时心情怎样?如果你就是小女孩,和同桌读出你此时的感受。
师:发现读得好的同学了吗?推荐一个给我们读一读,再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生:我推荐王明,因为她在朗读的时候声音很轻快。
师:为什么声音轻快就好呢?
生1:因为帮助爸爸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生2:因为小女孩帮助爸爸做事很快乐。
师:掌声欢迎王明为大家范读。
(生王明范读)
生:我推荐李丽,她在读的时候,感觉很幸福。
如果我是爸爸,我一定很高兴。
师:掌声欢迎李丽为大家范读。
(生李丽范读)
师:文中的“我”为什么这样做呢?你们知道吗?能把描写“我”为什么这样做的句子画一画,再和小组同学读一读吗?(接下来在教师点拨中展开汇报交流)
赏析:在本环节设计中,教师以“‘我’想怎么做”和“小女孩这样做时心情怎样?如果你就是小女孩,和同桌读出你此时的感受”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互读互补,并在推荐朗读中将学生对人物语气和心情的理解引向深处。
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点火器”,学生亲历阅读体验的这一过程成为“导火线”,最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的理解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焰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彩虹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迷语吗?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请注意听:“天上有座彩桥,不用水泥和木料,只好看不好走,太阳公公把它造”。
谁知道是什么?(学生回答:彩虹)提到彩虹你会产生什么联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都想到了什么吧!
二、学习会认字,认识新偏旁。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请学生圈画本课的会认字。
2.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读这些会认字。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讲解:“座”和“坐”要注意区别,本课的“座”多了一个广字旁,组词座位,“座”的拼音是“zuò”不是“zùo”;“浇”和“洒”都是和水又关系的字,偏旁都是三点水;“兴”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xìng”,组词高兴,也可以读“xīng”,组词兴奋;“千”和“干”二字要注意区别,“裙”的偏旁是“衤”,是本课的新偏旁,俗称“衣字旁”,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差不多都跟衣服有关。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感悟。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思考: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是真的桥吗?
学生回答:彩虹,不是真的桥。
教师提问: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学生回答:雨后)
教师点评: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
形状弯曲,通常为半圆状。
色彩艳丽。
东亚、中国对于七色光的最普遍说法(按波长从大至小排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教师活动:彩虹这样美丽,看到彩虹你会产生哪些联想?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说一说。
(教师点评)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小朋友想用彩虹这座美丽的桥为爸爸干什么?为妈妈干什么?为哥哥干什么?
学生回答:小朋友想去桥上用水壶洒水,帮助爸爸浇田;小朋友想拿着妈妈的镜子去桥上,照着妈妈梳头;小朋友想把秋千系在桥上,荡秋千,让哥哥
高兴。
教师讲解:这三个自然段都有“如果”一词,都是小朋友的一种假设,在假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
教师请同学们用“如果”一词造句。
(学生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三个句子:
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这样的句子是反问句,以疑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这三个句子的意思是:
那就是我在下雨。
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
就成了一朵彩云。
教师请同学们仿写反问句:
(1)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我们不能容忍破化纪律的人和事。
(3)这么远,箭不能射到。
学生写句子,教师点评: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2)我们怎能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3)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教师活动:这三个自然段都是以“你高兴吗?”结尾的。
这样的结尾表现了小朋友在展开丰富想象的情景中,希望可以让爸爸、妈妈、哥哥开心、高兴。
通过这样的设问展现了小朋友为别人着想的好品质。
我们应该学习她这样的品质,在生活中应该多为家人、为朋友着想,做事情时,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四.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学习感悟。
2.学生根据自学自悟朗读课文,分小组练习朗读。
3. 教师请同学们以男女生轮流读课文,请同学们投票评选男女生谁读的好,给予表扬。
4.教师对同学们的朗读给予指导。
在本篇课文的朗读中要带有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想象的兴奋之情。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七个:那、着、到、高、兴、千、成。
(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七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七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
比如:“着”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zhe”,组词提着、走着,也可以读“zháo”,组词着火、着急;至+刂
=“到”;十多一瞥就是“千”;等等。
这几个字的结构是:
左右结构的字:那、到
上下结构的字:着、高、兴、千
独体字:成
本课只有一个独体字“成”,“着”“高”“兴”“千”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同学们要注意,容易弄错。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
比如:“那”的偏旁是“阝”不是“卩”;“着”书写中间三横时,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到”在写最后一笔竖勾时要写的长一些,这个字左边是“至”字,书写时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兴”中间一横要写的长一些;“千”第一笔是一小撇,不是横;等等。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七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七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认识新偏旁。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课外作业:用自己的彩笔画一画美丽的彩虹,或者画一画看到彩虹你想到的场景。
板书设计:
彩虹美丽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