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0篇湖心亭看雪练习册(2021年整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0篇湖心亭看雪练习册(2021年整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0篇湖心亭看雪练习册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0篇湖心亭看雪练习册)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0篇湖心亭看雪练习册的全部内容。

专题二 2018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16 《湖心亭看雪》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是日更定矣,[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3]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5]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6]”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注】[1][7]鄂版教材此处另起一段;[2]鄂版教材为“是日更定”;[3][4]鄂版教材为逗号;[5]鄂版教材此处有逗号;[6]鄂版教材为问号;[8]鄂版教材为句号。

一、(2017南岸区一模)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1~4题.(15分)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 ( 消失 )(2)余拏.一小舟(撑)(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尽力)(4)是金陵人,客.此 ( 客居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3601-37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3601-37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3601-37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1.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王大将军始下①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

乘中鸣云露车径前②,曰:“听下官鼓音,一进而捷。

”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

”既而忘之,以为南郡。

王败后,明帝收朗,欲杀之;帝寻崩,得免。

后兼三公③,署④数十人为官属。

此诸人当时并无名,后皆被知遇。

于时称其知人。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始下”:指晋明帝时王敦起兵造反,东下京都一事。

②中鸣云露车:一种车子,车上有望楼以窥敌进退。

中鸣,指云车中设置鼓锣,指挥军队进退。

③三公:指三公尚书。

④署:任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进而捷./ 捷.足先登B.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攻无不克.C.明帝收.朗,欲杀之/收.放自如D.帝寻.崩,得免/寻.欢作乐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王大将军始下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

4.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杨朗是怎样的一个人物?阅读下列语段。

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地名,在浙江嵊县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意欲.借而不敢言(________) (2)遂焚之.(________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7.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回答后面小题。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爱莲说》【重庆市A卷】三(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斯.是陋室斯.:.⑵可以调.素琴调.:.⑶陶后鲜.有闻鲜.:.⑷宜乎众.矣众.:.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案】9.(4分)⑴这⑵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⑶少⑷多10.(4分)⑴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⑵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重庆市B 卷】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⑵濯清涟而不妖妖..:.⑶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⑷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卷(B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卷(B卷)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请你完成以下活动。

活动一:致敬航天英雄①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研制、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启新征程。

②科研团队持续创新,不断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航天员队伍工作一丝不苟,zhāng()显了骇人听闻的航天精神,一次次书写了探索浩瀚太空的新篇章!③通过他们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淬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

④一串串奋斗的足迹,铺就一条飞天之路。

人生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鸣惊人的背后,都是qiè()而不舍、鞠躬尽瘁的精神。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zhāng()显浩瀚()qiè()而不舍鞠躬尽瘁()2. 文段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骇人听闻C. 百折不挠D. 轻而易举3. 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 B. ② C. ③ D. ④4. 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学习主题,根据表中“资料搜集”,设计两个问题,采访航天科学家孙家栋。

资料搜集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

在从事航天工作的6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当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时,他带着大家在戈壁黄沙中一点点寻找卫星残骸,分析故障,查找原因,最终让卫星发射成功。

他为中国突破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采访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积累经典名句,致敬航天英雄。

(1)请你再写两句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或诗句。

2022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2022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精讲本
方法指导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返回目录
技法四:利用文言虚词划分。文言文中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 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熟悉各类常见虚词,有助于文言句子断句:
(1)句首语气词,如“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词前应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应断句。
(节选自《夜航船》)
中考语文精讲本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返回目录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语之曰: “昨雨后出街衢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⑪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⑫ 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⑬,更不复顾惜。居⑭身之道,亦犹是 耳。傥⑮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中考语文精讲本
考点 3 节奏划分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返回目录
划分朗读节奏是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一般来说,文言 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表示一个完整 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例4 (2017·河北)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
如《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何”,是“为什么”的意思; 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中的“何”,也是“为什么 ”的意思。“是”: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 是”,为“这”的意思;《大道之行也》中“是谓大同”的“是”,为“这”的 意思;《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为“这样”的意思。 解释时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虚词的正确义项即可。 答 案 (2)为什么 (4)这样
中考语文精讲本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返回目录

重庆A卷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重庆A卷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戎.装(róng)迂.腐(yū)被褥.(rù)刨.根问底(páo)B. 檀.香(tán)字帖.(tiè)荒僻.(pì)白驹.过隙(jū)C. 坎坷.(ke)污垢.(gou)誊.写(teng)绰.绰有余(zhuo)D. 肋.骨(lèi)麻痹.(bì)烙.印(lào)失之东隅.(y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C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

改为:坷kě;垢gòu;誊téng;绰chuò。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A. 门框缅怀腐化惰落日月如梭B. 诽谤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 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苍痍D. 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答案】D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了科技的前沿,令世界瞩目..。

B. 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 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 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变得开阔或通达了。

与“渐渐”矛盾。

用在这里也不合语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15篇 岳阳楼记练习册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15篇 岳阳楼记练习册

专题二 2018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13 《岳阳楼记》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1]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2],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1]鄂版教材为“霪”;[2]鄂版教材为“耀”。

一、(2017沙坪坝区适应性考试)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4题。

(16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百废具.兴( 通“俱”,全、皆 )(2)朝晖.夕阴( 日光 )(3)去.国还乡( 离开 )(4)吾谁与归.( 归依(同道)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的天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第②段中,“衔”“吞”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展现得活灵活现、气势磅礴。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2023年天津】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奉命于危难之间C.先帝知臣谨慎D.恐托付不效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2023年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刿论战《左传》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1.课内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从:跟、随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许可
C.互相轩.邈轩:往高处伸展
D.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朱元思书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猛浪若.奔若.士必怒
C.蝉则.千转不穷入则.无法家拂士
D.鸢飞戾天者.宜多应者.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第①段中“奇山异水”四字总括全文。

B.第②段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直接描写了江水的清澈。

C.本文写出了作者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2.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元镇读书
元镇,长安人也。

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

从外
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

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

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

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①外兄:表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取而疾走.
②反.长安
(2)“┃”线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
(3)翻译句子
①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②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4)小敏和小宇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小敏:元镇这种迫切学习知识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啊。

小宇:热爱学习是好事,但是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偷窃。

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③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④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赵国的国君。

②王子期:战国时期善于驾车的人,即王良。

③道:同“导”。

④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下列语句中选取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
..与子期逐俄而:不久
B.三易.马而三后易:改换
C.尚何以调.于马调:调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