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优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20张PPT)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处〕地方。 〔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 〔东风〕春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御”宫廷御花园中。旧俗每 于寒食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 赐近臣,以示恩宠。 〔斜〕古音为“霞”,今读“霞”或“协”均可。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无处不”用双重否定加强了 肯定的语气,指花开既多又广。 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 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 纷绚烂的景象。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是借古讽今,这里是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 幸、专权跋扈的宦官。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是中国沿袭 已久的习俗,但皇宫和贵近宠臣却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 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讽刺诗
…… 创作背景 ……
据《西京杂记》记载,在汉代,寒食这天虽然全国都禁火,但皇帝 却赏赐给侯门贵族以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唐承汉制,因袭旧例, 也在寒食传烛示恩。这首诗具体作年不详,如果作于唐玄宗时,则“五 侯”当指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及其姊妹等;若是作于安史之乱后,则是 指唐代宗以来权势日盛的宦官政治集团,他们专擅朝政,使得中唐政治 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韩翃见到皇家恩泽只惠及上层,于是在这首 诗中微露出讽谏之意。
寒食节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清明前一、 二日谓之寒食”,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只吃现成冷食,故名寒食,也叫“禁烟节”。因 为在这一天之后不但气温开始回升,而且各种花 草树木也开始开放,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回春节” 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食东风御柳斜。
林峰fengfeng


寒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 古诗三首 寒食课件(共26张PPT).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 古诗三首 寒食课件(共26张PPT).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3 古诗三首之《寒食》
作者介绍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 之一。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 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 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 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 诗集》。
寒食
十五夜望月
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读诗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 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读 出节奏。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吃 冷 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皇帝宠 幸之臣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 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 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 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 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
轻烟散入五侯家。 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 臣。
译文: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 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 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 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 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 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 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 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 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一个“斜”字 间接地写出了风之韵。
日暮:傍晚。

六年级下语文3 古诗三首:寒食ppt优秀课件部编版(12张)

六年级下语文3 古诗三首:寒食ppt优秀课件部编版(12张)
寒食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在夏历冬至 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两日,禁烟 火,只吃冷食。南朝时《荆楚岁时记 》写道: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 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2
韩 翃 唐代诗人,南阳人,是
“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 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 食》 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 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 在当时传诵很广。
3.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 五光十 色”;原 本静止 的文字 ,居然 可以使 人感受 到“音 乐的节 奏”!中 国的书 法与绘 画艺术 ,因笔 墨的性 能,具 有了独 特的表 现能力 与艺术 魅力。
4.“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 乐成为 一种表 达最高 意境与 情操的 民族艺 术。”其 中或有 溢美之 词,但 也足见 中国人 对笔墨 艺术的 特殊感 情。
3
检查生字词
御侯 暮 慕幕墓 暮色 暮春 羡慕 爱慕 夜幕 银幕 坟墓 墓碑
4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长安。 飞花:柳絮纷纷飘落。
5
春城无处不飞花
比较:“无处不飞花” “处处有飞花” 哪个句子好?
6
寒食东风御柳斜
御 柳:指皇宫中的柳树。
7
六年级下语文3 古诗三首:寒食ppt优秀课件部编版 (12张)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傍 晚 汉中唐以来受
皇帝宠幸的宦官。
六年级下语文3 古诗三首:寒食ppt优秀课件部编版 (12张)
8
六年级下语文3 古诗三首:寒食ppt优秀课件部编版 (12张)
思 考:
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忙着 分送蜡烛,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 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寒食|人教部编版 (共15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寒食|人教部编版 (共15张PPT)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的 寒食节景色。暮色临近,京城处处花絮纷 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家花园里柳 枝随风飘拂。
后面一句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王侯贵族享有特权的不满和 讽刺。
联系拓展: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全国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
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 感受?
韩翃作品
酬程近秋夜 复偶见 想得 章台柳 题玉真观李 送客之潞府 送客贬五溪 送齐山人归 寄裴郓州
梁城赠一二 河上寄故人 留题宁川香 寄柳氏
相和歌辞· 杂曲歌辞· 令狐员外宅 褚主簿宅会 送李明府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 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
自学提纲: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1)自学生字。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
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阳(今河南南阳)人。是 “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 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 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 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 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 《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 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 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 时传诵很广。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指春天的京都长安城。 寒食:古代的一个节日,清明节前的一两
天。古代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 所以叫寒食节。
御柳:皇家花园中柳林。御:封建社会与 皇帝有关的东西都称“御”。按当时习俗, 寒食节折柳枝插门,以表示纪念。
斜:旧读“xiá”,现读“xié”。
诗意:春天的京城到
处柳絮飞舞,杨花飘 散,寒食节皇家花园 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寒食》古诗三首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寒食》古诗三首PPT教学电子课件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注 意 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顿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天的京城长安没有一个 地方不飞花,寒食节这一 天东风吹拂着皇宫中的柳 树,柳枝随风轻摇。到了 傍晚皇宫里开始分传端处, 轻烟飞散到五侯家。
寒食
元日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 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 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 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 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 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 食节。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等。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从景物的颜色中感受到奇妙。大雪 纷飞的时候世界只有一种颜色就是白色; 而杨花飞舞的时候世界早已是花红柳绿 了,各种颜色的衬托下,杨花的白就不 是那么单调,这种颜色的搭配非常奇妙。
寒食节人们出外游玩,长安 城内一定热闹非凡,但诗人 仍把目光停留在景物上,这
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意:春天,长安城处处 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 御园柳枝吹斜。
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 生机勃勃。“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 个“飞”字,神笔。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 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
皇帝赐予的荣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教学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教学课件(共17张PPT)

句段解读
课堂集中营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 指宫中传赐蜡烛。 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赐的蜡烛, 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整体感知
课堂集中营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 但皇宫例外,天还没有黑,宫里就忙着分蜡烛, 除了皇宫,贵族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实战练习
二、寒食节夜晚的风景。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汉宫”本义是指__汉__朝____的皇宫,这 里指__唐__朝____的皇宫。 (2)“五侯”指__天__子__宠___幸__之__臣_____。
课堂集中营 思考
诗的后两句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中用“传”和“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 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 烟之味。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 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 领会诗歌的主题。
全文梳理
课堂集中营

白天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风光迷人
借 古
古诗三首--寒 食
课前导入
课堂集中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简介
韩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考中 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 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 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 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 《寄柳氏》《同题仙游观》等。
背景介绍
寒食节起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23张PPT)


寒食节
被淡忘的传统节日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 “冷节” “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 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 以叫做“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曾是古代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与清明节有什么区分,你知道吗?
寒食节起源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 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 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 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 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 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 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 公感念其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 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 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拓展延伸

知识考点 翃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学习赏析

了解本诗
知识考点
1
熟记默 写本诗生字,特 别是“侯”不要 和“候”混淆。
2
了解作 者韩翃(唐朝诗 人、大历十才子) 和寒食节的来源。
3
能够默 写全诗,掌握词 语意思、逐句翻 译和全诗大意。
知识考点

学习赏析

了解本诗

拓展延伸

知识考点 翃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学习赏析

了解本诗
创作背景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 排挤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作。

古诗三首-寒食ppt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3 古诗三首之《寒食》
作者介绍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 之一。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 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 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 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 诗集》。
寒食
十五夜望月
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读诗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 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读 出节奏。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吃 冷 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皇帝宠 幸之臣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 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 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 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 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Hale Waihona Puke 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过去在 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寒食
hón
[唐] 韩翃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gōn
hóu
日 暮 汉 宫g 传 蜡 烛 ,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候家。
诗歌小结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寒食节里,全城处处飘飞着落花,皇城里的柳 树随风飘拂。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 着传赐新火,轻烟飘进了权贵豪门之家。诗人借古喻今,流露出 对现实的不满。
1.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诵读《寒食》这首诗? (C D)(多选)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21张PPT)


节 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
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
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
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
打毯、拔河等。

飞花令,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飞花”

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春城无处不
七言绝句
走进古诗
有感情地 朗读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节奏
走进古诗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字词解释
①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②飞花:指柳絮和花瓣飘落,点明暮春时节。 ③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④斜:倾斜。 ⑤日暮:日落时分。 ⑥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⑦传蜡烛:指宫中传赐薪火。 ⑧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板书设计
寒食
春城飞花图 走马传烛图
讽刺封建统治 阶级的特权
谢 谢 观 看!
寒食
导入
猜一猜这是什么节日
诗人简介
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大 历十大才子”之一。 他的诗工整清丽,多流连光景和唱酬赠别之作。 今存《韩君平集》三卷。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
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
寒 食
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 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 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寒食|人教部编版 (共11张PPT)

只有不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信念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 学习是一次独立的行动,需要探索、琢磨、积极应战、顽强应战,艰辛由你独自承担,胜利由你独立争取。 勇敢地接受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才能发出你的无限潜能。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得情感。体会古诗委婉、间接抒情的特点(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寒食】 【春城】 【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春天的京城。 指宫中传赐新火
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 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陶醉春色 歌咏盛世
课文主旨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 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 世承平的歌咏。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的宦者,却得 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讽宦者的得宠。首二 句写仲春景色;后二旬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 只描慕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皇城里的柳树。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 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 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课文结构 寒食
无处不飞花 御柳斜 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3 古诗三首
第 一 课时 《寒食》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当堂检测
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一首——韩翃《寒食》。
走近作者
韩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
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
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kū qì
wánɡ hóu
wén zhānɡ
wū yā
( 哭泣 ) ( 王侯 ) ( 文章 ) ( 乌鸦 )
yínɡ yínɡ mò mò hán qínɡ
qī xī
( 盈盈 ) ( 脉脉含情
) ( 栖息 )
一、寒食节:《寒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了解寒食节的习俗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
《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
赠》等。
相关资料
寒食节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
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
君(割大腿上的肉给国君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
所以称“寒食节”。( )

(1)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 不能生火做饭。( )
(2)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人们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
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等风俗。( ) (3)时相晋传文寒公食火节烧是森为林了求纪介念子被推大,火没烧√想死到的他介却子抱推着而大设树立活的活。被当
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
“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
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下令在介子推死
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吃 冷 食
学习目标
1.会写1个生字。(重点)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3.能根据诗中的典故,联系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理解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