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养生汤

合集下载

八珍汤标准配方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用量八珍汤是一道中医药膳,具有滋补养生、益气补血的功效。

它由八种珍贵的中药材料组成,经过科学配比,能够有效调理人体气血,增强免疫力,适合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食用。

下面将介绍八珍汤的标准配方用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制作八珍汤,让大家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滋补的功效。

首先,八珍汤的主要材料包括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桂枝、茯苓、甘草、红枣。

这八味中药材料各有其独特的功效,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滋补益气、补血养血的效果。

在制作八珍汤时,需要注意每种药材的用量,才能够发挥最佳的药效。

其次,当归是八珍汤的主要药材之一,它具有活血调经、滋补血气的功效。

在配方中,当归的用量一般为15克左右,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适当增减。

熟地是另一种滋补药材,用量一般为20克左右,它能够滋补肝肾,补血养血。

白芍、川芎各10克左右,桂枝、茯苓各12克左右,这些药材在配方中的用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再次,甘草是一种常用的调味药材,它具有和中调和、解毒的功效,用量一般为6克左右。

红枣是八珍汤中的辅料,用量一般为15枚左右,它能够增加汤的甜味,也具有补血益气的功效。

在制作八珍汤时,这些药材的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搭配,才能够达到最佳的药效。

最后,八珍汤的煲制方法也需要注意,一般来说,将以上药材清洗干净后放入煲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煮2小时左右,直至汤色呈红褐色,药材熟烂即可。

在煲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药材粘底糊锅。

煲制好的八珍汤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冰糖,增加汤的甜味。

综上所述,八珍汤的标准配方用量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科学搭配药材,并严格控制用量,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滋补效果。

希望大家在制作八珍汤时,能够根据以上配方用量进行调整,制作出口感鲜美、药效明显的八珍汤,让身体得到有效的滋补和调理。

八珍汤标准配方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用量八珍汤是一道具有滋补作用的传统中华料理,由于其独特的药膳功效,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烹饪八珍汤时,合理的配方用量对于保证汤品的口感和药膳功效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八珍汤的标准配方用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八珍汤的主要成分包括八珍药材和瘦肉。

八珍药材一般包括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茯苓、山药、红枣和枸杞。

在配方用量上,当归一般为15克,熟地黄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红枣10枚,枸杞10克。

这些药材的选用和用量都是有讲究的,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药膳功效进行合理的搭配和用量控制。

其次,瘦肉是八珍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供汤品的鲜美口感,还可以与药材相互作用,发挥药膳功效。

在配方用量上,瘦肉一般为250克,建议选用猪肉或鸡肉,去除多余的脂肪和筋膜,切成小块备用。

在烹饪过程中,还需要适量的盐和清水。

盐的用量一般为适量,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清水的用量一般为1500毫升,可以根据锅具的大小适量增减。

总的来说,八珍汤的标准配方用量主要包括八珍药材、瘦肉、盐和清水。

合理的配方用量可以保证汤品的口感和药膳功效,建议大家在烹饪时严格按照配方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汤品的品质和药膳功效。

除了标准配方用量外,烹饪八珍汤还需要注意火候和烹饪技巧。

在煲汤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火候,炖煮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以保证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

此外,烹饪时需要注意烹饪技巧,如热水焯水、去血水等,以保证汤品的清香和口感。

总之,八珍汤是一道具有滋补作用的传统中华料理,合理的配方用量对于保证汤品的口感和药膳功效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在烹饪时能够严格按照配方用量进行控制,同时注意火候和烹饪技巧,以制作出口感鲜美、药膳功效明显的八珍汤。

方剂歌诀八珍汤

方剂歌诀八珍汤

方剂歌诀八珍汤
气血双补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组成及用法
组成:当归 15g 川芎 15g 白芍 15g 熟地黄 15g人参 15g 茯苓15g 白术 15g 炙甘草 15g
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

面色萎白或无华,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治病机理
妇女妊娠,胎动不安,虽原因纷繁,但以气血虚弱,肝肾不足为多。

气虚则不能固胎,血虚则不能养胎,肾虚则胎失固护,故屡有滑胎、堕胎。

面色萎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皆属气虚之象;脉滑本为妊娠之脉,然滑而无力,则为气血已虚之征。

当此之时,最宜补气血,养肝肾,固护胎元。

方解
人参与熟地为君药,人参甘温,大补五脏元气,补气生血,熟地补血滋阴。

臣药为白术补气健脾,当归补血和血。

佐药用茯苓健脾养心,芍药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以使补而不滞。

炙甘草益气和中,煎加姜枣,调和脾胃,以助气血生化,共为佐使。

运用
以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临证时,当视气血虚损程度,相应调配君药与用量。

若气虚偏重者,加大人参、白术用量以之为君;若血虚偏重者,加大熟地黄用量以为君。

八珍汤标准配方和功效

八珍汤标准配方和功效

八珍汤标准配方和功效八珍汤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药煲汤,它以其独特的配方和功效而闻名。

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白术、茯苓和枸杞子。

这些药材搭配在一起,既有补益气血、益精血、健脾胃、益肾气的功效,又能调和气血、益气生津、安神定志。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八珍汤的功效和标准配方。

首先,人参是八珍汤中的核心药材之一,它具有补气养血、益精生津、宁神安神的功效。

黄芪则有益气固表、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当归能够调和气血、活血化瘀,对于女性调理月经、产后调养非常有效。

熟地黄则有益肾气、滋阴补血的功效,对于肾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川芎有活血化瘀、舒经止痛的功效,对于经期疼痛、产后恶露不尽等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白术能健脾胃、利水渗湿,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水肿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气健脾的功效,对于湿热下注、脾胃湿滞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最后,枸杞子则有益精明目、滋阴补肾的功效,对于肝肾不足、眼睛干涩、视力减退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总的来说,八珍汤标准配方中的药材搭配合理,功效互补,能够滋补身体、调理气血、提升免疫力、改善各种亚健康症状。

因此,无论是女性朋友在经期、产后需要调理,还是长期工作疲劳、身体虚弱的人群,都可以适当饮用八珍汤来调理身体。

在烹饪八珍汤时,需要注意药材的比例和煲汤的时间,以确保药性能够充分释放。

同时,对于一些特定的体质和疾病,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调整配方,以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

总之,八珍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煲汤,不仅在中医养生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在现代社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希望大家在饮用八珍汤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享受到八珍汤带来的健康益处。

八珍汤的配方八珍汤的做法

八珍汤的配方八珍汤的做法

八珍汤的配方八珍汤的做法一、八珍汤标准配方是什么八珍汤药物组成为:人参9g,白术9g,白茯苓9g,当归9g,川芎9g,白芍药9g,熟地9g,炙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上末,每服用3钱9g,水一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本方治症多由久病失治或后失调,或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两虚,而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治益气与养血并补,方中人生与属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协人参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属地补益阴血,均为臣药。

佐以川芎活血行气,使之不起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以使药。

上述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即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和中;属地、白芍、当归、川芎,即四物汤,养血和血,使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

因此,本方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益气和养血兼顾。

本方的主要配伍特点是:补气之中又有行气,补血之中又有和血活血,从而使补气而不滞气,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并且,补气之中兼有养血和血药物,养血之种兼有益气行气的药物,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益气而生血,助阳以和阴。

如此可达更好的补气养血之效。

张仲景云:“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痢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入人参。

古人学脱者益气,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物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也。

若单用补血药,血无由而生矣。

《素问》言:无阴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故补气需用人参,血虚者亦须用之”。

原始配方:人参9g,白术9g,白茯苓9g,当归9g,川芎9g,白芍药9g,熟地9g,炙甘草5g。

八珍汤的现代配方有所调整,这里推荐一个比较好的配方: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2-3个) ,生姜5克。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八珍汤是一道中医药膳,具有益气补血、调经止痛的功效,是女性朋友备孕、月经不调、产后调养的良好食疗品。

下面我们来介绍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

首先,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包括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桂枝、茯苓、甘草、红枣这八味中药材。

每一味中药材的用量都有严格的标准,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当归,15克。

当归性温味甘,具有活血调经、养血滋阴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症状。

熟地黄,15克。

熟地黄性温味甘,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血虚引起的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症状。

白芍,15克。

白芍性凉味苦,具有活血止痛、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经血不畅、痛经等症状。

川芎,10克。

川芎性温味辛,具有活血祛风、舒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经血不调、头痛眩晕等症状。

桂枝,10克。

桂枝性温味辛,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寒凝经络、经血不畅等症状。

茯苓,15克。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渗湿、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湿滞、气虚水肿等症状。

甘草,5克。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和中止痛、解毒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痛经等症状。

红枣,10枚。

红枣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状。

以上就是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

在煮制时,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煎煮时间约1-2小时,直至汤色呈红褐色,香气四溢即可。

服用时,每次分2次服完,一般连服3-5天为一个疗程。

八珍汤具有较好的食疗价值,但在使用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避免过量或不当搭配引起不良反应。

另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体质虚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总之,八珍汤是一款具有较好食疗价值的中药膳,标准配方及用量的掌握对于充分发挥其功效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在使用时能够注意药材的用量和搭配,合理享用八珍汤的益处。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是一道具有补血益气、调经止痛的传统中药食疗佳品,对于女性朋友来
说尤为适合。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制作八珍汤。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八珍汤的标准配方。

八珍汤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和红枣。

这些药材搭配在一起,能够起到补血益气、调经止痛的作用,对于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问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其次,我们来说一下八珍汤的用量。

一般来说,八珍汤的用量为当归10克,
熟地黄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红枣5枚。

这是一个成人一剂的标准用量,如果需要调整用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在制作八珍汤时,首先将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炙甘草放入药材袋中,
然后与大枣、生姜、红枣一起放入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左右即可。

煮好后的八珍汤味道醇厚,色泽红润,非常适合女性朋友食用。

八珍汤是一道非常适合女性朋友的药膳,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
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可以适量食用八珍汤,有助于调理身体,缓解经期不适,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总之,八珍汤作为一道传统的中药食疗佳品,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具有重要的保
健价值。

通过掌握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我们可以更好地制作和食用八珍汤,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道美味又有益的药膳,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

八珍汤标准配方及用量八珍汤是一道具有补气养血、益气生津的中医药膳,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喜爱。

它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当归、熟地、白芍、川芎、枸杞子、黄芪、党参、红枣。

这些材料都是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是制作八珍汤的基本原料。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些材料的用量。

在制作八珍汤时,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比例进行搭配,当归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枸杞子10克,黄芪10克,党参10克,红枣10枚。

这样的搭配比例可以保证八珍汤的口感和药效的均衡。

在使用这些材料时,需要注意一些烹饪技巧。

首先,将所有的材料清洗干净,然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1小时左右,直到汤汁变浓稠即可。

在烹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砂锅最好选择陶瓷砂锅,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药材的药效。

另外,在煮汤的过程中,要时常搅拌,以免药材粘锅。

最后,煮好的八珍汤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冰糖进行调味。

八珍汤是一道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食用的药膳,尤其适合女性朋友食用。

它不仅可以滋补身体,还可以调节气血,缓解疲劳,是一道非常适合现代人食用的养生美食。

总之,八珍汤的标准配方及用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搭配,才能保证汤的口感和药效的均衡。

希望大家在制作八珍汤时,能够按照上述配方和烹饪技巧进行制作,享受到美味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滋补身体的功效。

祝大家健康长寿,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珍汤【主治】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 [方解] 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 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方歌】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组成:人参(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药(30克)熟地黄(30克)炙甘草(30
克)简介:【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
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类别:补益类出处:《瑞竹堂经验方》【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茯苓甘草砂仁等分【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气血,理脾胃。

【主治】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

编辑本段八珍汤配方的保健功能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汤通便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熟地:滋阴补血,
益精填髓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茯苓:败毒抗癌、健脾化饮、宁心安神。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目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 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加枣助参、术[1]入气分以调和脾胃;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编辑本段关于八珍汤[2]【来源】《瑞竹堂经验方》,又名“八珍散”。

【配方】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9克熟地20克白芍1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大枣10克生姜5克,这两样加上好些;不同方剂有所差异,此处用党参替代人参。

)八珍汤详情【功效】气血双补【用法】煎服,一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小时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适用症】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仲,饮食减少,色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方解】本方治证多由
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所致。

治宜益气与补血并施。

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补血,共为君药。

白术协人参益气补脾,当归助熟地补益阴血,同为臣药。

白芍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使
补而不滞,合地、归而彰补血之效;茯苓健脾渗湿,炙甘草益气补中,伍参,术而补益脾之功,俱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兼作药使。

煎加生姜,大枣,亦可调脾胃而和诸药。

数药合用,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八珍汤与当归补血汤均由补气药配伍补血而成,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

但当归补血汤重用补气之品,侧重于大补元气以固浮阳,用治血虚阳浮之发热;八珍汤则益气养血并重,宜于气血两虚之证。

编辑本段补气益血的八珍汤[3]现在都市人,在因为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增大,长期坐在空调房下,缺少运动,长时间下去会生成气血偕虚,如面色不佳,四肢无力,心慌气短等亚健康状。

这个时候身体就在提醒你,应该多锻炼身体和境强营养了,之
前介绍四物汤比较多,其实除了四物汤,八珍汤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滋补品。

八珍汤,从名字即可看出有8位药材,由当归、川芎、
白芍、熟地(四物汤)和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汤)为了增强功效佐又以生姜和大枣组合而成,出自于《正体类要》。

八珍汤于四物汤和四君子汤融合而成,四物汤主在补血,四君子汤主在补气,两者结合那可谓气血双补,多用于亚健康、病后体虚,气血皆虚等。

做法: 关于做法和四物汤的做法一致,都可以使用,泡饮;煎服;煲汤,但八珍汤比四物汤的药材使用多很多,建议只煎服和煲汤。

配方: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9克、炙甘草5克、2片生姜、2粒大枣。

适合人群:适用于亚健康人士;气血皆虚,病后体虚,需要巩固和调养身体的朋友。

编辑本段八珍汤的立法依据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茯苓甘
淡,健脾渗湿;苓、术合用,则健脾祛湿之功更显。

炙甘草甘平,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

气虚进一步发展,可以导
致血虚等。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至脏腑百脉、形体官窍失养的病理变化,故血虚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失养的虚弱证候。

心主血、肝藏血,故血虚以心、肝血虚最为多见。

心血不足可见惊悸怔忡、失眠多梦、脉细弱等血不养心的症状。

肝血亏虚可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

肝血不足,导致冲任失调,又可出现妇女经少、月经愆期、闭经诸证。

血虚不荣于面,临床可见面色淡白或萎黄。

血虚不荣于肌肤经脉,则可见皮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

治宜补养营血为主。

由于血虚则易滞,在补血的同时结合和血,既可生新,又能防瘀,故方中运用四物:芎、归、地、芍,四药配合,养血和血,可使营血调和,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

气为血之帅,血为
气之母,故可先有失血,气随血耗;也可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最终导致气血两虚。

而八珍汤正是针对此证候而设之方,它实际为四物汤和四君子汤的复方;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和中,四物汤滋阴养血和血,两方相合,则补气中兼有养血,养血中兼有益气,从而达到气血双补之[4]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