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辞意、风韵俱佳的《西厢记》与元代杂剧

课后专题作业

专题作业:

1、掌握《长亭送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用400字简

要说明。

答:思想内容:

《西厢记》思想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竖起一面反礼教的旗帜。二、塑造了一对叛逆精神的形象崔莺莺和张生。第一部分:写莺莺与张生的路上接触,作品紧扣途中景物,抒写莺莺恋恋不舍的缱绻之情和内心痛苦。第二部分:写莺莺、张生饯别的情景。作品紧扣宴席上的把盏、供食,描写莺莺的痛苦和愁恨之情。第三部分写宴后将别时,莺莺对张生的赠言和叮咛,以及别后莺莺的孤寂、愁闷。“长亭送别”的第三部分,它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三个画面:长亭分别。在这幅画面中,更进一步地刻画了莺莺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西厢记》通过崔、张两人勇敢追求自由幸福并最终获得美满婚姻的描述,表达了反对礼教及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思想。王实甫在剧中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婚姻观,肯定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和婚姻的渴望,肯定了情性的不可遏制及它的正当性。

艺术特色:一、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写。《长亭送别》这一折戏,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理。二、雅俗共赏的语言,在这折戏里,王实甫善于化用前代名作中的优美成句,也善长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白描隽语,这两副笔墨交替使用,得心应手,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就为从多侧面、多色彩地再现人物情感的节律,提供了必要的艺术手段。同时王实甫善于化用唐诗、宋词中的语言,出以新意,拓宽意境,给人以新鲜之感。作者借助夸张、对比,刻画人物心理。夸张、对比,情状如绘地刻画出莺莺与张生难分难舍,真实反映出一对恋人被活活拆散的愁郁心理。同时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作者给客观景物涂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让景物为表现主人公的忧闷心理和离愁别恨服务,真正达到了情与景交融为一,取得了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2、赏析“赴长亭途中”的三支曲子:《端正好》、《滚绣球》、

《叨叨令》,根据其意境展开想象,改写成现代诗歌。

答:【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都是莺莺前往长亭途中唱的,是“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八个字的生发。

【端正好】这支曲子,主要采取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接下来的【滚绣球】则是从正面刻画了莺莺的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写出了莺莺的愁与恨。

【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都是莺莺内心独白,把莺莺的怨、恨、依恋反反

复复写出,语言由含蓄变为火一样的迸发,曲文颇具元人小令淋漓尽致、直率裸露的特点。

【叨叨令】是人物心灵的直接剖露。

现代诗歌如下:

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凋零的黄花铺满大地,萧瑟的秋风一阵紧接着一阵,避寒的大雁已开始向南迁徙。清晨,发现眼前的枫树林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鲜红,就像人喝醉了酒的脸色红晕一般,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定是离人带血的眼泪染红的。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对情人,互相爱慕,恨相见得太晚,却又要面临分别。想让长长的柳丝系住马儿前进的步伐,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让斜阳一直挂在疏林上,不要下落,可那又只是妄想而已。张君,让你的马儿走得慢些,我的车儿跟得快些。相思之苦才刚刚结束,可别离之愁却又早早开始了。最终他走了,留下的是我无限的思恋,看见远处的长亭,知道即将分离,人愁得顿时瘦了一圈,听到他说一声:“走了”,连手上的金镯子都松了一圈。谁能理解,有谁能明白这种悲伤的心情?

看见准备好的车和马,他将离去,不由得让人痛苦不堪,什么花儿、靥儿都没心情去用了。梳妆得漂漂亮亮又有谁看得见呢,只能准备好枕被,昏昏沉沉地睡吧。从今以后,衣衫和衣袖肯定会揩满重重叠叠的相思泪。怎么能不令人愁苦呢?怎么能不令人烦闷呢?分别以后要多多写信,免得我凄凄惶惶地想你。

3、结合传统道德、社会风俗、门第观念和封建礼教等方面

内容,概括崔莺莺、张生、老夫人的思想性格。

崔莺莺追求婚姻自由、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少女,作为宰相之女,她早已被父母许给母亲的侄子郑恒为妻,只待服丧期满就将完婚。但是,为了追求爱情,为了婚姻自主,她一步步地战胜了自己头脑中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与母亲严厉的管教,置门第、富贵、功名于不顾,主动地爱上了一个穷秀才。她只倾慕张生的容貌、才气、志诚与见义勇为的品格。她认为只要有情人终成眷属,远远要比状元及第美好:“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莺莺的爱情,并没有同功名富贵、夫荣妻贵等思想观念纠缠在一起,保持着纯洁的一面。

崔莺莺除了叛逆的性格以外,在莺莺身上还体现了我国妇女所共有的一些其他品质,美丽、敏慧、深情、善良、温柔,才华横溢。她爱上了张生后,对他一往情深,温柔体贴。这是作者所看到的并赋予的剧中人物所具有的中国封建女子的典型美德。

张生是“君子清贫”、“湖海飘零”、“才高不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的落拓不羁、脱俗悖时的人物。他对莺莺的追求是十分热烈、诚挚和痴情的。为了得到莺莺的爱情,他毫不忧虑地放弃了早已准备好的赴京科考的打算;为了得到莺莺的爱情,他可以给红娘下跪央求她的帮助。作者在表现张生对莺莺一片痴情的同时,对他身上存在着的酸秀才的书卷气和热恋时的痴狂劲都作了善意的潮弄。因此,张生在莺莺的眼里,是个“志诚种”,在红娘的眼里,张生有时“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是一个“文魔秀才,风欠酸丁”型的“傻角”。

张生是一个善良、聪慧、痴情的书生。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它把爱情看的比功名重要,轻贱名利、忠于爱情。但他也有软弱的一面,当老夫人赖婚时他无计可施,竟一气之下“便索告辞”,还要在红娘面前“寻个自尽”,所以红

娘又叫他“银样蜡枪头”。

老夫人本身就不是一个主见鲜明的人:她的心里充满了一对对的矛盾冲突,一次次的摇摆不定;她的行为既理性又感性,似乎有自已的原则,可又不停地打破原则;她的思想既执着向前又患得患失,似乎考虑长远利益,可又总只顾眼前利益;老夫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女儿的幸福、家族的利益,老夫人唯一不变的是那颗深沉的爱女之心。这些对立的统一和变与不变的变幻,交织成了老夫人可怜、可爱、可敬而又可悲的母亲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