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旅游资源是指各种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是旅游业的基础和核心。

评价旅游资源的好坏与否,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来评价旅游资源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旅游资源。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景观等因素。

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者的出行便利程度。

气候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舒适度,地貌景观则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否适宜旅游,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人文环境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因素。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古建筑、历史遗迹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民俗风情则是地方特色的代表,能够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如古镇、古村落等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

再者,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

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便利程度、住宿餐饮条件、旅游设施等因素。

交通便利程度决定了游客的出行便利程度,住宿餐饮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旅游设施则是提高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

服务水平则包括旅游接待、导游服务、旅游安全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最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关系到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保护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民俗风情等都是保障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的来说,评价旅游资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可持续性发展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才能够准确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劣,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4、规模调查
• 调查涉及资源类型旳数量、分布范围和面 积、各级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自 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5、组合构造调查
• 了解调查区旅游资源旳组合构造,涉及: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旳组合,自然景观内 部旳组合,人文景观内部旳组合。资源组 合旳形式与构造是多种多样旳,例如,水 与其他旅游资源要素旳组合有:山水组合、 水峡组合、水洞组合、水瀑组合、水树组 合、水与鱼船组合、水与船工民风组合等 等。
• (5)动植物要素:调查区内旳植物群落和动 物种群,与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组合,能 够形成独具吸引力旳主要旅游资源。调查 内容涉及:调查区总体旳动物和植物原特 征与分布,具有欣赏价值旳动物和植物旳 类型和数量,特定生存环境下存在旳珍稀 动物和稀罕植物,调查其分布数量、生长 特征和活动规律,并兼顾了解可供游人欣 赏旳客观条件和防护措施等等。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程序与措施
• 一、调查程序 • (一)调查准备阶段 • 明确调查问题→拟定调查目的→调查方
案设计→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 (二)调查实施阶段 • 1、搜集第二手资料 •
• 第二手资料是指为其他目旳和用途而制作、搜集 旳证据、数字、图件和其他现成旳信息资料,但 能为目前旳旅游调查项目所利用。搜集渠道能够 是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内部旳多 种有关材料;能够是多种已经公开刊登旳旅游刊 物、年鉴、报纸、杂志、专辑、学术研究资料; 能够是有关国际或区域旅游组织和专业旅游资源 调查研究机构旳年报及其他有关资料;还能够是 国际、国内、区域、局域计算机网络上旳有关信 息资料等。
6、开发觉状调查
• 旅游资源涉及已开发态、待开发态和潜在 态三种形态。调查开发觉状涉及:旅游资 源目前旳开发情况、项目、类型、时间、 季节、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消费水平以 及周围地域同类旅游资源旳开发比较、开 发计划等等。

简述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

简述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

简述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
三三六评价法是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三个维度和六个方面。

三个层次包括:基础层次、支撑层次和上层建筑层次。

三个维度包括:客观维度、主观维度和评价维度。

六个方面包括:开发利用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文化价值和管理水平。

具体来说,三三六评价法按照不同的维度和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旅游资源的整体评价和优劣。

在客观维度方面,主要关注旅游资源本身的品质和特点。

在主观维度方面,则主要关注旅游者的感受和体验。

在评价维度方面,则需要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

在开发利用水平方面,需要评估旅游资源的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经济效益方面,则需要考量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则需要关注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在环境影响方面,则需要评估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文化价值方面,则需要评价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历史和文
化价值。

在管理水平方面,则需要关注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通过三三六评价法的评价,可以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提供参考。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1)资源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特性):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3)地域组合状况: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

2.交通的通达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市场距离(1)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动机越强。

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市场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开发的价值越大。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

4.基础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接待的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5.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二、旅游与区域发展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3)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环境问题(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引言:浙江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因此,如何科学评价浙江省的旅游资源,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产业提供决策参考,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深入理解浙江省旅游资源的状况、特点和潜力。

一、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1.1 自然资源评价维度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景区的独特性、资源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

比如:自然景观质量、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价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吸引力。

1.2 人文资源评价维度人文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历史文化遗址、传统民俗、艺术表演等方面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价人文资源的独特性、品质和影响力。

1.3 旅游基础设施评价维度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比如:交通便利程度、酒店和餐饮服务质量、旅游设施的现代化程度等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旅游基础设施。

二、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选择2.1 主观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方法通过专家、学者或者游客的经验和感受进行评价。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专家打分等方式,获得关于旅游资源质量、体验感受、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

2.2 客观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方法通过客观数据,如统计数据、经济数据、旅游资源管理数据等来评价旅游资源。

数据指标主要包括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投资规模、旅游设施配套程度等。

2.3 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运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结合各种指标和权重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来得出结果。

例如,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分析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

三、浙江省旅游资源实证研究3.1 特色资源分析浙江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

例如,杭州西湖、千岛湖、普陀山等自然景区和栎社村、木雕村、绍兴古城等人文景区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动态发展观点?游资源本身及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本身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就是要求旅游资源评价工作不能局限于现状陷入僵化和形而上学必须具有动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和进步的眼光看待变化趋势从而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做出积极和全面的正确的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含义
❖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基本上,对旅游资源的 类型、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开发条件等 进行科学分析和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 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又称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指在一定 地域内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这种资源密 度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丰 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 旅游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
❖2.旅游资源的容量
❖又称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或称旅游饱和度 ,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 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
(三)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评价法
评价组织者
专家
❖ 案例分析4-2
Thank You
❖一般以容人量(人\平方米)和容时量(小 时\景点)来度量。
❖3.旅游资源的特质
❖又称旅游资源的个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特 色。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旅客吸引力大 小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区域旅游开发的生 命线,也是区域资源效应的内力。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构成 了一个地区独创性的吸引源。
❖4.旅游资源的功能和价值
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坚实的
经济基础做后盾。
5.建设施工条件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设施场地

6.旅游开发序位 ❖在对旅游资源系列要素和开发利用条件的
评价完成后,最后应做一个总的开发序位 排列,决定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后顺序。

旅游资源与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与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与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和服务、地区特色等方面。

评价旅游资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客观评价法:这种方法需借助科学仪器和技术进行量化分析,比如计算自然景区面积、人文景观年龄等等。

2.主观评价法:这种方法主要以旅游者的反馈和满意度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从而得出评价结论。

3.专家评价法:这种方法主要以专家的意见和经验为基础,比如专家评价某个景区的历史价值、生态环境、投资回报等等。

这种方法通常在政府和企业决策中较常用。

4.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产生综合评价。

比如,综合评价方法结合了景区大小、文化史迹、管理水平、硬件设施、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来评价景区。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应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并注重将评价结果用于优化和改进旅游资源的发展。

3.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3.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向,需求结构,需求的规律性

第三步 总评价的拟定,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建立表达旅游资源特质,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之
间关系的若干量化模型 见下页
No
Imag2e020/9/27
No Image
n
E
FiMiVi
i 1
Fi =第 i项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中的权重
Mi =第 i项旅游资源的特质与规模指数
• • •

2020/9/27
前言 引言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旅游资源分类 5、旅游资源调查 6、旅游资源评价 7、提交文(图)件 附录(规范性附录) A.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释义 B.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 C.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格式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表
度性结条环设设
构件境施施
陈家祠 10 10 2 15 20 12 3 4 4 5 2.5 2.5 90
位档 次次
1一
沙面文物 10 10 3 15 20 12 4 5 3 4 2 1.5 89.5 2 一 区
上下九步 10 9 3 14 20 12 4 4 4 4 2.5 2.5 89 行街
3一
荔湾湖公 10 10 3 9 10 9 4 5 4 4 2.5 2.5 73 园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No
Imag2e020/9/27
No Image
第三节
三三六评价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六 大 条 件
No
Imag2e020/9/27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容量条件 客源市场条件 开发投资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且r 满足如下要求:若r 在[0.5,
ij
ij
1]之间,则表示 x 比 x 优先;若 r 在


ij
[O,0.5]之间,则表示x 比x 优先;在极


值条件下,有以下 3 种情况:① r =1, ij
则表示 x 比 x 优先;② r =0,则表示


ij
x 比 x 优先;③ r =0.5,则表示处于
专家评价分析
旅游资源的模糊综合评价首先是专 家评价分析阶段:即组织有关各方面专 家,如经济学家( 特别是旅游市场分析 家) 、建筑师、园艺师、地理学家、环 境专家和社会学家( 历史、文化、社会 心理、法律等专家) ,组成一个专家系 统。根据资源本身特点,各类专家比 例要适当,专家人数不应特别多,以 1 0 人左右为宜,专家系统组成后,首 先要对所评价的旅游资源作全面考察, 并做出初步定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与各指标权重值,根 据实际需要可以选取不同等级指标。即 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 三级指标等。指标权重的确定除要考虑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1 4 中国 统 计 CHINA STATISTICS
旅游地生态安全以及旅游消费生态足迹 程不合理问题。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 和准确,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
等众多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 合、综合化程度较高的浮标方法,已 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因此,旅游环
在城市旅游环境容量,而对城市旅游资 广泛应用到资源与环境条件评价、生态 境质量评价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评价对
评价模型
模糊数学在农林、气象、地质勘
探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模糊数学的根
本出发点在于引入了模糊集合的概念,
将普通的二值集合{0,1}变为区间[0,
1]上连续分布的模糊集合。本文应用模
糊数学方法中的模糊度量和相似优先
比,将所有样本与一个固定样本做比
较,通过确定哪一个研究样本与固定样
本更相似,从而选择与固定样品相似程
考虑到研究区域具体情况和数据的
可得性,参照理论指标体系,在目标
层选取资源赋存条件、区内关联条件、
区域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4 个因素。 之
所以突出了生态因素,是因为随着现代 和第 j 个样本相对于固定样本的相似程
旅游的发展,游客对区内生态环境的要 求逐渐提高,多选择环境幽静、空气 清新的旅游地。综合旅游资源评价指标 体系和资源特征,在资源赋存条件下选 取了 5 个指标,它们分别是知名度、科 学文化价值、温度、开发面积、所属 区内旅游资源丰度。参照通常的区域和
本的海明距离;d 表示第 j 个样本和固 kj
定样本的海明距离;r 表示第 i 个样本 ij
下 几 个 指 标 进 行 评 价 。 即:总 体 景 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稀缺程 度、游人数目。评估的结果如下表所 示。
某地森林风景资源模糊评价结果
图1 模糊数学方法的应用
着眼的评价工作集中在观赏型旅游资 源,对于自然型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 系关注较少,笔者建立了旅游资源开发 条件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 2 所示。
图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
个指标:G D P 、第三产业比重、人口密 确定的得到模糊相似优先比矩阵 R =
度和城镇化水平;区内关联条件选取 2 个衡量指标:通达性、与周边景点联系
述方法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应用
从系统论看,旅游环境质量可以看 据标准化处理后,通过海明距离和优先
模糊数学理论对旅游资源进行模糊综合 作是一类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其内部诸 比的计算,构建了基于相似优先比的模
评价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矛盾。
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各要素对系 糊相关矩阵 R 并利用λ截距进行模糊运
200 7.9
统计方略
STATISTICAL PO LIC Y
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方法
文 / 余臻胜
随着城市旅游的迅速发展,如何 对城市旅游地的资源进行全
灾害性霜冻气候对农业产量的影响程度 为“较重、严重、很严重”等等。为
特征。因此,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是一 种多属性或多准则评价同题,可以运用
面、有效的评价则是城市旅游资源研究 解决这些不肯定性和不精确性的问题, 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其评判方法步骤
源质量评价的并不多。基于此,本文 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各个方 象的性质、评价目标以及评价决策要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通过专家评判 面。旅游资源模糊评价大体要经历以下 求等, 建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评
和对旅游者的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手段, 几个阶段:
价问题全貌的综合评价要素指标体系。
探讨了城市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的方法以
“ 有 利 、 比 较 有 利 、 不 那 么 有 利 ”。 来说是一种综合功能,具有“多属性” 型方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层
CHINA STATISTICS
1 中国统计 3
200 7. 9
统计方略
STATISTICAL PO LIC Y
次分析法,等等。我国大部分学者所


ij
中间值,无法确定优先性,模糊性最
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研究地区 大 。
具体情况,区域经济条件目标层选取 4
r 具有特征r +r =1(i≠j),由这样
ij
ij ji
利用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对旅游资源 评价克服了传统的分级评分法的仅仅凭 经验判断的缺陷;同时考虑了各影响因 素的权重值,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运算 后,使评价结果更能接近实际情况。因 此,它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减 少了一些人为的偏差。
4.根据评判模型和隶属度以及权重 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判,并对结果进 行分析。
资源本身特点外,评价模型,该模型
实际上起到了与层次的细分代替指标权
建立评估体系
重细分的作用。
运用 AHP 方法构建旅游环境优化的
给予严格的界定,而对这种带有模糊性 现象的认识与评价仅使用传统的定性描
系统研究
评价指标层次,通过专家咨询确定权重 并对指标赋分。在对原始指标值进行数
根据目前的研究,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及城市旅游环境优化的措施, 从而为城 市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 社会凡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 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 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价值是指旅游 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即对其开发利用 后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为主导的社会综合 效益。然而,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社 会性,无论是其个体品质高低、资源 组合状况优劣,还是开发利用条件的好 坏几乎均无法进行严格界定,带有很强 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例如,评价人 文古迹价值的历史标准可以包含资源的 历史久远性,资源所反映的人物、事 件、社会背景的历史文化地位与影响资 源保存状况等具体指标。按照上述标准 对某一特定文化古迹进行评价时就很难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存 统功能的影响程度在量上是难以精确衡 算,最后根据相似程度对开发条件进行
在着许多定义很严格或者说具有模糊性 量的。具有明显的“模糊性”特征, 评 估 。
的概念。如某一生态条件对某种害虫、 而且旅游环境质量还是一个包含若干子
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已经从早期的定
某种作物的存活或适应性可以评价为 系统的复合系统,其系统功能从整体上 性评价逐渐转化为定量评价,如回归模
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众多专 常常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模糊综合 如 下:
家学者从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及 评判方法利用模糊隶属度理论把定性指
1.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素指
旅游景区容量等方面探讨了旅游环境问 标合理地定量化。较好地解决了现有评 标体系设置是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综合
题,提出了旅游承载力、旅游地容量、 判方法中存在的评价指标单一、评价过 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其设置是否合理
度较大者。
1)确定样本集 X={x ,x ,…,x }给
12

பைடு நூலகம்
出固定样品 x k。
2)以海明距离来表示 2 个样本的差
异,即
取值范围属于[0,1],λ的值代表与标 准样本的相似性显著水平,λ越大说明 优先的水平越高。首先到达除对角线外 全行为 1 的行所对应的样本和标准样本 最相似,并记以序号“1 ”,再降低 λ值,依次求取相似地点并分别记以序 号 2 ,3 ,…。序号表示各地点对应的 各因素与标准样本的相似程度,序号和 从小到大,表示了该地和标准样本的相 似程度由大到小,因为各因素的重要性 不一,对序号值实行加权求和,即序 号乘以所属因素层的权重ω(∑ω = 1 )。
指标主要分四大类:旅游地资源环境、 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地社会服 务环境和旅游地信息环境,每个大类 又包含若干小类。
2.建立评判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模 型可分为单层次综合评判和多层次模糊 综合评判。
3.确定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在模 糊综合评价中,常见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有主观经验判断法、专家征询法或专家 调查法、评判专家集体讨论法、层次 分析法等。隶属度的确定通过各层次专 家打分。
(rij),即对应因素的模糊相关矩阵为
密切程度;生态条件目标层选取森林覆
盖率和年末人均耕地面积为下属指标,
结合专家咨询,采用两两比较方法获得
关于各指标重要性的排序系统,构造判 断矩阵从而算出权重分配体系。
其中,n 为样本数目;取 r 值为 0。 ij
4 ) λ-截距的应用及序号加权求
和。对每个矩阵由大而小选取λ值,λ
实例研究
为了研究模糊数学评价体系的可
其中,dki 为海明距离;xk 为固定样 本数据;xi 为第 i 个样本的数据。
3)建立优先选择比,确定相关矩阵
行性与合理性,我们以某地森林风景 资源质量评价为例进行研究。考虑到 实用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选取以
R=(r ),r =d /(d +d ), ij ij kj ki kj 其中,d 表示第i 个样本和固定样 k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