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玻璃的结构与性能
玻璃断裂力学及玻璃结构

玻璃断裂力学及玻璃结构一、玻璃的基本性质玻璃是一种非晶态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耐腐蚀性、绝缘性、隔热性等特性。
它是我们在建筑、电子、光学、化学等众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二、玻璃的形成与制备玻璃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高温熔融和快速冷却的过程。
玻璃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焰熔法、浮法、压延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得到不同性质和用途的玻璃。
三、玻璃的力学性能玻璃的力学性能主要表现为弹性模量、硬度、抗冲击性等。
其中,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刚性的重要指标,玻璃的弹性模量通常很高。
硬度是材料抵抗外部机械作用的能力,玻璃的硬度通常与硅酸盐成分有关。
抗冲击性是指材料在冲击下的韧性,玻璃的抗冲击性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
四、玻璃的电学性能玻璃的电学性能主要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等。
电导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的指标,玻璃的电导率通常很低,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介电常数是衡量材料在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指标,玻璃的介电常数通常较高。
五、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是指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
玻璃一般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大多数环境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质的稳定性。
六、玻璃的结构与缺陷玻璃的结构通常是无序的,没有明显的晶体结构。
然而,玻璃中可能存在一些微观结构缺陷,如微小颗粒、气泡等。
这些缺陷可能影响玻璃的力学和光学性能。
七、玻璃的强度与断裂力学玻璃的强度是指其在受力作用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在裂纹扩展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玻璃的强度和断裂力学性质与其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制备工艺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玻璃的强度和断裂力学的研究,可以优化玻璃的性能和使用安全性。
八、玻璃的应用与前景玻璃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关注。
在建筑领域,玻璃可以用于制作窗户、幕墙等,提高建筑的采光和节能性能;在电子领域,玻璃可以用于制作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在光学领域,玻璃可以用于制作镜头、眼镜等;在化学领域,玻璃可以用于容器、管道等。
第七章 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

900
dh*k*l*
dhk l
dh*k*l*
(a)
(b)
t/min
图7.4 晶体(a)与非晶体(b)的步冷曲线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结构化学2
7.2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点阵
NaCl 晶体结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结构化学2
7.2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点阵
一、晶体结构的点阵理论 1. 结构基元与点阵
晶体的周期性结构使得人们可以把它抽象成
“点阵”来研究。将晶体中重复出现的最小单元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结构化学2
7.1 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晶体的定义
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在空间按一定 规律、周期性重复排列所构成的固体物质。
图7.1 晶态结构示意图
图7.2 非晶态结构示意图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结构化学2
7.1 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二、 晶体结构的特征
固体物质按原子 ( 分子、离子 ) 在
Mn
(立方简单)
Li Na K Cr Mo W…...
(立方体心)
以上每一个原子都是一个结构基元,都可以抽象成一个点阵点.
实例:Ni Pd Pt Cu Ag Au ……
立方面心是一种常见的
金属晶体结构,其中每
个原子都是一个结构基 元,都可被抽象成一个 点阵点.
CsCl型晶体结构
CsCl型晶体中A、B是不同的原子,不能都被抽象为点阵 点. 否则,将得到错误的立方体心点阵!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将晶体中重复出现的最小单元作为结构基元,用 一个数学上的点来代表, 称为点阵点,整个晶体就被 抽象成一组点,称为点阵。
知识总结—— 晶体结构

第七章 晶体结构第一节 晶体的基本概念一、晶体概述固态物质按其组成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在空间排列是否长程有序分成晶体(Crystal )和非晶体(又称为无定形体、玻璃体等)两类。
所谓长程有序,是指组成固态物质的粒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方式周期性的重复排列,从而使晶体成为长程有序结构。
长程有序体现了平移对称性等晶体的性质。
与晶体相反,非晶体(Non-crystal )内部的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在空间排列不是长程有序的,而是杂乱无章的排列。
例如橡胶、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晶体内部各部分的宏观性质相同,称为晶体性质的均匀性。
非晶体也有均匀性,尽管起因与晶体不同。
晶体特有的性质是异向性、自范性、对称性、确定的熔点、X 光衍射效应、晶体的缺陷等。
对于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来说,若了解了其周期性重复单位的结构及排列方式,就了解了整个晶体的结构。
可见,周期性重复单位对认识晶体结构非常重要。
在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中,周期性重复的单位(一般是平行六面体)有多种不同的选取方法。
按照对称性高、体积尽量小的原则选择的周期性重复单位(平面上的重复单位是平行四边形,空间中的重复单位是平行六面体),就是正当晶胞,一般称为晶胞(Crystal cell )。
二、晶胞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1. 晶胞的两个要素晶胞是代表晶体结构的最小单元,它有两个要素:一是晶胞的大小、型式,晶胞的大小可由晶胞参数确定,晶胞的型式是指素晶胞或复晶胞。
二是晶胞的内容,是指晶胞中原子的种类和位置,表示原子位置要用分数坐标。
晶体可由三个不相平行的矢量a , b , c 划分成晶胞,适量a , b , c 的长度a , b , c 及其相互之间的夹角α, β, γ称为晶胞参数,其中α是矢量b 和c 之间的交角,β是矢量a 和c 之间的交角,γ是矢量a 和b 之间的交角。
素晶胞是指只包含一个重复单位的晶胞,复晶胞是指只包含一个以上重复单位的晶胞。
分数坐标是指原子在晶胞中的坐标参数(x , y , z ),坐标参数(x , y , z )是由晶胞原点指向原子的矢量r 用单位矢量a , b , c 表达,即r = x a + y b + z c如图所示晶体,小球和大球的分数坐标分别为 小球:)21,21,21( ),21,0,0( ),0,21,0( ),0,0,21( 大球:)21,21,0( ),21,0,21( ),0,21,21( ),0,0,0( 2. 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1)根据晶体的化学式计算密度:D =ZM/N A V ,M 是晶体化学式的相对式量,Z 是一个晶胞中包含化学式的个数,V 是晶胞的体积,N A 是阿佛加德罗常数。
无机化学-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H 6
NaCl ( s ) H 5
Na + ( g ) +
Cl- ( g )
H 6 = f HmӨ = - 410.9 kJ·mol-1 ,NaCl的标准生成热。
由盖斯定律 H 6 = H 1 + H2 + H 3 + H 4 + H 5
所以
H 5 = H 6 - ( H1 + H 2 + H 3 + H 4 )
H 2 = 1/2 D = 119.7 kJ·mol-1 ,Cl 2 ( g ) 的离解能 D
的一半; 2021/5/31
无机化学
Na ( s ) + 1/2 Cl2 ( g )
H 1 Na ( g )
H 2 Cl ( g )
H 3
H 4
Na + ( g ) +
Cl- ( g )
H 6
NaCl ( s ) H 5
a, b, c 为六面体 边长, α, β, γ 分别是bc , ca, ab 所组成的夹 角。
晶胞在三维空间中的无限重复排列
晶格
晶体
晶胞参数 差异
七种晶系
七种晶系的性质
晶系 立方晶系 四方晶系 六方晶系 菱形晶系 正交晶系 单斜晶系 三斜晶系
七种晶系
边长
a=b=c a = b≠c a = b≠c a=b=c a≠b≠c a≠b≠c a≠b≠c
给抽象的结果赋予实质性内容,即将 晶体的结构单元置于晶格的节点上,就是 晶体。
在晶体有规律的排列中,可以找到代 表晶体结构的最小的平行六面体单位,即 晶胞。
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 晶 体 晶 体 多 晶 体
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

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玻璃材料作为一种传统的非金属材料,因其优异的透光性、绝缘性、硬度大、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建筑、交通工具、电子电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直接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因此,对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一、玻璃材料的结构测试技术玻璃材料的结构测试主要是对其内部缺陷、结晶状态、微观形貌等方面进行分析目前,常用的结构测试技术主要包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学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EBSEM)等1.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基本的显微观察手段,可以观察到玻璃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对玻璃材料的表面裂纹、气泡等缺陷进行观察和分析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观察技术,可以对玻璃样品进行表面形貌观察,同时可以通过能谱分析确定样品的元素组成SEM适用于对玻璃样品微观形貌和成分的分析3.X射线衍射(XRD):XRD是一种分析材料晶体结构的手段,通过分析衍射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可以确定玻璃样品中的结晶相、晶粒大小、结晶度等信息XRD适用于对玻璃样品结晶状态的分析4.光学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EBSEM):EBSEM结合了SEM和能谱分析的优势,可以观察玻璃样品的微观形貌,并通过能谱分析确定样品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EBSEM适用于对玻璃样品表面和近表面结构的分析二、玻璃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玻璃材料的性能测试主要是对其物理、化学、热等性能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常用的性能测试技术包括硬度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透光率测试、耐化学性测试等1.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评估玻璃材料抗划伤、抗磨损能力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莫氏硬度测试、维氏硬度测试等2.热膨胀系数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是评估玻璃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尺寸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热膨胀系数测试方法有膨胀仪测试、热机械分析(TMA)等3.透光率测试:透光率测试是评估玻璃材料光学性能的重要手段常用的透光率测试方法有分光光度计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4.耐化学性测试:耐化学性测试是评估玻璃材料在特定化学环境下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耐化学性测试方法有浸泡测试、反应釜测试等通过对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全面了解玻璃材料的性能,为玻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三、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分析玻璃材料的结构对其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玻璃中的气泡和杂质会影响其透光率和强度;玻璃的结晶状态和晶粒大小会影响其硬度和热稳定性;玻璃的化学成分会影响其耐化学性和电绝缘性能等因此,对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1.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玻璃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能,如气泡多的玻璃强度较低,透光性较差;结晶度高的玻璃热稳定性较好,但可能会影响透光性因此,了解玻璃材料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有助于优化玻璃材料的制备工艺,提高其性能2.性能对结构的影响:玻璃材料的性能也反过来影响其结构,例如,高温下玻璃的软化性能使其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其微观结构因此,在制备玻璃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性能对结构的影响,以保证玻璃材料的质量四、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的应用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在玻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研发:通过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可以了解不同玻璃材料的性能,为新型玻璃材料的研发提供依据例如,通过调整玻璃的化学成分和制备工艺,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玻璃材料2.生产: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可以用于监控玻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确保玻璃材料的性能符合标准例如,通过在线检测玻璃的厚度、透光率等性能参数,可以实时监控玻璃生产质量3.应用: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可以指导玻璃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使用例如,在建筑领域,通过测试不同玻璃材料的性能,可以选择合适的玻璃材料用于窗户、幕墙等五、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玻璃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如下:1.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的应用: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显微镜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等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中,为玻璃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2.智能化测试技术的应用:随着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将更加智能化例如,通过自动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对大量玻璃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测试,提高测试效率3.在线测试技术的应用:在线测试技术可以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玻璃材料的性能,有助于提高玻璃材料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例如,通过在线测试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玻璃的厚度、透光率等性能参数,确保玻璃材料的性能符合标准4.绿色测试技术的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测试技术在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例如,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避免对玻璃样品造成破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在玻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将为玻璃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六、综合测试与分析技术为了全面了解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通常需要采用多种测试技术进行综合测试与分析这些技术包括光学测试、热测试、力学测试和电性能测试等1.光学性能综合测试:通过分光光度计、光谱仪等设备,对玻璃材料的光学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透光率、反射率、吸收率等参数这些数据对于评估玻璃材料在光学应用中的性能至关重要2.热性能综合测试:通过热膨胀系数测试仪、热机械分析(TMA)等设备,对玻璃材料的热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热膨胀系数、软化点、热稳定性等这些数据对于玻璃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3.力学性能综合测试:通过硬度计、拉伸测试机等设备,对玻璃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硬度、抗拉强度、断裂韧性等这些数据对于评估玻璃材料在力学环境下的性能至关重要4.电性能综合测试:通过电阻测试仪、介电性能测试仪等设备,对玻璃材料的电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电阻率、介电常数、绝缘性能等这些数据对于玻璃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七、测试技术的优化与改进为了提高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不断优化和改进测试技术是必要的1.测试设备的更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测试设备不断涌现更新和升级测试设备,可以提高测试精度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玻璃材料测试的需求2.测试方法的改进:针对不同玻璃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研究和开发适用于特定材料的测试方法,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如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可以更好地解析测试数据,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八、结论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是玻璃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可以全面了解玻璃材料的性能,为玻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将为玻璃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将继续朝着高分辨率、智能化、绿色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测试技术的优化和改进也将不断推动玻璃材料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玻璃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在玻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玻璃材料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玻璃的结构与性质

玻璃的结构与性质玻璃是一种无机非晶固态材料,是由一定比例的硅酸盐和其他氧化物经高温熔融后迅速冷却而成。
玻璃具有诸多优点,如硬度高、耐腐蚀、透明度好、化学稳定性好等,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日用品、电子通信、纺织等领域。
玻璃的结构是其性质的基础。
在玻璃中,硅酸盐的主要成分是SiO2,而其他氧化物则可作为玻璃的添加剂,以调节玻璃的颜色、热膨胀系数等性质。
在玻璃中,氧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而硅原子则填充在四面体中心,形成一种类似于冰晶石的三维网络结构。
由于氧和硅的电子云作用力强,因此Si-O键是玻璃中的主要结构基团。
不同类型的玻璃中,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其性质亦有所差异。
玻璃的特殊性质源于其非晶结构。
晶体是具有周期性排列结构的物质,而玻璃则是一种无定形的、未能在固态中形成晶体结构的物质。
由于玻璃中的原子没有固定的空间位置,因此难以计算玻璃的机械、光学等性质。
同时,由于其非晶结构的存在,玻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灵活性。
晶体的原子排列方式常常受到限制,而玻璃的原子排列则显得灵活多变。
这种灵活性使得玻璃能够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获得各种性质。
2.易变性。
晶体由于其明确的原子排列方式,为其赋予了明确的物理性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其物理性质变化也比较小。
而玻璃由于其非晶结构,使得其物理性质变化比较明显,在不同的温度、压强条件下,玻璃的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质都有所不同。
3.断裂韧性低。
由于玻璃没有明确的原子排列方式,因此它的原子间结合力并不十分均匀,特别是玻璃中存在一些空隙、缺陷等结构的存在,使得其断裂韧性很低,容易因外力的作用而破裂。
4.密实性高。
晶体有明确的原子排列方式,因此原子之间的空隙要比玻璃少得多。
从数学角度来讲,晶体的最紧堆积密度为0.74,而玻璃的密度则可以达到0.95左右。
玻璃的高密度是其化学稳定性好、透明度高等性质的重要基础。
同时,玻璃的高密度也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总之,玻璃的结构和性质密不可分,了解玻璃的结构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性质、应用及加工过程。
玻璃结构及性质

非晶态结构与性质内容提要熔体和玻璃体是物质另外两种聚集状态。
相对于晶体而言,熔体和玻璃体中质点排列具有不规则性,至少在长距离范围结构具有无序性,因此,这类材料属于非晶态材料。
从认识论角度看,本章将从晶体中质点的周期性规则形排列过渡到质点微观排列的非周期性、非规则性来认识非晶态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熔体特指加热到较高温度才能液化的物质的液体,即较高熔点物质的液体。
熔体快速冷却则变成玻璃体。
因此,熔体和玻璃体是相互联系、性质相近的两种聚集状态,这两种聚集状态的研究对理解无机材料的形成和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玻璃的整个生产过程就是熔体和玻璃体的转化过程。
在其他无机材料(如陶瓷、耐火材料、水泥等)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也都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高温熔融相,常温下以玻璃相存在于各晶相之间,其含量及性质对这些材料的形成过程及制品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如水泥行业,高温液相的性质(如粘度、表面张力)常常决定水泥烧成的难易程度和质量好坏。
陶瓷和耐火材料行业,它通常是强度和美观的有机结合,有时希望有较多的熔融相,而有时又希望熔融相含量较少,而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控制熔体的粘度及表面张力等性质。
所有这些愿望,都必须在充分认识熔体结构和性质及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之后才能实现。
本章主要介绍熔体的结构及性质,玻璃的通性、玻璃的形成、玻璃的结构理论以及典型玻璃类型等内容,这些基本知识对控制无机材料的制造过程和改善无机材料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熔体的结构一、对熔体的一般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
这些物质状态在空间的有限部分则称为气体、液体和固体。
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形式。
晶体的结构特点是质点在三维空间作规则排列,即远程有序;非晶体包括用熔体过冷而得到的传统玻璃和用非熔融法(如气相沉积、真空蒸发和溅射、离子注入等)所获得的新型玻璃,也称无定形体,其结构特点是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习惯上把高熔点物质的液体称为熔体(指熔点温度以上,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液体),所以对于硅酸盐来说,它的液体一般称之为熔体。
玻璃论文 结构 组成 性能

玻璃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姓名:郑朝阳班级:材料化学12-02班学号:311213020233引言:在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存在着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状态。
有人把“非晶态”“玻璃态”看作是同义词,也有人将它们加以区别。
我国的技术词典中把“玻璃态”定义为“从熔体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熔体结构的固体物质状态”,习惯上常称玻璃为“过冷的液体”,“非晶态”作为更广义的名词,包括用其它方法获得的以结构无序为主要特征的固体物质状态。
关键词:玻璃组成结构性能正文:㈠各种“玻璃”的成分(1)普通玻璃(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2)石英玻璃(以纯净的石英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玻璃,成分仅为SiO2)(3)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4)钾玻璃(K2O、CaO、SiO2)(5)硼酸盐玻璃(SiO2、B2O3)(6)有色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
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黄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紫色;胶体Au——红色;胶体Ag——黄色)(7)变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高级有色玻璃)(8)光学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盐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对光敏感的物质,如AgCl、AgBr等,再加入极少量的敏化剂,如CuO等,使玻璃对光线变得更加敏感)(9)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剂和溴化物制成)(10)防护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
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暗蓝色——重铬酸盐、氧化亚铁、氧化铁吸收紫外线、红外线和大部分可见光;加入氧化镉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11)微晶玻璃(又叫结晶玻璃或玻璃陶瓷,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金、银、铜等晶核制成,代替不锈钢和宝石,作雷达罩和导弹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玻璃的结构与性能
一、填空题:
1、玻璃的结构特征为﹍短程有序﹍﹍和﹍长程无序﹍﹍。
P178
2、玻璃包装材料主要是﹍钠钙玻璃﹍﹍,它具有很好的化学惰性和稳定性,有很高的抗
压强度。
3、固态物质的两种不同的结构状态是﹍晶体﹍﹍和﹍玻璃﹍﹍。
4、在石英玻璃和普通玻璃中,﹍﹍二氧化硅﹍又叫作网络形成体氧化物。
5、在玻璃加工工艺中,料性﹍长﹍(长、短)的玻璃粘度随温度变化慢,适合形
状复杂的玻璃器皿成型;料性﹍短﹍(长、短)的玻璃粘度随温度变化快,适
合制瓶机成型
6、玻璃与水和酸作用的实质是﹍玻璃中硅酸盐水解﹍。
7、玻璃化学稳定性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粉末法﹍﹍和﹍表面法﹍﹍。
8、当今玻璃包装材料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向是﹍开发生产高强度轻量玻璃容器﹍﹍。
二、选择题:
1、可以单独形成玻璃的形成体氧化物是( B )
A CaO
B SiO2
C Na2O
D AL2O3
2、氧化物玻璃的组成(形成,改变,中间)p178
A 形成体氧化物、改变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
B 形成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中间体氧化物
C 改变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中间体氧化物
D 改变体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中间体氧化物
3、本身不能单独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玻璃的性质的氧化物不包括( C )
A Na2O
B K2O
C Li
D ZnO
4、由SiO2、B2O3和AL2O3三种氧化物形成的玻璃,若SiO2>B2O3>AL2O3,则此玻璃称为( A )
A 铝硼硅酸盐玻璃
B 硼铝硅酸盐玻璃
C 硅硼铝酸盐玻璃
D 硅铝硼酸盐玻璃
三、名词解释题:
1、玻璃形成体氧化物——
氧化物玻璃组成成分中可以单独形成玻璃的氧化物。
2、玻璃改变体氧化物——
氧化物玻璃组成成分中不可以单独形成玻璃,但可以改变玻璃的性质的氧化物。
3、玻璃中间体氧化物——
介于玻璃形成体氧化物和玻璃改变体氧化物之间的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玻璃形成体的氧化物。
4、理论强度——
理论强度是指玻璃不存在任何缺陷的理想情况下,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由玻璃各组分之间的键强决定。
5、粘度——
粘度是表征流体内摩擦力或者表示阻碍液体流动性质的物理量。
6、玻璃的料性——
在玻璃加工工艺中,经常把粘度在10~105P a·s(102~106泊)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快慢叫做玻璃的料性。
四、问答题:
1、玻璃和晶态物质在结构和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结构上的区别、比容随温
度变化的规律、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结构:晶体结构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空间排列是规则有序的,不论从几个原子间距的微观尺度,还是从长距离的宏观尺度来观察,晶体可以由构成它的最小结构单元(晶胞)重复周期性排列得到。
玻璃的结构与晶体不同,虽然从几个原子间距的微观尺度来看,原子的排列也有规则,但从较长的距离观察时,原子排列没有可重复的周期性。
比容:晶体比容随温度的变化在熔点Tm处突然下降即出现了不连续性。
在熔点以上,晶体以液态形式存在,在熔点一下为晶态。
而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比容随温度连
续变化而转变温度Tg,然后,曲线出现弯折,变化仍是连续的。
在玻璃转变温度之上,玻璃以过冷熔体的状态存在,在转变温度以下为玻璃态。
晶体和玻璃比容随温度变化的不同规律是由它们不同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粘度:玻璃的粘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而晶体物质的粘度在熔点Tm附近有一个突变,呈现不连续变化。
2、玻璃的机械强度用哪些指标来度量?其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为何存在显著差别?玻璃的机械强度用耐压、抗折、抗张、抗冲击强度等表示。
原因主要是由于玻璃结构存在缺陷、组成不均匀及玻璃表面存在裂纹等。
3、简述玻璃脱片侵蚀的过程。
玻璃脱片侵蚀首先是药液与玻璃表面作用,氧化钠、硼酸钠之类的易溶成分被侵蚀溶解,在被侵蚀表面留下一层硅胶膜。
然后药液中的碱性成分继续侵蚀这层硅胶,使之产生微小孔穴,药液则沿着空穴向内层进一步渗透、侵蚀,并使空穴不规则地向深层发展,在玻璃表层的一定厚度内形成疏松的多空层。
在受到机械振动或冷热交变时,这种疏松多孔的表面层易与玻璃主体分离剥落,形成大小厚薄形状各异的闪光薄片。
玻璃脱片的组成与玻璃主体有较大差别,但也是玻璃体。
五、计算题
1、欲确定某玻璃瓶罐在25℃水中一年的化学浸蚀量,利用莱尔方程计算在1h加速
测试的温度是多少?
解:莱尔方程 alogN=logθ-b/T+c
1a=8760h
25℃=298K
带入莱尔方程:
T2-298
Log8760-log1=5080-------
298T2
解得T2 = 388K=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