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智能监控系统_梁新田
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智能监控系统

3. 74 4. 38 5. 01 5. 36 5. 68 5. 27 4. 57 4. 55 4. 83 4. 42 3. 74 3. 18 4. 56
973 121 1 031 404 1 305 821 1 350 409 1 478 777 1 328 816 1 191 343 1 184 850 1 217 070 1 151 374
2013 年全年统计的相关数据如表 1 所 示。 由表 1 可知,单从年发电量角度来看,智能监控 系统相比普通监控系统,前期增加的 82 万元资 金投入,预计 2 年多就可以收回成本。
·17·
·建筑节能·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总计
表 1 发电量对照表
图 4 数据分析模块的功能流程图
2. 5 状态监测与维修计划研究 状态监测是指通过测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参数( 如震动、噪声、温度等) , 来检查其状态是否正常。对光伏发电系统关键 元件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将采集到的各 种数据与设定参数对比分析,用辨识方法估计模 型参数,如果偏离正常值过大,那就是故障,由模 型参数可 推 算 出 机 理 模 型 的 参 数,找 出 故 障 根 源。该方法可以发现系统潜在故障及其原因、故 障部位及轻 重 程 度,预 报 故 障 发 展 趋 势,提 出 维
关键词: 物联网; 光伏发电; 智能监控系统;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TU 85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8417( 2015) 04-0015-04
梁新田( 1982—) ,男, 工 程 师,从 事 光 伏 并 网逆变器方面的研 究。
0引言
根据目前基础条件和政策导向的分析,我国 光伏产业经过产业调整将有望走出低迷,预计“十 二五”末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40 GW,到 2020 年有可能突破 100 GW。随着规模性的太阳 能电站在国内陆续建设并投入运行,如何实时了 解电站的运行状况,如何满足上一级系统或电网 调度系统的监控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太 阳能光伏电站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如运行 状态监控、故障检测预警、环境数据采集、能源调 度与分配,对提高光伏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系统运 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联网技术下的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探究

物联网技术下的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探究摘要:科学技术水平提升,在改变人们生活与生产方式同时,人们思想观念也发生巨大改变。
尤其在物联网技术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的应用,它不仅能够实现相关的监控功能,还能及时识别光伏发电中存在的故障。
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物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的相关概念,说明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结构,探究物联网技术下的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和借鉴,进一步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探究前言: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由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对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也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传统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有着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操作人员必须一直守在监控室里,来对发电实际情况加以掌握,如果中途离开,可能会错过某些重要事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物联网技术下,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应运而生,其功能具有多样性,包括电能上传、储存以及功率控制等各个方面,在监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探究物联网技术下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有着一定必要性。
1.物联网技术与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的相关概念所谓物联网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信息传感器、激光扫描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监控等工作,此项过程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在采集相应的电学、化学以及力学等信息时,能够利用网络接入,对相关物品进行智能化识别、管理和感应,作为当前较为先进的信息载体,物联网技术具有独特优势[1]。
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发电监管设备,能够对光伏发电中的各项指标加以实时监控,通过相应的数据信息以及图表,对电站整体运行状态进行了解和掌握,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尤其是有效的故障报警,能够促进光伏发电系统稳定运行。
1.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结构对于光伏发电无线监控系统结构而言,其组成结构包括监控室上位机监控系统,远程客户端、光伏发电组件以及Modbus协议等。
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的移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的移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依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中,对于发电效率的监控和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基于互联网的光伏发电监控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实时监测光伏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移动监控平台作为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的一部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监控和管理方式,随时随地对光伏发电设备进行监控。
本文将从移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的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一、移动监控平台设计在设计移动监控平台时,首先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功能定位,明确平台的基本功能。
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的移动监控平台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功能:(1)实时监测:用户能够实时查看光伏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光伏组件的发电情况、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发电功率等。
(2)告警提醒:一旦光伏发电设备出现异常,移动监控平台能够及时发送告警信息给用户,提醒用户进行处理。
(3)历史数据查询:用户可以查询历史的发电数据,了解光伏发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发电效率分析和故障排查提供依据。
(4)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监控平台远程控制光伏发电设备,进行操作和设置。
移动监控平台的用户界面设计需要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界面简洁明了,操作便捷。
在设计用户界面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界面布局:合理的界面布局可以使用户快速找到需要的功能,建议采用分模块布局,将实时监测、告警提醒、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进行分类展示。
(2)数据展示:采用图表、曲线等形式直观展示光伏发电设备的运行数据,方便用户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3)操作方式:提供简单明了的操作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击或滑动进行操作。
移动监控平台的安全设计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光伏发电系统这样的关键设备的管理平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控制器及光伏发电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控制器及光伏发电系统[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3da6d7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8.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90485.7(22)申请日 2017.12.30(71)申请人 广州星辰热能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大道南788号广一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2号楼3层(72)发明人 许剑武 黄明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代理人 孟金喆(51)Int.Cl.G05B 19/04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控制器及光伏发电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控制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该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电站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响应中央处理模块的数据采集命令进行光伏发电站数据采集;电站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中央处理模块的电站控制命令进行光伏发电站控制;通讯模块将中央处理模块连接至数据采集模块和电站控制模块,用于传递数据采集命令、电站控制命令和接收光伏发电站数据;中央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光伏发电站的数据通过通讯模块以多跳通讯模式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分析,并解析通过通讯模块接收到的云端服务器控制指令,生成数据采集命令和电站控制命令,达到光伏数据统一运维、资源合理配置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07894735 A 2018.04.10C N 107894735A1.一种光伏发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电站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响应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数据采集命令进行光伏发电站数据采集;所述电站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响应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电站控制命令进行光伏发电站的控制;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传递所述数据采集命令和接收所述光伏发电站数据;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和所述电站控制模块,用于传递所述电站控制命令;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光伏发电站的数据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以多跳通讯模式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分析;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用于解析通过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到的云端服务器控制指令,生成所述数据采集命令和电站控制命令。
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的移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的移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也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移动监控平台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监控的便利性和实时性。
本研究旨在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一个移动监控平台,为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测与管理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具体目的包括:1. 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效率和便捷性:通过设计移动监控平台,实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帮助用户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处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拓展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将监控系统与移动监控平台结合,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进行监控和操作,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监控终端,有效拓展了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
3. 推动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和智能化进程: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将为光伏发电行业提供智能化监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推动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和智能化进程。
1.3 研究意义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故障率,降低运维成本,延长设备寿命,从而推动光伏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移动监控平台作为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和体验。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轻松监控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的移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中的移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光伏发电行业也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机遇。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其发电效率和环保特性也广受好评。
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监控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的实时性和远程监控等方面的问题。
设计一个基于互联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的移动监控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意义1.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往往需要专门的监控人员在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这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而且限制了监控的范围和时效性。
而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实现,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了解和处理发电系统的异常情况,缩短故障的响应时间,保障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提升监控系统的便捷性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实现能够让监控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轻松进行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大大提升了监控系统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即使在无法直接到达现场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响应故障并进行处理。
3.优化监控数据分析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实现还可以实现监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对能源产生、耗用进行分析以及计算与预测。
1.系统架构设计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
采用大数据采集技术,实时采集光伏发电系统的数据,并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存储与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移动终端设计移动监控平台需要提供移动终端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手机App和网页端。
手机App方便监控人员随时随地查看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能够进行实时的异常处理和管理;网页端则提供更为全面的监控数据与分析,方便后台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规划。
3.安全性设计在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中,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技术手段,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监控系统被非法攻击或破坏。
4.实时监控与预警机制移动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需要建立实时监控与预警机制,通过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能源产生、耗用状态等数据,及时发现并预警系统异常情况,为故障处理提供及时的参考依据。
光伏发电系统中基于物联网的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设计应用技术光伏发电系统中基于物联网的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 2024年3月25日第41卷第6期27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Mar. 25, 2024, Vol.41 No.6孙剑钢,等:光伏发电系统中 基于物联网的实时监测与反馈控制传感器,同时确保其在电流和电压关键位置的准确安装。
这样可以实时监测电能的产生和输送,为系统运行状况提供关键参数,为后续反馈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3]。
传感器选择型号参数如下。
一是光照强度传感器。
光照强度传感器型号为TSL 2591,其光谱响应范围为188~1 040 nm ,精度为0.1 Lux ,输出为数字信号。
二是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型号为DS 18B 20,其工作温度范围为-55~+125 ℃,精度为±0.5 ℃,输出为数字信号(单总线)。
三是电流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型号为ACS 712,提供多种型号,包括±5 A 、±20 A 和±30 A ,精度为0.001 A ,输出为模拟信号。
四是电压传感器。
电压传感器型号为ZMPT 101B ,其工作范围为0~250 V 交流电压,精度为0.001 V ,输出为模拟信号。
通过合理选择和布局这些传感器,实时监测模块能够可靠地获取光伏发电系统各组件的关键参数,为系统整体的实时监测提供精准和全面的数据基础。
2.1.2 数据采集频率与准确性采集频率是光伏发电系统实时监测模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动态性、环境变化、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成本以及能耗等因素。
首先,如果系统经常面临快速变化的工作状态,如受到阴影、云层遮挡等影响,建议选择较高的采样频率,以确保及时捕捉系统状态的变化[4]。
其次,考虑系统周围环境的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快速变化,也需要相应提高采样频率,以确保数据准确反映环境变化对系统的影响[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设备监控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设备监控系统[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c9e1670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b.png)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设备监控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仇海东
申请号:CN202111419076.4
申请日:20211126
公开号:CN114362675A
公开日:
202204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箱、光伏组件、电脑控制终端和手机APP端,所述控制系统箱的内部设有云服务器、中央处理器模块、智能网关、串口服务器模块、并网逆变器、环境监测模块和仪表监测模块。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云服务器、中英处理器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仪表监测模块,可以对光伏组件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运行环境的状态进行时时监测,并将监测的通过云服务器传输至电脑终端和手机APP端,以便于人们对光伏组件的远程监控和了解,并通过与比对模块和警报器的配合,实现对数据的比对和及时报警,便于对工作人员对光伏组件的及时维护,实现光伏组件的安全监控工作。
申请人:江苏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经济开发区南京路1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系统技术方案
2. 1 系统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由单片机、电源电路、数据
采样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和外壳组成,可以采集当 地接入点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 上传策略进行数据上报,这些数据可通过模拟或 数字接口导出给无线传感器通信模块。采集模块 分布在太阳能光伏组件、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光 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系统的各个环节。其中 光 伏组件的数据采集模块安装在背板上,与接线
3G 无线传感网网管设备是传感网与 3G 移 动通信网的融合节点,同时具备与传感网和 3G 网络通信的功能。它利用 3G 通信模块将采集到 的多个光伏发电设备的数据进行上报,并转发远 程监测控制中心下达的各项操作和查询指令。 该网关设备的形态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 定式采用普通工业级通信网关设备开发,具备一 定的防水、防震等要求,采用电源供电,适合露天 长期部署。移动式采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终
无线中继通信设备是传感器网络的中间路 由节点,本身不承担数据采集的工作,但需要在 长距离传输时进行中继路由,并且具有 MESH 组 网和自愈能力,即在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时协议可 以自适应地修改中继路径,保障端到端的通信质 量。该设备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原有总线监测 技 术 方 案 的 风 险,实 现 了 多 路 径 的 动 态 组 网 拓 扑,提高了监测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建筑节能·
端,适合便携使用。 2. 3 体系结构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利用 C + + 语言,并采用 C / S 和 B / S 相结合 的混合模式,开发光伏发电监测平台; 数据库包 含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两者的访问都采用 标准的 UML 语言。 2. 4 系统功能与性能的评估
监控平台的功能可工作在应用管理模式、 研究模式。应用 模 式 一 般 面 向 用 户,而 研 究 模 式面向 PV 开 发 研 究 人 员 和 PV 厂 家。数 据 分 析模块的功能流程如图 4 所示。通过输入数据 的用户界面,使用者 在 用 户 界 面 中 选 择 试 验 数 据的类别,输入试验采集到的数据; 通过性能评 估模块 内 核 进 行 试 验 数 据 失 效 分 布 类 型 的 估 计 ,并 在 估 计 基 础 上 进 行 检 验 ,确 定 试 验 数 据 的 失效分布类型,计算 出 相 应 的 可 靠 性 试 验 数 据 的特征 量; 通 过 结 果 显 示 界 面,读 取 性 能 评 估 结果。
·15·
·建筑节能·
2. 2 通信网络的构建 光伏发电实时数据通信网络结构如图 3 所示。
图 1 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智能监控系统框架
盒相连,可以采集直流电压、直 流 电 流、平 均 功 率、日辐照 量、风 速、环 境 温 度、光 伏 组 件 温 度。 光伏逆变器的数据采集模块主要采集输入直流 电压 / 电流、输出交流电流 / 电压、输出功率、电网 电流、电网电压等参数。逆变器输入端的直流电 压、电流和 输 出 端 的 三 相 交 流 电 压、电 流 都 是 通 过霍尔传感器测得。设计选用霍尔电压 CLSM10MA 传感器,电 源 电 压 为 ± 15 V,绝 缘 电 压 为 5 kV,输入额定电流为 ± 10 mA,输出额定电流为 ± 25 mA。逆变器输出端三相交流电压采样电路 如图 2 所示。
对于光伏发电系统采集数据,分为两类进行 可视化。
( 1) 生成数据,用曲线、饼图、棒图以及轮廓 图刻画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
( 2) 利用分析、挖掘、处理后的特征或结果 信息,开 发 更 加 深 刻、醒 目 的 2D、3D 可 视 化 技术。
3 系统搭建及运行
搭建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光伏发电系统智能 监测 试 验 网。试 验 网 外 场 选 址 为 10 MW 屋 顶 BIPV 光伏发电示范工程试验场地,部署 20 套无 线传感器通信模块来监测对应太阳能光伏发电 系统,包括光伏组件、电池和逆变器,并通过 4 个 无线中继通信设备和 1 个网关设备接入到公共 互联网。另外,外场还布设 1 个现场控制和显示 设备。
Hale Waihona Puke 工程项目为研究依托,分成若干子系统进行各种 数据采集传感器的选择配置; 构建实时数据采集 系统的通信传输网络; 通过光伏电站管理中心, 构建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网的监控平台,并设计平 台体系结构以及数据库管理策略; 基于区域光伏 发电系统的实时信息,研究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的 模型、特征曲线、故障检测、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 数据、网络的可视化技术等。
DOI:10.16618/ki.1674-8417.2015.04.021
·建筑节能·
基于物联网的光伏发电智能监控系统
梁新田1 , 徐志华2 ( 1. 保定科诺伟业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2. 中铁电气化局 保定铁道变压器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搭建基于物联网的区域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监控平台。以光伏发电系
统故障检测算法和设备的优化管理为基础,通过建立性能评估模型,实现对区域分 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性能进行评估。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数据传输效果 好、性能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物联网; 光伏发电; 智能监控系统;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TU 85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8417( 2015) 04-0015-04
注: 电费单价按 0. 94 元 / kWh 计。
综上所述,该监控系统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 源,实现资 源 的 合 理 优 化,降 低 光 伏 系 统 电 站 潜 在危险损失,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可靠性。通 过对光伏发电运行参数和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 以下信息:
( 1) 光伏组件功率输出与光照辐射度、PV 电池板安装角度和温度、环境温度以及风速的关 系,建立了 相 关 的 分 析 模 型,为 光 伏 组 件 生 产 厂 设计出效率高的光伏电池提供参考。
( 2) 影响区域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输出的各 种因素,为设计更高效的逆变器控制算法提供了 可靠的依据。
( 3) 光伏发电的动态模型,便于进行不同应 用( 潮流、短路、稳定分析等) 的动态模拟仿真。
( 4) 动态模型能够与电力系统模型结合,以 便研究 PV 电源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影响。
2013 年全年统计的相关数据如表 1 所 示。 由表 1 可知,单从年发电量角度来看,智能监控 系统相比普通监控系统,前期增加的 82 万元资 金投入,预计 2 年多就可以收回成本。
·17·
·建筑节能·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总计
表 1 发电量对照表
943 318 827 260 13 983 565
1 002 315 1 062 346 1 344 996 1 390 921 1 523 140 1 368 680 1 227 083 1 220 396 1 253 582 1 185 915
971 618 852 078 14 403 072
与相同装机容量的普通光伏发电监控系统 相比,前 期 需 要 增 加 设 备 资 金 投 入 约 为 82 万 元。据不完全统 计,普 通 光 伏 发 电 监 控 系 统 每 年每 10 MW 光 伏 电 站 用 于 维 护、检 修、检 测 投 入的人力 费 用 约 为 40 万 元; 设 备 监 管 不 力,造 成光伏组件损毁烧坏280 块,价值约 30 万元; 考 虑光伏组件的更 换 和 安 装,损 失 发 电 量 等 综 合 费用总计为 10 万元。在光伏发电系统 25 a 生 命期内,将共计损失 2 000 万元。采用智能监控 系统大 大 减 少 了 非 系 统 监 测 状 态 下 电 站 的 损 失额。
修建议。为 缩 短 维 修 时 间、降 低 维 修 费 用,可 以 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安排维修时间,使停机所造成 的经济损失达到最低限度。 2. 6 建筑光伏发电监测系统的可视化研究
远程监测控制中心是光伏发电系统的远程 智能管理平台,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对区域 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查询、开关控制等 操作,预计可支持 10 万套的管理能力。
图 4 数据分析模块的功能流程图
2. 5 状态监测与维修计划研究 状态监测是指通过测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参数( 如震动、噪声、温度等) , 来检查其状态是否正常。对光伏发电系统关键 元件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将采集到的各 种数据与设定参数对比分析,用辨识方法估计模 型参数,如果偏离正常值过大,那就是故障,由模 型参数可 推 算 出 机 理 模 型 的 参 数,找 出 故 障 根 源。该方法可以发现系统潜在故障及其原因、故 障部位及轻 重 程 度,预 报 故 障 发 展 趋 势,提 出 维
29 194 30 942 39 175 40 512 44 363 39 864 35 740 35 546 36 512 34 541 28 300 24 818 419 507
电费 /元
27 442 29 086 36 824 38 082 41 702 37 473 33 596 33 413 34 321 32 469 26 602 23 329 394 337
本文建立了一个区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的实时安 全 监 控 平 台,融 合 智 能 无 线 传 感 器 技 术、实时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挖掘分析平台 技术,以及整个系统动态变化的可视化技术和故 障预测与优化检修技术。
1 系统概况
该项目以 10 MW 屋顶 BIPV 光伏发电示范
徐志华( 1982—) ,女,工程师,从事电器可靠性方面的研究。
3. 74 4. 38 5. 01 5. 36 5. 68 5. 27 4. 57 4. 55 4. 83 4. 42 3. 74 3. 18 4. 56
973 121 1 031 404 1 305 821 1 350 409 1 478 777 1 328 816 1 191 343 1 184 850 1 217 070 1 151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