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产业集群效应与研究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泉州市产业集群发展及其趋势研究

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泉州市产业集群发展及其趋势研究
维普资讯
区域 发 展
区 域 经 济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源 泉
泉 州 市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及 其 趋 势 研 究
● 黄 景 顺
改革开 放二 十年 来,泉 州市 产业
通过市场带动 、 业集 聚,涌现出一批 企 配套完善 、协作紧密、竞争力强的产业 集群。通过总结泉 州产 业集群 形成、演 进、 升级过程 中一 些深层次问题 ,探索 符合 当地 的新 型工 业化发展 道路 ,加
以上 。
过举 办、参 加各种 国际国内的展 销会 、
展 览会、交易会 、博 览会 ,纺织鞋 服 、
业经济增长周期 ,其 主要 历程如下 : 开始 萌发。 以泉 外市 实行 对外 开 I 放为标志,随着 国家 、 省和市 对侨 务工 作的重视和 中央赋予福建 省特殊政策 、 灵 活措 施 的落实 ,泉州 市充 分发挥侨
从 现 阶段 看 ,泉 州市 一些 传统 优
势产 业集 群 发展渐 趋成熟 ,新兴产 业 集群 开始 成 长壮大 ,总体 上 呈现 出高
质化 、 重型化 、 区域 优化 和项 目 带动 化
的发展趋 势。 从 微 观层 面看 ,产业 集群 呈高 质 化 发展趋 势。据统计,仅 2 0 年,泉州 05 市新增 中国驰名商 标 1件 、 6 中国名牌产 品 1 、国家免检 产品 3 8项 8项 、中国出
确 乡镇企 业发展 的政策 界限 以及提 出 稳 步发展 的政策 ,泉 州护相 结合 等产 业服务体 系 的建立 健全 和 产业规 范政 策的 出台 ,泉 州市 产 业集群 进入快 速
发展轨道 ,建立 了陶 瓷产 业专业 市场 和工业品批 发市场 。 确立 优 势 。以集群 内企 业积极 参 与体系认证 、 实施名牌 战略、改 制上市

泉州市的产业集群的主要问题(“服装”相关文档)共9张

泉州市的产业集群的主要问题(“服装”相关文档)共9张
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全市形成方圆50平方公里纺织、服装、漂染产业板块。
作力度,建立符合国际保要求的质量保证 以晋南、石狮(大堡、伍堡、锦尚集控区)、丰泽的漂染工业基地。
以晋南、晋东、丰泽东海、南安官桥纺织产业基地; 至 年全市初步形成以晋南、石狮、南安城关、惠南、中小市区的服装加工基地;
关、惠南、中小市区的服装加工基地;以晋 南、晋东、丰泽东海、南安官桥纺织产业基 地;以晋南、石狮(大堡、伍堡、锦尚集控 区)、丰泽的漂染工业基地。全市形成方圆 50平方公里纺织、服装、漂染产业板块。重 点培育10-20家具有品牌、销售、科技和管
鞋业产业集群:以运动鞋、旅游鞋为重点,注重建设鞋业研发中心、鞋业技术工人培训学校以及完善营销网络,加大品牌创新的工作力度,建立符 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 鞋业产业集群:以运动鞋、旅游鞋为重点, 鞋业产业集群:以运动鞋、旅游鞋为重点,注重建设鞋业研发中心、鞋业技术工人培训学校以及完善营销网络,加大品牌创新的工作力度,建立符
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注重建设鞋业研发中心、鞋业技术工人培训 鞋业产业集群:以运动鞋、旅游鞋为重点,注重建设鞋业研发中心、鞋业技术工人培训学校以及完善营销网络,加大品牌创新的工作力度,建立符
体系。运动鞋生产企业主要向晋江(陈埭) 以晋南、石狮(大堡、伍堡、锦尚集控区)、丰泽的漂染工业基地。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重点规划建设十个片区,包括晋江罗东纺织服装工业园区、晋南漂染纺织工业园区、晋江五里纺织服装工业园区、石狮服装工 业园区、鲤城江南服装工业园区、丰泽东海、城东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南安扶茂岭纺织服装工业园区、惠南纺织漂染服装工业园区、石狮锦尚漂染、
浅谈泉州市产业集群
•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重点规划建设十个片区, 包括晋江罗东纺织服装工业园区、晋南漂染 纺织工业园区、晋江五里纺织服装工业园区、 石狮服装工业园区、鲤城江南服装工业园区、 丰泽东海、城东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南安扶 茂岭纺织服装工业园区、惠南纺织漂染服装 工业园区、石狮锦尚漂染、服装工业园区。 至 年全市初步形成以晋南、石狮、南安城

泉州形成流通产业集群的可行性研究

泉州形成流通产业集群的可行性研究

使福 建商 帮成 为 中国商 界乃 至全球 最有 特色 的群 体之 一 。 1 销售 商 品 低 端 ,技 术 含 量 低 ,容 易 被 模 仿 ,竞 争 优 . 3 势不 稳
据调查 ,在 北京 目前有 闽人 注 册 企业 5 0 0 0多 家 ,分
流通 能力 为企业 快速 推广 产 品创造 了便 利 条件 ,而新技 术 产 品 又能使 闽商 摆 脱 销 售 产 品 附 加 值 与 技 术 含 量 低 的 困
21 打造 新 技 术 产 品 且 具 有 市 场 前 景 的 产 品营 销 基 地 , . 以商 促发 展
高新 技术 产 品是根 据社 会需 求应 运而 生 的 ,但 是 一项 新产 品 ,新技 术 的发 明并 不 能给 发 明者带 来利润 ,只 有推 向市 场 ,才能 转化 为现 实利 益 。产 品 的市场 推广 又是 产 品 技术 提供 方所 欠缺 的 ,闽商 的经 商传 统 ,闽南 区域成 员 的
信息 流在 这 里汇集 。
1 闽南 商帮 历史 悠久 ,为泉 州 民资发 展创造 条件 . 2 福建 特殊 的地 理位 置 ,赋 予 了闽 商特 有 的海 洋 文 化 。 在海 洋蓝 色文 明 的背景 下 ,闽商 文化还 衍生 出其 自身 的迁
移性 和 冒险性 。 闽商文 化 造 就 了一 批 又一 批 成 功 的 闽 商 ,
或 即将 开建 ,泉 州 市 与 省 内各 地 市 的 距 离 将 大 幅缩 短 。
城市 交通 圈 的打 通 ,区域 内基 础 的加 大投 入 建设 ,人 才 、 技术 、物 流 、旅 游 资源 等 经 济 要 素 的 流 动 不 断 加 速 ,使
泉州 打 造 流 通 产 业 集 群 的 实 现 成 为 可 能 。人 流 ,物 流 ,

产业集群与泉州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与泉州区域经济发展

城 、 泽、 江、 狮、 安 、 丰 晋 石 南 惠安 、 安溪 、 春 、 化等 县 ( ) 分发 挥 自身优 势 , 永 德 市 充 发展 特色 型产 业 , 别 荣获 分 “ 国民 间艺 术 品之都 ” “ 中 、 树脂 之 乡” “ 、 中国鞋都 ” “ 、 中国纺织 服装 产业 基地 、 中国休 闲服 装名 城” “ 国建 、中 材之 乡” “ 国石 雕之 都 ” “ 、中 、 中国乌龙 茶之 乡” “ 、 中国芦桔 之 乡” “ 、 中国瓷都 ” 体现 区域 化特 征 的称号 . 等
摘 要 : 泉 州产业 集群 发展 现状 特征 入 手 , 从 分析 了产 业集群 对 泉 州 区域 经 济发展 的推 动 作用。 以及 产业 集群发 展 中存在 的 问题 , 并就进 一 步加 快泉 州产 业集群 的发 展提 出对策 建议 . 关键 字 : 业 集群 : 产 区域 经济 ; 州市 泉 中 图分类 号 : 6 .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6 1 8 4 (0 6 0 - 18 0 F0 1 5 A 17 — 7 7 2 0 )2 0 7 - 5
以下 的企业 为 2 6 38 0个 , 8 .%l. 几 千家甚 至 上 万家 同类 企 业 集 聚在 一起 , 占 90 J 但 J 就形 成 较 大 的总 量 规模
和 较高 的 占有 率. 如晋 江现 在有 鞋业 生 产经 营企 业 30 0多家 , 业 人 员超 过 3 0 从 5万人 , 产 量 7亿 多 双 , 年 年 产值 1 0多亿 元 , 口创 汇超 1 美 元 , 品远销 8 5 出 2亿 产 0多个 国家 和地 区. 在晋 江 已经 成 为 中 国最 大 的 现 旅 游运 动鞋 生 产基 地 和世界 运 动鞋 的重要 生产 基地 . 服装 行 业 的 国内市 场 占有率 达 2 .%; 材 业 的 出 6 7 石 口量 占全 国同行业 的 1 ; 陶业外 墙砖 占全 国产量 的 23 琉璃 瓦则垄 断 国内市场 . / 建 3 /;

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

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

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泉州主要产业及上市公司概况⼀、泉州简介泉州是确定做⼤做强的三⼤中⼼城市之⼀,是全国⾸个,联合国教科⽂组织唯⼀认定的起点,是列⼊国家“”战略的先⾏区。

泉州是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750万⼈,旅居同胞70万⼈,旅居同胞6万⼈,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祖籍泉州,落户泉州。

泉州是“”⾸个地⽅试点,⾄2015年8⽉,全市有142件,占全省总数三分之⼀,居全国地级市⾸位,被誉为“品牌之都”;2015年,实现6137.74亿元,连续17年居福建省⾸位;2016年,⼊选四⼤分会场之⼀。

⼆、泉州主要产业改⾰开放30多年来,泉州已初步形成25个区域特⾊突出,体现泉州地理特征及⼈⽂传统的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可概括分为三类:⼀是具有相对技术优势的传统产业,主要有纺织鞋服、建筑建材等产业,纺织鞋服年产值近3000亿元,以晋江、⽯狮最为突出,建筑建材年产值超850亿元,形成南安⽯材、晋江建筑陶瓷两⼤基地;⼆是具有成本⽐较优势的特⾊产业,主要是⼯艺制品,年产值超300亿元,培育了丰泽树脂、惠安⽯雕、德化陶瓷、安溪茶叶和安溪藤铁等区域特⾊鲜明的产业集群;三是具有较⾼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以⽯油化⼯最为典型,年产值超1300亿元,集中布局于沿海的泉港、惠安,并有晋江、⽯狮两个化纤⼯业区,电⼦信息和⽣物医药等产业也初具规模。

(⼀)总量规模较⼤2012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业企业4069家,完成⼯业总产值8375.27亿元,占全部⼯业产值的88.18%。

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704家、超10亿元93家,完成⼯业产值分别占全市⼯业总产值的75.57%、29.14%。

其中纺织鞋服、建筑建材、⼯艺制品、⾷品饮料、机械装备、⽯油化⼯等六个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的销售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业销售总产值的⽐例⾼达79.10%,其中纺织鞋服占了三分之⼀(具体详见表1及图1)。

基于产业集群的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思路探讨

基于产业集群的泉州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思路探讨
竞 争力 个方 面提升 泉州 区域经济 国际化水 平 。
1 泉州产 业集群 状况
近 年来 ,随着沿海 经济 一体化 进程 的加快 ,泉州作 为 各种 市场要 素融 合的经 济 区之 一 , 日益加快 产业 集群发 展 步 伐 。截 至 2 0 0 9年 ,泉 州 已形 成 纺 织 鞋 服 、建 筑 建 材 、
际化状况可 以从净 出 口总额 、外商 直接 投 资 、境外 投 资规
模等 多个方 面体 现。从 20 0 3年 到 20 09年 ,泉州 地 区外 贸 对 G P的贡献率 有所 上升 ,外 商直接投 资额增 加 ,泉 州企 D
业扩大境 外投资规 模。立 足于 国际化 角度 ,综 合考 虑经 济
批 总产值 超 过 3 0 2 0亿 元 、 占全 市 工业 产 值 7 % 以 上 , 0 数量 居全省 第一名 的产业 集群规 模 。从 模仿 到创新 ,由粗

率也越高,劳资双方的风险也有所 降低 ,企业竞争力提
升 。泉 州集群企 业经 济 的发 展 已经从量 的增长走 向质 的提
放到集 约 ,从 企业数 量稀少 到 区域品牌 初步形 成 ,泉 州集
内部相互协 作 的全 国性 及 国际性供 应链 网络 ,成 为世 界产 业链 条 的重要支 流 。这 些优势产 业在 国际市场 中显示 出较 强 的竞争力 ,产 销率极 高。
家公 司 已经 实施 或正 准 备实 施 品牌 战 略 ,通 过 内引外 联 , 寻求合 作与 加盟 ,发展成 为融研 发 、设 计 、生产 、加 工和 销售 为一体 的综合性 企业 。 32 产业 竞争 力机 制 . 产业 集群完 善产 业组织 机制 ,优化产 品结构 ,建立 区 域 品牌 ,提升经 济 国际化 。集 群企业 能避 免 由于 恶性价格 竞 争导致 的损失 ,从 而以较低 的成本 获得 产业 的整体升 级 和产 业组织 结构 的优化 ,同时有 力地 带动 区域经 济对外 开 放 。以鞋业产 业集群 为例 。布局 合理 、配套完 整 的鞋 业产 业集 聚 了大 量的经 济资 源 ,使得 鞋业 相关经 济要素 和资源 的配置 效率得 到提 高 ,为 提升泉 州 区域 经济 国际化奠 定 了 基 础 。 目前 ,泉 州 已基 本形成 晋江旅 游鞋 运动 鞋 、石狮 皮 鞋 休 闲鞋 、惠安 鞋底 鞋材 等多 区域的鞋业 格局 。这个 产业 群 规模大 ,内部 产业链 发育 较为充 分 、配 套完善 ,主产 品 在 大 区域 ( 国内或 国外 ) 市场 中有 很 强 的竞 争 力 ,产 品

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王学峰;朱云平
【期刊名称】《合作经济与科技》
【年(卷),期】2024()1
【摘要】近年来,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得到较快发展,但也存在着产业集群整体技术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

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并提出实施路径,以推动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调发展。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王学峰;朱云平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47
【相关文献】
1.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现状研究——基于苏州市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度差异与协同发展——基于江苏的数据分析
3.广东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4.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
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基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泉州产业集群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

泉州产业集群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

泉州产业集群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何杨英摘 要:泉州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融资难制约其发展,究其原因有:(1)自身因素;(2)制度因素。

如何解决泉州中小企业融资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泉州;产业集群;融资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6-263-02作 者:仰恩大学会计系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14一、泉州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的现有的融资方式1.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融资方式,如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企业内部集资、个人捐赠等。

因借贷双方多为亲朋、好友、乡邻,大家彼此相互了解和信任,只要贷款人立据后即可取得资金,有的甚至口头约定便可。

民间借贷实效性强,手续简便快捷,无需抵押担保等,而且期限性强,其中多以一年或一年以上为主。

2.银行借贷。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普遍存在着融资量少、需求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的服务等特点,然而金融部门却为了安全起见,必须要有一套安全的融资手续。

这种融资手续繁琐、耗时、耗力,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而且,由于金融机构从自身效益和安全性原则出发,大量信贷资金都倾向于支撑需求量大和信誉良好的大中型企业,使得中小企业贷款处于明显劣势,取得贷款比较困难。

再者,企业向银行间接融资必须要有资产担保,对企业的规模和固定资产有一定的要求,这样使得一些中小企业被排除在信贷的门槛之外。

3.地下钱庄。

地下钱庄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审核、批准,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秘密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扰乱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机构和组织。

地下钱庄主要从事的是游离于现有金融体系之外的金融活动。

地下钱庄为了逃避国家的监督、管理,其经营运作常常以秘密的、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其活动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是违法的,属于国家严厉打击取缔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效应研究小组成员:林旭李政常云龙许亮林婷婷郭佳产业集群是企业沿着产业链集聚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方式的改进,泉州市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模式已逐步发生变化。

为摸清产业发展规律,准确掌握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厘清发展思路,本课题组从产业结构和集群分类等方面对泉州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为泉州产业集群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努力打造泉州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一、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多年来,伴随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起步,我市产业集群也历经萌芽、发育、壮大,从创业之初“满天星斗”、靠“三来一补”起步的乡镇企业发展到“专业镇”、“专业村”,由粗放到集约,由模仿到品牌,从家族到创新,已经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中逐渐形成的中小企业区域横向聚集取代了企业规模,形成了产业内部相互协作、独具竞争优势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产业营销网络。

目前,全市已形成纺织、服装、工艺品、陶瓷、食品饮料、水暖器材、建陶、石材、包袋、鞋业等一批年高值产业集群,其中超千亿产值集群有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石材、制鞋等7个产业集群。

1、区域化塑造产业集群的聚合力。

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中,各地立足经济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各县(市、区)产业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心培育,发展壮大,全市产业集群显现出区域化发展趋势。

泉州各县(市、区)相继获得“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石雕之都”,“中国芦柑之乡”、“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工艺陶瓷之乡”、“中国瓷都”等区域性的全国级品牌,已成为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化、区域性龙头产业。

2、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内合力。

随着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也随之扩张,形成上中下游配套产品链条。

纺织服装业,从聚脂-切片-拉丝-织造-染整-成衣到专业市场;鞋业包袋业,从制革-鞋底-鞋面-辅料-成品到专业市场;陶瓷业,从高岭土加工-成型-彩绘-烧制-包装到专业市场;纸制品业,从造纸-纸板-纸箱-印刷到专业市场;食品业,从种植-采摘-粗加工-精加工到专业市场,层层相因,环环紧扣,均自成体系。

同时,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实施贴牌生产、委托加工、特许加盟、品牌一体化的经营策略,聚集了一大批协作企业。

3、品牌强化产业集群的竞合力。

我市产业集群在培育发展中十会注重打造产品品牌,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增强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如“富贵鸟”、“安乐、安尔乐”、“SBS”、“七匹狼”、“安踏”、“金鹿”、“九牧王”、“拼牌”、“溪石”等十几枚中国驰名商标,总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4、工业园区提供产业集群发展的承载力。

我市传统制造业从家庭作坊、草根工业起步,通过大力培植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配套产业,产业链得以迅速培育、延伸,形成了现代特色农业、民生产品制造、生产要素集散、石油化学工业、高新技术孵化五大基地,筑起了我市雄厚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我市大力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把发展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强化园区招商力度,在外引内联、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档次上下功夫,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空间集聚。

全市已在中心城市集中建设清濛、万安、江南、泉港等大型工业园区,在次中心城市建设晋江五里、南安成功、惠安城南、安溪园潭、永春探花山、德化民营科技园区等工业区,并拥有石化、建材、电子、服装、鞋业、陶瓷、茶叶等专业园区5、市场拓展产业集群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市采取“立足泉州、辐射内外”的策略,坚持“建一个市场,兴一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和“一县为主、各方配合,一个舞台、大家唱戏”的发展思路,把泉州与全国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侨乡产品走向全国。

现已形成一批较有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如石狮的服装和布料市场,晋江市的陈埭鞋材市场、磁灶建材市场、安海糖烟酒市场、福埔车辆机电市场、英林布料市场、华洲水产品市场,南安的水头“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官桥粮油市场,惠安县的石材、石雕工艺品市场,德化县的陶瓷工艺品市场,安溪县的竹藤工艺品、茶叶市场,永春县的芦柑、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辐射面广的区域性、全国性商品专业市场。

同时,发挥侨乡优势,依托广大华人华侨在国外的市场网络和营销力量,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外共设立上万个大中小型销售网点,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已经形成。

并通过大胆采用代理制、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网上交易等方式全方位拓展了国内外市场,广阔的市场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二、泉州各主要产业集群简要服装纺织产业集群简要泉州市纺织产业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纺织行业中均占有重要份额,特别是针织板块、制鞋面料板块优势明显。

截止到2013年末,纺织行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53家,拥有包括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天宇化纤织造实业有限公司、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纺织产业集群龙头企业57家。

主要的产业集群地有鞋业产业集群简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泉州鞋业呈现产业规模影响全球、品牌创建引领全国、营销模式领跑市场、行业创新比肩寡头的现状。

具体发展现状如下:(1)形成五大鞋业基地。

①晋江陈埭、西滨、池店及中心市区的旅游鞋、运动鞋及配件和鞋材为主的生产基地;②泉州市区和晋江内坑、安海以拖鞋为主的生产基地;③石狮市以皮鞋、时装鞋、休闲鞋为主的生产基地;④惠安县百崎乡、东园镇、洛阳镇以鞋底、鞋材为主的生产基地;⑤南安市洪濑、九都、美林、永春等以童鞋为主的生产基地。

(2)培育了一批品牌骨干企业。

泉州成为全国同行业品牌最集中、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市拥有14个中国名牌产品,12个中国驰名商标;有55个企业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和3个出口免验企业,21家上市公司。

(3)营销模式和技术创新加快。

营销手法走向专业体育赛事的赞助,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拥有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骨干企业参与国家旅游鞋、运动鞋技术标准制定,龙头企业创新技术能力居全国同行领先水平。

建陶石材产业集群简要石材产业主要以南安水头、石井为中心,涵盖晋江永和、磁灶和惠安等地。

南安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建材之乡”;南安的水头“中国石材城”是全国最大的花岗石、大理石装饰石材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石材城。

南安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齐全的世界石材生产贸易中心,被列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2013年南安石材规模企业有277家,产值达330.63亿元。

2012年石材产业集群总产值约为450亿元。

晋江永和是“中国石材之乡”,其石材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周坑、巴厝和邵厝等8个行政村。

几年来,泉州市的石材产量占全国40%以上,产值、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其石材的加工装备及工艺制造已达世界一流水平,并且还在不断提升中。

泉州建筑卫生陶瓷产业主要分布在晋江磁灶、内坑和南安水头、官桥等地。

2013年泉州规模以上建陶企业的瓷质砖产量达8.58亿平方米,陶质砖产量达2.96亿平方米。

2013年福建建筑陶瓷工业总产值463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晋江2013年建材陶瓷规模以上企业170多家,产值316.98亿元,比增6.8%,占晋江市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1%,占福建省建筑陶瓷工业总产值68.40%。

南安市2013年陶瓷规模以上企业49家,产值81.25亿元。

晋江市建筑陶瓷产值是南安市产值的近四倍,两地产值占福建省产值的86.01%。

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简要十五”末期即2005年泉州市五大传统产业之一的机械装备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6.1亿元、销售产值110.2亿元,产销率达到94.9%。

“十一五”末期即2010年泉州市机械装备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0.3亿元、销售产值420.7亿元,产销率达到96.4%。

十五”以来,泉州机械制造业逐步向特定的若干区域集聚,并与所在区域发展需求紧密集合,出现了一批区域优势比较鲜明、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特色产业。

如鲤城的太阳能电池设备,丰泽的大型数控机床与烟草机械,洛江的纸巾机械,泉港的新型变压器,石狮和晋江的纺织机械、制鞋机械与工程机械,南安的数控复合机床、砖机、混凝土搅拌生产线,惠安的修造船与电动工具,安溪的电源电器与茶叶机械,永春的机械配件,泉州开发区的卫星接收设备,台商区的空压机等产业集群。

工艺制品产业集群简要工艺制品产业是泉州市五大传统产业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工艺日用陶瓷、树脂、雕刻、藤铁等四大品种,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产值、出口值均占全市工艺制品行业的80%以上。

2013年,泉州工艺美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87家,产值340.55亿元。

从行业分布看,日用陶瓷制品制造主要集中在德化;树脂工艺品制造企业分布于泉州市多个县、区,但比较集中在丰泽区;雕刻工艺制品主要是石雕,集中于惠安;藤铁工艺品主要集中于安溪。

树脂工艺品制造主要集中在丰泽区,产品包括各种工艺礼品、实用小器具等。

丰泽区是“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有树脂工艺品生产企业200多家,占泉州树脂生产企业数量一半以上。

惠安县已发展成为国内产业规模最大、工艺水平最高、品种最齐全、加工能力最强的雕刻工艺品生产加工与出口基地。

藤铁工艺行业是安溪县的主要特色支柱产业之一,企业主要分布在尚卿、凤城、城厢、西坪、龙门、参内、龙涓等乡镇。

德化是海峡两岸最大的陶瓷生产密集区和集散地,现有陶瓷企业1200多家,陶瓷产业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瓷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食品产业集群简要2012年,福建省食品饮料行业的增加值总和为814亿元,泉州市为124亿元,占全省比重的15%;若从细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比重为3%,而食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7%,饮料制造业的比重为26.5%。

可见在食品和饮料制造方面,泉州在福建九个地市中占有重要地位。

食品饮料业在泉州各县区均有布局,但有明显的侧重。

根据2012年的数据,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要分布于泉港和南安,产值分别为60亿元、35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40%、23%;食品制造业主要分布于晋江,产值达156亿元,占泉州的比重63%,其次为惠安,占11%;饮料制造业主要分布于安溪,产值占泉州饮料制造的67%,其次为永春,占10%。

石化产业集群简要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产业,泉州石化基地是中国石化产业重要的基地之一。

2015年底,我市石化企业达2000多家,规上石化企业实现产值179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4亿元,同比增长21.6%。

我市将为石化企业发展建设载体平台,包括建设泉港石化工业区、泉惠石化工业区、石狮及晋江纺织化纤工业区等4个园区,为行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