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中学2019-2020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d无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中学2019-2020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d无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中学2019-2020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d无答案)

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中学2019-2020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d无答

案)

一、单选题

(★) 1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2 . 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征?()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 3 .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

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C.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 4 .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 5 . 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B.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等名窑

C.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

D.在欧亚非地区都曾有中国古代的瓷器出土

(★★) 6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 7 . 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农业经济的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C.大运河的开通D.纸币的发行

(★) 8 . 在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一直在潜滋暗长,在繁华的城市出现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现象开始于()

A.战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 9 . 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台商和港商

C.徽商和晋商

D.闽商和粤商

(★) 10 . 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井田制瓦解

(★) 11 . 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推广精耕细作

B.推动社会转型

C.抑制土地兼并

D.改变地租形式

(★) 12 . 清朝的一项政策“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政策是

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自由放任D.闭关锁国

(★) 13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A.①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 14 . 如果说,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购入棉)、自纺、自织、自用(也部分供应市场),现在则是从市场买进口机纱,织成布匹自用或供给市场,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材料主要反映了

A.传统纺织品已完全商品化

B.民族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C.传统织布业占据市场优势

D.进口机纱导致纺织分离

(★) 15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16 . 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这里的“时务”是指

A.创办军事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 17 .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 18 . 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19 . 1932年,中国近代纺织实业家宋棐卿先生创办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民族品牌。4月,他将毛纺厂的产品注册为“抵羊”牌。由商标的寓意看,该商标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A.自强求富B.货真价实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 20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处于曲折发展,造成1946—1949年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①外敌入侵破坏了工业基础②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导致货币严重贬值

③美国商品挤占了国内市场④繁重的捐税给工商业者带沉重负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论积贮疏》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书》(1)材料一主张国家推行什么政策?(2)材料二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

(★) 22 .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请回答:

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热潮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