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篇一:施工控制测量规范2 施工控制测量(Ⅰ)场区平面控制: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轴线法。
1 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4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二、布网法,宜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本规范第2.1.8条中四等三边网的规定。
第7.2.6条标桩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第7.2.7条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7的规定;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7-1二、当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边长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测,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应符合表7.2.7-2的规定;采用仪器的等级及总测回数表7.2.7-2三、方格网点平差后,应确定归化数据,并在实地标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四、建筑方格网竣工后,应经过实地复测检查,方能提供给委托单位。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地的勘测、基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测量、建筑施工过程管控测量、建筑设备安装测量等方面。
其中,勘测是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建筑工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测量,为建筑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基坑工程测量是针对建筑基坑工程进行的测量,主要包括基坑的平面布置、深度和坡度等方面的测量,为基坑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控制。
建筑结构测量是对建筑结构的布置、尺寸、形状等方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建筑结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建筑施工过程管控测量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监控和控制的测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设备安装测量是对建筑设备的位置、方位、高程等参数进行测量,确保建筑设备安装正确并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测量方法和现代测量方法两种。
传统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角度测量等,通过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工地进行测量。
现代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PS定位测量、激光测量和卫星遥感测量等,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对建筑工地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也适用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施工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测量支持。
在水利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水利工程的灌溉、排水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测量支持。
在交通工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可以为交通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测量支持。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它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学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作者:李军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24期摘要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建筑的测量是整个建筑施工的前提。
笔者根据个人工作经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分别进行相关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要点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5-0068-02施工测量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基础,是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前提。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体积上的不断扩张,建筑居住与使用功能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测量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进行施工测量的建筑仪器精密度与复杂度也越来越高。
相应的,这些因素的发展都对施工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施工中,施工组织方应聘请专业的测量人员,严格按照测量的精细化标准操作,把握好测量的质量与精度,为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进程打下基础。
1工业建筑中的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是指各种用于生产活动场所的建筑物。
在普遍认知里,工业建筑是指工业产房。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与建筑技术的不断更新,目前来说,工业建筑一般是分为金属结构与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的单层厂房两种。
1.1工业建筑中金属装配结构的施工测量重点一般来说,装配式单层工业建筑主要是由柱、吊车梁、屋架、天窗架和屋面板等组成。
构件的吊装位置是保证整个工业建筑质量的前提。
而在进行混凝土杯型基础施工测量时,主要是要把握好柱基定位放线、基坑抄平、基础模板的定位测量以及杯口中线投点与抄平。
下面对柱子、吊车梁与吊车轨道构件的施工测量重点进行阐述。
在进行构件吊装时,应先把轴线控制柱的定位轴线进行杯形基础的顶面投测,并标上号,一般是用红油漆标明。
再把高程线在杯口内壁标出,高程线往下走的整分米数就是杯底的设计高程。
再是在柱子的三个面上、中、下三点同时弹出中心线,用红油漆标出。
而在进行柱长检查与杯底找平时,考虑到预制的柱子会存在数据误差与变形,那么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间会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在进行基础浇筑时会把杯形基础底面的高程下降2-5厘米。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本章规定了建筑施工测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机构与程序,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测量管理机构8.2.1公司设测量管理人员,在技术质量部领导下工作,负责公司的测量管理工作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8.2.2区域公司设测量人员,在本单位技术科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及测量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8.2.3项目部设专兼职测量人员,接受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8.3.1各区域公司测量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开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8.3.2工程定位放线应有项目主管工程师或工长在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人员及时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复核签字,同时通知甲方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8.4.1沉降观测工程的范围:8.4.1.1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惩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物安全等级对一级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应将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8.4.1.2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下表选用适当的安全等级;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对建于砂土、碎石类土上的桩基,由于其沉降量小,时效不显着,无需进行观测;如设计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8.4.1.3对于二、三级建筑物可根据设计、勘察要求,确定是否进行沉降观测,原则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均应进行沉降观测;8.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求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山区,同大地测量点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有强制归心装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要求这些工作极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量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数量不少于6个;点的设置应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点的位置宜选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高低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置地面点;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着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10地基土的分层沉降观测点,应选择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中心附近;观测标志深度,最浅的应在基础底面50cm以下;最深的应超过理论上的压缩层厚度;11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设范围,宜为建筑物基础深度的2—3倍,并应由密到疏布点;8.4.3沉降观测方法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测量方法;单个构件,可采用测微水准或机械倾斜仪、电子倾斜仪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米;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每次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每施工完一层包括地下部分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按不同荷载阶段分次观测,但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5次;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稳定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第一年不少于3-5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沙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黏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观测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8.4.4测量人员及时绘制沉降曲线,对每一次的观测结果必须及时向主管工程师汇报,竣工时将观测资料整理好交项目主管工程师列入工程技术资料档案;8.4.5位移观测详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87;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8.6.1公司、区域公司必须建立完整的测量仪器台帐;测量仪器的购置与报废,应由使用单位提交书面申请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8.6.2配给各单位的测量仪器,产权归公司所有,根据工程任务的需要,公司有权调配各单位的测量仪器;8.6.3凡拥有测量仪器的单位必须由测量员管理和使用,非测量人员和未经测量培训取证人员不得使用测量仪器;8.6.4凡新成立的单位,测量仪器的配备按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由使用单位书面申请,公司技术质量部统一调配或批准购买;8.6.5联营队伍的测量仪器,应由项目部负责管理,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使用;8.6.6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工作,按公司程序文件要求由各单位计量部门负责;8.6.7测量人员使用测量仪器前,一定进行严格的计量检定,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不得使用于工程;8.6.8对由于失职造成测量仪器损坏、丢失的,按财产的价格进行赔偿和处罚;8.6.9各单位如有不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及时上交公司,由测量人员对测量仪器进行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工业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成果场地规划设计关联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成果与场地规划设计关联摘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如今的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工业发展还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
中国人注重一个“家”字,而家的成立俨然离不开房屋建筑。
家成立后,我们就必然要为了维护家庭,保护家庭而进行一些列的工业生产,工业生产就离不开厂房等工业建筑。
所以若想维护我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我们需要十分关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注重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各个细节。
而本篇论文我们将要着重讨论的是测量成果与场地规划设计之间的关联。
关键字: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成果;场地规划;关联;1 引言在建筑学中,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用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消费和居住的民用建筑;用于各类工厂施工,组织生产和为了生产提供相关服务的工业建筑;最后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的农业建筑。
一般情况下,农业建筑主要是存放农业相关物品的库房等,在建筑工程中所占比重不大。
所以本文我们将着重研究的就是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
设计到建筑就不得不考虑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进行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然而规划设计的基础又是建筑测量。
所以本论文将要研究的主要是在我国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测量成果与场地规划设计的关联。
2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2.1 建筑工程测量的用途建筑工程测量关系到我们的工程质量,如今我们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多修筑在地表附近,既包括摩天大楼也包括地下商场。
为了更加合理的布局,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使得生活更加舒适,工厂效益更加高,在建设前就要先做规划,因此我们就必须对地表起伏以及周围的情况等相关情况进行整合测量,所以规划设计的基础正是建筑工程测量。
2.2 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和任务如今的建筑工程测量已经发展为一门学科,并成为了土木工程学的基础科目。
关于工程测量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以及地表分布并确定地面某个点的精确位置。
对于如今的建筑工程测量,主要是分为测定和测设两部分执行的。
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级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目录《建筑材料》教学大纲 (1)《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4)《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7)《建筑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10)《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大纲 (12)《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15)《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学大纲 (19)《建筑施工组织》教学大纲 (23)《建设法规》教学大纲 (26)《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30)《钢结构》教学大纲 (33)《建筑CAD》教学大纲 (35)AutoCAD2000 (36)《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大纲 (38)《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41)《建筑工程顶目管理》教学大纲 (44)《建筑工程监理概论》教学大纲 (47)《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50)《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教学大纲 (5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教学大纲 (55)《建筑工程地质》教学大纲 (58)《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教学大纲 (60)《建筑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63)《建筑机械》教学大纲 (65)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教学大纲 (68)电工实训教学大纲 (70)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72)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74)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76)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78)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80)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82)施工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83)建筑施工预算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85)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87)毕业设计及答辩教学大纲 (89)《建筑材料》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学时数:32 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讲授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石材、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及屋面材料、钢材、塑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等建筑材料的组成、性能与应用、技术标准、检验方法等知识。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材料工程中常用材料的主要成分、生产过程及加工工艺。
论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和程序

论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和程序作者:杜洪飞来源:《中国经贸》2011年第06期摘要: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对建筑施工中如何科学组织施工和解决施工技术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当今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测量工作,也凸显出其对组织施工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建筑施工测量分为工业厂房施工测量和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两者在原则、方法上以及使用的仪器和测设过程基本相同。
只是对于单层跨与多层多跨混合厂房,在施工测量中对柱子的平面和高程位置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而有所不同。
本文以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为例,通过对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和程序进行论述,以获得对建筑施工测量过程的了解,有助于切实掌握施工测量工作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测量;特点;程序建筑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千家万户,施工管理的强弱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死亡。
为了确保建筑质量,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管理,施工测量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工程的建筑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了解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特点和程序,有助于掌握施工测量工作的技巧,能够从施工测量方面尽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全面竣工提供保障。
一、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中,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把图纸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放样(测设)到相应的地点,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指导和衔接各施工阶段和工种间的施工。
这样,施工测量就具有协调性、精确性、有序性等方面的特点。
1.施工测量的协调性。
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
因此,测量人员必须保持好同两方面的协调,才能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一方面要与施工组织计划相协调。
测量人员在进行施工测量前,必须了解设计的内容、性质及其对测量工作精度的要求,随时掌握工程进度及现场变动,使测量精度和测量速度满足施工的需要。
iA建筑施工测量

准备放样数据
(1) 图解法 用量角器和比例尺在图上直接量取放样数据。
(2) 解析法 根据工程建筑物轴线点或角点的设计坐标及控
制点的坐标,利用坐标反算的方法,算出放样数 据。 ➢ 做出放样计划,编制施工放样图。
五、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换算
若已知P点的施工坐标(x’p , y’p)将其换算为测量坐标 (xp , yp)时,按下式计算: xp=x’0 +x’p cosα- y’p sinα yp= y’0+x’p sinα+ y’pcosα
四、吊车梁和吊车轨道的安装测量
1.用墨线在梁的顶面和两端弹出中心线, 并在牛腿面上画出吊车梁中心线的位置; 2.根据柱列轴线,在地面上放出一条平 行于吊车梁中心线的校正轴线,并使校 正轴线到吊车梁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 d;
3.将经纬仪安置在校正轴线上,照准校 正轴线上另一端的点,固定照准部后抬 高望远镜,检查吊车梁中线到经纬仪视 线的距离是否也等于 d,若有偏差,移 动吊车梁使之符合要求。
二、厂房柱列轴线和柱基的测设
1.柱列轴线的测设 2.柱基的测设
柱基测设的目的及方法
目的:根据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大
样图,用白灰将基坑开挖的边线标
示出来以便挖坑。
·
方法:将两台经纬仪安置在两条 相互垂直的轴线控制桩上,沿轴线方 · · 向交会出每个柱基中心的位置,然后 · 按基础大样图的尺寸,用灰线标出挖 坑范围,并在距开挖边界0.5~1米处, 钉设四个定位小木桩,用小钉标明点 位。
iA建筑施工测量
概述 第一节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测量 第二节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第三节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第四节 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第五节 烟囱或水塔的施工测量 第六节 变形观测 第七节 竣工总平面图编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A
1
O
2
B
5
3
2021/2/5
D
建筑方格网
13.2.3 建筑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建筑场地高程控制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在施工放样时 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点,而且在施工期间,高 程控制点的位置应稳固不变。对于小型施工场地,高程控制网 可一次性布设,当场地面积较大时,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 和加密网两级布设,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 点。
C 4
A
1
O
2
B
5
3
2021/2/5
D
建筑方格网
(1)建筑方格网布设要求
与建筑基线基本相同,另需考虑下列几点:
①方格网的主轴线应选在建筑区的中部,并与总平面图上所设计 的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
②纵横主轴线应严格正交成90°,误差应在90°±5″。
③主轴线长度以能控制整个长度为宜, 般为300m~500m,以保证 定向精度。
xp
B p
P
y o '
A p
O ' y
p
将施工坐标换算为测量坐标
x'o
B
计算公式为:
o
y
xxo AcosBsin yyo Asin Bcos
2021/2/5
2.建筑基线
(1)建筑基线的布设
一般在场地中央布设一条长轴线或若干条与其垂直的 短轴线,常见的布设形式有下述几种:
一字型
2021/2/5
L字型
2021/2/5
(2)建筑方格网测设
①主轴线的测设 首先根据原有控制点坐标与主轴线点坐标计算出
测设数据,然后测设主轴线点。如下图:
C 4
A
1
O
2
B
5
3
D
建筑方格网
先测设长主轴线AOB,其方法与建筑基线测设相同。
2021/2/5
测设与长主轴线相垂直的
C'1C
另一主轴线COD ,此时安置经纬
仪于O点,瞄准A点,依次旋转
坐标的A轴和B轴,应与厂区主要建筑物或主要道路
、管线方向平行。
2021/2/5
(2)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换算
P点的坐标:
在测量坐标系xoy - xp、yp x
A
在施工坐标系AO’B - AP、BP
α-施工坐标系O′A 轴与测量坐标
系ox 轴之间的夹角(即O′A 轴在
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方位角)。
α
①根据建筑红线放样
在老建筑区,建筑用地的边界线(建筑红线)是由城市测绘部 门测设的,可作为建筑基线放样的依据。如下图,AB、AC是建筑 红线,Ⅰ、Ⅱ、Ⅲ是建筑基线点。
2021/2/5
②根据测量控制点放样
根据建筑基线点的设计 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关 系用坐标法先计算出放样数 据,然后放样。
上图A、B为附近已有的控制点,Ⅰ、Ⅱ、Ⅲ为选定的建
筑基线点。首先根据已知控制点和待测设点的关系反算出测
设数据β1、d1,β2、d2,β3、d3,然后用经纬仪和钢尺按极坐
标法,测设Ⅰ、Ⅱ、Ⅲ点。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测设的基线 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精确检验∠ⅠⅡⅢ的角值,若此角 值与180°之差超过限差士15″,则应对点位进行调整。
2021/2/5
(4)建筑基线的调直方法
3.建筑方格网
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 或称矩形网。它是建筑场地常用的控制网形式之一,适用于按 正方形或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高层建筑的场地。布设方 格网时,应根据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的分布,结合场地 的地形情况,先选定方格网的主轴线(图中A、O、B、C、D 为主轴线点),再全面布设方格网。
点C和D。精密丈量OC、OD的距离,精度应达1/10000。各轴线
点应埋设混凝土桩,桩顶设置一块10cm×10cm的铁板,供调整
点位用。
2021/2/5
②方格网点测设
测设出主轴线后,如下图所示,从0点沿主轴线方向进行精
密丈量,定出1、2、 3、4等点,定5点的方法是:经纬仪分别 安置在1、3两点,以O点为起始方向精密测设90°角,用角度 交会法定出5点。同法测设其余网点位置。所有方格网点均应埋 设永久性标志。
施工坐标系的原点设置于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上 ,以便使所有建(构)筑物的设计坐标均为正值。
纵轴记为A轴,横轴记为B轴,因此施工坐标也称A 、B坐标。设计人员在设计总平面图上给出的建筑
物的设计坐标,均为施工坐标。
例如,某厂房角点A的施工坐标为 2A20.00 , 即A点
3B 24.00
的纵坐标为220.00m,横坐标为324.00m。设计施工
T字型
十字型
(2)建筑基线的布置要求:
①建筑基线应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尽可 能靠近主要建筑物,以便于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测设。
②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为了能长期保存,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③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基线点位有无变 动。
2021/2/5
(3)建筑基线的放样方法
②建筑平面图,给出建筑物各定位轴线间的尺寸关系及室内 地坪标高等。
④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100~300m,边长的相对精度视工程要求而 定,一般为1/10000~l/30000。相邻方格网点之间应保证通视; 便于量距和测角,点位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在设计方格网时,可将方格网绘在透明纸上,再覆盖到总平面 图上移动,求得一个合适的布网方案,最后再转绘到总平面图上。
1.基本水准点 基本水准点是施工场地高程首级控制点,用来检核其他水准 点高程是否有变动。 2.施工水准点 施工水准点用来直接测设建(构)筑物的高程。
2021/2/5
13.3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3.3.1概述
施工测量前准备工作
(1)熟悉设计图纸
①总平面图,是施工测量的总体依据,建筑物就是根据总平 面图上所给的尺寸关系进行定位的。
调直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当Ⅰ’ 、Ⅱ ’ 、Ⅲ ’不在一条直 线 上,应将该三点沿与基线相垂直的方向各移动相等的调整 量δ,其值按下式计算:
ab 180
2(ab)
Ⅱ’
Ⅰ
δ
Ⅰ’
βδ
Ⅱ
Ⅲ
δ
Ⅲ’
式中:δ为各点的调整量(单位为m),a为Ⅰ’Ⅱ’的长度,
b为Ⅱ’ Ⅲ’的长度,ρ″为206265″。
2021/初步
定出C′、D′点,然后,精确测 A
O
B
定∠AOC′、∠AOD′,如果角值
与90°之差ε1和ε2,再按下式
计算C’点l与i D’点L的i改正i"数l1和l2。
L2 ε 2
Dl2D'
式中Li表示OC’的距离L1,OD’的距离L2。
由C’和D’分别沿OC’和OD’的垂直方向改正l1和l2得调整后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