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制作标准规范与验收标准表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
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参照标准: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
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注塑模具国标准

注塑模具国标准一、总则1.1 本标准规定了注塑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和安全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注塑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塑料、橡胶等材料的注塑成型。
1.3 本标准旨在提高注塑模具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设计要求2.1 注塑模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 模具结构应简单、合理,便于制造、调试和维修;b) 模具应满足制品生产批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c) 模具应满足制品外观和质量的要求。
2.2 注塑模具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 制品的形状、大小、壁厚、质量等要求;b) 注射机的型号及参数;c) 注射工艺条件,如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锁模力等;d) 模具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要求。
三、制造要求3.1 模具制造应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3.2 模具零件的制造应符合图纸和标准要求,不得有变形、裂纹、气孔等缺陷。
3.3 模具装配后应进行试模验收,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生产要求。
四、检验要求4.1 模具零件应进行尺寸检验、外观检验和材料检验,确保其符合图纸和标准要求。
4.2 试模验收时应对模具的性能进行检验,包括注射成型过程的稳定性、制品外观和质量等。
4.3 对于重要模具,应进行定期的性能检验和结构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
五、使用要求5.1 使用注塑模具时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调整注射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
5.2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3 对于重要模具和高精度模具,应建立使用档案,记录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记录。
5.4 当制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调整工艺参数、更换材料等。
5.5 当模具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机检查,进行维修或更换损坏部件。
维修后的模具应重新进行试模验收。
六、安全要求6.1 注塑模具应符合安全卫生标准,避免制品和模具对人体的伤害。
塑胶模具验收标准表格

24
皮纹及喷砂是否达到客户要求。
25
制品表面要蚀纹或喷砂处理,拨模斜度是否为3-5度或皮 纹越深斜度越大。 透明件拨模斜度是否比一般制品大,一般情况下PS拨模斜 度大于3°,ABS及PC大于2°。
26
27
有外观要求的制品螺钉柱是否有防缩措施。
28
前模有孔、柱等要求根部清角的制品,孔、柱是否前模镶 拼。
3
斜顶是否有导滑槽,材料为锡青铜,内置在后模模架内, 用螺丝固定,定位销定位。
4
顶杆端面是否低于型芯面0-0.03mm。 滑动部件是否有油槽(顶杆除外),表面是否进行氮化处 理以及其它热处理,硬度HV700。(大型滑块按客户要 求)。 所有顶杆是否有止转定位,按企业标准的三种定位方式, 并有编号。
5
14
深筋(超过15mm)是否镶拼。
15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9. 制品壁厚应均匀,偏差控制在±0.15 mm以下。
10. 筋的宽度应在外观面壁厚的百分之六十以下。
三、 注塑生产工艺
1. 模具在正常注塑工艺条件范围内,应具有注塑生产的稳定性和工艺参数调校的可重复性。
2. 模具注塑生产时的保压压力一般应小于实际最大注射压力的85%。
3. 带镶件产品的模具,在生产时镶件安装方便、镶件固定要可靠。
四、 包装、运输
1. 注塑模具型腔应清理干净喷防锈油。
2. 滑动部件应涂润滑油。
3. 备品备件易损件应齐全,并附有明细表及供应商名称
4. 模具应采用防潮、防水、防止磕碰包装,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5. 模具产品图纸、结构图纸、冷却加热系统图纸、热流道图纸、零配件及模具材料供应商明细、使用说明书,试模情况报告,出厂检测合格证,电子文档均应齐全并随模具一起出运给客户。
4. 浇口、流道应按图纸尺寸要求用机应加工,不允许手工甩打磨机加工。
5. 分型面上的分流道应为圆形,前 Nhomakorabea模不能错位。
6. 在顶料杆上的潜伏式浇口应无表面收缩。
7. 料把易于去除,制品外观无浇口痕迹,制品装配处无残余料把。
二、 成型部分、分型面、排气槽
1. 前后模表面不应有不平整、凹坑、锈迹等其它影响外观的缺陷。
2. 排气槽深度应小于塑料的溢边值。
3. 嵌件应配合到位,安放顺利、定位可靠。
4. 镶块等应定位固定,圆形件有止转,镶块下面不垫铜片、铁片。
5. 前后模成型部分无倒扣、倒角等缺陷。
6. 多腔注塑模具的制品,左右件对称,应注明L或R。
7. 各碰穿面、插穿面、分型面应配合到位。
注塑模具设计制作规范与验收标准表

模具名称:模穴数:型腔表面处理:产品材料:otting per attached sketch/按下图所示的配合关系检查sembly lifter/装斜顶时的检查项目查项目品合格率:85%以上,附品管检查报告。
预验收须满足模具验收标准表合格项85%以上。
2.终管检查报告。
终验收须满足模具验收标准表合格项95%以上。
签名:年月日浇口及模胚制作参考标准常见浇口尺寸基本设计原则推荐如下:1. 点浇口:2. 扇形浇口:3. 潜伏式浇口:L= W=w=宽度 [mm]A= 型腔表面积 [ mm 2 ] n= 材料常数 for PE, PS30An L = ~ mmd = 浇口直径( mm )t = 零件壁厚( mm )A = 型腔表面积 ( mm 2 )dL t4At 0.206n d ⨯=4. 边缘浇口:5. 凸耳浇口:L = ~ mmh = n tWt L h30AnW=W=w= 浇口宽度 [mm]A= 型腔表面积 [ mm2 ]n= 材料常数for PE, PS30An30? ~15o ~W = 浇口宽度 ( mm )A = 型腔表面积 ( mm2 )n = 材料常数 material constantfor PE, PS6. 重叠式浇口:模架尺寸选择参考标准一、 注塑类模具镶块式模具的模架与镶件大小的选择,可参考下面的数据: 图4-146 模架尺寸的确定“A ”—表示镶件侧边到模板侧边的距离; “B ”—表示定模镶件底部到定模板底面的距离; “C ”—表示动模镶件底部到动模板底面的距离; “D ”—表示产品到镶件侧边的距离;30An L= ~ W=w= 浇口宽度 [mm] A= 型腔表面积 [ mm 2 ] n= 材料常数30An W= w= 浇口宽度 [mm] A= 型腔表面积[ mm 2 ] n= 材料常数for PE, PS“E”—表示产品最高点到镶件底部的距离;“H”—表示动模支承板的厚度(当模架为A型时)“X”—表示产品高度。
塑胶模具验收标准表格

顶杆、顶块等顶出机构如与滑块等干涉,是否有强制预复 26 位机构,所有模具顶板有复位行程开关。
27 油缸抽芯、顶出是否有行程开关控制,安装可靠。
28 顶针板是否有垃圾钉或垃圾槽或防尘板。
29 撑头是否比模腿高出0.05—0.15mm,并不与顶出孔干涉。
锁模器是否安装可靠,有定位销,对称安装,不少于4个 30 (小模具可2个)。 31 三板模前模板与水口板之间是否有弹簧,以辅助开模。
导套底部是否加排气口,以便将导柱进入导套时形成的封 47 闭空腔的空气排出。 48 定位销安装不能有间隙。
1 冷却水道是否充分、畅通,符合图纸要求。 密封是否可靠,无漏水,易于检修,水嘴安装时缠生料带
2。 3 试模前是否进行通水试验,进水压力为4Mpa,通水5分钟。 冷 却
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是否按相关企业标准加工尺寸和形 4 状,并开设在模架上。 5 密封圈安放时是否涂抹黄油,安放后高出模架面。
6 水道隔水片是否采用不易受腐蚀的材料,一般用黄铜片。 1 浇口套内主流道表面是否抛光至▽1.6。 2 浇道是否抛光至▽3.2或320#油石。
三板模分浇道出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是否为梯形或圆 3 形。
三板模在水口板上断料把,浇道入口直径是否小于¢3, 4 球头处有凹进水口板的一个深3mm的台阶。
14
滑块、抽芯是否有行程限位,小滑块限位用弹簧,在弹簧 不便安装的情况下可用波子螺丝,油缸抽芯有行程开关。
滑块抽芯一般用斜导柱,斜导柱角度是否比滑块锁紧面角 15 度小2—3度。如行程过大可用油缸。
16 如油缸抽芯成型部分有壁厚,油缸是否加自锁机构。
斜顶、滑块抽芯成型部分若有筋位、柱等难脱模的结构, 17 是否加反顶机构。
最全面的注塑模具验收检验标准

最全面的注塑模具验收检验标准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
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8、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9、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
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0、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1、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2、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目得: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得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得生产使用要求。
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得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参照标准: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 、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得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得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得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得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得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与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与基准角得地方。
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得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与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名称:模穴数:型腔表面处理:产品材料:
签名:
年月日
浇口及模胚制作参考标准
常见浇口尺寸基本设计原则推荐如下:
1. 点浇口:
L = 0.5 ~ 0.75 mm d = 浇口直径( mm ) t = 零件壁厚( mm )
A = 型腔表面积 ( mm 2
) n = 材料常数
0.6 for PE, PS
0.7 for POM, PC, PP 0.8 for CA, PMMA, PA 0.9 for PVC
d
L t
4A
t 0.206n d ⨯=
2. 扇形浇口:
L= 1.3mm
W=
w=宽度 [mm]
A= 型腔表面积 [ mm 2
] n= 材料常數
0.6 for PE, PS
0.7 for POM, PC, PP 0.8 for CA, PMMA, PA 0.9 for PVC 澆口厚度
h1=nt h2 = wh1/D t= 零件壁厚
30 n
3. 潜伏式浇口:
W=
w= 浇口宽度 [mm]
A= 型腔表面积 [ mm 2
] n= 材料常数
0.6 for PE, PS
0.7 for POM, PC, PP 0.8 for CA, PMMA, PA 0.9 for PVC 浇口厚度 h= nt t= 零件壁厚
30A
n 30︒ ~
15º ~ 25º
4. 边缘浇口:
L = 0.5 ~ 0.75 mm
h = n t
W
t L
h
30
A n W
W = 浇口宽度 ( mm )
A = 型腔表面积 ( mm 2
) n = 材料常数 material constant 0.6 for PE, PS
0.7 for POM, PC, PP 0.8 for CA, PMMA, PA 0.9 for PVC h = 浇口厚度 t = 零件壁厚
5. 凸耳浇口:
6. 重叠式浇口:
L= 0.5~0.75mm W= w= 浇口宽度
[mm]
A= 型腔表面积 [ mm 2
] n= 材料常数
0.6 for PE, PS
0.7 for POM, PC, PP 0.8 for CA, PMMA, PA 0.9 for PVC 浇口厚度
h1 = n t h2 = 0.9 t t= 零件壁厚
30
n
30
n W=
w= 浇口宽度 [mm]
A= 型腔表面积[ mm 2
] n= 材料常数
0.6 for PE, PS
0.7 for POM, PC, PP 0.8 for CA, PMMA, PA 0.9 for PVC 浇口厚度= nt 浇口长度
L1 = 0.5~0.75 L2 = h+( w/2 ) t= 零件壁厚
模架尺寸选择参考标准一、注塑类模具镶块式模具的模架与镶件大小的选择,可参考下面的数据:
图4-146 模架尺寸的确定
“A”—表示镶件侧边到模板侧边的距离;
“B”—表示定模镶件底部到定模板底面的距离;
“C”—表示动模镶件底部到动模板底面的距离;
“D”—表示产品到镶件侧边的距离;
“E”—表示产品最高点到镶件底部的距离;
“H”—表示动模支承板的厚度(当模架为A型时)
“X”—表示产品高度。
以上数据,仅作为一般性结构塑件摸架参考,对于特珠的塑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产品高度过高时(产品高度X≥D),应适当加大“D”,加大值ΔD=(X-D)/2;
②有时为了冷却水道的需要对镶件的尺寸做以调整,以达到较好冷却效果;
③结构复杂需做特殊分型或顶出机构,或有侧向分型结构需做滑块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镶件和模架的大小以及各摸板厚度,以保证模架的强
度。
④垫块高度的确定:
垫块的高度应保证足够的顶出行程,然后留出一定的余量(5-10mm),以保证完全顶出时,⑤模架整体结构的确定:
在基本选定模架之后,应对模架整体结构进行校核,看所确定的模架是否合适所选定或客户给定的注塑机,包括模架外形的大小、厚度、最大开模行程、顶出方式和顶出行程等,最后模架的整体尺寸以5mm为单位(例如计算所得模架尺寸为:232mm*253mm*186mm,那么实际应该取:235mm*255mm*190mm)。
二、注塑类模具整体式模具的模架与镶件大小的选择,可参考以下进行设计:
①定模校核参考公式:
②动模校核参考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