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知识点1、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
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2、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创造了原始的(住所),但那只是(遮风避雨)的地方。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中融入了人类的(情感)(信仰)和(智慧)。
3、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
从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变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不同地区的房屋的特点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5、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别),但它们在(构成)上都有一定的层次。
6、除了用于居住的(房屋)外,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建筑物),而且不同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功能)。
7、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房屋在(许多方面)发生着变化。
古时候,人类只能居住在(洞穴)(草棚)和(树巢)中。
为了寻找远处的食物,人们用(兽皮)做成了可移动的(帐篷)。
后来人们学会了生产和使用简单的(工具)。
用木头做成能遮风挡雨的(木屋)。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并生产出了(砖)、(瓦)、(石灰)等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建成了各式各样的民居和宫殿。
8、引起房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建筑材料的发明使用。
9、人类的房屋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答:人类的房屋由最初的自然山洞到兽皮帐篷,到木屋、泥巴房屋,到各式各样的民居和金碧辉煌的宫殿再到功能设备的现代化建筑一步步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在人类房屋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0、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答: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的圆顶房屋,江苏居民,伊斯兰特色的房屋,傣族竹楼。
11、房屋是如何构成的?答:不管那种风格的建筑都是由一些材料按照一定的层次、建筑建成的。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第一章:细胞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2课时)1.1.1 组成细胞的基本化合物1.1.2 细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膜与物质的运输(2课时)1.2.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2.2 物质的跨膜运输1.3 细胞的代谢(2课时)1.3.1 细胞的能量来源1.3.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第二章:遗传与变异2.1 遗传的基本规律(2课时)2.1.1 遗传的基本概念2.1.2 孟德尔遗传定律2.2 遗传与进化(2课时)2.2.1 进化的基本概念2.2.2 进化的证据2.3 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2课时)2.3.1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2.3.2 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和生长3.1 植物的营养(2课时)3.1.1 植物的光合作用3.1.2 植物的营养物质3.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课时)3.2.1 植物的生长条件3.2.2 植物的发育过程3.3 植物的繁殖(2课时)3.3.1 植物的有性繁殖3.3.2 植物的无性繁殖第四章:动物的营养和生长4.1 动物的营养方式(2课时)4.1.1 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4.1.2 外寄生动物和内寄生动物4.2 动物的消化系统(2课时)4.2.1 动物的消化器官4.2.2 消化过程4.3 动物的生长发育(2课时)4.3.1 动物的生长条件4.3.2 动物的发育过程第五章:人体的结构与功能5.1 人体的组成及呼吸系统(2课时)5.1.1 人体的组成5.1.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2 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2课时)5.2.1 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2.2 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3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课时)5.3.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3.2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第六章:卫生与健康6.1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2课时)6.1.1 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6.1.2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6.2 其他常见疾病及预防(2课时)6.2.1 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病因和预防6.2.2 锻炼和合理饮食6.3 保护环境与健康(2课时)6.3.1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6.3.2 保护环境与健康的方法以上是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
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及思考

餐情况 , 并用相机拍 了如 图所示三张照片。
走进 学生 的视 野 , 入我们 的科 学课 堂 , 学生 对 进 使
科 学 的学 习 变得 更 具 体 、 动 与 直 观 , 他 们 发 现 、 生 让 感 悟 科 学 的 作 用 与 意 义 , 会 用 科 学 的 眼光 去 观 察 学 周 围 世 界 。 此 。 学 教 师 要 为 学 生 提 供 熟 悉 的 生 因 科 活 经 验 ,使 他 们 能 较 好 地 感 知 和理 解 所 学 内容 。 把 生 活 中 的 问题 变 为 研 究 对 象 。 下 是 笔 者 自身 的 教 以 学实践与探索 。
式 生 活 化
德 国有 一 位 学 者 就 情 境 做 过 一 个 精 辟 的 比 喻 : 如 果 让 你 咽 下 1 g ,无 论 如何 你 也 难 以 下 咽 , 5盐 但
如 果 把 1 g盐 放 人 一 碗 美 味 可 口的 汤 中 , 会 在 享 5 你
用 佳 肴 时 . 知 不 觉 地 将 1 g 全 都 吸 收 了 。 境 不 5盐 情
活有关 的教学 资料 , 真分 析教 材 , 问题 巧妙 地 认 将
设 计 到 生 活 情 境 中 , 力 创 设 生 活 化 的课 堂 教 学情 努
如果把 一小 口米饭在 口中细嚼 3 0秒 以上 ,会有什
么 味道 ? 学 生 回答 :舔 了以 后 没 有 甜 味 , 嚼 以 后 ” “ 细
学 习 的 内 容 与学 生 熟 悉 的生 活 背 景 越 贴 近 , 学
生 自觉接纳 知识 的程度越 高 。 家庭 、 在 学校 和社会
中都 有 大量 学 生 感 兴 趣 的事 例 和 现 象 . 有 很 多学 但 生 并 不 知 道 其 中 的道 理 ,教 师 可 以 根 据 教 学 需 要 , 选 择 其 中某 些 事 例 和 现 象 融 入课 堂 教 学 . 通 过 实 并 验 呈 现 给学 生 , 后 引 导学 生 主 动 探 究 并 应 用 所学 然 知 识 解 决 这 些 问题 。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

6.把馒头放在口腔中咀嚼,细细品尝,能尝 出甜味,这种甜味的物质是( C )
A.葡萄糖 B.唾液 C.麦芽糖 D.淀粉
7.花生被称为“长生果”,营养价值很高, A )病的人应该少吃花生 但是,患下列( A.胆囊炎 B.冠心病 C.糖尿病 D.白血病
8.肠胃病人喝稀饭没有经过口腔的细嚼,不利 于对( A )的消化,从而加重肠胃的负担。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消化系统的作用
分解
大分子
小分子(细胞吸收)
1、口腔中有哪些结构与消化有关?
牙齿、舌头、唾液腺
2、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牙齿——咀嚼食物,使食物体积变小 舌头——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腺—分泌唾液,消化淀粉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 1、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唾液的分泌有关吗? 2、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 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唉!我走路好累啊!穿衣 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 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 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肉哦! 饭菜不好坚决不吃;饭菜 好吃狼吞虎咽.过一阵, 糟了!胃好胀.哦,肚子 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 上厕所.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消化的概念(P
26页)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 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我们的细胞所吸 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 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这些大分 消化。 子的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为小分子的 有机物,才能被我们的细胞所吸收。
一、胆汁的乳化作用图解
胆汁
脂肪
乳化作用
脂肪微粒
二、胆汁虽无消化酶,但通过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食物的旅行》 教学设计

《食物的旅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从整体到局部,从经验到理论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
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模糊的前意识,将前概念清晰化,同时能清晰发现疑问点和难点。
在学生画出的图中挑出较多认可的一幅,说出理由,以此阐述思考线路。
第二部分,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将丰富的经验理论化科学化。
指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并了解每一部分在其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
用漏斗模拟口腔,用气球模拟胃,用软塑料管模拟食道。
在圆气球的底部一侧剪开,依次连接各个“消化器官”,用胡萝卜块表示吃进去的食物,让它从“口腔”开始旅行,直至从“肠道”钻出。
将内部不可视的消化器官直观化,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讨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二、学情分析从出生时起,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食物,学生每天都在体会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也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充满了好奇。
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到底哪些器官参与了食物消化,它们在消化过程各起什么作用,食物到底是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的,对学生来说是很模糊的,体内器官的不可视化是这节课的难点。
三、学习目标认识消化器官,它们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模拟实验,了解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自我观察和总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了解它们的主要功能。
难点:了解消化器官中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气球、漏斗、软塑料管、胡萝卜六、教学过程(一)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
1、胡萝卜导游出场揭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2、请学生品尝胡萝卜,体会胡萝卜在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猜测胡萝卜会被送到哪里去。
3、根据猜测胡萝卜旅游路线,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游图”。
小学生三年级健康课教案(十篇)

小学生三年级健康课教案(十篇) XXX中段(三年级)学年健康教案第一课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教学目标保证合理睡眠,养成按时睡觉和起床的惯;学会科学安排双休日的时间。
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不规律睡眠对自己的健康和休息的危害教学过程一.导入:听老师讲故事二.想想说说1.说一说故事中的主人公XXX的行为有什么样的问题;2.分组讨论:她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危害?3.想一想怎样帮助XXX克服自己的缺点?(学生讨论、发言)三.教师启发总结:小学是人生的起点,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生一定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按照老师、家长安排的作息时间表进行正常的研究和生活。
四.养成合理的起居惯:1.学生总结前面发言的结果:不规律的睡眠有哪些危害2.教师适时进行指导;(1.不能按时睡觉,就不能按时起床(2.吃不好早饭,影响健康和一整天的精神状态(3.到校后情绪紧张,不能集中精力听课(4.饥饿感随时来袭(5.行为变得被动、懒散、缺乏暮气(6.影响饮食、研究、锻炼、休息以及身心健康3.说说怎样养成良好的就寝惯。
五.双休日生活巧安排:1.说说你的双休日安排;2.自己说说自己的双休日安排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3.同学们自由组合说说怎样安排双休日的时间才科学合理;六.读一读:1.安康小贴士2.健康小秘诀七.做一做: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或休日时间安排表。
第二课保护我们的皮肤教学目标1.树立保护自己皮肤的意识;2.学会规避有损自己皮肤健康的危险行为。
讲授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皮肤安康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本人皮肤的正确做法;教学过程一.导入:XXX是个活泼的孩子,在暑假的时候,他总是和好朋友一起在烈日下爬树、游泳、玩捉迷藏的游戏。
妈妈告诉他不要在太阳下玩游戏,那样皮肤会被晒伤的,但是XXX不听妈妈的提醒,还是顶着太阳到处跑。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XXX的做法对吗?二.说一说:1.XXX的行为错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危害?2.你还能列举出其他危害皮肤安康的做法吗?3.说说皮肤安康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教科版

《2.8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探究各个消化器官的特征、作用。
过程与方法: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功能及其补充完善。
2.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培养仔细观察,勤于反思的习惯。
3.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食物在食管和胃里的消化过程教学难点:1.能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2.了解消化器官的位置、功能。
【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模拟胃的工作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人体轮廓图2张(一张画,一张修正)、实验记录表。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造情景,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许多的食物。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吃的食物堆起来,可以堆成山。
可是我们却没有变成像山一样的大胖子。
那么,我们吃下去食物到哪里去了?生:被我们消化了生:被我们排除体外了(充分讨论回答)师:其实食物被吃进去后就在体内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说起旅行,孩子们你们喜欢旅行吗?生:喜欢。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跟着食物到体内进行一次短暂的旅行,看一看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
板书课题《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二、探索: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
1.师:食物导游究竟会带我们到哪里去旅行呢?请同学们拿出记录纸,在空白的人体轮廓图中画出你认为食物在人体内可能经过的器官的形状,你怎么想的就怎么画,并标出消化器官的名称。
2.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精编(三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精编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生物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
3. 了解常见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4. 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和进化理论。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6.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生物与健康- 什么是生物?- 健康与生物- 生物的增长与发育- 遗传与生物2. 单元二:细胞与生命-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分裂与遗传- 细胞的多样性3. 单元三: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的呼吸与循环- 人体的消化与排泄4. 单元四:生物的进化与分类- 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 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的分类与演化-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向学生传达生物知识内容。
2.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图像教学: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生物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
5. 反思总结:课后进行小结和复习,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进化与分类。
2. 教学难点:细胞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分类与演化。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生物与健康- 课程目标介绍,概述生物与健康的关系。
- 什么是生物?学习生物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健康与生物,了解生物对健康的重要性。
2. 第二周:生物的增长与发育- 学习生物的增长与发育过程,了解细胞分裂与生长的关系。
- 观察与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实验探究确定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名称及功能,和怎样来注意保护消化系统的卫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名称及怎样来注意保持消化系统的卫生。
教学难点:食物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
第二课肺和肝脏的功能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体肺和肝脏的功能,从而保护好自己的肺和肝脏器官。
教学重点:了解人体肺和肝脏的功能。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肺和肝脏器官。
第三课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一)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种类,知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及来源。
教学重点:知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教学难点:知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
第四课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二)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教学重点:。
了解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危害。
教学难点:如何预防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
第五课龋齿与牙周病
教学目标:知道龋齿与牙周病的形成过程和病症及如何预防龋齿与牙周病。
教学重点:龋齿与牙周病的病症及如何预防龋齿与牙周病。
教学难点:了解知道龋齿与牙周病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