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景观设计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景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容,以满足景观设计的需要,例如随着申奥成功,北京市政府就提出了“天更兰、水更清、地更绿、路更宽”的口号,一方面北京要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另一方面要求其景观更环保、更生态、市民生活更趋舒适,水利建设就应该主动去适应这种变化,从纯工程水利转向景观水利,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关键词:水利水电;景观;设计一水利工程建设与园林风景建设相结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随着中央对基础产业的投入不断重视和加大,景观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高涨。
以改善水域环境和再造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亲水”建设,就成为当代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平原水库来设计,通过疏挖,扩大库容;通过修建闸坝、堤防,增大运河的调剂水量,从而达到为河漕运用水。
人们之所以提出的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因此,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
这就要求水利行业尽快改变观念,在工作内容、规划、设计、施工的理论和技术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和理论。
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只注重于对水的资源功能的开发,而现代水利建设理论则同时注重对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的开发和保护。
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
更启发人们去创造优美的自然风貌来美化和改善景观环境。
二利用水体的多样化与美化环境相结合水做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供人们食用,又兼有观赏价值。
它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依靠良好水质和浩渺水面,形成以水生动植物生态群体为主的天然景观。
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又有优美的观赏效益。
这里水体的布局是:深的水域养鱼,浅的水域种植莲、藕、菱、芡等,洼地则广种芦苇。
燕山水库消落区绿化设计模式探讨

常 恶劣 , 而且项 目区 内的地形地势也不尽相 同. 以进 行区域 所 划 分和植 物选 择时 一定要对 项 目区 的建 设条件 进行 透彻分 析, 结合现实和预计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 , 使规划具 有可操作
一
水库是一种介于河流和湖泊之间的人工湿地 。与天然湖 泊不 同, 水库 是人 工建 筑和 自然 山水相结合 的复合体 , 主要 由 水体 、 生生物 、 水 库岸和水库相关建筑物四大部分构成 。水库 库岸 由于季节性水位消涨而使 周边被淹 没土地周期性 地出露 于水面 的一段特殊区域称为消落区 ,水库消落区在 库区水体 与陆岸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库生态隔离带 .对 于保 障水库 的生态安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CH RMIG I讨
崔 莉
(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 园林规划设计院, 河南 郑 州 4 0 0 ) 5 00 中图 分 类 号 :7 5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0 9 ( 00 1 ̄ 0 0 2 17 -9 2 2 1 )1 0 - 0
3以恢复消落 区生态 系统 、 少生态灾害的发 生为主要建 . 减 设 目标 , 兼顾经济发展 , 此 次绿化 规划 设计要 以恢复 消落 区生 态系统 为 首要 目 的, 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 整个规划要 以生态恢复和减少生态灾 燕 山水 库消 落 区现 状概 况 维护库区生态安全为主 旨。 所有 的措施都 围绕生态展 燕山水 库位 于河 南省叶县燕 山脚下 ,整个库区涉及叶 县 害发生 , 使工程实施后的消落区能够发挥 最大的生态效 益 , 同时具 与方城两个县 ,水库 工程 位于淮河流域沙颖河主要 支流澧 河 开 , 要考虑以植物生产带 上游干 江河 上 .水库控 制流域面积 16 平方 公里 ,总库容 备应有的生态功 能。同时在这个基础 上 , 9 1 92 亿立方米。水库建成后主要以防洪为主, . 5 结合供水 , 有发 动经济发展 ,这样不论是对后期管理费用的支出还是前期建 兼 设资金 的回收都有着重要 的意义 。但是恢复消落区生态系统 电等综合利用的功能。 是不能以任何利益 为借 口来损 害的 。 在这个前提下可 水 库常水位是 16 0 m,汛限水位 142 0. m,征地边 界高程 是根本 , 17 0 m。此次燕山水库消落 区绿化景观设计 范 围是高程 1 5 以考虑 通过培育经济植物来取得收益 。 0- 4 . 植物选择要科学 17之 间的区域 ,总 占地面 积 17 . 0 696公顷 ,其 中高程 15 0— 由于消 落区特殊 的立地条件 , 植物选择要有针对性 、 学 科 16 之间占地 7 58 0m 9 .公顷 , 高程 16 17 之间占地 8 38 0 — 0m 8 .公 0m一 0m 顷。15 16 间的区域一年中只有在汛期 6月一 0—0 之 9月才会露 性 ,其 生物学特性要符合 所在 区域 的环境要 求。16 17 15 16 出水面 , 全年淹没时间大约有 2 0 。 0 — 0 4d 16 17之间的区域不会 之 间的区域要选 择耐水湿且耐干 旱的植物 品种 :0 m一 0m 被水淹 没, 是露出水面 的 , 但是水库蓄水后会受到库内风浪 的 之 间的区域 要选 择湿地植物 品种 ,大部 分地段采取封滩育草 的技术 手段尽量减 少投 资 , 恢复滩区植被 ; 山地部分 以耐干旱 冲击 , 于该区域内的土壤会造成一定的侵 蚀。 对 瘠薄 的植物 品种 为主 , 采用植被恢复的技术手段 , 少项 目投 减 消落区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 域生态系统之 间的一个重 资。 根据距离大坝远近 的位置不 同, 规划在一般地区设置生态 要 生态 过渡带 , 是库 区泥沙 、 有机物 、 化肥和 农药进人水库 的 以保水土 、 系发 达且少病虫 害 , 根 不需施肥和打药 的植物 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 其独特 的功能 表现为 : 拦蓄陆水土流失带 林 , 强调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性 。 种植后能有效地 来 的大量泥 沙和非点源污 染物质 ,减 少水 库淤积与污 染 ; 分 为主 , 保护水库的安全 ; 靠近大坝的区 解、 吸收库区水体 中的营养物质 , 减少库 区的富养化水平 ; 植 减 少甚至避免土壤侵蚀流失 , 规划设置风景林。@i 淹 没线 的变化 t# n 被 固定堤岸 , 防止堤岸 因河水 的冲刷而崩垮 。因此 , 消落 区生 域还耍兼顾景观 的需求 , 周期性淹没区以湿地植 物群 落为主 , 植物间的搭配能够 态环境的维护对 于维护库 区生态安 全、 缓解库区生态矛盾 、 促 情况 , 同时能够形成稳定 的小型植物群落 , 群 进库区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 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 是水库 形成不 同的景观效果 , 落内部 自然融合 、 谐共生 ; 和 因地形变化形成的周期淹没区中 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程 。 陆地孤岛的植物配置主要以营建景观林为主 , 要选择无污染 、 二 、 山水库 消 落 区绿化 设计 构思 燕 病虫害少的树种 , 要耐粗放管理且景观效果较好 的植物。 通 过对 燕 山水 库 自然 环 境 和 建 设 条 件 的 分 析 .形 成 了 以 由于燕山水库 也是水源水库 , 在植物 的选择上要慎重 。 确 下对消落区绿化设计 的构思 。 保 库区水体 不会出现 富养化现 象 ,要在保证库 区水体 安全 的 1 . 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绿化设计 要保持人与 自然 的协调发展 .保持人的需求与生态环境 基 础之上再考虑 景观效 果及 经济效 益。植物 配置 以仿 自然群 复层式种植 , 高生物 多样性 , 提 表现群落优势 , 发挥 良性循环 的一致性 ,就必须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消落 落式 为主 , 生态功能 。 区绿化种植规划。 坚持可持续的发 展观 。 兼顾消落 区当前与未
关于梧桐湖水系连通工程设计方案的研究

关于梧桐湖水系连通工程设计方案的研究肖富;罗希;冷文霜;林定元【摘要】鉴于随着梧桐湖新城建设的实施,区内港渠、湖泊水质、水环境将恶化,通过对梧桐湖水系连通工程实例的研究,从工程的安全性、生态性和经济性出发,充分考虑水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和污染源排放预测,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以实现梧桐湖新城的防洪、排涝、水系建设、水质改良与水网连通的目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梧桐湖;城市建设;水系连通;水生态【作者】肖富;罗希;冷文霜;林定元【作者单位】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2;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2;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2;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X321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是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2007年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进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鄂州市梧桐湖新城作为“两型”社会综改区核心展示区,2016年梧桐湖水系连通工程已纳入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项目库。
作为梧桐湖新城建设,点源污染可以达到全收集、全处理,但城市面源污染足以让城市水体不断恶化。
根据武汉市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十五”水专项的面源污染负荷研究成果,测算“大东湖”城市区域的面源污染负荷:总悬浮物为39.38~52.5 t/(km2·a),化学需氧量(COD)为26.25~36.38 t/(km2·a),总氮(TN)为1.97~2.63 t/(km2·a),总磷(TP)为0.20~0.33 t/(km2·a)(换成本区域指标)。
参照上述指标,经纳污能力分析,梧桐湖新城建成后,如果不采取面源削减措施和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区内港渠、湖泊水质会在Ⅳ类和Ⅴ类间,局部水域水质为劣Ⅴ类。
水库周边景观改造工程方案

水库周边景观改造工程方案一、前言水库是一种人工水体,不仅具有蓄水、发电等功能,同时也具有观光、娱乐等功能。
而水库周边的景观设计和改造,能够提升水库的整体形象和功能,吸引更多人来到水库周边进行游览和休闲,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本工程方案针对水库周边景观改造进行规划设计,旨在提升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打造出更加宜人的休闲娱乐空间。
二、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库周边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2. 人文原则:突出水库的历史文化特色,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3. 安全原则:保障游客的安全,设置合理的游憩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4. 展示原则:充分展示水库的水文、地质、生态等特色,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增加参观的趣味性。
5. 可行性原则:设计方案要符合建设规划和环保标准,同时要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成本。
三、设计内容1. 水域景观改造在水域周边打造生态湿地,增加湿地植被和水生动物,提升水域景观的生态价值;设置生态步道和观景台,方便游客欣赏水域生态景观,同时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2. 休闲活动区改造在水库周边设置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区、健身步道等场所,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打造露天音乐广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提升水库的文化品味。
3. 人文景观改造修复和保护水库周边的古迹文物,设置相关的标识和导览牌,让游客了解水库的历史文化;打造涵盖当地传统风情和民俗文化的景观节点,呈现当地的特色和个性。
4. 生态环境改造在水库周边种植具有生态保护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效果;设置生态湿地过滤带,对水库进行环保治理,改善水库水质。
5. 安全设施改造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在水域和山坡设置警戒栏杆,保障游客的安全;增加应急救援设施,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 交通设施改造完善水库周边的交通网络,增加停车场和公共交通设施,方便游客前来参观;修复并新建便民设施,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景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容,以满足景观设计的需要,水利建设就应该主动去适应这种变化,从纯工程水利转向景观水利,要用新理念进行规划设计。
关键词:水利水电;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水利旅游作为大旅游业的一支新生力量,以其秀美的山水、壮观的水利工程、浓郁的水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业的一朵“奇葩”。
然而己建许多水利水电工程风景旅游区,都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完工后,进行二次或多次设计,自然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构筑物多次被推翻重来,极大地破坏了自然景观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且旅游资源开发率低,旅游产品单一,有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少等。
面对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的彷徨与无助,积极思索,努力探究出可行的办法或措施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包含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方面,工程设计需要掌握水利工程专业知识,景观设计需要掌握人类社会学、环境科学、景观规划、建筑学、艺术学、心理学、地理学、林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
一、水利水电工程景观水利水电工程景观简单来说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及其影响区域范围环境的视觉总体。
从评价方面来讲, 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景观重视人的感觉, 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强调生态平衡、整体和谐。
水利水电工程景观一旦形成具有直接可见性、不易改变性等特点。
二、水利工程建设与园林风景建设相结合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央对基础产业的投入不断重视和加大,景观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高涨。
“亲水性”的建设,改善水生环境和循环生态系统成为现代水利建设的主要目标。
按平原水库来设计,通过疏挖,扩大库容;通过修建闸坝、堤防,增大运河的调剂水量,从而达到为河漕运用水。
人们之所以提出的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沋河水库库区景观规划

沋河水库库区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Youhe ReservoirWANG Haiping(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Key words Aiming at the status of Youhe Reservoir in Weinan City,the planning method and ideas for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and protecting natural environment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tourism products with national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veloped,so a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Country parks; Ecological protection; Landscape function作者简介王海萍(1982-),女,河北承德人,在读硕士,从事景观规划生态学研究。
收稿日期***-*****项目基地为沋河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位于渭南市中心城区南部城郊区域,距市区4.5 km,南面为沋河水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和农业灌溉的综合性中型水庫。
流域面积224kmsup2/sup,多年平均径流量3 278万msup3/sup。
水库总库容3 028万msup3/sup,常水位405.1 m。
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设计探讨

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设计探讨作者:韦志成邓巧勤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水利工程建筑作为建筑的一种,在蓄水、发电、航运、灌溉、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受其功能、结构及造价的限制,水工建筑的设计不可能像其他建筑那样自由大胆地发挥和显示造型艺术的美,通常给人们的印象是粗、大、笨、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但水工建筑大多位于宜人的自然山水环境,且水利工程由于自身雄伟壮观的特性,而经常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一座的水工建筑如果有令人难忘的形象,必定会为自然山水增色不少,因此,水工建筑在满足工程本身功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工程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1 前言水利工程依水而建,环境条件优越,通常会形成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例如水库、大坝、湖泊就是旅游的重要景点,但作为水利工程基础组成部分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往往未能与现代建筑艺术同步发展,与周围环境缺乏协调一致。
究其原因,一是在过去的工程设计中,多重视功能、安全及投资方面的控制,缺乏考虑人文艺术和环境景观的融合。
二是设计者多为水利工程师,由于过往学习和培训的原因,在功能结构专业知识方面能够保障,但是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观方面就略显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水工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建筑设计工作,成为设计人员的重要课题。
2 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设计的关键点在注重功能导向的同时,如何提升水工建筑的文化品位,调和工程结构、人文艺术及环境景观之间的关系,总结以往水工建筑设计经验,现提出以下几个关键点。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水工建筑物的景观化不但是浏览观光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标志和要求。
建筑是为人而建的,一定要以人为本,建筑创作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现代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应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人的需求,重视环境和建筑对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深圳水库排洪河景观设计要点

6 . 3 荔林与建筑 、 山石 、 水体及其它植物的配置 不拘 一
到 良好 的景观效益 。
在城 市防洪规划设计 中,合理 的行 洪道走 向成 为
排洪河 3 . 7 9 5 k m长的行洪水道 ,从泄洪 口到蓄洪
制约 防洪景观的主要 因素。以往最常见的工程措施 是 将河 道拓宽 、 清淤整 治、 修筑堤 防 , 以此 减少水 流对 凹
岸 的冲刷 , 增加河 道泄洪能力。从 防洪功能方 面看 , 综
行洪道 的“ 坡 降” 属性在 提高行 洪能力 的同时却大 大降低 了行洪道 的景 观价值 。通过行洪道 内设计多道 跌水景 观 , 将竖 向高差分级 消化掉 , 将整条不利于蓄水 的行洪道分割形成多段 可以蓄水 的水池 ,池 内可 以种 植水生植物 , 恢复河道 的生 态功 能 , 满足行洪 的同时起
2 0 1 3 年第 8 期
砖的背后铺设砾石料和无纺布 ,起到排水 和反 滤的作
用 。多孑 L 植物生长砖 自身具有透水性 , 可解除正 面的
水, 达到虽 由人作 、 宛 自天开 的效果 。 作为主景 的荔林造景 ,应运用整体美 规律的基本
3 蓄洪区景观设计
3 . 1 湿 地 景观
原则 ,同时充分考虑荔枝 的造形及果色香 等特有 的观
赏特性 , 以达到荔林造景 与园林小 品的统一 协调。 重点 地段配植 造形 奇异 的荔枝 , 以形成视觉焦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总结了水库的风景资源及其景观特征,提出了水库坝区景观的设计思路。
突出水库坝区景观的地域性特征,更好地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景观形态。
关键词:水库;风景区;景观;设计
前言
随着水利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水利、绿色水利成为了现代水利的重要目标.自2001年起水利风景区的建设逐步兴起,依托于良好生态环境设逐渐取代了传统水利.水利风景区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与合的新型绿色水利,成为水利工作者与景区规划者需要共同探讨的新课题.在各类水利工程中,水库作为防洪兴利的主力军,以8.6万座的建设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早期的水库建设强调的是治水及兴利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难免受到破坏.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水库的旅游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据初步统计,在我国512个各级风景名胜区中,以水库为主景或重要景点者占30%。
因此,对水库的旅游开发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已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1、景观水库工程规划
景观水库工程除了兼顾水库工程的传统功能外,还应该包括生态保护以及水、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在地域空间上的融合。
景观水库工程规划应体现优秀的设计理念,即通过景观措施提高水库工程的格调和品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和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塑造和
表现无形的环境、生态等主题。
景观型水库工程建设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在达到防洪保安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促使当地生态环境优化。
2、风景资源及特征
风景资源水,历来被视为“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清澈晶莹的湖水水域自然是水库的主景。
与山水共同构成水库景观的还有日、月、雨、雪等因素以及飞鸟走兽和草地林木等动植物景观。
水库的人文景观除了一般风景区常见的古建古园和村寨民俗外,水利工程设施和库底遗迹及其传说最具特色。
2.1景观特征
2.1.1湖湾曲折,岬角长伸山地都有众多的沟谷和山岗。
水库蓄水后前者成了扑塑迷离的湖湾,后者成了长伸水中的岬角。
2.1.2水底遗迹,库坝雄姿许多水库基址原有村寨、古建筑、石刻、奇峰、异石和古树,蓄水成湖后这些实存的景观难以再见,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却能长存世间,只要引景得当,能勾起游人无限暇想。
库坝是水库的最主要特征之一,以雄为贵,著名者有瑞士大狄克逊坝。
2.1.3翠峰环抱,洲岛浮水水库一般在溪谷、江河中筑坝拦水而成。
其周围常群山环抱,部分山体因水淹而成洲岛,著名者有浙江淳安千岛湖。
3、景观设计
3.1风景建筑
风景建筑应着重强调块面效果,避免矫揉造作。
色彩可适当大胆,如取红、蓝为主调,但忌妖冶、杂乱。
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应遵守“因势、随形、相嵌、得体”的原则,如沙洲、湖滨处宜取横势,岛屿,峰峦处可作竖式。
另外,水库的风景建筑应努力结合水文化,因水设景,景水相映。
3.2 风景石
水库的湖滨、山体和洲岛处常有露岩,其多数自然成景,但适当的点染会使其锦上添花。
对属埋没状态的岩石,“点石成金”将更为必要。
点染的手段之一是抽提和强化石景。
柳宗元《永州八记》曾写道“铲割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这是一个很好的抽提石景的例子。
在乱石丛生处,要善于发现有观赏价值的岩石,选辟观赏面,去除杂灌,开辟透景线;在土层极薄只有稀疏茅草处,甚至可铲去表土,露出富有力感的基岩,改良底界面的景观。
手段之二是石刻。
如太湖鼋头渚“包孕吴越”之石景成了不朽的风景杰作。
3.3风景林
3.3.1山林植被本类以保育为基础。
对于因过度砍伐而逆向演替的植被如稀疏的马尾松林可有计划保育目的树种,加速植被向顶极群落发展或造成某种森林景观。
对荒山可人工营造风景林。
3.3.2水库陆上游憩景点主要分布于湖滨、洲岛、库坝和山脊等处。
其风景林建设可用以下方法:
(1)纯化、重组天然林。
对不适游憩、结构繁杂的天然林可适
当纯化或重组天然林分结构。
如开辟草地、林间空地和透景线;减少森林结构层次;控制枝下高及林分密度;伐除病、死、劣质木。
形成疏朗、舒适的绿色游憩空间。
(2)定向保育目的树。
有计划提高某个观赏树种的密度和成片生长面积,以强化观赏效果和适应大尺度水库景观。
(3)因地制宜创意境。
如库坝背水坡面可用草皮作基调,用黄杨等易整形灌木作文字图案,形成独特的气氛或意境。
3.3.3本类主要强调:
(1)行道树的自然式布局。
(2)公路旁绿化应强调块面效果,以适动观。
(3)游步道边保育野生果木,如覆盆子,猕猴桃等,以增情趣。
3.3.4 水文化
水文化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水有关的一
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水库作为一种特殊的湖泊已形成了独立的水文化体系。
她包括无形的如有关水或水库建设的风景诗文、民间传说;也可以是实存的如与水有关的动植物、建筑、碑刻或水利工程设施等内容。
作为景观,她可以通过雕塑、壁画、碑刻、专题园和集锦园等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人造景观表现,也可以通过点景、引景对水利工程设施等现成的实物进行展示。
前者如千岛湖移民纪念碑、长江三峡集锦园,后者如新安江大坝工程设施。
3.4时空组织
3.4.1在水库风景中,限定空间的可以是山体和岛屿等大尺度地
貌,也可以是树、石建筑等小尺度成景因素。
在景观设计时应认真分析湖湾、峡谷、湖面、洲岛和水滨等游憩点的空间开合性,然后通过游路组织及观景点上空间实体的透漏来组织空间,形成开合起伏得法,轮廓气势相合的风景艺术整体。
3.4.2在水库风景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满足游人亲水心理。
人们对水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尽量在湖滨、洲岛处开辟凭水游路。
(2)元代饶自然论画“径路须要出没,或林下透见,或巨石遮断,或隐坡垅,或近屋宇”。
风景建设同此理。
如凭水游路不能面水尽开,则也缺情趣。
3.4.3、时序组织水库风景属四度空间。
景观设计时应加以体现。
其要点是:
(1)设置丰富的时序景观。
日、月等天象,雨、雪等气象,植物、动物之季相皆可成景,应认真挖掘,精心组织。
(2)在空间上合理安排时序。
如浙江天顶湖东南西北分别有桃花源、杨梅山、枫树湾和青松岭,以体现四时景色。
(3)景点设置及风景序列组织水库的景点设置应突出水景和水库景观特征明显的景点,尽量利用原有开发基础的景点,风景序列上需要但原址无风景资源或资源薄弱处可人造景观。
由于湖水屏障,水库风景大多用散文式风景序列结构,以水为核心,凝聚一幅幅秀美隽永的山水画卷。
4、结束语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其旅游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
水文化景观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前景。
具有丰富的风景资源,而且景观特征明显,是一种独立的风景类型。
在水库景观设计中应该因水设景。
风景建筑、石刻和绿化等人工设施应因地制宜,与水库旷达、舒展的气氛相谐调。
水库作为一种特殊的湖泊,已形成自己的水文化体系,但其内涵、范畴及水文化景观的表现均需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