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流效率

合集下载

金属锰电解提高电流效率分析W

金属锰电解提高电流效率分析W

金属锰电解提高电流效率分析金属锰电解是个高能耗的过程,提高电流效率(ηc)是生产实践中最为关切的问题。

电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金属锰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和产品品位的优劣。

工作人员通过Mn和H2的同时电析,阐明了阴极液中调氨以及(NH4)2SO4含量对阴极电流效率ηc的定量关系,并论述了影响电流效率ηc的重要技术条件。

一、金属锰电解阴极Mn和H2的同时电析前已述及电解锰阴极上进行着两个相到竞争的反应,析出金属锰的反应属于扩散控制反应,析氢的反应(H2)却属于电化学控制反应。

那么根据平衡反应原理,Mn2+和H+同时放电的必要条件应该是析出Mn,H2两反应的析出电势相等,即(1)式中id 和id∞为锰析出扩散电流密度与极限扩散电流密度(A/m2)。

阴极电流效率,即降低析出H2的电流密度iH2是提高ηc的主要途径。

从(1)式可知,iH2是随φ值增大而增加,但随pH值和aH2的增加而降低,反之亦然。

关于(1)式中id∞值,我们取Mn2+的扩散系数D=10-5cm/S,[Mn2+]=1mol/L10-3mol/cm3,取扩散层厚度=0.025cm,则i°d∞=0.0772A/cm2=772A/m2.id∞=i°d∞,[Mn2+]取电解阴极液[MnSO4]=[Mn2+]=0.5mol/L,则id∞=772×0.5=386A/m2.(1)式中aH2为塔菲尔系数,在0.05mol/LH2SO4溶液中金属Mn上的氢交换电流密度i=10-7A/cm2.H2在金属上的超电压是与pH有关的,25℃时为ηH2=aH2+0.0591pH+0.1182lgiηH2=-0.1182lgi°+0.0591pH+0.1182lgii°为pH=0时的标准交换电流密度。

在0.05mol/LH2SO4中,i=10-7A/cm2,以数据计算可得,0.05mol/LH2SO4溶液的pH=1.231,那么i=i°•[H+]0.5,即10-7=i°0•10-1.231×0.5,i°=10-6.325则aH2=-0.1182lg10-6.325=0.755V所以,H2在Mn上的超电压为ηH2=0.755+0.0591pH+0.1182lgiH2运用上述所导出的id∞和aH2值,再使用我们通过电化平衡计算所得有关φ值,代入(1)式,即可计算得到表1和表2数据,并可以定量确定氨加入量[NH3]加入和[NH4]2SO4(B)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ηc的影响,见图1和图2。

次氯酸钠发生器 电流效率

次氯酸钠发生器 电流效率

次氯酸钠发生器电流效率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次氯酸钠溶液的设备。

它的电流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出发,详细介绍电流效率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电流效率的方法。

一、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定义和原理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一种通过电解盐溶液产生次氯酸钠溶液的设备。

它通常由电解槽、电极、电源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电解槽内装有盐溶液,当电源施加电压时,电极上的氯离子会被氧化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同时水分子会被还原生成氢氧根离子。

这些离子在电解过程中会发生反应,最终生成次氯酸钠溶液。

二、电流效率对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影响电流效率是指电解过程中所需电流与实际用于合成次氯酸钠的电流之比。

电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次氯酸钠的产量和能耗。

当电流效率较低时,会导致电流流失增加,降低次氯酸钠的产量,同时也会增加能耗。

因此,提高电流效率是提高次氯酸钠发生器性能的关键。

三、提高电流效率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电极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流效率。

一般情况下,钛基电极是常用的电极材料,它具有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等优点,能够提高电流效率。

2. 控制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电流值,过高的电流密度会导致电解反应速度过快,影响电流效率。

因此,合理控制电流密度可以提高电流效率。

3. 优化电解条件:合理的电解条件对于提高电流效率也非常重要。

例如,控制电解温度、溶液浓度和pH值等参数,都可以对电流效率产生影响。

4. 清洗电极表面:电极表面的附着物会影响电解反应的进行,因此定期清洗电极表面可以提高电流效率。

5. 研究新的电解剂和催化剂:通过研究开发新的电解剂和催化剂,可以提高电解反应速率,进而提高电流效率。

四、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应用领域次氯酸钠发生器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消毒、医疗卫生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在水处理中,次氯酸钠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水的安全用途。

在食品消毒中,次氯酸钠可以用于食品表面的消毒,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

详细介绍一下氯化钠的作用

详细介绍一下氯化钠的作用

氯化钠是电冶金中常用的电解质原材料之一,它在电解质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导电作用:氯化钠在电解质中能够离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在电解质中自由移动,从而传递电流,使得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 稳定电解质:氯化钠的存在可以稳定电解质的酸碱度,防止电解质的酸碱度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保证电冶金过程的稳定性。

3. 提高电流效率:氯化钠可以增加电解质的电导率,从而提高电流效率,使得电冶金过程更加高效。

4. 防止电极极化:氯化钠可以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电极极化,从而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

5. 促进金属离子还原:氯化钠可以促进金属离子的还原,从而提高电冶金的产率和质量。

总之,氯化钠在电冶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稳定性和电流效率,同时还可以防止电极极化和促进金属离子还原,从而保证电冶金过程的顺利进行。

如何提高铝电解生产过程的电流效率

如何提高铝电解生产过程的电流效率

铝与 氟化钠 作用 :
Z+ 6 a N F — N a3 F6+ 3 a AZ N
AL七 6 nF — N At + F 3 a F N
不 变 的量 , 果 想 改 变 其 值 , 从 电 流 强 度 入 手 , 如 便 有 些 铝 厂为 了提高 产铝量 , 制 提高 电流 强度 。 强
第 1 期 总 第 24期 2 1
21 0 0年 6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n rM o g l ce c c n lg & Ec n my n e n oi S in eTe h oo y a oo
No 1 , 2,t e 2 4 h i解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电 水 3 实 际 生 产 过 程 中 , 起 铝 损 失 , 低 实 际 产 铝 量 引 降 的 主 要 原 因
3 1 铝 的 溶 解 损 失 .
C— o 3 5 g . 3 6 A h
铝 的 电化 学 当 量
I电解槽 系列 平均 电流强度 ; : t电解 时间 ; : 例 : 0 KA 的 铝 电 解 槽 , 4 的 产 铝 量 。 30 2h
关 键 词 : 流 效 率 ; 的 二 次 反 应 ; 解 温 度 ; 流 密 度 ; 解 质 的 摩 尔 比 电 铝 电 电 电 中图分类 号 : TF8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7 6 2 (0 0 1 一 o 7 一 O 1o— 912 1)2 O8 2
铝 电 解 过 程 中 , 响 电 能 损 耗 的 一 个 主 要 因 素 影 便 是 电流 效率 , 平 均 电压 为 4 2 , 产量 为 2 在 .V 年 0万 吨 的 铝 厂 , 流 效 率 每 提 高 1 , 年 可 节 省 电 能 电 每 A 0 2 9 o W ・h, 电 价 为 0 3 2 k 当 . 5元 / w ・h, 节 省 成 k 可 测 量 精 确 , 由 于 需 放 入 示 踪 元 素 , 引 人 一 定 但 会 的 杂 质 , 低 铝 的 品 位 。铝 液 中加 入 少 量 示 踪 元 素 , 降 均 匀 溶 解 后 , 液 测 得 铝 中失 踪 元 素 含 量 。 踪 元 素 取 示 选择 ; 、 、 射 性 同位素 。 铜 银 放 设 取 铜 为 示 踪 元 素 , 入 量 M 。铝 液 中 铜 的 总 加 , 浓 度 C , 液 中 固 有 铜 质 量 M 浓 度 为 C: 知 : 铝 z , 可

浅析400KA电解槽提高电流效率的几种途径

浅析400KA电解槽提高电流效率的几种途径

浅析400KA电解槽提高电流效率的几种途径摘要:在工业生产中,铝电解槽是一个重要的设备,用于生产铝材。

而解槽的作用就是将铝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铝。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电流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直流电耗增加,生产成本上升。

因此,提高铝电解槽的电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400KA铝电解槽提高电流效率的几种途径,异形阴极的凸起结构可以增加聚焦效应,提高电流密度,从而增加电流效率。

新型阳极则可以通过排气通道将气体排出,降低气泡对阳极的影响,提高电流效率。

高导电铝芯复合阳极钢爪则可以提高阳极的导电性能,降低电阻,从而提高电流效率。

同时,钢爪保护环技术可以保护钢爪,防止钢爪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提高铝电解槽的电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因此,应该重视各种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推进解槽技术的发展,推动工业生产的进步。

关键词:400KA;电解槽;电流效率引言:在电解厂中,提高电流效率是首要任务之一。

电流效率是指电解过程中所使用的电能与最终得到的产品之间的比率。

电解技术参数对电流效率影响很大,包括电解质温度、电解质成分、极距、电流密度以及铝水平和电解质水平等。

其中,电解质温度是影响电流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在高温下,电流效率会下降,而在适宜的温度下,电流效率会得到提高。

此外,电解质成分也对电流效率有很大影响,因为电解质成分的变化会导致电解效率的变化。

除了电解技术参数外,科学技术条件对提高电流效率也至关重要。

这包括了设备维护、操作技术、工人素质等方面。

在设备维护方面,要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操作技术方面,要保证操作规程的规范性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

在工人素质方面,要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确保工人能够熟练操作设备。

本文以400KA铝电解槽生产为例进行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解质温度、电解质成分、极距、电流密度以及铝水平和电解质水平等参数,以提高电流效率。

电流效率单位

电流效率单位

电流效率单位电流效率是衡量电流转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用来评估电流的利用程度和能量的损失情况。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器设备的性能和能源的利用率。

因此,提高电流效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们需要明确电流效率的定义。

电流效率是指电流转化为有用能量的比例。

换句话说,它反映了电流在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的程度。

一般来说,电流效率越高,能源的利用率就越高,电流转化为有用能量的损耗就越小。

为了提高电流效率,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选择高效率的电器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许多电器设备都具备了高效的能量转化能力。

例如,LED灯泡相比传统的白炽灯泡能够更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因此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

同样,智能家居产品也可以通过优化电流转化过程来提高效率。

合理使用电器设备也是提高电流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浪费电能的行为,比如长时间待机、不合理的电器使用等。

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能源资源,还降低了电流的效率。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合理安排电器使用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定期维护电器设备也是提高电流效率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器设备会出现老化和损坏的情况,这会导致电流转化效果下降。

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及时修复故障,可以有效提高电流效率。

总的来说,提高电流效率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通过选择高效率的电器设备、合理使用电器设备和定期维护电器设备,我们可以有效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源的损耗,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为提高电流效率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低电压运行下提高电流效率的探讨与分析

低电压运行下提高电流效率的探讨与分析

11产量 和 热量 计 算 .
能利用率提高到 5 %, 5 吨铝 电耗将节约 10 k h — 00 w / T A 以上 。 l 近年来 , 铝电解行业正寻求创新 , 力求突 破, 向提高铝电解 电能利用率的方 向迈进 , 已着力
研究开发 出新型阴极技术和强化电流 降电压技术 。 从应用范围来看 , 大面积改造现有电解槽的阴极结
我 国 电解 铝 工业 历 经 了发 展 预 焙槽 、 扩大 槽 容 量 等 重要 阶段 , 业技 术 达 到 或超 过 了世界 先 进 下 降成 本 反而 上 升 的技 术 管理 拐 点 。
平 。特别是近十年以来 , 0 k 3 0A级的铝 电解槽建设 突飞猛进 , 0 k 4 0 A级 以上 的铝 电解槽建设也颇具规 模 , 0k 、 0 k 级 的铝电解槽也在设计 发展 。 50A 60A 但
电解槽温度过高、 分子 比过高 , 容易造成排在铝之
前 的金 属离 子 被还 原 ,造成 电流 损失 , 重影 响 电 严
加单位 面积阴极 电流密度 , 提高单位面积铝 的析 出 量 ,即增加铝产量 。 但要考虑强化电流的同时 , 各
种 固体 电压 降 随之 升 高 ( 线压 降 、阳极压 降 、阴 母
要内容的强化电流降电压技术势必成为行业创新发 展的新方 向。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 电解过程 中各 因素 之间的关系 , 正确调配 , 使之更加适应 , 就能进一 步优化 电解工艺 , 到提高电能利用率 、降低电耗 达
t ——生产槽 日2 4×天数( h )
— —
电流效率
( %)
z ——槽台数
1强 化 电 流
国际上诸如加铝 、 海德鲁、 迪拜等 电 铝企业 ,
逐步将 阳极 电流密度强化到接近 1 / 其 中最具 Ac 。 m 代 表性 的海德鲁铝厂 电流密度 09 /m ,电压 4 .A c . 0 V 极距 3 c 电流效率大于 9 %。 8, . m, 5 4 如果把其数

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生产实践分析

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生产实践分析

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生产实践分析摘要:随着铝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铝电解技术的操控有了更高的要求。

铝工业的快速扩张升级,需利用各项技术严格控制铝电解电流总工序、极距、磁场设计等多方位的因素提高电解电流的效率,从而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但是铝电解涉及的工艺技术繁多复杂,如果能找出影响电流效率的关键工艺参数并进行优化,将会进一步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所以本文主要探讨铝电解电流效率的提升方法,寻找最优工艺参数匹配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铝电解电流效率;生产实践;提高效率;分析1、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分析1.1电解温度、过热度分析电解槽的过热度、电解温度均可对电流效率产生严重影响,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及溶解后的铝溶液的扩散速度均受温度影响,低温可以降低扩散到阳极氧化区的速度,减少电流效率的损失。

当电解槽运行稳定时,尽可能的维持较低的电解温度,一般可以获得最好的电流效率,有研究表明:电解时每降低10℃,将提高电流效率达1%~5%。

电解质的初晶温度决定了电解温度的大小,并且要确保电解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电解质初晶温度与电解温度差值即为过热度,一般至少为5℃,否则就会导致电解质粘度和密度增大,电解质浓缩、氧化铝溶解度降低、导电率下降。

这时会使电解槽内产生大量沉淀、槽底电压降增加。

有可能会混淆铝液和电解质熔体相,加剧铝的溶解氧化损失,使电流效率急剧下降。

因此,向电解槽内添加适量氟化锉、氟化镁,改善电解质的组成,均可降低电解质的初晶温度,进而维持电解槽在低温状态运行[1]。

1.2电解质成分对电流效率的影响氧化铝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氧化铝浓度过高,悬浮的Al2O3颗粒增多,这不仅影响电解质导电度,而且容易形成炉底沉淀,影响电流效率。

氧化铝浓度过低,不仅电解质中反应的Al3+浓度减少,而且易造成阳极效应,加大铝的溶解和氧化损失,降低电流效率。

目前,国内外中心大型预焙槽生产,大多把氧化铝浓度选择在1.5%~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电流效率
一、小组概况
泰山铝业公司“技术开发”QC小组,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新的冶金行业,积极探讨新技术,严格按照PDCA的程序开展活动,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组概况表
二、选择课题
在大型预焙槽的炼铝过程中,电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

因此如何提高电解槽的电流效率成为摆在我们新建铝厂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1、目标的提出
我厂一期启步工程62台电解槽投入生产后,生产三年后,电流效率仅在90%,为了尽快的提高铝厂的经济效益,按照公司要求,2006年11月份,电流效率必须达到91%,最终达到92%。

2、现状分析
1)我厂缺乏铝电解生产技术的研究经验。

2)现场生产存在技术参数紊乱现象。

3)电解槽热平衡出现失控。

4)电解槽物料平衡失衡。

3、课题的选择与评估
针对现状分析,小组成员围绕能否通过优化技术参数,提高电流效率这一课题,展开了认真的分析与评估。

首先,我们列出了以下几项内容,作为分析评估的条件:
a、厂部和车间是否支持;
b、研发资金是否有保障;
c、自主研发能力如何;
d、是否有相关科研单位合作;
e、有无相关经验与资料参考。

我们采用表决法,对以上条件进行了投票表决。

下表为课题必备条件评估表,认为条件具备或基本具备的投赞同票:√,认为暂不具备的投反对票:×
以上表决,满票30票,赞同票25票,反对票5票,这说明课题必备条件占有率80%以上,因此,本次所选课题成功率较大。

4、确定课题
综上所述,确定课题为“提高电流效率”。

三、设定课题目标
1、课题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解槽的电解质水平、铝水平、分子比、槽电压等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优化,达到提高电流效率的目标。

2、目标值
为了确保本次QC目标的实现,我们小组经过认真论证,将目标值定为:
四、对策方案的提出
由于泰山铝业公司刚刚投产,铝电解生产经验较少,缺乏对各项工艺技术参数的应用研究,没有可以借鉴的材料。

于是,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电解工艺技术参数的优化”这个主题,提出了以下三种优化方案。

五、可行性分析
对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为更好的体现小组活动的“广泛的民主性”,由小组成员对三个可供选择的对策方案进行评估打分,见下表:
对策方案可行性分析,评估及选定表
备注表中:▲—5分⊙—3分□—1分
六、方案的确定
从评估表结果看,B、C两个方案均可采用。

两个方案哪一个能尽快达到公司要求,则无把握,都需试验验证。

两个方案比较,C方案较易实施,成本最低,因此,先实施C方案。

如果C方案达到要
求,B方案不实施,如果C方案没有达到要求,则实施B方案。

七、制定对策与实施
1、C方案的研究制定
1)、制定C方案的对策计划
C方案的对策计划表
2)依据对策计划逐步实施
(1)对两车间电解槽进行摸底调查,于2006年5月12日选取4台槽进行工艺技术参数的优化工作,它们分别是102#,118#,121#,130#电解槽。

(2)小组成员根据102#,118#,121#,130#电解槽的实际情况于2006年5月15日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
a.调整了电解槽的物料平衡,按照所估算的电流效率对下料间隔进行了推算,确定了以上4台槽的下料间隔。

b.依据各槽的能量平衡,确定了不同的设定电压,最终控制在
4.16伏。

c.调整电解成份,利用ALF3调整了分子比,使其控制在2.2到2.4之间;并停止添加MgF2调整了其含量,控制在2%到4%。

d.调整了以上四台槽的阳极电流分布,使其均匀分布,处在1.5到3.0mv之间。

(3)通过优化各项技术参数得出如下规律:
a.分子比控制在2.2~2.4,电流效率可提高0.5%~1%。

b.电解温度每低10℃,电流效率可提高1%~2%。

c.阳极电流分布均匀,可减少铝液的二次损失,达到提高电流效率的目地。

d、MgF2可降低初晶温度,但使电解质成份变的极其复杂,不利于生产,因此停加。

(4)根据参数的优化,确定参数的保持方案
分子比:2.2~2.4;电解温度:950℃±5℃;
MgF2含量:<3%;阳极导杆压降:1.5~3.0mv;(5)试验验证
通过实验发现,4台槽各项技术参数优化后,出现于不同的现象,102#槽虽然各项技术参数保持较好,但槽况不稳定;118#、121#槽电流效率达到了91.5%提高了1.5%,但是炉膛过大;而130#基本正常,电流效率变化不大。

结论:通过对以上各槽的参数优化,虽然电解槽的电流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提高幅度不大,仍不能达到厂部要求。

2、B方案的研制
1)、制定B方案的对策计划
B方案的对策计划表
3、依据对策计划逐步实施
1)与东北大学进行了联合攻关,利用东北大学先进的实验设备认
真研究了不同指标差异的电流效率状况,如下表
表不同技术参数下的指标差异
按照以上分析结果,小组成员经过分析决定采用D参数组合,进行技术参数的优化,并且于2006年9月20日在两车间进行了全面实施,将各槽的设定电压在微机站统一调至4.15V。

2)设定电压调整一周后,又于9月27日在电解车间进行了分子比的调整,使各槽统一达到2.3~2.5的范围。

3)在9月20日~10月27日的调整过程中,对个别不适应此参数的电解槽,利用调整保温料的厚度以及电解质水平、铝水平进行了治理。

4)2006年10月19日,由动力车间强化了2KA系列电流,补充了电解槽的过热度。

5)在B方案实施过程中,继承发扬了C方案中,利用估算电流效率来确定下料间隔的成功经验,对各电解槽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6)试验证明
在技术参数的调整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不怕不合理就怕不统一的思想进行了参数的优化,将电解槽的各种技术参数严格按照D参数组合的要求,调整到位。

在调整完后,我们对10台出现窗口温度过高、炉底有沉淀的电解槽,通过增减电解质水平,铝水平高度、Al2O3保温料的厚度进行了综合治理,最终使各电解槽全部能在D参数组合下稳定运行。

结论:通过采取B方案进行参数优化,使我公司的电解槽达到了高效平稳运行,改善了技术参数紊乱现象,使电解槽的能量平衡,物料平衡处于最佳状态,达到了厂部的要求。

八、效果检查
1、目标值测试
a、七月份技术参数调整结束后,我们于11月10日~11月17日,利用盘存法,测量了各槽的电流效率,各槽的电流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全厂平均电流效率达到了91.5%。

b、7月20日~7月23日我们与东北大学铝电解教授专家采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抽查了6台电解槽,连续三天进行了瞬时电流效率的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抽查的6台电解槽的瞬时平均电流效率为96.19%。

表明优化技术参数后,电解槽的电流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2、结论:目标值全部达到
优化技术参数后,我们对优化前后的电流效率进行了统计对比,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参数优化后,电流效率逐月提高最终达92%,达到了公司要求。

该次技术参数优化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九、巩固措施
将优化参数的保持纳入电解生产技术标准如下:
1、电解槽正常生产技术标准(编号:HXL/Z1J—08--01)
2、出铝技术标准(编号:HXL/Z1J—08--03)
3、母线转接技术标准(编号:HXL/Z1J—08--04)
十、效益分析
优化技术参数后电流效率比优化前提高2%,因此由下式计算62台电解槽每天多产铝:193×0.3356×24×2%×62=3.373吨。

按全年平均铝价¥2万元/吨.Al,则从7月份到12月份新增产值:3.737×30×6×2=1345.32万元,使吨铝成本下降了448元左右。

十一、回顾与打算
通过此次QC活动,我们切身体会到PDCA循环法的科学性,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今后的QC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利用PDCA循环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厂的技术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