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泮礼流程
古代开学典礼称“入泮礼”:要正衣冠拜孔子

古代开学典礼称“入泮礼”:要正衣冠拜孔子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
其中“入泮宫”指的就是在州县考试中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所行的入学典礼。
在古代,“泮”就是指学校。
春秋时前期,鲁僖公为了兴学养士,在鲁国都城泮水岸边,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泮宫。
这是周代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相传孔子常带弟子游泮。
以后各诸侯国争相仿效,也在国内修筑泮宫,开凿泮池。
从此,泮宫就成了诸侯国大学的代名词。
古人的“入泮礼”是一个相当庄重的仪式,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入泮礼”的大致流程如下:第一个环节是“正衣冠”。
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在这个环节里,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
《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先正衣冠,再做学问,看来这是古人们的共识。
整理好衣冠,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于学堂前。
恭立片刻后,在先生的带领下,跨过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泮池)之后,便会进行拜师礼。
拜完孔子,再拜先生。
而拜先生时,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是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之后,便是学生间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帮。
第四个环节,净手。
学生们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
此外,还必须填写“亲供”,相当于新生入学登记表,写下自己的“年龄、籍贯”。
由于当时没有照片,所以还必须在“亲供”中注明“身中(即身高)、面白、或有须、或无须”,再由老师统一整理后送往各个学院。
“入泮礼”的各个步骤,都是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定。
经历了这样的仪式之后,标志着学生们正式成为了孔门弟子,从此便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
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泥石流……当遇到这些自然灾害,你真的知道如何正确躲避吗?今天,全国防灾减灾日,戳图学习防灾常识,转起收藏,关键时刻能救命!。
入泮礼的流程及行礼的标准

入泮礼是指学生入读某些高等学府的仪式,其中包括以行礼方式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
入泮礼的具体流程和行礼标准可能会因学校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是一般常见的入泮礼流程及行礼标准:
入泮礼流程:
1. 宣布入泮仪式开始:学校或主持人宣布入泮仪式正式开始。
2. 入场行进:学生们按照规定的队形和顺序入场,可能会有鼓乐、合唱或其他庄重的音乐。
3. 致辞:学校领导、教师代表或其他重要嘉宾进行致辞,鼓励学生并为他们送上祝福。
4. 学生代表发言:入读学校的学生代表发表感言,表达对学校的感激和承诺。
5. 敬献花篮:学校可能会组织敬献花篮的环节,学生代表或重要嘉宾向校训、校徽或校长像敬献花篮,象征他们的敬意和纪念。
6. 行礼仪式:学生代表或全体学生进行行礼,向校长、教师等表示敬意和感谢。
行礼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敬立姿势:行礼时,学生通常要以整齐划一的队形站立,保持挺胸、收腹的姿势,身体端正、笔直。
2. 抬手:行礼时,学生通常会将右手尽量抬高,手指并拢,以示敬意。
3. 鞠躬:学生通常会稍微前倾身体,鞠躬以示敬意。
鞠躬的程度可以根据学校的要求或传统习俗而定,一般为轻微的腰部前倾。
4. 目光:行礼时,学生通常要保持目光正视前方,不低头或四处张望。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入泮礼流程和行礼标准可能因学校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参考学校提供的相关指导和要求,以确保准确无误地参与入泮礼仪式和行礼。
拜孔子流程

拜孔子流程主持人:同学们应该都知道程门立雪的成语,讲得是一个叫杨时的年轻人去拜见老师,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在雪中等候的故事。
当老师醒的时候,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那个时候的学生对于老师是非常的尊重,我们的同学也应该像杨时那样,尊重师长,谦虚学习。
在古代,要想从老师那儿学到知识,就要拜师,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承诺,对老师的承诺,对自己的承诺,从此以后要努力学习老师授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且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所以学生不仅要尊重父母,也要尊重老师。
今天我们在文庙举办拜师入泮仪式,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给自己一个承诺,珍惜时间、尊重师长、努力学习。
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拜师仪式。
一、开场礼:学生着统一服装入场,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自己班的学生家长。
司仪介绍入泮[pàn]仪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泮,是古代的学校。
按照礼制,诸侯一级的学校,只能东西页通水,称为“泮宫”;天子一级的学校,可四周环水,称为“壁雍”。
孔庙的修建与兴学有关,孔庙又称学宫,最后在孔庙演变成半圆的泮池。
封建科举时代,考中秀才亦称之为“入泮”、“入学”,意即进入孔学的大门。
二、正衣冠:司仪解说:全体站立,由校长为第一排的同学们整理好衣冠。
后面的同学两人一组互相整理好衣冠。
司仪高唱:入泮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正衣冠!主持人画外: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
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知书明理的第一步骤。
三、老师拜孔子司仪解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在长达近50年得教师生涯中,孔子大胆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招牌,创立儒家学派。
他以培养“君子”为教育宗旨,以“六经”为教学内容、广招天下学子,通过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培养了“三千弟子”。
终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万世师表。
出殡奠礼仪式流程

出殡奠礼仪式流程一、悼词宣读出殡奠礼仪式开始时,第一步是宣读悼词。
悼词通常由家属或主持人代表宣读,其内容通常包括对逝者的回忆和怀念,对逝者的赞美和祝福,以及对家属的慰藉和鼓励。
悼词的宣读通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二、进殡礼仪进殡礼仪是出殡奠礼仪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是亲友和家属在灵柩前排成队列,表达对逝者的最后告别和送行。
在进殡礼仪中,亲友和家属通常会向逝者献上花圈或花束,表示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此外,亲友和家属还可以向逝者行鞠躬礼,以示尊敬和悼念。
三、缅怀仪式缅怀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是在进殡礼仪结束后进行。
在缅怀仪式中,亲友和家属可以共同祈祷,默哀或献上献花等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
缅怀仪式通常在庄严肃穆的音乐和氛围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思。
四、火化仪式火化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是在缅怀仪式结束后进行。
在火化仪式中,逝者的遗体被送入火炉,经过火化后转化为骨灰,最终将骨灰放入骨灰盒或骨灰瓮中保存。
火化仪式通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最后致敬和悼念。
五、安葬仪式安葬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是在火化仪式结束后进行。
在安葬仪式中,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墓地或骨灰安息处,家属和亲友可以在安葬仪式中为逝者祈福、献花或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安葬仪式通常在精心布置的场地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永恒怀念和祝福。
总结出殡奠礼仪式是一种尊重和悼念逝者的仪式,通过宣读悼词、进殡礼仪、缅怀仪式、火化仪式和安葬仪式等环节,为逝者送行和致敬,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平安与幸福。
出殡奠礼仪式是一种传统的礼仪活动,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宗教色彩,它不仅是对逝者的最后悼念和纪念,也是对生者的思考和警示,提醒我们珍惜生命,珍惜亲情,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每一天,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愿每一个人都能珍惜当下,珍惜亲情,珍惜生命。
入泮礼流程

一年级新生“入泮礼”活动方案一、活动物品准备及人员安排1、音响、话筒:2、摄像、通讯报道:4、朱砂含装朱砂的小碟子、笔墨、大鼓、服装5、带领学生书写“人”:6、班级带队:老师7、队列队形指导:8、点朱砂:班主任老师五、活动主要议程:入场音乐响起:学生穿着汉服,家长穿着正装手牵着孩子有顺序地一起跨过红门,走红毯;家长把孩子送到课桌旁边站好,家长入观礼席,奏乐、鸣炮(一)、正衣冠、明事理全体学生立正,站直,自行整理自己的衣冠;二、进行拜师礼学生献花孔子像向孔子弯腰九十度深深三鞠躬;向教师行礼,教师还礼;授戒尺教师发愿一人领,众教师和家长宣誓家长代表给孩子嘱托;三、点朱砂、启智慧播放音乐有请老师下台用毛笔蘸上朱砂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央点上红痣,为学生祝福;注意:现场的领导和老师给学生点痣时要给学生以和蔼的笑容,并说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会更加聪明你一定会更棒的等祝福的话语;四、击鼓鸣志音乐播放击鼓敲击时,请全体学生跟着主持人大声吟诵誓词:五启蒙书写“人”老师上台用毛笔在8k的宣纸上,师范书写“人”字;请班主任老师带领本班学生有秩序退场……一年级新生“入泮礼”活动方案在古代,“泮”指学校,“入泮礼”就是学生的入学礼仪式,是欢迎新生来到学校读书的一种庄重的仪式;他包括:正衣冠,明事理;拜师礼;点朱砂,启智慧;击鼓明志;启蒙书写“人”和“仁”五大流程;一、活动目的及意义滨江二校一直秉承“让学生点点滴滴学做人”的理念;同时为了让一年级新生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就学会尊师长、知礼仪、明事理,我校将举行“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暨一年级新生“入泮礼”仪式;通过庄重的仪式给即将开始学业的孩子播下一颗尊敬师长、明礼守法、崇学向善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二、活动主题“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暨一年级新生入泮礼三、活动时间、地点及对象初定2015年10月20日上午8:30开始学校操场校长、行政班子、一年级全体学生及家长、班主任及搭班老师四、活动物品准备及人员安排1、音响、话筒:郭桂凤2、摄像、通讯报道:肖周雯3、横幅、拱形门、红毯布置:黄家林郭安达4、朱砂含装朱砂的小碟子、笔墨2份、大鼓2个、服装郭5、8K纸贴在黑板,带领学生书写“人”:葛志平6、班级带队:一年级班主任老师7、队列队形指导:曾慧婷、谢奋金8、点朱砂:校长、一年级班主任老师9、正衣冠:家长代表、一年级班主任老师10、过拱形门:一年级全体新生及家长们11、活动组织:郭桂凤、傅虹霞五、活动主要议程:入场师: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一年级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生1:绚丽的十月,姹紫嫣红生2:火红的十月,盛满渴望,师:在这阳光灿烂、天高云淡的十月,我们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天真聪明的一年级小朋友及他们的爸爸妈妈;生1:让我们用音乐欢迎一年级小朋友及家长们闪亮登场音乐响起:学生穿着汉服,家长穿着正装手牵着孩子有顺序地一起跨过红门,走红毯;家长把孩子送到课桌旁边站好,家长入观礼席,20个孩子在跑道上摆开两排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福,滨江二校九曲河校区因为有你们的加入显得更加精彩生1:同学们,今天的校园格外热闹;生2我们的爸爸妈妈陪着我们一起,见证我们人生求学的入学礼;师:我提议,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谢谢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师:下面掌声有请校长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词: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来观看孩子人生中重要的“入泮礼”;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愿今天的“入泮礼”能变成同学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更祝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入泮礼迈开人生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下面我郑重宣布:滨江二校九曲河校区“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暨一年级新生入泮礼活动现在开始奏乐、鸣炮一、正衣冠、明事理下面让我们掌声欢迎星灿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给我们带来活动开场舞蹈感觉自己萌萌哒;谢谢可爱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需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这正是—“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现在进行活动第一项议程:“正衣冠明事理”,全体听我口令“立正”,“正衣冠明事理”;全体学生立正,站直,自行整理自己的衣冠;2 “开笔礼”程序一、引言各位领导、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金色的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一张张崭新的笑脸,将要从此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此刻,请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一年级的新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举行“开笔礼”,“开笔礼”是我国古代就有的一种启蒙学习仪式,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真正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开始学习,是走向成才的起点,以此激励同学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我们坚信,一年级的同学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奋勇前进;二、活动程序一正衣冠1、主持人:同学们,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斤,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这些都说明了古人对正衣冠的重视;下面我们要进行开笔礼的第一个程序:正衣冠;首先请欣赏由二年级学生代表诵读弟子规语段,一起来体会古人对于正衣冠的要求和理解,掌声有请;2、放背景音乐诵读表演弟子规;3、主持人:非常感谢二年级同学带来的精彩诵读;4、主持词:同学们,“衣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谓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5、下面就请一年级的同学们全体起立,进行正衣冠;听口令: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礼毕;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此环节需二年级学生代表配合二、拜师3第二项活动是拜师1.先师孔子,博学知礼;是我学童,立身楷模;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肃静一一鞠躬一一礼毕;2.启蒙老师,诲人不倦;育我成长,如父似母;向启蒙老师行鞠躬礼:肃静一一鞠躬一一礼毕;此环节需要教师还礼3.今我学童,求真向善;三人之行,有我师焉;向各位师长行鞠躬礼:肃静一一鞠躬一一礼毕;三、朱砂启智主持人: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所以第三项活动是“朱砂启智”;请中心校领导、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到学生场地为新生点智,有请;放背景音乐边点边介绍“朱砂启智”又称“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看到他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我们也衷心的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奋努力,志存高远;四、击鼓鸣志主持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读书人要到学宫去考取功名,他们进入学宫的时候,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所以第四项活动是“击鼓鸣志”,“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首先请张校长敲击大鼓三声,以示学生从今启蒙,有请张校长;感谢张校长;接下来我们请一年级的新生代表敲击大鼓,并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有请;学生进行击鼓鸣志4、现场解说:各位领导、嘉宾,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的是击鼓鸣志仪式,大家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个个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他们手持击鼓棒,带着心里的理想,庄严而神圣的敲起大鼓,每一声震天洪亮的鼓声都孕育着一个崭新的希望,我们都坚信,在同学们不懈的努力下,所有的理想都会开花结果,让我们伴着鼓声,用我们的掌声给一年级的同学们加油鼓掌吧;五、启蒙描红“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描红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大楷“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这楷体的“人”字的一撇一捺相互挨着,方能立稳,我们为人在世,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构成和谐社会;下面是第五项活动“启蒙描红”,下面请张校长指导同学们进行描红;请家长走到自己孩子的旁边,大手握小手,帮助孩子们描出“人”字;如若出现家长未到的情况,请领导代为教写播放背景音乐主持人:今天我们以一个‘人’字开笔,要把这个“人”字也写得堂堂正正、稳稳当当、神采飞扬、气势非凡;这是因为我们进学校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首先就必须堂堂正正,正地立身;请高高地举起你们写的字给周围的家长、老师们欣赏;(六)、净手还有最后一个环节是净手;让学生们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学童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并且保持心灵的洁净;三、活动结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愿今天的开笔礼能变成同学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更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开笔礼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宣布后吴幼儿园首场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到此结束,请各班按顺序退场;。
难忘的入泮仪式作文

难忘的入泮仪式作文
难忘的入泮仪式作文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宋代著名的学府——嵩阳书院,去参加“入泮仪式”。
我们来到书院门口,走进去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绿油油的草地和翠绿的树木。
老师带我们走上十二层台阶,换上古人拜师求学的汉服,我感到异常的兴奋。
“入泮仪式”开始了。
第一正衣冠,第二向孔子拜六礼,第三拜师、拜同学、拜父母,第四击鼓、泮池桥许愿,第五对“人、从、众”的讲解,第六表演《积门立雪》,第七介绍汉服文化。
整个“入泮仪式”下来,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庄严和感动,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项对人、从、众的讲解。
师生共上人字大课,老师讲:人字一撇一捺代表人有长有短,有优点有缺点;人字两笔中一笔长于另一笔,就是说正常的人都是长处大于短处,优点大于缺点的;人字的撇捺两呈支架状态,相互支撑,就是说人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二人合为“从”字,就是说两个人之间要讲服从,讲合作,要有合作意识,宽容之心。
三人合为“众”字,“众”即多人的意思,或为某团体,某组织,就是说多人在一起必有人领头人,而领头人要靠大家来抬举、拥戴。
今天来嵩阳书院,真是不虚此行,“入泮仪式”更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让我懂得了对礼仪的崇尚,对师长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对文化更进一步的理解,还有做什么事情先学会做人,并懂得合作,团结,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从、众”的真正含义。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

拜师入泮礼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国学礼仪之入泮礼”二、活动目标:为了让同学们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就学会尊师长、知礼仪、明事理,心语教育将举行“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新生“入泮礼”仪式。
通过庄重的仪式给孩子们播下一颗尊敬师长、明礼守法、崇学向善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三、活动时间:四、活动人员:五、活动地点:水街六、活动准备:七、活动流程:1、开场礼:学生着统一服装入场,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自己班的学生家长。
司仪介绍入泮[pàn]仪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泮,是古代的学校。
按照礼制,诸侯一级的学校,只能东西页通水,称为“泮宫”;天子一级的学校,可四周环水,称为“壁雍”。
孔庙的修建与兴学有关,孔庙又称学宫,最后在孔庙演变成半圆的泮池。
封建科举时代,考中秀才亦称之为“入泮”、“入学”,意即进入孔学的大门。
2、正衣冠:司仪解说:全体站立,同学两人一组互相整理好衣冠。
司仪高唱:入泮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正衣冠!主持人画外: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
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知书明理的第一步骤。
3、敬拜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在长达近50年得教师生涯中,孔子大胆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招牌,创立儒家学派。
他以培养“君子”为教育宗旨,以“六经”为教学内容、广招天下学子,通过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培养了“三千弟子”。
终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万世师表。
接下来请我们老师和同学一起敬拜孔子!一拜:华夏文明得蒙先庇二拜:先圣之道功过古今三拜:格物致知修身治齐礼毕!4、拜师礼在古代,老师被称为先生,《孟子》一书中有云:“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
”要想像先生求学,是要拜师的,拜师过程很复杂。
拜师前,你得觉得他学问深,深得让你崇拜,又可以教你,剩下的就看他同不同意了。
潮汕葬礼流程

潮汕葬礼流程潮汕葬礼流程是潮汕人民埋葬死者的传统仪式,虽然每个家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安排葬礼,但大多数葬礼仍遵循传统的流程。
下面是潮汕葬礼的步骤:一、安葬1、葬礼前准备:在葬礼开始前,家庭需要准备一些葬礼用品,如棺木、纸钱等。
2、供敬:葬礼开始前,家人会首先向死者敬献祭品,如果是男士,还会放鞭炮来表达敬意。
3、知会:家人邀请亲友来参加葬礼,随后去公墓葬身。
4、供椁:到公墓后,家人会在穴位供以椁物,特别是此人喜爱的食物。
5、贴花:将洒满花瓣的衣服裹在棺木上,叫做“贴花”。
6、埋葬:家人将尸体放入棺木中,然后用泥土埋葬。
二、吊唁1、守车:车队将死者家属用棺木运送到火葬场,守唁车与车队一起行进。
2、送礼:家属将礼品、新衣服等放在车上,表示对死者的敬意。
3、礼仪:家属躬身向死者鞠躬表示敬意,协调车队来参加葬礼。
4、走马:车队於车内打鼓,将死者唁葬至目的地。
5、行道:家属派人及亲友伴随车队一同行至火葬场,每辆车停在一个桩位,家属及前来的客人绕着棺木转一圈,就叫做“行道”。
6、烧火:将死者放入炉中,把火投入炉内,然后立火,叫作烧火。
三、拜会、收尸1、拜晚餐:烧火完成后,家属和朋友 er zen到家里举行拜晚餐,表达对死者的敬意。
2、收尸:次日烧火完毕,家属便会去火葬场收殡,收殡活动中家属会将棺木搬回家中。
3、沾禄:家属将棺木搬回家中后,会沾水湿禄绷沾满棺木,以表示对死者的敬意。
四、丧家拜会1、吊唁:家属邀请亲朋友来家中拜会,主人会在拜访者前放火,代替死者向亲朋友表明敬意。
2、买花:拜会者会买花献予死者家人,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意。
3、飨宴:家人供应美食给拜会者,以表达敬意。
4、谢会:敬意礼完成后,家属对拜会者表示问候,发放礼品给亲友,表达感谢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新生“入泮礼”活动方案一、活动物品准备及人员安排1、音响、话筒:2、摄像、通讯报道:4、朱砂(含装朱砂的小碟子)、笔墨、大鼓、服装5、带领学生书写“人”:6、班级带队:老师7、队列队形指导:8、点朱砂:班主任老师五、活动主要议程:入场(音乐响起:学生穿着汉服,家长穿着正装手牵着孩子有顺序地一起跨过红门,走红毯。
家长把孩子送到课桌旁边站好,家长入观礼席,)(奏乐、鸣炮)(一)、正衣冠、明事理(全体学生立正,站直,自行整理自己的衣冠。
)(二)、进行拜师礼(学生献花)孔子像(向孔子弯腰九十度深深三鞠躬。
)向教师行礼,教师还礼。
授戒尺教师发愿(一人领,众教师和)家长宣誓家长代表给孩子嘱托。
(三)、点朱砂、启智慧(播放音乐有请老师下台用毛笔蘸上朱砂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央点上红痣,为学生祝福。
)(注意:现场的领导和老师给学生点痣时要给学生以和蔼的笑容,并说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会更加聪明!你一定会更棒的!等祝福的话语。
)(四)、击鼓鸣志音乐播放击鼓(敲击时,请全体学生跟着主持人大声吟诵《誓词》:)(五)启蒙书写“人”(老师上台用毛笔在8k的宣纸上,师范书写“人”字。
)请班主任老师带领本班学生有秩序退场……一年级新生“入泮礼”活动方案在古代,“泮”指学校,“入泮礼”就是学生的入学礼仪式,是欢迎新生来到学校读书的一种庄重的仪式。
他包括:正衣冠,明事理;拜师礼;点朱砂,启智慧;击鼓明志;启蒙书写“人”和“仁”五大流程。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滨江二校一直秉承“让学生点点滴滴学做人”的理念。
同时为了让一年级新生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就学会尊师长、知礼仪、明事理,我校将举行“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暨一年级新生“入泮礼”仪式。
通过庄重的仪式给即将开始学业的孩子播下一颗尊敬师长、明礼守法、崇学向善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经历!二、活动主题“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暨一年级新生入泮礼三、活动时间、地点及对象初定2015年10月20日上午8:30开始学校操场校长、行政班子、一年级全体学生及家长、班主任及搭班老师四、活动物品准备及人员安排1、音响、话筒:郭桂凤2、摄像、通讯报道:肖周雯3、横幅、拱形门、红毯布置:黄家林郭安达4、朱砂(含装朱砂的小碟子)、笔墨2份、大鼓2个、服装(郭5、8K纸贴在黑板,带领学生书写“人”:葛志平6、班级带队:一年级班主任老师7、队列队形指导:曾慧婷、谢奋金8、点朱砂:校长、一年级班主任老师9、正衣冠:家长代表、一年级班主任老师10、过拱形门:一年级全体新生及家长们11、活动组织:郭桂凤、傅虹霞五、活动主要议程:入场师: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一年级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生1:绚丽的十月,姹紫嫣红生2:火红的十月,盛满渴望,师:在这阳光灿烂、天高云淡的十月,我们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天真聪明的一年级小朋友及他们的爸爸妈妈。
生1:让我们用音乐欢迎一年级小朋友及家长们闪亮登场!(音乐响起:学生穿着汉服,家长穿着正装手牵着孩子有顺序地一起跨过红门,走红毯。
家长把孩子送到课桌旁边站好,家长入观礼席,20个孩子在跑道上摆开两排)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福,滨江二校九曲河校区因为有你们的加入显得更加精彩!生1:同学们,今天的校园格外热闹。
生2我们的爸爸妈妈陪着我们一起,见证我们人生求学的入学礼。
师:我提议,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谢谢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师:下面掌声有请()校长为本次活动致欢迎词:(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来观看孩子人生中重要的“入泮礼”。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七里之行,始于足下。
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愿今天的“入泮礼”能变成同学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更祝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入泮礼迈开人生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下面我郑重宣布:滨江二校九曲河校区“知礼仪明事理启智慧”暨一年级新生入泮礼活动现在开始!(奏乐、鸣炮)(一)、正衣冠、明事理下面让我们掌声欢迎星灿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们,给我们带来活动开场舞蹈《感觉自己萌萌哒》。
谢谢可爱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需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
这正是—“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现在进行活动第一项议程:“正衣冠明事理”,全体听我口令“立正”,“正衣冠明事理”。
(全体学生立正,站直,自行整理自己的衣冠。
)2“开笔礼”程序一、引言各位领导、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金色的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在这收获的季节里,一张张崭新的笑脸,将要从此开启人生新的篇章,此刻,请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一年级的新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举行“开笔礼”,“开笔礼”是我国古代就有的一种启蒙学习仪式,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真正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开始学习,是走向成才的起点,以此激励同学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我们坚信,一年级的同学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奋勇前进。
二、活动程序(一)正衣冠1、主持人:同学们,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
自冠斤,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这些都说明了古人对正衣冠的重视。
下面我们要进行开笔礼的第一个程序:正衣冠。
首先请欣赏由二年级学生代表诵读《弟子规》语段,一起来体会古人对于正衣冠的要求和理解,掌声有请。
2、(放背景音乐)诵读表演《弟子规》。
3、主持人:非常感谢二年级同学带来的精彩诵读。
4、主持词:同学们,“衣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所谓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5、下面就请一年级的同学们全体起立,进行正衣冠。
听口令: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礼毕。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此环节需二年级学生代表配合】(二)、拜师3第二项活动是拜师1.先师孔子,博学知礼。
是我学童,立身楷模。
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肃静一一鞠躬一一礼毕。
2.启蒙老师,诲人不倦。
育我成长,如父似母。
向启蒙老师行鞠躬礼:肃静一一鞠躬一一礼毕。
(此环节需要教师还礼)3.今我学童,求真向善。
三人之行,有我师焉。
向各位师长行鞠躬礼:肃静一一鞠躬一一礼毕。
(三)、朱砂启智主持人: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
所以第三项活动是“朱砂启智”。
请中心校领导、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到学生场地为新生点智,有请。
(放背景音乐)(边点边介绍)“朱砂启智”又称“开天眼”。
“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看到他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我们也衷心的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奋努力,志存高远。
(四)、击鼓鸣志主持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读书人要到学宫去考取功名,他们进入学宫的时候,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
所以第四项活动是“击鼓鸣志”,“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
首先请张校长敲击大鼓三声,以示学生从今启蒙,有请张校长。
感谢张校长。
接下来我们请一年级的新生代表敲击大鼓,并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
有请。
【学生进行击鼓鸣志】4、现场解说:各位领导、嘉宾,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的是击鼓鸣志仪式,大家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个个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他们手持击鼓棒,带着心里的理想,庄严而神圣的敲起大鼓,每一声震天洪亮的鼓声都孕育着一个崭新的希望,我们都坚信,在同学们不懈的努力下,所有的理想都会开花结果,让我们伴着鼓声,用我们的掌声给一年级的同学们加油鼓掌吧。
(五)、启蒙描红“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描红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大楷“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
这楷体的“人”字的一撇一捺相互挨着,方能立稳,我们为人在世,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构成和谐社会。
下面是第五项活动“启蒙描红”,下面请张校长指导同学们进行描红。
请家长走到自己孩子的旁边,大手握小手,帮助孩子们描出“人”字。
(如若出现家长未到的情况,请领导代为教写)(播放背景音乐)主持人:今天我们以一个‘人’字开笔,要把这个“人”字也写得堂堂正正、稳稳当当、神采飞扬、气势非凡。
这是因为我们进学校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首先就必须堂堂正正,正地立身。
请高高地举起你们写的字给周围的家长、老师们欣赏。
(六)、净手还有最后一个环节是净手。
让学生们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学童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并且保持心灵的洁净。
三、活动结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愿今天的开笔礼能变成同学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更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开笔礼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宣布后吴幼儿园首场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到此结束,请各班按顺序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