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计算公式.
基本热量计算公式

基本热量计算公式基本热量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你估算你的身体每天需要多少热量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这个值通常被称为基础代谢率(BMR,Basal Metabolic Rate)。
有几种不同的公式可以用来计算BMR,其中最常用的是亨里-哈里斯公式和Mifflin-St Jeor公式。
这些公式的选择通常基于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基本热量计算公式:1. 亨里-哈里斯公式:对于男性:BMR = 88.362 + (13.397 ×体重,kg) + (4.799 ×身高,cm) - (5.677 ×年龄,岁)对于女性:BMR = 447.593 + (9.247 ×体重,kg) + (3.098 ×身高,cm) - (4.330 ×年龄,岁)这些公式使用不同的常数来计算男性和女性的BMR。
2. Mifflin-St Jeor公式:对于男性:BMR = (10 ×体重,kg) + (6.25 ×身高,cm) - (5 ×年龄,岁) + 5对于女性:BMR = (10 ×体重,kg) + (6.25 ×身高,cm) - (5 ×年龄,岁) - 161这些公式也使用不同的常数来计算男性和女性的BMR。
请注意,这些公式只能估算基础代谢率(BMR),即在完全休息状态下的能量消耗。
为了计算每天总共需要的热量,你通常需要将BMR与你的活动水平相结合,例如乘以一个活动因子(通常在1.2到2.5之间),以反映你的日常活动水平。
此外,也要考虑特殊情况,如妊娠、哺乳和某些疾病,它们可能会影响热量需求。
最好的方法是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计算你的热量需求,以确保获得最准确的结果,特别是如果你有特殊的健康状况或目标,如减肥或增重。
热量的计算和热功定律

热量的计算和热功定律热量是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物体和环境之间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
在热学中,热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热量的计算方法以及热功定律的基本原理。
一、热量的计算热量通常用单位焦耳(J)来表示。
在物理学中,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来计算热量。
1. 温度变化法根据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当物体从一个温度变化到另一个温度时,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J),m表示物体的质量(kg),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J/kg℃),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举个例子,假设一块质量为2kg的金属板由100℃冷却到25℃,该金属的比热容为500J/kg℃。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热量的大小:Q = 2kg × 500J/kg℃ × (25℃ - 100℃) = -75,000J这表示金属板释放了75,000焦耳的热量。
2. 相变法当物体发生相变时,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mL其中,Q表示热量(J),m表示物体的质量(kg),L表示物体的潜热(J/kg)。
例如,当1kg的冰从0℃融化成水,其潜热为334,000J/kg。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热量的大小:Q = 1kg × 334,000J/kg = 334,000J这表示冰释放了334,000焦耳的热量。
二、热功定律热功定律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当物体从一个状态经过循环过程回到原始状态时,对外做的净功为0。
换句话说,系统内部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
根据热功定律,可以得出以下公式:∆Q = W其中,∆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J),W表示对外做的功(J)。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热力学循环尤其重要。
在一个循环过程中,如果系统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那么系统会增加内部能量,反之亦然。
例如,考虑一个绝热容器内的气体,它经历一个等温膨胀过程,然后通过绝热墙与外界隔绝,并进行与外界无相互作用的绝热压缩过程,最终回到原始状态。
每天全部热量计算公式

每天全部热量计算公式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热量是非常重要的。
热量是人体能量的来源,它来自于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如果摄入的热量过多,就会导致体重增加,而摄入的热量过少则会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了解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热量对于保持健康的体重和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计算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热量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饮食,避免过量摄入或者摄入不足的情况。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帮助你了解自己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热量。
基础代谢率(BMR)公式。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静息状态下,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热量。
计算基础代谢率的公式如下:男性,BMR = 10 ×体重(公斤) + 6.25 ×身高(厘米) 5 ×年龄(岁) + 5。
女性,BMR = 10 ×体重(公斤) + 6.25 ×身高(厘米) 5 ×年龄(岁) 161。
例如,一个30岁的女性,身高160厘米,体重60公斤,她的基础代谢率计算公式为:BMR = 10 × 60 + 6.25 × 160 5 × 30 161 = 600 + 1000 150 161 = 1289。
活动代谢率(AMR)公式。
在计算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热量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日常活动的影响。
活动代谢率是指在日常活动中,所需的额外热量。
根据个人的活动水平不同,活动代谢率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情况。
轻度活动,AMR = BMR × 1.2。
中度活动,AMR = BMR × 1.375。
重度活动,AMR = BMR × 1.55。
例如,一个中度活动水平的女性,她的活动代谢率计算公式为:AMR = 1289 × 1.375 = 1775。
总热量需求计算公式。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基础代谢率和活动代谢率来计算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热量。
总热量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理想体重,总热量需求 = BMR ×活动系数。
热量计算公式

供热简单知识1.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分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一次由热源单位来提供热源,二次是经过换热站对用户采暖供热(蒸汽系统除外),我公司分东西部供热系统。
2.热量计算公式:Q=C*G(T2-T1)÷1000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G=KW*0.86*1.1/(T2-T1)(地热温差取10℃;分户改造取15℃;二次网直连取25℃)。
采暖期用热:Q*24*167*0.64分户估算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3.5KG/㎡老式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2-2.5KG/㎡地热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5-5KG/㎡,根据外网负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
可以实际计算。
3.一、二次网的热量相等:Q1=Q2,C1*G1*(T22-T21)=C2*G2*(T22'-T21'),水C1=C2,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
但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
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4.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mH2O5.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1.2m/s。
6.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7.单位换算:W=1J/S例子:45W/㎡的采暖期的耗热量45*3600*24*167*0.64=0J变成GJ: 0÷00=0.41555GJ/㎡8.比摩阻: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9.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敷设: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还有许多这里不做介绍。
管网布置有四种形式:A:枝装布置,B:环装布置,C:放射布置,D:网络布置。
热量公式高中

热量公式高中
高中阶段的热量公式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
吸热公式为:Q吸= cm(t - t0),其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质的质量,t0表示物体原来的初温,t表示吸热后的终温,“t - t0”表示温度的升高,有时也可以用△t升= t - t0表示。
此时吸热式也可以写成:Q吸= cm•△t升。
放热公式为:Q放= cm(t0 - t),其中c、m、t0、t的含义与吸热公式相同,“t0 - t”表示温度的降低,有时也可以用△t降= t0 - t表示。
此时放热公式也可以写成:Q 放= cm•△t降。
此外,还有一个热量计算的一般式:Q = cm△t,其中△t表示温度的变化。
这个公
式表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体质量、物质比热容和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这三个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的温度的高低无关。
热量计算公式

热量计算公式一、将1吨冷水从15℃加热到55℃所需要的热量计算公式:Q=1000公斤×55℃-15℃×1千卡/公斤℃=40000千卡二.各供热水器能耗费用明细每吨热水能耗费用1、电热水器A.电热水器的电热转换率为95%,每度电产生的最大热量是Q=860千卡/度×95%=817千卡/度吨热水的耗电量为40000千卡÷817千卡/度 =度C.民用电价为元/度,则每吨热水费用:元/度×度=元2、液化石油气A.液化石油气的热转换率为80%,每公斤最大热量是Q=12000千卡/公斤×80%=9600千卡/公斤吨热水的耗液化气量为40000千卡÷8400千卡/公斤=公斤C.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元/公斤,则每吨热水费用:公斤×元/公斤=元公斤液化石油气相当于立方汽化石油气管道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元/立方,则每吨热水费用:公斤×立方/公斤×元/立方=元3、天然气A.天然气的热转换率为70%,每立方天然气的最大热量是Q=8500千卡/立方×70%=5950千卡/立方吨热水的耗液化气量为40000千卡÷5950千卡/立方=立方C.民用天然气的价格为元/立方,则每吨热水费用:立方×元/立方=元4 、柴油A.柴油的热转换率为70%,每公斤柴油产生的最大热量是10200千卡/公斤Q=10200千卡/公斤×70%=7140千卡/公斤吨热水所耗的柴油量为40000千卡÷7140千卡/公斤=公斤柴油为元/公斤,则每吨热水费用:公斤×元/公斤=元5、太阳能热水器A.按长江流域全年平均120天无日照阴天、下雨,需电加热补充,则每吨热水费用: 度×120天÷365天=度×元/度=元6、空气能热水器A.空气热能热水器全年平均热效率是电热水器的3倍,每度电产生的热量为860千卡/度×95%×3=2451千卡/度吨热水的耗电量为40000千卡÷2451千卡/度=度C.民用电价为元/度,则每吨热水费用度×元/度=元7、即热式电热水器即热式电热水器是很节能的电热水器,没有保温损耗,但用电功率很大,冬季出水量如要达到每分钟6-8升,用电功率须18千瓦以上1小时18度电;假如一个男人洗澡10分钟,则耗电:18度÷60分钟×10分钟×元/度=元;耗水:10分钟×6升/分钟=60升;每吨热水费用 1000升÷60升×元/60升=元。
热量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与单位
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
Q=c×m×△t.
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
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目前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
4."184焦.
注意:1千卡=1000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
4."184千焦
某一区域在某一时段内吸收的热量与释放、储存的热量所维持的均衡关系。
△T=(t1-t0)
②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
Q放=mq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
Q=Vq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 J/kg ),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
W=Q放=qm=Q放/m W=Q放=qV=Q放/v (W:
总功)
(热值与压强有关)
SI制国际单位:
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焦耳J m———表示某种燃料的质量———千克kg q———表示某种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初三物理热量的计算公式

初三物理热量的计算公式
初三物理热量的计算公式
1、热量的定义:
热量是指一种能量,是物质在受到热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动能,主要指
热能和热力学。
物质具有存储热量的能力,得到热量可使物质达到不
同状态。
2、热量的计算公式:
热量的计算可由热力学的基本定律推得,即公式Q=mc∆T。
在该公式中,Q为物质吸收或者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为物质的比
热容,ΔT表示物质的温度变化。
于是,我们可根据该公式计算出物体
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大小。
3、应用:
由于热量的计算公式是以温度变化、物质的质量和比热容为基础的,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计算某种物质在受热量的作用时的温度变化,也可以用它来计算发生热量变化进而发生物理状态变化的物质所释放
的热量大小。
4、物理实例:
比如,当一定量的水从室温(25℃)加温到高温(100℃)时,可以使
用热量计算公式来计算所需要的热量。
假设水的质量是m,比热容为c,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mc∆T计算出需要的热量量,也就是所需要加热的水使其温度从(25℃)升高到(100℃)所需要释
放的热量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简单知识
1.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分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一次由热源单位来提供热源,二次是经过换热站对用户采暖供热(蒸汽系统除外),我公司分东西部供热系统。
2.热量计算公式:Q=C*G(T2-T1)÷1000
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G=KW*0.86*1.1/(T2-T1)
(地热温差取10℃;分户改造取15℃;二次网直连取25℃)。
采暖期用热:Q*24*167*0.64
分户估算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3.5KG/㎡
老式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2-2.5KG/㎡
地热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5-5KG/㎡,根据外网负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
可以实际计算。
3.一、二次网的热量相等:
Q1=Q2,C1*G1*(T22-T21)=C2*G2*(T22'-T21'),水C1=C2,
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
但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
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4.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mH2O
5.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1.2m/s。
6.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
7.单位换算:W=1J/S
例子:45W/㎡的采暖期的耗热量
45*3600*24*167*0.64=425549440J
变成GJ: 425549440÷1000000000=0.41555GJ/㎡
8.比摩阻: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
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9.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敷设: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还有许多这里不做介绍。
管网布置有四种形式:
A:枝装布置,B:环装布置,C:放射布置,D:网络布置。
10.采暖热指标推荐值(W/㎡)
这里包括管网损失5%
11.热负荷系数:
热负荷系数=室内规定温度-室外瞬时温度/室内规定温度-地区设计最冷温度。
长春的热负荷系数=18+8.3÷18+23=0.64
12.循环泵选择推荐采用:
A:热网循环量小于200T/H时,采用一大一小循环泵,即75%一台和100%一台。
B:中型热网循环水泵:采用60%、80%、100%
C:大型热网循环水泵:采用60%、60%、100%。
目前已经有很多热力公司不采用备用泵方式,取消100%循环泵,也就是为了满足生产指标要求。
那么扬程实际是可以变化的,但为了互为备用目前我公司没有进行选扬程下降的方式,只是进行了50%、75%、100%,这些数据考虑到了入住率因素,所以和书本上讲不一样,扬程没有考虑降的原因就是互为备用,克服了扬程不
同无法实现不同泵不同的并联运行,什么时候考虑扬程,考虑多少还得实际摸索进行优化扬程。
循环泵及补水泵的曲线是生产厂家根据泵型实验取得各种数据,计算这里就不介绍了。
13.循环泵不匹配改造原则:
(1)更换水泵:查循环泵特性后重新更换
(2)更换电机:增加流量
(3)改变运行方式,改并联运行
(4)切削叶轮:改变特性曲线,不改变电负荷,增加流量
14.如何进行二次网调整其基本原则
初调节原理:供热系统流量失调的大致规律是距热源近端用户实际流量大于设计流量(一般可达设计流量的2-3倍),距热源远端热用户的流量小于设计流量(一般是设计流量的0.2-0.5倍),中端热用户实际流量大体接近设计流量。
在这种情况下,近端用户室温高于设计温度,远端用户低于设计温度。
当近端用户热得开窗户时,其实际流量一定超过设计流量的2-3倍,而当远端用户室温连10℃都不够时,其实际流量可能不够设计流量一半。
设计供回水温差越大(亦即流量越小),流量的变化对散热器热量影响越大。
(1)预定计划法:调节前,将热网上所有用户阀全部关死,然后按一定次序开启个用户阀门,在每一个热用户开启投入运行时,其流量应调整到预先计算数值。
(2)比例法:此法的基本原理是热用户系统阻力特性系数比值一定时,其流量的变化也将成比例地变化。
调节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平衡阀测出个用户流量,计算出失调度,然后从失调度最大的区段调节起。
在调节区段里,先从最末端开始,将其流量调至该区段失调最小值,以其为参考环路,逐一调节其他用户,达到理想流量。
(3)补偿法:该方法是靠总总阀门是各用户阀门调节过程的水力失调得以补偿
(4)计算机法:该方法是借助平衡阀和配套智能仪表测定局部阻力特性系数
(5)快速简易调节法:首先由近至远依次调节各用户,是近热源端的用户实际流量为理想流量80%-85%;中端用户实际流量的85%-95%;远端为95%-100%,如果在调节过程中,有个别用户未达到预计流量,可以暂时跳过去,等待最后再单独处理。
这样的调节在20万平方米以下热网上。
我们公司目前的调节就是这种调节方式,看的是回水温度。
15.供热曲线的选择:ß=0.3,取值不一样得出结果也不一样,取值一般为0.14-0.37,Ψ=0.75或1.0,取值不一致也可以改变曲线,实际经验主要。
Ψ的改变时改变温差,实现供热曲线拐点,减少流量。
地热温度曲线:
分户温度曲线:
普通直连温度曲线:
16.管网供热能力
例子:原万通管网:2100T/H、温差45度,管径DN700。
管网供热能力=
4.186*2100*45÷1000*24*167*0.64=1014702.47=101.4702万吉焦。
如果每平方米按0.5吉焦计算,折合面积为202.94万平方米。
每天用量应根据热负荷系数而定,就是最大值*热负荷系数,热负荷系数见供热曲线表。
万通管网每天最大用量0.9493848万吉焦。
为了使用方便做了计算表,查表即可。
现在管网的流量可以根据比摩阻算出流量,目前不用考虑流量的问题,因为东部DN900管标准可供416万平方米。
流量在4629吨的情况下,温差45℃。
17.换热器的选择:、
换热器的面积:A=Q/ηβκ△tav
△tav是对数温差=△tmax-△tmin÷㏑△tmax/△tmin
η:换热器的效率
β:换热器的污垢系数0.95-0.769
κ:是换热器的传热系数:2500-4600、3000-5000w/㎡κ
Q:是加热器的热负荷。
选择注意事项:板片形式0.5、0.6、0.8、1.0时板换的出口管径可能发生变化,变化后如果不计算有可能造成换热器出口管径小,导致流量不够,板换压差增大,为此,厂家计算书很重要,如果注意了不会有问题,流量能满足循环泵要求,否则,循环泵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无法满足供热需求。
具体可见板式换热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