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的防护常识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知识讲解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知识讲解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工人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从事特定职业行为而引起的疾病。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知识。
1.合理选择工作环境:选择适合个人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的工作环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或高风险工作。
2.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3.定期体检:定期接受职业病体检,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4.培训和教育: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预防方法和个人保护措施。
5.改善工作环境: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工艺流程和工作方式,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工人的暴露。
6.监测和评估: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有害物质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
7.建立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控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强职业病防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对保护工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相关单位和员工应共同努力,加强职业病防护工作,为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作出贡献。
以上是关于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知识的讲解。
参考来源: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三篇)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工作所产生的疾病,一般与工作环境、劳动强度以及工作方式等因素有关。
预防职业病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预防知识。
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1.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定,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2. 完善工作场所环境:加强工作场所环境治理,落实各项职业卫生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噪声、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符合要求,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
3.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采取控制措施,如隔离、换位、吸附、排风、防护等,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和蔓延。
4. 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通过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源,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5. 健全职业病防治机构: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治机构,完善职业病医学专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二、个人防护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用具: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合理选择和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职业病危害。
2. 注重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日常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洗手、洗澡,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增加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4.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潜在职业病病因,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职业病。
三、提高职工职业卫生知识1. 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培养正确的职业卫生行为习惯。
2.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取营养,增加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
3.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的防护常识(三篇)

职业病的防护常识1、什么是职业病凡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防尘措施“八字经”防尘措施“八字经”,即革、水、密、风、护、管、查、教8个字。
革:改革工艺或技术革新,如操作自动化,机械化;水:湿式作业,防止粉尘飞扬,如水磨石英、水力清砂;密:将粉尘密闭,如用管道化,除尘器,布袋除尘等;风:通风除尘,如自然通风,将粉尘随风飘走;护:除以上措施外,应注重个人防护,使用防尘口罩等;管:防尘工作应有组织、制度、检查评比,防尘设备应加强检修、维护等管理的落实;查:检查身体(就业前检查、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检查设备;教: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作好自我保健工作。
3、铅中毒的症状及预防铅中毒多为慢性。
其主要症状:常感乏力,口内有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发展下去出现隐隐腹痛,神经衰弱综合症,少数患者在牙龈边缘有黑色的铅线;严重者则出现腹部绞痛,贫血,末梢神经炎或伸肌无力;甚至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或瘫痪。
预防铅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无毒或低毒材料代替铅,如用锌、钡白、铁白代替铜白制造漆等。
(2)车间空气中的铅浓度,使其达到卫生标准。
(3)人防护,戴过滤防尘、防烟口罩,穿工作制服,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前要洗手、下班要淋浴,坚持车间内湿式清扫制度。
4、怎样预防汞中毒(1)改革工艺及生产设备,如用电子仪表,气动仪表代替汞仪表。
(2)从事汞的灌注,分装作业台应有一定的倾斜度,并设有吸风装置及贮水的汞收集槽。
(3)被汞蒸气污染的车间,用19克/立方米碘加酒精点燃熏蒸,使之形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然后用清水冲洗。
(4)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车间内汞浓度较高时,应载碘化活性碳口罩。
5、急性氨中毒发生急性氨中毒,轻者眼鼻烧灼感,流涕、咳嗽、声嘶、头痛、关晕、喉关水肿。
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造成反射性喉关痉挛或呼吸停止迅速死亡。
另外也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把装有液氨的钢瓶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液氨钢瓶要与氟、氯、溴、磺及酸类物质分开存放;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钢阀受,损;在生产和使用氨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阀门和管道的密封;加强设备的检修,防止液氨跑、冒、滴、漏。
不同职业病的防护知识

不同职业病的防护知识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工作所造成的对工作者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危害的疾病。
不同职业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因此,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一些常见职业病的防护知识,帮助职场人士维护自身的健康。
1. 肺病在许多职业中,工作者会长时间接触一些有害的粉尘、气体或化学物质,容易患上肺病。
例如,矿工、焊工、农民和油漆工等要注意以下防护措施:- 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如N95口罩,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 使用抽风设备和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使用防护手套和其他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通过X光和其他检查方式及早发现潜在的肺病问题。
2. 噪音性聋噪音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
例如,建筑工人、机械操作工和航空工作人员等高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佩戴耳塞或耳罩,有效减少噪音的进入;- 远离噪音源,尽量减少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作的时间;-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聋听问题。
3. 职业皮肤病长时间接触刺激性物质可能导致职业皮肤病,如湿疹、皮肤过敏等。
以下是一些防护建议:- 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和防护服,减少皮肤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定期洗手,避免有害物质残留在皮肤上;- 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产品,不使用刺激性或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 在工作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通风,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刺激。
4. 职业性疲劳长时间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职业性疲劳。
以下是一些防护建议:-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素质;- 学会放松自己,使用各种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寻求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以减轻工作压力。
5. 职业性应激综合征长时间的心理应激和高压工作环境可能导致职业性应激综合征。
以下是一些防护建议:- 学会管理时间和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如参加心理咨询、学习放松技巧等;-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冲突和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2024年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三篇)

2024年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以至产生职业性疾病。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在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因素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对健康有害的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如生产性毒物,铅、苯、汞、一氧化碳、三硝基甲苯、有机磷农药、粉尘等。
(2)物理因素: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等。
(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劳动者依法享有以下权利:1、劳动者在订立合同时,有了解所在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设施情况的权利,对健康检查结果知情的权利。
2、有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的权利。
3、未成年人、女职工、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享有特殊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4、享有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健康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
5、有权拒绝在没有卫生防护条件下从事职业危害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的冒险作业。
6、享有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民主管理的权利。
7、享有职业卫生健康监护、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卫生保健的权利。
8、患有职业病后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以上是防止职业危害侵袭的可x法律保障,劳动者可以依据这些规定,依法捍卫自身的健康权益。
2024年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二)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不断进步,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在工作场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4年常见职业病预防提示

2024年常见职业病预防提示
1. 办公室职业病预防:
- 经常调整座位和桌子的高度,确保姿势正确。
- 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做一些伸展运动。
- 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家具,如符合腰椎支撑的椅子。
- 保持良好的视力卫生,使用正确的电脑显示器高度和亮度。
-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时常眺望远处放松眼睛。
2. 体力劳动职业病预防:
- 遵循正确的工作姿势,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动作,尽量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 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减少对身体的压力。
- 在进行重体力劳动之前进行热身运动,并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恢复性运动。
3. 医护人员职业病预防:
- 遵守洗手和消毒的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 务必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控制医疗废物的处理,以避免被污染。
- 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工作区域和设备。
第 1 页共 1 页。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大全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大全上班族每日繁忙,可能不大注意自己的身体,或是一些健康问题,日常要关注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职业病的预防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1、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
2、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
3、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必须对从事或接触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性健康检查,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排上岗,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5、有害作业场所应当与其他作业场所分开,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6、易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的作业场所,应当配备紧急防范设备和医疗急救用品,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急救人员。
7、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8、有放射源或者产生放射线的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放射性警示标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9、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评价。
10、不得安排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对已受到职业性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安排诊治,必要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常见的职业病类型一、尘肺。
具体包括: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炭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具体包括: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内照射放射病;5.放射性皮肤疾病;6.放射性肿瘤;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10.放射复合伤。
三、职业中毒。
具体包括: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钡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铀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毒;14.二氧化碳中毒等等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职业病防范的关键知识

职业病防范的关键知识
职业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引起的疾病。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和策略:
了解职业病的类型和危害
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职业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肌骨疾病等。
了解不同职业病的危害和症状
是关键的防范措施。
掌握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 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安全规范,例如通
风良好、防护设备齐全等。
- 个人防护措施: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
- 规范工作行为:遵守工作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保养工作设备。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病征兆。
加强职业病防控教育和培训
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加强职业病防范意识。
通过培训,传授职业病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控管理体系
组织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控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职业卫生监护等。
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
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实施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以应对职业病事故的发生和处理。
定期评估和改进职业病防控工作
定期评估职业病防控工作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以上是职业病防范的关键知识,通过了解职业病的类型和危害,掌握预防措施,加强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监测
和报告,实施应急预案以及定期评估和改进工作,可以有效预防职
业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34875 职业病的防护常识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职业病的防护常识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什么是职业病凡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防尘措施“八字经”防尘措施“八字经”,即革、水、密、风、护、管、查、教8个字。
革:改革工艺或技术革新,如操作自动化,机械化;水:湿式作业,防止粉尘飞扬,如水磨石英、水力清砂;密:将粉尘密闭,如用管道化,除尘器,布袋除尘等;风:通风除尘,如自然通风,将粉尘随风飘走;护:除以上措施外,应注重个人防护,使用防尘口罩等;管:防尘工作应有组织、制度、检查评比,防尘设备应加强检修、维护等管理的落实;查:检查身体(就业前检查、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检查设备;教: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作好自我保健工作。
3、铅中毒的症状及预防铅中毒多为慢性。
其主要症状:常感乏力,口内有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发展下去出现隐隐腹痛,神经衰弱综合症,少数患者在牙龈边缘有黑色的铅线;严重者则出现腹部绞痛,贫血,末梢神经炎或伸肌无力;甚至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或瘫痪。
预防铅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无毒或低毒材料代替铅,如用锌、钡白、铁白代替铜白制造漆等。
(2)车间空气中的铅浓度,使其达到卫生标准。
(3)人防护,戴过滤防尘、防烟口罩,穿工作制服,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前要洗手、下班要淋浴,坚持车间内湿式清扫制度。
4、怎样预防汞中毒(1)改革工艺及生产设备,如用电子仪表,气动仪表代替汞仪表。
(2)从事汞的灌注,分装作业台应有一定的倾斜度,并设有吸风装置及贮水的汞收集槽。
(3)被汞蒸气污染的车间,用19克/立方米碘加酒精点燃熏蒸,使之形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然后用清水冲洗。
(4)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车间内汞浓度较高时,应载碘化活性碳口罩。
5、急性氨中毒发生急性氨中毒,轻者眼鼻烧灼感,流涕、咳嗽、声嘶、头痛、关晕、喉关水肿。
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造成反射性喉关痉挛或呼吸停止迅速死亡。
另外也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把装有液氨的钢瓶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液氨钢瓶要与氟、氯、溴、磺及酸类物质分开存放;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钢阀受,损;在生产和使用氨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阀门和管道的密封;加强设备的检修,防止液氨跑、冒、滴、漏。
进入氨所场所和修理氨所管理进应穿戴工作服、防毒面具、手套和胶鞋进行防护。
6、怎样预防氯所中毒(1)经常检修生产设备与管道,防止跑、冒、滴、漏,加强局部通风。
(2)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等病症者,不宜从事这类操作。
(3)加强安全教育,健全操作制度。
7、塑料加工如何防毒在加工塑料时,必须控制适当的温度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上班时应戴防毒口罩,穿工作服,严禁在工作时吸烟、吃饭。
要定期体检,有肺及肝病者,不宜从事有机氟作业。
8、电光性眼炎的防治(1)止痛,滴0.5-1%地卡因,3分钟1次,连滴3次,并口服消炎痛25亳克,一日三次。
冷敷也可止痛。
(2)滴新鲜牛奶或人乳,怕光则戴太阳镜。
(3)滴抗菌素眼药水,涂工霉素眼药膏包扎,以防眼部感染。
(4)电焊、所焊工必须戴防护面罩,辅助工应戴防护镜,电焊场所周围放置防护屏,围住操作区,以防照射外人受损。
9、如何做好女工保健(1)要加强职工孕期系统管理工作。
(2)要坚持女职工妇科病普查普治。
(3)要改善女职工劳动保护措施,合理安排女职工生产。
(4)贯彻《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
10、职工为何要定期体检目的是早期发现病情,早期治疗,以保护劳动力。
(1)对高温、高气压工种每年体检1次。
(2)对粉尘、苯、铅、汞、溶剂、汽油、噪音超标作业者每年体检1次。
(3)对达标环境内的作业者每2年体检1次。
11、化学烧伤的现场处理(1)先除去伤员污染的衣服、鞋袜。
(2)尽快使伤员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无毒的环境中。
(3)及时冲洗创面,以及冲洗尚未出现创面的污染部位。
用蒸馏水(生理盐水最好,自来水也可使用)。
冲洗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休克或危重伤员则要从速从简)。
(4)危重伤员要维持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12、“香蕉水”有毒“香蕉水”的主要成份是苯,约占50-55%,其它有醇、丙酮、酯类等。
苯不仅是“香蕉水”的主要成份,而且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及有机溶剂,用途极为广泛,如化工、制约、农药、染料、有机合成喷漆、印刷、电子、皮革等行业都要使用它。
苯是有毒物质,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味的高度挥发性液体,易燃易爆,比重大于空气。
生产中主要以蒸气形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它主要对人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
在接触高浓度苯时,主要表现为麻醉作用,有头痛、头晕、步态蹒跚、恶心、呕吐等喝醉酒似的,叫“苯醉”。
如果继续吸入高浓度苯,可发生一地性意识丧失,甚至昏迷。
长期接触一定量的苯,可发生神经衰弱,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等。
苯还对造血系统有一定危害,使白血球、血小板减少,甚至全血细胞减少,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13、接触汽油也会中毒(1)急性中毒:比较少见,主要是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汽油蒸汽或误食汽油引起。
出现剧烈头痛、头昏、嗜睡、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四肢抽筋和昏迷,必须立即抢救。
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脱去被汽油污染的衣服,洗净接触汽油的皮肤,有时还得用清水洗胃。
(2)慢性中毒:往往是在高浓度汽油环境中长期工作造成。
产生的症状有神经、精神损害,例如头昏、头痛、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造血系统损害,如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现象;皮肤损害,如皮炎、湿诊、皮肤过敏、干燥和皲裂等症状。
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分别进行。
对长期接触动力汽油的工作,还应当注意预防四乙铅对人体的危害。
14、噪音的危害(1)对听力损害。
国家规定车间环境内噪声不得超过90分贝。
(2)长期接触噪音会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脾气急躁等神经系统症状。
(3)使心跳加快、血压不稳定、甚至导致月经不调、流产等。
15、喷漆工人的防护喷漆是由各种漆、有机溶剂和稀薄剂配制而成。
喷漆的有机溶剂多用“三苯”(即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物),在喷漆及干燥过程中,有机溶剂可随漆雾或自行挥发而逸入空气,污染环境。
“三苯”中的苯对人体的危害最大,长期在超过最高的环境下工作,可发生慢性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甲苯和二甲苯是苯的同系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及上呼吸道有不良作用。
此外,工业用甲苯及二甲苯常混杂有少量苯,故也难以完全排除对造血系统的损害。
加强对喷漆工作劳动保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通风,有防尘除雾设备,工作时要戴防护口罩,并定期检查身体。
16、工厂如何防噪声最有效办法之一是植树。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不仅美化生活净化空气,吸尘排毒。
消除污染,保护水土,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还能有效地滤隔和减低噪声。
17、引起农药中毒的原因(1)在搬运时,农药包装不严密;(2)在配药、施药时不遵守操作规程;(3)施药时间过长或施药人员选择风向不当;(4)农药存放不当或盛装农药的器械处理不当,造成食物污染,使人误服中毒;(5)故意服毒自杀。
18、工业生产中的“四害”废气: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气体,如果这种废气在空气中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就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以一氧化碳为例,这种气体吸入人体后,会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人体多个器官、组织丧失输送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组织缺氧而难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严重缺氧而麻痹、坏死直至生命终止。
废水:工业和医院废水都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病菌,不仅危害工、农、渔业生产,而且威胁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如用含镉的废水灌田,长出来的稻谷也会含有镉,人们长期吃了会导致肾、肝、骨骼以及神经系统损害,而造成“骨痛病”。
废渣:主要含有可溶性的有害物质,经雨水冲洗,会给地面水和土壤带来污染。
噪声:声响在50分贝以下环境是安静的:90分贝的噪声,就开始有损害听觉的危险;90分贝以上时,就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19、各类工种职业的营养保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应该增加相对应的营养,来保障身体健康。
(1)铅作业:提高蛋白质、维生素C的供给量,多吃新鲜水果;适量增加维生素B族、维生素K;减少脂肪和钙的供给量。
(2)苯作业:提高维生素C、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增加维生素B族和铁;减少脂肪的供给量。
(3)汞作业:提高蛋白质供给量,尤其是富含蛋氨酸的动物蛋白质;适当增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减少脂肪供给量。
(4)镉作业:提高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供给量。
(5)矿尘作业:提高蛋白质、维生素C的供给量;适当增加维生素B6、A、D和钙。
(6)高温作业:提高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供给量;适当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各类营养物质。
(7)低温作业:提高脂肪供给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各类维生素和食盐。
(8)噪声作业:提高维生素A、E、B2的供给量;适当增加蛋白质。
(9)振动作业:增加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的供给量;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C和水溶性维生素。
(10)代气压作业:提高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各类维生素。
(11)电离辐射作业:提高蛋白质的供给量;适量增加维生素B1、B6、C、A,减少脂肪供给量。
(12)生物因素作业:提高蛋白质的供给量;适当增加维生素C、A和锌。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