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牙膏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合集下载

浅谈牙膏含氟究竟是好是坏

浅谈牙膏含氟究竟是好是坏

浅谈牙膏含氟究竟是好是坏很多人对氟化物有误解,认为氟化物对人体有害,含氟牙膏会致癌,而事实上氟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人体各组织中都含有氟,但主要积聚在牙齿和骨筋中,适当的氟是人体所必需的,过量的氟则对人体有害。

牙膏含氟会致癌其实是谣传,2011年10月,美国加州致癌物鉴定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题为“氟化物及其盐类致癌性的证据”的文件,该文件对关于氟化物及其盐类致癌性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认为不能得出氟化物致癌的结论,该委员会最终也没有将氟化物加入致癌物名单。

各国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多数结果表明癌症与饮水氟化之间无内在联系;我国关于饮水氟含量与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关系也有许多报道,也未发现存在相关性;动物实验的研究也尚未能提供有力证据说明氟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因此,至今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氟化物可以致癌,“含氟牙膏致癌”的说法纯属争议性问题的以讹传讹。

牙膏中的氟化物含量很少,中国牙膏国家标准(GB8372-2008)中有明确规定成人含氟牙膏的氟含量范围在0.05%—0.15%,所以牙膏内含有的氟化物不会导致氟过量,而且氟化物对牙齿很有帮助:牙齿萌出以后,表层牙组织还不是十分坚固,外来的氟可以渗透到牙组织中,使其趋于完善;氟还可以减少菌斑在牙齿表面的附着,同时还可以减少细菌产酸;口腔存在适量的氟,当牙齿发生龋齿时,氟可以抑制牙齿的脱矿过程,而当口腔内的酸去除以后,氟还会促进已经有脱矿的牙齿的修复,由于龋齿的过程随时都可能发生,氟只有经常存在于口腔中才能起到防龋的作用,所以全球市面上大多数牙膏都含氟化物。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认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特别适合于有患龋倾向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

不过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吞咽反射比较差,容易在刷牙时吞入牙膏,要注意防止氟摄入过量,儿童可以使用含氟量更少的可炎宁儿童牙膏,凝聚天然中草药植物精粹,能够减少有害细菌,强根固齿,健康防蛀,温和护理儿童口腔健康。

有关使用含氟牙膏防龋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关使用含氟牙膏防龋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于使用含氟牙膏的防龋机制、有效性与安全性一、含氟牙膏的历史1942年美国医师Dr.Dean报告含1.0ppm(mg/L,毫克/升)氟的饮水使龋病发病率显著减少,因而导致了预防口腔医学的一场革命。

这不仅促进了氟化饮水的应用,也使局部用氟防龋的方法如含氟牙膏、氟水漱口、涂氟、含氟凝胶等开始广泛应用。

将适量的氟化物加入到牙膏中形成的含氟牙膏正是在此后不久问世并得以大力推广。

1955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确认氟化亚锡牙膏为第一种具有防龋作用的药物牙膏被批准使用。

随后美国牙科学会也肯定了其防龋功效。

1969年,一种含单氟磷酸钠和不溶性焦磷酸盐磨擦剂系统的牙膏问世并为美国牙科学会认可,由于单氟磷酸钠具有以下优点:①单氟磷酸钠中的氟以复合离子(FPO3)状态存在,牙膏中的氟长期保持稳定,是防龋的有力保证。

②pH值接近中性(5.5~6.5)。

③与磨料相容性好。

能与多种磨擦剂配伍。

因此单氟磷酸钠牙膏得到迅速普及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牙膏之一。

1945开始研究、试验以及生产的氟化钠牙膏过去曾因磨擦剂与氟化钠不相容影响防龋效果,一度被冷落。

近年来由于开发了与其完全相容的磨擦剂,其防龋效果与其他氟化物牙膏已无差异。

也于1975年为美国牙科医师协会治疗委员会认可。

此外,市场上还有双氟牙膏即含有单氟磷酸钠和氟化钠的牙膏。

氟化胺牙膏因其还具有抑制牙菌斑产酸的作用而被一些欧洲国家应用。

二、含氟牙膏的防龋机制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有效预防龋病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之一。

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适宜氟浓度的牙齿液相外环境,使牙釉质表面存在的脱矿—再矿化这一可逆的生物化学反应向着再矿化方向进行,以增强牙釉质结构,提高其抗酸能力,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

刷牙时大量氟离子在釉质表面形成氟化钙微粒,构成了菌斑和牙釉质间的氟库;当菌斑pH值降低到6以下时便可释放出游离氟,这是由于氟化钙微粒上磷酸氢根(HPO4-)的表面吸收作用形成的。

这一化学反应过程阻止氟化钙在中性pH 值环境中的溶解,而pH值下降时,磷酸氢根就转变成磷酸二氢根(H2PO4-),它不能阻止氟化钙微粒的溶解,游离氟便随之释放出来。

安全牙膏评估

安全牙膏评估

安全牙膏评估
安全牙膏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分安全性评估:评估牙膏中的成分是否符合卫生部门的规定,并且是否存在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氟化物、防腐剂、色素等,需要注意它们的使用浓度以及是否超过规定的安全范围。

2. 临床试验评估:通过进行临床试验,评估牙膏的使用效果以及是否引起过敏反应等。

这些试验可以包括口腔清洁度、抑制菌斑形成、防蛀效果等方面的评估。

3. 产品质量评估:评估牙膏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合格检验等方面,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用户反馈评估:了解用户对于牙膏的使用感受和反馈,包括口感、味道、泡沫度等方面。

同时也应该关注用户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持续的口腔不适。

5. 健康咨询:向牙医或口腔专家咨询关于牙膏的选择和使用的建议,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提供针对个体的具体建议。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帮助消费者选购到安全的牙膏,并确保其使用的口腔健康。

含氟牙膏的危害

含氟牙膏的危害

含氟牙膏的危害长期以来,老百姓到商场选购牙膏,映入眼帘的有不少是印有“含氟”字样的牙膏。

许多牙膏的卖点就是“含氟”,不仅是一些合资品牌,就连国内的老牌产品,如中华、黑妹等也打起了“含氟”牌,这家说“氟加钙”,那家就说“双氟”。

去几个大商场、超市转了转,发现货架上的含氟牙膏虽然仍在唱“主角”,可一说起含氟牙膏,相当多的消费者都因听了“比利时政府要求使用含氟牙膏需医生处方”的新闻报道,在选购牙膏时,表现了自己的担心:体内氟含量高到底会造成什么结果?含氟牙膏到底还能不能用?体内氟含量过高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使用含氟物品可能会引起氟中毒,从而损害神经系统,引发骨质疏松症。

这也正是比利时政府提出严禁含氟保健品的原因。

氟化物的应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身应用,包括饮水加氟、食盐加氟、牛奶加氟、氟片、氟滴剂等,目前国内还没有推荐这类应用;另一类是局部应用,包括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氟保护漆等。

与国外相比,我国开展氟化物应用的时间短,范围小,除了含氟牙膏的应用较广泛外,其他用氟的方法较少。

从山东省济南市口腔医院专家张展堂主任那里得知,体内氟含量过高对牙齿的影响很大,如果出现慢性氟中毒,会使恒牙无光泽,呈白垩色,若中度中毒会变黄,若深度氟中毒则会出现掉牙;另一方面,人会得氟骨症,骨头表面出现多处突起,一些老年人生骨刺有可能就是氟中毒引起的。

10年前,张展堂主任在山东省潍坊市进行口腔保健调查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有氟斑牙,再检查手臂,发现他们的桡骨上都有突起。

经调查发现,该地区属于高氟区,高氟区如果再通过其他途径摄入氟,就有可能加重氟中毒的程度。

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符为民认为,人体缺少氟会表现出情绪不稳等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但我国出现这样的病例很少,因此没有必要在生活中特意补充含氟食品。

含氟牙膏防龋齿最有效虽然氟的含量影响健康,但是含氟牙膏对龋齿的预防作用,专家还是给予肯定的。

江苏省南京市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医师朱维建告诉记者,含氟牙膏对龋齿的预防作用50多年前就已经过研究得到了证实,使用含氟牙膏可以增加牙齿的硬度。

含氟牙膏对牙齿有益还是有害

含氟牙膏对牙齿有益还是有害

含氟牙膏对牙齿有益还是有害高中花絮知识拓展:含氟牙膏对牙齿有益还是有害一个叫做“氟”的幽灵,通过一个最普通的日用品——牙膏,正悄悄腐蚀你的健康。

作为原中国氟研究协会会长,今年已84岁高龄的魏赞道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被他和同志们从自来水中赶走的“来自美国的氟“,如今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的牙膏产业,而且这种含氟的牙膏正在垄断中国的市场。

含氟牙膏对牙齿及人体有益还是有害?消费者普遍关注的这个话题在学术界引起论战。

“有害论”的一方主要是流行病学界,包括中国地方病协会、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等,而“有益论”的一方主要是口腔学界,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和全国牙防组及一些口腔医生等。

含氟牙膏可导致氟中毒中国地方病协会专家、地氟病研究所所长孙殿军教授认为,近30年的研究证明,任何氟化防龋的方法,都只能用于水源无氟或低氟地区。

因为氟是一种有毒的物质,无须太多的剂量就可以杀死植物、鱼、鳖、虾、蟹以及各种贝类,甚至牛、羊。

对人类来说,过量的氟不但会造成牙齿斑驳(氟斑牙),更会降低骨头的强度导致氟骨症。

地方病专家、原中国氟研究会魏赞道教授指出,根据现在最新的认识,龋齿并不是氟不足引起的,而主要是饮食缺陷的结果。

在儿童生长发育及妇女怀孕时期,给以必要的钙、磷、维生素A和D,认真注意口腔的清洁和卫生,应是今后预防龋齿的主要措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梁超轲教授表示,人体吸收的氟过量以后,会引起氟中毒,最主要的病症就是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对成人主要是骨骼的影响,牙齿形成了,作用就不大了。

在高氟地区,不需要推广含氟牙膏。

据调查,龋齿相对比较低。

尤其是儿童应不使用含氟牙膏。

我国含氟牙膏还是安全的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卞金有教授认为,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作用,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历了100多项临床实验,证明其作用是肯定的,并已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牙科联盟的推荐。

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作用是明确的,已得到国际公认。

含氟牙膏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含氟牙膏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含氟牙膏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氟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常温下是淡黄色气体,有刺激性臭味。

由于氟化学性质非常活跃,腐蚀性很强,既对有害细菌具有抑制和杀伤作用,也会给人体带来影响。

因此,氟被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列入“人体可能必需,但有潜在毒性的微量元素”,和铅、镉、汞、砷、铝、锂、锡等排在一类。

跟随新浪装修抢工长的小编来了解一下含氟牙膏对身体的危害。

人体内含氟量过高,对牙齿、骨骼影响很大。

如果出现慢性氟中毒,会使恒牙无光泽,呈白垩色;如果中度中毒,会使牙齿变黄;如果深度中毒,则会掉牙。

山东省潍坊市就属于高氟地区,在进行口腔调查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有氟斑牙。

再看手臂,发现他们桡骨上都有突起,是典型的氟骨症。

过度使用含氟物品可引起氟中毒,还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引发骨质疏松症,甚至引起心脏病等等。

牙膏问世之前,人们用盐水刷牙,后来用牙粉刷牙。

牙粉是碳酸钙和肥皂粉的混合物,其功能只能保持牙齿清洁,除去污渍。

牙粉的pH值高,容易引起口腔组织发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治疗作用的牙膏开始出现,其中用去垢剂月桂酰肌氨酸钠合成的牙膏很受欢迎。

这种牙膏不仅能够减轻口腔炎症,还有清新的气味和抑制龋齿的作用。

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一些专家发现氟化物具有防龋齿的作用,于是1955年出现了添加氟化亚锡的牙膏。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演变,如今被添入牙膏的有——氟磷酸钠、氟化钠、氟化胺类等等。

氟化物之所以能够防龋齿,主要是氟离子与牙齿表面物质反应,光滑这些物质,使牙齿变得坚固。

含氟牙膏还能抑制口腔细菌产酸,改变口腔内适于细菌生存的环境,抑制细菌繁殖,减少蛀牙。

当然,对于氟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有共识的结论是,少量使用有益坚固牙齿,过量则出现氟中毒。

所以很多专家对含氟牙膏的使用还是持肯定态度。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牙膏生产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以外商独资或者合资企业为主导的牙膏生产厂家,高调宣传含氟防龋齿概念,在包装显着位置标注“含氟”、“双氟”、“氟钙”等成分,主打含氟品牌。

含氟牙膏的防龋功能和安全性毋庸置疑

含氟牙膏的防龋功能和安全性毋庸置疑

含氟牙膏的防龋功能和安全性毋庸置疑本月12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30分”中,报道了含氟牙膏对身体有害的消息后,多家报刊转载,网上的文章多达数百篇,绝大多数是宣传含氟牙膏有害,一时搞得沸沸扬扬,误导了群众,对龋齿的预防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广大口腔医学专家对此感到震惊,认为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说明真相,引导群众使用正确的方法预防龋病。

氟化物防龋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了近半个世纪,大大降低了龋齿的患病率,以至使欧洲的一些国家造成牙医过剩。

在八十年代末,英国关闭了两所牙科学院,留下来的牙科学院招生人数减少10%,瑞典关闭了一所牙科学院,丹麦的两家牙科学院也都减少了招生的数量。

欧洲的一些牙医抱怨说:“牙科医生发现了氟化物防龋并大力宣传推广,但结果却使我们面临失业的危险”。

欧盟的一份报告指出,氟化物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用于治疗牙病的医疗费用。

氟化物防龋是在大量严格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的,其防龋机理已经清楚,并得到了循征医学的证实。

氟防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牙医联盟,国际牙科研究会等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全世界推广使用。

以上三家国际权威机构认为氟化物是有效的、安全的、经济的预防龋齿的方法,所有人都应享有应用氟化物促进口腔健康的权利,这种权利应被视为保障人类健康的基本人权之一。

还特别强调应敦促各国政府采取行动鼓励企业为弱势群体生产质优价廉的含氟牙膏。

为预防龋齿,除使用含氟牙膏外,西方国家还在自来水中加氟,美国有一亿三千万人饮用加氟的自来水,全世界约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自来水氟化,如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马来西亚、新西兰等。

有些国家如瑞士、法国、匈牙利等使用氟化食盐防龋,就像我国使用碘化食盐防病一样。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由于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而不能开展饮水氟化的地区,氟化食盐可作为一种代替饮水氟化的防龋措施。

口腔界的政协委员多次提案,建议在我国低氟地区开展自来水氟化,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儿童牙膏含氟量标准表

儿童牙膏含氟量标准表

儿童牙膏含氟量标准表
一、牙膏类型
本标准适用于儿童使用的含氟牙膏,包括但不限于水果口味、巧克力口味等儿童喜欢的口味。

二、适用年龄
本标准适用于3-12岁的儿童。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口腔特点,含氟牙膏的氟含量范围也不同。

三、氟含量范围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口腔特点,含氟牙膏的氟含量范围如下:
* 3-6岁:0.05%-0.11%
* 6-9岁:0.10%-0.18%
* 9-12岁:0.15%-0.23%
四、安全性评估
根据国内外研究和实验数据,上述氟含量范围在安全范围内,能够有效预防龋齿,且不会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儿童误吞牙膏,应立即漱口并咨询医生。

五、成分表
本标准所列儿童牙膏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山梨醇、甘油、氟化钠(或其他氟化物)、二氧化硅等。

此外,还可能添加一些水果口味、巧克力口味等成分,以增加儿童使用兴趣。

六、使用方法
在使用本标准所列儿童牙膏时,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1. 每日早晚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2. 使用适量牙膏,按照年龄段选择合适的含氟量。

3. 刷完牙后,用清水漱口,将口腔内的泡沫和残余牙膏彻底清除。

七、注意事项
在使用本标准所列儿童牙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儿童在使用牙膏时应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避免误吞或误用。

2. 如果儿童出现口腔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氟牙膏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作者:mr_chxb利用氟化物防龋已经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其功效已经被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数十亿人的长期日常使用所证明。

然而,对于长期饮用含氟饮用水和使用含氟口腔护理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和危害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过。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使用含氟牙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

1. 氟的性质及在人体中的代谢氟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构成地壳的各种元素中居第13 位,常以化合物和络合物和形式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动植物体内。

氟是人体的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牙齿、骨骼不可缺少的成骨元素。

正常人体内含氟量为2~3 g,占体内微量元素的第三位[1]。

氟可以通过口腔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多种途径进入体内,其中消化道是最主要的吸收部位。

吸收入体内的氟有75%由肾脏排出,10~25%经肠道排出,仅有微量经汗腺排泄,还可通过乳汁、毛发、上皮细胞等途径排泄。

机体摄入氟3~4 h 可排出20%~30%,24 h 可排出50%以上。

在机体氟的摄入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时,尿氟的日排泄量基本可以反映氟的总摄入量[2]。

机体吸收的氟,99%存在于钙化硬组织(骨骼和牙齿)中[3]。

氟在人体内是无法降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骨骼中的氟含量也在增加(见图1),这种蓄积发生得过早或量过大, 就会引起氟牙症与氟骨症。

2. 氟化物防龋历史回顾人们对氟化物防龋的研究已经有100多的历史了,最初是源于对氟牙症的研究。

190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牙医Frederick注意到当地有很多人的牙齿有黄色的斑点(氟牙症),而这些人的牙齿不容易生龋齿。

1909年美国Arkansas州的牙医Robertson发现,自从当地挖了一口深水井之后,当地儿童开始出现氟牙症。

1927年,由于考虑到井水里面含有某种物质导致了儿童出现氟牙症,当地废弃了深水井的使用。

1930年,当地的一家铝制造公司的化学师Churchill,用光谱分析方法检测出废弃深水井中的水中含有很高的氟离子(13.7ppm),而在其它地区,水氟浓度很低,不会超过1ppm。

Frederick随后也将自己收集的水样寄去检验,水氟浓度也过高(2-12ppm)。

1931年,美国NIH成立了Dental Hygiene Unit,由Dr. Dean负责,研究氟化物与氟牙症之间的关系。

在充分比较了氟牙症高发地区水氟含量、当地人龋齿发生率DMFT数据之后,Dean在1942年报告说,含1.0ppm(毫克/升)氟的饮水能使龋病发病率显著减少[5]。

这导致了预防口腔医学的一场革命。

这不仅促进了氟化饮水的应用,也使局部用氟防龋的方法如含氟牙膏、氟水漱口、涂氟、含氟凝胶等开始广泛应用。

此后不久,将适量氟化物加入到牙膏中的含氟牙膏问世并得到大力推广。

3. 含氟牙膏历史1955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宝洁公司生产的氟化亚锡牙膏为第一种具有防龋作用的药物牙膏。

随后,美国牙科学会也肯定了其防龋功效。

1969 年,高露洁公司推出了一种含单氟磷酸钠和不溶性焦磷酸盐磨料系统的含氟牙膏,并为美国牙科学会ADA认可。

1975 年为美国牙科医师协会治疗委员会认可了氟化钠含氟牙膏。

氟化钠牙膏的研究、试验始于1945年,因磨料与氟化钠不相容影响防龋效果,后来由于二氧化硅磨料的开发,保证了氟化钠牙膏的防龋效果。

氟化胺牙膏因其具有抑制牙菌斑产酸的作用而被一些欧洲国家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对含氟牙膏中氟的最大添加量作了限制,EU、东盟和中国等都规定了1500ppm为牙膏最大氟添加量。

4. 含氟牙膏防龋功效评价研究表明,全世界龋病下降与含氟牙膏的广泛使用有关。

这一观点为全世界口腔专家认同。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Cochrane 循证医学中心(2003)系统回顾并分析了100 多项关于含氟牙膏防龋效果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氟牙膏的防龋效果为24%[15]。

Svante Twetman(2003)也对含氟牙膏防龋效果的临床试验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Meta-analysis)的结果显示,与使用非含氟牙膏相比,使用含氟牙膏的可以降低25%的龋齿发生率。

与Cochrane循证医学中心的研究结果十分吻合[14]。

含氟牙膏的防龋效果与所含氟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由1000ppm 至2500ppm 之间每增加500ppm 可降低龋齿发病率约6%[12]。

(数据来源:Bernard W. Bollmer, Robert V. Faller, Steve A. Jacobs and Robert D. Bartizek. Relative anti-caries efficacy of 1100, 1700, 2200, and 2800 ppm fluoride ion in a sodium fluoride dentifrice over 1 year.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2001; 29: 382–9.)5. 低氟牙膏防龋功效评价标准含氟牙膏的氟化物浓度为1000-1100ppm[14],由于担心儿童会因吞咽牙膏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而引起氟牙症,许多机构和研究人员建议儿童牙膏添加较低浓度氟化物(例如250ppm,500ppm)。

250ppm含氟牙膏防龋功效Ammari(2003)系统回顾了比较600ppm以下含氟牙膏与标准含氟牙膏(1000-1100ppm)防龋效果的临床试验,分析(Meta-analysis)的结果显示,250ppm含氟牙膏其防龋效果显著差于标准含氟牙膏,龋齿指数DFS增加比标准含氟牙膏高出0.6-0.7 [13]。

可以看出,浓度为250ppm的含氟牙膏其防龋效果大大降低。

500ppm含氟牙膏防龋功效Winter(1989)通过临床试验比较了550ppmNaF牙膏和1055ppm MPF牙膏间防龋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两者在降低龋齿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16]。

Stookey(2003, P&G)通过临床试验比较了500ppmNaF牙膏和1100ppmNaF牙膏间防龋效果的差异,500ppmNaF牙膏龋齿增加率(caries increment)与1100ppmNaF牙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17]。

Lima(2008)通过临床试验比较了500ppmNaF牙膏和1000ppmNaF牙膏对儿童防龋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两者在抑制inactive caries上效果相当。

以上研究的结果都一致显示,500~600ppm含氟牙膏的防龋功效与1000~1100ppm含氟牙膏没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500ppm含氟牙膏是具有防龋功效的。

6. 氟的摄入量氟对人体健康有双重性,适量的氟有益于健康,过量则引起氟中毒,因此安全用氟很重要。

急性的氟中毒是致命的,例如,成人吞食5-10g的氟化钠会导致死亡[11]。

环境、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不同,氟的用量标准也不同,各地区也因地区差异,氟的科学用量也不同。

1984年WHO 指出成人每日适宜摄氟量(RDA)为1.5~4mg,最多不超过6.0 mg。

7. 氟牙症氟牙症是在牙齿形成时期,由于急性或者慢性氟中毒引起的,是人体慢性氟中毒的最直接的体现。

目前为止,能够引起氟牙症的氟摄入量还没有一个阈值,这是因为即使是摄入量很低的情况下,仍然有氟牙症的出现[9]。

目前被学术界广为接受的能够产生氟牙症的每日氟摄入量极限为0.05–0.07 mgF/kg体重[10]。

釉质的发育经历了分泌期、过渡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

成釉细胞分泌釉原蛋白(Amelogenin)后不久釉质开始发育矿化,在釉质发育成熟过程中,釉原蛋白在蛋白酶作用下不断分解吸收,蛋白质含量从20%下降到0.5以下,与此同时矿物质沉淀增加,羟基磷灰石晶体体积增大,紧密有序地排列形成釉柱。

最后釉质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被吸收,矿物质达96~97%。

氟化物作用于分泌后期及成熟期的成釉细胞,通过影响蛋白质降解和矿物质转运产生氟斑牙。

氟化物摄入量增加,釉质含较高浓度氟,使结晶中的钙离子数量减少;同时高浓度的氟会抑制蛋白水解酶活性,釉原蛋白降解延迟,导致釉质的晶体结构出现缝隙。

釉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分泌后期及成熟期,是牙齿对氟的敏感时期,这个时期如果摄入过量的氟便会导致氟牙症。

8. 三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含氟牙膏含氟牙膏是儿童氟摄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导致氟牙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多项研究表明,1~3岁是釉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早萌发的恒牙(上切牙和第一磨牙)特别容易因氟化物的摄入量过多而引起氟牙症,氟摄入量微小变化就能引起氟牙症[8,18]。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含氟,很容易因为使用频率、用量过量或者不慎吞咽而引起氟牙症。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适宜水氟浓度地区,72%的氟牙症是由于在1岁到两岁期间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引起的[22]。

Table 1 Iowa Fluoride Study研究数据(三岁以下儿童氟摄入量水平与氟牙症发生率的关系[19])三岁以下儿童因为吞咽功能不全,很容易吞咽牙膏。

Bentley[4]观察了30个月大的儿童刷牙时牙膏吞咽的比例,数据显示牙膏吞咽的比例达到70%左右,以400ppm的牙膏含氟量,0.34g的用量,每天两次刷牙计算,氟摄取量为0.04mg/kg体重,仅使用含氟牙膏的氟摄入量就已经接近每日氟摄入量标准。

Michael(2006)等研究发现,上颚切牙氟牙症与儿童3岁之前牙膏氟摄入量很着重要的联系[18]。

所以我们建议,3岁以下儿童应慎用或者避免使用含氟牙膏。

9. 3~6儿童慎用含氟牙膏三岁以上儿童已经过了氟的敏感期,而且自身吞咽功能发育完全,这时候在使用含氟牙膏的安全性就会大大提高。

蔡依民(1999)等研究了3~6岁儿童使用含氟牙膏的吞咽量,结果显示,平均吞咽比例为26.2%,年龄越小,吞咽的比例越大[7]。

与Bentley[4]研究30个大儿童刷牙的吞咽比例相比,3~6岁儿童吞咽牙膏的比例已经明显的降低。

人6~7岁时,牙齿(部分磨牙除外)的釉质发育才完成,虽然3~6岁这段时期,儿童对氟的敏感程度比1~3岁时期明显降低,但是因过量摄入氟而导致氟牙症的风险依然存在,考虑到氟牙症的风险,美国ADA建议儿童每次使用豌豆大小量(约0.25g)的含氟牙膏刷牙。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也建议同样的牙膏用量,并强调了6岁以下儿童必须在家长监管下使用含氟牙膏[18]。

建议六岁以下儿童使用500~600ppm的低氟牙膏。

10. 儿童使用低氟牙膏可降低氟牙症患病率Tavener比较了使用低氟和高氟牙膏对上颚中切牙氟牙症发生率的影响,从12个月大开始分别分配使用440ppm和1450ppm含氟牙膏,到5~6岁为止,在他们8~10的时候检查牙齿[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