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发明创意技法(一)
triz理论四十条发明原理例子

triz理论四十条发明原理(yuánlǐ)例子triz理论(lǐlùn)四十条发明原理例子发明(fāmíng)原理实例1 分割(fēngē)1)火车车厢(chēxiāng)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调整车厢的数量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的部分(bù fen),笔心可以换3)电风扇的三片叶片(yèpiàn)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可拆卸4)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用一个接头连接。
5)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是一环一环相接的,每环都是可以取下来的2 分离1)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较高的汽油或柴油。
2)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3)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便人们跟好的操作4)火箭在冲出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5)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离出我们所处的环境3 局部质量1)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的,增加了锤子的切削功能(采石场专用锤)。
2)自动笔。
将笔心上作一对耳朵,再加一根弹簧。
3)电钻的钻头作成螺旋状,增加了打孔时的稳定性,防止打滑4)三键模式的电脑鼠标,改变了原先单键的麻烦与不便。
5)改变杯子的开口,在上面做一个切口,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在倒水时泄漏(暖瓶外皮的口也是这样的)4 不对称1)衣服上的拉链,一边又拉头另一边没有。
2)电风扇的叶片3)有天线的手机不对称4)大刀从侧面来看是不对称的5)眼镜的两个镜片因人眼近视程度不同,镜片度数不同5 合并1)将火车每个车厢合并在一起,增加载客。
2)电话的话筒与听筒合并在一个盒子里,可以方便人们打电话时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干别的事情。
3)农场里喂养牲畜的食槽连在一起,可以节省喂食的时间,提高效率。
4)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开关。
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为椅子6 多用性1)键盘可以用来打字,也可以用来打游戏。
1TRIZ发明原理案例

1TRIZ发明原理案例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提供了一套解决技术问题的原则和工具。
TRIZ基于问题的分类和分析,通过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和应用相关的发明原理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TRIZ发明原理的案例。
1.矛盾消除法:这是TRIZ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提醒我们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消除问题中的矛盾。
例如,一个机械设备的维修需要将设备停机,但这会导致生产中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并行维修的方法,即同时进行设备的维修和生产,从而消除了设备停机对生产的影响。
2.学习巡逻员原理:这一原理表明,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可以寻找类似的问题,借鉴已有的解决方法。
例如,公司生产线上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他们可以从其他行业或领域的经验中找到类似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然后应用到自身的生产过程中。
3.逆向思维原理:TRIZ鼓励我们逆向思考,即从相反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决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问题时,可以考虑相反的操作或效果。
一个例子是针对一个玻璃杯烫手的问题,可以逆向思维,设计一个隔热杯套来解决这个问题。
4.组合原理:这一原理鼓励我们将已有的部件、方法或技术进行组合,以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将现有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优化组合,可以创造出更高效、更可靠的系统。
5.利用资源原理:TRIZ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一个案例是关于能源的问题,当一个系统需要大量的能源时,可以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改用更节能的设备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6.过程改进原理:TRIZ鼓励我们通过改进现有的工作过程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公司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减少了生产线上的人为错误,提高了生产效率。
7.分身原理:该原理鼓励我们将任务或功能分解为不同的部分,以提高效率和性能。
例如,一个电子设备厂商可以将一台大型设备拆分为多个小型设备,以便更灵活地进行测试和维修。
triz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

triz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并找到创新解决方案。
下面是一些Triz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的例子:
1. 海豚鳍与船舶设计:传统的船舶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阻力大、能源消耗高等。
通过应用Triz方法,设计师借鉴了海豚鳍的设计,将其应用于船舶上,从而减少了阻力,提高了船舶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创新方法:与生物学中的知识领域进行交叉,寻找类似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获得新的灵感和思路。
2. 智能手机设计:在智能手机的设计中,Triz方法被用于解决电池寿命短和各种功能冲突的问题。
通过使用Triz的功能冲突解决方法,设计师可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使用智能节能技术来延长电池寿命,或者使用可拆卸电池以方便更换。
创新方法:通过识别功能冲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并调整系统的设计。
3. 食品保鲜技术:在食品保鲜技术领域,Triz方法被用于解决食品腐败和变质的问题。
通过使用Triz的逆向思维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抗菌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创新方法:利用逆向思维,寻找反向效应,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总结起来,Triz创新方法通过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帮助解决复杂的问题并找到创新解决方案。
Triz的应用(1)

Triz的应用(1)——技术矛盾问题解决TRIZ认为发明创新就是解决矛盾、最大化有利作用而减少有害作用最终获得理想状态。
在上篇介绍过TRIZ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本期及下一期着重通过案例展示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物理矛盾解决原理”以及“物-场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步骤。
一、技术矛盾问题解决案例:开口扳手改进设计上图是一种开口扳手的示意图。
图中扳手在外力的作用下拧紧或松开一个六角螺母或螺钉。
由于螺母或螺钉的受力集中到两条棱边,容易产生变形,而使螺母或螺钉拧紧或松开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减少扳手开口与螺母侧面之间的间隙,甚至达到零间隙。
这就要求提高螺母和扳手开口的尺寸精度,给螺母和扳手的制造带来困难。
运用技术矛盾矩阵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首先分析问题,从实际案例提炼出存在怎样的技术矛盾。
本例一方面是要提高尺寸精度,另一方面却造成制造方面的困难。
从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中选择并确定技术矛盾的这一对特性参数:No.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变小,即不会压坏棱边。
No.32可制造性变差,即要求扳手与螺母侧边无间隙。
对照矛盾矩阵,确定可用发明创新原理M31-32=[4,17,34,26],即:No.4不对称No.17维数变化No.34抛弃和修复No.26复制对No.17及No.4两条发明创新原理的分析表明,扳手工作面的一些点要与螺母/螺钉的侧面接触,而不是与其棱边接触,就可解决该矛盾。
于是得出下图的设计图表:该设计于1995年在美国获得了专利。
由案例可见,解决技术矛盾问题,首先是从案例中提炼出工程参数。
下表是该方法中用到39个通用工程参数名称的汇总:然后,矩阵表(39*39),找到对应的40个创新原理的某几项。
下表为矩阵表部分截图。
最后,对照提供的原理指出的思考方向,探索应用原理解决矛盾的最终方案。
原理提供的是方向,而对应如何适用到实际案例中,还需在原理应用的基础上去“悟”。
下面内容为40个原理及应用案例,熟练于心后通过反复思索练习必会一定程度地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超牛精品)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超牛精品)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1、分割原则(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TRIZ40个发明原理

下面是对这40个创新原理的具体介绍,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
本节将对每个创新原理做简单的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分割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组合家具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原理2.抽取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其产生噪音的部分即压缩机移到室外■-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原理3.局部质量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原理4.增加不对称性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为改善密圭寸性,将0型密圭寸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原理5.组合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冷热水混水器■原理6.多用性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原理7.嵌套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俄罗斯套娃,可伸缩电视天线'-汽车安全带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伸缩式天线■原理8.重量补偿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直升机的螺旋桨(利用空气动力学)•-轮船应用阿基米德定律产生可承重千吨的浮力赛车安装上阻流板用来增加车身与地面的摩擦力则使用了空气动力学的特征•原理9.预先反作用A事先施加机械应力,以抵消工作状态下不期望的过大应力酸碱缓冲溶液■B如果问题定义中需要某种相互作用,那么事先施加反作用-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预加应力原理10.预先作用A预先对物体(全部或至少部分)施加必要的改变不干胶粘贴(只需揭出透明纸,即可用来粘贴)■-手术前将手术器具按所用顺序排列整齐B预先安置物体,使其在最方便的位置开始发挥作用而不浪费运送时间在停车场安置的预付费系统■-建筑内通道里安置的灭火器原理11.事先防范A采用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措施,补偿物体相对较低的可靠性显影剂可依据胶卷底片上的磁性条来弥补曝光不足■降落伞的备用伞包■-航天飞机的备用输氧装置原理12.等势A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的需要工厂中与操作台同高的传送带■巴拿马运河的水闸■原理13.反向作用A用相反的动作代替问题定义中所规定的动作-将两个套紧的物体分离,将内层物体冷冻(传统的方法是将外层物体升温)B让物体或环境可动部分不动,不动部分可动-加工中心中变工具旋转为工件旋转健身器材中的跑步机■C将物体上下或内外颠倒通过把杯子倒置从下边喷入水来进行清洗■原理14.曲面化A将物体的直线、平面部分用曲线或球面代替,变平行六面体或立方体结构为球形结构-两表面间引入圆倒角,减少应力集中B使用滚筒、球、螺旋结构千斤顶中螺旋机构可产生很大的升举力■-圆珠笔和钢笔的球形笔尖,使书写流畅C改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应用离心力洗衣机中的离心甩干机■ 原理15.动态特性A调整物体或环境的性能,使其在工作的各阶段达到最优状态飞机中的自动导航系统■B分割物体,使其各部分可以改变相对位置-装卸货物的铲车,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圆形铲斗,可以自由开闭,装卸货物时张开,铲车移动时铲斗闭合-折叠椅/笔记本电脑C如果一个物体整体是静止的,使之移动或可动可弯曲的饮用麦管■在医疗检查中,使用挠性肠镜■原理16.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A如果所期望的效果难以百分之百实现,稍微超过或稍微小于期望效果,会使问题大大简化印刷时,喷过多的油墨,然后再去掉多余的,使字迹更清晰■-在孔中填充过多的石膏,然后打磨平滑原理17.空间维数变化A将物体变为二维(如,平面)运动,以克服一维直线运动或定位的困难;或过渡到三维空间运动以消除物体在二维平面运动或定位的问题-螺旋梯可以减少占地面积B单层排列的物体变为多层排列立交桥'印刷电路板的双层芯片■C将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自动垃圾卸载车D利用给定表面的反面双面的地毯■两面穿的衣服'E利用照射到邻近表面或物体背面的光线-苹果树下的反射镜A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电动振动剃须刀■原理18.机械振动B如果已处于振动状态,提高振动频率(直至超声振动)■超声波清洗C利用共振频率超声波碎石机击碎胆结石■D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高精度时钟使用石英振动机芯E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耦合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共用,在电熔炉中混合金属,使混合均匀■原理19.周期性作用A用周期性动作或脉冲动作代替连续动作警车所用警笛改为周期性鸣叫,避免产生刺耳的声音■B如果周期性动作正在进行,改变其运动频率-用频率调音代替摩尔电码使用AM调幅),FM(调频),PWM(脉宽调制)来传输信息’C在脉冲周期中利用暂停来执行另一有用动作-医用的呼吸机系统为:每五次胸廓运动,进行一次心肺呼吸原理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A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满载持续工作,以提供持续可靠的性能汽车在路口停车时,飞轮储存能量,以便汽车随时启动■B消除空闲和间歇性动作-后台打印,不耽误前台工作原理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A将危险或有害的流程或步骤在高速下进行照相用闪光灯■原理22.变害为利A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有害效应),得到有益的结果废热发电■-回收废物二次利用,如再生纸B将两个有害的因素相结合进而消除它们-潜水中用氮氧混合气体,以避免单用造成昏迷或中毒C增大有害因素的幅度直至有害性消失-森林灭火时用逆火灭火(在森林灭火时,为熄灭或控制即将到来的野火蔓延,燃起另一堆火将即将到来的野火的通道区域烧光。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TRIZ是一个由苏联工程师瓦列里·言寿维奇·阿尔图苏诺维奇(Genrich Saulovich Altshuller)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研究和发展的创新理论。
TRIZ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改进技术,为创新提供指导和方法。
在TRIZ中,阿尔图苏诺维奇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
这些原理是通过对上过100万个专利和创新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来的。
下面将对这40个发明原理进行介绍:1.分离原理:将一个物体分离成独立的部分,以便更好地进行操作和控制。
2.连接原理:将两个或多个物体连接在一起,以提高效率和性能。
3.折叠原理:将物体折叠起来以节约空间或方便携带。
4.轮换原理:使用不同的替代物体来完成同样的功能。
5.液化原理:将物体转化成液体状态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加工。
6.松散原理:使物体变得松散以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可变性。
7.偏离原理:将物体从原本的方向或路径上偏离,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8.弹性原理:使用弹性材料或结构来减轻冲击和振动。
9.毛细管原理:利用毛细管效应来实现物质的运输和控制。
10.磁性原理:利用磁性材料或效应来实现物体的吸附和操控。
11.空荡原理:利用空间、孔洞或空荡的部分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12.逆反原理:用相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找到不同的角度。
13.强迫原理:通过施加外力或作用力来改变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14.层次原理:将物体分成逐层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
15.连纵变化原理:将物体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变化和调整。
16.动态变化原理:通过改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
17.转化原理:将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18.综合原理:将不同的物体、功能和特点组合在一起以实现复合功能。
19.惯性原理:利用物体的惯性特性来实现一些功能和目标。
20.预处理原理:在进行操作之前对物体进行处理,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21.存储原理:将物体分成储存和非储存部分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
TRIZ发明方法

不对称的刷子
希望刷毛既短而硬, 又長而软。 应用不对陈。
不对称的漏斗
漩涡使水向外拋,減 缓漏水速度。
不对称的漏水口降低漩 涡速度,而增快漏水速 度。
故事3
怎样检验煤气罐中剩余的气体? 压力表? 称重?
其他不对陈结构:
等离子发动机:壁面光滑时腐蚀非常快(对 陈),经过离子冲刷(不对陈),腐蚀减慢。
如果一個物体将受到張力,事先给予反張力: 组合涡轮机骤有几个和总轴反向拧上你的短管 组合,这样可以减轻重量并提高轴的强度。
故事5: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一只挖泥船为航道进行清理工作,挖出的混 着海水的泥巴通过管道被抽送到岸上,为保 证管道浮在水面上,管道上绑着一长溜的浮 桶。船长说:暴风雨马上来了。怎样能够继 续工作?(暴风雨能够毁灭管道)
2. 局部特性
将一物体的共性结构转换成异性结构和环 境 矿井:减小粉尘,外粗,内细,椎状水雾。
2. 局部特性
使物件的各部份有不同的功能: 尘土过率器:外层大孔,内层小孔。
2. 局部特性
使物体的各部份处于最適合操作的狀況 降低超声波钻孔机温度,核心导热,外围 耐磨
故事2
如何加工一个圆柱性过滤器,直径1米, 长度2米,轴向均匀分布直径为0.5毫米的 的密密麻麻的很多的过滤通孔?
5. 预先的反作用力
预先施加反作用力 如果一個物体将受到張力,事先给予反張力 例:安眠药外加催吐剂,如果一次吞过量時就 会造成呕吐。
5.预先的反作用力
预先施加反作用力:内有波纹层的包装箱纸在 制作时使其波纹层和表面层反向弯曲,当胶水 干燥后,包装箱纸达到平直状态。
5. 預先的反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性觀念
• 理想性=有用的機能/有害的機能 • 目的在於將系統的有用機能最大化,同時 將有害結果最小化
最後理想結果(IFR)分析
一個設計或製程發展,從某一起始點 向最後理想結果之演進,一般稱為理想性 Σ利益
理想性(I)=
( Σ成本+Σ損失 )
最後理想結果(IFR)四個特性 1. 消除原系統缺點。 2. 保留原系統之優點。 3. 不會使系統複雜化(利用免費或可利用 資源) 。 4. 不導入新的缺點。
• 8.反重量原则 • a.将物体与具有上升力的另一物体结合以抵消其重量。 • b.将物体与介质(最好是气动力和液动力)相互作用以抵消其重量。 • 例:‚调节转子风力机转数的制动式离心调节器安在转子垂直轴上。 其特征是:为了在风力增大时把转子转速控制在小的转数范围内,调 节器离心片做成叶片状,以保证气动制动‛ (苏联发明证书167784)。 • 有趣的是,在发明公式申明显地反映了发明所克服的矛盾.在给定 的风力和给定的离心片质量的条件下,获得了一定的转数√为了减少 转数(当风力增大时),必须增大离心片质量;但离心片在旋转,很难 靠近它。于是矛盾这样消除,使离心片具有形成气功制动的形状,即 把离心片制成具有负迎角的翼状。 • 总的设想显面易见:如果需要改变转动物体的质量,而其质量又不 能按照一定的要求改变,那么应使该物体成为翼状的,改变翼片运动 方向的倾斜角度,便可获得需要方向的附加力。
Altshuller衝突表39個工程參數(物理或幾何參數, 品質或功能參數,負面性質參數)
1.移動件重量 2.固定件重量 3.移動件長度 4.固定件長度 5.移動件面積 6.固定件面積 7.移動件體積 8.固定件體積 9.速度 10.力量 11.張力,壓力 12.形狀 13.物體穩定性 14.強度 15.移動物件耐久性 16.固定物件耐久性 17.溫度 18.亮度 19.移動件消耗能量 20.固定件消耗能量 21.動力 22.能源浪費 23.物質浪費 24.資訊喪失 25.時間浪費 26.物料數量 27.可靠度 28.量測精確度 29.製造精確度 30.物體上有害因素 31.有害側效應 32.製造性 33.使用方便性 34.可修理性 35.適合性 36.裝置複雜性 37.控制複雜性 38.自動化程度 39.生產性
• 4.不对称原则 • 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 对称程度, • 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 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 5.联合原则 • 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 联合起来, • 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 来. • 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 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TRIZ
• 一種系統改良的方法 • 一種自覺性演化的技術系統和解決工程問 題的方法 • 一種消除工程衝突而不抵消妥協的工具 • 分享無數發明家的知識與經驗來增加工程 人員知識創造力和解決問題技巧的方法
傳統的設計 策略
TRIZ 與傳統設計策略比較
TRIZ的問題解決程序
辨識現有問題
轉換為標準問題
• 11“予先放枕头‛原则。 • 以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手段补偿物体的底可靠性。 • 例:‚用等离子束加工无机材料如光纤。其特 征是:为提高机械强度,预先往无机材料上涂敷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溶液或熔融体‛ (苏联发明 证书522150)。还有人事先涂敷可使小裂缝愈合 的物质。按苏联发明证书456594的办法,树枝在 锯掉之前套上一个紧箍环,树木感该处有‚病‛, 于是向那里输送营养物质和治疗物质。这样,在 树枝被锯之前这些物质便积聚起来,锯后锯口会 迅速愈合。
• 6.多功能原则 • 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 要其他物体。 •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 联发明证书187964)。
• 7.‘玛特廖什卡’原则 •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 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 的半波片构成。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 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 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在苏联发 明证书0462315中,也采用该解决方案来缩小变 压器压电元件输出部分的外形尺寸。在苏联发明 证书~304027中,金属拉制设备的‚玩偶‛是由 拉摸组成.
TRIZ40發明原理
1. Segmentation分割 2. Taking out提鍊 3. Local Quality局部品質 4. Asymmetry非對稱性 5. Merging組合 6. Universality普遍性 7. 'Nested doll'重疊放置 8. Anti-weight配重 9. Preliminary anti-action事先的平衡動作 10. Preliminary action事先動作 11. Beforehand cushioning進一步緩衝 12. Equi potentiality均衡潛能 13. 'The other way around'反置 14. Spheroidality球體化 15. Dynamics動態性 16. Partial or excessive actions部份或過量作動 17. Another dimension移至新的維度 18. Mechanical vibration機械振動 19. Periodic action週期性動作 20. Continuity of useful action利用動作連續性 21. Skipping急衝 22. 'Blessing in disguise'轉變害處為利處 23. Feedback回饋 24. 'Intermediary'調節器 25. Self-service自我服務 26. Copying複製 27. Cheap short-living以便宜物體取代 28. Mechanics substitution置換機械系統 29. Pneumatics and hydraulics氣壓或液壓構造 30. Flexible shells and thin films可撓性薄板或薄膜 31. Porous materials使用多孔性材料 32. Color changes改變顏色 33. Homogeneity均質性 34. Discarding and recovering去除且重新產生零件 35. Parameter changes轉換物體之物理、化學狀態 36. Phase transitions相變化 37. Thermal expansion熱膨脹 38. Strong oxidants使用強氧化劑 39. Inert atmosphere鈍氣環境 40. Composite material複合材料
• 3.局部性质原则 • 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 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 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 作的条件。 •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 (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 珠。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 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 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 39个工程参数中常用到运动物体(Moving objects)与静止物体(Stationary objects ) • 运动物体是指自身或借助于外力可在—定 的空间内运动的物体。 • 静止物体是指自身或借助于外力都不能使 其在空间内运动的物体。
消除技术矛盾钓40种基本措施
• 1.分割原则 • 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 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
• 12.等势原则 • 改变工作条件,使物体土升或下降. • 例:有一种装置不必使沉重的压模升降; 这种装置是在压床上安装了带有输送轨道 的附件(苏联发明证书264679).
• 13、‚相反‛原则 • a、不实现课题条件规定的作用而实现相反的作用. • b、使物体或外部介质的活动部分成为不动的,而使不 动的成为可动的. • c.将物体颠倒. • 例:在研究课题9(关于消除灰尘的过滤器)时,我们介 绍了苏联发明证书156133,过滤器用两块磁铁制成,在 磁铁之间是铁磁粉末。7年之后又有了苏联发明证书 319325.它的过滤器是相反的:对液体或气体进行机械 清洗的电磁过滤器,它包括有磁场源和颗粒状磁性材料制 的过滤元件,其特征是,为降低单位耗电量和提高生产率, 过滤元件放在磁场源的周围,以形成外部闭式磁路。
• 2.拆出原则 • 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 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 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 • 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 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 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 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 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
• 14.球形原则 • a.从直线部分过渡到曲线部分,从平面 过渡到球面,从正六面体或平行六面体过 渡到球形结构, • b.利离 心力。 • 例:把管子焊入管栅的装置具有滚动球 形电极。
• 15.动态原则. • a、物体(或外部介质)的特性的变化应当在每 一工作阶段都是最佳的。 • b.将物体分成彼此相对移动的几个部分。 • c.使不动的物体成为动的. • 例:“用带状电焊条进行自动电弧焊的方法, 其特征是,为了能大范围地调节焊池的形状和尺 寸,把电焊条沿着母线弯曲,使其在焊接过程中 成曲线形状” (苏联发明证书258490)。
TRIZ-8種技術演化類型
(1)增加理想性類型 (2)演化階段類型 (3)系統元件非均衡發展類型 (4)增加動態與可控制性類型 (5)增加複雜性再簡單化 (6)部份耦合與非耦合類型 (7)過渡至微觀水準與利用場觀念 (8)減少人之交互作用增加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