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解析和复习安排+快题图集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考研解析与复习安排+快题图集很多考研的学弟学妹都开始复习了,考研后想写个经验贴分享一下,其实每个人情况不同,各自复习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下面分享我当时的一些经验和总结当走过的弯路,作为各位学弟学妹的参考借鉴。
如果还有其它问题看完后面还可以加我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基本情况1、专业方向、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学硕081300建筑学:拟招生人数约10个。
研究方向:01(全日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2(全日制)建筑历史与理论03(全日制)建筑技术科学04(全日制)城市设计。
专硕085100建筑学专业:全日制拟招生人数约20个,非全日制拟招生人数约40个。
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学硕和专硕相同: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55 建筑学基础④502 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
2、参考书目。
355建筑学基础的如下,502 建筑设计无参考书目。
《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清华大学,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要的近现代建筑理论文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
3、考试大纲要求355建筑学基础:要求考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及其应用范围,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02建筑设计要求:对考生在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考核。
要求考生能系统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方案构思能力、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快速、规范表达方案的能力;考生应能较熟练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及传统建筑语汇进行设计,并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意识。
4、复试内容及要求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专业知识考核+考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华中科技大学2013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总).doc 分院系简章:011 数学与统计学院.doc012 物理学院.doc013 化学与化工学院.doc100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doc11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doc12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doc122 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doc131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doc140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doc151 力学系.doc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doc181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doc182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doc184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doc186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doc187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doc2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22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doc 240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doc 26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doc 271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doc 300 管理学院.doc310 经济学院.doc401 中国语言文学系.doc403 法学院.doc404 社会学系.doc406 哲学系.doc407 公共管理学院.doc408 马克思主义学院.doc409 历史研究所.doc411 外国语学院.doc420 教育科学研究院.doc431 体育部.doc450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doc 510 基础医学院.doc513 公共卫生学院.doc514 药学院.doc515 法医学系.doc516 药卫生管理学院.doc517 护理学系.doc519 计划生育研究所.doc530 附属协和医院.doc540 附属同济医院.doc550 附属梨园医院.doc921 软件学院.doc详细信息请查看:/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767&page=1&extra=#pid65849更多考研信息:。
建筑与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等相关专业合并组建。
目前学院开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环境设计;八个硕士学位培养点:①建筑学(学术)、②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③城乡规划学(学术)、④城市规划学硕士(专业学位)、⑤风景园林学(学术)、⑥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⑦设计学(学术)、⑧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具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以及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室内设计及其理论;设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学院共有教授23人,副教授48人,讲师35人,助教2人。
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学系四个教学单位。
并下辖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含风景园林设计(甲级)(建筑遗产保护(乙级))二个设计机构。
学院有《新建筑》杂志社、院图书分馆、建筑与环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模型室、GIS实验室、CAAD中心等多个教学和科研单位。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30余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生60余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30余年已毕业研究生800余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建筑、规划、景观和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规划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基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涵盖四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内一流建筑、规划设计机构,城乡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规划、设计、管理工作。
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本院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1.建筑学科研究方向(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建筑历史与理论(3)建筑技术科学(4)城市设计及理论(5)建筑系统工程2.城乡规划学科研究方向(1)区域与城镇发展规划(2)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3)乡村发展与乡村规划(4)地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5)城乡治理与规划管理3.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方向(1)园林与景观设计(2)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3)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4)工程景观研究4.设计学学科研究方向(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2)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3)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与理论(4)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5)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6)视觉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2017年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所推免生所占考生比例为50%左右,公开招考所占考生比例为50%左右。
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辈复习经验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一、院校概况(1)关于报考的学校及专业:我报考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于2000年5月合并而成;建筑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建筑学专业在1999年、2003年、2007年及2014年本科及硕士教学四次通过全国高等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并最终获得优秀级,具有国际认证的建筑学专业学位(BARCH及MARCH)授予权。
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建筑学学科评估(专业排名)中并列第9。
建筑学为一级学科,并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已与美、英、法、德、澳等国家的十余所相关院系建立了联合培养(双学位)、交流合作的机制。
因为我本科是在湖南,地域上和武汉比较近。
而且华科不仅是在综合排名还是在专业排名上都名列前茅,对我未来职业规划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分数线:(3)考试难度:1)难度系数:对于专业基础的重视多过于技巧性,难度系数不高,需要认真准备2)报录比:大约1:6—1:73)院校歧视:公平对待,只看分数,对本科学校没有太多的歧视4)跨专业考生:其实跨考生在努力准备的情况在,相对于建筑学的考生是有优势的。
跨专业考生要在学习考点内容的同时,不要丢失原有专业的思考方式,这将会是在考场上建筑学专业考生无法复制的亮点。
只要努力准备,一定会有所收获。
5)本科专业成绩不佳考生:综合协调好学习进度与学习深度,掌控好时间问题,稳扎稳打,上岸都是有希望的。
二、初试复习经验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学考察四门: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日语③建筑理论④专业设计(一)(6小时快题)我的初试总成绩是409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76分、英语一75分、建筑理论129分、快题129分。
四门分数没有哪一门特别拔高,但是四门算是均衡发展,所以总分比较高。
下面我分几个阶段来介绍我的备考计划。
英语:(1)复习节点:6月中旬:考前(黄皮书)6-8月:单词和语法(长难句)9-11月:阅读和作文模板;按照考试的时间和感觉联系套题12月:冲刺:复习阅读总结的单词;熟悉作文;熟悉做题技巧(2)复习方式:1)单词:先用墨墨背单词,把恋恋有词的单词疯狂背,不用看什么视频。
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排名

首先,清华大学无疑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教育的佼佼者。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是我国最早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高校之一,其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专业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业界,清华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专业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次,北京大学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教育的佼佼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拥有我国最早的项目管理硕士(MPM)项目,培养了大量的项目管理人才。
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第三,浙江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专业同样备受瞩目。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第四,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专业也是国内知名。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拥有我国最早的项目管理博士点,其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华中科技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专业同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高校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专业也值得关注,如: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和实践经验。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
4. 西北工业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以上高校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生专业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排名和知名度。
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然,除了关注院校排名,还应结合自身兴趣、专业特色和就业前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和学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级。
硕士研究生提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
学术学位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
专业学位包括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学硕士等。
博士研究生提供学术学位。
二、招生计划华中科技大学每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定研究生招生计划。
硕士研究生计划根据学科门类划分,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类型。
博士研究生计划按学科领域划分。
三、报考条件1. 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申请人须具备相应的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并符合国家或相应学科学位授权委员会规定的专业要求。
2. 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申请人须具备相应的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并符合国家或相应学科学位授权委员会规定的专业要求。
四、招生程序1. 网上报名:学校将开通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申请人需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
2. 考试成绩:申请人根据学校要求参加统一组织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获得合格成绩。
3. 复试:根据各学院的安排,合格考生需参加复试,包括面试或笔试等环节。
4. 录取:根据综合排名和学校招生计划,录取最优秀的申请人,并公布录取名单。
五、奖学金和资助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资助计划,用于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生活费等支出,包括国家奖学金、学术新人奖、研究生助学金等。
学校还提供研究生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
六、申请材料申请人需按学校要求准备齐全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书、成绩单、推荐信、研究计划等。
七、联系方式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有疑问,可通过学校招生网站或联系学校招生办公室咨询。
八、注意事项1. 申请人要按时提交申请材料,确保无误。
2. 申请人应遵守学校招生规定,诚信面对考试和复试。
3. 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申请人,学校有权取消其入学资格。
4. 学校将严格保护申请人的个人信息,不作他用。
工程项目管理考研推荐(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项目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规等知识,能够胜任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报考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本文将为您推荐几所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考研院校,希望能为您的考研之路提供一些参考。
二、工程项目管理考研院校推荐1.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工程学科领域内的佼佼者,其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清华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考研过程中,考生需关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和建筑学院的相关信息。
2.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工程领域的重要基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在国内外也有很高的地位。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考研过程中,考生需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的相关信息。
3.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我国工程学科的重要基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浙江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拥有一流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考研过程中,考生需关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相关信息。
4.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是我国工程领域的重要基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在国内外也有很高的地位。
同济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考研过程中,考生需关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相关信息。
5.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工程学科的重要基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考研过程中,考生需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相关信息。
6.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我国工程学科的重要基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在国内外也有很高的地位。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华中科技大学,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全国重点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较高的水平和影响力,享有“工程科技为底,医药卫生为魂”的美誉。
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特点鲜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特色高水平实验室等一系列实验室和科研机构,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广泛的科研平台和资源。
学校还积极推行教育国际化,招收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
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机制,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
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报考条件是:具有本科学位或同等学历,经过教育部认证的学位外国留学生除外;各学科的授课语言以中文为主。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期限一般为两年,其中第一年为课程学习阶段,第二年为论文撰写和答辩阶段。
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报考条件是: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经过教育部认证的学位外国留学生除外;各学科的授课语言以中文为主。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期限一般为四年,其中前三年为课程学习和科研阶段,第四年为论文撰写和答辩阶段。
学校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优厚的奖助学金、科研经费和提前完成学业后的出国交流机会等多种支持和保障。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招生面向全球,招收的研究生不仅以学术成绩为主要依据,还要从学生的科技素养、学科交叉和学术背景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挖掘出有潜力、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前沿的研究生人才。
总之,华中科技大学是一个世界一流的学术机构,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是一个理想的研究生院校。
如果你想进一步深造,探索新知识,追求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不妨来华中科技大学考虑一下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与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组建。
目前学院开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艺术设计。
学院现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专业学位有:建筑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艺术学硕士,学术型学位有:城市规划与设计、设计艺术学、工程景观学;具有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景观学;设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学院共有教授18人,副教授45人,讲师28人,助教10余人。
学院下设城市规划系、建筑学系、设计艺术学系和景观学系(筹)四个教学单位。
并下辖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风景园林设计分院(甲级)三个设计机构。
有生态设计研究中心、历史建筑研究中心、城市与景观设计中心、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心等多个研究所和教授工作室。
学院有《新建筑》杂志社、院图书分馆、建筑模型室、GIS 实验室、CAAD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和生产服务单位。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余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年已毕业研究生600余人。
是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建筑、规划、景观和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全国重要的建筑规划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基地。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各院系有关规定实行。
2012年计划招生人数中,推免生人数约占招生总数的30%(含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
按国家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时需向学校缴纳一定的培养费,学业过程中,学院会将学校返回学院的部分经费作为此类学生的专业奖学金下发给学生。
1.城市规划系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前身是1979年于原武汉建材学院创办的国内第三所城市规划专业院校。
目前,城市规划学科点主要由城市规划系及学院下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首批规划设计甲级资质单位)组成。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学科点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研究生。
本学科点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被评为建设部直属高校重点学科,2008年再次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近30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作为全国重要的规划教育基地,为全国城市建设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
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全国各省、市规划部门领导岗位,或成为规划领域的知名专家。
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结合城市规划
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本学科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教师梯队。
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并通过本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大量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扩大了本专业及学科点在全国的影响。
本专业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
(1)区域发展与规划
(2)城市规划与设计
(3)乡村规划与设计
(4)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规划
(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6)城乡规划管理
2.建筑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于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后历年连续招生,从未间断。
2004年建筑学系获得了建筑学一级学科所属全部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7年建筑学专业本科及硕士专业教育评估均获得优秀级,2003年获得“建筑设计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建筑系完成的“营造开放的育人环境,培养创造性建筑学人才”获得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获得此类奖项的建筑学专业尚属首次。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建筑学系注重拓宽专业口径,充分利用学院二级学科方向多样的优势,突出与多个二级学科研究“接口”,促进新的学科增长点。
建筑学系在强调研究生教学培养的学术性和多元化的基础上,注重地域特色、发扬区位优势。
建筑设计等主要学位课程强调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29年来建筑学系长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或大学教授指导我系与国外大学研究生进行联合设计。
每学期都有多次此类专题研究设计。
近年来建筑学系同国内外学术机构和知名学者交流频繁,每周至少有一次国内、外著名建筑师及教授的公开学术讲座。
坚持国际化办学模式。
每年建筑系均派研究生赴境外进行交流或进修。
特色研究方向:
(1)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研究
(2)城乡聚落与传统民居研究
(3)都市环境与建筑研究
(4)智能建筑与新能源建筑
(5)建筑设计方法与创作
(6)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
3.艺术设计系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挂靠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中招收“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0余人。
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申报成功,从2004年起分别在我校两个学院招收“设计艺术学”研究生。
目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有硕士导师12人,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己招收8届近200位硕士研究生,现己有5届100余位硕士研究生毕业,从而成为国家更高层次的艺术设计与研究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设计艺术学科作为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在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其人才培养特色一方面表现在能够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治学严谨的学风与学科交叉的优势;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作为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建设基础及支撑条件,在保持设计艺术学科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开发及个性的培养。
并确立出建设有文理两科特点,以工程学科为基础、设计艺术教育为主线,科学与艺术融合为特色的设计艺术学科建设目标。
同时,在所依托的艺术设计系教学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多个科研机构来推动“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由黄建军教授主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由辛艺峰教授主持)、视觉艺术设计研究室(由华炜教授主持)、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研究室(由白舸副教授主持)、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研究室(由王天扬副教授主持)、数码艺术设计研究室(由蔡新元教授·博士主持)等科研机构,并成立了城市景观设计与数字城市设计研究所。
此外还根据学科发展特色的需要,在学校与学院公布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补充规定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以使我校设计艺术学科的建设能够迈向更高的发展层面。
特色研究方向: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2)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3)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与理论
(4)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5)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6)视觉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4.景观学系(筹)
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专业开办于1960年代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创办人为余树勋先生,是我国最早开办此类专业的院校之一,也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985年本专业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更名为风景园林系,并设立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
先后有黄树业、范勤年、艾定增、冯桂丛、闫林浦、余志熙、华仞秋等知名教授任教。
而后建设部批准成立风景园林研究所,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任第一所所长。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专业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
系:2007年景观学专业获教育部批准,2008年招收本科生;2008年获得景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以及工程景观学博士点授予权。
近30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原风景园林系、规建系(景观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作为全国重要的风景园林教育基地,为全国城市建设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才。
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全国各省市园林部门领导岗位,或成为风景园林、城市规划领域的知名专家。
在城市景观、传统园林、大地景观、历史理论、文化与自然遗产以及工程景观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承担了大量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扩大了本专业及学科点在全国的影响。
特色研究方向:
(1)规划设计及理论研究
(2)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研究
(3)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研究
(4)工程景观技术研究
科学学位招生目录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