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类型之二 物质的分类 [2013·泰安]分类是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分
类要有一定的标准。请按照物质用途、组成两种分类标准,将 下列物质:①甲烷 ②铁 ③碳酸氢铵 ④水 ⑤硫酸 ⑥氢 氧化钠,按要求的顺序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每种物质只能填一 次,只填写序号)
图Z1-1
【答案】 ① ③ ② ④ ⑤ ⑥ 【解析】 甲烷是燃料,碳酸氢铵是化肥,铁属于金属材料。
本品含有的矿物质
偏硅酸H2SiO3 氯离子
钙离子 镁离子
硫酸根离子
钠离子
××公司出品
图Z1-7
[2015·预测]在科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
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Cu2O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⑤Mg2+
(C )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4)简述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形成的原因__空__气__中__的__氧__气__ _和__氮__气__通__过__汽__车__进__气__道__进__入__发__动__机__燃__烧__室__,__在__电__火__花__引__发__下__发__ _生__反__应__生__成__氮__的__氧__化__物__。__(_必__须__说__明__氧__气__和__氮__气__的__来__源__)___。
【解析】 t3℃时,X、Y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确 定,析出晶体的多少无法确定。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
解度有关,在t1℃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Y>X =Z;所以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小关系是:Y>X=Z;升温后,X和Y溶解度变大,都变为不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升温后还是Y>X,Z物质 升温后,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观察t1℃时X、Y的 溶解度和t2℃时Z的溶解度,比较可知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是:Y>X>Z。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PPT精品课件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PPT精品课件

居民膳食指南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深色的蔬菜
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红黄色水果是维生素C和胡 萝卜素的丰富来源。薯类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含丰富蔬菜、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平衡膳食宝塔说明
第三层
第三层为鱼、肉、蛋 类等动物性食物,是 优质蛋白质、脂溶性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 好来源。畜、禽肉每 日的摄取量50--100克, 鱼、虾类每日为50克, 蛋类每日为25--50克。 动物性食物过多,吃 谷类和蔬菜不足,这 对健康不利。
平衡膳食宝塔说明
第三层
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 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 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是 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应当少吃。提倡吃含蛋 白质较高,脂肪较低的 鸡、鱼、兔、牛肉等动 物性食物,适当减少猪 肉的消费比例。
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 之间的质量比 ③书写原则:a.符合客观事实b.遵循质量守 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物质的组成
(11)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符号 区别:①离子符号中电荷数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化合价则表在符号的正上方。 ②离子符号中,电荷数在前,正负号在后;化合
价符号中,化合价数在后,正负号在前。 联系:化合价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正负 例如:Mg2+(离子符号)
不要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油脂的摄入量 高不利于健康。食盐摄入量过多,与高血压发病相关,每 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
饮食健康
居民膳食指南
(七)如饮酒应限量 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他营养素。无节制地饮酒,
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 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会增加患 高血压、中风等危险,对个人健康是有害的。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第1课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第1课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第1课时)课题二轮复习-1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第1课时)复备人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能从组成上给物质分类;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3.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

教学重点1.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进行物质的简单分类;2.能用微粒的观点分析、解释一些常见的变化和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比较教学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过程】复备栏【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构成水的微粒是什么,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你能说出氯化钠的构成吗?2.你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吗,从该过程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3.元素符号、化学式有哪些含义?你能说出Cu含义吗?4.什么是氧化物?你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吗?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物质的组成(1)说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2N 、 H 2 Ca 2+ MgO (归纳)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分别有哪些含义?aR m ±b(2)标出下列物质或原子团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l 、Cl 2、Ca(ClO)2、Ca(ClO 2)2、ClO 2、Ca(ClO 3)2、KClO 4、SO 32-(归纳)在任何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但原子团所显的化合价就是组成其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3)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小李同学了解到胆矾可用于游泳池消毒,化学式为:CuSO 4·5H 2O ,请进行下列计算:胆矾的相对分子质量 ;胆矾中各元素质量比 ; 胆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

请用化学符号填写:(1)氮气 (2)2个钠离子(3)-2价的硫元素 (4) 3个二氧化碳分子 (5)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基本概念复习PPT课件

基本概念复习PPT课件
▪ C.A- 和 B- 的氧化性能力与外界条 件无关 D.B- 的还原能力大于A-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
▪ 要点:电子守恒法;氧化剂得到的电 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 练1、金属 R 与热浓硫酸反应生成 R
的硫酸盐、二氧化硫和水。已知该反 应中作为氧化剂与作为还原剂的两种 物质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3:2 ,则R 在 硫酸盐中化合价是 (+3 )
例题
▪ ①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溶 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 I是- 被:氧2 化I- 成+ CI2lO,- +I2H遇2O碘粉= 变I2 蓝+ C。l-反+应2的OH离- 子方程式
▪ ② 在碘和淀汾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
亚硫酸钠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
因为
是:
I2 I2
+被SSOO3322--+还H原2O成

Cl2 + 2 NaClO2 = 2 ClO2 + 2NaCl
难点
▪ 按要求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既要准确推断产物,又要合理配平,而且是缺项
配平,要用H+、 H2O、 OH-调节方程式的平衡 ▪ 关于反应的酸碱介质环境的确定方法可参照上述离
子方程式缺项配平。或按下法确定: ▪ 氧化剂发生失氧变化时,若为酸性溶液中失去氧则
得1mபைடு நூலகம்l电子
+4
SO2 +
+5
HClO3→
+6
H2SO4
+
+4
CClxlOy2
全国2---10.
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
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复习教学研讨ppt 通用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复习教学研讨ppt 通用

变式训练: 在 25℃时,有PH 为 x的盐酸和 PH为y的NaOH溶液, A、0.1molNaOD 溶于重水形成 1L 溶液,其 PD=13
取V1L该盐酸同该NaOH溶液中和,需V2LnaOH溶液,问: B、将PD=4的DCl的重水溶液,用重水稀释100倍,其POD=6 (1)若x+y=14时,则 V1/V2= (填数值) -1 C、向30ml0.5mol· L NaOD的重水溶液中加入20ml0.5mol· L-1DCl的 ( 2)若x+y=13 时,则 V1/V2= (填数值) 重水溶液 ,所得溶液的 PD=11
实施目标
编写 提纲 课堂 教学
考核目标
目标 检测
案例1: 氧化还原反应 案例2: 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试题分析
考点内容(题型)
试题特点: 近几年试题中出现了溶液的 PH 以字母表示、 弱电解质的电 理解 05上海­-16 离平衡 数字与字母交替出现,已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求混合后 04全国3-9 理解 PH 的情况、题目难度适中。溶液的 PH计算题设条件可千 弱 03全国-13 理解 电 变万化,正向、逆向思维,推理性较强。与生物酸碱平衡 解 强弱电解质的 05全国2-10 理解 相结合或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推理等试题也有出现。 质 比较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与c(OH-)的相对大小。 常温下,中性溶液c(H+) 酸性溶液:c(H+) 碱性溶液:c(H+) c(OH-)= ; ; 。 c(OH-),c(H+)> c(OH-),c(H+)>
( 2)溶液的 PH : 例题:在 313K 时,水的 KW=3.8×10-14,若在313K时,c(H+)=10-7 ① 定义及表达式: 水溶液里 的负对数叫做PH。 -1的溶液( mol·L )

2019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第4讲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课件PPT

2019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第4讲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课件PPT
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已知: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 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A.乙物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种类没有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了
11
2.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 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7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逐渐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后天平 仍平衡。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 Cu+FeSO4。 4.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8
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
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一切 化学变化 ,只针对质量。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各物质”包括气体、固体和液体。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1 )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 2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 化学式 )。 ( 3 )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一切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 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4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
意义
读法(以电解水为例)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

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020山东济南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辨析类题目课件(共26张PPT)

2020山东济南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辨析类题目课件(共26张PPT)

氧化物: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的化合物
碱:一般由金属阳离子+OH构成
【变式训练】 如图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氯原子易形成阳离子 B.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审题方法: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而最外层电子数7易得 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题分析】
请按要求从氮气、二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铁、氢氧化铁、
氯化钠、盐酸 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
横线上: ①可用作制冷剂的单质 N2
②一种可溶性的盐 NaCl
单质:一种元素纯净物
盐:一般金属阳离子(NH4+)+酸根离子构成
③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 CaO ④一种红褐色的碱 Fe(OH)3
2020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辨析类题目
一、题型分析
试题地位----初中化学课程标明确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 性,历年济南市初中化学学考也充分体现出重视双基训练。 属于7:3:1中的7。 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选择题、填空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实验 推理题、综合应用题等。 发展趋势----强调对定义、概念、公式、定律的固定内容进 行考 察,考察方式相对稳定。
审题方法:一般有一些重复的结构单元,式量很大。
【变式训练】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
颗粒物,它们直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
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
(1)微观粒子的特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自身具有能量③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④ 分子之间有间隔⑤相互之间存在作用力 (2)微观粒子的区别与联系: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 子改变原子不变,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离子。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3)微观粒子与物质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O2、N2、Cl2、 H2O、CO2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刚石、石墨、单质硅、金属、稀有气体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NaCl等 3.化合价: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初三基本概念理论复习

初三基本概念理论复习

专题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吸热、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变化: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二者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

( )1、化学变化的本质是A 、发热发光;B 、生成新物质;C 、颜色发生变化;D 、生成新物质( )2、判断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A 、火星四射;B 、有白色固体三氧化二铝生成;C 、放出大量的热;D 、以上都不是( )3、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B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 、蜡烛燃烧,蜡烛融化;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4、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聚沙成塔;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 、铁杵磨成针( )5.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①酒精挥发 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 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⑥电灯发光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④⑤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化合价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 )1、下列表示的不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 、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 、水沸腾变成水蒸汽;C 、酒精能挥发;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阅读短文,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 ),把块状的硫粉碎(属 ),取少量放入燃烧匙内,加热,硫熔化成淡黄色液体(属 ),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 ),说明硫具有可燃性(属 )。

( )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即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H 2用于探空气球C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 )CO 2用于灭火3、⑴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
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 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 式。
三、复习技巧点拨
•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
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
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 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A、①⑤⑦⑧ B、①③⑤⑧ C、①⑥⑦⑧ D、 ③⑤⑥⑦
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用来 表示单质、化合物的宏观组成的。分子、 原子、离子是用来表示物质微观构成的, 解答本题的方法是先对所述各项分别分析 判断,然后得出正确答案。 选项①正确:从宏观上看二氧化碳是由碳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选项②错误:元素是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选项③错误:因为纯净物的分子中不能再 含其他物质的分子。
• 答案:A
例2、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 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图)问:
• ①x的值为_________。 •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
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③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④溴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酸,该酸的名称是________
分析:①由原子呈电中性,即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得出答案:x=35 ②因为元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Br 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应该与Cl即B的化学性质 相似。
选项④错误:纯净物中只能由一种物质组 成,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能由碳和氧气 组成。 选项⑤正确: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物质。 选项⑥错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能说 由原子直接构成。 选项⑦⑧都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当分子说个数时,构成这一分子的原子个 数也要说,当分子个数没有说时,原子个 数也不说。 答案:A。
•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
新物质生成。
• 4、熟悉初中常见物质的俗称,将其俗称的来源
弄懂,并与其学名,化学式及所属类别联系起 来记忆。
5、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原子守 恒、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这个核心。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 程可表示为:
6、主动关心与化学有关的人类面临的 重大社会问题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 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
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 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 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 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 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
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 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 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 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五、中考热身
• (一)选择题
• 1、在一小组的报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
其中错误的是()
• A、镁离子:Mg2+ B、两个氮原子:2N2 • C、五氧化二磷:P2O5 D、氯化钾:KCl • 2、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
相同的一组是()
• A、KMnO4、K2MnO4
• B、NH4Cl、HNO3
二、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
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 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 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 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 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
(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 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 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 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 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 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 较新潮的题型。
• CC、l2、P2OCa5、Cl、2 Ca3(PO4)2
D、
20、点燃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 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
氧化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化 学方程式中你可获得哪些化学信 息: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四、例题精析
• 例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
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 A、Fe
B、N2
C、
CO
D、H+
• 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及物质
的组成,微观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表示一个
分子及分子的构成。元素符号从宏观上表示 一种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原子。对单原子 的单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化学专题辅导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考点剖析
• 1、化学用语 •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
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 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 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 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 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 并能正确书写。
③书写化学式时应该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氢 为+1价,而溴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化合价应 为-1价;再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溴化 氢的化学式应为HBr,或由②中可提示,氯化 氢化学式为HCl,氯与溴的化学性质相似,则 溴化氢应为HBr。 ④由无氧酸的命名规律或HCl的命名可知答案 为氢溴酸。
例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正 确的是:()
2、物质的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 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 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 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 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
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 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①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③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④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 ⑤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⑥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⑦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 成 ⑧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