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复习课件PPT(30页)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复习课件PPT(30页)

三.气体液化的条 件: 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的体积
五.液化放热. 六.判断液化时,一定要弄清是哪里的气体液化 说明: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看到的白气是液体小 液珠
液化的实际应用:
课堂训练
1.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
这些“白气”是(B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D.白烟
2. 关于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沸腾前
沸腾时
温度/℃
认识沸腾曲线:
(1)AB段物质处 于液态,表
B
C
示液体吸热
升温过程。
时间/min
A (2)BC表示液体过程,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B点表示液体达到沸腾温度,但没有开始沸腾,如果 能吸收到热量,液体开始沸腾,如果无法吸收也无 法放出热量,则液体保持这一温度,但不会沸腾, 如果液体此时对外放出热量,则温度下降。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复习课件PPT(共30页)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复习课件PPT(共30页)
10、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
凉爽的感觉,如果
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
温度计的示数
将( C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 无法确定
1.基本概念:
(1)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
(2)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
汽化现象。
(3)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
2.基本规律: (1)液体沸腾时,温度要到达沸点,并且要继续吸收热量。 (2)蒸发可以致冷。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章节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 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米。

2.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 分米=0.1米=10-1米;1 厘米=0.01米=10-2米; 1 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 1 微米=10-6米。

3.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

(答案:可先用小绳测出楼的高度,再用刻度尺测出小绳的长度)(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答案: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曲线的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物理知识点的整理是非常关键的,它有助于巩固和发现自己的不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

光线
直线 箭头
传播路径 传播方向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一条光线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平行光线:
光线是人们用来是表示光的传 播的一种方法. 实际不存在.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影子的形成原因:来自光源物不 透 明
体 的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的物 体后面光照射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
【说明】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光速的应用: 激光测距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激光准直——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排队看齐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日晷
日晷,又称“日 规”,由晷针和 晷面两部分构成, 是我国古代利用 日影测得时刻的 一种计时仪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 太阳投射的影子 来测定并划分时 刻。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日 太阳 食
月球
地球
月 食
地球挡住了太阳原本能照到月球上的光。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活动2:探究小孔成像
观察与思考
1. 你观察到的像与物(烛焰)形状是否相同? 2. “你观察到的现象” 说明了什么规律?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信息快递
实像: 能在光屏上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例7、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若鸢飞于空中, 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所 束,则影与鸢相逆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请问其中的道理 是什么?
例8、在下列横线上填“正”“倒”“缩小” “等 大”或“放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

4、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0和100℃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7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1、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4、 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5、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6、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7、 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2)在熔化过程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3.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晶体非晶体8、8、熔化需要持续加热,所以吸热,凝固需要降温,是放热。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①概念: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第三章物态变化(完整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完整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并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物质,如水银、染成红色的煤油、酒精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所用单位的符号。

长刻度线旁标着数字,两个长刻度线之间还有短刻度线,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温度叫它的分度值。

(3)常用温度计的分类①液体温度计:根据测温物质的不同分为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②固体温度计如根据不同金属连接时的温差现象制成的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温度下电路导电性不同制成的电子体温计,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利用不同金属膨胀率不同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等。

③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

知识点(二)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注:0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3、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在书写摄氏温度时,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的前面加“﹣”号,如﹣10 ℃,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 ℃,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

注: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

理论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是绝对零点温度-273.15℃,热力学温标将-273.15℃定义为0K,分度方法与摄氏温标相同,表达式为T=t+273.15℃,使用热力学温标时冰水混合物温度为273.15K。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四章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四章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仰小府大)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6种)物态:物质的状态:固、液、气变化条件:温度变化二.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3.熔化图象:4.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5.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6晶体熔化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

(2)不断吸热。

8.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9非晶体熔化特点:不断吸热,温度升高三.凝固1.定义:物质从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汽化吸热1.常见的汽化现象:蒸发和沸腾定义:蒸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叫蒸发。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①蒸发A、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B、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C、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腾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C、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D、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①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②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③作用:液化放热。

二、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对液化的理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蒸发、沸腾异同比较表项目蒸发沸腾不同点1、任何温度下;2、缓慢的;3、只在液体表面;4、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温度上升。

1、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2、剧烈的;3、在液体表面和内部;4、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变。

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热。

水的沸腾水在沸腾前水在沸腾后气泡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温度逐渐升高保持不变声音大小四、知识拓展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之后,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相当于热的“搬运工”,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向当地的温度。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2•肇庆)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下列说法: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液体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液体的沸点与气体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压强越小,液体沸点越低,减小压强液体沸点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①蒸发A、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B、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C、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腾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C、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D、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①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②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③作用:液化放热。

二、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对液化的理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蒸发、沸腾异同比较表项目蒸发沸腾不同点1、任何温度下;2、缓慢的;3、只在液体表面;4、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温度上升。

1、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2、剧烈的;3、在液体表面和内部;4、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变。

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热。

水的沸腾水在沸腾前水在沸腾后气泡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温度逐渐升高保持不变声音大小四、知识拓展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之后,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相当于热的“搬运工”,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向当地的温度。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2•肇庆)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下列说法: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液体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液体的沸点与气体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压强越小,液体沸点越低,减小压强液体沸点降低。

则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水不能继续吸收热量;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气体压强变大,水的沸点升高,水不能继续吸热,水将停止沸腾,故①错误,②正确;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气体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水继续沸腾,故③正确,④错误;故C正确;故选C。

2、(2012•岳阳)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液化 B.液化汽化 C.熔化液化 D.汽化液化解析:(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本题中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

故选D。

3、(2012•岳阳)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解析: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本题中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平原上的要低;又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水的沸点低于100℃,在这些地方用普通锅煮饭,往往不熟。

故选D。

4、(2012•宜昌)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A.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升华吸热D.液化放热解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方式,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本题中人上岸后,人体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人身上的水蒸发需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于是人会感觉冷。

故选B。

5、(2012•徐州)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本题中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是因为菜中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发生了汽化。

因为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故选D。

6、(2012•十堰)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天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解析:(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

(2)六种物体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A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放热.不合题意;B 、水变干是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不合题意;C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放热.符合题意;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放热,不合题意; 故选C 。

7、(2012•沈阳)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 .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 .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 .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解析: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

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选D 。

8、(2012•三明)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解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本题中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即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故A、B、C不合题意,D合题意。

故选D。

9、(2012•宿迁)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升高。

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②(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水蒸气液化放热。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1)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需要给烧杯加盖。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加纸盖减少加热时间,会使杯内气压升高,使水的沸点升高。

(2)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水蒸气也可以液化,也会放热。

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沸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

故答案为:升高;②;水蒸气液化放热。

10、(2012•南宁)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A图.(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8℃.(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解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到水面消失。

(2)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注意分度值;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本题中(1)从图中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当时的温度为96℃.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

(2)从图象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沸点为98℃。

(3)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1)96;A;(2)98;(3)吸收;不变;(4)液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