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合集下载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腹 部 手 术 后 并 发 粘 连 性 肠 梗 阻 的 临 床 观 察 与 护 理
徐 影 王 玉 伟
穆棱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黑龙江 穆棱 17 0 ) 5 5 0
【 关键词 】 腹部手术 ; 粘连性肠梗阻 ; 临床观察 ; 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 系指肠 或其他组织 粘连致肠 管成角或腹 腔内
间, 发展 过 程 。
3 9℃ ~ 2℃的温水足浴 2~ 间提 前 , 减轻腹胀 _ ; 3 术 后第 3天可采 取开 2 ()
塞 露 刺 激 肛 门 , 促 进 肛 门 排 气 , 防 粘 连 性 肠 粳 阻 的 发 生 ; 以 预 ( ) 复期 患 者 要 多运 动 , 进 食 高 热 量 , 含 纤 维 素 的 食 物 , 4康 多 富 以
最短 在 5d 最长可在 术后 4 , 0年 , 多数 在术后
最大 7 8岁 , 最小 4个月 。
13 发生年龄 . 2 病情观察
目前 , 大多数学者 认为 粘连性 肠粳 阻首先 应选 择非 手术 治 疗, 术后早期粘连 性肠粳 阻在 短时 间内观察 是否 肠绞窄 比较 困 难, 由于术后出观的肠麻痹 , 炎症水肿等诸多 因素的干扰 , 非手术 治疗过程 中又存在发 生肠 绞窄 的危 险性。因此 , 病情 观察 十分
参考 文献 [] 1 熊云 新 . 科 护 理 学 . 2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0 5 外 第 北 人 20 :
是阳明经诊穴 、 天枢穴乃是大气所汇之处 , 故选择穴位 双侧 天枢、 足三里进行针灸 , 强刺激 , 留针 2 i, 0m n 每分钟捻转 1 。然后取 次
梗阻 、 穿孔 、 破裂者 , 术后更容易引起粘连性肠梗 阻。 12 发 生时 间 .

手术后肠梗阻护理措施

手术后肠梗阻护理措施

一、引言手术后肠梗阻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产生较大影响。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手术后肠梗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手术后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二、术后肠梗阻的护理原则1. 早期发现: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肠梗阻症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 综合治疗:针对肠梗阻的原因,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3.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4.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促进肠功能恢复。

5. 生活护理: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加强患者日常生活照顾,预防并发症。

三、术后肠梗阻的护理措施1. 观察病情(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等情况。

(2)定期检查腹部体征,如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等。

(3)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等指标,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2. 药物治疗(1)禁食:术后肠梗阻患者应暂时禁食,减轻肠道负担。

(2)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管,将肠道内的气体、液体排出,减轻腹胀。

(3)抗生素:预防感染,如使用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

(4)促进肠蠕动药物:如山莨菪碱、多潘立酮等,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梗阻症状。

3. 物理治疗(1)腹部按摩: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梗阻症状。

(2)低频电疗:使用低频电疗仪器,刺激肠道蠕动,缓解肠梗阻症状。

4. 饮食护理(1)禁食期间,给予患者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禁食期间,定期监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调整补液方案。

(3)肠蠕动恢复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再过渡至半流质、普通饮食。

5. 生活护理(1)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减轻腹部压力。

(2)加强患者日常生活照顾,如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等。

(3)指导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6. 心理护理(1)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临床 护理 ・
2 25第卷 1 0 年月 2第O 1 期
腹部术 后粘连性 肠梗 阻的观察及护理
赫 怡心 赫 惠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吉林省通化市中医院, . 吉林通化 14 0 ; . 3 0 1 2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 吉林 通化 14 0 30 1
【 要】 摘 目的 探讨 腹部术后粘 连性肠梗 阻的临床观察 及护理体会 。方法 笔者 所在 医院收治的腹部术后 粘连性肠梗 阻患
【 键 词 ] 连 性 肠 梗 阻 ; 部 术 后 ; 理 关 粘 腹 护
【 中图分 类号 】 4 3 R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 5 0 1 2 1 1 — 6 - 2 2 9 — 6 6( 0 2) 0 1 4 0 理 状态进行治疗 l l I 。 1 42 一般 护理 .. 禁 食 水 并 给予 持续 的 胃肠减 压 , 同时 观察 积极 纠 正患 者 的水 电解 质紊 乱 、 正 酸 纠
化 的服 务 , 应耐 心 的做思想 工作 , 为患 者 以及家 属详 细讲 解疾
病 的发生机 制 与防治 方法 , 导患 者正 确认 识疾病 , 指 并用 精心
困难 , 表示 食 管 已被 肿瘤 侵 犯 或 压迫 ;如肿 瘤 同侧 的上 眼 则
睑下 垂 , 并伴 有 眼 球 内 陷 、 孑 缩 小 的症 状 , 表 示 发 生 了 瞳 L 则 Hon r r e 综合 征 ;如 出现 头 颈 部 和 上 肢 水肿 , 且 伴 有 头 痛 、 并 眩晕 、 前 部 淤 血 和静 脉 曲 张症 状 , 胸 则表 示 上 腔 静 脉 压迫 综 合征 的 发生 。
此 , 理人员需要 在术后 的护理过 程 中向患者耐 心的讲解治 疗 护

腹部手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腹部手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例 , 肠癌 3 结 8例 , 套 叠 1 肠 2例 , 破 裂 3 脾 O例 , 粘 连 松 解 术 肠
3 5例 , 尾 手 术 3 阑 5例 。 12 方 法 . 本组患 者术后均 采用常规护 理方法 , 括禁食 、 包
13 观 察 项 目 观 察 其 显 性 粘 连 即 出 现 阳 性 症 状 、 征 及 x . 体

25 0 8・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r ora o t rt rd i a C i s n s r Mei n 00Jn 9 1) oenJunl fne a dTaio l hn eadWe en dc e 1 u ,1 (6 I g e tn e t i 2
好 的 开 塞 露 2 L插 入 肛 门 , 入 直 肠 后 保 留 5~1 n 0m 挤 0mi。
12 6 服 用 中药 ..
根 据 病 情 应 用 我 院 自制 肠 功 能 恢 复 汤 剂 。
组方 : 大 黄 8 、 壳 1 、 朴 1 、 楝 子 1 、 菔 子 l 生 枳 g 0g厚 0g川 2g莱 5 20 0 4年 1 O月一 2 0 0 9年 l 0月 , 院 普 外 科 我 g陈 皮 1 、 、 0g 元胡 1 、 公 英 1 、 2g蒲 0g 白术 l 、 麻 仁 1 、 0g火 2g党
线 表 现 。症 状 : 常 出现 游 走 性 腹 痛 、 经 腹胀 、 心 呕 吐 、 门停 恶 肛
补 液 、 置 胃肠 减 压 , 正 水 电 解 质 、 碱 失 衡 , 用 抗 生 素 加 放 纠 酸 应
止 排 便 排 气 。体 征 : 部 隆 起 , 见肠 型及 胃肠 蠕 动 波 、 痛 、 腹 可 压 听诊 高 度 鼓 音 , 鸣 音 亢 进 或 消 失 、 肠 x线 腹 透 有 多 个 液 平 面 。 将 出现 上 述 阳性 症 状 体 征 者 视 为 梗 阻 , 不 适 者 视 为无 显 性 无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腹部手 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 阻是手术 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 。
有资料报道 ,腹部外科手术后约 9 %有粘连 ,0 0 4 %以上会发生粘
连性肠梗阻。 我院 2 0 0 5年 1 ~20 月 0 7年 6 月共收治腹部手术后 发生粘连性肠梗 阻 4 9例 , 因此 , 我们认 为手 术后发生粘 连性肠 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很重要 , 现报道如下 。
裂, 术后更易引起粘连.肠梗阻 。 I 生 3 病情观 察 , 2
补液 , 纠正水 、 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 有效抗生素抗炎治疗 , 密 切观察体 温变化 , 如体温超过 3. ̄ 伴有腹痛 、 8 C, 5 腹肌紧张 、 白细
( 下转第 2 1 ) 2页
目前 大多数 学者认 为粘连性 肠梗 阻首先 应选 用非手 术治
全部治愈 。结论 术后要加强病情观察 , 采取心理护理 , 有效 胃肠 减压 , 补液 , 纠正水 、 电解质及 酸碱失衡 , 抗炎治疗 , 中药治 疗及进行术后早期活动等方法能使肠蠕动尽早恢复 , 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 【 关键词】腹部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 临床观察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43 R 7. 6
2 6 中国 现 代 医 生 C N 1 HIAMOD R OC OR E ND T
维普资讯
20 年 6 08 月第 4 卷第 1 期 6 8

临床 护 理 ・
1 , 次 以后可 1 2 ~ h观察 1次。皮瓣成活 关键在 于 良好 的血 液供 给[ 因此观察皮瓣 的色泽及毛细血管充盈 反应 , 般皮瓣颜色要 3 1 , 一 经过苍 白一暗红一 淡红色这一演变过程 。皮瓣供血不足 时 , 皮瓣 颜 色苍 白, 毛细血管充 盈迟缓 ; 瓣静脉 回流不 畅时 , 皮 皮瓣 呈紫 红色或紫黑色。 皮瓣 若肿胀 , 可用 3 %浓盐水湿敷。 术后要注意血

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

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护理

耳垂到 鼻尖再至剑突部 , 再加 1 5m, 0 1c 即发际到脐的长度[ 此时 4 1 ,
胃管 头 端插 至 胃幽 门窦 区 。 插 入 过深 , 胃管在 胃内可 盘 绕 , 若 则 过
浅则 胃管头端接触不 到 胃液 , 两者均会影 响减压的效果 。 本组在
护 理 过 程 中注 意 保 持 胃肠 减 压 的通 畅 , 常 挤 压 胃管 , 止 引 流 经 防 管堵 塞 、 曲 、 叠 、 落 并 严 密 观察 记 录 引 流 物 的 量 、 状 、 色 扭 折 脱 性 颜 以及 有 无 气 体 引 出 。 组 有 1例 患 者 引 流 出 的 胃液 黏 稠 , 流 出 本 l 引 还 未 消 化 完 全 的食 物 , 成 引 流 不 畅 。 时 可 用 09 造 此 .%生 理 盐 水 lO l 射 器 冲洗 胃管 , 可 调 整 胃 管 , 保 持 引 流 通 畅 。 组 经 Om注 亦 使 本 胃肠 减压 术 后 有 17 患 者 对 治疗 效 果 较 为 满 意 , 胀 、 痛 症 状 3例 腹 腹 减 轻 。9 患者 效 果 欠 理 想 。 1例 引流 液 的 观 察 : 梗 阻患 者 在 行 胃肠 肠 减 压 术 期 间 应 密 切 观 察 引 流 液 的 量 、 色 、 状 , 持 引 流 的 通 颜 性 保
1 结 果 . 2
畅, 并做好记Βιβλιοθήκη 和交 班。 应及时倾倒负压器 中的 胃内引出物 , 防止
返 流 , 使 其 处 于 较 为 恒 定 的 负压 状 态 , 并 以保 持 胃肠 减 压 有 效 的 进 行 。 持 续 引 流 出 血性 液 体 , 如 提示 有 胃肠 道 出 血 , 及 时 告 知 医 要 生 处 理 , 观 察 患 者 血 压 、 搏 及 全 身 情 况 , 止 休 克 发 生 。 察 并 脉 防 观 胃液 引 流量 , 断 引 流量 是 否 过 多 而影 响 水 电解 质 平 衡 。 判 23 肛 门低 压灌 肠 _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什么是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在腹腔内形成了粘连组织,导致肠道的弯曲、扭曲或阻塞。

这种情况会阻碍肠道内食物和液体的正常通过,引起肠道功能失调,进而导致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常见于腹腔手术后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多次手术或术后有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

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1. 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对于患有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首先评估其病情和症状。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腹部是否出现胀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以及排便和排气是否受阻。

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口渴程度、呕吐情况、体重变化等。

2. 给予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患者在粘连性肠梗阻期间常常会出现呕吐和腹胀等症状,导致体液和营养的丧失。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

这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液体来实现。

在口服液体方面,可以选择低渗的液体,如等张盐水或葡萄糖盐水,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营养支持方面,可以选择低渗蛋白质饮食或肠外营养。

3. 有效管理疼痛粘连性肠梗阻通常会导致剧烈的腹部疼痛。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提供舒适的体位,例如侧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压力。

•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以缓解疼痛。

但在给予药物治疗时应注意患者是否有胃肠道出血或胃肠穿孔等并发症。

•提供心理支持和娱乐活动,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4. 协助排气和排便粘连性肠梗阻会导致排气和排便受阻,因此,协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排气和排便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帮助患者排气和排便的方法:•进行腹部按摩,激活肠道蠕动,促进排气和排便。

•提供高纤维饮食,如水果、蔬菜和谷物,以促进肠道蠕动。

•鼓励患者早起活动,如散步或轻度运动,以促进肠道蠕动。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肠道刺激剂或灌肠来帮助患者排气和排便。

5.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患者接受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观察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与稳定性。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摘要】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在护理方面,术后床旁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监测患者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适当饮食护理能够减少肠道不适,定期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加强身体功能恢复。

避免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和定期复查和随访也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措施。

在加强患者宣教、严格遵循医嘱以及多维度防范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综合多种护理方法,才能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关键词】关键词: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方法、床旁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不良习惯、复查随访、患者宣教、医嘱、多维度防范。

1. 引言1.1 概述在腹部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这是因为手术会导致腹腔内的组织和器官发生粘连,造成肠道功能障碍。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护理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术后床旁护理、适当饮食护理、定期康复训练、避免生活上的不良习惯以及定期复查和随访。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希望能为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 正文2.1 术后床旁护理术后床旁护理是防止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手术后的床旁护理中,护士应重点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和报告。

要保持患者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术后切口裂开或感染。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在术后床旁护理中,护士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情绪支持和心理抚慰,帮助他们缓解手术后的焦虑和恐惧。

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防止感染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

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肠狭窄的情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特殊的护理。

结果86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给予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占69.77%;其余26例患者均采用再次的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后,24例患者痊愈出院,占27.91%,2例患者发生死亡,占2.33%。

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并可以确定非手术治疗及再次手术的时机。

标签: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术后;护理
腹部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术后约有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而其中有超过40%的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约占所有类型的肠梗阻的30%。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进行特殊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8~71岁,平均(47.8±7.6)岁;腹部手术类型:41例患者为肠切除吻合术后,占47.67%,15例患者为阑尾切除术后,占17.44%,13例患者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占15.12%,9例患者为妇科手术术后,占10.47%,5例患者为外伤脾切除术后,占5.81%,3例患者为胆道手术,占3.49%。

梗阻发生时间为:37例患者为4天后,占43.02%,23例患者为1个月后,占26.74%,11例患者为1年后,占12.79%,8例患者为5年后,占9.30%,5例患者为10年后,5.81%,2例患者为20年后。

1.2?梗阻的原因
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炎症渗出、局部的水肿、腹腔内黏膜组织的创伤、组织细胞的缺血、局部的炎症刺激、腹腔内化疗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当患者术前伴有肠梗阻、肠穿孔以及肠破裂时,手术治疗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更高。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術治疗,给予患者持续胃肠减压,常规禁食水、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联合应用抗生素及胃肠外营养。

如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肠狭窄的情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选择手术时机需要在护理过程中严密的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

1.4?护理
1.4.1?心理护理?腹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因为担心再次进行手术而产生恐惧及焦虑等负面的心理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治疗的各种相关知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1]。

1.4.2?一般护理?禁食水并给予持续的胃肠减压,同时观察胃管内的液体性质,如发现液体呈血性,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1.4.3?综合性护理?积极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同时给予
患者全身抗感染治疗。

当患者突然体温升高,同时伴有腹壁肌紧张时,应考虑肠梗阻的发生。

1.4.4?针灸与按摩?采用针刺足三里、天枢等穴,同时按摩患者的大杼穴及白环俞等穴,可以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

减少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2]。

1.4.5?中药治疗?术后可以给予患者大承气汤灌肠,以促进肠管的收缩和肠道蠕动,从而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2?结果
86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给予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占69.77%;其余26例患者均采用再次的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后,24例患者痊愈出院,占27.91%,2例患者发生死亡,占2.33%。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3]。

严重时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治疗。

对于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以确定最佳的手术时机。

(1)腹部术后3~4 d肠蠕动会逐渐恢复正常,在此之前,患者会出现腹胀的情况。

如果术后4~5 d,患者仍未出现肛门排气的情况,并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则应考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2)如果患者经过持续胃肠减压及全身抗感染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仍未好转,并且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腹痛、压痛、血压下降、心律加快、腹穿抽出血性液体等急腹症的症状,应做好急诊开腹手术治疗的准备。

因此,对腹部术后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可以及时的对粘连性肠梗阻做出诊断,以决定患者是持续的非手术治疗,还是进行再次的开腹手术治疗[4]。

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措施[5]主要有:术后尽早开始各种适应性的运动,包括主被动的变换体位,并让患者尽早的下床活动;术后每日用温水泡脚,通过刺激足底反射区,可以有效的促进肠道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强肠道的蠕动力,促进肛门尽早
的排气;术后可以采用药物刺激患者的肛门,以促进肛门排气的发生,达到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6]。

本组研究可见,通过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给予特殊的护理,可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

综上所述,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并可以确定非手术治疗及再次手术的时机。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粘连性肠梗阻63例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4):147.
[2]王发玉,郑伟清.芒硝敷肚脐和腹部按摩在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0,16(2):114.
[3] 杨淑娟.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7):126.
[4] 靖伟,姜永政.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12):127-128.
[5] 张霞.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1,17(3):41-42.
[6] 杨淑敏,陈启凤.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下旬刊),2008,6(15):13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