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养护管理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但是,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的不完善问题逐渐显现,给城市绿化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构建美丽乡村和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制定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迫在眉睫。
一、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意义城市道路绿化养护是指对城市道路以及周围的植被和绿化环境进行维护和管理的过程。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为城市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其次,城市道路绿化养护还能够减少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健康状况。
最后,它还能够促进城市生态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和物种多样性。
二、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的内容1、绿化设计标准。
根据不同的地理区位、气候等因素,制定不同的绿化设计标准。
绿化设计标准包括绿化种植植被的选择、种植密度、绿化采用的技术和设施等。
同时,要考虑到水源保护、园林废弃物的处理等环保因素,确保城市道路绿化的可持续性。
2、绿化养护标准。
根据不同的绿化植被和绿化设施,制定不同的绿化养护标准。
绿化养护标准包括绿化植被和绿化设施的养护周期、养护方法和养护标准。
同时,还应制定绿色养护标准,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养护方法和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3、绿化维护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活动,保证绿化环境的优美。
绿化维护标准包括垃圾清理、杂草清理、灌溉、修剪等,确保绿化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同时,还应该制定河道和湖泊保护标准,避免排污等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
三、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标准的实施1、加强绿化设施建设。
作为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绿化设施建设需要得到更多的投入和资源支持。
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制定完善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引入先进的绿化设施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水平。
2、加强绿化养护管理。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要实现全面、规范、精细化,采用科学化和信息化手段,增加养护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保证绿化养护活动的有序开展。
城市道路养护概述

城市道路养护概述城市道路养护是建设节约型城市交通行业的必然需要,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保障,道路建设发展得越迅猛,养护管理任务就越繁重。
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工作,可使道路路网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道路设施的功能,从而减少对道路的投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
1.城市道路养护的特点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路养护主要是对正常使用的道路进行维护,对出现问题的道路进行修复,使道路保持良好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道路养护对于道路的正常使用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道路的设计标准、建设质量、运营方式决定了其养护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养护作业的强制性。
城市道路在城市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对城市道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二是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城市道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
三是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城市道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要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四是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城市道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
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配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
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2.城市道路养护的分类城市道路的养护工作一般可按以下三种情况分类:一是按地位和功能分类。
城市道路按照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
支路包含城市封闭式住宅区外部用于公共服务的街坊路。
二是按道路单元分类。
道路每两个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路段应作为一个单元,交叉口本身宜作为一个单元;当两个相邻交叉口之间的路段大于500 m时,每200 m至500 m作为一个单元,不足200 m的单独作为一个单元。
城市道路存在问题及施工养护管理

城市道路存在问题及施工养护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问题也愈发凸显。
城市道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路面破损、交通拥堵、施工养护管理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加强城市道路施工养护管理势在必行。
一、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1. 路面破损严重城市道路日常车流量大,长时间的使用使得路面出现了各种破损,如裂缝、坑洞、塌陷等,给行车带来了安全隐患。
2. 交通拥堵由于城市道路设计不合理、施工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出行的一大难题,不仅影响市民的出行效率,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的增多。
3. 施工养护管理不到位城市道路的施工养护管理不到位常常会出现的问题有:施工进度缓慢、责任划分不清、项目资金不足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二、解决城市道路存在问题的措施1. 加强道路维护加强对城市道路的定期维护,包括修补路面损坏、清理排水设施、修复路灯等,保障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
2. 提升交通管理水平采用科技手段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建设智能交通系统,优化道路交通流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 改善道路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注重道路的设计,合理规划道路宽度、弯道设计、交通信号灯设置等,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通行安全。
4. 加强施工养护管理加强对城市道路施工养护的管理,规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进度,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
5. 加强环境保护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三、城市道路施工养护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市民出行安全和舒适度加强城市道路施工养护管理,可以减少路面损坏,提高道路的通行安全性和舒适度。
2. 促进城市交通发展完善城市道路施工养护管理,可以提高城市的出行效率,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
3.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道路是城市的窗口,道路的规划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加强施工养护管理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道路养护和管理制度

道路养护和管理制度一、道路养护的意义道路是城乡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
良好的道路设施不仅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道路养护工作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维护道路设施。
道路设施是公共财产,需要得到良好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2.保障交通安全。
道路养护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提高交通效率。
道路养护可以保持道路设施的完好,减少维修次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缩短行车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4.促进经济发展。
道路是城乡交通的重要通道,良好的道路设施可以促进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道路养护的目的和原则道路养护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道路设施,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而道路养护工作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及时性。
对道路设施的损坏和问题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预防性。
预防胜于治疗,要在道路设施发生问题前就进行预防性维护,避免因为问题的发生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综合性。
道路养护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同时考虑到各种因素,如道路的材料、结构、环境等,综合施策,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4.科学性。
道路养护工作要遵循科学规律,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护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
5.经济性。
道路养护工作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三、道路养护工作内容道路养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修复。
路面是道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路面的损坏和裂缝要及时进行修复,以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
2.路基维护。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路基的稳定性,避免塌方和滑坡等安全问题。
3.桥梁和涵洞维护。
桥梁和涵洞是道路的重要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一、道路养护概述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是指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工作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
二、道路养护原则1.安全原则:养护工作必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人员和设备的伤害。
2.经济原则:充分考虑养护投入和施工成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3.环保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资源利用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三、道路养护项目分类1.路面养护:包括路面修复、路面铺装、路面标线等。
2.路基养护:包括路基加固、路基排水等。
3.交通设施养护: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等设施的检修和维护。
四、道路养护技术规范1.路面养护技术规范①路面修复:根据不同程度的路面损坏,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包括局部修补、部分重铺等。
②路面铺装:选择适当的路面材料和施工方法,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耐久性和安全性。
③路面标线:按照交通管理要求,使用高质量的涂料进行标线施工,保证标线的清晰度和持久性。
2.路基养护技术规范①路基加固:根据路基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包括加土加压、土壤改良等。
②路基排水: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路基排水的通畅和效果。
3.交通设施养护技术规范①交通信号灯:定期检查交通信号灯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灯泡和维修故障。
②交通标识:保持交通标识的清晰度和可读性,定期检查标识的完好度,及时更换损坏的标识。
五、道路养护施工管理1.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确定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
2.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3.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4.环境保护: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做好施工区域的清理工作。
六、道路养护质量验收1.路面养护质量验收:包括路面平整度、坡度和标线的质量验收。
2.路基养护质量验收:包括路基均匀度、排水效果和加固效果的验收。
3.交通设施养护质量验收:包括交通信号灯的亮度和工作状态,交通标识的清晰度和完好度的验收。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要点总结范本(二篇)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要点总结范本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美化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养护管理。
以下是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要点总结:一、规划阶段的养护管理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合理规划道路绿化的布局。
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树种的生长习性,避免因树木过高或根系过大对交通设施、市政设施造成损害。
还应考虑到道路行车安全的问题,避免视线受阻。
此外,还需要考虑道路的排水系统,避免因绿化造成雨水积水。
二、植树养树的养护管理在植树养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树种的选择: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的树种。
同时要避免选择对空气污染、噪音和尘土不敏感的树种。
2. 栽植技术:树木的栽植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树木的生长和稳定。
对于土质较差的地方,应采取适当的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3. 浇水养护:新栽植的树木需要进行适当的浇水养护。
浇水不宜过多或过少,要根据树木的需水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要注意避免积水,避免树木根部腐烂。
4. 施肥养护:及时施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
施肥量和次数应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合理调整。
5. 防虫害养护:树木容易受到各种虫害的侵袭,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因虫害引起树木的凋落和死亡。
三、修剪和整形的养护管理对于城市道路绿化的树木,需要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整形工作,以保持树木的健康和美观。
具体要点包括:1. 移除死枝和病枝:死枝和病枝会对树木的生长和稳定造成影响,需要及时移除,防止其对路面交通和行人的危害。
2. 控制树木高度:根据道路绿化的需要,及时修剪树冠,控制树木的高度,避免枝叶过于茂盛影响行车视线。
3. 整形树冠:对于树冠不均匀或不规则的树木,可以进行整形修剪,使其形状匀称,美观。
道路绿化养护方案范文(6篇)

道路绿化养护方案范文____年度道路绿化养护计划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道路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道路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减少汽车尾气等多重效益。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道路绿化养护计划至关重要。
二、养护目标1. 美化城市环境:通过道路绿化,构建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增强市民的幸福感。
2. 改善空气质量:通过大量种植绿植,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城市空气。
3. 降低噪音:利用高大的乔木结合降噪设施,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4. 减少车辆尾气:通过绿化手段,降低道路中车辆尾气的浓度,改善环境质量。
5.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精心的绿化养护,展示城市的魅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三、养护措施1. 科学规划:依据道路特性与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绿化规划。
选择既美观又适应环境的树种,考虑生长速度、抗逆性、耐污染等因素。
2. 合理布局: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地,确保绿化带与人行道、车道的适当隔离,防止树木根系破坏道路设施。
根据道路宽度和绿地规模,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
3. 种植管理:选择健康苗木,适时种植,做好浇水和施肥工作。
定期修剪树木,保持美观树形,及时处理病虫害,保持绿地整洁。
4. 绿化设施:根据绿化需求,设置适当的公共设施,如路灯、垃圾箱、座椅等,以提升道路美观度和便利性。
5. 绿道建设:在主次干道之间构建绿道,连接两侧绿地,形成生态走廊。
绿道可提供休闲和运动空间,增加城市绿色空间。
6. 定期检查:建立长期的养护机制,定期对道路绿化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绿化问题。
四、实施步骤1. 制定绿化规划:参照城市发展规划,制定道路绿化规划,明确绿化重点区域和项目。
2. 选择适宜树种:根据绿化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考虑其生长特性、抗逆性和耐污染能力。
3. 种植与养护:按照规划进行种植工作,同时做好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措施。
4. 检查与维护:定期对道路绿化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保证绿化效果。
城市道路养护规章制度

城市道路养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和畅通,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保护环境卫生,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城市道路养护规章制度适用于城市内各类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包括道路的维修、清洁、清障等。
第三条道路养护工作应当按照实事求是、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分类治理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道路养护工作应当遵循“先预防,再维修”的原则,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第五条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养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六条市政部门应当建立道路养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道路养护工作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第七条市政部门应当建立道路养护责任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第八条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养护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工作技能和责任意识。
第二章道路养护管理第一条市政部门应当制定道路养护管理计划,做好道路养护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
第二条市政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道路病害和安全隐患。
第三条市政部门应当建立道路维护档案,记录道路的维护情况和维修记录。
第四条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养护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道路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条市政部门应当建立道路养护信访制度,受理市民对道路维护问题的投诉和建议。
第六条市政部门应当建立道路养护奖惩制度,对道路养护单位和人员根据其工作表现进行奖惩。
第七条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道路施工和养护材料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
第三章道路养护工作第一条道路养护工作包括道路表面修复、路灯维护、雨污分流管理、树木修剪、绿化养护等。
第二条市政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清洗、清扫、除草,确保道路的清洁和整洁。
第三条市政部门应当定期维修和更新城市道路的路灯、绿化设施,保证道路的亮度和美观。
第四条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防止道路积水和结冰。
第五条市政部门应当定期修剪树木,防止树木倒塌引发安全事故。
第六条市政部门应当建立雨水和污水分流管理制度,防止雨水倒灌和污水外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规范公式得 48h 龄期混凝土试件抗弯拉弹性模量为 0.906×10³MPa。 72h 龄期混凝土试件抗弯拉弹性模量为 2.093×10³MPa。
34
水泥稳定碎石
图2.1 早龄期水泥稳定基层对路面性能影响 (W. Spencer Guthrie等(2005)) 由图2.1可知,水泥稳定碎石龄期4小时,路面有30%不能满足要求;水泥稳定 碎石龄期20小时,路面只有10%不能满足要求。说明早龄期水泥稳定碎石能够在路 面中予以应用。
0.610
7.15
174.4
32559
0.782
7.05
171.2
29913
0.729
7.13
178.3
29788
0.698
7.02
163.7
28955
0.739
7.23
174.6
29922
0.716
平均值 0.035 0.136 0.280 0.707 0.718
37
0.8
0.6
间接抗拉强度( MPa)
10 2785
不同温度下的回弹模量
15
20
2135
1890
试验加载及变形
30 1155
抗压回弹模量( MPa)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0
5
10
15
20 3025
30
温度( ℃)
劈裂试验加载
裂纹扩展
表 不同温度下的劈裂抗拉强度
温度(℃)
0
10
15
20
30
间接抗拉强
3.68 2.77
15.00
15 小时
6.21
1天
15.10
16 小时
7.17
2天
18.70
17 小时
9.43
3天
21.46
18 小时
10.43
7天
26.48
19 小时
12.60
28 天
42.20
20 小时
14.00
图2.6 C40不同龄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33
➢四点弯曲试验
试件 极限荷载 F(KN) 抗弯拉强度(MPa)
10
常见病害——路面问题
11
常见病害——新老接缝问题
12
常见病害——人行道松动问题
13
标准制定
•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 《杭州市城市道路管理养护技术要求(试行)》杭城
管〔2011〕37号 • 《城市道路养护规范》DB-
14
道路分类(背街小巷)
• 浙江省城市道路管理办法(2002)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建成区、建制镇和独立 工业区范围内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街坊路等道路设施和桥梁设施。
表 2.10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实验结果
24h
48h
1.38
9.42
0.184
1.256
试件 48h 72h
表 2.11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终荷载 F0.5(kN) 初荷载 F0(kN) △0.5(mm)
4.71
1
0.310
5.15
1
0.587
72h 10.30 1.373
△0(mm) 0.467 0.663
39
抗压回弹模量(MPa)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E=125.03+21.33h R2=0.996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8
龄期(h)
图2.4 不同龄期下抗压回弹模量
从图2.4中可以看出,随着龄期的增长,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逐 渐增加,由6h的216MPa增长到72h的1656MPa,增加了7.67倍。
28
大粒径沥青碎石
6000
5000 4000 3000
Model
Polynomi
Adj. R-Squa 0.99807
Value
Standard Err
B
Intercept 3417.857 44.16651
B
B1
-144.4166
3.92974
B
B2
1.54167
0.09015
E/MPa
2000
• 大修工程——以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进行局部改 善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其工程量宜大于 8000或含基础施工的工程宜大于5000平方米。
16
保养小修
• 部标——其工程量不宜大于400 ㎡ 。 • 杭州——维修面积为单处小于10㎡,或一个道
路单元内小于400㎡,或占道路面积3%以下。 • 宁波——对路面轻微损坏的每一点不大于10 ㎡
试件回弹模量按下式计算:
Ec ph / l
式中: Ec ——抗压回弹模量(MPa); p ——单位压力(MPa); h ——试件高度(mm); l ——试件回弹变形(mm)。
图2.3 回弹模量测定试验装置图
表 2.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
龄期(h)
6 12 24 48 72
抗压回弹模量(MPa) 216 429 625 1154 1656
龄期(h) 6 12 24 48 72
试件编号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表 2.2 不同龄期下的间接抗拉强度
质量(kg)
高度(mm)
试件破坏时最 试件的间接抗 大压力 P(N) 拉强度 R(i MPa)
7.221
173.2
1907
0.046
7.064
171.2
1352
19
养护标准
• 依据道路功能及所在区域的运行状况、服务环境 等因素将道路区分为Ⅰ类和Ⅱ类,并由此确定道 路修复时间。其中Ⅰ类道路要求在48小时内修复 完毕,Ⅱ类道路则可在72小时内修复完毕。
• 规范病害修复工艺,沥青路面维修必须是长方形 的,必须大于上次维修面积,宽度原则按车道修 复,两侧修复距离小于2米的必须一并修复,窨井 沉降修复必须大于井盖30厘米等,既要保证质量 又要考虑美观。
• 城市道路设计(CJJ37-90) 支路应为次干路和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 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 城市封闭式住宅区外用于公共服务的道路
15
养护分类《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 保养小修——对路面轻微损坏的零星修补,其工 程量不宜大于400平方米。
• 中修工程——以恢复道路原有技术状况,其工程 量宜大于400,且不宜超过8000平方米。
沥青路面162.744,人行道板152.714元/平方米
21
22
市场化
• 2011年底,298条,573847米,16878301平方米, 1.87亿,约11.08元/平方米。
• 《关于印发杭州市市属市政道路、桥隧设施养护服 务政府分散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 《关于印发市属市政道路设施养护招标文件养护合 同范本的通知 》
32
水泥混凝土
➢沈毅(2004)对早龄期混凝土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得出了C40混凝土强 度随龄期变化如下图所示:
表 2.7 C40 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
龄期 强度(MPa) 龄期 强度(MPa)
12 小时
3.06
21 小时
14.23
13 小时
4.32
22 小时
14.70
14 小时
5.30
23 小时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
中国·长沙 2013年10月26日
1
• 城市道路现状 • 城市道路养护 • 城市道路改造
2
新闻频道
3
中央一套
4
道路设施量
• 主、次干路317条,长593.4公里,面积 1749.3万平方米。
• 支路2043条,长770公里,面积655.5万平 方米。
• 街坊路994条,长326.7公里,面积315.8万 平方米。
18
大修工程
• 部标——其工程量宜大于8000或含基础施工的 工程宜大于5000平方米。
• 杭州——道路破损率小于30%,基础强度临界 或不足率小于20%,其维修面积大于8000㎡或 含基础施工的维修面积宜大于5000㎡。
• 宁波——其工程数量宜大于4000m2,且不超过 一个单元道路总面积的30% 。
20
养护定额
• 浙江省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定额(2003) • 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HGZ120-2011) • 杭州市定额的测算 a) 维修率1-3年2%,4-10年6%,10年以上7.5% b) 最低人工工资按1310(2012), ,520(2003) c) 材料费按市场信息价220元(2003),430(2013) d) 夜间施工费按5%计(0.1%) • 综合单价
1000
0
-10
0
10
20
30
40
50
T(℃)
图2.1 AC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及相应的拟合方程
根据AC沥青混合料的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拟合可得出沥青混合 料随温度变化时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函数。
29
路面结构层材料参数确定-大粒径沥青碎石
大型马歇尔试件
温度(℃) 回弹模量 (MPa)
0 3525
23
规范市场
• 养护35万平方米需配置1个机械化养护班组(铣刨 机、压路机和保温车)和2个人行道养护班组,每 个班组配备6-8名专业养护工。
• 前3年养护履约良好延长1年养护期。 • 2012年底,完成200多条道路招标,总费用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