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题型建模练(一)原因措施类(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练(十一)原因措施类-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练(十一)原因措施类-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强化练(十一) 原因措施类(限时25分钟)1.(2019某某某某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图1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

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

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

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某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

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图2所示。

研究表明,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1)【原因措施类】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而不是从1月到12月,试指出其原因。

(2)【原因措施类】分析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

(3)【分析评价类】研究发现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请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4)【开放探讨类】祁连圆柏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到几百年,但我国学者却建立了该地区4 600多年的树轮宽度年表,试指出其研究方法。

(1)题,读材料可知,树木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

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所以祁连圆柏树轮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的原因是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树木生长缓慢;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

第(2)题,读材料可知,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夏季降水减少时,树木缺少水分;气温较高,导致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树木生长受限,故树轮变窄甚至缺失。

第(3)题,读材料可知,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说明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所以河流径流量增大。

第(4)题,树木即使死亡,年轮也可保留。

按年代先后把活树的年轮序列与其之前地层中的树轮序列相衔接,即可得到很长时间的树轮宽度年表。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二部分精研3个必考主观题技法指导主观题稳解准解讲义(含解析)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二部分精研3个必考主观题技法指导主观题稳解准解讲义(含解析)

技法指导主观题稳解·准解[ 编者按 ] 主观题,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一是不会答;二是答不全;三是答全了往往还不规范。

考前对高考常考的 6 类主观题题型进行针对指导,让考生审题有方向、思维有路径,稳稳当当答题、轻轻松松取分。

题型一原因、措施类原因类设问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的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常见的设问形式有“说明××形成的原因”“试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 自然或人为 ) 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 “治理方法” “建议”“发展方向”等。

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具体措施有哪些” “可采取哪些主要举措” “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等。

该类设问最基本的解答思路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对于措施类设问,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问题产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题时应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 典题示例](2018 ·江苏高考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第一大粗钢生产国,2015 年粗钢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高端钢材生产不足。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攻略原因措施类(18张通用版)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攻略原因措施类(18张通用版)
原因措施类
技法解读
[试题特征]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综合思维的考查最直接的题型 就是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方法措施。命题形式上,常以区域图为载体, 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是“分析××地理现象(自然或社 会)的原因”“分析××地理事物成因”“简述……措施”“提出……建议”等。 [解题方法] 1.原因类 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 析”“解释”“分析”“阐释”还是“指出”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 分析。
低13 ℃,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会出现“海坨戴雪”的景观。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高山 滑雪项目在小海坨山进行。冬奥会高山滑雪 项目比赛要求赛道海拔不低于1 000米,起点 和终点的相对高度大于800米,其中速降比赛 要求线路长度不少于2 000米。如图示意小海 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分布。
12
(1)从地形角度分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在 小海坨山的原因。(6分) 答案 海拔高,气温低,积雪存留时间长; 海拔高,垂直落差大(坡度适宜),雪道长,适 合建设高山滑雪赛道;山顶为宽阔的平顶, 建设雪道起点设施的空间大。
技法应用
12
1.(2022·江苏徐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由东乡野生稻、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万年贡米、
稻作文化4个部分构成。万年贡米,产于万年县东南部山区峡谷地带,属野生稻,一 年栽一季,全生育期为175天,完全生态式种植。该稻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 据测定,万年贡米中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远高于普通大米。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 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8分) [技法点拨] 该题以岭南某城市边缘某村为背 景材料,考查城市边缘区城乡空间冲突特征及 成因机制,提出城乡统筹与空间协调发展路径。

2019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 年高考模拟检测文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为比较不同时期妇女的各孩次生育率水平,可将各孩次总和生育率相加得到总和生育率的合计值,用于人口的长期宏观决策。

图1示意2006~2016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一孩总和生育率、二孩总和生育率、多孩总和生育率曲线。

据此完成1~2题。

图11.图中代表二孩总和生育率的是A.ⅠB.ⅡC.ⅢD.Ⅳ2.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B.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C.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D.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图 2 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的历史变迁,图 3 示意该山地附近某湖泊剖面复原的温暖指数和湿润指数。

据此完成 3~5 题。

3.图示山脉可能是A.太行山B.贺兰山C.天山D.秦岭4.0.2 万年至今时期内,气候的变化特点是A.暖湿转为冷干B.冷干转为暖湿C.暖干转为冷湿D.冷湿转为暖干5.气候趋于冷湿时,该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是A.带谱更加复杂B.荒漠面积扩大C.林带界限下移D.草原面积缩小根据某适宜度指标,将我国东北单季稻主产区划分为三个地区。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

主观题强化提升卷:对策与措施1.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3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7.7亿斤,比2012年增产7.4亿斤,实现“九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

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解析】(1) 与河南相比,安徽的纬度较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可以一年两熟。

水源较充足,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河南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原料充足。

有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是我国铁路交通的枢纽,交通便利。

2019高考地理二轮主观题((通用))优练(二)及答案

2019高考地理二轮主观题((通用))优练(二)及答案

2019高考地理二轮主观题((通用))优练(二)及答案(一)【岩石圈】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

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

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答案】(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

(2)类型:断块山。

原因: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二)【地域联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货物往来最多的海峡,我国是马六甲海峡第一大使用国,每天经该海峡的船只约有60%来往我国,我国进口石油的80%以及进出口物资的50%均经过该海峡。

由我国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马来西亚皇京港位于马六甲海峡东侧的中段,这里海湾水深,为天然良港,又位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

皇京港将成为马六甲海峡最大的港口之一。

皇京港目前只有一座自然岛,规划新造3个人造岛。

四个岛的功能不同,其中第一岛为旅游、文化遗产及娱乐区;第二岛为物流中心、金融、商业、补给与高科技工业区;第三岛为综合深水码头及高科技海洋工业园;第四岛为码头、临海工业园。

下图示意马六甲海峡位置。

(1)分析皇京港的区位优势。

(2)说明马来西亚皇京港的建设与运营对于我国的重要性。

(3)为充分发挥皇京港物流、金融、商贸、旅游等功能,请对马六甲海峡区域交通线路规划提出建议。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题3含解析新苏版20190831154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题3含解析新苏版20190831154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题3含解析新苏版20190831154李仕才【一】选择题〔一〕(2019·武邑中学月考)2019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 km,导致空中布满火山灰。

据此回答1~2题。

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2.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多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那么的圈层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1.C 2.B第1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及上地幔顶部,A、B错。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C 对。

岩石圈的下部是软流层,D错。

第2题,大气圈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的,A错。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那么的圈层,B对。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C错。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与地球的内部圈层也有密切的关系,D错。

〔二〕(2019·桂林桂电中学模拟)如图示意某科技工作者记录的某日一直立木杆影长随时间的变化(木杆高度为1 m,tan 15°≈0.27,tan 30°≈0.58)。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经度是( )A、90°EB、105°EC、120°ED、135°E2.假设该科技工作者站立于木杆正南1 m处,当日观察到的木杆日影顶端运动轨迹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A 2.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杆影最短时为北京时间14:00,此时其地方时应该为12:00,与北京时间有两个小时的时差,由此计算出该地经度为90°E。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主观大题点拨练习(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主观大题点拨练习(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主观大题点拨练习(二)1、(2018广西南宁摸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下图分别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哪些问题?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

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解析第(1)题,由气候类型图和该地纬度可知,A地位于热带,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候。

第(2)题,图示A地位于非洲东部南半球赤道附近,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第(3)题,图中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多。

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中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应注意防蚊虫叮咬(或疟疾)、防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2、(2018浙江嘉兴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题题型建模练(一)原因措施类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上半年,新疆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得到有效使用。

截至2017年6月底,全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835.4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22.9%,装机规模仅次于内蒙古位居全国第二位。

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的达坂城,是目前新疆九大风区中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

下图为新疆地形简图。

(1)据图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新疆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解析:第(1)题,风能资源丰富与距离风源地近、地形影响有关。

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地处盆地边缘,盆地内外温差大,风力强;处于山口位置,狭管效应明显,加剧风力。

第(2)题,新疆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主要从风能资源、风能特点及对经济发展带动等方面分析。

答案:(1)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受冬季风影响大(或距离冬季风风源地近);地处盆地边缘,盆地内外温差大;处于山口位置,狭管效应明显。

(2)新疆全年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十分丰富;风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优点突出;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大;新疆能源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拉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菠萝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为5~5.5的沙质土壤或山地红壤。

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在广东徐闻县。

徐闻县以火山熔岩台地及火山丘陵为主的缓坡台地地貌为主,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生产了中国近一半菠萝,也制造了中国罕有的壮美景观——“菠萝的海”。

近几年,除了种植菠萝之外,徐闻县所在的湛江地区还发展了规模庞大的菠萝加工产业,将菠萝加工成果汁、果酒、罐头等。

此外菠萝的叶还可以做纺织材料,根可以提取菠萝酶,加工成保健药品和化妆美容品。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菠萝主要种植省区示意图。

(1)试解释徐闻县成为“菠萝的海”的土壤条件。

(2)分析徐闻县所在的湛江地区菠萝加工产业规模庞大的原因。

(3)为以菠萝种植为基础的徐闻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第(1)题,徐闻县成为“菠萝的海”的土壤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中菠萝对土壤的要求进行分析。

第(2)题,湛江地区菠萝加工产业规模庞大的原因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包括原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

湛江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徐闻为我国重要的菠萝产地,原料丰富。

菠萝的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等有利于加工业发展。

第(3)题,徐闻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主要从提高知名度、延长产业链、发展其他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角度分析。

答案:(1)土壤为酸性砖红壤;火山岩风化物丰富(火山地貌),土壤肥沃;缓坡台地地貌,土壤排水条件好。

(2)原料丰富且质优;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3)打造品牌,提升菠萝产品知名度,扩展市场;对菠萝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田园观光等旅游业和服务业;下脚料、叶渣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湟鱼是溯河洄游性鱼类,每年6月上旬到8月中旬,湟鱼会离开青海湖,沿着湖泊周围的河流逆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出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

湟鱼以水生生物刚毛藻和无隔藻为食,一条幼鱼长到1斤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

湟鱼是迁徙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

沿青海湖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国营农场和新兴城镇相继出现。

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2002年之前青海湟鱼的数量一度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

近十几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使湟鱼的数量逐渐上升。

下图示意青海湖的水系。

(1)分析青海湖湟鱼生长速度慢的原因。

(2)分析湟鱼资源减少的原因。

(3)指出青海湖湟鱼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析:第(1)题,青海湖海拔高,冰封期长,水温低,生物生长慢。

青海湖属于咸水湖,湖中浮游生物数量少,饵料不足,导致鱼类生长慢。

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域萎缩,鱼类生存空间减小。

人类活动加强,用水量加大,河流水位下降,影响湟鱼洄游的安全。

在河流上修建的水坝,成为湟鱼洄游的障碍,影响湟鱼产卵。

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影响了湟鱼的生长繁殖。

第(3)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从捕捞、繁殖、意识、法律保护角度分析。

答案:(1)青海湖海拔高,冰封期长,水温低;青海湖属于咸水湖,湖中浮游生物数量少,饵料不足。

(2)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域萎缩;人类活动加强,用水量加大,河流水位下降,阻碍湟鱼徊游;在河流上修建的水坝,成为湟鱼徊游的障碍;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

(3)制定封湖育鱼政策,禁止捕捞;修建洄游通道;人工投放鱼苗;逐步拆除拦水河坝;制定保护措施;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草原旧称松潘草地。

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远征难”,走过人烟罕至的松潘草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张爱萍将军所写的“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正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真实写照。

若尔盖草原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

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

20世纪60、70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

下图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沼泽的原因。

(2)说明红军穿越松潘草地“艰难”的自然原因。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解析:第(1)题,沼泽的成因一般从来水量大而排水量少两个方面来思考,从图中看该地有两条河流流经,且降水丰富,来水量较大;排水从蒸发弱(上不去)、下渗少(下不来)、排不出(流不走)三个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该地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海拔高,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下渗少;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排水不畅。

第(2)题,自然条件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该地地形起伏大,河流多,穿越困难;沼泽面积大,多泥潭;天气恶劣,多雨雪,日温差大等。

第(3)题,治理风沙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应实施退耕还草、湿地恢复等沙化治理工程;发展人工草地,合理放牧,适度开发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的监测;健全法制,加强立法等。

答案:(1)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且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下渗少。

(2)天气恶劣,多雨雪,日温差大;沼泽面积大,多泥潭;地形起伏大,河流多,穿越困难。

(3)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的监测,实施退耕还草、湿地恢复等沙化治理工程;发展人工草地,合理放牧,适度开发;健全法制,加强立法。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良种。

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方便存储运输。

河西走廊过去曾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

近年来,制种业在河西走廊绿洲上迅速发展,河西走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制种基地。

甘肃立足自然条件、技术服务、生产加工体系,打造全国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

下图为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分布区域图。

(1)祁连山被称为该区域绿洲的“母亲山”,请说明原因。

(2)分析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原因。

(3)简述促进甘肃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析:第(1)题,在干旱地区,有水源的地区才可能形成绿洲。

祁连山地抬升气流,多地形雨。

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发育了众多冰川。

夏季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及地下水,为绿洲提供水源。

河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及山前平原,为绿洲提供肥沃的土壤。

绿洲地区的水源、土壤都来自祁连山,所以祁连山被称为绿洲的“母亲山”。

第(2)题,基地转型说明原来商品粮基地条件发生变化,形成有利于发展制种基地的条件,甘肃省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原因,可以从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生态环境、政策调整等方面回答。

第(3)题,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考虑,最终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就是最终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结合甘肃干旱的气候条件,包括发展节水农业、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发展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推动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加强基地、企业和农户的协作,发挥集聚效益。

答案:(1)祁连山地抬升气流,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山地海拔高,发育了众多冰川;夏季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及地下水,为绿洲提供水源;河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及山前平原,为绿洲提供肥沃的土壤。

(2)制种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高于商品粮的种植;现代农业对优良作物种子的需求增加;甘肃省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光照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干燥脱水;河西走廊水资源紧张,商品粮种植耗水量大,易造成土地的退化;政策的调整。

(3)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环境;发展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推动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加强基地、企业和农户的协作,发挥集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