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速度训练
青少年速度与灵敏最佳训练建议

青少年速度与灵敏最佳训练建议青少年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速度与灵敏性的最佳时机。
速度与灵敏能力是体育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素质,对于提高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青少年速度与灵敏能力训练的十个建议:1. 爬山训练:爬山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山坡进行爬行,通过爬山训练可以提高腿部力量和爆发力,从而提高速度与灵敏性。
2. 跳绳训练:跳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训练方式,可以锻炼到腿部肌肉和协调能力。
可以进行常规跳绳、交叉跳绳、单脚跳绳等不同的跳绳动作,以提高速度与灵敏度。
3. 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是指高强度运动与休息交替进行的训练方式。
可以选择短跑、快速冲刺等高强度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30秒,然后进行适当的休息,循环进行多组训练。
这样可以提高速度和灵敏度,并增强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
4. 平衡训练:平衡是速度和灵敏性的基础,可以通过平衡板、单脚站立等训练方式来提高平衡能力。
平衡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的准确性。
5. 跳跃训练:跳跃训练可以提高下肢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可以进行深蹲跳跃、单腿跳跃、横跳等不同的跳跃动作,每次进行多组训练。
6. 快速脚步训练:快速脚步训练可以提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可以通过快速脚步跑、快速踏步等训练方式来提高速度和灵敏性。
7. 运球训练:运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篮球基本功,对于提高速度和灵敏性有着很好的作用。
可以进行单手运球、双手运球等不同的运球动作,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来提高速度和灵敏性。
8. 反应训练:反应是速度和灵敏性的关键,可以通过反应球、反应带等训练器材进行反应训练。
通过迅速反应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和灵敏性。
9. 运动综合训练: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网球等进行训练。
这些运动综合性强,能够锻炼到全身的各个部位,提高速度和灵敏性。
试述儿童青少年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题目
简述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及儿童少年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答案解析
标准答案要点:
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
(1)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3分
(2)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3分
(3)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产生速度障碍,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予以克服。
3分
儿童少年速度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掌握儿少速度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速度训练;3分
(2)由于移动速度具有多素质综合利用的特点,移动速度的发展与力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儿少进行速度训练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
3分。
浅析青少年业余短跑速度训练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来 说 , 定要 了解 技术 的动 作形 一 式 和基 本概念 ,建 立正 确 的技术 动 作。因此 , 教练员可 以组 织运动 员 观看技 术 录象 ,也可 以让 技术 完 成好 的队员 做示 范 ,边 看边 讲 解 ,使 队员 在 头脑 中能形 成 一个 正 确 的抓 举 、 挺举技 术 概念 , 之 使 更 好 地 快 速 掌 握 动 作 技 术 的 要
练对运 动员 技术 提高 有很 大 的作 用, 训练 中要多 鼓励 , 特别 是对新 运动员 要 多鼓励 ,在 现代 运动 训 练中 , 都非 常重 视心 理素 质 , 有人 认 为心 理要 占运 动员 参赛成 功率
的百分之三十 。 七 、强调 身体 素质对 技 术训 练 的影响
全面 的 、 良好 的身体 素 质 和 协 调性 ,对技 术训 练有较 大 的帮 助 , 以在运 动训 练 中 , 所 特别 是新 运 动员 的训 练 , 要急 于求 成 , 不 要 加强 运 动员身 体训 练 ,使 运 动员
缘霄 ☆
现 代 的举重 比赛 中 ,要取 得 高水 平 的成绩 ,光 有强 肉力量 还 不够 ,还必 须有 正确 、 熟练 的动 作技术 , 能把力 才 量 和 各 种必 要 的素 质发 挥 出来 , 产生 举起 更大 的效果 。技术 训练 是运 动训 练 的主要 内容 ,是 提高 专项 运 动成绩 最主要 的因素 。只 有熟 练地 掌握 先进 合理 的专项 运 动技 术 ,才能充 分发 挥运 动员 的 身体 能力 ,在 比赛 中创造 出优 异
浅谈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
作 者 简介 : 荣 兄 (9 5 ) , 练员 初 级 , 究 方 向 : 动 训 练 莫 16 - 女 教 研 运 作 者单 位 : 海 省 青少 年 业 余 体 育 学 校 青
35 速 度 特 点 : .. 2 大家 知 道 , 目的不 同 , 项 起跑 的重
惯 性 ,使膝 关节 折 叠屈 曲 。膝关 节 的屈 曲是被 动 动 心 率 , 控制 在 10 1 0次/ 。 1— 2 分
10米绝 对 重要 , 是赢 得 比赛 的最 并且 与 相关 肌 肉的柔 韧性 和 膝关 节 、髋关 节 的灵 活 要性 也 有所 区别 ,0
跳。
32 柔韧性 练 习方 法 : 、 前屈 练 习 ; 、 杆 拉腿 ; . 1体 2把
、 横臂 叉 ; 、 木 体 前后 快 速 屈 0 2年 间跑跳 项 目的 5名少 年运 3 纵 、 00 2 0 , 6快 动员进 行实 验 , 定 了 3 选 0米行 进问计 时 跑作 为发展 侧 面 以及 外摆 内合 四个 方 面 ) 盘 腿 坐 膝 等 ; 、 速
而不是 膝关 节 上 ,也就 是说 扒地 的用 力 意识集 中指 速 度跑 的能 力最 为 密 切 。肌 肉的 力量 耐力 与终 点跑 332 大小 腿 的后 折叠 前摆 技术 练 习 。大小 腿折 叠 和 速度 耐力 的 提高 ,主要 是采 用 最大 强度 和次 最大 . .
发 重复 越 好 , 能 缩 短摆 动 半 径 , 小摆 动 阻 力 , 而 加 快 强 度 的练习 实现 的 。 展无 氧效 率 的训练 手段 、 越 减 从
浅谈青少年400米跑速度耐力训练

3.2 注意培养青少年的无氧能力、速度能力和专项力量 能力
400 米是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项目。在 400 米跑的整个 过程中无氧供能占了 8 成,有氧供能占 2 成,而无氧的发展必 须是在有氧的基础之上,以有氧能力的提高来拉动无氧能力 的增强,因此我们说无氧和有氧供能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 可。同时 400 米跑是一个以速度为基础的项目,比赛中要求 运动员具备高速奔跑能力,所以我们说对于青少年 400 米运 动员的培养一定要重视无氧能力和速度能力的培养。竞技体 育快速发展,对于运动员的各项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其 中力量素质就是重要组成部分,400 米跑运动员需要的力量为 爆发力及肌肉持久做功能力,重点发展的肌群应该为腰臀等 躯干部位、大腿前后群[6]。
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探讨

是准 备期 ,都 要把 速度作 为训 练 的 中心 。 速 度耐力 是 中长跑训 练 的核 心 ,而速度则 是速 度耐 力 的基 础 和导 事
的核心 ,只有扎 扎实 实地在 青少 年时 期 抓好 “ 度 节奏 化 ” 术 , 速 技
“ 中长跑 的重点 应放 到速 度上 , 全 年 都要 进 行速 度 训 练 和 比赛 , 那 种 长时 间的耐力跑 只是 保持 心血 管 系统 的水 平 , 完善跑 的技 术 , 因 而课 次要尽 量少些 。” 可见他对速 度训 练 的重 视程 度 。对 世界 优秀 中长跑 的有 关资料 的分 析也 能看 出, 国外 是非 常重视 速度训 练 的。 见附表
・
的 比例 加大 了 ,要 想发展 糖酵 解 过程 ,就 必须 使体 内处 于较 明显 的缺 氧状 态 , 因而 , 速度训 练专项 训练强 度 以及 速度 耐力就 愈显 得 重要 , 也是提 高运 动员抗酸 、 这 耐 酸能 力 ,提 高乳酸 堆积下 做功 能 力的最 佳方 法 ,所 以速度 训练 应 贯穿于训练 的全过 程。 23 速 度 节奏 化 ” .“ 技术 应 抓 早 . 好 抓 现 代 优 秀 中长 跑 运 动 员 的 技 术特点 是 :在 保证 最佳步 长基 础 上 的高频率 、 快节 奏 、 重心 波差 小 且平稳 、 放松省力 。在 比赛 的全 过 程 中 , 出表现 在频 率快 、 奏明 突 节 显. 可称 为“ 速度 节奏” 。根据这 一 特点 , 教 学训 练 中 , 抓 早 、 在 应 抓 好 完整 技 术教 学 训练 这 一 环节 。
80米 0 l4 .l :37 I4 .1 :5 8 14 :1 :3 6
14 . :42
四名 世 界 优 秀 中 长 跑 运 动 员 专 项 、 项 (0 兼 4 0米 ) 绩 对 照 表 成
浅析青少年短跑速度训练

将会导 致过 度疲 劳和 身心 健康 受
到摧 残 。 2 青 少 年运 动员一 般身 体训 、
力性力量 练习的原则 。
2 心 血 管 系 统 的 影 响 : 于 、 由
练和专 项身 体训 练 的主要 方法 与 手段 。一般 身体 训练 的方 法和 手
好 时期 。在训 练 中要 抓住 速度 素
质发 展 的敏感 期进行 训 练 ,多安 排 以发展 速度为主 的运动项 目。
要 比成人 少 , 且年 龄愈 小 , 血乳 酸 水平 愈低 ,于 是应 注意训 练量 的 控制 ,逐 步在 不降低 强 度的基 础 上延 长训 练 时间 ,以提 高他们 的
力 的训练方 法选 择应 以导致 产生 最 大氧债 为原 则 ,其方 法是 采用
证 生长发 育 的需要 。由于在 代谢 方 面 的这一 特殊需 要 ,使他 们在
运 动 中一 方 面对氧 的需要 量 比成 人 多 ;另 一方 面在 运动 中能 量 的
动 用受 到一定 的 限制 。青少 年糖 酵 解 的 能 力 不 及 成 人 ,所 以 他 们 对 长 时 间 的 最 大 强 度 的 肌 肉 工 作
☆ 训练面
圭 少年在训练过程中 ,要不
F |断提高身 = 体健 康水平, 打
好 身体全 面发 展 的 良好 基础 。在
全 面发展 基础 上 ,进行 专项 素质
浅析青少年短跑速度 训练
口蔡保印
根 据 速度 素 质 的年 龄 特 征 , 青少 年时 期是 发展速 度 素质 的 良 能力 则 比成人 差 。因此 在短 跑训
分和有 机成 分 占比例 越大 ,无机
盐 比例 越小 , 骨的 钙化程 度越 低 , 那么就 会骨 质疏 松 、 弹性 大 、 易 不 骨折 , 但受 重力 影 响过大 , 时间过 长时 , 弯曲变 形 , 易 而力 量练 习是 提高速度 的重要手段 。所 以 , 在力 量训 练 时 应 掌握 适 宜 的 强度 , 在 食物 中要 注意 钙 、 和维 生素 A、 磷 D和胶原 蛋 白等食物 的供 给 。 2 青 少 年肌 肉 占体 重百 分 比 、 低, 主要 表现 为身体 水分 较多 、 肌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是指通过专业的训练方法和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青少年身体的各项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等。
以下是一些适合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
1. 动态热身:在进行任何运动前,都应该进行动态热身,包括
瑜伽、踢腿、跑步等。
动态热身可以帮助青少年的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预防运动损伤。
2. 力量训练:青少年的力量训练应该以自身体重或较轻的负重
为主,避免使用过重的器械。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青少年的力量。
3. 速度训练:青少年的速度训练应该以短距离为主,如短跑、
快速变向等。
可以通过增加重量、增加速度等方式来逐渐提高速度水平。
4. 耐力训练:青少年的耐力训练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可以通过逐渐增加时间、距离等方式来提高耐力水平。
5. 灵敏度训练:青少年的灵敏度训练应该以身体协调性和反应
能力训练为主,如跳绳、折返跑、半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青少年的身体更加灵活敏捷。
以上是一些适合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的身体还处于发育期,训练应该遵循科学、安全、适度的原则,避免过度训练和受伤。
最好由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和训练计划的制定。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青奥会选手与我省运动员专项素质对比
• 研究对象 安徽省体校短跑组21名运动员, 他们均是近个两届省运会上短跑、 跨栏、跳跃项目的前三名。对他们 适时(16岁时)的专项素质及专 项成绩统计并进行分析。
分析与讨论
姓 名 身 高 体 30 重 米 60 米 100 米 300 立 米 定 跳 远 百 米 跨 跳 4公斤 铅 球
制约青少年运动员 速度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 中考体育分值将向语、数、外靠齐
• 全国学生运动会第二次秘书长会议于2014年6月4日在沪召 开。专程来沪的教育部体转变:未来要把体育课提升到真正 的“主课”地位,中考体育分值将逐渐向语、数、外靠齐。 青少年体质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但在应试压 力下,不少学校体育老师地位不高、体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不高,学生体育锻炼不够等,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王登 峰透露,用“体育中考”引导校长和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 的重视已初见成效。目前,全国各省市均已将体育纳入中 考分数。由于加强锻炼,初三和高一年级的学生体质水平 有明显提高。“但目前各省市体育在中考成绩中占比例较 低,未来会逐步加大分值,争取达到和语、数、外同等分 值,让体育真正成为主课。”
主要训练手段
•
• • •
•
6.下坡跑30~40~60米要求在适宜步长的情况下达到 最高频率; 7.让距起跑,跑40~60米,任务是追上或摆脱对手; 8.参加比赛,测验或检查跑(30~60~100米),同实 力相当或优于自己的对 手一起比赛。是发展和提高加速 能力和最高速度能力的最好形式和手段; 9.加阻力跑,拖重物跑,上坡跑,逆风跑等等。训练 时应注意将动作速率与动作幅度手段想结合,以免影响 步频和步幅; 10.加助力跑,在外力的帮助下提高跑速,主要是提高跑 的步频,建立新的运动条件反射。练习手段主要有下坡 跑、顺风跑、牵引跑和活动跑等。在利用加助力练习方 法时,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下坡跑坡度不宜过大,一般未3~5度,要注意跑的动作 的正确性。
主要训练手段
• • • • • 发展青少年绝对速度的手段: 1.60~80~120米加速跑,用可控制速度进行,在 加速途中或最后达到或接近最高速度。这是全年训 练中反复运用最多的手段和方法; 2.站立式起跑30~40~50~60~70~80~100米, 以中等或大强度进行; 3.蹲距式发令起跑30~40~50~60米,以最大强 度进行; 4.行进间跑30~40~50~60米,以次极限强度进 行; 5.以竞赛形式进行接力跑,每人跑50~60米用次 限强度完成接力区内的交接;
•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 中考体育分值将向语、数、外靠齐
•
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可持续”,目前部分省市将 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王登峰说,这为体育纳入高 考奠定了基础。“新修订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办法中也 明确提出,将体育成绩列为升学、评优、就业等考评的 必要条件。”王登峰称上海的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化、高 中体育教育专项化、中小学体育教育特色化的探索,具 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36.5 36.5 36.2 37.0 36.4 36.5 36.9 37.4 36.8 35.2 34.6 34.1 38.8 37.2 37.6 35.8 36.5 38.1 35.0 35.3 38.1
2.85 2.94 3.05 2.92 2.84 2.80 2.85 3.05 2.90 2.80 2.95 2.80 2.95 3.00 2.90 2.95 2.78 2.76 2.80 2.95 2.90
11.5 12.7 12.5 11.5 12.7 12.8 13.5 10.9 12.3 13.3 12.1 12.8 14.8 12.2 12.8 13.3 11.5 13.8 13.1 13.4 13.8
135 140 130 120 120 120 130 135 140 115 135 140 130 115 110 135 100 110 120 130 130
前 抛
13.4 15.5 14.2
后 抛
15.6 16.1 15.5
深 备注 深 备 注 深 深 蹲
145 155 140
浙江 青奥会冠军 江苏 青奥会亚军 福建 青奥会第四 广东
谢振业 王冬强 付海涛 陈 东
184 183 181
72 76 74
3.50 3.55 3.62
6.50 6.58 6.75
2.80米以下的跑,强度95%—100%。练习时间:6—8分; 间歇时间:3—5分;组与组间歇时间:6—8分; 训练手段:30—60米×8—10次或2组×4—5次;60—80米 ×5—8次或2组×2—4次。
•
控制好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负荷
3.减低难度的跑,强度95%以下, 练习时间:6—8分;间歇时间:3—5分; 组与组间歇时间:6—8分; 训练手段: 60—80米×6—8次或2组×2—4次; 课总量:400—500米。 • 4.80米以上的跑,强度85%—90%。 练习时间:9—20分;间歇时间:5分; 组与组间歇时间:10—20分; 训练手段:80—250米×3—6次。 或:300米×1—4次;课总量:300—1200米; 年总量:30—50公里。 •
二、重点抓好青少年运动员途中跑技术训练 • 在途中跑技术训练中要根据现代短跑技术特 点:动作幅度大、频率快、高重心、高摆腿, 以及爆发式的后蹬和高度协调、放松动作的 配合而采用相应的训练措施。 • 突出绝对速度训练,在发展最高速度时,必 须注重运动员步长和步频的组合及跑的技术 动作各环节时间和空间的节奏,从而达到运 动员在肌肉、代谢及神经系统方面的能力得 到提高。
10.3 10.4 10.5
33.8 34.0 36.2
2.95 3.05 3.20
31 30 29
182
181 179 188
69
68 70 78
3.65
3.60 3.64 3.68
6.62
6.65 6.68 6.69
10.6
10.5 10.4 10.5
34.5
35.4 35.0 34.8
2.92
6.99 6.89 6.82 6.99 6.85 7.10 7.00 6.95 7.03 7.10 6.85 6.90 7.00 7.02 7.20 6.70 7.00 7.30 6.85 6.78 6.98
10.7 10.8 10.6 10.8 10.7 11.1 10.7 10.8 10.9 11.1 10.6 10.8 11.3 11.4 11.5 10.6 11.2 11.5 10.8 10.9 10.9
8.95 9.05 9.48 9.35 9.05 8.90 8.95 9.60 9.30 8.95 9.55 9.30 9.35 9.58 9.05 9.50 8.90 8.60 9.30 9.48 9.65
33 33.5 32 33 33.5 33.5 32 31.5 32.5 34 32 33 32.5 32 34 32.5 34 34.5 32 31.5 31
一些基本理论,才能选择合理的训练手段提高运动成绩。本文对我省优秀青少年的
训练过程中产生的速度障碍及克服手段进行分析,以期为我省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训 练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与对象
研究方法 •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速度障碍的文献;查阅近几年全 国“田径优秀苗子”的各项综合素质。 • 数理统计法 近几年全国田径短跨运动员中“优秀苗子”,他 们是首届青奥会的集训队员(年龄为93年后出 生),对他们的绝对速度及专项素质的相关数据 进行统计、对速度训练的方法进行分析。
在普及重视日常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全国学生运动会的 办赛理念也悄然变化——从专业竞技的平台转为展示体育 教改成果的平台。本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首推“活动园丁” 和“阳光少年”评选,还组织体育国际论坛、博览会等 非竞技类活动。
•
前言
• 自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以来,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短跑这项最能挑战人 体极限的运动项目,虽然提高其成绩非常困难,但短跑的世界纪录还是不断被刷新。 田径界有这样的说法:短跑水平上不去,将影响到整个田径水平的提高,短跑水平 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田径水平的重要指标。这说明有效地发展速度,对提高田径 运动水平起着重大作用。我省目前短跑水平与强省相比较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提 高我省青少年短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挖掘和提高青少年短跑运动员 的速度潜能并非易事,在训练的过程中常常碰到“速度障碍”这一难题。这是青少 年运动员速度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停滞现象。为了使短跑运动水平有所突破, 必须闯过“速度障碍”关。根据短跑运动水平的特点,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明确
• • • • • 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不足, 过多、过早地强化专项训练。 忽视了前期对正确技术动作的规范训练。 全身力量发展不均衡。 短跑的技术和训练理念较落后。 速度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过分单调。•来自途中跑技术的放松能力差。
解决方法与训练手段
• 首先在全年训练的所有阶段中都需要安排青少年的
速度训练。技术训练重点是通过专门手段和专项训
强调青少年运动员跑的放松技术
• 据研究表明:当青少年运动员的肌肉紧张时,血 液流动就会严重受阻,动作就会失去协调性,肌 体的快速能力无从发挥。当肌肉放松时,肌肉中 血液流动情况比紧张时提高15~16倍。血液循环 通常,能给参加活动的肌肉输送大量氧气,加快 ATP再合成速度,并能使ATP得到合理利用。因此 运动员若能放松自然跑,就能降低无畏的能量消 耗,从而达到提高跑的实效性和经济性,最终达 到成绩的提高。
练来改进和完善短跑的技术。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
础上,应注意培养运动员的个人技术风格。在整个
青少年短跑技术训练阶段,技术训练负荷应逐年有
所增大,技术训练的强度要随技术掌握程度的提高
而增大,但总体上应以中上强度为主。
主要训练方法
一、重视青少年运动员跑的专门性练 习的训练。 积极引进革新的短跑专门技术练习。 如:1)半高抬腿小步跑。 2)下压式高抬腿跑。 3)“扒地式”车轮跑。 4)快频率的摆臂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