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柱独立基础

合集下载

双柱基础

双柱基础

双柱基础计算一、使用说明:1.计算依据: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9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1《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DL5024932.在已知基础埋深、基础高度及基础承受的荷载、基础底面积等条件下计算底板配筋,基础的形式及台阶数量、高度均须依据设计和规范规定的要求确定。

3.适用范围:双柱下中心受压、单向及双向偏心受压矩形独立基础。

确定基础几何尺寸为::=m H0.3:=mB0.3:=mC b3:=mB1 3.6:=m L1 3.6:=m:=m L11 1.8B110.3:=mh10.55基础总高度m:=h0.55二,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1, 符号说明:f—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ηb—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d—基础埋置深度η.d—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土的重度γ0—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L—基础底面长度b—基础底面宽度( b<3m,取b=3m;b>6m,取b=6m )对有地基处理基础承载力设计值确定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2, 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适用于基础宽度b≥3m或埋置深度d≥0.5m的非岩石地基f.a=f k+ηbγ(b-3)+ηdγ0(d-d0) (湿陷性黄土地区d0=1.5;其它d0=0.5)ηb 、ηd不修正时取0,或查表请按说明输入数值: 单位:KPa ;m ;Knf k 250:= KPaηb 1.5:= ηd 2.5:= γo 20:=Kn/m 3γ19:=Kn/m 2d 1.2:= mb B 1:=mL L 1:=mf a f k ηb γ⋅b 3-()⋅+ηd γo ⋅d 0.5-()⋅+:=f a 302.1=KPa三、 用户荷载转化作用在 基础顶部的荷载(设计值):. 柱子a: N a 240:= kNM ax 0:=KN mM ay 45-:=. . V ax 0:=KN m V ay 0:=KN m. 柱子b: N b 340:= kNM bx 0:=KN mM by 10:=. . V bx 0:=KN mV by 0:=KN m将荷载转化到基础形心处转化后的荷载作用点离基础左边界距离 X c 1.8:= m 转化后的荷载作用点离基础下边界距离 Y c 1.8:= m此时荷载设计值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X 1X c B 11-:= X 2B 11C b +X c -:= Y 1Y c L 11-:= X 1 1.5= mX 2 1.5= mN N a N b +:=M x M ax M bx +N a N b +()Y 1⋅+V ay V by +()h -:= M y M ay M by +N a X 1⋅-N b X 2⋅+V ax V bx +()h +:=代入数值,可得作用在基础底部形心处的荷载为:. N 580= KNM x 0= KN m M y 115= KN 荷载标准值取荷载设计值除以荷载转换系数 K s 1.35:= N k NK s:=M kx M x K s:=M ky M yK s:=..N k 429.63= KNM kx 0= KN mM ky 85.185= KN m四、 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积A B 1L 1⋅:=A12.96=m 2基础及其上覆土自重标准值 G k γo A ⋅d ⋅:=G k 311.04= KN 基础及其上覆土自重设计值G 1.35G k :=G 419.904= KNp k N k G k +A :=p k 57.15= KPa p k f a ≤e kx M kyN k G k +:=e kx 0.115= me kx B 16≤e ky M kxN k G k +:=e ky 0=me ky L 16≤W x B 1L 126⋅:=W x 7.776= m 3W y L 1B 126⋅:=W y 7.776= m 3p kmax p k M kxW x +M kyW y+:= p kmax 68.105=kpap kmin p k M kx W x-M ky W y-:=p kmin 46.196= kpap kmax 1.2f a ≤五、 基础抗冲切验算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或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若冲切破坏 1.锥体的底面落在基础底面以外可不进行验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下列公式验算:F 10.7βhp f t ⋅a m ⋅h o ⋅≤8.2.71-()符号说明β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800mm 时取1≤h 2000mm 时取0.9≥,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f 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4.1.4取用此处βhp 1.0:= f t 1.1:= N/mm2即 f t 1100:= KN/m2求基地净反力最大值e x M y N G+:=e x 0.115= me x B 16≤e y M xN G+:=e y 0= me y L 16≤p jmax N A M x W x+M y W y+:=p jmax 59.542= kpaX 方向冲切验算 验算截面2h 0.55=a s 0.080:= h o h a s -:=a t 0.3:= ma b a t 2h o ⋅+:= a b 1.24= ma m a t a b+2:=a m 0.77=mA l 8.26:= m2(A.l--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 N Al N b :=(N.Al--作用在A.l 上的柱子对基础的轴向作用力)F l p jmax A l ⋅N Al -:= F l 151.818=KNF t 0.7βhp f t ⋅a m ⋅h o ⋅:=F t 278.663=F l F t <满足要求验算截面3h 0.55=a s 0.080:= h o h a s -:=a t 0.3:= ma b a t 2h o ⋅+:= a b 1.24= ma m a t a b+2:=a m 0.77=mA l 8.26:= m2(A.l--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N Al N a :=(N.Al--作用在A.l 上的柱子对基础的轴向作用力)F 1p jmax A l ⋅N Al -:= F 1251.818= KN F t 0.7βhp f t ⋅a m ⋅h o ⋅:=F t 278.663=KNF l F t <满足要求Y 方向冲切验算a t 0.3:= m ab 0.92:= m a m a t a b +2:=a m 0.61= mA l 1.78:= m2F l p jmax A l ⋅:=F l 105.985= F t 0.7βhp f t ⋅a m ⋅h o ⋅:=F t 220.759=F l F t <满足要求七、基础局部受压验算计算公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公式F l 1.35βc βl ⋅f c ⋅A ln ⋅≤(7.8.1-1)βl A l:=A b(7.8.1-2)符号说明F l 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 β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5.1条的规定取用βl 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A l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A b 混凝土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A ln 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f c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4.1.4取用此处 βc 1:=f c 9.6:= N/mm2即 f c 9600:= KN/m2柱子aF l N a :=F l 240=knA l 0.09:= m2A b 0.54:= m2A ln 0.09:= m2βl A b A l:=βl 2.449=F N 1.35βc ⋅βl ⋅f c ⋅A ln ⋅:=F N 2.857103⨯=knF l F N <满足要求柱子bF l N b :=F l 340=knA l 0.09:= m2A b 0.54:= m2A ln 0.09:= m2βl A b A l:=βl 2.449=F N 1.35βc ⋅βl ⋅f c ⋅A ln ⋅:=F N 2.857103⨯=knF l F N <满足要求八、截面抗弯计算1.计算公式 基础抗弯计算采用倒置的悬臂板的计算模型, 承受一个梯形分布荷载, 其等效 均布荷载计算公式为: p eq = (2p 1 + p 2) / 3 其中p 1为悬臂端梯形荷载的荷载设计值, 取基础边界上基底净反力设计值的平均值p 2为固定端梯形荷载的荷载设计值, 取为轴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净反力的设计值基础四个边界上基底净反力设计值分别为:p xl N A M y W y-:=p xl 29.964= kpap xr N A M y W y +:=p xr 59.542= kpap yt N A M xW x-:=p yt 44.753=kpap yb N AM xW x+:=p yb 44.753= kpap j N A:=p j 44.753=kpa底板配筋计算, 底板内力计算P jno Pnmax Pnmin -()b d 1-b⋅+:=Pnmin其中净反力取值P jn if L Lo ≥P jn ,,():=P jno沿基础长边力矩M 1148b h -()2⋅2L ⋅a +()⋅Pnmax P +()⋅:=jn 基础长边力矩取值M =1Kn .m沿基础短边力矩M 2124L -()2⋅2b ⋅h +()⋅Pnmax Pnmin+2⋅:=a基础短边力矩取值M =2Kn .m, 底板配筋计算基础短边底板配筋A S1104⋅0.9H o ⋅f y ⋅L⋅:=M 1A =S 1mm 2/m基础长边底板配筋A S2104⋅0.9H o ⋅f y ⋅b⋅:=M 2A =S 2mm 2/m最小配筋率验算b +()H o ⋅0.15⋅104⋅2b⋅=b 1mm 2/m。

独立基础平法表示

独立基础平法表示

独立基础平法表示普通独立基础,注写h1/h 2/,具体标注为1)当基础为阶形截面时。

单阶普通独立基础竖向尺寸注h1阶形数面普通独立基础竖向尺寸注写h1/h2/h3,当为更多阶时,各阶尺寸自下面上用"/"分隔注写。

当基础为单阶时,其整向尺寸仅为一个。

即为基础总高度。

2)当基础为坡形数面时:注写为h1/h 2,从下往上注写竖向坡面垂直投影。

注写独立基础底板配筋。

普通的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的底部双向配筋注写规定如下:1)以B 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2) x向配筋以x 打头。

Y 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以x&Y (x and Y)打头注写。

多柱独立基础顶部配筋和基础梁的注写方法规定如下:1.注写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

双柱独立基础的顶部配筋,通常对称分布在双柱中心线两侧,以大写字母“T 打头,注写为: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长方向)/分布钢筋(短方向)。

当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底板顶面非满布时。

应注明其总根数。

注写基础底面标高,当独立基础的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应将独立基础底面标高直接注写在"( )"内。

必要的文字注解:当独立基础的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宜增加必要的文字注解。

例如,基础底板配筋长度是否采用减短方式等,可在该项内注明。

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原位标注,系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

对相同编号的基础,可选择一个进行原位标注,当平面图形较小时,可将所选定进行原位标注的基础按比例适当放大;其他相同编号者仅注编号即可。

独立基础的截面注写方式,又可分为截面标注和列表注写(需要结合截面示意图)2种表达方式。

采用截面注写方式。

应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基础进行编号。

对单个基础进行截面标注的内容和形式,与传统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相同,对于已在基平面布置图上原位标注清楚的该基础的平面几何尺寸。

在截面图上可不再重复表达。

对多个同类基础可来用列表注写(结合截面示意图)的方式进行集中表述。

抗震柱插筋锚固总结

抗震柱插筋锚固总结

抗震柱插筋锚固总结条形基础、独立基础锚固双柱独立基础柱角钢筋插至底部做90°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无基础梁时,构造与独立基础相同;柱中钢筋插至L aE深度截断,不做弯钩有基础梁且梁宽度大于柱宽度时;柱角、与梁轴线平行的柱中筋做90°弯钩到底部;与梁横截面的到锚固后截断;箍筋间距≤500不少于两道非复合箍筋柱角钢筋同下柱中钢筋做90°弯钩,竖直长度≥0.5L aE时,弯钩为12d且≥150mm;竖直长度≥0.6LaE时,弯钩为10d且≥150mm;竖直长度≥0.7LaE时,弯钩为8d且≥150mm;竖直长度≥0.8LaE时,弯钩为6d且≥150mm;插到底部;有基础梁且梁宽度大于柱宽度时;柱角、柱中筋全部插到底部做90°弯钩;长度同左;箍筋间距≤500不少于两道非复合箍筋;直锚深度≥L aE 直锚深度<L aE支承在单根基础梁上时锚固板式筏型基础锚固梁板筏型基础高、低板位箱型基础锚固厚度≤2m的板时,插至底部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厚度>2m时;插到基础中部上表面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底板位时,柱角筋插到底部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高板位时,柱角筋插到底部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厚度≤2m的板时,插至L aE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厚度>2m时,插至L aE做弯钩;插至L aE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高板位时,插至L aE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厚度≤2m的板时,柱角、柱中筋全部插到底部做90°弯钩;长度同左;柱角、柱中筋全部插到底部做90°弯钩;长度同左;厚度>2m时;柱角、柱中筋全部插到基础中部上表面做弯钩;长度同左;柱角与梁轴线平行的柱中筋全部插到底部做90°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与梁横截面的插到锚固后做弯钩;高、低板位时,柱角、柱中筋全部插到底部做90°弯钩;长度同左;;不分锚固大小,当柱下三面或四面有箱基础内墙时,柱角筋通至基低;其余自箱基顶板低面向下延伸≥L aE;不分锚固大小,当柱下两面、三面或四面有箱基础内墙时,框架边柱、角柱、剪力墙相连的中柱、中柱;柱下为箱基外墙时边柱、角柱,全部到箱基底部;桩基础独立承台锚固桩基承台梁锚固砼大直径灌注桩梁上柱锚固≥L aE且≥35d时,柱角筋插到承台底部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L aE且≥35d时,柱角筋插到承台梁底部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全部纵筋插到≥L aE且≥35d时,做弯钩,长度为≥6d且≥150mm;插至L aE与35d取大的截断;插至LaE与35d取大的截断;抗震框架梁宽>柱宽时,柱插筋到锚固深度≥0.5L aE,做弯钩,长度为12d;梁宽<柱宽时,节点处加侧腋,其余一样;<L aE且<35d时,柱角、柱中筋全部插到承台底部做90°弯钩;弯钩长度取35d减实际竖直锚固长度且≥6d及≥150mm;<LaE且<35d时,柱角、柱中筋全部插到承台梁底部做90°弯钩;弯钩长度取35d 减实际竖直锚固长度且≥6d及≥150mm;板上柱锚固剪力墙上柱锚固芯柱锚固剪力墙顶部起柱的柱下三面、四面剪力墙,所有纵筋板顶向下延伸1.6L aE 箍筋加密;锚固长度取≥0.7L aE柱插筋到板低,锚固深度≥0.5L aE,做弯钩,长度为12d;。

双柱独立基础的数值模拟周军文

双柱独立基础的数值模拟周军文

则的屈服面不随材料的逐渐屈服而改变,因此没有强 化准则,其本构模型采用理想弹塑性,可采用关联流
动法则或非关联流动法则。该准则的屈服强度随着侧 限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考虑了由于屈服而引起的体积 膨胀,但不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该模型适用于颗粒 状材料,如土、岩体、混凝土等[5,6]。
DP 屈服准则可表示为
·42·
路基工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2 年第 6 期 ( 总第 165 期)
双柱独立基础的数值模拟
周军文1 ,鲁良辉1 ,温志伟2
( 1. 常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实验室 ( 常州工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2; 2.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8825( 2012) 06 - 0042 - 03
0 前言 柱下独立基础是框架结构中一种常见的基础形
式,主要用于土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中。 独立基础的设计包括基础的高度、大小以及基础底板 的受弯配筋量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的高度由基础的 抗冲切能力来决定,基础大小是通过地基承载力来确 定,而底板的配筋量则是由底板受弯计算来确定。吴 方伯[1]对独立基础基底尺寸进行了优化; 王常青[2]研 究了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的最优设计; 何水源[3] 则在综合考虑强度和变形影响的基础上对独立基础进 行研究。关 于 独 立 基 础 的 有 限 元 分 析 在 国 内 报 道 较 少,为准确了解独立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 布情况,本文采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对混凝土基 础进行数值模拟,并加以理论分析,其结果既满足了 强度要求,又达到了节约造价的目的,可供工程设计 参考。
槡 σe = 3 β σm +

独立基础与双柱基础

独立基础与双柱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班级:11级建筑二班学号:**********姓名:***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一)工程概况某五层办公楼,全框架结构。

底层柱网平面如图所示,柱截面尺寸均为 500mm×500mm ,室内外高差为0.45m 。

(二)设计资料1.气象条件(1)温度:常年夏季平均气温16.3℃,冬季平均气温-8.6℃,夏季最高气温30℃,冬季最低气温-26.6℃。

(2)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W 0=0.35kN/m 2; (3)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25 kN/m 2。

2.工程地质条件 (1)自地面而下①素填土:厚1m ,3/18m kN =γ;②粉质粘土:厚9m ,3/8.18m kN =γ,828.0=e ,52.0=l I ,MPa E a 5.7=,kPa c 15=, 20=ϕ ,a k a kp f 280=;③碎石土:很厚,中密。

(2)地下水:建设场地内地表以下无地下水;(3)西宁地区标准冻深-1.16m ,最大冻深-1.34m ,土的冻胀类别属不冻胀。

3、荷载(1)外柱:A 、D 轴,基础承受上部荷载M kN M k ⋅=2201,kN V kN F k k 48178011==,。

(2)内柱:B 、C 轴,基础承受荷载kN F k 15602=。

二、设计内容1、设计③轴外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内柱下双柱联合基础;2、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基础配筋图(1:30),并编写施工说明; 三、设计步骤1、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和平面布置;2、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3、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5、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按基础布置进行内力分析、强度计算和满足构造要求);6、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四、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过程条理清楚,内容完整;2、设计步骤合理,设计图纸清晰;3、提交手写稿和打印稿计算说明书各一份,打印稿一律用A4纸打印,题目为三号黑体,标题用小四黑体,正文为小四宋体,1.25行间距。

双柱基础钢筋计算

双柱基础钢筋计算

双柱基础钢筋计算一、背景与意义双柱基础一般指的是两个柱子之间的基础,它是承载柱子所带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的一种建筑结构。

双柱基础的设计和计算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双柱基础设计和计算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建筑物的损坏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双柱基础钢筋计算是在双柱基础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出基础的钢筋用量,以保证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双柱基础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步骤,详细介绍双柱基础钢筋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以期为建筑设计和计算工作提供参考。

二、双柱基础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步骤(一)双柱基础的设计原理双柱基础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主要用于承载柱子所带来的水平和竖向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基础土壤之中。

其主要设计原理如下:1. 承载能力:双柱基础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柱子所带来的荷载,因此其承载能力应当足够大,以能够承受柱子所带来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

2. 稳定性:双柱基础的设计应当保证基础的稳定性,避免因为荷载不均匀或者地基沉降等原因而导致基础变形或者破坏。

3. 经济性:在满足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双柱基础的设计应当尽可能节约材料和人力成本,以确保基础的施工成本不过高。

(二)双柱基础的计算步骤双柱基础的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基础尺寸计算: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计算出基础的尺寸。

2. 钢筋配筋计算:根据基础的尺寸和设计荷载计算出基础的钢筋用量,以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基础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荷载计算,计算出基础所需要承载的荷载。

4. 检核计算:根据基础的承载能力和荷载计算的结果进行检核,以确保双柱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双柱基础设计和计算的一般步骤,下面将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介绍双柱基础的钢筋计算方法和步骤。

三、双柱基础钢筋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一)基础尺寸计算在进行双柱基础的钢筋计算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基础尺寸的计算。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

今天我们开始讲解双柱型独立基础的钢筋标注,双柱型独立基础虽然没有单柱型多,但也会经常遇到,大家也需要了解他的标注方法,不至于碰到图纸不知道怎么回事。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2,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2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3,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3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4,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4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5,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5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6,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6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7,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7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8,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8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9,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9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0,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0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1,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1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2,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2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3,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3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4,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4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5,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5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6,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6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7,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7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8,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8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9,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19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20,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20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21,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21 ][MISSING IMAGE: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22, 双柱型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构造和计算_22 ]。

柱独立基础施工方案

柱独立基础施工方案

柱独立基础施工方案1. 引言柱独立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承载建筑物的重力和抗风、抗震力。

本文将介绍柱独立基础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施工后的验收,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2.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施工柱独立基础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2.1 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施工前需要仔细阅读设计图纸,了解基础结构的尺寸和要求。

同时,与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

2.2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同时,检查和确保施工所需的设备、工具齐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2.3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特别是对于高处作业和危险区域,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

2.4 施工现场的准备和清理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同时,设置好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线,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3. 施工步骤柱独立基础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3.1 布置标高和基准线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基准点和标高,使用测量设备标记出施工区域的位置和高程。

3.2 打地基和挖掘基础坑根据设计要求和标高,使用挖掘机等设备挖掘基础坑。

确保基坑的深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3 钢筋加工和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加工和预埋件的安装。

确定好钢筋的数量、规格和布置位置,保证钢筋的准确性和牢固性。

3.4 模板的搭建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和基坑尺寸,搭建好模板,并进行检查和调整。

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合理性。

3.5 浇筑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标号,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3.6 梳理和压实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后,使用梳理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梳理,以去除气泡和孔洞。

然后使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3.7 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适当的养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