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系统原理
CDMA工作原理

CDMA工作原理CDMA(码分多址)是以分组的形式广播您的通话的,但与TDMA(时分多址)不同的是,所有通话均在同一信道上传递,它通过指定给各个对话的特殊代码来区分每个对话。
当您使用CDMA 电话时,它实际上接收了在您所使用的网络上传输的所有电话,但只有那些带有您的特殊代码的通话才会被从分组的数据状态重新转换为语音。
单个的CDMA网络单元在这三种数字协议(TDMA,GSM,CDMA)中是最大的,CDMA能管理网络单元覆盖的广阔空间,因为它的智能电话在靠近天线时会自动降低功率,而在远离天线时又会加大功率。
象GSM一样,CDMA以13Kbps的速率传输语音,以9600bps的速率传输数据,但它提供的通话质量在三种数字协议中是最清晰的,而且通话容量是模拟电话的20倍(请看下方的“CDMA工作原理”)。
CDMA既可以在800MHz也可以在1900MHz的频段上工作。
Qualcomm,这个最先将CDMA推向商用的公司,推出了一种双频段电话,被称为QCP2700它允许您在CDMA的两个频率之间进行切换。
象TDMA一样,CDMA在必需时也可以切换到模拟方式,但请注意,这常常是从数字连接变成一个虽然更可靠但质量却较差的模拟连接。
CDMA 工作原理1 拨号:当您拨了一个电话号码,这个号码将与您的电话ID号一起以无线电广播的形式发射出去2 分组传递:电话对您的语音进行数字化,并把它划分为数据位包,然后使用扩频技术广播这些数据包。
CDMA指定440亿个代码中一个代码代表这次对话,并将数据包分散在多个无线电频谱段上,这个代码使您的通话与在同一无线电频段上同时发射的其它通话区分开来。
3 接收与连接:距离最近的CDMA无线捕捉到您的电话的无线电广播,并将它传递到中央交换计算机,这个计算机识别您的电话ID。
这样,蜂窝服务电话提供商可以跟踪您的通话并根据空中占用时间进行计费。
中央交换计算机将您连到安装在电话公司总局的公用电话交换网上,或连到本系统中的其它蜂窝用户。
CDMA

CDMA系简化框图 CDMA系统移动台简化框图
返回
CDMA系统原理 CDMA系统原理
图6-10 CDMA系统基站简化框图 CDMA系统基站简化框图
返回
CDMA系统原理 CDMA系统原理 CDMA系统的通信过程如下: CDMA系统的通信过程如下: (1)建立 链路 (2)通话
无线传输技术 开关多波束智能天线:结构较简单,整个区域 由数目确定的多个并行波束覆盖,每个波束的 指向和宽度是固定的,用户在小区内移动,基 站选择某个波束使接收信号最强。 自适应阵天线:采用多天线阵元结构形成全向 天线,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识别用户信 号的到达方向,并在此方向形成天线主波束。 返回
CDMA系统原理 CDMA系统原理 技术关键: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各 收端必须传输本地地址码,该本地码的 码型结构与对端发码一致,且相位完全 同步。用本地码对所收全部信号进行相 关检测,从而选出所需的信号。
码分多址传输技术
例如:共有四个站进行码分复用通信,4个站的 码片序列为 A (-1 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 现收到码片序列S为(-1 +1 -3 +1 -1 -3 +1 +1),判 断为那个站发的,发送的信号是什么。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在GSM系统中,若采用电路交换,每条GSM信道 GSM系统中,若采用电路交换,每条GSM信道 只能提供9.6 kbit/s或14.4kbit/s的传输速率。若多 只能提供9.6 kbit/s或14.4kbit/s的传输速率。若多 条信道组合在一起(最多8 条信道组合在一起(最多8个时隙),虽可提供更 高速率,但只能被单一用户独占。 采用分组交换的GPRS可灵活运用无线信道,使其 采用分组交换的GPRS可灵活运用无线信道,使其 为多个GPRS数据用户所共用,提高了无线资源的 为多个GPRS数据用户所共用,提高了无线资源的 利用率。GPRS 最多可将8 利用率。GPRS 最多可将8个时隙组合在一起,可 提供高达171.2 kbit/s的带宽,可供多个用户同时 提供高达171.2 kbit/s的带宽,可供多个用户同时 共享。
CDMA通信的基本原理功率控制

CDMA通信的基本原理功率控制CDMA通信与传统的通信系统像比较,发端多了扩频调制,收端多了扩频解调CDMA通信在发端将待传入的话音,通过A/D转换将模拟语音转变成了二进制数据信息,通过高速率的伪随机扩频调制,从原理上讲,两者相乘,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因而在信道中传输信号的带宽远大于信息带宽。
在接受端,接受机不仅接受到有用的信号,同时还接受到各种干扰信号和噪声。
利用本地产生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解扩。
本地伪码与接受到的扩频信号中伪码一致,通过相关运算可还原成原始窄带信号,顺利通过窄道滤波器,恢复原始数据,再通过数/模(D/A)转换,恢复原始语音。
接收机接收到的干扰和噪声,由于和本地伪随机序列不相关,经过接收扩解,将干扰和噪声频谱大大扩展,频谱功率密度大大下降,落入窄带滤波器的干扰和噪声分量大大下降,因此在窄带滤波器输出端的信噪比或信干比得到极大改善,其改善程度就是扩频的处理增益。
CDMA蜂窝网的关键技术--功率控制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以的用户使用相同的频带发送信息,如果各移动台以相同的功率发射信号,则信号到达基站时,因为传输路程不同,基站接受到到的靠近基站的用户发送的信号比在小区边缘用户发射的信号强度大,因此远端的用户信号被近端的用户信号湮没,这时间所谓的"远近效应"。
通常,路径损耗的总动态范围在80dB的范围内。
为了获得高质量和高的容量,所有的信号不管离基站的远近,到达基站的信号功率都应该相同,这就是功率控制的目的:使每个用户到达基站的功率相同。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不同的功率控制方法。
比如若从通信的正向、反向链路角度来考虑,一般可以分为反向功率控制和正向功率控制;若从实现功控的方式则可划分为集中式功率控制和分布式控制;还可以从功率控制环路的类型来划分,有可分为开环功控、闭环功控(外环功控和内环功控)。
1.反向功控CDMA系统的通信质量和容量主要受限于收到干扰功率的大小。
CDMA原理

1、CDMA原理图2、编码技术2-1信源编码2-1-1信源编码的目的是通过压缩编码来去掉信号源中的冗余成分,以达到压缩码率和带宽,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2-1-2最常用的信源编码是PCM,它采用A律波形编码。
分为取样、量化和编码三步;一路语音信号编码后的速率为64Kb/s;2-1-3移动通信中如果采用PCM编码技术,则传一路话音信号需要64K带宽,传8路话音需要512K带宽。
对于1个频点只有200KHZ带宽的GSM系统来说,会造成频率资源的浪费,因此GSM系统中采用GMSK编码技术,编码后的速率为13Kb/s;2-1-4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不仅要支持语音通信,还要支持多媒体数据业务,因此必须采用更加先进的编码技术。
在WCDMA中,采用了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AMR)技术。
它支持8种编码速率:12.2、10.2、7.95、7.4、6.7、5.9、5.15和4.75Kb/s.3、AMR控制AMR:允许系统根据无线接口资源动态调整语音的编码速率负荷重时,降低AMR的语音速率,这样既减轻负载,又增加系统容量。
采用4.75K时相对12.2K容量提高约40%负载轻时,增加AMR语音速率,尽量提高QOS,增加满意度对于上行覆盖受限的情况,降低AMR的语音速率可以有效扩大上行的覆盖范围4、信道编码目的使接收机能够检测和纠正由于传输媒介带来的信号误差。
同时在原数据流中加入冗余信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5、信道编码的特点5-1信道编码技术是通过给原数据添加冗余信息,从而获得纠错能力5-2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卷积编码和Turbo编码(1/2,1/3)5-3使用编码增加了无效负荷和传输时间5-4适合纠正非连续的少量错误6、交织编码技术6-1优点交织技术是改变数据流的传输顺序,将突发的错误随机化。
提高纠错编码的有效性。
6-2缺点:由于改变了数据流的传输顺序,必须要等整个数据块接收后才能纠错加大了处理延时,因此交织深度应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选择。
CDMA通信原理知识介绍

CDMA(码分多址)是一种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通信。 它通过给每个用户分配一组独特的扩频码(也称为伪随机码或扩频序列),来区分不同 的用户信号。CDMA技术的核心在于扩频,即将信息数据与扩频码进行调制,扩展信
号带宽,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CDMA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05 CDMA通信的优势与局限 性
CDMA通信的优势
抗干扰能力强
CDMA采用扩频技术,能够有效抑制干扰信 号,降低误码率。
保密性好
CDMA中的扩频编码具有很好的保密性,能 够实现安全的无线通信。
频谱利用率高
CDMA允许用户在相同的频段上共享频率资 源,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软切换和软容量
CDMA支持软切换技术,提高了通信的稳定 性和覆盖范围。
04 CDMA通信的关键技术
功率控制技术
总结词
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通信中的重要技术之一,用于平衡不同用户之间的干扰和信号强度,确保通信质量。
详细描述
在CDMA通信系统中,多个用户共享相同的频谱资源,因此需要有效地控制各个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减小相互之 间的干扰。功率控制技术通过动态调整用户的发射功率,保证接收端能够可靠地接收信号,同时降低对其他用户 的干扰。
感谢您的观看
CDMA与其他通信技术的融合与比较
CDMA与OFDMA的融合
将CDMA的扩频技术与OFDMA的高效频谱利用技术 相结合,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
CDMA与MIMO的融合
利用MIMO技术提高CDMA系统的空间分集增益和 容量。
CDMA与毫米波通信的融合
探索在毫米波频段应用CDMA技术,以实现超高速 无线通信。
软切换技术
第十四讲CDMA的基本原理和扩频通信系统

码分多址的基本原理
模拟系统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 GSM系统靠 的是极其微小的时差, 而CDMA则是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 的用户。由于CDMA系统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技术, 编码种类 可以达到4.4亿, 而且每个终端的编码还会随时发生变化, 两部 CDMA终端编码相同的可能性是“二百年一遇”, 因此, 在 CDMA系统中进行盗码几乎不可能。
扩频调制后产生的宽带调制信号, 为了适应信道的传输特性, s(t)
还要与主振荡器产生的载波cos(ωrt+φ)相乘, 得到射频调制信号 r(t), r(t)经过信道的噪声叠加后, 到达接收端。 在接收端首先进 行混频放大^ , 得到中频信号q(t), q(t)再经伪随机序列p(t)^的解扩, 得到信号p(t), p(t)通过中频滤波滤除了干扰信号, 得到信号y(t),
码序列对信息比特流进行调制, 从而扩展信号的频谱, 在收端, 用与发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相关解扩, 把展宽的扩频信号 恢复成原始信息。
25
2) 系统组成
干 扰 与噪 声
0 f f0
f
f0
f
fr
f
m(t)
u(t)
s(t)
r(t)
信 道 rˆ(t)
q(t)
p(t)
cos( 0t+ ) p(t)
载波
伪 随 机码
原 来 模 拟 通 信 系 统 所 采 用 的 FDMA 技 术 和 GSM 系 统 所 采 用 的
TDMA 技术相对应, CDMA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的英文缩写, 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
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正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CDMA系统支持多种数据业务,如分组数据和电路数据。通过采用高速数据传输 技术和前向纠错编码技术,CDMA系统可以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误 码率。
无线资源管理
功率控制
CDMA系统采用功率控制技术,通过调整移动台的发射功率,降低干扰水平,提高系统容 量和语音与数据业务质量。
呼叫接纳控制
鉴权中心(AUC)
用于用户身份验证和密钥分配,确保网络安 全。
网络接口与协议
A接口
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通信接口,采用AT命令集进 行控制。
B接口
移动交换中心与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通信接口,采用 MAP协议进行通信。
C接口
移动交换中心与拜访位置寄存器之间的通信接口,采用 MAP协议进行通信。
D接口
保密的目的。
扩频通信利用伪随机序列对信息 信号进行扩频调制,将信息信号 扩展到宽频带上,以实现信号的
频谱扩展。
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抗 多径干扰、抗窃听等优点,因此
在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CDMA编码原理
CDMA(码分多址)是一种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个用户 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通信。
CDMA系统采用伪随机序列对用户信号进行扩频调制,不 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从而实现多用户同时通 信。
容量
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可以在同一频段上支持更多的用户。CDMA系统的 容量主要受到干扰和多径传播的影响。通过采用功率控制和导频污染控制等措 施,可以提高系统容量。
语音与数据业务质量
语音质量
CDMA系统采用宽带语音编码技术,如EVRC和AMR,可以在较低的比特率下提供 较好的语音质量。此外,CDMA系统还支持语音激活检测技术和可变速率声码器, 以进一步改善语音质量。
CDMA基本原理

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址
CDMA网络的中心频点计算方法: 下行——870+0.03*N ; (N是载频号,例如283) 上行——833+0.03*N; 码分多址的理解: 一个房间(频段1.23Mhz)中有多人(手机MS)在交谈,每组 人之间使用不同的语言(码分),因此相互之间交谈不受影响。 基于这个模型,可以推测到CDMA的几个特点: 自干扰:如果有人说话声音过大,势必影响其他人的交流 码分:不同组之间使用不同的语言保证互不干扰,或者,使用同 样语言的两组人之间间隔足够远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在扩频通信中采用宽频带的信号来传送信息,主要是为了通信的安全可靠, 这可用信息论和抗干扰理论的基本观点来解释。
信息论中的仙农(Shannon)公式描述如下: 仙农(Shannon) 仙农 其中 C------信道容量(比特/秒) N-----噪声功率 W----信道带宽(赫兹) S---------信号功率
PN短码 PN短码 区分不同扇区或小区 伪随机序列 215 = 32,768 unit (period 26.67ms),PN码的生成 取得是相位偏置。每64位生成一个PN,共有512个可 用PN。不同PN之间相位不同,属于近似正交。 用于前向及反向物理信道扩频
PN长码 PN长码 用于反向逻辑信道区分不同用户 伪随机序列 2^42-1 unit 在前向链路上对业务及寻呼信道进行扰码
频分多址
频分,有时也称之为信道化,就是把整个可分配的频谱划分成许 多单个无线电信道(发射和接收载频对),每个信道可以传输一 路话音或控制信息。在系统的控制下,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接入 这些信道中的任何一个。 模拟蜂窝系统是FDMA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数字蜂窝系统中也 同样可以采用FDMA,比如GSM和CDMA系统也采用了FDM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DPSK 调制原理框图
基带信号
差分变换
反相器
载波输入
选相开关
已调信号
数字信息(绝对码)
0
0
1
1
1
0
0
1
PSK波形
DPSK波形
相对码
0
0
0
1
0
1
1
1
0
极性比较法和相位比较法解调框图
• 我们知道,2PSK存在 “倒π”现象,因此, 实际中一般不采用2PSK方式,而采用差分 移相(2DPSK)方式。 • 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 载波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 • 可以采用极性比较法对2DPSK信号进行解 调。
Cdma系统发射机框图
SIGN1 置位
信号 发生器1
SIGN1
扩频1
S1-KP
PSK 调制器1
PSK1 第一路
GOLD1 GOLD1 置位 GOLD序列 发生器1 TX-CW (10.7M) 加法器 功放 TX
SIGN2 置位
信号 发生器2
SIGN2
扩频2
S2-KP
PSK 调制器2
PSK2 第二路
线性移位寄存器
• Gold序列是m序列的复合码,它是由两个码长相等、码时 钟速率相同的m序列优选对模二和构成的。其中m序列优 选对是指在m序列集中,其互相关函数最大值的绝对值最 接近或达到互相关值下限(最小值)的一对m序列。这里 我们定义优选对为:设A是对应于n级本原多项式f(x)所 产生的m序列,B是对应于n级本原多项式g(x)所产生的 m序列,当他们的互相关函数满足:
• 采用扩频码序列调制的方式来展宽信号频 谱。由信号理论知道,脉冲信号宽度越窄, 其频谱就越宽,信号的频带宽度和脉冲宽 度近似成反比,因此,越窄的脉冲序列被 所传信息调制,则可产生很宽频带的信号。 扩频码序列就是很窄的脉冲序列
扩频技术
• 直接序列扩频CDMA(DS-CDMA):用待 传信息信号与高速率的伪随机码序列相后, 去控制射频信号的某个参量而扩展频谱。 • 常用的伪随机序列有m序列和Gold序列。 • m 序列 是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它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或其他延迟元件通过 线性反馈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
• 在科斯塔斯环环路中,误差信号V7是由低 通滤波器及两路相乘提供的。压控振荡器 输出信号直接供给一路相乘器,供给另一 路的则是压控振荡器输出经90o移相后的信 号。两路相乘器的输出均包含有调制信号, 两者相乘以后可以消除调制信号的影响, 经环路滤波器得到仅与压控振荡器输出和 理想载波之间相位差有关的控制电压,从 而准确地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调整,恢复出 原始的载波信号。
1 n2 R a ,b ( k ) 2 n 2 1 2 1 2
n为奇数 n为偶数,n不是4的整数倍数
串联型和并联型序列发生器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 1 x 2 x3 x 4 x 5 x6 f(x)=1+x+x6 g(x)=1+x+x2+x5+x6 x 1 x 2 x3 x 4 x 5 x6
• 信号频谱被展宽了。在常规通信中,为了 提高频率利用率,通常都是采用大体相当 带宽的信号来传输信息,即在无线电通信 中射频信号的带宽和所传信息的带宽是属 于同一个数量级的,但扩频通信的信号带 宽与信息带宽之比则高达100~1000,属于 宽带通信,原因是为了提高通信的抗干扰 能力,这是扩频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 据。
直接序列扩频
信息码元 相乘 调制 信道 相乘 解调
信息码元
PN码
本振
PN码
相干 载波
实验四 载波提取实验
• •
•
观察科斯塔斯环提取相干载波的过程。 观察相干载波相位模糊现象,并做分析。
当采用同步解调或相干检测时,接收端需要提 供一个与发射端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 这个相干载波的获取就称为载波提取,或称为 载波同步。 提取载波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
PN码的跟踪原理
(t )
BPF 包络检波
(t )
BPF 包络检波
+ ∑ - 环路滤波
PN码 发生器
压控 时钟
实验三 扩频与解扩实验
• • • 观察基带信号扩频前后波形(频谱)。 观察扩频前后PSK调制的波形(频谱)。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是指将待传输信息的频谱用某 个特定的扩频函数扩展后成为宽频带信号,送入 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利用相应手段将信号解压 缩,从而获取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也就是说在 传输同样信息时所需的射频带宽,远比我们已熟 知的各种调制方式要求的带宽要宽得多。扩频带 宽至少是信息带宽的几十倍甚至几万倍。信息不 再是决定调制信号带宽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制 信号的带宽主要由扩频函数来决定。
七位巴克码的自相关函数和七位巴克码识别器
R(j) 7
输出
判 5
决
3
相
加
-7 -5
1 -3 -1
0
1 - 1
3
5
7
j 0 1 0 1 0 1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0 1 0 1 0 1
输入码 元
移动方向
实验八 纠错编码实验
• 通过比较接收机接收的编码信号在解码前后的误码率,加深对纠错 编码原理的理解。 通过观察CDMA系统中汉明编解码的过程,加深对汉明编译码原理 的理解。 在随机信道中,错码的出现是随机的,且错码之间是统计独立的。 例如,由高斯白噪声引起的错码就具有这种性质。因此,当信道中 加性干扰主要是这种噪声时,就称这种信道为随机信道。由于信息 码元序列是一种随机序列,接收端是无法预知的,也无法识别其中 有无错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由发送端的信道编码器在信息 码元序列中增加一些监督码元。这些监督码元和信码之间有一定的 关系,使接收端可以利用这种关系由信道译码器来发现或纠正可能 存在的错码。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 有时也称为纠错编码。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检错或纠错能力, 有的编码只能检错,不能纠错。
CDMA系统原理
CDMA原理概述
• CDMA系统是基于码分技术(扩频技术)和 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 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 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 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 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 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 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相反的过程, 进行解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
– – 一类是在发送有用信号的同时,在适当的频率位置上, 插入一个(或多个)称作导频的正弦波,接收端就由 导频提取出载波,这类方法称为插入导频法; 另一类是不专门发送导频,而在接收端直接从发送信 号中提取载波,这类方法称为直接法。
•
接收机载波提取电路实现框图
乘法器1 TX2 调制信号 输入 低通1 相乘1
科斯塔斯环原理框图
乘法器1
V3
低通1
V5
V1
输入已调信号 输出 压控 振荡器 环路 滤波器
V7
乘法器3
90о相移
V2 V4
乘法器2 低通2
V6
实验五 PSK调制与解调实验
• • • • 观察2PSK、2DPSK信号的波形(频谱)。 观察2PSK、2DPSK相干解调器各点波形。 2psk调制与解调 调制:2PSK信号是用载波相位的变化表征被传输 信息状态的,通常规定0相位载波和π相位载波分 别代表传1和传0 。 • 解调:2PSK调制信号先经过带通滤波器,然后调 制信号经过模拟乘法器与载波信号相乘后,去掉 了调制信号中的载波成分,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去 除高频成分,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低频信号,对 此信号进行抽样判决,就可以得到基带信号了。
直接序列扩频
信息码元 相乘 调制 信道 相乘 解调
信息码元
PN码
本振
PN码
相干 载波
实验一 GOLD序列特性实验
• 观察GOLD序列的波形(频谱)。 • 观察GOLD序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 m序列虽然性能优良,但同样长度的m序列个 数不多,且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值并不都好。 Gold序列是m序列的复合码,它是由两个码 长相等、码时钟速率相同的m序列优选对模 二和构成的。其中m序列优选对是指在m序列 集中,其互相关函数最大值的绝对值最接近或达到 互相关值下限(最小值)的一对m序列。
•
位同步提取原理框图
NRZ
鉴相器
环路 滤波器
数控振荡 器NCO
位同步输出
实验七 帧同步提取实验
• • 观察帧同步码无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态。观察帧同步码有一位错误时帧同 步器的维持态和捕捉态。 观察帧同步器的假同步现象、漏识别现象和同步保护现象。
• 由于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是一个接一个按节拍传送的数字信号单元, 即码元,因而在接收端必须按与发送端相同的节拍进行接收,否则, 会因收发节拍不一致而导致接收性能变差。此外,为了表述消息的内 容,基带信号都是按消息内容进行编组的,因此,编组的规律在收发 之间也必须一致。在数字通信中,称节拍一致为“位同步”,称编组 一致为“帧同步”。在时分复用通信体统中,为了正确地传输信息, 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它可以是一组特定的码 组,也可以是特定宽度的脉冲,可以集中插入,也可以分散插入。集 中式插入法也称为连贯式插入法,即在每帧数据开头集中插入特定码 型的帧同步码组,这种帧同步法只适用于同步通信系统,需要位同步 信号才能实现。适合做帧同步码的特殊码组很多,对帧同步码组的要 求是它们的自相关函数尽可能尖锐,便于从随机数字信息序列中识别 出这些帧同步码组,从而准确定位一帧数据的起始时刻。
• 即GOLD序列就是很窄的脉冲序列构成的扩 频函数。 • 它能展宽信号频谱,提高通信抗干扰能力
实验二 GOLD序列的捕获与跟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