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故事创意的副本

合集下载

这是你的船第六章

这是你的船第六章

第六章注重结果和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部队一样,美国海军也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

你可以在所有的军舰上看到某些地方挂有“军官专用”的牌子,普通的水兵是不能进入这些地方的。

上任之后,我决定以一种尽量温和的方式来改变这种情况——当然,我并不是要彻底废除海军部队中的礼仪。

当我在甲板上巡视的时候,水兵们仍然要站到一旁列队,敬礼。

准备听候命令:军官们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

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开始意识到我并不非常注重这种形式上的东西。

我更加注重水兵们的创造性,而且相对于礼仪来说,我也更希望水兵们能够更注重结果,也就是“本福尔德号”的战斗力。

提高战斗力并不是依靠上级发布命令就可以完成的,那种做法只会降低士气,损伤水兵们的积极性。

我希望水兵们能够打开思路,利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我希望军官们能够意识到军衔的高低与一个人的创造力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我希望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

作为舰长,我必须执行美国海军225年来积淀下来的各种规章制度。

可每当我的水兵想出更好的创意来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我就会设法对这些制度进行一些变通。

一旦这些更好的创意被证明是行得通的,我就会把它上报给我的上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经验。

为了构思出更多更好的创意,我必须不断鼓励水兵们采取主动——并确保其他军官们能够欢迎水兵的主动创新精神。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尊每个人,把每个人看成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个体。

他们必须学会互相尊重,这也是互相信任的基础。

互相可以克服所有的障碍当“本福尔德号”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们都会在平日里停放反潜直升机的甲板上聚餐。

在我担任“本福尔德号”舰长之后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参加了一次聚餐。

我发现水兵们正排着长队等候领取食物,可军官们却可以直接走到队伍前,取了食物,然后走到隔壁“军官专用”的甲板上就餐。

这些军官都是很优秀的人,他们并不是有意要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性,这毕竟是美国海军百多年来的惯例。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引起学生对天堂与地狱概念的兴趣。

1.2 引导学生思考天堂与地狱在人类文化和宗教中的重要性。

1.3 分配阅读材料:《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

第二章:文学作品分析2.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2 学生讨论并分析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探讨其对天堂与地狱的描绘。

2.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天堂与地狱形象对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章:宗教文化探讨3.1 教师介绍世界主要宗教对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引发学生对不同文化观念的思考。

3.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宗教对天堂与地狱的描述和信仰。

3.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宗教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道德的影响。

第四章:哲学思考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对于人类的意义,探讨其对人类行为和选择的引导作用。

4.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不同观点和思考。

4.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于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和信仰。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5.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天堂与地狱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5.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如何实践天堂与地狱概念的想法和计划。

5.3 教师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善、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第六章:比较研究6.1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宗教中的天堂与地狱概念进行比较研究。

6.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种天堂与地狱概念的异同,并分享比较研究的结果。

6.3 教师总结学生的比较研究成果,强调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第七章:作品创作与展示7.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对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关于天堂与地狱的故事、诗歌或散文。

7.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对天堂与地狱的思考和感悟。

7.3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故事剧本策划书范文3篇

故事剧本策划书范文3篇

故事剧本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故事剧本策划书范文一、故事背景本故事剧本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小镇上,名叫翡翠城。

这个小镇风景优美,但是最近却被一个邪恶的女巫施了魔法,镇上的所有居民都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只有找到勇气、智慧、爱心、毅力这四种特质的人,才能打破女巫的魔法,让小镇恢复正常。

二、人物设定1. 桃乐丝:一个年轻的女孩,来自堪萨斯州,善良勇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2. 稻草人:一个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渴望拥有智慧。

3. 铁皮人:一个没有心脏的铁皮人,渴望拥有爱心。

4. 狮子:一个没有勇气的狮子,渴望拥有勇气。

5. 女巫:一个邪恶的女巫,拥有强大的魔法,试图阻止桃乐丝等人找到四种特质。

三、故事大纲1. 桃乐丝和她的小狗托托被一阵龙卷风吹到了翡翠城,她在这里遇到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

2. 桃乐丝告诉他们,她要去找魔法师奥兹,让他帮助自己回到堪萨斯州。

3. 女巫发现了桃乐丝等人的计划,她试图阻止他们,但是失败了。

4. 桃乐丝等人找到了奥兹,但是奥兹并不是真正的魔法师,他只是一个骗子。

5. 奥兹告诉桃乐丝等人,只有找到勇气、智慧、爱心、毅力这四种特质,才能打破女巫的魔法,让小镇恢复正常。

6. 桃乐丝等人决定分头寻找四种特质。

7. 桃乐丝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个小精灵,小精灵告诉她,勇气就在勇气之殿里。

8. 稻草人在一个书屋里找到了智慧之书,他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9. 铁皮人在一个山谷里找到了爱心之泉,他的内心变得温暖起来。

10. 狮子在一个洞穴里遇到了一只巨大的怪物,但是他鼓起勇气战胜了怪物,获得了勇气。

11. 桃乐丝、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回到翡翠城,将四种特质交给了奥兹。

12. 奥兹试图偷走四种特质,但是被桃乐丝等人发现了。

13. 桃乐丝等人用四种特质打败了女巫,解除了魔法,小镇恢复了正常。

14. 奥兹被赶出了翡翠城,桃乐丝和她的朋友们继续踏上了回家的路。

四、场景设定1. 堪萨斯州:一个草原上的农场,桃乐丝的家就在这里。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我来编童话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我来编童话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我来编童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够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能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1.2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编写童话故事。

2. 能够通过图片、词语或句子激发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童话故事。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成就和快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1. 介绍童话故事的特点,如奇幻、夸张、寓意等。

2.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背景。

2.2 编写童话故事的方法1. 教授学生如何选择故事主题和角色。

2. 引导学生如何构思故事情节和设定故事背景。

3.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故事。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引入1. 通过展示一组童话故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和角色。

3.2 讲解1. 讲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

3.3 示例1. 提供一篇简短的童话故事示例,让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背景。

3.4 练习1. 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合作编写一篇童话故事。

2.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故事。

3.5 展示和评价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童话故事。

2. 让其他学生对展示的故事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童话故事图片1. 准备一组童话故事的图片,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启发想象力。

4.2 童话故事示例1. 准备一篇简短的童话故事示例,用于让学生分析和理解童话故事的结构。

第五章:教学评估5.1 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能力1. 通过观察学生编写故事的过程,评估他们对童话故事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评价学生的故事内容、情节发展和角色设定,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新教育教程》第六章 智力激励法-教学PPT

《创新教育教程》第六章 智力激励法-教学PPT
1、会后以鉴别的眼光讨论所有列出的构思; 2、也可以让另一组人来评价; 3、将会议记录整理分类后展示给参加者; 4、从效果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评价各构思; 5、选择最合适的构思,尽可能采用会议中激发出来的构思。
22
智力激励法 练一练
坐姿矫正器
背背佳
请参考以上两个创新案例,召开头脑风暴会议,根据 智力激励法的基本原则,自由畅想,共同探讨纠正坐姿 ,保护视力的创新设想。每个人将自己想到的创新设想 在小组中分享,并将所有设想记录在表7-2中。
累了就休息;
15
智力激励法
四大原则之四:“搭便车”,见解无专利
盗用别人的构思,借题发挥,根据别人的构思联想另一个构思 ,即利用一个灵感引发另外一个灵感,或者把别人的构思加以修改。
1个构想可以诱发其它创意
不必客气,利用别人的创意联 想
借题发挥的要求: 珍惜“如此说来…..” 不必因为是某先生的创意,所以客 气 领导的构思一样可以盗用 变化一下,得到一个更好的创意 把2个创意结合看看,互相配合看 看
2020/2/2
32
智力激励法
脑洞大开:
利用智力激励法一起来研究如何解决“手机低头族” 的
问题。 召开头脑风暴会议, 根据智力激励法的基本原则, 自
由 畅想, 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手机低头族” 问题的各种观
点和建议。 然后, 在所提出的所有新观点中选取一些可行、
有价值的观点形成解决方案( 设计方案), 绘制草图, 开展
主持人引导,记录 员在白板上记录
小组成员提出 构思
结束会议
介绍基本原理、四 大原则、8点要求等
介绍主题
如组员感到困惑, 可做一简单练习
主持人引导组员提 出各种构思

中职教育-《创意写作教程》课件:第六章 故事创意(葛红兵 许道军 主编 高教版).ppt

中职教育-《创意写作教程》课件:第六章  故事创意(葛红兵 许道军 主编 高教版).ppt
二、讲述一个“我”的故事。尝试这样的 设想:好莱坞正在制作一部关于我生活的 电影,这将包括哪些场景?
的三作、品整,理整故理事故。事选要择素一。部自己喜爱、熟悉 四、默写故事。 五、改写故事。
延展阅读
1.许道军:《故事工坊》,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5年版。
2. 杨照:《故事效应——创意与创价》, 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所谓穿越小说,是指一个现代身份或具有现代 意识的人进入或本身就“在”一个不属于自己 的时空,在时间错置和观念并置的矛盾中重新 生活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
(五)细节的生长
味觉的故事(《香水》)、健康的故事 (《沙床》)、容貌的故事(《漂亮朋 友》)、口吃的故事(《国王的演讲》) 等,这些故事建立在细节之上,从细节生 发出故事点与故事线。
2.“找到自己的声音”
你应以自己的方式去写自己的故事。但是这 个自己,包括你生活的土地、你深厚的传统、 你的地方性。
3.遵循文体规范与类型成规
故事有三种,一种是用于耳朵“听”的故事, 比如评书、三言二拍;一种是用于内心语言 “读”的故事,比如小说;一种是用于眼睛 “看”的故事,比如影视。
LOREM IPSUM DOLOR
1.人物身份与行为、行为与结果等之间的 巨大反差。《天下无贼》《俄狄浦斯王》
2.超越日常生活。《电子情书》《太平广 记》
3.提供异质生命。《边城》、《大淖记事》
(三)新颖与真挚的见解/感情
每部成功作品,都能给这个世界习以为常 的世俗生活提供新的感悟。
见解/感情可以集中在主题,也可以散落 在情节与细节;可以由故事的全部去演绎, 也可以通过人物之口去阐述;可以由作品 的题目点明,也可以深藏在叙述语言之中。
故事材质
(一)与“变化”相关的事件/行动 施洛米斯·里蒙-凯南说:“一个事件就是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民间故事情节和角色让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交际技巧来讲述民间故事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和理解他人讲述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口头语言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的能力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口语交际2.2 教学话题:民间故事2.3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讲述的故事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交际技巧来讲述民间故事让学生通过合作和分享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民间故事,引起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民间故事的特点和魅力所在3.2 教学活动一:听故事给学生播放一段民间故事的录音或视频,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听完故事后,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3.3 教学活动二: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情来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并邀请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进行评价和反馈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并填写自我评价表4.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并填写同伴评价表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故事讲述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建议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民间故事的录音或视频角色扮演的剧本和角色分配表自我评价表和同伴评价表5.2 教学设备:计算机和投影仪录音机或音响设备表演舞台和道具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延伸活动一:民间故事分享会邀请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鼓励学生使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来讲述故事,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6.2 延伸活动二:民间故事创意改编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民间故事,并进行创意改编学生可以改变故事的情节、角色或结局,并将其写成剧本或绘制成漫画第七章:教学反馈7.1 学生反馈: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邀请学生填写教学反馈表,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7.2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并填写教学反馈表,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第八章:教学计划调整8.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结果,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增加或减少某些教学内容和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8.2 教学计划更新:定期更新教学计划,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新颖性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热点话题,引入新的民间故事和教学活动第十章:教学参考资源10.1 民间故事书籍推荐: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民间故事书籍,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历和文化素养10.2 在线资源:提供一些在线的民间故事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10.3 教学参考资料:提供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论文、教案示例和相关研究,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口语交际和民间故事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小学地方文化与民俗第六章案例分析

小学地方文化与民俗第六章案例分析

小学地方文化与民俗第六章案例分析地方文化与民俗是小学生社会科学课程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与民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本文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具体介绍小学地方文化与民俗的教学实践,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教学内容。

案例一:正月十五元宵节地点:某小学时间:2022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一、案例背景介绍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小年,是中国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

在某小学,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元宵节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传统食品。

二、案例分析1. 学生参观元宵节庙会学生们参观了学校里举办的元宵节庙会,游览了各种庙会摊位,了解元宵节时期人们的独特风俗和习惯。

同时,他们还有机会品尝正宗的元宵,领略元宵节的美味。

2. 课堂上学习元宵节民间故事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了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在思考中获得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3. 学生制作灯笼学生们在班级里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灯笼,带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

不仅学习了灯笼的制作过程,也懂得了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

4. 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学校举办了校园文化展示活动,学生们亲手制作了元宵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挂件等,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学习成果。

三、案例意义1. 增加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知。

通过实际参与各种元宵节活动,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元宵节的含义和起源,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从而培养起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

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参与中传承,从而保护和推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案例启示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学校应该加强地方文化与民俗教育的实践环节,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
我们接触一部作品,首先在意的是 故事的完整、曲折、有趣与否,其次 才是故事的讲述。
第一节 故事材质
文体解析 故事材质 故事实质
文体解析
在创意写作语境中,故事指“一系列事 件”。 故事即是真实或虚构的、作为话语对象的 接连发生的事件,或者从已有作品文本中 抽取出来并按时间顺序与逻辑关系重新构 造的事件。
(三)对已有故事的翻写、倒写、改写
《哈姆莱特》是对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 仇故事的改写,《荡寇志》是对《水浒传》 的反写,大量的“重述神话”,比如《青蛇》 《白蛇传说》《人间》之于“白蛇传”、 《碧奴》之于“孟姜女”,等等,都是对已 有故事的改写,最极端的例子是同人小说故 事。 所谓同人小说是指的是利用原有的漫画、动 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情 节或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小说, 一般以网络小说为载体。
(五)细节的生长
味觉的故事(《香水》)、健康的故事 (《沙床》)、容貌的故事(《漂亮朋 友》)、口吃的故事(《国王的演讲》) 等,这些故事建立在细节之上,从细节生 发出故事点与故事线。
(六)故事机器
翁贝托 · 艾柯在《昨日之岛》讲了这样一个 故事:有一个小岛,岛民们为了打发时光, 排遣寂寞,他们开发出了一个故事机器。这 个机器是一个巨轮,立在村子的广场上。巨 轮由六个同心圆构成,每一个圆都能独立转 动,第一个圆隔成二十四格,第二个圆三十 六格,第三个圆四十八格,第四个圆六十格, 第五个圆七十二格,最外面一个圆有八十四 格。不同的格子标示不同动作、不同情感、 不同状况、不同时间地点。轮子一转动就产 生丰富的组合。
讲故事技巧
1.“写你知道的”
首先,“所有的小说都是自传性质的。然 而总有一些幸运的作者能够继续将他们经 历中的部分内容不断进行加工重组,再现 为一系列的、长长的、令人满意的书和故 事”(布兰德) 其次,你可以向自己学习,如契诃夫所说, “我所学到的有关人性的一切都是从我自 己这儿学来的”。
LOREM IPSUM DOLOR
2.“找到自己的声音”
你应以自己的方式去写自己的故事。但是这 个自己,包括你生活的土地、你深厚的传统、 你的地方性。
3.遵循文体规范与类型成规
故事有三种,一种是用于耳朵“听”的故事, 比如评书、三言二拍;一种是用于内心语言 “读”的故事,比如小说;一种是用于眼睛 “看”的故事,比如影视。
LOREM IPSUM DOLOR
(二)纯粹想象与虚拟
传统的有《齐谐记》《枕中记》《聊斋志 异》等,近年来的玄幻、奇幻、修真等小 说将故事的想象力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国古代的幻想故事以《西游记》为代表。 幻想故事有两类,一是幻想空间与现实生 活(包括历史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接 口”;一是架空小说,如J· R· R· 托尔金的 《魔戒》。
(四)反哲学的预设
故事经常会提出“假如……便……”这样的假 设,比如:假如人变成了虫(《变形记》)、 假如现代人回到了历史(《新宋》)、假如机 器人控制了人类(《终结者》)等,极端的是 穿越小说故事。 所谓穿越小说,是指一个现代身份或具有现代 意识的人进入或本身就“在”一个不属于自己 的时空,在时间错置和观念并置的矛盾中重新 生活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行为。
4.写作辩证法
我们总能在经典故事里看到这样的辩证法: 若是要写幸福,就先写苦难;如果要写失 败,就先写成功;如果要写爱,就先写不 爱……反过来也成立。
5.量体裁衣
给自己的故事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叙述 者,它会大放异彩。
工坊活动
一、构思或检查。构思一个故事,或者对 照故事元素,检查带进工作坊的故事。 二、讲述一个“我”的故事。尝试这样的 设想:好莱坞正在制作一部关于我生活的 电影,这将包括哪些场景? 三、整理故事。选择一部自己喜爱、熟悉 的作品,整理故事要素。 四、默写故事。 五、改写故事。
“讲故事”实质
1.主人公的确定:这是谁的故事? 2.事件顺序的编排:故事如何发展的?结果如何? 3.冲突的设置:事件为什么发生?内驱力是什么? 4.悬念的设置:阻碍事件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5.视角/视点的选择:谁来叙述这个故事比较合适? 6.移情:准备让读者喜欢谁? 7.声音:有必要暴露作者自己的态度吗? 8.类型:怎么样让自己的故事脱颖而出? 9.马甲:用什么文体表达效果才最优化?
(三)新颖与真挚的见解/感情
每部成功作品,都能给这个世界习以为常 的世俗生活提供新的感悟。 见解 / 感情可以集中在主题,也可以散落 在情节与细节;可以由故事的全部去演绎, 也可以通过人物之口去阐述;可以由作品 的题目点明,也可以深藏在叙述语言之中。
(四)能引起移情的主人公/人物
故事能被我们接受,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 成功的引起了我们移情。反过来说,主人 公若不能引起我们的移情,我们也很难接 受这个故事。
故事实质
一个故事事件、一个故事中的人、一个故 事中的背景,总是与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 反差、不同,因此我们可以说:故事是奇 观,故事是事故……
第二节 故事写作故事生成 讲事技巧故事生成(一)从生活选取戏剧性事件 1.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事件加以改编。 《老人与海》《冷血》 2.重新解释历史事件。 文学来自生活,历史是过往的生活,从历 史中取材,形成了故事三大类型之一的历 史故事。
故事材质
(一)与“变化”相关的事件/行动 施洛米斯· 里蒙-凯南说:“一个事件就是 一件发生的事情,一件能用一个动词或动 作名词加以概括的事情”。 事件意味着变化,是“行动”引起了故事 的“变化”。在所有行动中有一个核心行 动,故事紧扣核心行动展开。
(二)能形成“差异”效果的戏剧性
戏剧性的要义是反差,反差是“变化”的 外在形式。 1.人物身份与行为、行为与结果等之间的 巨大反差。《天下无贼》《俄狄浦斯王》 2.超越日常生活。《电子情书》《太平广 记》 3.提供异质生命。《边城》、《大淖记事》
延展阅读
1.许道军:《故事工坊》,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5年版。 2. 杨照:《故事效应 —— 创意与创价》, 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