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摄影的认识和理解
特殊镜头在影视摄影创作中的实践探究

特殊镜头在影视摄影创作中的实践探究影视摄影创作必须依靠镜头的支撑,镜头包含了基本镜头和特殊镜头两种类型,这两者在影视摄影创作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很多电影作品在表达创作者的意图时,一般都会选择使用特殊镜头进行拍摄。
本文简要分析了影视摄影创作中特殊镜头的功能,并且也对特殊镜头在影视摄影创作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究,期望为今后影视摄影创作中进一步应用特殊镜头进行艺术创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标签:特殊镜头;影视摄影;实践前言根据对以往电影作品的研究来看,传统的电影作品更加侧重于叙事。
而随着人们对艺术领悟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影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于电影技术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现如今评价一部电影作品是否优秀,除了会评判电影作品是否具有好的故事外,还要关注电影作品的视听艺术[1]。
影视创作者在进行电影视觉创造时,最主要的方法便是巧妙地运用不同类型的摄影镜头。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影视创作者在使用电脑特技的同时还会搭配使用特殊镜头。
1 影视摄影创作中特殊镜头的功能分析我们可以将特殊镜头简单的理解为可以呈现特殊摄影效果的镜头,有一部分特殊镜头属于在定焦镜头的基础上再增添更加具体的功能,以达到完全有别于常规镜头的影视效果。
特殊镜头种类繁多,因此不同种类的特殊镜头具有不同的功能。
目前,影视摄影创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特殊镜头,主要有鱼眼镜头、滑行者镜头、超广角镜头以及超长焦镜头等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特殊镜头所拍摄的影视作品,会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
鱼眼镜头是很多影视摄影创作中都会使用到的特殊镜头,我们可以简单的将鱼眼镜头理解为可以拍摄如何鱼眼所观察到的场景的镜头。
鱼眼镜头拍摄的场景极为广阔,不过焦距比较短。
因此,鱼眼镜头的功能就是可以对距离较短的景物进行拍摄。
鱼眼镜头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一般会呈现出桶形畸变,画面的变形程度一般与距离镜头的长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鱼眼镜头在夸大画面的同时,还会明显增加画面的空间感[2]。
偏振片摄影的原理和特点

偏振片摄影的原理和特点偏振片摄影是一种特殊的摄影技术,它利用了偏振光的原理来捕捉和呈现图像。
偏振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元件,它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或屏蔽特定方向的光振动。
在摄影中,偏振片可以起到去除或增强特定光线的效果,从而达到一些特殊的视觉效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偏振片摄影的原理和特点。
一、原理1. 偏振光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振动方向垂直于光传播的方向。
当光线与某些物体表面相互作用时,如水面、玻璃窗等,会发生反射、散射、折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使光的振动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偏振光。
2. 偏振片的构成偏振片是由一层特殊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它包含有大量有序排列的分子链。
这些分子链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光通过,其余方向的光则被屏蔽。
3. 基本原理偏振片摄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块偏振片的叠加效应来实现对光线的控制。
在拍摄时,穿过镜头进入相机的光线首先通过一个偏振片,在进入相机后再通过第二个偏振片。
通过调整两个偏振片的相对角度,可以控制传入相机的光线的偏振方向,从而达到各种特殊效果。
二、特点1. 增加画面对比度在摄影中,偏振片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屏蔽一部分光线来增加画面的对比度。
这是因为水平方向的光线通常会被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屏蔽,而垂直方向的光线则会透过偏振片。
通过调整偏振片的相对角度,可以选择性地控制画面中的光线,从而获得更加鲜明的对比度效果。
2. 抑制反射光在拍摄水面、玻璃窗等有光反射的物体时,常常会出现反射光的干扰。
偏振片可以选择性地屏蔽反射光,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同时减少反射光产生的光晕和眩光。
3. 加强颜色饱和度偏振片还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屏蔽一部分光线来增强画面的颜色饱和度。
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通过调整偏振片的相对角度,可以控制特定颜色的光线透过偏振片,从而增强画面的色彩表现力。
4. 降低镜头反射镜头的光学镀膜通常会引起反射光,在一些特殊的拍摄场景中会产生光晕和眩光。
通过在镜头前放置一个适当角度的偏振片,可以有效地降低反射光的干扰,提高照片的质量和清晰度。
摄影心得体会(精选40篇)

摄影心得体会(精选40篇)摄影心得体会 1对于摄影,我以前挺陌生的,但是一直都很喜欢,我知道摄影能把美好的记忆留下,这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以前对摄影的了解也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没想到学过知道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技巧、要领。
这个学期之所以选择摄影,是怀着对它的一种好奇去学习这门课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刚开始学这门课时,特别是上理论课时还是觉得很枯燥无味,甚至还排斥它,觉得学与不学都没什么区别,我们不是都会拍照片吗?非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学这个,可是经过清明节时的旅行让我发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当拿着相机却不知道如何去更好的运用,更不知道各种组合去捕捉景物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才体会到课堂理论的重要性,可是却让我给忽略了。
在平遥古城中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可是看着自己拍的照片一点也没有当时的美感,因此对摄影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学习过程中,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和心灵的'默契。
摄影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问学问,与其它的众多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同文学,历史、地理、建筑,音乐等。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
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
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
如果说我学摄影之前只会按快门的话,那么经过了一个学期课的学习,也懂得了摄影不仅仅是留住人世间的美妙瞬间,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在摄影课上,我也看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有美妙的自然风光;富有生命色彩的静物;蕴含哲理的象征物……这些都能从摄影艺术中去发现。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
黑白摄影知识:如何利用黑白摄影表达出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黑白摄影知识:如何利用黑白摄影表达出人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黑白摄影是摄影艺术中一个特殊的领域。
它强调影像中光和阴影的感觉,用黑白色彩的反转来凸显影像的平面空间感和质感。
经过多年的进化和发展,黑白摄影已经成为摄影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技巧和表现主题。
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很多。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下,我们认识到了生命的不同面向。
但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三个不变的主题:时间、情感和自然。
黑白摄影正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更深入地探索了这三个主题。
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时间的长河给人们带来了生命和无限的希望,但也带来了岁月的沉淀和蹉跎的感慨。
黑白摄影让我们可以感受时间在画面中的感觉和哲思,深入地呈现了时间的印记和岁月的沧桑。
例如老人的面容,一张张惨淡的皱纹,一头银发,都是时间铭记的痕迹,也是生命的经历的显现。
这种独特的黑白摄影表现技巧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时间和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情感也是黑白摄影探索的主题之一。
人类的情感游移于生命和人生轨迹之间,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思想和想象之中。
黑白摄影的通过光影和质感的深刻描摹,让我们更加容易地感受到情感和内心的矛盾和愁苦。
例如黑白照片中的情人和父母,他们的表情和动作经过黑白的重新处理立刻变得深情而凝重。
科技的进步让色彩成为了摄影的普遍特征,但这种独特的黑白表现技巧却能够更加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世界。
自然也是黑白摄影所探索的重要元素之一。
自然奇妙多样的景象深深地吸引着摄影师。
黑白摄影的去除了色彩的干扰,让我们从那些细微的元素展示自然的深思和博大精深。
例如岩石和沙漠中的沟壑,树枝和枯叶上的细小的纹理,黑白照片中却变得更加摄人心魂。
这种黑白表现技巧的运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自然所赋予我们的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总之,黑白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技巧和表现主题,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感受。
在表达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方面,黑白摄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深刻和丰富的方式。
摄影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摄影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摄影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形式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 摄影器材的普及,尤其是高度自动化照相机的出现,使摄影拍摄实践中的技术层面大大降低。
摄影艺术大师H?卡蒂埃-布勒松在解释摄影时说:“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若干分之一秒内,既认识事件的意义,同时又找到准确表现事件的结构形式。
”摄影艺术是运用照相机摄取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刹那景象,作品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若干分之一秒的决定性瞬间上,但这正是摄影瞬间艺术的特点与难点。
瞬间之内要采取这么多的措施,需要摄影家多方面的智慧和修养,要有敏捷的反应、熟练的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还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谁要在瞬间的把握上有超人的能力,谁就能多得到成功的机会。
摄影艺术是一个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摄影艺术创作是主体对客体美的发现与提升。
它不是简单再现,不能被事物繁华的表象所迷惑,而应当抓住事物的本质,以高度浓缩的画面来反映瞬间的生活景象,这一过程中既要考虑主题,又要处理构图、线条、光线、影调、色彩,以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操作工序,这对摄影家来说是个挑战。
摄影艺术作为能动反映社会生活的形式,手法可以是客观再现的,也可以是主观表现的。
能动反映社会生活是摄影艺术根本的社会本质,是摄影艺术区分摄影的重要标志之一。
摄影艺术,顾名思义是摄影中的艺术,它有别于美术、音乐等其他门类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具有独特的表现形态和特殊的造型语言,又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独到的审美价值,这是其他门类艺术所不具备的,也是其他门类艺术所无法取代的。
二、摄影是真实记录社会生活的艺术摄影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它通过画面、形象、光线、影调、色彩、线条、颗粒等主要的摄影造型手段来表现社会生活主题。
摄影艺术创作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摄影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价值认识开始,将选定的原始客体加工改造成新的价值客体的过程。
摄影艺术创作也是运用形象思维模拟价值活动的过程,它借助于组合规律,利用可能的系统组合元素,构建新的价值关系,形成新的价值客体。
摄影技巧 利用特殊角度与视角拍摄独特的照片

摄影技巧利用特殊角度与视角拍摄独特的照片在摄影中,角度和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通过选择特殊的角度和视角,我们可以创造出独特、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本文将介绍一些利用特殊角度和视角来拍摄独特照片的摄影技巧。
1. 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一种常用的角度技巧,通过低于被摄体的角度来拍摄,可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比如在拍摄人物时,可选择一个低于人物视线的角度,这样可以使人物显得更加威严、庄重。
2. 高角度拍摄与低角度拍摄相反,高角度拍摄是从高于被摄体的角度来拍摄。
这样拍摄出的照片会给人一种俯瞰的感觉,适用于拍摄广阔的风景、人群聚集的场景等。
此外,高角度拍摄还可以用来营造一种脱离常规的视觉效果,例如拍摄下方的建筑物或人物,使其显得渺小。
3. 鸟瞰视角鸟瞰视角是指从高空向下拍摄的角度,通常通过无人机或直升机来实现。
鸟瞰视角可以展现出人们平日里所不容易看到的景象,可以拍摄到宏伟的建筑群、广阔的自然风景等独特的场景。
此外,鸟瞰视角还可以用来拍摄人群的活动,如集市、庆典等,营造出壮观的氛围。
4. 逆光拍摄逆光拍摄是指摄影师站在光线背面,将被摄体拍成明暗对比强烈的照片。
逆光拍摄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梦幻的效果,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
当拍摄人物时,逆光拍摄可以使轮廓更加分明,塑造出立体感。
5. 鱼眼镜头鱼眼镜头是一种特殊的广角镜头,它可以捕捉到非常宽广的画面,并且具有很大的畸变效果。
通过使用鱼眼镜头,可以使照片呈现出一种夸张、独特的效果,增加照片的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
在拍摄建筑、自然风景等场景时,鱼眼镜头可以展现出场景的广阔和独特之处。
6. 微距拍摄微距摄影是指拍摄非常小的被摄体,如昆虫、花朵等。
通过使用微距镜头或镜头附件,可以将被摄体拍摄得非常清晰、细节丰富。
微距拍摄可以展示出微小世界的美妙之处,让人们对平日里容易被忽视的事物有全新的认识。
总之,利用特殊的角度和视角进行摄影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照片效果,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新颖感。
探索电影拍摄中的独特摄影风格

探索电影拍摄中的独特摄影风格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受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摄影风格在创造独特影像、诠释导演意图的同时,也成为了重要的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
本文将探索电影拍摄中的独特摄影风格,并从其技术手法和作品实例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摄影的魅力。
一、黑白电影黑白电影是一种经典的摄影风格,它通过灰度的层次和反差来构建影像的视觉效果。
黑白电影的拍摄技术要求摄影师在构图和光影处理上更加注重细节,以凸显影片的情感氛围和主题。
例如,经典的黑白电影《大都会》通过对城市的高楼大厦和喧嚣人群的聚焦,营造出一种冰冷和孤寂的氛围,加强了影片中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抨击。
二、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是电影中常用的拍摄技术之一,它通过较大的视角来展示场景中更多的细节和空间感。
广角镜头在拍摄时会有一定的失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例如,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中,广角镜头的运用使得影片中的迷宫酒店更加庞大和诡异,增强了恐怖氛围。
三、长镜头长镜头是指焦距较长的镜头,它能够聚焦细微的动作和表情,给人以观察者的感受。
长镜头能够拉近观众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例如,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出租车司机》中,使用长镜头捕捉主人公的孤独和痛苦,使观众更好地与主角产生情感共鸣。
四、手持摄影手持摄影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摄影技术,它通过摄影师手持相机在拍摄过程中的微小晃动,使得画面更具活力和真实感。
手持摄影适用于拍摄动态场景和追逐镜头,能够给观众带来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
例如,保罗·格林格拉斯的电影《科拉尔小镇》中,手持摄影的运用带来了一种紧张且冲击力强烈的观影感受,使观众更好地进入故事的情境之中。
五、特殊滤镜特殊滤镜是一种通过添加滤镜来改变画面色调和氛围的技术手法。
不同的滤镜可以给影像赋予不同的色彩效果,进一步加强电影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黑天鹅》中的视觉风格通过使用蓝色滤镜,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冷酷和紧张的氛围,与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崩溃相呼应。
读摄影心得体会5篇

读摄影心得体会5篇读摄影心得体会篇1对于摄影这方面,我小时候挺陌生可以说完全不懂的,但是还是有种莫名的喜欢。
我觉得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美丽的,我知道摄影能把美好的短暂的记忆留下,所以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说不清的感情。
以前对摄影的了解也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没想到学过才知道,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技巧、要领。
经过漫漫长假中的摄影拍摄练习,我明白了很多,生活中很多优美、生动的形象,只要是通过丰富的光影、引人的情调,就可以从平凡的物体中揭示出一种隐含着静中似动、栩栩如生、意味深长的情景,使人看后兴奋、愉悦、联想,享受到一种别样的乐趣。
在正常的自然光下拍的照片非常好,当天气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发现快门速度及照片的效果就不是很好,问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当出现快门不够快的时候,就要看一下现在的光线是否强,如果不够强请调下你的iso感光度,越高快门速度越快,当然也有他的弊端,那是什么了,这也就意味着图片的噪点越多,所以并不是什么都是最高的就好,根据你的需求来调节,天色有些暗用400左右,如果太黑就用800—1600,不过这样的照片就要后期降噪处下。
第二,光圈,这个时候很多朋友肯定知道光圈这东西,但是如何来合理使用,这个并不难,这样来理解,大光圈进光量多,快门速度快,虚化的背景漂亮,多用与人物特写,小光圈进光量少,快门速度慢,拍摄时间长,适合夜间拍摄风景照片,一定要用三角架,如果你感觉你能拿着相机一分钟站在那不会动的话,可以不用,这样就意味着照片特别清楚,没有虚化的背景效果,色彩饱满,这样你就知道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的光圈大小,根据你想要的效果来调节。
第三,我还深刻体会到,不论拍摄什么题材,你首先要学会观察,要喜欢和尊重你的拍摄对象,使你的整个身心能与拍摄题材进行感情交融,做到“用心”拍摄;其次,要大胆打破构图法则,用更多的精力去把握作品的和内在的生命力,除了追求唯美的感觉和真实的自然以及努力提高作品的视觉诉说力以外,还要学会用“情”拍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摄影的认识和理解
摄影是大众的摄影、普及的摄影、艺术的摄影,摄影更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摄影。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摄影,也不太懂摄影,认为摄影是很简单的事情,对摄影认识粗浅。
作为一个从事摄影十余载的发烧友来说,实践和经验告诉我,摄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
虽然摄影本身具有娱乐的作用,但它绝不是娱乐性的工具。
摄影是兼具文化性与艺术性内涵的一种高层次的艺术。
近几年,由于数码相机的发展与普及,我在外出采风时渐渐地发现,喜欢摄影、热爱摄影的朋友越来越多,达到了普及的程度。
经常有学生、朋友和同事向我讨教、咨询如何拍出满意的摄影作品。
我的回答是,要想拍出好的、满意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摄影作品,首先要了解摄影,了解摄影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对摄影形成正确的认识。
因为只有首先在思想意识里对摄影艺术有了正确的定位和理解,才有可能真正懂得摄影,这是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摄影到底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认识和认知作用;其次是宣传教育和社会作用;三是审美、欣赏和娱乐作用。
摄影同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畴,与之不同的是,摄影是用照相机这种特殊的工具来记录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的。
摄影看似容易,说简单也简单,把照相机拿来,一按快门就是一张影像,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这个简单的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技术因素在里面,并不是简单的事。
但是,如果想拍出一张好的照片就不容易了。
成为一张好的照片即合格的照片,起码要具备四个要素,即主题突出、影像清晰、构图
完美和曝光准确。
这四个要素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做好也不容易,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复杂。
比如,要做到“主题突出”,除了要明确主题,还要在拍摄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在画面中想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在画面中如何使主题内容表现的更加明确?对于画面的影像,务必要做到使画面的视觉效果良好,内容清晰可见。
这就要求画面不是虚影像的,更不是模糊不清的。
而做到这一点,扎实的持机基本功是起码的前提。
至于构图,就不仅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了,还要求摄影者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
如何将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这对摄影者的要求很高。
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画面。
曝光则要求使正确的影像再现景物现场。
这里面涉及到对光的认识和色彩的感受,也需要摄影者兼具技术水平与艺术修养。
准确的曝光决定着画面的完美和色彩的饱和。
对于一张合格的照片,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
而如果进一步提高要求,想拍出一张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来,那就更难了。
首先,要求摄影者具有一定的摄影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摄影方面的常识。
同时,要将摄影技术、摄影技巧运用得得心
应手。
这两点是可以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逐渐积累起来的,也可以认为是能够通过摄影者自身的努力和积累达到的技术性目标。
但是,仅此两点显然是无法拍出高质量的摄影艺术作品的。
因为摄影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属性决定了它的图像的产生必须以艺术的构思、出众的审美力及强烈的创作欲望为核心条件。
所谓艺术构思,即以艺术的视角表现主题思想,这要求摄影者在拍摄之前或是在拍摄期间就要做好构思,如何使画面表现的更加完美。
审美能力是摄影师或者说出色的摄影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发现美,在眼前的摄影过程中找到美,这是弥足珍贵的。
对于摄影人而言,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更加可贵。
我认为这和爱好或者说对摄影的认识和重视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摄影创作要能吃苦,要经常出去采风,就像画家要经常出去写生一样。
坐在家里是不能进行摄影创作的,更不会有艺术作品的产生。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算是真正会摄影呢?我想,摄影大概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逐一递进的,也是一个真正的摄影师必须历经的过程。
第一层次是“会”摄影。
在这个层面里又包含两点:一是似会非会,多指普通人,只知道拿相机拍照,并不懂得怎么拍和如何能把照片拍好。
二是“会”摄影,能够拍出一张合格的照片。
第二层次是“懂”摄影。
这要求摄影者懂得一定的基础知识、摄影理论、美学知识,并运用摄影技术、技巧创作出理想的、完美的艺术作品。
第三层次则是进入摄影的更高境界。
将摄影创作与摄影艺术及技术融化为一体,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摄影艺术作品。
这一点使我想起了佛家禅宗的一句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句话的意义深刻,内涵深远。
要想把此话参透即可进入艺术的最高境界。
总之,摄影既是一门高雅的空间艺术,也是历史瞬间的永恒。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凝结着人们对历史的铭记、对现实的珍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方寸之间,记载着一幕幕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画面。
通过作品,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还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去影响后人,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价值与品位。
而摄影师的能力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影像从欣、影像从辛、影像从新、影像从心”——这就是我十几年来从事摄影创作的感悟,愿与同样喜欢摄影、痴迷摄影的朋友共勉:
影像从欣——欣欣而来,欣欣幸之;
影像从辛——不畏艰辛,不畏困苦;
影像从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影像从心——用心体验,用心创作。
这是我对十几年来摄影创作和实践的感受,也是对摄影新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