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注意事项
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热电偶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通过温度电势发生效应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
其中,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热电偶,但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延长使用寿命。
安全操作规程1. 手部防护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常应用于高温环境中,操作时需佩戴隔热手套,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热电偶。
2. 设备正常工作在操作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时,需要确保所有相关设备(如控制器、电源等)正常工作。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操作并进行检查。
3. 温度范围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具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应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否则可能会发生热电偶失效等情况。
在使用前,需查看设备使用说明书并核实其工作范围。
4. 温度检测在使用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时,应注意温度的监测,以防止温度超过警戒值。
当热电偶失效时,温度监测能够提早发现异常情况,防止事故的发生。
5. 废弃物处理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的废弃物需切断电源后,等待其自然冷却后再进行处理。
切勿直接扔入垃圾桶或处理区域内。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处理。
保养规程1. 定期检查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应定期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查内容包括热电偶本体、接插件及导线等。
保养人员需要了解热电偶工作原理及连接方式,以确保检查操作正确无误。
2. 清洁保养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需要保持清洁,以确保其正确检测温度。
在清洁过程中,要采用无水酒精或干净布进行擦拭,切勿使用粗糙的工具对其进行擦拭。
3. 防护措施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的保养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
在保养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4. 设备存放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在长时间不使用时,需要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避免受到机械冲击或振动。
热电偶接口需要用防尘盖封闭,以防止灰尘或污染物进入接口。
总之,高温热电偶型热电偶在使用及保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注意事项。
热电偶注意事项

热电偶注意事项
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势差来测量温度。
在使用热电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用合适的热电偶型号和规格。
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热电偶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和工作环境,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2. 安装时要注意保护热电偶的接头。
热电偶接头处是最容易受损的地方,应避免弯曲、扭曲、拉伸等操作,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 确保接线正确。
热电偶有两个导线,分别为正负极,需要正确连接到相应仪器或控制系统中。
4. 避免过度拉伸或压缩导线。
过度拉伸或压缩导线会导致信号失真或损坏热电偶。
5. 防止磁场干扰。
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与强磁场接触,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6. 注意环境温度变化。
环境温度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热电偶系统的测量精度,应尽可能保持环境温度稳定。
7. 定期校准。
热电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漂移,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精度。
总之,在使用热电偶时,需要注意保护接头、正确接线、避免过度拉
伸或压缩导线、防止磁场干扰、注意环境温度变化和定期校准等事项,以确保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热电偶注意事项

热电偶注意事项
热电偶是测量温度的一种常用工具。
它通过测量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温度差异来确定温度。
热电偶具有精度高、应用广泛、可靠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
然而,使用热电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热电偶的选择。
热电偶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热电偶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在选择热电偶时,应根据需要测量的温度范围、环境条件、精度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2. 热电偶的安装。
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和方式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方式,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热电偶的连接。
热电偶的连接方式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连接热电偶时,应确保连接头与热电偶的接触良好,避免接触不良、接触面积不足等问题。
4. 热电偶的保护。
热电偶是一种易损件,需要进行适当的保护。
应在使用前检查热电偶的外观是否完好,并避免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介质中使用。
5. 热电偶的校准。
热电偶的精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降低,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应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校准周期,并选择合适的
校准方式。
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上几点。
只有在正确使用、保养和维护下,才能保证热电偶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为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热电偶维护保养方法说明书

热电偶维护保养方法说明书维护保养方法概述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
为了确保热电偶的准确性和性能稳定,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热电偶的维护保养方法,帮助您正确使用和保养热电偶,延长其使用寿命。
1. 清洁和存放在使用热电偶之前,确保清洁工作已经完成。
使用干净的布或棉签轻轻擦拭热电偶的外表面,将尘埃、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
注意,不要使用化学溶剂或腐蚀性物质清洁热电偶。
清洁后,将热电偶存放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远离化学腐蚀物质和高温。
2. 校准和调试热电偶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漂移或误差,因此定期进行校准和调试是必要的。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校准方法,比如标准温度计进行校准。
确保热电偶输出的温度值与标准值之间的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 检查电缆和连接器定期检查热电偶电缆的外观和连接器的牢固程度。
如果发现电缆外皮破损、线头脱落或连接器松动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同时,确保电缆不会受到过度弯曲或拉伸,以免影响热电偶的信号传输和使用寿命。
4. 防止震动和冲击热电偶对于震动和冲击非常敏感,长期处于震动和冲击环境下,会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因此,在安装热电偶时,应选择稳固可靠的安装位置,并采取合适的固定装置,确保热电偶不会受到意外震动和冲击。
5. 高温环境下的注意事项当热电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确保热电偶的材质和组件能够耐受高温环境,以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损坏。
其次,在使用前,通过降温等方式确保热电偶不会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防受热引起突变。
最后,在高温环境下,需要使用隔热材料对热电偶进行隔离,以避免温度测量值受到外界热源的干扰。
6. 正确操作和使用在使用热电偶时,请遵循以下操作和使用指南。
首先,严禁使用热电偶进行超出其承受范围的温度测量,以免损坏热电偶。
其次,保持热电偶连接头处清洁干燥,避免水分、尘埃等杂质进入连接头,以防影响信号传输和使用寿命。
热电偶安装校准

热电偶安装校准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实验室测试等领域。
为了确保热电偶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安装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热电偶安装的步骤和校准方法。
1. 热电偶安装步骤热电偶的安装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1 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热电偶应安装在需要测量温度的位置上。
在选择位置时,应考虑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和测量的准确性。
1.2 清洁安装位置:在安装之前,应将安装位置清洁干净,以确保热电偶能够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减少测量误差。
1.3 安装热电偶:将热电偶插入被测物体中,确保插入深度适当。
插入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1.4 固定热电偶:使用合适的固定方法固定热电偶,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移位。
2. 热电偶校准方法热电偶的校准是为了确认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的校准方法有以下几种:2.1 冰点校准法:将热电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此时,热电偶的输出电压应为已知的冰点电动势。
2.2 沸点校准法:将热电偶放入水沸腾中,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此时,热电偶的输出电压应为已知的沸点电动势。
2.3 标准温度法:将热电偶与已知温度的标准温度计放置在同一环境中,比较两者的测量结果,从而确定热电偶的准确性。
2.4 其他校准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校准方法,比如使用标准温度计和标准电压源等。
3. 热电偶安装校准注意事项在进行热电偶的安装和校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温度梯度:在安装热电偶时,要尽量避免温度梯度的存在。
温度梯度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3.2 环境干扰:热电偶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环境干扰的影响,比如电磁干扰、辐射干扰等。
在安装时,要注意避免这些干扰。
3.3 线路连接:热电偶的线路连接应牢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或接触松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4 定期校准:热电偶的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变化,因此建议定期对热电偶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使用热电偶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使用热电偶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大多数使用热电偶测量的问题和错误是由于缺乏了解热电偶是如何工作的。
下面江苏普能仪表有限公司列出的是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和隐患,这些都是需要大家注意在使用热电偶的时候注意的。
1.连接问题。
许多测量误差所造成的意外热电偶。
请记住,任何结点会导致两种不同的金属结。
如果你需要增加你的热电偶的引线长度,你必须使用正确类型的热电偶延长线(如K型K型热电偶)。
使用任何其他类型的金属丝将引入一个热电偶结。
任何连接器,必须使用正确的热电偶材料,必须遵守正确的极性。
2.导线电阻。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热分流和提高响应时间,热电偶是由细金属丝(铂类型的情况下,成本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这可能会导致热电偶具有高的电阻,它可以使对噪声敏感的,也可以引起错误,由于在测量仪器的输入阻抗。
一个典型的暴露交界处的热电偶32 AWG电线(0.25毫米直径)的电阻约为15欧姆/米。
的Pico TC-08具有2MΩ将有一个错误小于0.01%为12米,这种电缆的输入阻抗。
如果热电偶用细导线或长的电缆是必要的,它是值得保存的热电偶导线短,然后用热电偶延长线(厚得多,因此具有较低的电阻)热电偶和测量仪器之间运行。
它始终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
Decalibration的过程中,无意改变热电偶线构成。
通常的原因是在极端的操作温度的金属的扩散到大气颗粒。
另一个原因是从扩散到热电偶导线绝缘的杂质和化学品。
如果在高温下操作,检查探头绝缘的规格。
3.噪声。
从热电偶的输出是一个小的信号,因此很容易产生电气噪声的拾取。
测量仪器(如TC-08)拒绝任何共模噪声信号是相同的两根导线,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噪音扭在一起的电缆,以帮助确保双方的电线拿起相同的噪声信号。
此外,TC-08使用一个集成的模拟到数字转换器,该转换器可为任何剩余的噪声平均。
如果工作在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中(如附近的一个大型电机),它是值得考虑使用屏蔽延长线。
如果怀疑噪声拾取首先关闭所有可疑设备,看看读数变化。
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的注意事项
1. 哎呀,你可一定要注意补偿导线的极性不能接反啊!就好比电池的正负极,接反了那可就出大问题啦!比如你把热电偶的正负极接错了,那测量出来的数据还能准吗?能不影响工作嘛!
2. 嘿,补偿导线的连接一定要牢固可靠呀!这就像是建房子,根基不牢怎么行呢?比如说要是连接不紧,松松垮垮的,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开了,那不就糟糕啦!
3. 记住喽,补偿导线可不能靠近高温源啊!不然它就像被火烤的巧克力一样会融化变形的哟!像有的地方温度特别高,你把补偿导线放那附近,这不就是自找麻烦嘛!
4. 注意啦注意啦,补偿导线不要和强电或强磁的线路靠得太近呀!这就好像两个爱吵架的人待在一起,肯定会互相干扰呀!比如说和高压线挨得很近,那信号还能好吗?
5. 千万千万,使用补偿导线时别让它受到机械损伤啊!它可不是铁打的,很脆弱的呀!就好比一个精致的瓷娃娃,你不小心磕着碰着了,不就坏了嘛!像在一些施工现场,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就把它弄伤啦!
6. 还有哦,要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补偿导线呀!这就好比你去不同的地方要穿不同的衣服一样。
要是在恶劣的环境用了不适合的补偿导线,那不等于白搭嘛!
总之,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一定要小心谨慎,这些注意事项可一个都不能马虎呀!。
物理实验中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注意事项

物理实验中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注意事项热电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理实验中的温度测量工具。
它通过测量两个不同金属之间产生的电势差来计算温度变化。
然而,在进行热电偶实验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选取合适的热电偶材料至关重要。
常见的热电偶材料有铜-铜镍合金、铜-铜镍铁合金和铬-铝铅合金等。
不同材料的热电特性(即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热电偶材料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对于较高温度范围的实验,采用镍基合金热电偶效果更好,而对于较低温度范围的实验,则铜基合金热电偶更为合适。
其次,正确连接热电偶电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中,热电偶的两个端点必须正确连接到测量电路。
一般来说,一个端点接地,另一个端点接到测量设备。
如果连接方式不正确,会导致测得的电势差与真实温度之间存在误差。
另外,保持热电偶的连接稳定也是需要注意的事项之一。
由于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不同材料之间的温度差产生电势差,因此热电偶的连接部分需要保持稳定的温度。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连接部分的温度稳定,比如使用导热油将热电偶连接到实验装置上,或者使用绝缘材料将热电偶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
此外,注意排除外界干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热电偶实验时,外界的干扰因素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存在电磁场干扰时,可以使用屏蔽材料将热电偶电路包裹起来,减少干扰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在实验设计中设置对照组,对不同外界因素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最后,正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热电偶实验时,需要准确记录测量的温度和电势差数据,并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
一般来说,可以利用已知温度值与热电偶电势差的关系曲线,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来计算未知温度值。
同时,还需要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差异,以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总而言之,物理实验中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实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1月10日13:08 生意社生意社11月10日讯安徽华润——热电偶测量误差及其注意事项摘要:热电偶是一种最简单﹑最普通的温度传感器。
可是如果在使用中不注意,也会引起较大测量误差。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影响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热电偶插入深度﹑响应时间﹑热辐射及热阻抗等,指出热电偶丝不均质﹑铠装热电偶分流误差﹑K型热电偶的选择性氧化﹑K状态﹑使用气氛﹑绝缘电阻及热电偶劣化等在使用中应注意事项。
对提高测量精度,延长热电偶寿命,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测量误差;注意事项;分流误差; K状态;热电偶劣化1.前言在现有的测温系统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因其结构简单,往往被误认为“热电偶两根线,接上就完事”,其实并非如此。
热电偶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在使用中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安装或使用方法不当,将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检定合格的热电偶也会因操作不当,在使用时不合格,在渗碳等还原性气氛中,如果不注意,K型热电偶也会因选择性氧化而超差。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测量误差,延长热电偶使用寿命,要求使用者不仅应具备仪表方面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应具有物理、化学及材料等多方面知识。
作者根据多年实践,并参阅有关资料较详细地介绍热电偶的测量误差及其注意事项。
2.测量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2.1插入深度的影响(1)测温点的选择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即测温点的选择是最重要的。
测温点的位置,对于生产工艺过程而言,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否则将失去测量与控制的意义。
(2)插入深度热电偶插入被测场所时,沿着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将产生热流。
当环境温度低时就会有热损失。
致使热电偶与被测对象的温度不一致而产生测温误差。
总之,由热传导而引起的误差,与插入深度有关。
而插入深度又与保护管材质有关。
金属保护管因其导热性能好,其插入深度应该深一些(约为直径的15—20倍),陶瓷材料绝热性能好,可插入浅一些(约为直径的10-15倍)。
对于工程测温,其插入深度还与测量对象是静止或流动等状态有关,如流动的液体或高速气流温度的测量,将不受上述限制,插入深度可以浅一些,具体数值应由实验确定。
2.2响应时间的影响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件要与被测对象达到热平衡。
因此,在测温时需要保持一定时间,才能使两者达到热平衡。
而保持时间的长短,同测温元件的热响应时间有关。
而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结构及测量条件,差别极大。
对于气体介质,尤其是静止气体,至少应保持30min以上才能达到平衡;对于液体而言,最快也要在5min以上。
对于温度不断变化的被测场所,尤其是瞬间变化过程,全过程仅1秒钟,则要求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在毫秒级。
因此,普通的温度传感器不仅跟不上被测对象的温度变化速度出现滞后,而且也会因达不到热平衡而产生测量误差。
最好选择响应快的传感器。
对热电偶而言除保护管影响外,热电偶的测量端直径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丝越细,测量端直径越小,其热响应时间越短。
测温元件热响应误差可通过下式确定 [1]。
Δθ=Δθ0exp(-t/τ)(2—1)式中 t—测量时间 S,Δθ—在 t 时刻,测温元件引起的误差,K或℃Δθ0—“t=0” 时刻,测温元件引起的误差,K或℃τ—时间常数 Se —自然对数的底(2.718)因此,当t=τ时,则Δθ=Δθ0/e 即为0.368,如果当t=2τ时,则Δθ=Δθ0/e2即为0.135。
当被测对象的温度,以一定的速度α(k/s或℃/s)上升或下降时,经过足够的时间后,所产生的响应误差可用下式表示:Δθ∞=-ατ(2—2)式中Δθ∞—经过足够时间后,测温元件引起的误差。
由式(2—2)可以看出,响应误差与时间常数(τ)成正比。
为了提高检定效率许多企业采用自动检定装置,对入厂热电偶进行检定,但是,该装置也并非十分完善。
二汽变速箱厂热处理车间就发现如果在400℃点的恒温时间不够,达不到热平衡,就容易发生误判。
2.3热辐射的影响插入炉内用于测温的热电偶,将被高温物体发出的热辐射加热。
假定炉内气体是透明的,而且,热电偶与炉壁的温差较大时,将因能量交换而产生测温误差。
在单位时间内,两者交换的辐射能为P,可用下式表示:P=σε(T w4 - T t4 )(2—3)式中σ—斯忒藩—波尔兹常数ε—发射率T t—热电偶的温度 , KT w—炉壁的温度 , K在单位时间内,热电偶同周围的气体(温度为T),通过对流及热传导也将发生热量交换的能量为P′P′=αA(T-T t)(2—4)式中α—热导率A—热电偶的表面积在正常状态下,P= P′,其误差为:T t-T=σε(T t4-T w4)/αА(2—5)对于单位面积而言其误差为T t-T=σε(T t4-T w4)/α(2—6)因此,为了减少热辐射误差,应增大热传导,并使炉壁温度T w ,尽可能接近热电偶的温度T t。
另外,在安装时还应注意:①热电偶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避开从固体发出的热辐射,使其不能辐射到热电偶表面;②热电偶最好带有热辐射遮蔽套。
2.4热阻抗增加的影响在高温下使用的热电偶,如果被测介质为气态,那么保护管表面沉积的灰尘等将烧熔在表面上,使保护管的热阻抗增大;如果被测介质是熔体,在使用过程中将有炉渣沉积,不仅增加了热电偶的响应时间,而且还使指示温度偏低。
因此,除了定期检定外,为了减少误差,经常抽检也是必要的。
例如,进口铜熔炼炉,不仅安装有连续测温热电偶,还配备消耗型热电偶测温装置,用于及时校准连续测温用热电偶的准确度。
3.热电偶测温应注意的事项3.1 热电偶丝不均质影响(1)热电偶材质本身不均质热电偶在计量室检定时,按规程要求,插入检定炉内的深度只有300mm。
因此每支热电偶的检定结果,确切的说只能体现或主要体现出从测量端开始300mm长偶丝的热电行为,然而,当热电偶的长度较长时,则大部分偶丝处于高温区,如果热电偶丝是均质的,那么依据均质回路定则,测量结果与长度无关。
然而,热电偶丝并非均质,尤其是廉金属热电偶丝其均质性较差,又处于具有温度梯度的场合,那么其局部将产生热电动势,该电动势称为寄生电势。
由寄生电势引起的误差称为不均质误差。
在现有的贵金属、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中,对热电偶的不均质尚未作出规定,只有在热电偶丝材标准中,对热电偶丝的不均匀性有一定要求。
对廉金属热电偶采用首尾检定法求出不均匀热电动势。
正规热电偶丝材生产厂,均按国家标准要求,生产出不均匀热电动势符合要求的产品。
(2)热电偶丝经使用后产生的不均质对于新制的热电偶,即使是不均匀热电动势能满足要求,但是,反复加工、弯曲致使热电偶产生加工畸变,也将失去均质性,而且使用中热电偶长期处于高温下也会因偶丝的劣化而引起热电动势变化,例如:插入工业炉中的热电偶,将沿偶丝长度方向发生劣化,并随温度增高,劣化增强,当劣化的部分处于具有温度梯度的场所,也将产生寄生电动势叠加在总热电动势中而出现测量误差。
作者在实践中发现有的热电偶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产品(多为廉金属热电偶)到现场使用时却不合格。
再返回到计量部门检定仍然合格,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偶丝不均质引起的。
生产热电偶的技术人员都切身体会到,热电偶的不合格率也随其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皆是受热电偶丝材不均质的影响。
总之,由不均质即寄生电动势引起的误差,取决于热电偶丝自身的不均质程度及温度梯度的大小,对其定量极其困难。
3.2 铠装热电偶的分流误差(2)分流误差产生的条件将铠装热电偶水平插入炉内,其规格及实验条件为:直径ф4.8mm,长度为25m,中间部位加热带的长度为20m,温度为1000℃。
本次实验中,热电偶的测量端与中间部位的温差为200℃。
如果测量端温度高于中间部位,则产生负误差;相反,则产生正误差。
如果两者的温差为200℃,那么,分流误差约为100℃。
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分流误差的产生条件与铠装热电偶种类和直径等因素有关[2],见表1。
3.3分流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高温下铠装热电偶产生分流误差的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有必要了解分流误差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适当对策以减少或消除分流误差的影响。
(1)铠装热电偶直径对于长度为9米的K型铠装热电偶(MgO绝缘),只将热电偶中间部位加热。
实验结果表明:分流误差的大小与其直径的平方根成反比(直径过细,不遵守此规律),即直径越细,分流误差越大。
当中间部位温度高于800℃时,对于ф3.2mm铠装热电偶将产生分流误差。
但对于ф6.4mm及ф8mm铠装热电偶,当中间部位的温度为900℃时,仍未发现分流误差。
对于ф6.4mm(热电极丝直径为ф1.4mm)与ф8mm(热电极丝直径为ф2.0mm)的铠装热电偶,当中间部位温度为1100℃时,直径为ф8mm的铠装热电偶产生的分流误差仅为ф6.4mm的一半。
此数值(50%)近视于两种铠装热电偶电极丝直径的平方比(1.42/2.02) ,而电极丝直径平方比,即为电极丝的电阻比。
因此,为了减少分流误差,应尽可能选用粗直径的铠装热电偶。
(2)中间部位的温度如果中间部位的温度超过800℃,有可能产生分流误差,其大小将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关系增大。
因此,除测量端外,其它部位应尽可能避免超过800℃。
1)中间部位加热带长度及位置当中间部位加热带温度高于800℃时,其加热带的长度越长,距离测量端越远,分流误差越大。
因此,应尽可能缩短加热带长度,并且,不要在远离测量端处加热,以减少分流误差。
(3)热电偶丝的电阻当铠装热电偶的直径相同时,分流误差将随热电偶丝的电阻增大而增加。
因此,采用电阻小的热电偶丝更好。
例如:直径相同的S型铠装热电偶同K型热电偶相比,其分流误差减少40%。
因此,可采用S型热电偶测量炉内温场分布,费用虽高,但较准确。
(4)绝缘电阻高温下氧化物的电阻率将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降低,分流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高温部分的绝缘性能,绝缘电阻越低,越容易产生分流误差。
当绝缘电阻增加10倍或减少至1/10时,其分流误差也随之减少至1/10或增大10倍。
为了减少分流误差,应尽可能采用直径粗的铠装热电偶,增加绝缘层厚度。
如果上述措施无效时,只好采用装配式热电偶。
3.4 短程有序结构变化(K状态)的影响K型热电偶在250℃—600℃温度范围内使用时,由于其显微结构发生变化,形成短程有序结构,因此将影响热电势值而产生误差,这就是所谓的K状态[3]。
它是Ni—Cr合金特有的晶格变化,当Cr含量在5—30%范围内存在着原子晶格的有序无序转变。
由此而引起的误差,因Cr 含量及温度的不同而变化。
将K型热电偶从300℃加热至800℃,每50℃取一点,测量该点电势。
在450℃时偏差最大可达4℃,在350—600℃范围内,均为正偏差。
由于K状态的存在,使K型热电偶在升温或降温检定结果不一致,故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中明文规定检定顺序:由低温向高温逐点升温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