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分析
不同融资结构下的差异分析

摘要: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历来是研究的热点,经验证明:企业融资模式与公司治理具有內在的逻辑联系,二者之间存在共生和互动的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各个国家的融资模式,从公司治理的多个角度分析国际间不同融资模式下公司治理状况,并提出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关键词:融资结构公司治理一、企业融资模式和公司治理的相互作用企业融资不仅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而且反映了公司相关利益者的相互作用。
通过融资结构一公司治理这个链条,使得资金形成、运营、分配中形成循环过程,形成合理的所有权权安排。
(一)企业融资方式对公司治理的基础性影响此方式对公司治理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融资模式对公司治理产权配置的影响。
公司治理本质是一个合同,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制度安排。
而融资结构不仅是融资契约的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是资金背后产权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某种制衡机制的配置问题。
作为融资契约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具有不同的企业所有权的配置特征,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股本和债券与其说是融资工具不如说是控制和治理(Williamnson,1988),融资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融资结构决定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不同时期的治理机制,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当企业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债务时,债务人可以通过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再建的方式介入企业经营,取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并将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转移到自己手中。
企业不同融资契约的选择就是企业不同治理机制的选择,融资决策就是通过确定企业最合适的融资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约束代理人行为。
正如哈特(Hart,1995)所指出的给予与经营者以控制权或激励并不是特别重要,关键的问题是设计出合理的融资结构,限制债权人以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只求自己目标的能力。
(2)企业融资方式决定控制权的转移。
企业在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时,就决定了其控制权在出资人之间转移的顺序和时间。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霸鬻绩嗣 期 司 治理 蕊瘗 析f
口张 双 才
一
范新安
家 的融 资结构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 以英美 为代表的证券融 资为主的模式 ; 另
一
、
融资 结 构 对 公 司治 理 结 构 的决 定
作 用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 , 由于企业融 资的非均衡 , 对法人治理结构产生了一 系 列负效应 。 以上市 公司为例 , 资结构的 融
升 , 股票融资呈下降趋势 。 而 与之相比 , 我 国 企业融 资结构 的变 化则呈现 出另 一种 减 少而 不断 下降 , 企业 内部融 资率 不足
实证研究的支持 。
目前 , 我国上市 公司股 本结构较 为复 杂, 表现 为 : 未流通 股在公 司总股 本中 ① 所 占比重 相 当大 。 至 1 9 截 9 9年 l 2月 3 1 日 , 沪 两 市 上 市 公 司 总 股 本 为 深 占样本总数的
我国证券市场得到迅速 发展 , 证券融资规
模迅速扩 张。 但证券融资的内部结构与西 方国家的发展方向相反。 即在资本市场的
5. %, 4 3家公 司的 国有股权 处于绝 77 有 7 对或 相对控股地位 , 占全部设置 国有股权
上 市 公 司 的 8 .% 。 74
I9 9 9年 5月 1 4日深 沪两 市 全部 8 2家 6
行为 、 重大决策的控制和 干预 。 2 融 资结构的选 择实质上就是法人 .
治 理结 构的选 择 。 企业管 理者 进行融 资 时, 为使投资者同意把资本投人到这家企 业。 他必须向投 资者做 出承诺。 例如。 保证 在将来某个 时间支付投 资者若干 报酬或 归还本 金。 了提 高承诺 的可信 程度 , 为 管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冉光圭[摘要]本文选用沪、深股市4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用样本公司2006 2008年连续三年的截面数据对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社会公众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应付债券比例、长期负债比率、流动负债比率与公司治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借款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公司治理绩效;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5-0171-06[基金项目]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调整与公司治理优化研究”(批准号:黔省专合字[2006]01号);贵州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研究”(批准号:GDZT2010004号)[作者简介]冉光圭,贵州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公司财务。
(贵州贵阳550025)Abstract:This paper chooses400listed companies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as samples,conduct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ng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from2006to2008.The results of empirical test show that the first shareholder s equity ratio,and institutional shares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orporate governance performance;state-owned share proportion,equity balance degree,and public share ratio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or-poration governance;asset-debt ratio,bond-ration,long-term debt ratio,short-term debt ratio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orporate governance performance;loan-ration h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orporate governance performance.Keywords:listed companies;financing structure;corporate governance performance;empirical research一、文献回顾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 and Miller发表的开拓性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融资与投资理论》拉开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
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作者简介:张滢(1991-),女,汉族,江西丰城市人,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
摘要:鉴于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不同的融资倾向问题,本文运用按常理的分析方法,经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初步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股权融资时更多的选择市场化偏低的配股方式进行再融资,而负债融资在公司总融资中很少,且多为短期负债。
而在外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融资倾向正好相反。
在证券市场上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会出现和外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融资结构,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促进中国上市公司合理融资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融资倾向;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企业优先偏好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即所谓的融资顺序理论。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倾向就不符合该理论。
从企业上市资格来看,我国采用证券公司推荐制,证监部门掌握了我国公司是否能上市的生杀大权。
另外,西方证券交易所采用的是公司制的管理方式,而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形式是上市公司制,其实在人员上和证监部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质上是证券监管部门的一个延升部门。
企业的行为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其他市场都受市场的引导。
还有我国大多投资者都以投机为主要目的,而真正基于企业价值的投资者几乎很少。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也是投资者炒作的一个题材,但我觉得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出现这种融资倾向的因素:(一)、融资成本。
它是上市公司融资渠道选择中的决定性因素,股权融资成本主要是发行成本和现金股利。
从目前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来看,企业股权再融资的发行成本为1.5%左右。
再加上我国股市投机气氛浓厚,广大股民对股票股利等分配形式狂热追捧,而对现金股利分配方式反应冷淡。
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不分配鼓励的公司逐年增多,分配股利的公司中派发现金股利的公司就更少,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不需流出现金,几乎不需要成本,使会计科目上对权益类项目进行再一次划分而已。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的意义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贸易业也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在迈进,多的本土上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一方面,本土上市企业有当地政府给予支持,因此更易适应市场,具有相对的优势;但另一方面,全球化给我国上市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国外公司先进的财务分析理论让其相对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公司的财务分析能够让决策者看到公司运营的具体情况,帮助决策者做出对公司未来发展最有利的决定,而这其中,资本结构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能够体现出公司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比例,反映企业的融资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
因此,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及原因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找出其资本结构的特点并进行原因分析,及早找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不仅企业本身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也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二、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上市公司资产结构有着其自身特点。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司外源融资高于内源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外源融资远远高于其内源融资,部分企业外源融资甚至是内源融资的2倍,这就造成公司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其作出重大决策时会受到较多来自外界的制约,虽然一方面起到了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但更多的会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形成消极影响。
2.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当公司需要融资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债务融资,然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则比较偏好股权融资,这就有可能对整个市场的资金供给造成破坏,进而对企业本身带来灾难。
3.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存在着股权较为集中的现象,这样中小股东就很难对大股东形成制约,使得公司的发展全凭大股东一人决定,对公司的未来极其不利。
另外,国有股控股企业也因为控股虚位对员工的懈怠懒惰行为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更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对员工进行激励政策。
4.负债结构不合理,长期负债所占的比例过低,资本流动性太高负债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另一特征,其主要表现为短期负债比例过高,长期负债较少,这就导致了企业固定资产和各项长期投资的不稳定,不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
浅谈经济转轨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在 随后 的大量 有关 公司 治理 文献 中我 们可 以把 公司 治理所 关注 的问 度 ;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企业法人相互持股的经验 ,尝试发展各类 题 分 为 两类 :一 类是 经 理 人 与投 资 者 之 间 的利 益 冲 突 以及 相 应 的 有 效投 资者 持股 ,包 括有效 的私 人 投资 者 、机 构投 资者 和外 国投 资 治理 结 构和 治理 机 制 。其 中 以Ac i 和 D ms t(9 2、J n e 者 ,特 别是 法人 交叉 持股模 式 ,构 造稳 定的 大股 东 ,将 上市 公 司内 l a h n e ez 1 7 ) e s n 和 Me kig 1 7 ) c l (9 6 为代 表 的企 业 产 权理 论 ,研 究 委托 一 理 的 问 部 人控 制限 制在 一个相 对正 常 的范 围 内。通 过增 加外部 董事 ,改变 n 代 题 。包 括 以市 场 主导 型 的 英 美模 式 与 组 织 控制 型 的 日、德 模 式 是 董 事会 结构 ,避 免董 事长 与总经 理 职权 合一 ,增 强对 内部人 的监 督
问题 ,我 们必 须 明确公 司 治理模 式 内涵 , 以及 当前 世界 各 国公司 治 理层 的改组 变换 。它是 公司一 个重 要 的外部 激励 和约束 因素 。
理模 式 的类型 。我 国公 司管 制模 式 的演 变 ,则 正如 中 国改革 是摸 著
第 五 ,资本 结构 不合理 。现 代 公司 制度 的两 大优 势就是 灵活 的
石 头过 河 一 样 ,属于 渐 进 式 转轨 , 以塑 造 独立 的市 场竞 争 主 体 为 融 资渠 道和 有效 的公 司治理 结构 。 国有 企业 公司 制改革 的本 意并 非
起 点 ,经 过 了一 个从 集 权 到放 权 的渐 进 改革 过 程( 详见 李 维安 等 著 解 决企 业融 资 问题 ,而是通 过公 司 制改 革来 构造 具有独 立利 益要 求 《 司治理 》2 0 年版 经 过2 多年 的经 济体 制 改 革 ,我 国经 济 正 的多元 持股 主体 ,实现 国有企业 的 股权 分散 化或所 有者 多元 化 ,改 公 01 0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分析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分析摘要:在煤炭企业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其中两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
从理论和实践者两方面,对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这两个理论体系的构建,立足于对煤炭企业公司治理和资本机构两者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在与国外典型公司治理的成功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对于改进和完善我国煤炭公司治理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资本结构;煤炭企业一、引言回顾我国公司治理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我国的公司治理目前还是存在着内部治理机制存在失效、严重的代理内部人控制、股权结果不合理、对于精力人员和代理权竞争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外部市场机制欠缺等一些问题。
摆在我国企业理论和实践界所必须去进行研究的课题就是对于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之间的矛盾。
二、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1.公司治理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定义:公司治理也可以称之为企业管理,是一种体系当中由工商公司所进行控制和管理。
基本理论:金融模式论、市场短视论、利益相关者论分别作为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在企业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资本结构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定义:资本结构也就是长期性质的资本结构,依据这一客观实际,则必须列出营运资本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将短期债务包含其中。
基本理论:公司资本成本和资本机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金融理论界所长期争论和关注的重点问题,从本质上就是对于各种资金来源所占据的比重大小,才能够使得有着最低的综合资本成本和最大的企业价值。
三、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的因素及现状分析---以煤炭行业为例目前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在50%左右的,这与其他类型的上市公司相比,这一比重显得比较低,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则显得更低。
其次,我国煤炭类的上市公司进行内源融资的比例低于20%,这与外源融资相比比例远远达不到其水平。
再次,债务类型结构上主要靠银行贷款中的低压担保模式。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摘要】自从MM理论诞生以来,企业的融资结构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影响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价值,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业绩。
按照现代融资结构的主流理论,企业最优的融资顺序市内源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论界得出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股权融资偏好,不得已才是债务融资。
很明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选择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存在冲突。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典型的融资结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进行了概述,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而找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因素,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最后,还结合了海螺型材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Abstract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has been in focus by economic circles since MM theorem was born. The selection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will influence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corporate capital, asset values, governance structure whereby influence corporate achievements finally; but according to the mainstream theory of modern capital structure, optimum finance sequence is inside financing, debt financing and equity financing.The way to 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has been in focus by the public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listed companies generally prefer equity financing. At last, they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choose debt financing.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exist conflicts between finance sequenc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theories of western capital structure.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western financing structure theory and summarized the financing method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o fi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capital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put forward advic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In the end, the author used the case of Hailuo listed company to analyze.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capital structure, equity financing, debt financing目录一、序言 (4)二、文献回顾 (4)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 (6)(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方式现状 (6)(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及股票市场影响 (7)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原因分析 (8)(一)负债结构不合理原因 (8)(二)股权融资偏好原因 (8)五、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10)(一)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 (10)(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10)(三)制定科学的资本结构,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11)六、案例:海螺型材 (11)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2)一、序言资本结构是企业相关利益者权利义务的集中反映,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进而影响并决定企业行为特征及企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资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分析【摘要】笔者认为,融资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融资结构。
而融资结构不完善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低绩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本文从融资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融资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分析;建议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一)治理结构的内涵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
现代企业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样一种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其核心在于企业通过权力监督管理者的绩效,保证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利,它涉及激励与约束等多方面的内容。
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处理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
(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成,国企实行股份化改造时通常采取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原国有独资企业作为唯一发起人、组建股份公司、进行首发公募的办法,国家在大多数上市公司中拥有高度集中的股权。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经理层在更大范围内接受社会公众股东的监督和约束,即使现有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经营效率低下、效益欠佳,社会公众也难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免去在职高层管理人员,并且还有可能使小股东的利益受损。
在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股的情况下,政府虽然仅以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但政府在行使这一股东权力时,往往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经常是直接介入企业经营管理中,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企业目标政治化,从而使政企分离难以真正实现,进而约束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往往使新建的股份公司换汤不换药,无法实现企业运作机制的转换。
同时,由于国家股股东主体不明确,缺乏国有资本增值动力和监督经理层的机制,会造成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或母公司之间存在产权关系不清、管理关系不顺;造成大股东和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上长期不分家,关联交易盛行;大股东操纵公司一切事务,无法形成制约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一)现代融资结构理论概述企业融资是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给定投资机会,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个: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资本结构的不同安排对企业的市场价值有直接的影响。
从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M—M定理及其修正理论、权衡理论,到梅耶斯的等级(优序)融资理论,都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形成了完整的企业优序融资理论。
其中心思想是:1.偏好内部融资;2.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偏好债务融资。
即将留存盈余和债权融资放在优先位置。
从成熟的证券市场来看,企业的融资优序模式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借款、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最后是发行新股融资。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1.资产负债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公司融资结构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我国有一半以上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50%。
这种资产负债率分布与国内非上市企业相比明显偏低。
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相比,也显得偏低。
另外,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2.偏爱股权融资。
我国证券市场融资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明显对股权融资更加偏好,表现为侧重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又偏好股权融资。
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公司的债权融资比例要大于股权融资比例。
3.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
国有股权过于集中。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从股权持有者身份角度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呈现过度集中和过度分散的特征。
一方面,国有股占60%以上,成为既集中又相对固定的股权维度;另一方面,流通股份中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很小,主要是相当分散的个人投资者,而且换手频繁。
三、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效率低下的分析1.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且“所有者缺位”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而来的,产权模糊,出资者代表不明确,仍然沿袭计划经济的控制方式,集中的股权强化了原有的政企不分。
政府由企业外部直接进入企业内部,使实为政府凭借股东身份指派的董事会成为一个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的权力机构。
2.债权融资的公司治理功能难以发挥。
债权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不足,企业债券融资的规模小,根本谈不上利用企业债券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更不能发挥债券融资的激励机制、信息传递功能、破产和控制机制。
(二)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决定作用融资结构是指企业通过不同渠道筹措资金的有机搭配以及各种资金所占的比例。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即股东、贷款人、管理人员和职工之间关系,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从表面上看,融资结构是各种资金来源在企业内部形成的某种状态,但实质上,它是各种资金背后的产权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生成的某种利益格局。
这种利益配置格局对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决定作用。
(三)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1.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
(1)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外部投资者,其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
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当企业不能偿还债务时对抵押资产的获得权和对企业的破产权。
债权人对企业的破产权就是在企业偿债能力严重不足时,由于破产机制的作用,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转移给债权人,从而由债权人对企业及其经营者实施控制。
与股东控制相比,债权人控制对经营者更加残酷,因为经营者在债权人控制下更容易丢掉饭碗。
所以,在中国投资主体错位的情况下,通过扩大企业的债务融资,债权人比国家更能约束经理人的行为。
(2)如前所述,与西方国家相比,由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低成本与软约束,上市公司基本上是把股票市场当作一种圈钱的窗口。
这样,股权融资在不影响经理人对公司控制权的同时,反而增加了经理人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
而公司债券一般是面对社会公众发行,相对于股权融资和向银行贷款而言是一种最硬的融资方式,其不但要求固定利息,而且必须按时还本付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控制公司自由现金流、约束经理人过度投资行为的作用。
2.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
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即股权结构对企业的治理结构效率的影响。
股权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股权集中程度,是股权结构量的体现;二是股权结构维度,即持股者的身份构成,是股权结构质的体现。
在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效率的影响时,首先,从股权集中分散的程度来看,要综合地考虑两种代理成本:一是风险成本,即投资者投资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二是治理成本,即维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而发生的成本。
因此股权集中或分散的适应性,应该表现为使这两种代理成本之和为最低的股权比例。
其次,从股权结构维度来看,个人股东对公司的治理能力较弱,他们或是采用“搭便车”的行为来减少其治理成本,或是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
而国有股、法人股对公司的治理能力较强,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但是如果持股比重过大,使股票过于稳定,也会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
因此,合理的股权结构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治理效率。
四、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一)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应将重点放在以市场为基础、构建市场化的国有股权运作机制上,实行股权多元化改革,降低股权集中度,改变目前政企不分的状况。
要积极推进国有股减持计划,采取股份转让、回购、股转债,包括已有的减持配售试点在内的多种方法,多渠道推动国有股减股;引导追逐利润的资本流向业绩好的公司,给内部管理混乱、业绩较差的公司以潜在的威胁,从而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使公司大小股东的目标均为追求公司股票市场价值最大化;尝试发展法人持股和机构持股模式,构造稳定的大股东,降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加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成本,有效改变“一股独大”、“一股独霸”的不良局面。
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投资主体的“人格化”问题,改变国有股对企业控制的虚设,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得到逐步优化,制衡体系得到逐步完善,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的形成打下基础。
(二)提高债务融资比例,强化银行债权在公司“相机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如前所述,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率相对较低,还有举债融资的空间。
因此,上市公司应积极利用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提高债务融资的比例,同时与加强债权人对公司的监督结合起来。
所谓“相机性治理”,就是当企业有偿债能力时,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债权人则只是合同收益的要求人。
当偿债能力不足时,在破产机制的作用下,这两种权力便转移到债权人手中。
与股东控制相比,债权人控制对经营者更为严格。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由于破产机制和退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债权人在上市公司破产清算、暂停和终止上市中无法取得优先地位与主导地位,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引入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即引进商业银行的“相机性治理”机制,把商业银行作为上市公司债务资金的提供者和企业经理之间激励与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
为此,必须进行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化银行,硬化对上市公司债权的约束。
同时,完善《破产法》等法律法规,以适当的破产程序为依托,强化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不应是企业融资的主要场所,但它是现代化企业制度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完善股票市场,规范股权融资行为,提高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发挥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和监督的功能。
另外,我国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债券市场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甚至有萎缩的趋势,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热衷于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
在深化企业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加大发展与完善债券市场的力度,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增加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鼓励绩优企业进行债券融资,促进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提高企业债券的融资比重,以此建立合理的企业融资结构,发挥债券融资的公司治理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1]孙丽虹,杨燕英.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对策[J].投资研究,2003,(3).[2]杨燕英.从融资结构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J].投资研究,2003,(3).[3]孙永祥.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J].经济研究,2001,(1).[4]孙永祥,李峥.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J].经济评论,2002,(4).[5]吴元波.试探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2004,(4).[6]谢冰,杨理华.融资结构和公司治理的关系及现实思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7]徐憬娜,范其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济师,2005,(9).[8]李东洪.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4,(7).[9]陈锋,薛丽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8).[10]陈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3,(2).。